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
福建以茶为媒,向世界分享中国智慧
福建自古以来就是“海滨邹鲁”“文献名邦”,多元、深厚、交融的八闽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说起中国茶,福建茶绝对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勐海县班章村:古茶山搭上“数字”快车驱动三产融合全链价值跃升
自入选云南省第二批数字乡村试点以来,勐海县布朗山乡班章村以数字技术为纽带和核心驱动力,锚定“一核四区”建设目标,在数字联农助农领域加大创新实践,推动茶产业“种植—加工—销售—文旅”全链条融合,激活传统村寨数字时代发展新动能,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班章经验”。
科技助农 赋能广南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8月20日至22日,为充分发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简称茶叶所)及文山州农业科学院汪云刚专家工作站对文山州茶产业科技支撑作用,茶叶所汪云刚研究员及罗梓文助理研究员赴文山州广南县与州、县茶叶专家一起开展科技助农,赋能该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工程院2025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这一茶界科学家入选!
8月20日,中国工程院2025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安徽农业大学教授、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宛晓春名列其中。
60周年,看西藏的这片“绿叶”如何跨越高原,绽放出金色光芒
对藏族群众而言,茶叶是刻入基因的生活刚需。高原的严寒气候与高蛋白饮食结构,让茶叶成为藏族群众不可或缺的"生命之饮"。寒冷的高原环境中,一杯热茶既能提供热量抵御严寒,又能化解以牛羊肉、糌粑等高蛋白、高脂肪食物为主的饮食习惯所带来的肠胃负担,还能补充因果蔬匮乏而导致的维生素缺失。
《非遗·平昌》平昌青芽茶制作技艺简介
平昌地处大巴山腹心地带,境内山峦叠嶂,沟壑纵横,高山云雾缭绕,土壤富含锌硒,森林覆盖率55.6%,素有“绿色宝库”和“天然氧吧”之称。平昌种茶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始于商周,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是巴茶主产区之一。
2024年茶园生产机械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以茶产业为例,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茶叶生产国,茶园生产机械化进程却明显滞后。我国目前茶园管理综合机械化率不足30%,在耕作、除草、修剪、大宗茶采摘等环节,存在“无机可用、无机好用”的困境。同时,在当前茶园生产管理人员老龄化严重、学历层次失衡等问题的制约下,对智能化、无人化机械装备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亟须研发出轻简型高效机具。
景谷民乐:茶光互补点“绿”成金 交出亮眼“绿色答卷”
近年来,景谷县民乐镇锚定“绿色发展”航向,全力推动茶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落地生根,目前,全镇共实施项目5个,总投资额达10.3亿元,覆盖茶园面积4320亩。
提出20周年!“两山”理念如何助力茶业发展?
今日(8月15日)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称“两山”理念)重要论断的二十周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也给世界各国提供经验和借鉴。那么,“两山”理念提出以来,茶产业如何践行实施,促进生态发展?
澜沧东回:“共富茶园”飘出民族团结香
17年来,通过王家振夫妇的不懈努力,辐射带动周边发展生态茶园面积超过4000亩,带动东岗村1450亩茶园提质增效,吸纳本村和周边400多名村民就业,带领着村民向乡村全面振兴奋力前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交出了完美的答卷。
中国抹茶,再迎机遇!
根据全球日本茶协会数据显示,碾茶的价格不断攀升。今年5月,日本抹茶在京都的拍卖价格甚至达到每公斤8235日元(约合408元人民币),同比去年同期增长170%。同时,日本茶生产相关协会数据显示,日本2024年共产出5336吨抹茶,比十年前增加近2.7倍。但预计今年产量将减少。
茶韵飘香,山水共赏
在四川东北部的大巴山腹心地带,有一片充满魅力的土地——平昌,森林覆盖率高达55.6%,土壤富含锌硒被誉为“绿色宝库”和“天然氧吧”。而在这片沃土上茶叶产业蓬勃发展,成为平昌文旅融合的一张亮丽名片。
景德镇“银发力量”赋能茶产业发展
近日,景德镇市三田有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徐芳欣喜地说。徐芳提及的专家来自景德镇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近年来,该协会的茶学专家们充分发挥优势和专长,以科技引领产业升级,用匠心传承制茶技艺,借融合创新发展路径,为茶产业振兴贡献“银发力量”。
一片茶叶实现产业链产值超70亿元
潮安区还通过编撰《凤凰单丛茶古茶树丛谱》保护当地古茶树资源。在品牌、标识、包装、防伪“四统一”标准化体系护航下,乌岽茶香从炭焙车间的陶瓮漫向更广阔的市场。
西南林业大学古茶树研究团队践行“两山”理论的途径
“保护古茶树不是将其封存为标本,而是要让这份活态遗产在传承中焕发新生。”西南林业大学古茶树研究团队负责人蓝增全教授的这句话,道出践行“两山”理论的要义。在云南乃至全国的古茶林里,他们以科研为钥解锁生态价值,以文化为桥连接保护与利用,探索出一条“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可持续转化的路径。
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保护发展之路
福鼎这座闽东小城,凭借境内太姥山巍峨、东海潮汐滋养,孕育出了一片神奇的叶子——福鼎白茶。它不炒不揉,至简至真,鲜甜甘润的白茶背后既是自然的馈赠,又凝聚着传承千年的智慧。
喷一喷即可降本增效!茉莉花茶窨制增香新路径
近年来,随着新式茶饮的迅速发展,茉莉花茶作为重要基底茶,其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宜昌毛尖:远销42个国家,三峡茶叶“闯”世界
今年上半年出口绿茶超4000万元,远销42个国家。”8月10日,宜昌茶业集团总经理助理陈雪松向长江云新闻记者分享的这份成绩单,揭开了宜昌毛尖“出海”的新篇章。
从山野到世界 澜沧县勐朗镇一片茶叶的“酸”功夫
一场雨过后,在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勐朗镇包麦地村的澜沧章硕茶叶有限公司茶园里,鲜芽吐翠,茶农们身挎背篓穿梭于茶垄间,手指翻飞间将茶叶收入囊中,这些新鲜的茶叶将作为原料制作成当地的特色茶品——酸茶。
黎明乡:“三个一千亩”特色茶园 夯实岔河村产业基础
近年来,黎明乡岔河村以“生态茶园、嫁接改良茶园、放养茶园”“三个一千亩”为引擎,通过差异化布局与全链条升级,让茶叶成为富民强村的“金叶子”,走出了一条茶旅融合、产业兴旺的乡村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