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行业怪象:市场规模扩大,实体门店却在加速关门!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一头大象-普洱茶

普洱茶行业怪象:市场规模扩大,实体门店却在加速关门!

今年,实体茶叶店,又关门一大批。

然而,随着市场转移和消费降级,实体茶叶店的关门潮,非但不会减缓,反而会加速到来。

-01-茶叶季节性,影响实体店

十月,是实体茶叶店,

能否坚持下去的节点,这是茶叶市场的生存模式决定的。

普洱茶行业怪象:市场规模扩大,实体门店却在加速关门!

做茶,受制于季节性

大多数茶企和茶叶店的生存模式是:春茶季努力卖新茶,下半年卖茶礼,平时做零售。

以前,春茶50%的产量,支撑起了茶企一年5到7成的收入,春茶好做,茶企一年的开支,茶叶店一年的房租,就挣够了。

但这两年,春茶不好做。并不是完全卖不出去。而是,大多数人做春茶,加上平时做零售,只能支撑到8月份,现金流就没了。

到如今,大多数茶企和茶叶店,都在苦苦煎熬。

大家都指望着:接下来茶礼走一波,如果茶礼好做,能攒点明年的房租钱,还坚持得下去。如果凑不齐房租,只能忍痛关门。

做茶多年:深爱+谋生

大多数茶商,做茶多年,习惯了跟茶打交道:到茶山做茶,回城里卖茶。自己泡茶喝,是享受。泡茶给茶客喝,是谋生。

茶老板,不知不觉中,也成了非常爱茶的茶客,对茶,有了难以割舍的情感。

所以,卖茶这条路,只要能撑下去,或者能看到撑下去的希望,实体茶叶店的老板们,都会硬撑。

只是,市场竞争残酷,有些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02-增长的消费,转移的市场

这两年,普洱茶市场,在规模上,缓慢增长,

但是,关门的茶叶店却越来越多,这看似矛盾,其实一点都不矛盾。

普洱茶行业怪象:市场规模扩大,实体门店却在加速关门!

市场规模,逐渐扩大

喝茶喝到最后,要么岩茶,要么普洱。而大多数茶客,会选择普洱茶。

普洱茶,只要是有点名气的山头茶,哪怕三五百一公斤的茶,都有水飘香(闻着很香),而,相比其它茶类,大叶茶种,内含物质丰富,泡出来,滋味较厚。

一旦习惯了滋味厚的茶,很难回去喝滋味薄的茶。

普洱茶,可玩性强。

普洱茶,有老茶、中期茶、新茶,春茶、夏茶、秋茶,山头茶、台地茶,山头茶又有中小树,古树,还有传统工艺、新工艺,越陈越香……所有江湖的气质,在一杯茶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些概念,虽然让普洱茶变得坑多水深,同时,也吸引茶客从一个坑跳到另一个坑,无形之中,扩大了市场。

相比一个玻璃杯喝茶,茶桌上,紫砂和盖碗冲泡普洱茶,小杯慢饮,花香蜜香,回甘生津,细细品味,从茶聊到其它,又从其它聊到茶,一旦体验过这种喝茶方式,不会再回到玻璃杯了。?因为滋味和可玩性,这两年,很多原本喝绿茶红茶的茶友,在直播的吸引下,逐渐改喝普洱茶了。

肥了直播,瘦了实体

喝茶的群体规模扩大了,实体茶叶店关门却更多,是因为市场转移了。

一个直播间,一年卖几十亿,光头部几个直播间,一年卖普洱茶大几十亿。这些财富,如果在传统茶叶市场流通,能养活近万家茶叶店。

然而,这些财富,非但没有留在茶行业,还被直播间以投流的方式,转移到茶行业之外。原本就很艰难的茶叶市场,越加雪上加霜。

普洱茶行业怪象:市场规模扩大,实体门店却在加速关门!

这种现象,落到实处,茶企营收减少,而首当其冲的就是:

势单力薄,在高房租、高原料成本和不会运营的夹缝中求生的实体茶叶店。

不是茶叶卖不动了,而是旧的卖茶模式,无法适应当前的茶叶市场了。

-03-古树春茶,两极分化

新人去直播间买便宜茶,老茶客找茶商买古树春茶。

然而,消费降级,影响最大的,就是喝古树春茶的群体。

随着茶客挣钱难,古树春茶里,会进一步出现两极分化:玩家追名山和小产区,大多数茶客,喝千元以内的古树春茶。

老茶客支撑起名山古树

茶叶市场,有一群非常爱茶且有实力的茶客。

他们对茶很有研究,能从众多好茶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

而且,茶叶消耗量也很大,一天3到5泡茶,20到40克茶叶,加上以茶会友,一年10到20公斤古树春茶,一年喝茶花费5万以上。

茶叶市场,3000以上一公斤的古树春茶(不是茶商自己定价3000以上,而是茶客觉得值3000以上),就是被这类茶客消耗掉的。

春茶季,茶叶一做出来,这类茶客就出手,把一年的茶叶买够。

真正的名优古树春茶,产量有限,市场整体还稳得住。

但这两年,大哥也存在消费降级,从把三五千一公斤的茶当口粮,变成三五千跟性价比更高的茶高低搭配。

如今这市场,有钱人比好茶更稀缺。

普洱茶行业怪象:市场规模扩大,实体门店却在加速关门!

千元以内的古树春茶

800到1000一公斤的古树春茶,尤其适口性较强的永德茶,忙肺和梅子箐的古树,备受追捧。

这类茶叶,作为老茶客的日常口粮,搭配少量的名优茶,能满足茶客的需求。

柴米油盐酱醋茶,如今,能把800到1000一公斤的茶叶当口粮的人,已经非常牛了。

最尴尬的就是,1000到3000一公斤的茶叶,这类茶,有特色,品质也不错,但茶客觉得,不值这个价。很难卖。

真应了那句话:茶叶,茶客说好才是真的好,茶商和茶农觉得自己的茶好,只是自我感觉良好。

写在最后:

独自喝茶的时候,会想:

生活本就不易,能有一个真心喜欢,获得快乐,对身体有益的爱好,实属不易。

茶,说不出为什么喜欢,不知不觉就爱上。然后,不可一日无茶。

茶,越喝越喜欢独饮

早上出门,撬一泡茶放入紫砂壶中醒茶。

夜幕降临,独坐窗前,温杯洁具,烧水泡茶,茶香袅袅,沸水注入紫砂壶,茶把水慢慢染成鹅黄。

普洱茶行业怪象:市场规模扩大,实体门店却在加速关门!

细呷一口,汤中含香,甜厚糯滑,回甘回甜源源不断,生津似清泉上涌。滑入喉咙,隐隐中能感觉茶汤流到何处。

一杯接一杯,沉迷于茶的世界,不知不觉中,已把茶喝到了无味。深吸一口气,喉韵清凉,甜韵极深,吐气如兰,微有体感。

喝茶喝到这份上,真想再来一泡,可惜,喝不下了。

一日又一日,一茶又一茶,忘记了岁月悠悠。

蓦然回首:茶,喝着喝着,人就老了。

来源:普洱话江湖,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