阔别六年的味域宝藏|斗记1801十二山礼品套装即将上市

  江内江外十二山茶对普洱茶爱好者的意义

  出于人类认识世界最基本的路径,对普洱茶有兴趣的茶友在入门阶段都会对山头村寨茶感兴趣,也都会产生先了解、喝懂并记住山头茶的特点,然后再进一步再学习喝懂拼配茶。这也是品饮普洱茶乐趣的所在之一,即使是浸淫在完美口感的拼配茶世界里的资深老茶骨,也都有自己津津乐道而挥之不去的心头好。

  如今的市场虽然已经从重原料轻工艺的泥沼中慢慢走出来,但原料来源及等级混乱,制程工艺依然没有标准。在这种局面下,市场上始终呼唤能代表正确山头风格的产品。

  无论资深茶客还是嗜茶新手,十二山都是一份极其难得的味域宝藏

  斗记名山名寨系列产品,是对斗记工艺标准化和精准化最好的诠释,它不仅具备地域标杆意义,还是爱好者进入普洱茶世界的通路上最夯实的基础“配置”。

  对于普洱爱好者来说,这是一套可以为您建立标准普洱茶风味系统的产品,是习茶之路上的最佳指导性产品。只有熟知了西双版纳十二山的全貌,才能充分掌握普洱茶的精髓。

—江内六大茶山

  江内六大茶山也称“古六大茶山”,主要分布在勐腊县和景洪市,方圆2000多平方公里,是中国普洱茶的摇篮。江内六大茶山包括攸乐茶山、倚邦茶山、易武茶山、革登茶山、莽枝茶山、蛮砖茶山。

  革登茶山位于象明乡西北部,茶园主要在新发,新酒房,直蚌等村寨。

  《普洱府志》载:“其治革登山,有茶王树,较众茶独高大,土人常采茶时,先具酒醴祖祭于此。”由此可知革登茶山早就闻名。革登茶山位于孔明山下,茶属大叶种型,因茶芽粗壮,满披银茸,民间称之为“大白茶”。在清朝嘉庆、道光年间(公元1796——1850年),八角树寨有株茶王树,光春茶就能收干茶一担。革登茶山祭祀古茶树的碑石到是随处可见,足以证明茶农对古茶王树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告诫后人古茶树确需保护。

  莽枝茶山,位于蛮砖茶山西北面,和革登茶山相连,与孔明山遥遥相望。茶园主要分布在秧林、红土坡,安乐、小曼丫等老村寨。

  传说是诸葛亮埋铜锣之地,故名。从象明乡越架布河,过大石房,穿秧林寨就到了莽枝茶山。莽枝茶山面积范围不大,但茶叶质量较好、味美。明、清时期茶山兴旺,茶叶年产达万担之多。从立在茶山的碑石刻文中可以看出常年茶山兴旺发达景象。该碑立于乾隆十一年冬(元1746年)。

  倚邦茶山(傣语称“磨腊”倚邦,即茶井之意),是多民族的高山区。倚邦茶山位于勐腊最北部,南连蛮砖茶山,西接革登茶山,东望易武茶山,茶区包括倚邦、曼拱、习崆、架布、曼松等茶山。

  明代到清光绪年间,倚邦一直为六大茶山到政治中心和行政主管地,清朝为了加强对茶山的管理和贡茶的运送,于道光二十五年从昆明经思茅至倚邦、易武的崇山峻岭中修筑了一条由石板镶成的运茶马道,宽约2米,长达数百公里。

  易武茶山位于勐腊县易武乡,紧接老挝边境。是江内古六大茶山中面积最大的茶山。易武茶山茶园众多,南部有易比、三合社,易田、高山、曼秀、落水洞麻黑、大漆树。北部老漫撒、扬家寨、丁家寨张家湾等,最东边是邻近老挝边境的刮风寨

  易武茶山种茶历史悠久,茶农种茶制茶经验丰富,到十九世纪,易武茶山日渐兴旺,光茶号就有十几家。易武茶山的前身是曼撒茶山,后曼撒茶山衰落,中心迁往易武。所以清朝前期中期史书列六大茶山时,只列“漫撒”而后书籍又列为“易武”。

  蛮砖茶山位于象明乡以南野象山旁,磨者河畔,历史上年产茶万担以上,大都运往易武加工、销售。

  蛮砖茶山是“古六大茶山”现今保存得较好的一座茶山,茶林不规则地散布在原始密林中,经茶农精心管理,至今仍年产茶万担之多。曼庄曾经是蛮砖茶山的中心,据乾隆年代留下的碑文记载,曼庄大寨在乾隆初年的住户就在300户以上,并最早记录了“蛮砖为六大茶山之一”。

  攸乐茶山位于景洪市基诺乡境内,东西长75公里,南北宽50公里,东北与莽枝茶山为邻,西南接小勐养、勐罕和勐宽三个坝子,攸乐茶山主要居住民族是基诺族,古茶园分布在龙帕村、巴来村等。

  攸乐茶山历史上位居“六大茶山”之首,攸乐山种茶,年代久远,相传茶是孔明遗种,故尊奉孔明为茶祖。雍正年间普洱府成立,清政府在茨通修筑攸乐城,并设攸乐同知,成为当时的滇南重镇。

—江外六大茶山—

  今勐海县、景洪市地区为“江外”,江外六大茶山位于在澜沧江西南方向,近年来知名度逐渐提升。江外六大茶山包括勐宋茶山、南糯茶山、帕沙茶山、贺开茶山、布朗茶山、巴达茶山。

  贺开茶山位于勐海县勐混镇东南面。拉祜族是主要居住居民,贺开古茶园主要分布在曼迈、曼囡、曼弄老寨、曼弄新村的拉祜族寨子,贺开古茶园也是在西双版纳州古茶园中连片最大的茶园,大茶树比比皆是,观赏价值极高。

  帕沙茶山位于格朗和乡南面,距离勐海县城30多公里。帕沙村委会辖五个哈尼族寨子,每个寨子都有大片古茶园,帕沙山的古茶园是版纳古茶山中整体树冠最大的一片古茶园。帕沙古茶园大树成片,都没曾矮化过,老寨茶王树树干干围两米,高约十米,在版纳古茶树实属少见。

  勐宋茶山位于勐海县城东部,东与景洪市接壤,南接格朗和乡,西南接勐海镇,北为勐阿镇。勐宋茶山境内老茶园分布点多分布在大安、南本、保塘、坝檬、大曼吕那卡,是勐海县最古老的茶区之一,全乡辖7个村民委员会,拥有茶园面积3.3万亩,古茶园3800亩,主要居住居民是拉祜族。

  在勐宋乡不远的保塘旧寨,有勐宋茶山最古老的茶树。勐宋茶山北边有西双版纳最高的山峰——滑竹粱子,海拔2240米。那卡拉祜族寨古茶园出产的大树茶香高飘,在西双版纳久负盛名。

  布朗茶山位于滇南边陲勐海县中缅边境。东与景洪市勐龙镇交界,南和西与缅甸接壤,西北连打洛镇,东北连勐混镇。海拔在535—2082米之间,是滇南最为地广人稀的边境民族乡。布朗山乡是我国唯一布朗族民族乡,也是最古老的古茶区之一。

  布朗族是云南最早种茶的民族——古濮人,他们擅于种茶,寨子迁到哪里,他们就在那里种茶。布朗族迁徙到布朗山的历史和植茶史迄今已有近千年。布朗古茶山主要包括老曼峨老班章、新班章和曼新龙等寨子的古茶园。其中,老曼峨是布朗族在布朗山最早建立的寨子之一,其种茶历史已有900多年。

  南糯茶山地属勐海县格朗和乡,东距景洪市20多公里,海拔1700多米,已有1700多年植茶历史,现居住居民以哈尼族为主。民国初年,澜沧江以南的车(里)佛(海)南(峤)茶区逐渐成为普洱茶中心产地,南糯古茶山与佛海(勐海前称)茶厂一道迅速享誉天下。

  南糯山茶园总面积21600多亩,其中古茶园有12000亩,其中最为完整的是竹林寨、半坡老寨。南糯山半坡老寨有800年树龄的人工栽培型茶树王。南糯茶山在西双版纳是生态环境最好的一座古茶山。

  巴达茶山位于勐海县南部与缅甸接壤,古茶区面积包括勐海县巴达、西定两个山区乡的古茶树分布区域,原为章朗西定两乡,现合并为西定乡。两乡土地总面积约500平方公里,为哈尼、布朗、拉祜少数民族聚居山乡。

  巴达茶山拥有野生茶树群落和栽培型古茶园两大资源。野生茶树群落分布在古树参天、藤蔓攀附、物种丰富的贺松大黑山原始森林之中,为大理茶种。著名的l800年野生型“茶树王”就生长在这个群落里。同一山区还分布有3451亩栽培型古茶园资源。巴达山古茶园最多的寨子是章朗,据记载,章朗寨有1400多年历史。

斗记1801十二山礼品套装即将上市

敬请期待!

活跃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