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福建省茶叶的诗

找到约223条结果 (用时 0.021 秒)

武夷山茶叶的发展历史

  武夷岩茶是中国传统名茶,是具有岩韵(岩骨花香)品质特征的乌龙茶。产于福建闽北“秀甲东南”的武夷山一带,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武夷岩茶属半发酵的青茶,制作方法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最著名的武夷岩茶是大红袍茶。武夷山从古至今,一直是茶叶盛产之地,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武夷山茶叶的发展历史。

  元代以前:主要是产制团饼茶和蒸青晒青散茶,明代出现炒青绿茶,清代初研制出乌龙茶(岩茶)、红茶、龙须茶。武夷山是乌龙茶和红茶的发源地。

  汉朝:公元前110年,汉武帝派军灭了闽越国,并诏令将闽越民举迁江淮之间,以虚其地。当地官员将武夷茶献给汉武帝,武夷茶纳贡从汉武帝开始。但史志中未见汉代武夷山产茶记载。

  城村汉城遗址数以万计的陶器里,有大量茶具—茶壶、茶杯,证实汉代闽越国先民种茶饮茶的实事。

  唐代:唐玄宗于784年诏封武夷山为“名山大川”道教将武夷山列为“三十六洞天”之第十六升真元化洞天,佛教寺庙也大兴,武夷山名声日高,据林祥瑞、刘祖陛《福建简史》记载:“唐代福建的土特产就是山区的茶和沿海的盐”。武夷山茶自然包含在内,例证有:⑴唐孙樵的《送茶与焦刑部书》,写到送武夷茶—晚甘候;⑵唐徐寅《尚书惠蜡面茶》(系福建最早的茶诗,已1100多年)写到唐时武夷茶采制的时间、礼祭、制作、运输、煮饮和受赠者的感激之情。

  宋代:武夷茶处于兴盛时期,主要制作龙团凤饼茶。

  ⑴武夷茶是建茶的重要组成部分,北苑上贡团茶中包括武夷茶,如苏轼《荔枝叹》“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清董天工《御茶园旧贡茶有感》诗,宋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中都有记载。

  ⑵斗茶盛行,成纳贡选品和游艺项目。

  ⑶武夷茶与儒、道产生了密切联系,朱熹、白玉蟾等,种茶、饮茶、写茶,都留下了许多诗词和美丽传说。

  元代:主要制作饼茶。

  元世祖忽必烈喝到大臣高兴(福建路招讨使行右副都元帅)献送的武夷茶“石乳”,备加赏识,于至元十九年(1282年)由当地官员承办贡茶,高兴曾几次亲入武夷山,监制贡茶。元大德五年(1301年),由高兴之子高久住任福建省邵武路总管,奉命到武夷山监制贡茶,并在九曲溪之四曲南畔建皇家御茶园,制作贡茶,当时园中场工250户,采制贡茶360斤,龙凤茶5000饼以入贡,后又逐增,到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增至960斤。贡额年年加,茶农苦不堪言,出现茶园抛荒、茶产下降。现今四曲北岸题诗岩还保留3块铭记当地官员建园和监制岩茶的摩崖石刻。

  具有浓厚民俗色彩的“喊山”仪式就兴其时的武夷山。在御茶园东边筑喊山台,每年惊蛰日,崇安县令率领御茶园官员、场工前往行祭,供置三牲、点香燃炮、宣读祭文,读完后顶礼膜拜、击鼓鸣金、率众人高呼“茶发芽!茶发芽!……”据说祭拜呼喊后,通仙井井水会慢慢升高,系神力所为,传得玄乎。

  明代:朱元璋诏令“罢龙团,改制散茶”。

  武夷茶由蒸春团饼茶逐渐改为晒青、蒸青散茶制法,后期改进为炒青绿茶。提高了武夷茶的产量和质量,陈椽认为“炒青绿茶的发展,可说是制茶工业领域的大革命”。促进了武夷茶的发展。明徐火勃在其《茶考》中记载:“环九曲之内,不下数百家,皆以种茶为业,岁所产数十万斤。水浮陆转,鬻之四方,而武夷之名甲于海内矣。”

  明万历三十五年,荷兰商船来澳门购运绿茶转运至欧洲,其中主要是武夷茶,开了武夷茶外销先河。

  清代:是武夷茶大发展的时代

  ⑴武夷茶由绿茶发展到乌龙茶—武夷岩茶。清初崇安县令殷应寅曾招安徽黄山僧制松萝茶(发了酵的炒青绿茶)在反复摸索改进的基础上,于康熙后期率先形成了岩茶(乌龙茶)的制作工艺,产制武夷岩茶。

  ⑵创制了小种红茶:

  红茶发源地—武夷山星村桐木关:

  当地山高林密、雨多雾浓、湿度大、春季多雨少阳,制茶无法用日光晒青,大多靠室内松柴烘青,炒揉后的茶叶又是用松柴烘烤,茶中有松烟味,称正山小种红茶(烟小种)。

  关于红茶起源时间,曾有四种不同说法:①明代中期;②明代末期;③清中期;④19世纪中期等四种说法,多数说法是在清代。

  ⑶创制了龙须茶:

  以武夷山八角亭所产最佳,清末民初,主要运输美国旧金山及新加坡一带,深受海外侨胞欢迎。

  ⑷茶品、茶种及其生产制作技术迅速向外流传,武夷茶名扬中外,并带动了周边地区茶业的发展。

  民国期间:战乱影响,茶叶销路不畅,产量下降,1914年茶销量仍达45万斤,到1948年仅13000斤(其中正山小种红茶3000斤)1938年福建茶叶改良场迁到崇安县;1942年在崇安兴建“中央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茶叶研究所”。武夷山成了全国茶叶研究中心。许多著名的茶叶界前辈,如吴觉农、张天福、王泽农等都曾在研究所工作过。他们在武夷山开茶园搞试验,取得许多成果,如试制成功“九一八”揉茶机、林馥泉在此期间撰写的《武夷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一书等,为茶业发展作出贡献。

  新中国成立至今:武夷茶经历了从恢复发展到现在的快速崛起发展阶段。现今武夷茶面积达10万亩以上,总产近1000万斤,比1978年增13倍以上,比1948年总产13000斤,更是天壤之别。

星球测评 | 如何挑选一款最正味的铁观音?



大家好,欢迎来到茶叶星球测评空间站,新的一年,先干一杯吧,老铁!

不用我多说,你一定猜出来本期测评的茶叶,没错!就是铁观音!

若说茶叶中谁的知名度最高?

铁观音一定排在前三,另两位当然是龙井小弟和普洱大哥了。

铁观音曾经一枝独秀,红遍了中国大江南北,1996年茶王争霸赛上,第一名竟然拍价16万元1斤,我那时才6岁呀,一块钱对我来说都是大钞了!大约2000年后,学习台湾工艺制作的清香型铁观音逐渐受到人们的追捧。

而清香型铁观音特有的兰花香,这无疑给北方人打开了另一扇大门,他们甚至以为铁观音是绿茶,还曾一度把它叫做“高香绿茶”,其实它是乌龙茶,隶属六大茶类里面的青茶。由于传统工艺铁观音汤色是金黄色,为了适应北方市场,在发酵、焙火环节做了调整,便出现了北方人喜欢的“清香型”,汤色和茉莉绿茶相似,都是青绿色。

而当地人喜欢的更多是“浓香型”,当然,还有我最爱的陈年铁观音,市面上叫它“陈香型”,您也可以叫"老铁"。


新年新气象,这一期我们和boss一起“盲评”清香型铁观音。因为她对清香型铁观音情有独钟,20年前也正是铁观音让只知道红绿茶的她,从此走进了广袤的茶叶世界,开启了快乐的茶道生活。


本次测评的五款茶都是2020年的铁观音春茶,分别是:

魏荫品牌铁观音(据说这魏荫可是300年前发现并制作出铁观音的第一人哦);

光照人品牌有机铁观音(传统工艺);

依绿品牌有机铁观音、桂花香铁观音、祥华铁观音。


事不宜迟,“开审”。本次审评我们采用国家审评法


器具:柱形杯或盖碗,我们选取的是110ml盖碗;

茶叶:5g;茶水比例1:22;时间:2min+3min+ 5min。




子曰:“质胜文则武,文胜质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是指人的本性,可以理解为内在;“文”是指后天学得的文采、修养等,也可以理解为外在气质。“文质彬彬”,我们观察一个人总是先看外在,看起来顺眼,才愿意进一步接触、了解。如果看起来不修边幅、素质不高我们甚至会避而远之,虽然这会让我们误会子桑伯子这类的人。但毕竟这样的人也是很少的,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喝茶也是这样的,有时候我们单看一些茶的外表,如果它很碎、颜色花杂、有异物、闻起来不舒服,就不太想喝它了。



第一步:我们认识一下什么是铁观音的"蜻蜓头" 


所以,茶叶审评的第一步,看外形。看什么嘞?

观察干茶:形状、色泽、整碎、净度

铁观音是颗粒状的,这与它“包揉”的工艺有关,简单的说就是把初揉过的茶叶放在一块白布上,像包包子一样包起来,一边包一边揉,变成一个球,多次反复,叶片就变成了颗粒状了,是不是很神奇?而且还有一个非常可爱的名字“蜻蜓头”。




学霸重点看这里:

铁观音的揉捻是多次反复进行的。初揉约3―4分钟,解块后即行初焙。焙至五、六成干,不粘手时下焙,趁热包揉,运用揉、压、搓、抓、缩等手法,经三揉三焙后,再用50―60℃的文火慢烤,使成品香气敛藏,滋味醇厚,外表色泽油亮,茶条表面凝集有―层白霜。

优质铁观音茶条卷曲、壮结、沉重,呈青蒂绿腹蜻蜓头状。色泽鲜润,砂绿显,红点明,叶表带白霜,这是优质铁观音的重要特征之一。


安溪铁观音的制作工艺:晒青、凉青、摇青、炒青、揉捻、初焙、初包揉、复焙、复包揉、文火慢烤、拣簸(把梗、不成型的老叶筛走)。



这五款茶,净度都比较好,①号较松,②③④⑤号紧结,其中②③⑤呈砂绿色、④号呈褐绿色(应该与焙火有关,初判断是传统工艺制作。)



铁色皱皮带志霜,

含英咀美入诗肠。

舌根未得天真味,

鼻观先闻圣妙香。

——刘秉忠(清)



兰花香+观音韵:铁观音的两大风味要素 

看完干茶接下来就是冲泡啦!按耐不住,先闻个干香(国家审评没有闻干香这项哈)。

①号有非常明显的兰花香,而且味道很正,老板说它是“正兰香”;

②号有些青气;

③号中规中矩,没啥形容词;

④号有非常丰富的花香、果香,看好你呦!

⑤号有些熟米香,带微弱兰香。


第一泡,闷泡2分钟

1min后揭盖嗅盖香,评茶叶香气;

2min时出汤,评汤色和滋味。


第二泡,闷泡3分钟

1min-2min后揭盖嗅盖香,评茶叶香气;

3min时出汤,评汤色和滋味。

第三泡,闷泡5分钟

2min-3min后评茶叶香气;

5min时出汤,评汤色和滋味。


铁观音的“音韵”,和“岩韵”一样,是一种细微复杂的综合感受,它受制于当地的自然环境等,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比如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安溪县平均海拔700米以上,茶园海报均在1000米左右(1984年成立的安溪茶厂,3000多亩茶园平均海拔1368米。)。




所谓高山云雾出好茶,铁观音也不例外。安溪整体的地形地貌有很大差异,由西北向东倾斜,西部海拔地貌环境略胜东部,安溪有24个乡镇,茶种植环境不同,被当地人划分成“内安溪

和“外安溪”。安溪铁观音主产区就在西部的“内安溪”,西坪、祥华、感德这三个产区的铁观音最负盛名,内安溪群山环抱,常年云雾缭绕,形成独特的小气候,非常适宜茶树生长。相比东部的“外安溪”因地势平缓,海拔较低等因素,品质相对次之,所以,买茶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



有点可惜,很可爱的"绿叶红镶边"现在已不常见了

最后,就是看叶底啦~

"绿叶红镶边",这是形容乌龙茶特有的标志,可为什么在铁观音中难寻踪迹?搞得小伙伴还以为这是绿茶还闹出了不少笑话~这主要是因为包揉:揉着揉着边边就被揉掉了,再加上焙火,边边最薄,最容易失去水分,焙干了、碎了、掉了、就没了......“三揉三焙”自然是很难看见了~




这五款茶叶底都比较完整,其中③号的手感太舒服了,丝滑般的感觉,好像绸缎,嗯,终于扳回一局!

最终①号获得头牌,俘获了一票人的心,⑤号第二名,其他三款相形之下没有太多特色,快来看看他们的价格,是否“名副其实”~




根据国家标准,我们的评定也出来啦




结合价格来看,性价比第一名:⑤号

①号虽然好喝,价格也偏高,如果按喝茶次数来算,每泡8g,一斤茶可以喝62次,每次才9.4元,也不贵啦~

每款茶都有其自己的风格,而铁观音的最为丰富!铁观音的品类:按照香型的不同,铁观音可分为三类:清香型、浓香型、陈香型。

老板很固执的说,清香型铁观音最适合小白入门,香香甜甜清清爽爽。




清香型铁观音:汤绿色翠,带兰花香,滋味清新、醇正;

受台湾乌龙茶制法的影响,在传统工艺上创新制法,达到轻发酵,低温烘焙干燥,茶口感鲜爽淡雅且花香丰富,让铁观音红遍全国的就是这种香型。

清香型铁观音中,根据工艺的不同,又分为正味、消青、拖酸。一般认为品质最佳的是正味铁观音,消青和拖酸的存在主要为满足不同人群的口味。

正味铁观音 | 香气清雅,韵味十足,茶性温,以传统工艺制作的清香型。

消青铁观音 | 香气浓郁,略带青气,茶性寒

拖酸铁观音 | 香气高扬,酸味明显,茶性寒

值得一提的是,清香型铁观音建议冰箱密封存储,味道会更好,这也确实容易让人诟病嫌麻烦。但是你可乐都放冰箱咯,对铁观音也可以好点嘛。一定要密封好哦!否则,你会得到一款“杂味”铁观音。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胃不好的请喝正味铁观音

胃不好的请喝正味铁观音

胃不好的请喝正味铁观音


浓香型铁观音:汤色金黄,带花香、炒米香,滋味醇厚、爽滑;

④号就是这类,至于为何翻车是等级不高的原因。

传统铁观音制法工艺,发酵程度较清香型高,高温焙火成为熟茶,茶性温润不伤胃,初入口略感苦味,但回甘很快,齿颊留香。传统浓香型铁观音与岩茶的感觉更为类似。


陈香型铁观音:又称老铁,储存时间在5年以上,汤色偏橙色,陈香明显,滋味醇和、甘甜,据说有一定药用价值,至于收藏,见仁见智。


来自专业测评机构"盖得"的铁观音测评报告





我们当然有,迁就懒人的购买指路


全网最平靓正

……


复制淘口令去囤

性价比最高的5号魏荫108铁观音

v7pzcHZsjVe₴


虽然不是1号同款,但也是依绿出品

d3jscHZHXnd₰

2020盖得测评最佳性价比


茶叶星球の秒懂百科


①铁观音名称,有哪些典故来源?

关于铁观音的名称由来,有两个典故:

乾隆版本:乾隆看干茶形沉似铁,叶底美如观音脸,而赐名铁观音;

佛教版本:笃信佛教的茶农,受观音托梦寻得了一株好茶,后移栽于铁鼎中,因而取名铁观音。


②铁观音的兴衰史:可惜可叹可期

90年代之前的铁观音以传统工艺为主,重摇青,重发酵,并带有烘焙工艺,做青做透,焙火焙透,真正意义上乌龙茶的“绿叶红镶边”,工序繁琐且讲究。90年代之后的铁观音,从台湾引进新工艺,轻发酵,清香型铁观音由此而来。

早年的茶叶流通是依托茶叶收购站进行“统购统销”,到了1985年流通体制改革,国家取消统购统销,放开茶叶市场让茶叶作为商品,许多香港、东南亚等地的茶商主动上门收茶,茶农的位置开始转变了,有的还因早前的资本积累办起来茶厂。自那开始,茶农的收入也随着铁观音市场价格不断上涨。

走出口贸易,铁观音价格其实不算很高,为了增加收入,于是茶农们把眼光放在了国内市场,他们首先想举办茶王赛。

茶王赛请来茶界专家和各地客商前来参加,评选后的茶王进行拍卖,93年的茶王被拍出500克1万元的价格,95年茶王拍卖价500克5.8万元、96年茶王500拍卖价16万元。先在安溪、后在泉州,接着又在广州、北京、上海等地举办各式各样茶王赛,茶王拍卖的价格也一直在刷新纪录。

有了茶王赛的造势和不断刷新的拍卖价,铁观音的被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常常占据海内外报纸的重要版面,这对整个安溪铁观音带来了非常好的推广效果。国内外前来安溪收茶的茶商越来越多,从事铁观音销售的人也越来越多,不论是茶农还是茶商还是之后进入行业的,都想在此分得一杯羹。

大概自2000年以来,这种清香青绿的铁观音逐渐受到人们的追捧,那时候的铁观音价格依然持续走高,茶农也开始改变原有的传统工艺,纷纷改制新工艺,如消青、拖酸等等,以及为了产量开山种茶,甚至安溪周边的永春、大田、漳州地区都有种植,紧接着,铁观音茶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众多省市蔓延,最高峰时全国共有82个县种植铁观音茶树。

07、08年是铁观音行情大好的颠峰,行业大好,各种乱象也开始出现,尤其是农残问题比较突出,(茶叶作为农产品,安全是第一要务,我们喝茶是为了身体健康,如果茶叶中含有农残还不如喝白开水,所以选茶一定要看资质,是否符合国标、符合欧标。“安全第一、拒绝农残”!)、重金属超标、香精色素、品质以次充好等问题被曝光出来,消费者开始理性看待铁观音,价格也趋于理性,这一理性发生在2009年。然而电商的兴起,又给铁观音带来一波发展,也富了一批人,竞争比线下市场更为激烈,淘宝9.9包邮、电话、短信轰炸营销、早期的QQ加好友营销到现在微信爷爷卖的茶,这一系列也让铁观音的“形象”一而再受损,甚至让人反感。

从2010、2011年之后开始,内安溪铁观音价格开始回落,批发价从跌破100元,到跌破80元,再到跌破60元,再再到跌破40元……直到跌破10元,宣告清香型新工艺创造的铁观音最火时期告一段落,清香型铁观音帝国梦碎,许多铁观音从业者要么改行兼售其它茶叶,要么放弃铁观音进城打工谋生。

那么,铁观音帝国是不是就此殒落了呢?铁观音还有机会再火一把吗?

下回请我们一直迷恋铁观音的boss希从产业经济与品牌传播的角度说道说道。


️此部分知识转自“半叶观音”,谢谢您为茶友们提供的宝贵见解。


③铁观音还有哪些家族成员?

喝铁观音,最低限度,总要喝到本尊吧,如果喝的似是而非,那就忒没劲了。

在安溪,铁观音、毛蟹、本山、黄金桂、梅占、大叶乌龙等都是主要的茶树品种,但更多的还是铁观音,因为它的价格是其他品种的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铁观音作为茶树品种,又名「红芽歪尾桃」,也叫「红心观音」「红样观音」,再见这几个名字不要觉得奇怪,果断出手,这就是“纯种铁观音”。纯种铁观音当然也有不少亲戚,多为变异或嫁接的品种,如红英观音、白心尾观音、白样观音、薄叶观音,但都不是纯种铁观音。

正宗铁观音茶,鲜叶原料采自纯种铁观音茶树,然后用铁观音制作工艺做成的茶,两个条件,缺一不可。纯种铁观音茶树“好喝不好栽”,产量有限,加上复杂的制作工艺,正宗铁观音价格其实并不低。可能你之前喝的铁观音都不是正宗的铁观音,不是所有长相蜷曲、泡开大片的乌龙都是铁观音,有可能是毛蟹、本山……

“红芽歪尾桃”是一种茶树品种,它是铁观音茶树中最古老的树种,茶芽为紫红色,叶端略下垂歪斜似桃,叶如其名。红芽歪尾桃是纯种铁观音的特征之一,用它做成的铁观音,特别显“观音韵”,滋味醇,品质纯正,又由于它不易栽培、数量稀少等,比较珍贵。




下期预告



写在后面的话


茶为国饮,什么是国饮?老百姓喝得起,可以天天喝、门槛低、味道好、对身体好的才能称为国饮。但很多人不喝茶,为什么?

水太深、不会选、不会泡......那么多的条条框框,茶叶把年轻人拒之门外。作为不年轻的90后、00后,我们要为茶叶发声!茶,并非玄学!它喝起来真真切切。“一片树叶落入水中,改变了水的味道,从此便有了茶。”至于茶艺、茶道等我们老了,自然有所体会。我们想做的是:让你爱上这杯茶。

从生活的角度出发,评测同类茶叶,以直观的视频、图片分享每款茶的品质特征,帮小伙伴们挑选适合自己的茶,然后,爱上茶!



让茶叶融入大众生活!“国际茶日·福茶行天下”健康饮茶活动举办

为迎接第5个国际茶日,5月19日,2024年“国际茶日·福茶行天下”健康饮茶活动,在福州最早有种茶记录(唐元和八年,公元813年)的冶山遗址——冶山春秋园举办。

相比于往届,今年的亮点更多:既有百席唯美茶席与茶艺师交相辉映,又有茶叶质量安全与科普;既有宋代点茶与少儿茶艺演绎传承,又有花式新茶饮与茶科技创新;既有专业茶师帮你鉴茶,又有打卡问茶积攒小礼物……更有福气多多的福气茶摊和茶集,带给你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福建省茶叶流通协会会长潘文毅在致辞中说:2021年以来,我们连续三年举办“国际茶日”健康饮茶活动、“福茶杯”福建省(百姓茶、放心茶)茶叶大赛活动,积极弘扬福茶文化,倡导大众饮茶、健康饮茶,拓展百姓茶、放心茶大市场,搭建福茶流通新平台,促进福茶供应链建设,助力福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福建省茶叶流通协会持续开展的“福茶行天下”活动,打响“福茶行天下”IP,“福茶行天下”活动被列入福建省支持平台经济举措。这次活动,也是落实福建省大力建设“福”文化的举措,组织的唯美茶席、福气福茶摊茶集展示、展销,开展问茶鉴茶互动和茶叶质量安全科普等活动,呈现了与“福”文化一脉相承,让健康饮茶融入大众生活,走进千家万户,让更多的人知茶、爱茶,共品茶香茶韵,共享美好生活。

值得关注的是,当天的活动上,万福网发布了4款服务茶产业的产品,旨在进一步推动福茶销售,这四款产品代表了万福网团队对产业服务的深度理解和创新追求。无论是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还是推动供应链的高效整合,亦或是赋能市场营销的精准实施,这四款产品都将为茶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福茶网发布的一款茶叶服务小程序,可以链接各项茶叶赛事,便利消费者选茶、买茶。近年来,福建省茶叶流通协会和福茶网联合举办系列茶事活动,不断推进数字赋能茶产业,带动茶农、合作社、茶企上线福茶网。截止2024年4月,福茶网平台超1万家企业入驻,上架产品超过1.7万款,注册用户超过196万人,累计交易额89亿元。所搭建的福茶流通新平台,积极促进福茶供应链建设,助力福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活动现场,来自福建全省的茶人带来了宋代点茶、创意创新茶席、少儿茶艺、闽台茶俗、新茶饮与数字冲泡茶、福气福茶摊茶集、“冶山问茶·大师鉴茶”以及茶鲜叶农残快速检测、茶叶科普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彰显亲民、互动,让市民共品茶香雅韵。

现场33个福气茶摊、茶集,来自福州、福鼎、柘荣、武夷山、漳平、建瓯、漳州、泉州,汇集了品品香、鼎白、百丈岩、南岭仙岩、飘香等品牌,展现了福茶的多彩,来自福州、厦门、南平、漳州、在闽台企的茶艺师以及在榕留学生、小朋友们在现场展现了100席精彩茶席,还有许多爱茶市民自发组织的茶席也参与其中,共享福茶之美。

“冶山·问茶——大师鉴茶”,将发挥福建省茶叶流通协会与省茶叶质量检测与技术推广中心的技术力量,形成常态化的市民鉴茶、问茶活动。

据了解,位于冶山的《球场山亭记》记载:唐元和八年(813年)福州刺史裴次元于冶山南辟球场,即山为亭,剔石浚坳,得景二十所。一景一诗共20咏。题诗作序于亭壁,观察推官冯审撰记,原碑残断。考古专家称,这也是迄今为止我国出土的唯一一个马球场遗迹。

碑上有一首诗咏《芳茗原》,是闽中最早茶诗,是福建第一首茶诗。诗中裴次元将福州地区人工种植的芳茗(茶叶)与当时茶中名品的剑南蒙山茶、湖州顾渚茶相提并论,认为不相上下,这无疑成为了研究福州茶文化历史的重要史料。

来源:说茶ShowCha,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21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