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福建省茶叶生产

找到约2,170条结果 (用时 0.101 秒)

加快生态茶园建设 从源头守好茶叶生产第一关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高山云雾出好茶”,真的是这样吗?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执行专家组成员、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树栽培学科首席研究员尤志明日前在《从源头夯实茶叶品质的基础》讲座中介绍,“高山良好的生态条件,能出好茶,但并不是绝对的,茶叶品质也非海拔愈高愈好。有研究认为,海拔500—700米高度茶叶香气相对较好。”尤志明表示,我国有不少名茶也出在低地丘陵或江河湖海之滨,但其共同之处是气候适宜、土壤肥沃、生态条件好,如西湖龙井等。因此,我们需要茶园生态化、栽培绿色化,创造适宜生态条件,培育肥沃土壤,通过这种方式来提升低海拔地区茶鲜叶的质量,进而提高茶叶的品质。


三方面影响茶叶品质

尤志明提到,“高山云雾出好茶”其实展现了好茶与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密切关系。在实践中,常常存在一方面强调“高山”茶、“山头”茶,但在另一方面却对茶树栽培重视不足,甚至把“不施肥”的失管或抛荒茶园作为市场卖点,此种做法不可取。好的生态环境也应重视栽培施肥管理,让茶树养分充足,才能产出好的鲜叶原料。

尤志明介绍,不同的茶类对鲜叶原料的要求是不一样的,选择相应的品种可以显著地提高茶叶品质。鲜叶茶多酚与氨基酸的比值(酚/氨)较大者一般适制红茶,酚/氨比值较小者一般适制绿茶,酚/氨比值介于两者之间的一般比较适合制乌龙茶。

不同的茶类具有不同的品质特征,因而对鲜叶原料的要求也就有所差别。影响鲜叶质量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3个方面。

茶树品种特性及其生育状况,品种不同,其芽叶大小、形态、色泽、内含品质成分的多少和比例不同,其构成的鲜叶品质基础也是不同的。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茶树生理活力不同,其芽叶的内含物含量与比例及根系状态不同,茶青的产量与质量也不同。茶树生理活力愈强,则茶青的产量与质量愈高。

生态条件,主要包括土壤、气候因子(气温、光、水分)和海拔。其主要通过影响茶树体内氮的代谢、同化产物积累来影响茶青质量。

此外,栽培技术措施中施肥对茶叶产量、品质的影响居首位。其中含量多、作用大且土壤供应不足的是氮、磷、钾,需要通过施肥来满足茶树对矿物质营养的需要。

源头做好茶树种植管理

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统计,2021年全国干毛茶总产量306.32万吨,内销总量为230.19万吨,名优茶对内销额的贡献率长期保持在70%—75%。“因此在茶叶产大于销的情况下,提升茶叶品质是茶产业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尤志明表示。

数据显示,2021年度福建茶园面积居全国第5位,干毛茶产量与产值分别为第1位与第3位。福建是乌龙茶、红茶、白茶等3大茶类发源地,具有自然生态独特、茶树品种独特、制作工艺独特、香韵独特等优势,在我国茶产业中享有美誉。尤志明表示,毛茶产值的高低取决于茶叶品质,而茶叶品质形成的关键取决于品种(鲜叶质量)和制茶技术。因此,在未来茶产业发展过程中,提升茶叶品质的破题方向之一是进一步提高鲜叶质量,将茶树栽培过程也做到极致以生产优质的鲜叶。

尤志明介绍,早在2018年,福建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绿色发展质量兴茶的八条措施的通知》,其中2条就是茶园生态化、栽培绿色化,这是从政府层面要求广大一线茶叶生产者要树立好茶从种植开始的观念。2021年8月,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发布了《关于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大力推行生态茶园建设和推广茶园绿色生产先进技术,再次强调从源头抓起、从生产优质的鲜叶原材料来夯实茶叶品质的基础。

具体实践上,2017—2020年,安溪县采取了重奖铁观音制茶大师的举措。要求新时代茶师,不但要会手上功夫,更要善于茶园管理,并将茶园管理评比列入比赛环节;2020年还在全县开展“十佳茶园”评选,目的就是从源头抓好茶树的种植管理,进而能够生产出高品质的茶青。

三举措提升茶鲜叶品质

尤志明认为,从目前福建省茶叶生产情况来看,提升茶鲜叶品质的主要途径,重点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推进生态低碳茶的认证、提高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根据加工的茶类科学施肥。

他进一步介绍,推进生态低碳茶的认证,是今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根据我国茶产业绿色生产及保护利用生态环境优势方面存在短板而提出的一项重点推进的工作。据福建省农业农村厅数据,2021年全省生态茶园占比达80%以上,为推进生态低碳茶认证打下了坚实基础。

据了解,由全国农技服务推广中心印发的《生态低碳茶评价技术规范(试行)》对茶园生态用地、土壤管理和固碳措施有具体的要求。

茶园生态用地要求,隔离带、防护林、生态功能带等茶园生态用地总面积不小于茶园总面积的10%。茶园土壤管理需采用有机肥替代化肥,总养分中来自有机肥的养分不少于30%。使用绿色防控技术,化学防治次数不超过2次/年,化学农药用量比全国平均水平降低50%以上。茶园固碳措施是指茶园地面覆盖,覆盖物质包括杂草、修剪枝叶、树皮木屑和作物秸杆等;提高土壤的蓄水保水性能,提高土壤碳储量;茶园行间、梯壁留草或种草;主要道路、沟渠种植行道树,行道树每公顷宜种植50株以上。

尤志明指出,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土壤肥力水平的重要标志。提高有机质含量要从3个方面着手:堵绝贫化源、建立茶园有机质自我丰富的良性循环、增加外源有机质数量。

此外,尤志明强调,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项目最新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茶类品质养分用量和配比存在差异化响应,不同茶类(或同一茶树品种加工不同的茶类)需求养分配比各不相同。现有市场上销售的复合肥料,以其氮、磷、钾的比例最接近拟加工的茶类所需的氮、磷、钾的比例为最佳。磷、钾投入比例过高,不但浪费,而且会导致茶树开花结果,过多消耗树体养分进而降低茶青产量和品质。

详见《中国食品报》(2022年11月03日07版)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福建省茶叶标准化建设工作接轨国际,“领跑者”制度将推行

11月6日上午,福建省茶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省茶标委”)一届四次会议在中国茶都安溪召开。会议由省茶标委副主任委员柯家耀主持,省茶标委全体顾问、委员参会。

会上,省茶标委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孙威江教授对茶标委2020年的工作总结及2021年计划进行汇报;省茶标委委员兼副秘书长王彬彬对2020年财务工作做出说明;委员兼副秘书长晁倩林通报2020年度已立项及拟申报地方标准。全体委员对工作总结、工作计划、财务报告进行审议与讨论,充分认可省茶标委近一年的工作情况,并全票表决通过。期间,还宣读了省茶标委新增副主任委员任命文件,任命福建省市场监督局副巡视员叶华生为副主任委员。

2020年,计日程功

2020年,是福建省茶产业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高光之年。

△福建省茶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孙威江教授,汇报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

《乌龙茶》国际标准立项,将直接推动福建茶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台式乌龙茶》、《台式乌龙茶加工技术规范》2项国家标准的发布,开创了海峡两岸专家携手研制国家标准的先河;8项省地方标准的制定与发布,创下历年新高。此外,省茶标委联合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制定的12项团体标准,也有效推动福建省茶产业高标准、高质量发展。

茶产业标准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促进茶叶的生产和贸易,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以达到提高茶叶生产水平和竞争力的目的。标准化,是福建省乃至全国茶叶生产发展的必经之路。由于中国大部分的茶企规模较小,缺乏质量管理、标准化人才队伍,导致部分茶业从业人员在实施、了解、执行茶叶标准过程中的表现存在缺失。为此,省茶标委也通过组织培训会,联合说茶传媒开展标准化典型事迹宣传等形式进行宣贯和普及。

2021年,大有可为

福建省茶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孙威江在汇报中介绍,2021年将紧密围绕实现福建省茶业全产业链跨越千亿元目标,对接省市场监管局、省农业农村厅的工作部署,主动靠前、积极作为,筑牢基础、开拓创新,进一步扩大省茶标委的影响力、提升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完善福建省茶产业标准体系。会议确立了2021年,将围绕以下五个方面展开工作。

01.建立标准的实施反馈和评估机制

探索建立标准研制、宣贯实施、信息反馈、实施评估、复审改进等标准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新型标准化工作思路,扭转茶产业领域标准“重制定、轻实施”的局面。

02.建立标准的实施反馈和评估机制

对工作基础较为薄弱的茶叶企业,引导其“赶跑”标准;对工作基础良好的茶叶企业,引导其“并跑”标准;对工作基础扎实、品牌影响力大或市场占有率高的茶叶企业,引导其“领跑”标准。

03.探索茶产业民营经济领域标准化工作

补足茶产业领域民营经济发展短板,实施茶产业标准化战略,以先进标准引领茶产业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

04.探索推动工业(茶产业)园区标准化工作

探索茶产业集聚园区标准化建设,探讨研制《茶产业集聚园区建设指南》标准的可行性,服务福建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

05.开展国家/地方标准(茶产业)英文版翻译工作

在已发布的国家/地方标准(茶产业)基础上,积极推动标准的英文版翻译工作,促进国家/地方标准的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发挥福建省茶产业标准的引领性。同时,也将继续推动乌龙茶和白茶国际标准工作进程。

本次会议期间,省茶标委还举行了2020年茶产业标准化先进评选工作表彰大会。此次共评选出福建省茶产业标准化先进单位10家、先进工作者10位和茶庄园标准化示范单位2家。

最后,省茶标委主任委员刘绍文作总结发言。他充分肯定了省茶标委秘书处一年来在持续改进服务方式、完善工作运行机制、推进标准研制、创新业务工作、开展交流研讨、举办宣传培训等多方面工作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并强调要继续努力作为,围绕2021年省茶标委的五项重要工作,持续推进茶产业标准化建设,提升茶叶生产、管理和质量水平,助推茶叶成为助农增收的“黄金叶”,同时也让更多的优质好茶走向市场,做“健康中国”的推动者。

同期举行的还有全国茶标委乌龙茶工作组三届会议、全国茶标委有机茶工作组一届二次会议,以及全国茶产业标准化高峰论坛。

撰文/余洁云

注:内容来源说茶ShowCha,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从闽茶到“茶叶王国” ——华祥苑:福建省茶叶标准化工作典型事迹

导语

11月6日上午,福建省茶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一届四次会议在中国茶都安溪召开,此次共评选出福建省茶产业标准化先进单位10家、先进工作者10位和茶庄园标准化示范单位2家。这充分说明茶叶标准化建设是福建省乃至全国茶叶生产发展的必经之路。

目前中国大部分的茶企由于自身限制,在茶叶标准进程中的表现不尽人意,标准化,任重而道远。为此,福建省茶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联合说茶传媒策划“为中国说好茶·茶叶标准化建设看他们”系列报道,陆续推出在茶叶标准化建设中取得突出成绩的领军企业和典型人物。

以下是系列报道第一篇《从闽茶到“茶叶王国”——华祥苑:福建省茶叶标准化工作典型事迹》。

今年11月初,华祥苑茶庄园荣获“福建省茶庄园标准化示范单位”,同时华祥苑茶叶股份有限公司也是十家“福建省茶产业标准化先进单位”之一。华祥苑作为主要编写单位,制订了巜茶庄园建设指南》地方标准,填补了国内茶庄园建设标准的空白,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应用的标准。在茶叶标准化建设中,华祥苑始终保持标准化建设的自觉警惕,以创新带动发展,走出一条独特的茶叶庄园建设道路。在茶庄园建设的十几年时光中,不得不提的一个人是肖文华。

一、以梦为马,驰骋庄园

“我有一个梦,一个让世界爱上中国茶的梦。”华祥苑掌门人肖文华在华祥苑20周年庆典上的肺腑之言,踏踏实实地践行了20年。从闽茶,到“茶叶王国”的追梦路上,一片小小的茶叶承载着家乡的振兴梦、中华的复兴梦。追梦的背后是20年如一日地坚持:茶庄园标准建设。

成立于2001年的华祥苑,如今是一家集茶叶种植、加工、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茶企。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和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十多年来,华祥苑整合多方力量,共同打造庄园品质,不断推进中国茶庄园标准化建设,只为一杯值得信赖的正韵好茶。

二、走一条“茶叶王国”的改革路

肖文华不避讳自己出身自安溪的小山沟,在穷乡僻壤的家乡有祖辈代代传承的茶魂。带着小山沟赋予的坚韧、踏实精神走出家乡的那刻,肖文华暗自下定决心,再次回乡,一定要为家乡做点什么。

2001年,三十而立的肖文华终于结束了多年来踩着脚踏车在厦门街头风里来雨里去的零售铁观音的生活,开启了梦想的新路线:拥有自己创办一家属于自己的茶叶公司——华祥苑。肖文华知道,华祥苑的创立只是梦想的起点,要做好做强做大,还需用心经营,未来的路会有更多的艰难险阻需克服。

△钓鱼台铁观音基地

第一个摆在眼前的难题,也是核心的问题,如何将茶叶品质掌控在自己手中?传统的茶企走的是从茶农手中分散采购茶叶的老路,并无直接触及茶叶种植的源头。老路的优势是略过茶叶种植、采摘、制作等过程,间接获取茶叶,传统的茶企在“茶农——企业——市场”三大主体间形成茶叶的单向流通,虽然便捷、高效,但较难掌控茶农手上的茶叶品质。为了将茶叶品质掌控在自己手中,肖文华苦思冥想,力求探索出一条掌控茶叶品质的新路。

为了攻克这个核心的难点,在华祥苑创业伊始,肖文华寻访茶学界各路泰斗,虚心学习借鉴我国茶界各大专业人士的先进经验。在大量的实地考察和有关茶叶文献的查阅中,肖文华从西方葡萄酒庄园模式中得到启发,终于在华祥苑创业的第三年,即2004年,为华祥苑构想一份深远的发展蓝图:建设高品质的茶庄园。

△华祥苑安溪珠塔铁观音茶庄园

三、“茶界泰斗”张天福,毕生所学倾囊相授

在长远的宏大蓝图的理想动力驱动下,肖文华鼓足干劲,积极谋划当下紧要问题,茶庄园的选址。肖文华意气风发,力学笃行,他知道理想的实现需脚踏实地,“茶叶王国”的一砖一瓦要靠真抓实干一点一滴地垒起。

在华祥苑品牌企业掌门人的历练之路上,肖文华将近50年的个人奋斗史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徐徐展开。肖文华是商人,更是茶人;是领导者,更是学徒。在华祥苑建设茶庄园的前期工作中,肖文华多次拜访茶界泰斗张天福,求教茶庄园建设思路。年迈的张天福老先生不顾舟车劳累,亲临泉州安溪的茶山,将毕生所学的茶学智慧倾囊相授,确保茶庄园选址的科学性、环境友好性、优质性。

△安溪水云波张天福生态茶示范基地

有了科学的指导,和安溪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环境,华祥苑第一个茶庄园在荒山里悄然酝酿。之所以选择寻找新的山地作为茶庄园基地,主要是避免现有茶园土壤的农药残留影响庄园品质。荒山开茶庄,意味着要从头开始培育土壤,重中之重是灌溉问题。肖文华当机立断,不惜费重金费人力修建一条30公里的引水渠,为了满足茶庄园种植上所需的充足水源。

四、科研助力创新,无愧闽茶明星

如何确保茶庄园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肖文华深知科学种植和管理茶庄园的重要性。因而,华祥苑茶庄园建设理念中既有法国波尔多酒庄模式与中国传统制茶智慧相融合的精髓打基础,也有福建省农科院、福建农林大学坚实的科研作支撑。每一处茶庄园的选址都经过各专家亲临各个产茶有名的深山的反复筛选和不断的改进。

△华祥苑研发检测中心

为了培养每一棵茶树的庞大根系,专家们基于对传统制茶的传承,从庄园规划、生态平衡、树种培育、土壤改良、工艺创新等多方面导入现代种植技术,让茶庄园成为类似华为等科技企业的核心技术中心。茶叶从品种、施肥、种植、防病、灭虫、采摘、加工等都有一整套完备的科学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华祥苑高科技研发检测中心,内设一支专业人才队伍。引进包括GC、GCMS、LCMSMS、ICPMS等高科技设备,为质量保驾护航。

△福建农林大学华祥苑茶生物学研究院

2006年,华祥苑第1座茶庄园——安溪珠塔铁观音茶庄园建设完成,这也是安溪第1座铁观音茶庄园;2009年,华祥苑与“茶界泰斗”张天福合作建设安溪水云波张天福生态茶示范基地,茶庄园建设融入张老的“梯层茶园表土回沟条垦法”;2014年,华祥苑与法国露桐酒庄结成“国际友好庄园”。

其中,华祥苑国缤茶铁观音基地,是由华祥苑与福建省农科院合作选定庄园内的核心园区,其中的代表性成果——国缤茶铁观音的“国兰香”,还助力盛世茶叙,堪称是当代乌龙茶的一大突破。

五、中国的味道——“国兰香”

说起中国乌龙茶的历史性事件,就得从华祥苑接到“国家任务”说起。为了将纯正的中国味道传递给世界,华祥苑茶庄园按亩划分,把每个区采下的鲜叶按照传统工艺的原则,通过创新,作出100多个样,经过专家团与审评团的反复研究严苛筛选之后才最终选定国宾茶鲜叶源头基地。延续在生态环境、土壤改良,茶树培育、工艺创新等方面与福建省农科院的深入合作,作出百里挑一的“国兰香”的迷人香韵。

金砖会晤期间,普京总统等各国元首及夫人品尝国宾茶,国兰茶香及温润醇厚的茶香征服了在场的国际友人。国宾茶还作为本次金砖会晤的唯一国宾礼赠予俄罗斯普京总统。华祥苑不负众望,出色地完成“国家任务”,将中国味道传递给世界。

六、做一辈子的茶

从2001年走到2020年,将近二十年的时间,华祥苑在源头、生态环境、种植培育、工艺、检测、生产、口感、包装这8大品质标准,事前预防、事中监管、事后检测、全程可追溯这4大品控体系的持守,从根本上确保茶叶作为农产品的品质安全。

8大品质标准和4大品控体系可以说是全面概括了华祥苑的成功秘诀。面对茶叶品质,他们有行动;面对消费者,他们有诚意;面对市场,他们不故步自封。在当下新经济环境、新消费观念、互联网思维、大数据时代的新商业规则下,结合传统茶行业特点,华祥苑首创OPO模式。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副会长詹立锬认为,“华祥苑发布创新商业模式,意味着以它为代表的闽茶系走在中国茶产业转型升级的前列,为带动着茶行业健康转型与产业升级注入新鲜血液,让同行从中获得新的思路、新的启发。”

如今,华祥苑已在福建安溪、武夷山、宁德、河南信阳、云南勐海等各主要茶品类原产地布局8大茶庄园,涵盖安溪铁观音、岩茶、红茶、白茶、绿茶和普洱等核心茶品类,是行业内实现核心品类茶庄园建设的茶企。

2020年8月,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为华祥苑茶业颁发了“连续三年乌龙茶高端销量领先(2017-2019)”牌匾;10月,全球最大的企业增长咨询公司及全球数据认证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公司,为华祥苑颁发“乌龙茶高端销量全国领先” 的奖项。这也意味着,华祥苑庄园品质已经获得了越来越多的高端消费者青睐和市场的认可。

参考资料

1、肖文华-华祥苑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介绍

https://www.maigoo.com/mingren/8429.html

2、【聚焦】华祥苑20年·一部国茶奋斗史_肖文华

https://www.sohu.com/a/424990721_344880

3、坚守正道——华祥苑书写一部国茶奋斗史20年-闽南网

http://szb.mnw.cn/cyzx/2020-10-20/6316.html

4、华祥苑:商业模式创新 引领茶产业转型 (来源:海峡茶道2014年8期 )

5、华祥苑国宾茶 金砖会晤唯一国礼茶_新浪福建_新浪网

http://fj.sina.com.cn/news/2017-10-17/detail-ifymviyp2042791.shtml

注:内容来源 说茶ShowCha,作者说茶传媒,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153条结果 (用时 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7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