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普洱茶泡出来是茶细未

找到约139条结果 (用时 0.016 秒)

私房茶

喝了榕榕的私房茶,似意犹未尽,便再也难忘。

之前我喝过的普洱茶,大多是以山头或村寨命名驰名的,如冰岛、班章、易武,虽品质比价不同,也只是树龄芽叶的区别,味道回甘基本是一个路子,常品饮的人,一喝便知。

自然,就是这些名品也参差不齐,有大路货,也有私人订制,片堆的、单株的,百年古树和千年古树之别,纯料的和拼配的,品饮的和收藏级的,愈来愈弥足珍贵,能见识品尝一泡,那真是有福了。

至于更具个性特色的私房茶,也早已如雷贯耳了,但究竟起源于何时,像私家菜一样源缘流长,还是像私人订制一样,只是近年的事,我没有考详过,还真的不好说。寻茶的人,都有自己拿手的私房茶,收藏的人自不必说,就是过去也号称藏有别人没有或少有的私房茶,两种私房茶有关联,但似乎并不完全一样,前者更注重自己独特的创意,后者却强调体己珍贵。寻茶拼配的私房茶,是真正的高品质的拼配,像私家菜一样,配料是秘制的,神神秘秘,有别人学不来的特色。譬如我早年吃过的源于清光绪年的谭家菜,后来吃过的毛家菜,但近年私家菜馆遍地开花,难免鱼龙混珠,尝过后,大失所望。因此,推及到如雨后春笋四处冒出的私房茶,我想而怯步,不要说望了,从来都是敬而远之,不敢轻易品尝,怕名不附实,太过失望。还以为一切不过如此,走入误区,或干脆不走了。

在文人圈,我算一个茶人;在茶人圈,我大概还算一个文人。承蒙抬爱,我给一些寻来的私房茶起过名,释过意,自然也品尝过,其中的奥秘或者说诀窍,我是深深知晓的。说实话,真的不敢恭维,这种私房茶已加入太多的商业运作,变味是情理之中的,不足为凭。

每年采茶季节,那么多的寻茶着从四面八方涌入,怀捶着不同的梦,性格品行又千差万别,做出不同的茶,原也在情理之中。真正的好茶并不多,源于各自的局限。

我没遇见,并不等于不存在。我向来相信,真正意义上的私房茶还是有的,只是机缘未到罢了。像从前,或者说几十年里,我一直喝茶店里的大路普洱茶,且多是熟茶,生茶尝过几泡,购卖过两提金瓜,又苦又麻又涩,一直丢在博古架底层,说是养着,但我疑惑,养到猴年马月,恐怕还是老样子,只是多了霉味。但那时孤陋寡闻,还以为所有的生普洱都是那样的味道。先入为主,以至于好多年里与其它的生普洱佳品失之交臂。直到去年喝了高家寻茶珍藏的一些极品,譬如千年冰岛、帮骂、懂过、大户赛等,一下子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天地,仿佛訇然中开,别有洞天。原来普洱茶的世界如此五彩缤纷。那味道,那汤色,甚至条形色泽,无不令我着迷。甚至有一种冲动,随着他们踏遍千山万水寻茶去,然后沉静下来,写两部茶书,一部是寻茶记,一部是品茶录。后因种种缘故,雄心未果,但对于真正的私家茶,或者说自成特色的私房茶,我还是很神往的,渴望一尝。

机缘总是眷顾有心人的,所谓有志者事竟成。但那确实是一个偶然。

素女会微友桂发了篇茶文,图文并茂,描写素女会杭州分会举办的品茶会,其中品鉴的茶品生普四君子引起我的关注,这款以梅兰竹菊命名的茶饼,很雅意别致,小巧玲珑,大有君子之风,对茶汤色味道她们也推崇备至,说绝对值得一品,还留下供茶人也事素女会员榕榕的微信联系方式。出于对素女会的信任,对桂的敬重,因为我知道那是一群超凡脱俗的女孩子,穿麻衣汉服,玩琴棋书画,对茶尤其钟爱,有很高的鉴赏力,我就加了榕榕的微信,谈茶论道,她说,你是桂的朋友,品味自是高雅,末了爽快地提出先寄一点样品,尝过再说。这也正是我乐于接受的方式。几天后,快递送来了样茶,果然不同凡响,单那清利大方的牛皮纸包装就是我喜欢的,中间留有玻璃纸透明天窗,里边的茶看得清清楚楚。我先泡了2013年四君子散茶,清香绵柔,回甘恬淡,绵里不乏刚劲,的确蕴含着明显的君子之道,若梅,若兰,若竹,若菊,和我喝过的任何一款生普洱都不一样,是典型的私房茶。放下茶杯,我就联系榕榕,速寄一套四君子茶饼,她又向我推荐了一款老白茶,就是月光白,是那父亲亲手秘制的,那香气,那甘甜,一言难尽。月光白我品过,是有种月光清辉的韵味,但榕榕居缘茶的这款老白茶自是不同,撬饼时就闻见四溢的花香,和我喜欢的帮骂老坨茶浓郁的香气很相似,但不仅仅是玫瑰味,还多了其它的花香,冲泡时香气更浓,多了些水润。汤色绝美,酒红透亮,初入口有古树滇红的滋味,细品有些微老熟茶的味道,但回味时多了古树生茶的清爽甘甜。一连几天,都是老白茶,喝了就放不下,每一次的品饮,体味都不同,汤色由红到金黄淡黄,愈来愈甘爽,香气时隐时现,一直弥留在齿唇上。和榕榕谈起品饮老白茶的感受,她也对这款茶情有独钟,相当自负,感叹道,若是再存放一半年,会更好喝的。这我信,也想象得出,其汤色口感与现在自不可同日而语,不过现在就已经很够味了,完全可跟我喝的陈化三年的生茶媲美,甚至有过之而无及。她问我,那两款私房茶尝了没有,是今年春天的拼配茶,香气很特别,口味虽重,但感觉特别舒服。等寄那提老白茶时顺便赠你一饼尝尝。其实上次寄赠的样茶中就有私房茶,是散茶。撬了一小块,泡满了壶,的确如榕榕所言,是别一味道,那种浑厚甘醇非其它茶可比。更重要的是,她们居缘茶的私房茶,性比价相当高,与其他茶店比,真正是物超所值,出乎我的意料,尽管我知道茶的水痕深,但还是特高兴。喝到真正的好茶本身已是一种福气,遇到实价,那更求之不得了。

回想我的品茶历程,几十年恍若烟云,但近年还是清晰的,每一次特别的品饮,都历历在目。心底,不免有些疑惑,真正的好私房茶多了去,但如此公道的茶价茶人就不多见了,也许很多,只是我没有遇到。短短的十几天,我心甘情愿地够了三提茶,这在我是前所未有的,倘若说开始还是出于对素女会的信任,之后完全是自我感觉了,很舒畅。有一家普洱老店,我常常散步过去,或观赏茶器,或坐下品几杯,店主也是位寻茶人,每年春天都要到云南茶山转一转,寻些普通古树茶,压成茶饼茶砖,也算精细,店主人厚道,茶价也适中,但他也承认,就是这样的价格和价值,也不是一般人能接受的。榕榕的居缘茶,从茶品而言,无疑要高一个档次,但茶价却是这家店主无法向背的,除了批发和零售的关系,似乎还有许多我所不知的原因。在店主的店里,我看见两册精美的宣传册,是有名的雨林古茶坊的,茶品及包装,的确美到极致,看一看就沉醉了,不要说收藏。但那天价,真的让人望而生畏,起码像我这样的茶人,或者说爱茶人,连买的想法都不敢有。自然,店主也不敢代理,他坦言,真是好茶,千年古树茶,可代理不起。尽管他的店里也有几千一个茶盏的镇店之宝。

交往久了,偶尔也谈起她的居缘茶,也谈起她和雨林古茶坊的缘源。榕榕的语气是平静的,所以做不了土豪茶,只能辛苦些做私房茶,凭品质和价位籯得老客户的信任,一边做茶生意,一边玩茶,大概是遗传基因或氛围影响,她本身也是个嗜茶的女孩,遇见好茶就不想错过,坐下来忘记一切来静心品饮。自然和许多素女会的会员一样,很雅韵,茶只是其中的一项爱好。她南宁的居缘茶店,也已走过七个春秋。她店名就很有意思,居,缘于茶,有了茶缘,就居而慢品。她是湖南人,祖辈以茶为生,为了寻茶,千里迢迢追寻到云南,他哥哥已娶了傣族姑娘,成了地道的普洱茶农,经营着自己的茶庄。她姑姑的女儿在做普洱茶中结识了台湾茶商,已远嫁到台湾高山茶园,就是她自己也选定以茶为事业,终其一生了。

知道这些后,我就有些释然,在这样的茶世家里,深受茶的熏陶,有超然的茶理念,做别一样的私房茶,游走于寻茶人和茶人及茶商之间,举重若轻,游刃有余,是很自然的事情。

今秋,明年春天,榕榕的居缘茶庄,又会寻见推出什么样的私房茶呢?午后,静享着她的私房茶,我常常这样想,思绪就不免飘远,飘到遥远的古茶林,仿佛看见一个姑娘,舒伸纤纤玉手,舞蹈般摘茶叶,音乐水一样飘起,起伏弥漫。那姑娘很像茶人榕榕,笑意盈盈,阳光灿烂。

我还是要说,由衷地说,榕榕的私房茶,素女会茶人品鉴后竖起大拇指说好,细想想,又岂是一个好字了得。里边的确蕴含着很朴素而又深奥的茶禅义理。一茶一味,禅茶一味。好茶是吃出来的,吃茶去。

【摘自2016年6月1日《吃茶去》杂志;静子(山西大同),作者系山西省作协会员,著有散文集《乡村拾遗》《镶嵌在记忆深处》】

静养茶宠

每每品茗,总会被茶台上的小小物件所吸引,小象、小猪、小狗、金蟾、貔貅、长寿龟……不一而足,或蹲着、或趴着、或憨态、或俏皮,其状万千,其情万趣,这就是业内人士称之为的“茶宠”。

所谓“茶宠”,就是茶人在品茗、闲聊过程中,用茶水精心滋养、把玩的紫砂陶质小工艺品,故又被昵称为“小养活”。时下,我国南方一些城市的茶庄茶馆里,或是嗜茶者基本上都养着一些“茶宠”。这些茶宠,或有吉祥寓意,或有文化气息,或是搞笑逗乐,或是趣味童真,全看主人的喜好。

茶宠,主要用紫砂泥、清水泥、澄泥、段泥、天青泥或黑泥烧制而成,以紫砂泥烧制的茶宠最为常见和好养,因紫砂铁质成份较高,成明显双气孔结构,透气性好。也有一种用树脂制成的变色茶宠,淋上热茶水后会立即变得五颜六色,冷却后恢复到原来的颜色。宜兴丁蜀镇中袁村有一家专门制作紫砂“茶宠”的企业,名叫“吟龙艺陶”。“茶宠” 品种有200多个,小巧精致,神态可掬,真是掌中雅玩、品茗宠物。

一只精美茶宠,是茶人花费大量时间和心思慢慢“静养”成的。知己好友相聚,常会泡上一壶普洱或铁观音。此时,将头开的茶水冲浇在“茶宠”上,或用茶帚蘸着茶汤涂抹、用茶布擦拭,年长日久,岁月中灰尘、汗水、把玩者的手泽便层层积淀于茶宠表面,使茶宠越发温润可人,茶香四溢。

紫砂茶宠同紫砂壶一样,起源于宋代。宋时饮茶风极盛,对泡茶器皿有很多讲究,并开发出大量与茶相关的紫砂用具,紫砂茶宠就是其中一种。古往今来,多少茶人用尽一生的时光,揉进茶水的温顺,精心“饲养茶宠”,也就成为岁月流转下的精神寄托。

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吴騫著《阳羡名陶录》中曾经记载了一位制作紫砂雕塑诸玩的高手,那就是明朝万历年间的陈仲美。这些雕塑诸玩也许就包含着“茶宠”。陈仲美是江西婺源人,原来在景德镇制瓷,后来到了宜兴,从事紫砂陶制作。他“好配壶土,意造诸玩,如香盒、花杯、狻猊炉、辟邪、镇纸,重镂叠刻,细极鬼工。壶像花果,缀以草虫,或龙 戏海涛,伸爪出目。庄严慈悯,神采欲生。”紫砂前辈们从明代开始就制作陶塑工艺品,作为几案清供,有的成了“茶宠”先驱。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就珍藏着不少供帝王赏玩的紫砂文玩,有清乾隆时的“三连核桃”、“梅花鹿”和“小异兽”等。色泽、形态、质感和造型无不惟妙惟肖。

茶宠形状不一、大小各异,中华传统文化习俗、审美习惯都在茶宠上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从茶宠的分类来看,常见的有寓意茶宠、禅意茶宠、趣味茶宠、生肖茶宠、谐音吉祥茶宠等。

寓意茶宠。譬如貔貅、金蟾、祥狮、螈蜥、寿星、麒麟、朱雀、奔马、天禄、长寿龟等,因其在传说中都有各自的神通,或辟邪、或镇宅、或旺财、或赐福,或化解五黄三煞,人们在把玩茶宠的时候,无形中也会有一些美好的心理暗示。尤其貔貅,传说是龙的第九子,俗称“只进不出”,有招财镇宅的作用,视为家中的守护神,于是,成为茶人的最爱;此外,壁虎寓意“辟邪”;蜘蛛爬在一只脚上的造型,寓意知足常乐。

禅意茶宠。茶禅,将禅修融于茶道之中,形成“茶禅一味”的理念,发展成为独具中国特色的“茶道”文化习俗。在禅意茶宠的造型中,以大肚佛、达摩、济公、散财童子、小僧侣形象居多,有卧姿的、坐姿的,也有立姿的,在茶禅交融中,品味物我合一的意境。

趣味茶宠。此类茶宠多造型逼真,表现出自然的趣味,品茗时,欣赏把玩这些玲珑剔透的茶宠,平添了几分情趣。如荷叶青蛙、水牛、小猪、小狗、童男童女、莲蓬、公鸡、大象、花生、核桃、茨菇、菱角等。其中大象茶宠颇受茶人喜爱,水为财,大象善吸水,大财小财全吸纳,此外大象秉性温顺,象征吉祥如意,将一头精致的象放在茶台上,让它沐浴茶水,吸收茶香,其趣无穷;小小的水牛茶宠也有不一样的效果,它卧于茶盘一角,只露出背部,仿佛牛身下半截嵌入台面,随着茶水的流动,像是在田间游动劳作,霎时把你我带入了南方水田的耕作忙碌之中。

生肖茶宠。十二生肖茶宠也颇受茶人欢迎,人们买上几件自己生肖的茶宠,或是精选一件生肖茶宠作为生日礼物送人,都是别有乐趣,也很雅致。

谐音吉祥茶宠。此类茶宠凸显了汉字的文化与魅力。比如 “金蟾”茶宠,“金蟾”是“金钱”的谐音,这蟾蜍并非普通蟾蜍,它只有三只脚。传说它本是妖精,后被刘海仙人收服,改邪归正,吐钱帮穷人,所以后来被人们当作旺财瑞兽敬奉。做工精美的金蟾,嘴巴里衔的铜钱是可以转动的,用手去转钱,谐音就是“赚钱”。 金蟾,可谓茶宠中的上品,大凡在商场上打拼的饮茶人,都爱“请”一只金蟾与自己的饮茶岁月相依相伴。通常情况下,家里只能放一个金蟾,而且放置金蟾时需注意,空口不含钱的金蟾为吸财,嘴巴应向室外,含着钱币的嘴巴不能对着家门,否则就是把家中的钱财往外送了。

总之,无论哪种造型的茶宠,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只有嘴,没有五谷轮回之所。这决定了它吃东西只能进不能出,人们以这种方式来表达中华传统“财源广进,滴水不漏”的生财发家理念。

林林总总的茶宠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茶宠的出现,主要还是人们为了在喝茶时陶冶性情,增添乐趣。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注重个人品位和生活情趣,茶宠也迅速发展起来。茶宠的趣味性和观赏性直接,其内涵直白,价格也大众化,不用计较是否出自名家之手,更不用为鉴别真伪而苦恼,即便远行也便于携带和滋养,所以很容易被众多茶庄、茶人、收藏人士青睐和收藏。

养茶宠是颇有讲究的,俗称“三分选七分养”, 心急不得,需静养。刚买来的茶宠会是很新的紫砂色,或红或紫或偏白,表面微微起砂,感觉到的是一种未开化的稚嫩气息。将茶宠养在茶台上,每天喝茶时也给它“喝”一口,用茶帚醮着茶水轻轻抚刷,或用茶水浇濯,在把玩中摩挲涂抹,长久的滋润呵护,它的色泽就会慢慢释放出来,表面便呈现出一种含蓄柔和的亚光色,像紫砂壶一样葆光可鉴、珠玉润泽,这就是“包浆”,被视作紫砂茶宠养成的标志。砂点不平渐渐被磨去,手感也越发温润顺滑,越发心宜。茶宠最好用大红袍或普洱茶来养,因为大红袍、普洱茶的茶质容易出效果。

挑选茶宠,一是要看他的神态;二是要看是否真正符合茶宠本身的原型特点;三是选择形状适中的茶宠,不要太大,因为要考虑让它身体的大部分起到蓄水存水的功能。

滋养茶宠,其趣无穷。有些茶宠利用中空结构,淋上茶水后会产生“吐泡”、“喷水”景象,给品茗休闲增添了情趣。其实,养茶宠的乐趣在于自身的参与,就像养花一样,浇水、施肥、修枝事无巨细,等到开花的那一刻,将会得到所有的满足。在每天对茶宠的滋养中,充满着内心的期盼和心愿,直到有一天,忽然发现“小养活”宛如有了生命一般的灵气时,心中是何等的兴奋和欣喜!

一方茶海,一杯清茶,在人与茶的世界里,有“小养活”们静静的陪伴,不离不弃,分享你的喜,你的忧,你的孤单,你的寥落。压下心中的那份焦灼、那份躁动,慢品茶香,静养茶宠。

【摘自2016年第6期《吃茶去》杂志;作者:潘春华(江苏镇江)】

什么是茶毫、茶油和茶氲?

茶毫越多,代表茶叶档次越高?

普洱有茶油,说明品质有问题?

有茶氲的普洱茶,会更好喝吗?

今天就来科普下,普洱茶的茶毫、茶油、茶氲现象的本质。

茶毫

茶毫,也叫茶毛。通常生长在茶叶条索纹理之间的白色茸毛,一般出现在叶背面或芽头上,含有丰富茶氨酸、茶多酚等营养物质,对品质形成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鲜叶的嫩度越嫩,茶毫就越多。从这个角度看,茶毫越多,好像越能代表这款茶的品质优秀,但事实并非如此。

嫩芽嫩叶上附着的茶毫会较多,而老叶片上的茶毫则较少,因此也是判断原料嫩度的依据之一。而很多茶也没有茶毫,但并不影响其口感和风味。

比如以嫩芽为原料的西湖龙井,在加工中有一道辉锅的工序,目的是干燥茶叶,促使香气物质转化,在这个过程中,茶叶表面的茶毫就可能会被磨掉。

其次龙井茶工艺中有抓、压、磨等特殊手法,也就造成干茶表面的部分绒毛脱落,或被磨成小球夹杂在茶叶中。


而普洱茶和黑茶选料不追求嫩度,而通常选择粗老的成熟叶片,因此茶毫很少,再经过渥堆发酵、压制干燥等工序后,干茶表面就更不显茶毫了。

以及像铁观音、大红袍这样的乌龙茶,采摘开面叶为原料,叶子大多粗老,太嫩了反而做不出来上好的风味。

因此,茶毫对茶叶嫩度要求高的红茶、名优绿茶、白茶来说,是一个优质的形状,对一些以大叶或者老叶为原料的茶类,就不太适用了。

此外,茶毫太多,冲泡出来的茶汤会略显“浑浊”,这是正常的,这有时会被新手茶友误以为是茶叶品质不好,而辨别方式其实很简单。

一般来说,茶毫多的茶,前几泡会稍显浑浊,后续茶汤就会变得清澈了。而茶质不好的茶,茶汤则会一直浑浊。冲泡两三道后,就可以区分开两者了。

在茶叶审评中,有时会听到这样一种评价:“茶汤清澈透亮,有毫浑”。

既然“清澈”,为何又会“浑”,岂不是自相矛盾吗?其实不然,“清澈”指茶汤中无其他杂质,而“浑”指茶毫较多,毫浑和浑浊不是一个概念。


为了避免茶毫过多脱落,在茶叶冲泡时,可以采用环圈注水的方法冲泡,或者沿杯壁定点注水,绿茶也可采用上投法冲泡,以减少茶毫过度脱落。

茶毫溶于茶汤后,因茸毛内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及其它有效成分,还可以提高茶汤的鲜爽度。

在茶毫根部,生有大量腺细胞,其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茶的开面叶,内部含有大量的芳香物质,能提升茶叶香气,是茶汤散发“毫香”的关键因素。

比如碧螺春、君山银针等高档名优茶的茶汤滋味醇厚,香气清高,除了茶本身鲜叶细嫩,内含物丰富外,茸毛多也是主要因素之一。

除了白毫外,还有一种“金毫”。这种颜色上的不同,与制茶过程中内含物茶多酚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比如碧螺春就是白毫显露,因为绿茶中的茶多酚未被氧化,而未氧化的茶多酚是无色的,其幼嫩芽叶上的茸毛颜色,通常为白色。

福鼎大白茶也有浓厚的茶毫,和迷人的“毫香”。这是由于在加工白茶的过程中,不炒不揉,使茶毫完整地保留下来,毫色呈现为银白色,滋味鲜爽。

而红茶中如高级祁门红茶就显金黄毫,在红茶的加工过程中,鲜叶经萎凋、揉捻、细胞破碎等工序后。

茸毛内多酚类物质在多酚氧化酶的作用下氧化成茶黄素、茶红素,从而使白色茸毛成“金黄色”,这也是优质红茶的重要特征之一。

保存不当的情况下,茶叶放久很容易产生霉变,而发霉的茶叶也会长白毛,这种霉变的白毛和茶毫有几分相似,但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区分。

茶叶发霉,说明陈化受潮程度比较严重,受潮处霉菌通常呈丝状成片分布,闻起来会有霉味,捏起来也是软软的,严重的还会腐化。

发霉的茶叶,汤色暗黄不透亮,且非常浑浊,喝起来会有“挂喉”难咽的感觉。而新鲜的显毫茶叶,闻起来很清新,口感鲜爽。

总之,茶叶品质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单看茶叶的茸毛有失偏颇,也会错过很多好茶。茶毫不是好茶的唯一标准,更不是评判所有茶类品质优劣的依据。

茶油

普洱茶的外包装上,经常有斑点或片状的油渍,这就是“茶油”,属正常现象。有茶油渗出的普洱茶,饼面较为油亮润泽,香气相对高醇,更适合现阶段品饮。

中老期普洱茶出现茶油有以下几类原因:原料上,普洱茶的果胶质等内含物细胞结构逐渐裂解,就会随自然转化渗出,油脂也会慢慢释放出来。

在干湿交替的时节,天气干燥时茶油停止析出,天气潮湿时绵纸含水量增大,原先有油脂的地方,渗透就会更快更易,久而久之会形成大片茶渍。


这款保存较好,但包装还是可见油斑点点

此外,整件堆叠在一起的普洱茶,也会因为紧压作用加速渗出茶油,早期普洱茶多为纯棉材质,吸附性强,茶油渗纸现象会更加普遍。

总之,普洱茶出现茶油,实属普洱茶在制作、发酵、存储、运输等过程中出现的正常现象,不能与普洱茶品质挂钩,更无法证明品质存在瑕疵。

不放心的茶友,也可以细嗅茶饼,观察茶饼面与茶条的亮度、光泽度,如条件允许,也可冲泡开汤,为其验明正身。

茶氲

之前和一个茶友聊天,他说自己在冲泡一款陈年普洱时,发现茶汤表面出现了一层薄雾,让人仿佛置身飘渺的茶山绿林一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灵动。

这种茶汤上所产生的雾般气体,被称为“茶氲”或“汤氲”。“氲”,原意为“天地和合而盈盛之气”,在普洱茶中,是茶汤中脂溶性物质的一种呈现形式。

茶氲的产生,主要是因为普洱茶的茶汤中,含有丰富脂溶性物质,如脂肪酸、胡萝卜素、和挥发性香气成分。


这类浸出物质的比重较轻,能够漂浮于汤面上,当茶汤上下温差大时,在汤面上就容易产生茶氲。因此,茶叶内含物质的多寡,是茶氲形成的关键因素。

此外,光线折射,以及热气在汤色的反映,也会形成茶氲。如果投茶量比较大,茶汤的温度也比较高,就可能出现如水蒸气散发的茶氲。

影响茶氲呈现的因素有很多,冲泡时汤水温度越高,瞬间浸出物质越多,茶氲越容易产生。茶汤浸出物中,脂溶性物质含量越多,茶氲效果越明显。

汤色越深,容易产生对比,茶氲越容易被发现。使用白瓷器皿,明暗对比也会使茶氲更加明显。气温较低、气压偏低时,茶氲较易产生。

茶氲现象,不是普洱茶的“专利”,冲泡其他茶类时,汤面上也会形成白色雾气。

茶氲更不是选茶标准。相对而言,有茶氲的茶会更好喝些,是因为汤质比较厚重,口味更加醇厚,或者是茶叶做得比较透,茶汤清透些。

茶毫、茶油、茶氲...再多的评判标准,也比不上自己的体质需求和口感喜好,适口为珍,适合你的,才是好茶。

来源:陆离茶寮,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31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8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