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2015年福建省茶产业

找到约248条结果 (用时 0.016 秒)

福建省茶产业“十三五”回顾与“十四五”发展规划

福建是我国重要的产茶区,地处东南沿海,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山地丘陵起伏,生物多样,是种植茶树的适宜区。福建产茶历史悠久,种质资源丰富,茶文化底蕴深厚,名茶荟萃,产制乌龙茶(青茶)、绿茶、红茶、白茶四大茶类及再加工类的花茶,除绿茶外,均为福建首创。福建在近现代茶叶科技、教育和对外贸易等方面对中国乃至世界茶叶的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在茶叶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

▲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元勋茶厂

茶产业是福建的特色优势产业,是福建的一张名片,是广大茶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是名副其实的民生产业和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福建省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提升品质、打响品牌为重点,着力创新体制机制,积极开展茶园生态修复,在全国率先倡导茶园少用或不用化学农药的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动茶庄园建设,实现茶产业三产融合发展,2018年茶叶全产业链产值率先在全国突破千亿大关。目前,全省有茶叶类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13家、省重点龙头企业167家,中国驰名商标34个,产业化水平居全国前列。

文章对福建省茶产业“十三五”进行了回顾并对“十四五”进行展望。

01

“十三五”福建茶产业持续稳步发展

“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福建茶业依法兴茶、科学发展,依据《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秉承生态发展的理念,在稳定面积的基础上,依靠科技,不断创新,实现茶产业稳步健康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十三五”期间福建省茶园面积情况如图1所示,2015年全省茶园面积20.77万公顷,2020年茶园面积22.93万公顷,年平均增长2.08%,以低速缓慢增长,不盲目扩张,以减轻生态承受力,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和谐。

▲ 新坦洋集团公司

“十三五”期间福建省茶叶产量情况如图2所示,茶叶产量从2015年的35.63万吨,发展到2020年的46.14万吨,以年均5.9%速度增长,从而实现茶园面积调控下,产量稳步增长。

2020年茶园面积与2015年相比略增2.16万公顷,毛茶产量和产值分别较2015年增加10.51万吨、35亿元,2020年全省毛茶产值255亿元,全产业链产值达1300亿元。“十三五”期间福建茶产业持续稳步发展,主要经验与做法总结如下。

“十三五”期间福建茶产业持续稳步发展,主要经验与做法总结如下。

1、生态平衡,强化管控修复

福建是老茶区,在发展过程中,局部地区也有出现过度开垦茶园,超越生态承载能力的现象。因此,对于不宜种茶的陡坡地提倡退茶还林或留茶成林,对田地茶园鼓励退茶还粮或还菜,使茶园用地更趋合理化,强化茶园生态修复与培育。

福建省加强茶园生态建设,以实施现代茶产业项目为依托,持续加大投资力度,在重点产茶县市相对连片的茶园基本实现茶园道路硬化,做到雨天上山路不滑,晴雨畅通;茶园生态修复,通过种树、留草等方式美化园貌,起到防风、调节茶园小气候、涵养水源等作用;完善茶园给排水系统,实现茶园保土、保肥、保水以及保持生物多样性。目前全省生态茶园面积达20万公顷,占总面积的87.2%。

2、强化生物基础,保护利用种质资源

福建省是茶树品种资源大省,素有“茶树品种宝库”之称,在积极推进茶树资源保护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组织开展茶树种质资源普查,建立茶树优异种质资源保护点、区、圃,根据《福建省种子保护条例》和《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划定区域由地市级人民政府和省农业农村厅名义进行挂牌保护。

每年安排省级财政专项资金200万元,在全省建设10个茶树种质资源保护点(资源圃),用于支持开展茶树种质资源保护工作,重点开展道路、沟渠修缮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出茶树种质与生长环境共同保护的理念,保护好资源及其生长的环境。目前全省已建立茶树优异种资源保护点63个,资源圃3个,完善了种质资源保护档案和资料等。

积极开展种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立了全国最大的茶树良种繁育基地——福安甘棠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并于2019年被农业农村部命名为国家茶树良种繁育基地,每年出圃的金观音、金牡丹、黄观音、福鼎大白茶、安吉白茶、早春毫等茶树良种苗木5亿多株,为国家中西部发展茶产业实现脱贫致富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突出特色,发挥多茶类优势

福建茶叶以“茶类多、有特色”著称,秉承传统茶叶生产技艺,生产多茶类特色产品,以优势茶类拓展销售,活跃市场,抢占先机。

“十三五”期间以白茶、乌龙茶、红茶为主力产品,组织优势产区加强生产,开拓市场,使福建保持多茶类发展的优势,确保茶产业始终保持稳步发展的态势。

4、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开展茶产品、茶机械、茶科技等研究与创新,鼓励支持茶叶机械生产企业科技研发创新,对创新型农机装备实行“543”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列入补贴第1年给予50%补贴,第2年给予40%补贴,第3年以后给予30%补贴),助力茶业机械化转型升级。

支持龙头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以现代茶业项目为抓手推动产业升级,投入中央财政资金2亿元、省级财政资金1.5亿元,实施茶叶初制厂清洁化改造项目1000个,扶持300家龙头企业引进先进加工设备,有力促进福建省茶叶从传统产业向现代加工业转变。

福建省2017年启动现代茶产业智慧园建设试点工作,茶业智慧园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及3S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与茶产业链各个环节有机融合,使生产、加工、管理实现标准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从而提升茶叶产业链的精准、高效与安全。

▲安溪桃源有机茶场

目前全省试点建成10家,在茶叶全产业链领域开展数字化工作,打造智慧化的茶产业示范样板,推进茶业智慧化建设。

支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茶叶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坚持“请进来,走下去”相结合,通过举办专场报告会,推介最新科技成果和模式,组建福建省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强化现代农业(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高校科研单位联合攻关等,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推动茶叶科技成果快速精准转化应用,科技贡献率达65%以上,助力茶产业转型升级。

5、绿色发展,提升质量安全

质量安全是茶产业的生命,福建省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茶叶质量安全管控。省政府出台《关于绿色发展质量兴茶八条措施的通知》,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全文,提出多种举措,推动茶产业由增产向提质导向转变,通过任务到县、措施到位、技术到园、责任到人,全面推进绿色发展,实现质量兴茶。

组织茶叶龙头企业代表签名宣读《茶产业绿色发展宣言》,得到了3500多家茶叶企业、合作社积极响应,绿色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通过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减量化专项行动,在茶园全面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推进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替代使用化学农药,推动不用化学农药绿色示范茶园建设,面积达10万公顷。

依托省级农资监管信息平台,严格投入品监管,推动落实农业投入品经营诚信档案和购销台账制度,严格执行茶树限用农药定点经营、实名购买制度。

持续组织开展茶叶农残超标专项整治行动,实行茶叶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与监督抽查“两检合一”,开展“检打联动”,严厉打击茶园违法使用禁限用农药行为。

▲ 福建安溪茶园

“十三五”期间福建茶叶抽检合格率都在99.5%以上,福建茶叶质量安全水平和公信力得到不断提升。

6、创新模式,提高服务水平

积极探索构建“全过程”社会化服务体系,扶持培育了一批设施装备先进、服务能力强的病虫害统防统治、肥料统配统施的新型服务组织,为茶企茶农提供全程社会化服务,总结了“四统五良”即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病虫防控、统一用肥管理、统一机械作业,实现良种、良园、良法、良机、良制相配套的生产加工管理模式,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提升了福建省茶产业社会化服务能力和水平。

组建茶产业联合体,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构建“龙头企业+联合体+农户”等模式,建立联合体带农户,企业、联合体、农户利益紧密联结的关系,推进标准化种植、加工,实现茶农分享茶产业链增值收益。积极引导银行机构对茶叶龙头企业提供信贷支持,注重创新金融产品,拓展抵押范围,缓解茶企融资担保难题,推出“茶贷通”“茶企贷”“白茶宝”“福茶宝”等20多个产品。

通过完善社会化服务,不断提高助力茶产业发展的水平与能力。

7、项目带动,促进三产融合

以项目实施为抓手,全面推进福建茶产业水平提升。“十三五”期间开展了现代茶产业技术体系、茶叶绿色高质高效创建、茶产业集群、茶业智慧园、茶产业园等项目。

每年投入的项目资金均超2亿元,带动社会资金达8.5亿元。如武夷岩茶产业集群项目,投入中央财政资金1亿元,按照“绿色引领、品牌支撑、龙头带动、三产融合、集聚发展”的总体思路,在项目县建设绿色高效标准化茶叶生产基地,引进茶叶机械设备和生产线,开展茶文化展示、休闲体验、交易平台、仓储物流建设及品牌宣传推介,强化标准规划、茶叶保险、服务平台等社会化服务。

围绕基地建设、质量管理、产品追溯、品牌提升、文化弘扬等方面内容,扶持建设集“生产、加工、营销、品牌、文化、旅游”为一体的茶庄园60多个。制定并发布了福建省地方标准《茶庄园建设指南》(DB35/T 1857—2019),指导茶庄园建设,提升标准化水平,推动茶叶企业突破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由单一生产功能向综合功能发展。

▲ 安溪桃源茶庄园

设计、打造茶文化旅游线路,对旅游从业人员开展教育培训,提高其茶与茶文化知识,共同讲好福建茶故事,“以旅兴茶,以茶促旅”,形成良性互动发展模式。

8、宣传推介,打造知名品牌

福建省紧紧围绕品牌茶业发展目标,实施以区域公共品牌为基础、企业自主品牌为主体的茶叶品牌战略。

在国内外开展“清新福建 多彩闽茶”“闽茶海丝行”“闽茶中国行”等系列主题宣传活动,着力提升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福鼎白茶、坦洋工夫、政和白茶等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积极组织茶叶企业参加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香港国际茶展等重要茶叶展会。

制作了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福鼎白茶、福州茉莉花茶、坦洋工夫等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和重点龙头企业的宣传片,通过东南卫视和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在中央电视台播放寿宁高山茶、政和白茶形象宣传片。通过“县长带你买好货”“闽茶行天下网红直播带货”“福茶直播带货季”等活动,持续扩大品牌宣传。

“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被评为中国茶叶十大区域公用品牌,“福鼎白茶”被评为中国茶叶优秀区域公用品牌,有97个茶叶产品获得福建名牌产品称号。积极发展壮大企业品牌,支持龙头企业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等新型媒体扩大品牌影响力。八马铁观音、武夷星、品品香白茶、华祥苑、曦瓜大红袍等17个龙头茶企品牌入选“福建省名牌农产品”,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品牌影响力,打造出一批知名企业品牌。

▲ 华祥苑茶庄园

9、闽台交流,闽茶香飘海外

闽台茶业合作交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海峡两岸民间斗茶赛、学术交流、台农来闽投资兴业等。两岸专家、台农共同参与制定了《台式乌龙茶茶树品种》等四个国家和省地方标准,实现两岸“行业标准共通”。福建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是大陆规模最大的台湾高山乌龙茶生产基地,目前有台企76家,台农600多人,其中规模以上茶企23家,高山茶基地48个,是台胞个体工商户在大陆投资最密集的地区。

为了践行“一带一路”倡议,扩大闽茶对外贸易,2016年以来,福建省组织重点茶叶企业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闽茶海丝行”经贸活动,在“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重要城市设立茶叶营销和推广中心、品牌专卖店、茶艺馆等,提升闽茶和闽茶文化在海内外的影响力。4年共在欧洲、东南亚等13个国家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举办19场闽茶专场推介会、设立12个闽茶文化推广中心。充分利用“闽茶推广中心”这一平台,设立茶艺、茶文化课程,以茶为载体推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宣传普及。福建名茶还多次亮相“茶叙外交”,提高了“多彩闽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02

“十四五”福建茶产业发展展望

“十四五”期间,福建茶产业将坚持“生态优先,高质量发展”的方针,以稳定面积、优美生态,提升品质、提高效益,发展人工智能、智慧茶业,建设平台市场、促进交易繁盛,优化生产组织、培育企业品牌,做强做大龙头、促进茶企上市等为着力点推动产业发展,全面提升茶产业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发挥种质优势,保护利用并重

以长期实施茶树优异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项目为抓手,进一步加大对优异茶树种质资源的保护、筛选、审定(认定、鉴定)以及示范推广力度。以市场消费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福建省茶树种质资源“优异、丰富”的优势,持续扩大金观音、金牡丹、黄观音等高香茶树新品种在全省的种植推广,同时开展高优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集成示范、加工技术创新、功能性成分开发等方面的研究,实现“保护性开发、利用中保护”目标。

▲ 武夷山马头岩

2、稳定茶园面积,建设生态茶园

福建省将继续遵循“稳定面积、提高产量、提升品质、提高效益”的发展思路,力争到“十四五”末,全省茶园面积稳定在24.67万公顷左右,在稳定面积的情况下,通过优化美化茶园生态环境和提升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单产,确保茶青质量,实现提质增效的目的。通过示范带动,持续扩大全省建设少用或不用化学农药绿色生产示范茶园基地面积,通过“点上示范,面上倡导”,推动茶产业绿色发展行动深入开展。

3、加大科技推广,提升产业效益

广泛应用推广茶园绿色防控综合技术,增强防控效果;推广茶园土壤环境改良优化技术,通过在茶园间作特选绿肥植物,提高土壤肥力,优化微生物区系,培育健康土壤;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实施“以虫治虫”等生态平衡综合防控技术,建立茶园动植物生态平衡系统。研究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突破茶产业发展技术瓶颈,降低生产和管理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业效益。

4、深化产品研发,延伸产业链条

鼓励大型企业积极参与茶产业链延伸产品的开发,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式茶饮料、袋泡茶等产品和器具、包装,提升产品档次;提取利用茶多酚、茶多糖、茶色素等茶叶功能性成分,加大茶保健品、茶食品、茶日化品开发,促进产品结构多元化发展。支持茶叶电商、云平台发展,拓展茶贸易空间,鼓励跨境贸易。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福建茶叶产业,不断延伸和完善产业链条。

5、加快数字化建设,助力产业升级

建立全国性的茶叶交易中心或平台。探索在福州或武夷山建立全国性的茶叶交易所,充分发挥交易所在茶叶定价和资源配置方面的功能。综合运用5G技术、区块链技术,加快推进基于数字化、可视化、物联网、卫星遥感系统等先进信息技术的智慧园建设,实现实时自动采集生产过程中农业投入品使用、农事活动等相关数据,并实时上传至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统和农资监管信息平台,提升茶产业管控的数字化、信息化水平,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

6、创新业态发展,推动三产融合

以《茶庄园建设指南》为指导,项目示范带动为引领,继续推动茶庄园建设,力争“十四五”末建设100家现代茶庄园。积极探索完善茶叶低温气象指数等保险机制;推动以茶旅、游学、研修等为内容的涉茶文化产业新业态形成;促进“互联网+”的发展新模式,使产业在更广阔的范围中实现融合;推动福建茶叶三产协调、融合、高质量发展。

7、提升品牌价值,提高市场占比

积极培育扶持企业品牌,打造龙头企业优势品牌,通过现场推介、媒体传播、线下体验等多种形式,展现福建茶叶种类多、质量好、品质优的特质,塑造福建茶是健康茶、安全茶、放心茶的良好形象。深入开展“闽茶海丝行”活动,继续组织茶叶企业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介闽茶,大力推动闽茶知名企业品牌落地,支持在境外设立闽茶品牌旗舰店等,打造闽茶外销的“桥头堡”,通过企业品牌价值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拓展国内外市场。

8、加强人才培育,提高技能水平

持续加大高技能人才培育力度,大力弘扬精益求精的“闽茶工匠”精神,进一步深化开展系列茶叶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和培训,以建设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现代产业园等项目为抓手,通过讲座、观摩、研修、斗茶赛等多种形式,针对生产经营主体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有计划地培养一批茶叶技能人才,实现技能人才培养“有力度、有梯度”,十四五末将开展万人培训工程,不断提高福建省涉茶人员技能水平。

来源:中国茶叶加工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发挥优势,抓住机遇,走好福建省茶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早在2015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上就用《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来指导各地区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度越来越高,茶行业亦是如此。

福建省作为我国的产茶大省,有超过百分之九十的县域种植和生产茶叶。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福建省茶产业该如何紧跟时代步伐,走好可持续发展之路呢?为此,“说茶”特别邀请了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讲师、瑞典农业科学大学访问学者陈毅辉博士走进说茶直播间,为大家讲述福建茶产业可持续发展主体行为与路径。

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存在哪些优势与劣势?

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是指茶叶规划和布局应符合当代和后代的生存发展需要,茶叶全产业链要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结合,不应损害后代生存发展的生态和环境,不应过度消耗和浪费生存发展所需的各种资源,最终实现茶产业社会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福建省位于东南沿海地区,处于黄金产茶带,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亚热带季风气候造就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茶叶品类较全且优势区域较为集中。优越的生态环境与深厚的历史文化,为福建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优质的条件。早在唐代,福建省就有种植茶的历史的记载。如今随着科研机构以及高校对于茶叶的推广,福建各产业融合良好,形成了完整的茶产业链。

△图片来源:陈毅辉博士PPT

近年来,福建省各政府部门对于茶产业的发展也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政策与新的要求,对于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强有力的支持,使得福建省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了明显的优势,但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存在着一些劣势与威胁。

例如,有机肥、无农药的推广使用虽逐渐增多,但并没有达到全覆盖的状态。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物流的不通畅导致茶叶消费范围缩减,茶农、茶企的收入也相应减少。

其实不止这些,茶叶品牌多样,水平参差不齐;过度重视效率,忽视生态环境;重视市场营销,忽视文化传承;出口贸易壁垒,产业政策缺乏创新等问题,都对茶产业的持续发展造成了阻碍。

机遇与挑战之下,

茶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怎么走?

陈毅辉博士通过对各种案例研究得出,目前我们所关注的大部分在种植生产、加工和流通方面。如果想要健全茶产业链,行业还需注重种质资源的培育、茶叶产品的研发以及茶文化的推广和品牌的建设等内容。

△图片来源:陈毅辉博士PPT

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因此在茶产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也要提升可持续发展预期价值、建立和完善各类奖惩制度以及实行全方位合作监督机制。

国际上,日本的企业技术驱动路径与策略、肯尼亚的政府产业扶持路径与策略、印度的政府资源依赖路径与策略以及斯里兰卡的消费者市场驱动路径与策略,都为推动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不少的经验,国内众多产区也在不断的创新发展可持续的道路。近年来兴起的农业与旅游业结合的茶庄园建设,也为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式。

△图片来源:陈毅辉博士PPT

最后,陈毅辉博士提出了促进福建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1.政府层面:建立和完善绩效评价机制、加强产业可持续发展扶持、有效推动和转变政府职能。

2.企业层面:遵守制度规范和产业发展规律、提升产业融合和产业组织模式、推进人才培育和农业技术创新。

3.农户层面:改善茶叶种植和生产模式、提升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合理调整可持续生计策略。

4.消费者层面:培育消费者环境责任意识、培养消费者良好消费理念、重视消费者对产业的反馈。

来源:说茶ShowCha , 陈毅辉,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2022年福建茶产业(俄罗斯)海外仓展线上展成功举办

12月2日,由中华文化促进会万里茶道协作体会展中心、厦门世展商务会展有限公司以及宁德市海峡茶业交流协会联合举办“宁茶品牌俄罗斯行”宁茶产业线上经贸对接会,依托“莫斯科茶业博览会暨福建茶产业(俄罗斯)海外仓展”通过线上平台,采取线下“代参展”+「线上展位」、海外仓等模式,由当地翻译现场对接参观者、采购商,连线国内企业实时洽谈。并通过线上平台邀请更多观众上线参观浏览,让企业接触更多潜在客户,进一步加强品牌宣传、推广开拓海外市场,有效解决疫情防控期间跨境参展难、成本高的问题,助推宁德茶企开拓国际市场。

宁茶产业线上经贸对接会由宁德市海峡茶业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陈道兴及宁德市电子商务协会常务副会长刘小可主持,与俄罗斯第一茶馆 NITKA 总经理安德烈·科尔巴辛诺夫,独联体文化外交和茶旅部部长、独联体和中国国家项目负责人、国际咨询委员会董事会董事安娜斯塔西娅·巴甫洛娃,生态食品贸易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投资咨询集团“生意公式”管理伙伴安德烈·西洛瓦特斯基分别进行了线上交流。陈道兴会长介绍了宁德各类茶叶品牌和宁茶发展历史,双方就目前俄罗斯茶叶市场情况及宁德企业如何在俄罗斯推广茶叶贸易,宁茶走进俄罗斯未来发展方向等话题进行了友好交流,俄方表示非常欢迎更多更好的宁茶品牌走进俄罗斯,并表达了对加强双方经贸合作的祝愿。

对接会得到了俄罗斯索科利尼基展览集团、宁德市茶产业发展中心、宁德市电子商务协会、宁德市茶产业发展中心的支持,宁德市海峡茶业交流协会共组织了11家宁德优质茶叶企业与俄罗斯专业采购商进行了“一对一”线上经贸洽谈活动,现场品鉴线上交流,参展企业收获颇多。茶企都表达了希望在疫情之后前往俄罗斯参加展览、拜访采购商、洽谈合作的强烈意向。

宁德产茶史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宁德茶叶贸易兴盛已久。宁德市是中国茶业品类最丰富的一个城市,占福建茶业产量的三分之一,出口占福建总量的50%以上,宁德茶叶品牌久负盛名,福鼎白茶、坦洋功夫、白琳功夫、天山绿茶曾享誉海内外,1915年福安商会茶参加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获得金奖,2015年在意大利米兰举办的百年世博会上福鼎白茶“白毫银针”荣获“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品品香白毫银针荣获“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骆驼奖”,“白毫银针”被誉为世界名茶,是英国女王酷爱的珍品。

近年来,宁德市茶叶出口的贸易总额呈现增长趋势,茶叶种类结构多样,红茶、绿茶、乌龙茶出口所占比例相对较高,白茶出口额出现明显增长,因此,宁德市的各个种类的出囗都有较大的潜力,且出口优势较大。

对接会上,宁德市隽永天香茶业、广福茶业、千懿茶业、林鸿茂茶业的代表分别连线俄罗斯展会现场,介绍公司主要经营的产品,莫斯科工作人员也在企业介绍产品的同时给莫斯科采购商冲泡品鉴了对应产品,让俄罗斯采购商及民众通过现场品鉴的模式,喝到更多更好的宁茶,加深对宁茶的认知了解。

参加2022年福建茶产业(俄罗斯)海外仓展线上展及“宁茶品牌俄罗斯行”宁茶产业线上经贸对接会的宁德茶企共有11家,包括:1、福建隽永天香茶业有限公司;2、福建省广福茶业有限责任公司;3、福鼎市东南多奇茶产业有限公司;4、福建省宁德市千懿茶叶有限公司;5、福建芬美意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6、福建宁茶时代茶业有限公司;7、福建海丝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8、福建茶珍香茶业有限公司;9、福建顺茗道茶业有限公司;10、福鼎市闽翁茶业有限公司;11、福建省林鸿茂茶业有限公司。展品包含白茶、红茶、乌龙茶、绿茶、花茶、再加工茶等。

来源:财讯网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44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