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傣族竹筒茶

找到约194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2019年正皓茶 傣家竹筒茶 评测:竹无俗韵,茗有奇香

当春天来临时,最先知道的当属茶与属茶人了。当别的花茶树木还没从冬天的休眠中舒醒过来时,茶树便已经慢慢的长出嫩芽来;当大地还是一片残冬的萧瑟时,茶人已经在杯中享受春天的绿色和清香。

有人认为,早春茶应该属全芽茶的为最好了。其实不是这样子的。全芽茶,它的发育还没有完全,味道鲜爽不足、而且还会有一点的苦涩,看起来很不错品起来味道就不怎么好了,养目不养舌。春茶应该以一芽一叶、一芽二叶这样的才是最好的,这是因为氨基酸、维生素多集中在一二叶,而氨基酸是形成茶叶鲜爽度的主要成分,也是形成茶叶香气的重要物质。

就绿茶来说,喜欢喝茶的认识应该都有听过“春茶贵如金”的这种说法。茶树经过一个冬天的休养,积聚了一个冬天吸取的阳光雨露和天地精华,到了春天生机盎然的时刻生长开来,茶芽营养成分丰富,比如构成茶叶鲜爽度的主要物质———氨基酸,含量达到3左右,而且茶多酚和氨基酸比例适中,维生素类的含量也是全年中最高的。因此,春茶的颜色看起来翠绿明亮、外形看起来十分的美观、茶叶的香气十分的馥郁、品饮起来滋味鲜爽,春茶的茶叶品质是夏茶和秋茶无法与之相比的。

茶叶采摘共分春夏秋冬四季。各季采茶口味不同。春季以绿茶口感最佳。因茶树经一冬的休养,加上春季雾露的滋润,所产茶制成的成品,口感甘甜爽口,香气浓郁。

春茶分别有早春、明前、雨前,即春天第一批拆摘茶,清明前采摘,谷雨前采摘。由于明前,雨前茶采茶期短,产量有限,拆摘时节最佳又难控制,所以也比较珍贵,尤其是明前茶。

茶叶制造要选夹心叶,好的绿茶要确保手采,一芽一叶或一芽两叶。一芽一叶初展是指在清明前茶树生长状况,茶青非常嫩,此标准已可进行采摘。一般来说,一芽一叶也称旗枪,一芽两叶也称雀舌。(为什么我们在百度上搜索“雀舌”,得到的却是贵州雀舌呢?其实,大多数人还是叫贵州雀舌为湄潭翠芽、都匀毛尖。严格地说,贵州的湄潭翠芽大多是单芽的,并非像雀舌的一芽一叶初展的标准,只是后期采摘的湄潭翠芽也有一芽一叶的,所以也被默认为“贵州雀舌”。贵州的另一种绿茶都匀毛尖,泡开后是一芽一叶,也有人称其为雀舌;其实从严格意义上讲,雀舌不是一个茶的品种,只是一种绿茶的形态。但凡绿茶,只要形如雀舌,均可称为雀舌。比如江苏的金坛雀舌,浙江的余杭雀舌,安徽的黟山雀舌、金地雀舌,四川的巴山雀舌,福建的天山雀舌等等,都是如此。而武夷雀舌,却并不是绿茶,而是岩茶的一种。所以在这里单独列出。)就是清明节以前一般是4月5号以前的茶树优质芽叶嫩度好,又分为一芽一叶初展,一芽一叶半开展,一芽一叶。用这种原料制作出来的干茶,条索紧细显毫,滋味甘爽回甘

夏茶顾名思义为夏天所采之茶,在小满至小暑即6月初至7月上旬采摘制作的茶。夏茶俗称“雨水茶”。由于夏天气候炎热,温度较高且日光强烈,加之雨量充沛,致使茶树新梢迅速生长,茶中含有大量的茶多酚,因此制作的茶味苦而涩。

秋茶为7月中旬以后采摘加工制作的。7月下旬已入初秋,由于秋末雨水甚少,叶片随之枯老,加之历经春夏采摘,茶叶里的营养成分已显贫乏。在云南的滇西南有一种叫“谷花茶”的秋茶颇有韵味。那时节,秋天的田野里谷花飘香,或许是茶叶里吸纳了谷花的清香,故此,冲泡的茶汤里飘荡着一丝丝淡淡的谷花香。此茶堪称茶中一绝,甚是难求。

冬茶,对于长江南北茶区的茶农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品种,对于众多的茶客也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冬茶分为秋芽冬采和冬芽冬采,冬芽冬采品质为上。冬茶也叫冬片,20个世纪30年代末,云南滇红创始人冯绍裘先生初至滇西凤庆时为秋末冬初,在他的《滇红史略》里对凤庆冬茶这般记述:“沿长江南北一带地区不产冬茶,而云南迤西顺宁(凤庆)初冬尚能生产这样的高级红、绿茶叶,诚属可贵。”冬茶由于产量甚少,价格也较为高昂。然从植物学的角度来看,冬茶的采摘是一种逆天行事、有悖于植物的调养生息,有点儿秋行春令,应该不足为训。

四季茶各有千秋,难分轩轾、瑕瑜互见。当然,春茶应略高一筹。从茶叶的色、香、形及开汤后来分辨四季茶之不同特点。

一、正皓品牌介绍

勐海正皓茶业有限公司,坐落于被誉为“中国普洱第一县”——勐海县境内,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力求打造高品质、高品位普洱茶的专业企业。品牌依托勐海地区得天独厚的普洱茶树资源优势,坚持以名山名寨的乔木春茶为基础原料,融合传统古法和现代高标准的制茶工艺,赋予弓箭精神,缔造纯正滋味的高品质普洱茶;坚持以消费者为根本,秉着“正本清源,皓气明心”的品牌经营理念,发展绿色、自然、健康的现代茶饮,致力于让纯正皓茶香飘九州,助力茶文化传承。源远流长。

二、正皓傣家竹筒茶介绍

很多人都知道竹筒饭,但是应该很少人听过这个竹筒茶吧?虽然主要用来制作的很多都是用毛青,但是其实很多其他种类的茶,都可以用同样的方式来加工。其实我们国家很多地方很多民族都有竹筒茶,其中我们傣族同胞的竹筒茶文化尤为经典,主要分布在云南的南部和西南部地区,傣族是一个能歌善舞且非常热情的民族,这道世代相传的茶饮也就是他们很自豪的待客茶。

傣族是云南特有的民族,世代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气候的肥沃富饶的坝子,主要聚居在西双版纳、德宏两州和耿马、孟连、新平、元江的河谷坝区,小部分居住在景谷、景东、金子、双江等30多个县区。

根据云南省人口普查统计,云南省境内的傣族人口有114.21万人。傣族有水傣、旱傣和花腰傣之分。傣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自远古以来傣族先民就繁衍生息在中国西南部。公元1世纪,汉文史籍就已有关于傣族先民的记载,称其为"滇越'、"掸或擅"、"僚或鸠僚";唐宋时期,称其为"金齿"、"黑齿"、"花蛮"等;元明时期,称其为"白夷"、 "百夷"、 "伯夷"等。

傣族有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傣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居住在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属傣泐支系,讲傣泐方言;居住在德宏地区的傣族属傣那支系,讲傣那方言;居住在景谷、双江、耿马等地区的傣族,是傣泐与傣那两个支系的结合部,故通用两种方言。傣文属拼音文字,主要有西傣文和德傣文两种。西傣文又称傣泐文,主要通用于西双版纳地区;德傣文又称傣那文,主要通用于德宏地区。

傣族竹筒茶,傣语称为“腊踩”,选用不易生粉的云南玉竹,采摘细嫩的一芽二三叶,经杀青,揉捻等工序后,装入特制的嫩香竹筒内进行烤茶工序。竹筒内的茶软化后,茶人将会用木棒压实,再次填充茶叶,多次循环,使茶与竹更好的契合在一起。周而复始地填、烤、压。外层烤焦的竹皮削去,竹子的一侧开一个十多厘米的空,让竹筒内的茶后期转化,竹与茶的结合,香甜润滑。

有些地方甚至可以将竹筒茶制成菜来吃,基本的做法就是将煮熟的茶叶压入竹筒中,然后用特殊的方式保存一段时间后,茶叶发酵,最后再劈开竹筒将发酵后的茶叶取出来,加入香油或者其他调料,制成菜品。有点类似于腌制的咸菜。但是这样的美味,暂时没有找到很多相关的记载。

三、试饮

(一)外包装

 包装正面

包装正面 

包装正面

 竹筒正面

质检报告及合格证  
竹筒正面 
竹筒正面 
竹筒背面 

竹筒背面

竹筒背面

产品信息介绍

品牌:正皓

分类:普洱茶 - 生茶

厂家:勐海正皓茶业有限公司

规格:500克/筒,12筒/件

净重:500克

工艺:生茶

形状:礼品茶

年份:2019/8/28

原料:选用2017年布朗山的茶叶

标准:GB/T22111-2008

保质期:在标准规定的存储条件下,适宜长期保存

傣族竹筒茶,是傣族人世代相的一道待客的传统茶饮。竹筒茶又被叫做“女儿茶”,在很早以前,云南的少数民族地区就用这一筒筒的茶叶作为女儿陪嫁的嫁妆,茶如女儿,茶叶满竹,自有“喜乐满足”之寓意在其中。竹筒茶是竹与茶的完美结合,竹无俗韵,茗有奇香。以竹筒作为贮茶容器的好处有很多,一方面是竹子有不错的防虫除异味的效果,另一方面茶人可以在竹筒身上留下透气孔,加快茶叶的转化。另外,它便携又美观大方的特点,也让它成为送礼的佳品。外包装为土黄色硬纸盒,简约大方牢实,有效保障竹筒茶在运输期间不受挤压,同时有效阻隔外界空气进入竹筒,使得保存更长时间。内有质检报告及合格证,茶叶食用放心,不愧为大品牌。

(二)试茶

这是一道难题啊。好不容易拿到竹筒茶,拿到手后却不知从何下手,不知如何才能把竹筒里面的茶叶取出来。首先我想到的是从镂空出取出,其次是用菜刀把竹筒劈开。

用到茶刀、茶针,可惜太过费力,碎茶很多,放弃。 

用了两把菜刀才把竹筒顺下劈开。将茶从竹筒开后撬出,可清晰的看到条索盘结紧致色泽墨绿油润,茶毫外显,此时茶香、竹香交融扑面而来使人心旷神怡


取茶7g,120ml盖碗、公道杯、品茗杯、矿泉水等开启试饮。  

第一泡 8秒出汤

第二泡 7秒出汤 

第三泡 7秒出汤

第四泡 8秒出汤

第五泡 10秒出汤

第六泡 12秒出汤

第七泡 15秒出汤

第八泡 20秒出汤

第九泡 25秒出汤

第十泡 30秒出汤  

洗茶时,有缕淡淡烟味,无其它杂味。一道出汤,茶汤略显清淡,洁净透亮,口感柔顺滑二道出汤,条索渐渐舒展,汤色深,金黄透亮,入口香气较显,茶汤细腻柔顺口感柔顺滑无涩感苦感三道往后,茶汤饱满度增强,水路细腻,汤中出现少许苦感,但毫无涩感,茶汤依然柔顺滑,苦感入口即化,回甘从舌底袭来,喉部很快出现清凉、甜润的感觉水含香,既有花香,又有竹香好不舒服!杯底花蜜香浓郁逐泡品饮,茶汤始终清澈金黄通透,入口轻柔、顺滑,不淡泊,无断层感,茶汤甜度越来越高,加上回甘不断,使人陶醉其中。


叶底肥厚匀整,舒展自然色泽黄绿,叶质柔韧。

浓厚的民族风味融合了竹和茶的气息可谓茶入竹中,自成天地。竹筒防虫隔水更好地存放普洱茶,同时丰富普洱茶的香气和韵味。在普洱茶每时每刻对竹香的吸纳下,普洱茶原有的越陈越香特质更令人值得期待收藏一筒竹筒茶,等待陈香显现、竹香完全融入普洱茶中,而后几友簇拥而坐,感受竹筒茶久经岁月的极致韵味。最后,感谢新茶网在疫情期间给予的试茶机会,愿一切早些恢复平静,中国加油!  
图文:一生清闲

傣族竹筒茶

傣族是云南特有的民族,世代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气候的肥沃富饶的坝子,主要聚居在西双版纳、德宏两州和耿马、孟连、新平、元江的河谷坝区,小部分居住在景谷、景东、金子、双江等30多个县区。

根据云南省人口普查统计,云南省境内的傣族人口有114.21万人。傣族有水傣、旱傣和花腰傣之分。傣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自远古以来傣族先民就繁衍生息在中国西南部。公元1世纪,汉文史籍就已有关于傣族先民的记载,称其为"滇越\'、"掸或擅"、"僚或鸠僚";唐宋时期,称其为"金齿"、"黑齿"、"花蛮"等;元明时期,称其为"白夷"、 "百夷"、 "伯夷"等。

x傣族有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傣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居住在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属傣泐支系,讲傣泐方言;居住在德宏地区的傣族属傣那支系,讲傣那方言;居住在景谷、双江、耿马等地区的傣族,是傣泐与傣那两个支系的结合部,故通用两种方言。傣文属拼音文字,主要有西傣文和德傣文两种。西傣文又称傣泐文,主要通用于西双版纳地区;德傣文又称傣那文,主要通用于德宏地区。

傣族喜欢饮用"竹筒",傣族语"腊跺",这是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饮方式,先用晒干的春放入刚砍回的香竹筒内。

放在火塘的三脚架上烘烤,6-7分钟后,竹筒内叶软化,用木樟将竹筒内叶舂压后再装进叶,这样边装、边烤、边舂,直至竹筒内叶填满舂紧为止,待烤干后,削开竹筒取出圆柱型的叶,掰少许叶放人碗中,冲人沸水约五分钟即可饮用。

这种竹筒茶,既有竹子的青香,又有叶的芳香,非常可口。

免责声明

对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读者参考,并请承担全部责任!

新品上市 正皓 傣家竹筒茶 竹甜与茶香

  国庆的假期刚刚过完,相信很多人都利用这个假期去跨过山和大海,去寻找一份小惬意来放空自己。

  相信许多热爱旅行的朋友都会有一个云南梦——感受昆明的爽朗清风、去丽江体验古城的夜晚、在香格里拉感受青天白云。

  如果因为人山人海而没有去到西双版纳,那即将可以品到傣家的特色竹筒茶

  新品上市

  【名称】傣族竹筒茶

  【类别】生茶

  【原料】云南大种茶

  【年份】2019年

  【产地】云南·西双版纳

  【规格】500g/筒

  傣族的古韵风情

  傣族竹筒茶,是傣族人世代相袭的一道待客的传统茶饮。

  傣族人对绿色和自然的充满热爱,生长于亚热带丛林地区的傣族人对赐予人类一切的大自然充满着感激、敬畏和爱护之情。

  “有树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有粮才有人。”的贝叶信仰是傣族人的根,热爱分享,便将情谊是溶入茶水间,礼奉宾客。

  依水而居:尝茶近竹幽

  在傣族人的手中,竹子就是至宝,既能造出美轮美奂的傣家竹楼、铺在竹楼中的竹席,也能造出日常用具竹水桶、竹汤勺、竹纺车。

  心灵手巧的傣家人更是利用竹子的习性,用竹子做成储茶的工具,进而有了竹筒茶。

  竹子上有不错的防虫除异味的效果,在竹筒身上留下透气孔,还加快茶叶的转化。

  另外,它便携又美观大方的特点,也让它成为诸多茶客的心头好,也成为节假日的诸多茶客的送礼的首选佳品。

  喝一泡竹甜与茶香

  竹筒茶是竹与茶的完美结合,竹无俗韵,茗有奇香。将茶从竹筒破开以后撬出,可清晰的看到条索盘结紧致。

  洗茶润茶后,便能尝到这一份茶与竹结合的甘甜。茶汤金黄透亮,滋味芬芳雅致,口感柔和顺滑。

  部分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傣族竹筒茶,即将上市,敬请期待!

找到约193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