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用茶加工工”成新职业!新的就业机遇来了吗?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一头大象-普洱茶

“代用茶加工工”成新职业!新的就业机遇来了吗?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统计局正式发布了检验检测管理工程技术人员等17个新职业、特种救援员等42个新工种信息,并调整变更了9个职业(工种)信息。其中,"代用茶加工工"作为特色鲜明的工种被列入第七批新职业。标志着伴随代用茶产业蓬勃兴起的关键技术岗位,其社会价值与专业性获得国家层面权威认可,也为产业规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代用茶加工工”成新职业!新的就业机遇来了吗?

代用茶加工工职业定义

在官方发布的文件中,代用茶加工工明确指向操作筛选、烘干等工具设备,加工非茶叶可食用植物根茎、叶蔓、花果(实)等原料,制成茶饮替代品的人员。

代用茶指什么?

代用茶指采用除茶树鲜叶以外、由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公布的可用于食用的植物芽叶、花及花蕾、果(实)、根茎等为原料,经加工制作,采用类似茶叶冲泡(浸泡或煮)的方式,供人们饮用的产品。包括叶类代用茶、花类代用茶、果实类代用茶、种子类代用茶、根茎类代用茶、混合类代用茶。

“代用茶加工工”成新职业!新的就业机遇来了吗?

代用茶产业背景

品类丰富,奠定产业基础

我国地域辽阔,代用茶原料资源极其丰富。因不同区域的生物物种差异,目前可作代用茶的食药物质达87种,涵盖叶类(藤茶、桑叶茶)、花类(菊花茶、金银花茶)、果类(枸杞茶、决明子茶)、根茎类(人参茶、葛根茶)及混合类(菊花枸杞茶、山楂荷叶茶)等六大类。除初加工产品外,行业已延伸出如冻干代用茶粉、代用茶浓缩液等深加工产品,资源价值随加工深度提升逐步释放。

“代用茶加工工”成新职业!新的就业机遇来了吗?

保健特性,契合消费需求

代用茶多属于“药食同源”物质,大多数代用茶不含咖啡碱,适合对咖啡碱敏感或者要避免咖啡碱摄入的人群,还具有保健养生功能,如枸杞可以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是增强免疫力、缓解视疲劳的经典选择;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常用于预防和缓解风热感冒、咽喉肿痛;菊花可改善"三高"症状,降血糖效果显著;桑叶具有止咳、清热、抗衰老功效。近年来这些功能逐渐被开发利用,推动代用茶成为消费者日常保健的新选择。

“代用茶加工工”成新职业!新的就业机遇来了吗?

健康需求,驱动市场爆发

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2024年的数据显示,我国代用茶市场规模已从2019年的87亿元跃升至2023年的21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4.6%。艾媒咨询预测,2025年该市场规模将突破350亿元,并继续保持20%以上的年增速。

与此同时,代用茶产业的蓬勃发展也催生了创新的产品形态。近年来,以代用茶为核心原料的“中式养生水”(即饮型养生茶饮料)持续走红。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24年中国中式养生水行业发展趋势洞察报告》,该细分市场在2018年规模仅为千万级(0.1亿元),至2023年已迅猛增长至4.5亿元,同比增幅超过350%,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报告预计,2024—2028年5年间,中式养生水市场的复合增速将超过惊人的88%,到2028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00亿元。

“代用茶加工工”成新职业!新的就业机遇来了吗?

图源:小红书

这些现象均清晰地表明,在大健康趋势的强劲驱动下,消费者对天然、健康、便捷的保健饮品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不仅推动传统形态的代用茶市场高速扩容,更催生了“中式养生水”等创新品类,共同构成了一个规模庞大且增长迅猛的大健康饮品生态。

潜力巨大,但短板明显

尽管代用茶前景广阔,但是产业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面临多重挑战:

1.产品结构单一,代用茶目前以初加工产品为主,深加工产品稀缺,多以原料或半成品出口,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

2.生产主体分散:主体多为小型传统茶企或作坊,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低;

3.资源依赖度高:野生资源占比大,人工种植和稳定供应体系不足;

4.品牌建设滞后:缺乏全国性知名品牌,市场竞争力弱。

当前,消费者对新产品、新口味、新功效、新形态(如冻干、茶粉、浓缩液)的需求旺盛,亟需通过加工技术和工艺创新突破瓶颈,这也对专业技术工人提出了更高要求。

核心工作内容与技能要求

文件中规定,代用茶加工工的主要工作任务包括:

1.拣剔、分级验收原料并处理;

2.操作清洗、杀青、切片(段)、干燥等设备,将原料加工为代用茶初制品;

3.操作粉碎、压制、包装等设备,制作代用茶再加工产品;

4.拼配不同品种、等级的代用茶;

5.进行质量检验、包装与贮藏。

从工作任务中可以看出,代用茶加工对从业者有着一定的要求,既要掌握产品特性,又需要熟悉设备操作,同时具备质量检验能力,掌握包装贮藏的规范。这就要求从业者成为融合现代食品科学、药学知识(特别是药食同源理论)并能严格执行安全标准的复合型人才。

未来趋势: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

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深化落实,代用茶加工工的崛起正逢其时。在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该职业将催生三大发展范式:

1.技术融合:物联网、大数据技术赋能工艺标准化,实现原料溯源与加工参数精准控制;

2.产品迭代:针对熬夜、“三高”、睡眠障碍等亚健康人群的功能性代用茶成为研发热点;

3.模式创新:“代用茶+健康管理”等跨界业态涌现,拓展产业应用场景。

代用茶加工工入列新职业,不仅是国家职业分类体系的完善,更标志着我国代用茶产业正从分散初级的“农产品加工”模式,向标准化、高附加值的“大健康食品制造”体系加速转型,为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升产业链竞争力提供了清晰路径。在“健康中国”战略与消费升级浪潮的叠加效应下,这一职业将成为衔接传统茶文化与现代食品科技的关键纽带。

来源:中国茶叶,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