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知足常乐

水一贴: 转载文章--买茶十大“陷阱”


茶叶品种参差不齐,茶叶品质良莠不齐。现在喝茶的朋友越来越多,但在买茶的过程中总容易被忽悠而不自知,仔细看看下面卖家常说的话,你会发现被忽悠的很彻底。

   陷阱一:你在买茶时,卖家总会说:
“茶没有好坏的,适合就好”、“喝习惯就好了”。

   原本是很有道理的一句话,却很容易被拿来忽悠消费者。这句话实际上是有上下文的,这里所谓的“茶”是指“各种茶”,而所谓的“适合”包括了口感和价格的适应性等。确切地说,六大类茶、花茶、花草茶等茶是各有千秋的,你不能说那种茶一定比别种茶好。但是,就某一种茶而言,绝对是有好坏之分,不然整个茶叶审评体系的基础就没有了。

   陷阱二:你在喝茶时,卖家常说说:“我这茶虽然香不好,但是韵好”。

   香气是判断茶叶好坏的最基本标准,连香气都没有,还谈什么韵?

   陷阱三:当卖家茶没泡好时:“涩是茶汤力度的表现”、
“涩能衡量出茶汤的力度来”等等。

   好的普洱老茶,没有一个是涩的,但是没人敢说这样的茶汤没有力度。事实上,力度的大小不在于挥拳的幅度,而是最后击拳的效果。只有回甘强、生津长、滋味厚、留存久的茶汤,才是有力度的茶汤。

   陷阱四:卖家在和你聊天时说:
“我认识×××茶叶大师”、“我是×××茶叶大师的亲戚”,
言下之意,我的茶很好哦!

   卖茶,又不是卖人情。邓时海的亲友邻居就一定懂茶?更何况亲戚未必是真亲戚,邻居还有可能是住隔壁小区,俩人还不一定见过。

   陷阱五:卖家还会说:
“我这茶是纯天然的野生好茶”、“野生茶才是好茶”。

   茶叶是人工驯化的经济作物。小乔木、灌木类的茶树都是长期人工驯化的结果。没有人管理茶园,无肥力、无除虫除草等,茶叶生长未必就好,质量不一定有保证。

   陷阱六:
“现在不好喝吧?我这茶放上一段时间就好喝了!”

   这句话严格意义上来说未必是忽悠,普洱茶、白茶、岩茶、凤凰单枞都存在这样的情况。在存放后,会变得好喝,或是因为陈化,或是因为退火。但是,绝对不是所有茶存放后就一定好喝的。垃圾普洱,放100年也是垃圾。烤焦的岩茶,退100年火还是烤焦的茶。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方法。对于普通消费者,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要一次买太多,等存放效果出来后,再来判断是否信任该茶商。对小编来说,我买茶只为喝,那我当然就买现在喝起来就不错的茶啦。
   陷阱七:“这个茶一喝会上瘾的”、
“你喝习惯我这茶,就觉得别的茶没味道了。”

   茶又不是鸦片,至于喝一次就戒不掉吗?至于说“喝习惯”这回事,刘姥姥习惯了一辈子喝苦茶,乍一喝老君眉,还觉得这茶不灵呢。

   陷阱八:“这个茶只有我家才有”、
“你只有在我这里才喝得到这样的茶。”

   这句话严格意义上也未必是忽悠,就是逻辑好像有点儿问题,“独有”不能就等于“好”是不是?

   陷阱九:伪常识

   茶友:这茶很涩,很苦。
   卖家:不苦不涩不为茶,苦涩越重,茶越好。
   茶友:这个茶入口烈,喝不了,怕伤胃。
   卖家:入口浓烈,是我的茶茶气足,霸气才浓烈。
   最后要说一个比较有争议的陷阱十:
茶农茶才是好茶。

   茶农的生产条件有限,没有完善的精制工艺,他们的茶也不一定真的就是好茶,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看完以上十种情况,买茶时,你遇到过这些忽悠吗?
文章编辑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 / 13

我爱我茶
#88875

严重支持

回复
知足常乐
#88880

@我爱我茶 谢谢支持!

回复
汉文爱茶
#88811

卖家:不苦不涩不为茶,苦涩越重,茶越好。
——唉,
怎么说呢,苦涩本是茶天生的缺陷!!!
可有人就是把茶的苦涩,档次心头肉,那也是无可奈何啊!!!

回复
汉文爱茶
#88813

@汉文爱茶 可有人就是把茶的苦涩,当成心头肉,那也是无可奈何啊!!!

回复
知足常乐
#88881

@汉文爱茶 入坑需谨慎……

回复
馋茶一味
#88758

小心坑深淹死人

回复
知足常乐
#88882

@馋茶一味 有许多时候情愿在坑里出不去。

回复
青山巍峨
#88702

原来如此

回复
知足常乐
#88883

@青山巍峨 哈哈!

回复
青山巍峨
#88905

@知足常乐 (^_^)

回复
一颗平常心
#88688

多试少买,试准看准再出手。

回复
知足常乐
#88884

@一颗平常心 正解!

回复
知足常乐
#88677

不喜勿喷,可以绕道。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