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泰茶业:中国红茶文化推广的先驱

  “在全球茶业中,红茶生产量最多、消费量最大,全世界90%的人在喝红茶,中国是世界上茶产量最多的国家,但出口量却输给了印尼、斯里兰卡等红茶主产国和地区。如何提高中国红茶品质,让中国红茶占领市场、走向世界,应该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泉州市茶文化研究会会长何融融说道。

  日前,在福建泉州举办的“香港专栏作家陈安妮《人间茶味》新书媒体见面会暨中国红茶文化交流沙龙”活动中,泉州市茶文化研究会会长何融融、泉州市文联副主席肖一鸣、福建元泰茶业董事长陈安妮、总经理魏文生及数十家媒体就中国红茶的发展及推广做了深入的探讨。

  文化为核驱动沉睡的中国红茶

  福建正山小种是中国红茶的始祖,也是世界红茶的始祖。除了正山小种,福建坦洋工夫、白琳工夫、政和工夫,“三大工夫”茶也盛名在外。

  何融融指出,当前中国茶产业正处在产能过剩的发展阶段,由于国内红茶大多是正山小种的变种,茶多酚含量大多不及印度的阿萨姆红茶等,再加上外国人喝红茶习惯调饮,而中国红茶较适合清饮,因此许多茶企正面临着出口出不去,内销又过剩的尴尬现状。

  在这种情况下,元泰茶业等一批肩负振兴中国红茶使命的企业,正试图用文化来驱动沉睡的中国红茶。元泰茶业总经理魏文生认为,从立顿红茶、川宁红茶的成功,可见谁主宰了文化,谁就主宰了产业的发展模式。

  魏文生是日本归侨,2004年因为“红改乌”、“红改绿”,元泰本着帮扶的宗旨,收购了濒临倒闭的坦洋工夫福安国有茶厂,开始与红茶结缘。他说:“看着新一代的年轻人都在喝碳酸饮料,对红茶了解知之甚少,本着这种民族情结,更希望为红茶事业作出一点贡献。”

  陈安妮是一名中文教师,也是专栏作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她是一位文化传播者。同时,她还是元泰茶业的董事长、元泰红茶屋的女主人,不仅扮演着企业发展设计师的角色,还扮演着中国红茶文化及以红茶为载体的精致生活方式之传播者的角色。这也是她出版多部红茶专著的主要动力。

  元泰集结了来自全国14个省份、18个红茶产区的18款红茶,并做精做深红茶文化。从创办之初至今,元泰茶业开办了中国首家西式连锁红茶屋,组织了如红茶世界征文比赛、茶通擂台赛等丰富的形式来吸引、培养祖国的红茶爱好者,不遗余力地宣传推广中国红茶及其文化,希望让这一几经兴废的饮料再度“红”起来。

  此次陈安妮将新书媒体见面会放在泉州,也是别有用意。泉州是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同时也是一个兼容并包的城市,这里虽为铁观音的故乡,但很多红茶在此都设立了门市,共生共荣。今年年中,元泰茶业在泉州也设立了运营中心,陈安妮希望元泰茶业能在此茶氛围浓厚的地方产生更多交流和碰撞。

  泉州市文联副主席肖一鸣在讨论中讲到,泉州正规划在泉港打造一个“东亚文化之都”文化艺术交流基地,再现宋元时期“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非常欢迎像元泰这样对文化有担当、有传承的企业来参与。同时,也希望泉州文学界有更多像陈安妮这样的作家来关注茶行业,多推广茶文化。

  对此,魏文生非常激动。他说,此前,《红茶屋》的封面曾上过宁波港、福州港等封面。在元泰创办的《红茶屋》最新一期期刊中,封面正是具有近250年历史的瑞典“哥德堡号”沉船,里面载有中国370吨茶叶,元泰茶业在封面还附上了一句:为复兴中国红茶而努力奋斗,扬帆启航……

  “中国的茶叶像睡着的狮子一样,一旦醒过来,也会震惊世界。”魏文生当场表示,当初正是鸦片战争打开了通商口岸,让中国红茶走出国门,希望接下来能上一期泉州港的封面,让这些港口共同见证中国红茶的再度繁荣。

  对此,泉州市茶文化研究会会长何融融表示,在行业不好的情况下,元泰不急功近利、还能坚持品牌和文化为核,肩负传播中国红茶的重任,这种精神非常难得,值得泉州很多茶企学习。他说,中国红茶出口正面临着价格关、品质关、品牌关,企业要把生态、文化、品牌做好,质量过关,发挥中国红茶“清、纯、爽”的特性,让外国人来寻找中国红茶,这样才能慢慢唤醒沉睡的中国红茶。

  创意转型中国红茶应进入设计时代

  为了更好地推广红茶文化,元泰茶业于2007年创办了中国首家西式红茶屋,当时元泰的愿景是打造红茶行业的“星巴克”。随后,元泰开办了6家连锁红茶屋,但目前仅剩1家。

  对此,元泰总经理魏文生深有体悟。他说,现在我们是拐个圈,重新来。花钱买经验,才知道红茶屋的打造离不开精准的定位、强大的团队及特有的商业盈利模式。像星巴克的咖啡,它卖的不只是文化和氛围,更重要的是他们知道客户群所需要的环境空间,让他们的产品和客户的心理产生了微妙的心灵互动和契合,他们卖的还有真实的味道。

  陈安妮亦在《人间茶味》一书中指出,企业向消费者推销的不仅仅是单一的产品,产品在满足消费者物质需求的同时,还要满足消费者精神上的需求和文化上的享受,满足他们高品位的消费。这就要求企业转变营销方式,进行创意和文化模式的营销。

  “可以说,21世纪的中国也已经进入了全面设计的时代。中国越来越多的特色品牌将东方的禅意、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以更简约的方式表达出来。”党中央在十八大提出了“调结构,促转型”的号召,我们中国茶企同样正面临着转型的需要:如何把茶叶的内涵和时尚完美结合起来?

  陈安妮谈到了由元泰去年首推的云南“古树红茶”,它选用云南省南部与西南部的临沧凤庆、保山、西双版纳等地的三百年以上野生乔木古茶树鲜叶为原料,在传统红茶工艺基础上,引入工夫红茶工艺精心研制而成。该茶的包装将中国书法与千年景迈嘉叶相结合令人眼前一亮:大地色的木盒上嵌着布朗族茶祖采茶的古树图腾,粗犷的木纹凸透着云南景迈山古茶园的脉络,旁边写着“古树红茶”几个苍劲浑厚的隶楷行书。

  陈安妮在书中还谈到,虽然从偏远的山区茶园里采摘一片片的茶叶开始,到工厂生产加工和包装,中间还要渗入能吸引人的文化元素,生产周期虽然长,操作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当国际巨头挟西方的审美观和营销经验冲击着中国大众消费市场的时候,他们的时尚品牌在中国热销的速度真是势不可挡,这种文化营销现象实在要引起我国茶界人士的思考和重视。

  作为中国本土的茶企业,专营着发源于中国流行于国际的红茶,元泰人也在努力寻找着更具目标性的设计语言和更好的文化营销模式。陈安妮深信,物质资源总会有枯竭的一天,但唯有文化才能赋予物质新的生命力。文化好比是土壤,产品就是种子,营销仿佛就是在土壤里不停地播种,耕耘和栽培,三者缺一不可。当然,文化若是做得再好,没有产品的特色也白搭,就更谈不上什么成功的营销了。

活跃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