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遗项目-茶叶传统技艺有多少?传承人有哪些?

和润书钰

为了传承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管单位十多年前开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建设,对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保护对象予以确认。此外,这也是履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注:国家级非遗十大门类

国家级名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十大门类,分别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

2006年、2008年、2011年、2014年已经建设了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前四批共计137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涉及申报地主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皆为3154个。

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开展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申报工作。

本批次共有推荐申报943个项目,经专家评审后,提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337个。其中,新列入198项,扩展139项。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公示期20个工作日,从2020年12月22日至2021年1月19日结束。

国家级非遗名录建设已到第五批,茶叶传统技艺累计有多少项?

第1—5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有37个茶叶传统技艺入围。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入围茶叶传统技艺,有哪些值得关注信息?

从入围茶叶传统技艺所在批次来看

第一批有1个,第二批有13个,第三批有6个,第四批有9个,第五批有8个。

入围最少的是第一批,仅有乌龙茶传统技艺,来自福建省武夷山市的武夷岩茶(大红袍)。入围最多的是第二批,高达13个。其中,绿茶传统技艺排在首位,分别是西湖龙井、婺州举岩、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

此外,普洱茶传统技艺仅在第二批次入围,分别是云南省宁洱县申报的贡茶制作技艺和云南省勐海县申报的大益茶制作技艺。

从入围茶叶传统技艺的茶叶分类来看

绿茶有15个,黑茶有8个,红茶有4个,乌龙茶有3个,花茶有3个,普洱茶有2个,白茶和黄茶各有1个。

入围最多的是绿茶,也从某个角度验证绿茶是历史最悠久,也是国内茶叶生产和消费的主要茶类。其中,15个绿茶传统技艺,浙江省占4个,浙江省杭州市申报的西湖龙井制作技艺闻名海内外,也推动其成为我国最具知名度的名优绿茶。

排在第2位的是黑茶,有8个传统技艺入围,分别是湖南千两茶、茯砖茶,湖北长盛川青砖茶、赵李桥砖茶,四川南路边茶,云南下关沱茶,广西六堡茶艺,陕西咸阳茯茶。

入围最少的是白茶和黄茶,各有1个。其中,福建省福鼎市申报福鼎白茶制作技艺,位于第三批;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申报君山银针传统制作技艺,位于第五批。

注:37个国家级非遗传承代表性项目—茶叶传统技艺

从入围茶叶传统技艺源自省份来看

福建最多,排在首位,有6个茶叶传统技艺入围;浙江、安徽、云南并列第2位,有4个茶叶传统技艺入围;湖北、湖南和江西并列第3位,有3个茶叶传统技艺入围。四川、江苏和北京并列第4位,有2个茶叶传统技艺入围。其余省份,仅有1个茶叶传统技艺入围。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不是重要茶叶产区,但却能入围2个茶叶传统技艺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个茶叶传统技艺都是花茶类,也说明北京地区是国内茉莉花茶重要消费市场。

此外,入围乌龙茶传统技艺均来自福建,分别是铁观音、大红袍和漳平水仙茶制作技艺。而入围红茶传统制作技艺省份分布不集中,安徽、福建、云南和江西各有1个,分别是祁门红茶、坦洋工夫、滇红和宁红茶。

从入围茶叶传统技艺申报主体来看

37个茶叶传统技艺,36个申报主体为各级政府,仅有1个为企业直接申报,是北京张一元茶叶有限责任公司申报的花茶技艺。

值得注意的是,绝大部分茶叶传统制作技艺申报单位都为政府,这也反映出我国终端茶叶消费市场的品牌建设处在政府推动推动的培育期。

现阶段国家级茶叶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和实力也还有待提升,区域公共品牌是茶叶消费市场培育的重要支撑。产茶区域的政府主管单位牵头申报国家非遗茶叶传统技艺,既可以作为当地中小企业品牌营销的背书,也有助于在细分茶叶品类中培育龙头企业。

从入围茶叶传统技艺保护单位来看

37个茶叶传统技艺,28个保护单位为行业协会/研究中心,9个为茶叶企业。

企业保护传统技艺分别为:绿茶技艺,婺州举岩由浙江采云间茶业有限公司保护,黄山毛峰由谢裕大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保护,安吉白茶由安吉中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保护。

黑茶技艺,茯砖茶由益阳茶厂有限公司保护,赵李桥砖茶由湖北省赵李桥茶厂有限责任公司保护,下关沱茶由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保护。

红茶技艺,滇红茶由云南滇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保护。花茶技艺,张一元茉莉花茶由北京张一元茶叶有限责任公司保护,吴裕泰茉莉花茶由北京吴裕泰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保护。

从现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茶叶)来看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其传承人的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的“活”的文化形态。2007年、2008年、2009年、2012年、2018年,国家文化主管部门先后命名了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计3068人。

在茶叶传统技艺领域,目前共有25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其中,第一批和第二批没有,第三批有6人,第四批有6人,第五批有13人。

从性别来看,男士22人,女士3人。3位女士分别是:王秀兰,张一元茉莉花茶制作技艺;孙丹威,吴裕泰茉莉花茶制作技艺;韦洁群,六堡茶制作技艺。

从传统技艺对应茶叶分类来看,非遗传承人数量分别为:绿茶有11人,白茶有1人,乌龙茶有4人,红茶有2人,黑茶有4人,花茶有3人。仅有张一元茉莉花茶非遗传承人是企业申报,其它都是由各级政府(市、区、县)申报。

注:25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茶叶传统技艺

后记

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保护、传承和管理工作,不是将其束之高阁保护起来。

该如何保护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茶叶传统技艺?在笔者看来,让非遗产品进入寻常百姓家,才能真正保护好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

茶叶传统制作技艺入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仅仅是这些重要技艺保护工作的开始。

只有将这些入围的传统技艺进行经验总结和标准制定,并用于指导现阶段茶叶生产,生产出适合现阶段老百姓需要的产品,才能真正让有中国特色的非遗茶叶传统技艺走的更远。

你怎么看茶叶非遗和具体生产、经营关系?

注:现有多家单位在开展非遗传承项目和传承人推荐工作。本文仅记录国家级非遗项目和传承人—茶叶传统技艺,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确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