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小兰花茶适制品种资源评价模型的 构建与应用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一头大象-普洱茶

舒城小兰花茶适制品种资源评价模型的 构建与应用

舒城小兰花茶创制于明末清初,属于烘青类绿茶,是安徽省舒城县地方特色名优茶,安徽省十大传统名茶之一。其以兰花形、兰草色、兰花香的“三兰”典型特征,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舒城小兰花茶外形如同芽叶相连的兰草,细长的叶片盘曲成弯钩状,翠绿色泽均匀且明亮,尖端锋利;泡制后,宛如兰花盛放,直立于杯中,带着独特的兰花清香,俗称“热气上冒一支香”。

舒城小兰花茶适制品种资源评价模型的 构建与应用

舒城县位于安徽省中部,地处大别山东麓、江淮之间,属亚热带温润性季风气候区,全年雨水充足,土壤肥沃,是全国茶叶生产百强县,具有丰富的茶树种质资源。然而,舒城县无性系良种普及率不高,仍以群体种为主。近年来,当地选育出了‘舒茶早’‘谷雨春’‘特香早’‘山坡绿’等一系列茶树新品种以及引进了其它地区选育的新品种,为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品种资源。然而,这些新品种(系)是否适合加工成舒城小兰花茶缺乏系统的综合评价。

舒城小兰花茶适制品种资源评价模型的 构建与应用

研究表明,不同茶树品种(系)有不同的适制性,龚淑英等对浙江省主栽的6个茶树品种制成的白茶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春雨1号’与传统白茶风格最为接近,‘浙农113’与‘春雨2号’可以用于开发浙江白茶新产品;杨娟等对10个茶树品种所制工夫红茶的内含成分、汤色L*a*b*值及感官品质进行比较分析,得出‘蜀永2号’‘巴渝特早’‘蜀永1号’‘早白尖5号’‘四川中小叶种’和‘名山白毫131’的夏季鲜叶表现出较好的工夫红茶适制性;殷雨心等对13个不同茶树品种制成的青砖茶进行感官审评、品质成分及香气成分含量分析,发现不同品种制成的青砖茶品质各有优缺点;陈敏仪等对24个茶树品种制成的条形绿茶进行综合评价并构建评价模型,最终筛选出‘龙井长叶’‘舒茶早’和‘菊花春’是适制条形绿茶综合排名前3的品种;董智杰等对9个湖北主栽茶树品种一芽三叶为原料制成的黄大茶样品进行感官审评、理化成分及茶汤色泽分析,发现‘福鼎大白茶’和‘乌牛早’两个红绿茶兼制茶树品种制成的黄大茶具有滋味醇爽、锅巴香浓郁的品质特征,而乌龙茶品种所制黄大茶品质较好,且果香明显。

文章通过对12个安徽省地方茶树品种(系)进行农艺性状观测,对其加工成的舒城小兰花茶进行感官审评及生化成分分析,并通过各项指标结合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AHP)构建品种(系)适制性的评价模型,以期为舒城小兰花茶适制品种筛选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01材料与方法

1、供试材料

试验所选的12个茶树品种均为安徽省灌木型、中叶类品种(系):‘白霜1号’‘响洪甸1号’‘舒茶早’‘山坡绿’‘白霜2号’‘裕安早’‘岳西901’‘红旗1号’‘凫早2号’‘谷雨春’‘龙舒特早’及‘特香早’。供试12个茶树品种均为种植于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九一六茶场”茶园的8~12年树龄茶树,栽培及管理措施基本一致。

2、主要仪器

电子天平(精度0.0001g,上海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FW-100高速万能粉碎机(北京市永光明医疗仪器有限公司),DK-8D电热恒温水槽(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G10分光光度计(美国thermo公司),AcquityArc高效液相色谱仪(上海沃特世科技有限公司),D3024R低速离心机(上海西格玛奥德里奇贸易有限公司),KQ-500DE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6CL-16680杀青机(衢州华麟机械有限公司),6CHZ-9烘干机(泉州得力农林机械有限公司),6CTH提香机(衢州绿峰茶机有限公司)。

3、实验方法

(1)农艺性状测定

2023和2024年春季对不同品种(系)农艺性状进行连续两年统计。(1)发芽密度:当茶树春季新梢达到一芽二叶期时,每个小区随机取3个点,调查蓬面(33.3cm×33.3cm)以下10cm叶层范围内生长程度为萌动芽以上的新芽梢数,取三次平均值。(2)百芽重:采摘100个一芽二叶鲜叶,称重(精确到0.01g),重复测量3次,取三次平均值。(3)发芽时期:参照《茶树种质资源数据质量控制规范》的方法对茶树的发芽时期进行测定。

(2)抗性指标鉴定及市场评价

抗性鉴定于实验材料采集茶园中进行田间自然鉴定,以株(丛)为单位调查10株茶树受害程度,凡中上部叶片1/3以上青枯(冻害)/有虫眼(虫害)/有病斑(病害)即为受害叶片,并进行分级:0级(高抗/强):受害叶片≤5%;1级(中抗/较强):5%<受害叶片≤15%;2级(抗/中):15%<受害叶片≤25%;3级(感/较弱):25%<受害叶片≤50%;4级(高感/弱):受害叶片>50%。

市场评价指标中干茶价格于2023年春季在舒城县九一六茶厂调研获得。

(3)舒城小兰花茶的加工与制作

于2023年4月对12个不同茶树品种(系)一芽二叶鲜叶以相同的制作环境、加工条件及加工工艺制成舒城小兰花茶。具体工艺流程如下:采摘一芽二叶鲜叶1.0kg后,将其摊放在室内常温下,静置6~8h进行自然萎凋;使用理条机在350℃条件下杀青5min,95℃下热风干燥25min;100℃的提香机提香30min。

(4)感官审评

根据国家标准GB/T23776—2018《茶叶感官评定方法》,由三位专业评茶员对12个茶样进行了审评。评分组成如下:外形25%、汤色10%、香气25%、滋味30%、叶底10%。

(5)生化成分测定

游离氨基酸测定方法参照GB/T8314—2013《茶?游离氨基酸总量测定》;茶多酚及儿茶素测定方法参照GB/T8135—2018《茶叶中茶多酚和儿茶素类含量的检测方法》;咖啡碱测定方法参照GB/T8312—2013《茶?咖啡碱测定》;茶氨酸测定方法参照GB/T23193—2017《茶叶中茶氨酸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6)评价指标的遴选

为了满足适制舒城小兰花茶树品种评价模型构建与应用的实际需求,并确保评价体系的可行性、科学性和合理性,研究通过实地调查、文献查阅及课题组讨论,初步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体系包含1个目标层、5个一级指标和19个二级指标,具体如表1所示。

舒城小兰花茶适制品种资源评价模型的 构建与应用

(7)咨询专家的遴选

根据研究内容,选择在安徽省茶行业内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涵盖栽培育种、生产、加工和市场销售等领域,包括种植大户、企业家、行业协会/学会、茶产业管理部门、以及高校和研究所的专家。专家遴选条件:①大专及以上学历;②具有5年以上茶叶相关领域工作经验;③自愿参加本次咨询。参与者排除标准:①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问卷的;②拒绝参与者。根据以上标准每轮选40人。

(8)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是将待解决的问题、需咨询项目的研究背景和目的等通过邮件、微信等方式单独发送给各位专家进行咨询,收集意见后整合出综合意见并反馈给专家,再次征询专家意见,经过多轮征询和修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专家人数通常在15~50人。

2023年12月~2024年1月,使用“问卷星”(https://www.wjx.cn)平台向专家发送问卷,设定两周完成期限。收到问卷后,及时整理专家意见,课题组根据反馈意见和建议对指标进行讨论修改,并向专家反馈后发送下一轮问卷,旨在实现一致意见。

(9)调查问卷内容

调查问卷内容涵盖研究背景、专家基本信息、专家权威程度评价及评价体系。研究背景介绍了研究来源、目的和预期结果。专家基本信息调查包括年龄、工作年限和工作领域。权威程度评价涉及指标熟悉度(分为非常熟悉、熟悉、一般、不太熟悉、不熟悉)和判断依据(包括理论知识、工作经验、文献资料、职业直觉)(表2)。

舒城小兰花茶适制品种资源评价模型的 构建与应用

评价体系要求专家根据一级和二级指标的重要性进行评分,并在各级指标内进行两两比较。使用Likert5级评分表对指标重要性赋值,1分表示不符合标准,5分表示完全符合(表3);采用1~9级标度法对指标重要程度进行比较赋值(表4)。此外,问卷包含建议栏,供专家提出意见以完善评价模型。

舒城小兰花茶适制品种资源评价模型的 构建与应用

(10)专家赋分指标筛选

依据指标重要性评分的分值大小和变异系数对指标进行筛选,如果某一指标的分值≤4且变异系数(CV)≥0.3,将其排除。

(11)层次分析法

将德尔菲法咨询结果通过GEOMEAN计算公式计算其几何平均数,按一级指标及对应下属二级指标建立各层指标判断矩阵,其数值的对应关系为横向指标(左侧)/纵向指标(上方)的相对重要程度。计算原理如下:

将各层指标转化成判断矩阵A:

舒城小兰花茶适制品种资源评价模型的 构建与应用

其中aij表示第i个因素相对于第j个因素的重要性。

对判断矩阵的每一行,使用GEOMEAN函数计算几何平均数,公式如下:

舒城小兰花茶适制品种资源评价模型的 构建与应用

将每行的几何平均数归一化,得到每个因素的权重wi,公示如下:

舒城小兰花茶适制品种资源评价模型的 构建与应用

一致性检验公式为:

舒城小兰花茶适制品种资源评价模型的 构建与应用

其中n为判断矩阵阶数,C.I.为一致性系数,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且可通过查表获得,C.R.为检验系数。只有在一致性系数和检验系数均小于0.1时,一致性检验才能通过,根据判断矩阵得出的权重才能被接受;若一致性检验未通过,则说明判断矩阵逻辑存在错误,需要重新打分、重新构建判断矩阵。

4、数据统计与分析

采用Excel2021软件、SPSS软件和yaahp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02结果与分析

1、农艺性状分析

对12个品种(系)的三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观测,包括发芽期、百芽重和发芽密度(表5)。不同品种(系)的一芽一叶期3月15日~3月22日,一芽二叶期3月22日~4月10日,其中‘山坡绿’和‘谷雨春’发芽期最晚(均为4月10日),‘白霜1号’和‘白霜2号’次之(均为3月26日),其余品种在3月22日均达到一芽二叶期。一芽二叶百芽重范围为25.10~38.83g,其中‘响洪甸1号’最重(38.83g),‘谷雨春’次之(37.78g),而‘红旗1号’最轻(25.10g)。发芽密度范围为103~182个,其中‘白霜2号’发芽密度最大(182个),而‘岳西901’(178个)和‘舒茶早’(166个)发芽密度次之,而‘山坡绿’发芽个数最少(103个)。

舒城小兰花茶适制品种资源评价模型的 构建与应用

2、感官品质分析

对12个茶树品种(系)制成的舒城小兰花茶进行感官审评分析,干茶外形、汤色及叶底见图1,各项指标评语及评分见表6,结果显示不同茶树品种制作的茶样感官品质具有明显差异。

舒城小兰花茶适制品种资源评价模型的 构建与应用

在干茶外形上,所有茶样均为兰花型,符合舒城小兰花茶的兰花型特点,‘舒茶早’茶样表现最佳(95分),‘凫早2号’和‘仙寓早’茶样得分最低(90分)。汤色方面,‘白霜1号’‘响洪甸1号’和‘岳西901’茶样最高(94分),‘仙寓早’茶样最低(91.5分)。香气方面,‘白霜1号’茶样(94分)最佳,‘龙舒特早’和‘凫早2号’茶样得分最低(89分)。滋味评定显示,‘响洪甸1号’和‘凫早2号’茶样最佳(95分),‘谷雨春’和‘红旗1号’茶样得分最低(90分)。叶底评定中,‘白霜1号’‘舒茶早’和‘岳西901’茶样并列最高。综合评定,‘白霜1号’‘响洪甸1号’和‘舒茶早’茶样得分排名前三,得分均在93分以上,‘仙寓早’茶样最低。

舒城小兰花茶适制品种资源评价模型的 构建与应用

‘白霜1号’茶样外形黄绿润舒直,芽壮,汤色明亮,有花香,滋味醇且较爽,叶底芽壮,芽叶成朵,黄绿且较匀,整体表现最为突出;‘响洪甸1号’茶样外形黄绿舒直且润,汤色浅黄绿明亮,香气清香,滋味醇,较爽,叶底芽叶成朵,黄绿,较匀;‘舒茶早’茶样外形翠绿舒直,匀整显毫,汤色黄绿较亮,香气清香,滋味醇,较爽,叶底芽叶成朵,嫩黄绿,较匀亮。这三个品种制得的舒城小兰花茶品质最佳。

3、理化成分分析

对12份茶样的特征性生化成分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不同茶样间各种生化成分含量有明显差异(表7)。茶多酚的含量在22.02%~23.96%之间,其中‘凫早2号’茶样含量最高(23.96%),其次是‘裕安早’(23.78%),而‘谷雨春’含量最低(22.02%);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在3.7%~4.23%之间,其中含量最多的为‘白霜2号’(4.23%),‘裕安早’次之(4.16%),而‘仙寓早’含量最低(3.64%);酚氨比值在6.39~5.36之间,其中酚氨比最高的为‘白霜1号’(6.39),其次是‘响洪甸1号’(6.38),而‘白霜2号’最低(5.36)。茶氨酸含量在0.65%~3.73%之间,其中茶氨酸含量最高的为‘舒茶早’(3.73%),‘龙舒特早’含量最低(0.65%);儿茶素含量14.83%~20.11%,其中‘岳西901’含量最高(20.11%),‘白霜1号’最低(14.83%)。咖啡碱含量3.72%~5.11%,‘龙舒特早’最高(5.11%),‘仙寓早’含量最低(3.72%)。

舒城小兰花茶适制品种资源评价模型的 构建与应用

总体表明,‘白霜1号’茶氨酸含量较高,儿茶素含量较低,其滋味醇且较爽;‘响洪甸1号’茶氨酸含量最高和儿茶素含量较低,滋味鲜醇;‘舒茶早’游离氨基酸和儿茶素含量较高,滋味醇且较爽。而‘龙舒特早’‘谷雨春’‘仙寓早’游离氨基酸含量都较低,儿茶素含量较高,导致其滋味仅为醇或较醇,与其他品种制成干茶相比较为逊色。

4、专家调研详情及评价模型指标权重的确定

研究第一轮问卷咨询了58位专家(男性38人,女性20人),第二轮咨询了28位专家(男性22人,女性6人)(表8)。两轮问卷均全部回收,专家参与率均为100%。

舒城小兰花茶适制品种资源评价模型的 构建与应用

专家权威性方面,问卷有效回收率>70%表示专家认为本研究具有研究价值;专家权威程度以熟悉程度和判断依据表示,即:Cr=(Cs+Ca)/2;Cr>0.7认为专家权威程度较高,Cr>0.8认为专家权威程度高;专家意见协调程度以变异系数(CV)和肯德尔和谐系数(W)衡量:CV值越小,专家协调程度越高;W值为0~1,W值越大,专家协调程度越高。

统计结果表明,第一轮专家的熟悉程度为0.94,判断依据为0.89,权威程度为0.92;第二轮熟悉程度为0.94,判断依据为0.91,权威程度为0.93,两轮均高于0.7,表明专家权威性较高。在专家意见的协调性上,第一轮一级指标的CV均值为0.16,二级指标为0.20;第二轮分别降至0.12和0.15,显示协调性提升。第一轮的Kendall协调系数为0.288(p<0.05),第二轮上升至0.347(p<0.05),进一步表明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提高。

经德尔菲法咨询结果确定评价模型指标及各指标重要性,建立判断矩阵,通过yaahp软件计算权重,将各层指标转化成判断矩阵(表9)。根据软件提示,依次输入模型目标层次、二级指标层、方案层;再在判断矩阵处输入德尔菲问卷调查法得到的矩阵列;最后进行运算得到各个二级指标权重。按指标数据绘制评价体系分级表(表10),并给各个指标赋分,得到代入模型前各个茶树品种的各项指标得分。

舒城小兰花茶适制品种资源评价模型的 构建与应用舒城小兰花茶适制品种资源评价模型的 构建与应用

5、德尔菲法咨询模型结果分析

采用层次分析法联合德尔菲法,将数值代入模型得到综合评价得经过综合评价模型筛选后,结果如表11所示,综合得分排名前五的分别为‘舒茶早’(4.33)、‘响洪甸1号’(4.30)、‘岳西901’(4.26)、‘白霜2号’(4.13)和‘裕安早’(4.06),而‘谷雨春’(3.00)得分最低。

舒城小兰花茶适制品种资源评价模型的 构建与应用

03结论

研究对安徽省12个当地茶树品种(系)进行农艺性状、感官审评及生化成分等多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基于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舒城小兰花茶加工适制性品种(系)评价的模型,并基于该模型筛选出综合得分排名前五的茶树品种(系),分别为‘舒茶早’‘响洪甸1号’‘岳西901’‘白霜2号’及‘裕安早’。

该评价体系基于感官审评、生化成分含量、农艺性状、及抗性等指标而建立,有效体现了品种的产量、品质、抗性等与适制品种的关联,研究结果为适制舒城小兰花茶的茶树品种筛选、推广及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舒城小兰花茶适制品种资源评价模型的 构建与应用

作者简介:

何远庆

舒城小兰花茶适制品种资源评价模型的 构建与应用

安徽六安人,安徽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茶树育种栽培。

通讯作者:

刘升锐

舒城小兰花茶适制品种资源评价模型的 构建与应用

安徽滁州人,农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2010年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获学士学位;2016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果树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16年至今于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茶树育种与种质创新。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十三五”和“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各1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安徽农业大学人才引进与稳定项目,以第一作者或通讯身份发表SCI论文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7项,登记茶树新品种3个;担任《安徽农业大学学报》和《茶叶学报》首届青年编委。

基金项目:“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2021YFD1601103);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重点项目(2022jyxm453)

具体内容详见《中国茶叶加工》杂志,2025年第2期文章《舒城小兰花茶适制品种资源评价模型的构建与应用》,页码:22-30,作者:何远庆,吴军,陈志鹏,孙劲鸿,李叶云,韦朝领,刘升锐*。

引用格式:何远庆,吴军,陈志鹏,等.舒城小兰花茶适制品种资源评价模型的构建与应用[J].中国茶叶加工,2025(2):22-30.

来源:中国茶叶加工,何远庆,刘升锐等,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