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
舌尖上的中国茶叶:婺源毛尖
婺源隶属江西上饶,素有“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园”之称,因其特殊的生态环境和地理位置,自古以来是我国著名绿茶的产区,其茶婺源毛尖品质优异,属婺源茶系中的佼佼者。婺源毛尖外形细嫩扁曲,多毫有峰,色泽油润光滑;冲泡杯中雾气轻绕顶,滋味醇甜,
曼松,稀缺的古茶树
曼松茶价格不菲,除了品质好外,产量也极低。彭真寿说:“过去曼松的茶地没有人管理,也没有专门的分配过茶树,包产到户分地后,分到的地里有几棵茶树就是几棵。我们原来是种地,1980年左右的时候茶叶不值钱,农业管理就是刀耕火种,每一年都要放火烧山,都
1938年第一两滇红茶的诞生
在中国,提到红茶,有三大响亮的红茶名牌,一是号称“红茶鼻祖”的正山小种红茶,二是祁门的红茶,最后,就是很多老茶客们争相乐道的滇红茶了。说起滇红茶,它的诞生,可谓是险境之中造奇迹,而造就这一奇迹的人就不得不提及一位响当当的人物冯绍裘。1937年
勐库镇 茶魂·兰魄
双江县勐库镇境内栖息着目前世界上生长海拔最高、密度最大、分布最广、原始植被保存最完整的27万亩千年野生古茶树群落,还因孕育了享誉世界的中国勐库大叶种茶,被世人亲切地称之为“茶祖故乡”,先后被认定为“世界古茶原乡第一标志地”“中国国土古茶树种质
下关漫话茶山:走进布朗山茶区(下)
漫话茶山云南的气候环境独特,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复杂,加上部分茶种与生长型态各异,各茶山茶菁茶质,都有着明显的不同。一起走进布朗山茶区各大族寨与古茶园老曼峨寨老曼峨寨是布朗山最大最古老的布朗族寨,其古茶园是西双版纳最具考察价值的古茶园,面积大且
下关漫话茶山:走进布朗山茶区(上)
漫话茶山云南的气候环境独特,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复杂,加上部分茶种与生长型态各异,各茶山茶菁茶质都有着明显的不同。走进布朗山茶区漫话茶山布朗山是全国唯一的布朗族乡。布朗族,2000多年前,濮人首先定居于此,称“濮满山”。古时曼桑、曼新属车里宣慰
肖坤冰:“山场”与“岩韵”:武夷茶的风土条件与市场价值建构(五)
本文从历史纵深的维度、多重身体感官的认知以及品味(taste)的社会等级建构三个方面分析了武夷岩茶的“茶香”评价体系,旨在探讨武夷岩茶的核心评价要素“山场”与“岩韵”之间的关系场域——也即是闽北山区的“空间结构”是如何被历史以及人的身体感官形
肖坤冰:“山场”与“岩韵”:武夷茶的风土条件与市场价值建构(四)
品茶——就纯粹文化上的意义而言,是一种完全个性化和实时性的行为。人们对茶的感知(perception)存在于身体器官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中,不仅不同的主体对同一款茶会有不同的感受(sensation),即使同一主体在具体情景下对某一款茶的感官经验
景东文龙:帮崴风炉 蚂蚱茶香
有人说,到景东县文龙镇帮崴村的第一印象,就是风大。帮崴的风,白天黑夜,一年四季都不消停。春风、夏风、秋风和冬风,“呜呜”的号角声,仿佛是风婆婆的“风口袋”,被孙猴子给打开了口。有风、有茶,站在何家组鸟瞰帮崴村全景,更像是一个风炉。风炉,原是唐
云南镇沅哀牢山:茶林共生 和谐相伴
云南镇沅地处哀牢山与无量山腹地,这里物华天宝、山雄水美、林幽物奇,山中瀑布成群,田间白鹭翩翩,高山梯田鬼斧神工,河谷小坝稻花飘香。年平均气温18.5℃,森林覆盖率达72.6%,空气负氧离子浓度高达20000个/立方厘米,素有“绿海金山”“中国
景迈山,一片茶林的十年申遗路
8月24日至25日,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予波率队到普洱市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调研。王予波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重要回信精神,扎实推进景迈山古茶林申遗工作,全面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为创建
高山云雾出好茶,闽江两岸孕天香
福州倚山面海,海岸线曲折,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下游为福州盆地,盆地内部是冲积海积平原,福州城区处在盆心,周围群山环抱,东有鼓山,西有旗山,南有五虎山,北有莲花峰。闽江横贯城区,为福州提供了充足优质的水源和便利的水运交通,也为福州茉莉花与茶树
肖坤冰:“山场”与“岩韵”:武夷茶的风土条件与市场价值建构(三)
虽然武夷山当地的自然环境、制茶师傅的手工技艺都将影响到岩茶香味的最终呈现,然而最近几年以来,“山场”与“岩韵”却成为岩茶品评中最为核心的概念。当地人认为:“岩茶要是脱了韵,那真的是白讲。”然而何谓“岩韵”则是见仁见智并无科学定义。一篇介绍岩茶
福建安溪:养生态绿色之根 成传世音韵之美
安溪自然环境得天独厚,丘陵延绵,流水涓涓,气候温润,草木丰盛,生机盎然。从天际俯视,数十万亩茶树环绕山脉,鲜绿的茶叶,透着昂扬的生命力,是大自然最好的馈赠。这些绿色的叶子,腹蕴兰香,饱含难以言喻之“音韵”,被世人冠以“铁观音”之美名,铁观音的
肖坤冰:“山场”与“岩韵”:武夷茶的风土条件与市场价值建构(二)
福建闽北山区(武夷山)产茶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唐宋以降此地产茶已久负盛名,元朝时朝廷曾在此设官焙专司监制“龙团凤饼”。清朝以来,“武夷茶”远销欧美,尤其为英国与俄罗斯消费者所追捧,武夷山因此成为我国外销茶的主要产区。就茶叶的分类和花名而言
你理想中的茶园价值千亿
有机之路,风光尽好,但是通向美好的路径往往都是荆棘之途。在云南的茶园里,有机不仅意味着无化肥农药,更意味着茶园生态系统的回归。对古茶园生态系统的模仿,需要砍掉部分密植的茶树,需要种植养护遮阴的乔木,需要承担虫害损失,需要拿出耐心等待食物链的重
福鼎磻溪黄岗茶事
六十一年前,全国茶叶生产现场会在福鼎磻溪黄岗村召开,来自农业部和全国各地的茶叶专家领导莅临黄岗参观指导。为迎接这次高规格的茶叶现场会,磻溪建了一座小水电站为黄岗供电,修一条简易公路通往黄岗,在黄岗村建茶叶初制厂。今年已九十二岁高龄的高麟溢老人
风华正茂(2001-2021)的武夷星,生态篇
2021年是武夷星成立20周年,当我们望着眼前一望无际的茶园,细数回味这20年,连绵不绝的感动,如一幅画卷,在面前一点一点地铺陈开来。都说武夷山的自然、生物、地貌是天赐福地,那武夷岩茶则是藏在这些福地中,最值得探索的宝藏。然而在20年前,武夷
岁月知味易武名山之七村八寨,见万千气象,方识山川面目
打开纵横阡陌的易武版图,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串串响当当的名字:曼秀、落水洞、麻黑、丁家寨、刮风寨、漫洒、高山等等,这些在易武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村寨,在市场上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七村八寨”。“七村八寨”彰示着易武茶庞杂细分的产区与多样变化的风
易武名山之弯弓——遗世明珠,再数风流
弯弓,易武花香带上的鼎奢之品,位于漫撒古茶山的核心地带,亦是清代的皇家贡茶园之一。曾经的一代天骄,沉寂百年之久,再被辗转发现,又是怎样的故事。一代天骄,再现江湖在2005年成立后的数年内,岁月知味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恢复”——找回历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