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上午,由四川省教育基金会、四川省茗饮文化促进会、四川国际茶博会组委会联合主办的筑梦传承——茶文化教育公益项目发布会暨“守护会呼吸的遗产”古树茶文化圆桌会议在第14届四川国际茶博会活动现场成功举行。
四川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四川省教育基金会理事长谢凤山、四川旅游学院院长、四川省文联副主席王川、四川省茗饮文化促进会会长杨忠、四川省食品文化研究会会长尹华国、四川省茶叶行业协会高级顾问张泽荣、云南普洱茶协会副会长、普洱新华国茶有限公司顾问包忠华、四川省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荣敬龙、中国茶文化国际推广大使、四川省教育基金会慈善大使、成都花茶研究会会长王霏、四川大学乡村振兴研究中心副主任、成都花茶研究会监事长钟丽霞、贵州习水仙源红古茶树茶业有限古树总经理林子清、北川禹创三元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娟、四川省脑机调控工程研究中心项目运营总监杨茜蒙、成都光华技工学校校长付恩才、约旦茶友、四川大学文学博士、首批川茶文化国际推荐官马娜以及成都花茶研究会会员代表、四川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研究生代表何婷、张泽阳、杨敬宇、陈果、成都光华技工学校师生代表和各界茶友约200人参加了上述活动。
中国茶文化国际推广大使、成都花茶研究会会长王霏在开场致辞中以茶喻志:公益项目犹如新发的茶芽,需要各界阳光雨露的滋养。她表示,“筑梦传承”专项基金是由成都花茶研究会牵头联合相关热心教育事业的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共同发起,旨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支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非遗传承教育。“筑梦传承”专项基金将在四川省教育基金会的指导支持下,通过设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实践基地、开发茶文化等非遗传承课程、培育复合型师资队伍等方式,努力构建"传承人+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生态。
四川省脑机调控工程研究中心项目运营总监杨茜蒙在现场介绍发布了全国首个“茶脑”科研项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科研团队代表与王霏茶艺技能大师工作室共同实施,用科学实验和相关权威的数据报告支撑,饮茶不仅可以陶冶情操,更重要是可以有效预防和改善很多神经系统疾病,对青少年而言,提高注意力和专注度,提升学习效率和成绩具有重要的意义。
会上,来自四川蒙顶山茶区、北川茶区、云南普洱景迈山茶区、贵州习水茶区的代表分别就开展茶文化教育研学开展的相关活动及产品进行了推荐发布,并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教育公益事业的政策。
华西希望仙源红古茶树茶业有限公司向央金卓玛、钟丽霞、杨洋等10名古树茶守护人现场颁发了荣誉证书,并向中国茶文化国际推广大使王霏颁发了“千年古树茶文化推广大使”聘书。
为了支持茶文化教育公益事业更好地开展古茶树的保护研究科普教育工作,仙源红公司还在现场向四川省教育基金会“筑梦传承”专项基金捐赠古树茶(20株),用于茶文化研学及茶艺教学等。
四川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省教育基金会理事长谢凤山在致辞中对华西希望集团、成都花茶研究会等支持教育公益事业的茶企和研究会表示高度认可,并将继续支持相关机构、学校开展茶文化的普及教育工作。
四川旅游学院院长、四川省文联副主席王川在现场致辞推介四川茶文化,为茶文化教育公益项目活动点赞加持。
成都花茶研究会秘书长叶相在会上发布了“蒙顶山茉莉花茶溯源大型网络直播活动计划”,由四川省贸易学校、成都花茶研究会主办,春上早茶业集团有限公司承办,邀请多名全国知名头部网红到蒙顶山进行直播。
王霏茶艺技能大师工作室茶艺师与成都光华技工学校的学生代表现场带来了茶艺、八段锦、舞蹈等文艺节目,也展示四川省教育基金会“筑梦传承专项基金”茶文化教育公益项目校企合作的初步成果。
茶文化教育公益项目发布会后,还专门召开了“守护会呼吸的遗产”古树茶文化圆桌会议,与会专家围绕“古树茶文化溯源与保护”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从蒙顶山的律法守护到景迈山的智慧共生,从习水丹霞的产业创新到北川绝壁的科技赋能,专家们带领我们触摸到古树茶文化传承的立体图景。
与会嘉宾一致认可:守护古茶树,研究古树茶文化,我辈责无旁贷。茶盏里的乾坤,从来不止于杯中物。从吴理真种下的七株仙茶到北川羌寨的雪芽古树,从茶马古道的青石板上深深浅浅的马蹄印到三维建模复刻的茶树年轮,我们守护的既是看得见的古茶树,更是流淌在民族血液里的精神图腾。
内容来源:四川青年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