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傣族竹筒茶故事主题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临沧双江:茶香缕缕富农家

茶叶是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群众生活的重要元素。目前,全县有茶园总面积32.15万亩,辐射所有村、社区,涉茶农13万余人,2022年实现茶叶总产值75亿元,茶农人均纯收入达8300元。今年以来,按照临沧市党建引领冰岛昔归忙肺茶叶产业示范片建设的总体部署,双江以“三茶统筹”发展为抓手,全力提升茶产业组织化程度,走好党建引领茶产业兴农富农发展之路。

文化着色传承整理显魅力

双江茶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各民族以茶为饮、引茶入药、用茶做菜,茶叶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双江县传承拉祜族丁香茶、佤族石板烤茶、布朗族糊米香茶、傣族竹筒茶等民族茶艺茶道,同时编创了《大叶茶乡》《茶源勐库》《采茶舞》等茶歌,茶祭、茶礼、茶俗、茶医、茶歌、茶舞、茶膳构成了内涵丰富的双江茶文化。依托茶文化,全县开发了野生古茶树探秘之旅和冰岛禅茶修心养生之旅、云顶筑巢康养之旅、茶园休闲观光之旅、冰岛古茗体验之旅等精品旅游线路。

近年来,双江县坚持以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为抓手,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将双江茶文化普及纳入村民教育、党员教育、社会宣传教育,党员带头讲好双江茶文化故事,积极营造爱茶吃茶靠茶致富良好氛围,传承保护优秀茶传统文化,推动茶文化产业发展。

组织抱团提质增效展活力

“小茶叶是我们致富的大产业。现在村里大部分人家靠种茶、采茶、卖茶走上致富路。”勐勐镇同化村党总支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李如松笑着说。

同化村共有653户2405人,全村有茶园4000余亩,其中,可采摘茶园3000余亩,几乎家家都种茶。同化村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引进县内企业云南双江存木香茶业有限公司,通过支部带支部的方式,优化“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因地制宜发展茶产业。

“我们积极与东航集团合作建立帮扶机制,帮助茶农增收。”云南双江存木香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石凤高介绍,企业党支部每年筹措资金10余万元,聘请茶叶种植专家对勐勐镇同化村、邦迈村,忙糯乡邦界村等村茶农进行茶园种植管护技能培训。在同化村和邦迈村建厂房、成立合作社,实现2个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每年分别增加12.6万元、3万元。同时,企业每年还从合作社净利润中提取10%资金回馈当地群众。


冰岛茶出自勐库镇冰岛村。近20年来,冰岛茶打响了名号,带富了村民,带动了双江茶产业发展,今年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突破53万元。

“保护好珍贵稀缺的冰岛茶资源,这是村级党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冰岛村党总支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李彩荣介绍,冰岛村组建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在合作社成立党支部,按照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方式,积极组织冰岛老寨搬迁和茶园内违章建筑拆除,制定古茶园管护条例和村规民约,并组建“茶山卫士”党员义务巡逻队,保护好冰岛古茶资源,维护好品牌效益。

双江县积极探索在茶叶农民合作社、茶企业建立党组织,实现党的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建引领作用发挥到产业发展的全部环节和各个方面。目前,全县共有205个茶叶合作社,已在14个茶叶合作社上建立了党组织,实现每个茶叶合作社都有一个企业帮带,走出一条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建引领产业兴的发展路子。2023年预计实现茶叶综合产值达88亿元以上,预计实现茶农人均纯收入1万元以上。

联动赋能延链补链添动力

“推动茶叶产业健康发展,科技力量是核心,人才是关键。”双江县“三茶统筹”研究院执行院长徐亚和介绍,双江拥有优质的茶叶资源,研究院锚定学科特色,坚持党建引领,在人才队伍建设、科学研究、服务地方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充分发挥以才引才优势,推动各类人才资源落户双江。

邀请著名作家雷平阳编撰《茶宫殿》一书,与当地有影响力的直播团队合作,开通“中国双江冰岛茶荟”官方抖音直播平台,帮助企业和茶农销售茶产品,自今年8月开通上线以来,销售额突破500万元。与云南省农业大学科技特派团签约,让科技人才与企业、茶农绑定合作,引领科技人才向优势产业聚集,补齐茶叶加工技术短板,不断助推茶产业技术革新;加强与“大院大所大校大企”合作,积极争取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在云南双江勐库茶叶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云南省江用文专家工作站。

云南双江勐库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戎玉廷介绍,江用文专家工作站成立以来,双方合作实施了勐库大叶种茶品种选育与扩繁项目、工夫红茶标准化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装备开发项目和花果香、焦糖香新型普洱熟茶提质加工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成功研制博君熟茶,2022年公司实现工业总产值4.99亿元,实现工业增值2.06亿元,公司申请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外观专利19项,注册商标211个,包括“勐库”“勐库戎氏”2个中国驰名商标。

通讯员:李明世 施春霞

来源:今日临沧,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云南产业新动能:草木含金 云南茶叶强省进行时

为加快推动产业强省建设

云南在党中央的带领下实施

《云南省产业强省三年行动

(2022—2024年)》

明确了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绿色铝谷、

光伏之都、先进制造业、绿色能源、

烟草、新材料、生物医药、

数字经济、文旅康养、

现代物流、出口导向型产业

等12个重点产业

由云南省广播电视局指导

云南广播电视台拍摄制作的

云南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

创新创优扶持项目、

系列短纪录片

《云南产业新动能》

聚焦云南十二大产业中的典型行业

讲好云南产业振兴的故事

展现攻坚克难、开拓奋进的奋斗精神

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

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写道: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云南是世界茶树起源地

云南大叶种有得天独厚的品质特征

作为世界茶树核心发源地之一

云南如今茶叶年综合产值逾千亿元

茶,不仅深深融入百姓日常

更是云南产业发展中一抹璀璨的色彩

成就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

作为我国重要的茶产地之一

截至2022年底

云南有茶园面积740万亩

约占全国茶园面积的15%

茶叶种植面积、产量全国第一

从2018年起

云南连续5年开展“10大名茶”评选

2021年、2022年

“普洱茶”公用品牌价值

连续两年居全国第二

采摘、萎凋、杀青、

揉捻、烘干、压饼……

一片鲜叶蜕变为一杯茶汤

在时间的沉淀中

云南的优质茶叶

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

2021年

云南全省有茶农450余万人

茶农来自茶产业人均收入达到4708元

人间草木生态有机

茶字拆开,就是“人行草木间”,草木即自然。这里藏着普洱市思茅区南屏镇整碗村茶农董祖祥成功的秘诀,“有机茶的生产不打农药,施有机肥,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发展,这是茶的本质所在。”他说。

截至2021年,云南有机茶园认证面积105.7万亩、获证产品1406个,有机茶园认证面积和获证产品数自2015年以来稳居全国前列。

云南制定了

《云南省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

工作方案(2023—2025年)》

根据规划,到2025年

云南茶叶种植面积、产量

分别稳定在740万亩、50万吨左右

新增绿色有机茶园面积150万亩

保持有机认证茶园面积

有机认证茶产品数量

全国第1位

力争全产业链产值实现翻番目标

努力实现

由“茶叶大省”向“茶叶强省”的转变

云南有全国90%以上的古茶树资源

数百万年前,野生茶树从云南起源

三国时期

茶叶种植在云南地区已经形成规模

唐宋时期

云南普洱茶就通过“茶马古道”走出大山

云南拥有全国90%以上的古茶树资源

云南省内的古树茶

是云南作为茶树起源中心的有力佐证

是茶树演变的“活化石”

1997年中国邮政发行的第一套以茶为主题的

特种邮票,其中这张是云南澜沧邦崴古茶树

2022年,云南景迈山的

千年万亩古茶林文化景观

被国务院批准

正式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为加强古茶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云南从今年3月1日起

正式施行《云南省古茶树保护条例》

标志着云南以地方立法方式

对古茶树资源开展保护工作有了新突破

西南林业大学里的世界茶树原产地古茶树资源展

茶不仅是一种饮品

更是一种文化

云南茶文化历史悠久

德昂族酸茶、傣族竹筒茶等特色技艺

以其独特的魅力

为云南茶文化增添了浓郁的民族特色

云南省农业现代化茶叶产业专家组组长、云南农业大学茶学教授吕才有

要通过科技的创新,文化的创新赋能,使云南茶保持领先优势,特别是保持普洱茶的特色和特点。讲好我们云南的故事,使更多的人深入云南,通过一杯茶了解云南,爱上云南,爱上云南茶。

醇香云茶飘香世界

续写着绿色发展新篇章

来源:云南广播电视台,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芒嘎拉:少数民族与普洱茶文化的有机结合践行者

  云南有丰富的少数民族资源,傣族的喃咪茶,布朗族的土罐茶,基诺族的凉拌茶,拉祜族的竹筒茶……在这块理想而神奇的乐土上,花式饮茶习俗令人着迷。

  6月30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茶会在昆明雄达茶城展开,这次茶会的主题是少数民族文化与茶文化的融合与推广。来自全国各地的普洱茶爱好者参加了本次活动。茶会上主办方芒嘎拉茶厂为大家带来了地道的傣族竹筒烤茶,和傣族迎宾舞,大家就如何将少数民族文化与茶文化的有机融合与推广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普洱茶文化的研究离不开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

  赵娟(茶业复兴主持人):今天很难得在昆明感受到这样原汁原味的烤茶表演和欢快动人的傣族迎宾舞,而且品尝到了从西双版纳空运过来的新鲜竹子装的普洱茶,让我们充分领略到了傣族风情。非常感谢芒嘎拉为我们带来的表演。

  今天我们的话题是少数民族与茶,刚刚我们看到的傣族是非常少数民族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在普洱茶的盛产地西双版纳也是以傣族居多,杨丽萍被大家熟知也是傣族的孔雀舞。

  

  说到少数民族与茶的关系,其实茶的发现、驯化、利用以及如今丰富多彩的茶文化都与少数民族分不开。“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这是和茶有关最早的记载,其中蒙舍就是彝族,他们在普洱这个地方发现了茶。少数民族将茶驯化后被利用,从药用到饮用到食用,再慢慢被世界熟知。

  大家知道,在南糯山有一片古茶园,那一片的古茶树有近千年的历史了,怎么算出来的呢?当时也是根据当地爱伲族人族谱的记载,有56代传人了,按每代20年记载,确实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可以说普洱茶的文化历史就是一本少数民族的文化历史。

  

  今天我们来到芒嘎拉,芒嘎拉是什么意思呢?芒嘎拉出自傣族佛经《大吉祥经》,有“吉祥幸福”或“吉祥如意”的意思,在承载傣族文化历史的贝叶经中就有芒嘎拉的记载,且在佛家中都会在人名字或事物的前面加“芒嘎拉”,这是对人或事物的祝福。从2004年创立品牌至今,一直走的就是少数民族文化路线。

  

  周重林(茶业复兴创始人):我是第一次在雄达茶城看到有这样原汁原味的傣族表演。有一个这样的空间看一场来自少数民族的表演,非常难得。

  傣族是少数民族中最亲民的民族,一个是因为和水有关,还有一个就是舞蹈。为什么杨丽萍选择傣族孔雀舞?很多人选择少数民族也会选择傣族做代表,感觉很轻盈。

  

  傣族和茶有深远的关系,傣语里面称茶为“腊”,很多民族也是称“腊”,所以研究认为傣族是最早饮用茶的民族,所以你在一个民族中会发现很多了不起的东西。

  

  覃延佳(云南大学副教授):今天非常激动,激动的原因有三个:第一,我也是壮族人,在昆明遇到壮族的茶友不多,所以非常激动;第二个我和傣族这个民族也是非常有渊源的,傣族和壮族是壮族的两个分支,是很相近的民族,我在云南去的最多地区就是傣族地区,能感受到当地有很多习俗和我们是一样的;第三个激动的是,我在云大民族学工作,经常到少数民族的村寨做田野调查,所以对少数民族的生计、文化都非常关注,刚才听到介绍说班总会说很多方言,就觉得他非常适合来做客座教授,因为很多老师是汉族的没办法懂当地语言,所以班总的沟通肯定没问题了。

  在云南无论是做产品还是做文化都走到了历史新的关口,我们如何把原产地的精神融入产品中,塑造新的品牌价值?这是未来茶人最关注的事情。但是想法是这样,能做的好却很难。像班总这样常年在茶山,了解当地文化,融入到产品的考量范围更加体系化非常难得。

  

  云南有25个少数民族,比较具有文化、标志性的,傣族算是其中一个。我负责过一个项目——傣族象脚鼓传统工艺影像志,其实象脚鼓、傣味、泼水节都是傣族的标志,如何较好地呈现出来?怎么样把茶凸显出来?这是一个体系化的工程。

  精品普洱茶来自于少数民族的传承与发展

  周重林(茶业复兴创始人):茶的精神是什么?中华民族的茶文化为什么伟大?体现在哪里?就是刚刚体现在刚刚的茶艺里。竹筒茶、罐罐茶,代代遗传到现在。转一圈才发现,我们寻找的东西都在原产地,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类学家研究的重点都放在茶山里。

  

  茶的形式和语言,都受到傣族很大的影响。傣族还有一个非常厉害,就是将茶叶做成贸易,占据了交通要道,也善于经营。我在布朗山,遇见一个傣族老太太会八种方言,他们要做生意没有办法,所以很多傣族女性都会讲很多方言,学不好就做不好生意。所以这样语言的交互性在茶马古道中很常见。我们坐下来喝茶,对我这样的研究者来说,少数民族是多面性的,不只是简单的一泡茶,有很多的遗产和遐想空间。

  

  班汉锋(芒嘎拉品牌的创始人):云南大叶种茶主要分布滇西南,绝大部分茶树资源掌握在少数民族同胞的手中。茶农自古以来食茶养生、饮茶解渴,各民族对茶叶的管理都有自己的经验和见解,值得我们借鉴和传承。所以芒嘎拉对少数民族的制茶技艺进行了学习、吸纳和优化,最终形成据有传统少数民族特色,又具有科学安全生产的民族品牌。

  

  覃延佳(云南大学副教授):企业考虑得更多的可能是产品的塑造,作为学校里的教师和文化研究者,我们也很关注如何把少数民族的文化体系产业化,而不是口号。大家都在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茶是连通世界重要的饮品,未来我们还有很多可以探讨的空间。

  芒嘎拉模式:少数民族文化与普洱茶文化的有机融合与推广

  赵娟(茶业复兴的主持人):刚刚覃老师讲到了壮族和傣族的渊源,我们的班总是壮族,他的爱人就是傣族,这就是少数民族结合最好的例子。芒嘎拉作为一个茶企品牌,本身就是少数民族文化与茶文化的融合。

  

  班汉锋(芒嘎拉品牌创始人):首先,我来自农村,也是少数民族,我是壮族,我喜欢茶追求大自然,纯天然的东西,在我寻茶的过程中,我接触到了布朗族、拉祜族、僾伲族、傣族等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茶农他们的朴实、他们的艰辛、他们的善良让我慢慢的、深深地喜欢上了少数民族的文化,现在,我会说很多少数民族的语言,会唱很多少数民族的歌,我跟少数民族兄弟同吃同住,我们之间有很多很多难以忘怀的故事,我跟他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我愿意尽自己毕身的努力将少数民族的茶和文化传播出去。

  

  覃延佳(云南大学副教授):讲茶我比较惭愧,因为接触的时间也比较晚。听了这么多人喝茶的故事,我有个思路,以前做茶产业是做优势分析。

  我曾经听朋友说过,云南的茶产业要有突破性的发展,需要转换思维。他举例说以色列,这个国家所处的地区是没有什么优势的,但是要在沙漠上做一个绿洲,就整合了全世界的资源,最后成功了。像芒嘎拉这样的企业,政府、社会组织都在做优势分析,但是已经同质化了,这么多年花了很多钱做文化产业却没有太多根本性的变化。从优势分析到构建性的分析,在原有的思路上转换,创造更多引起共鸣的话语,像日本这些国家已经做出来了,比如《茶之书》这类的书籍。

  

  今天的话题是少数民族与茶,像芒嘎拉这样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有了比较稳定的发展模式,大家对班总也是大家赞赏,是因为看到了他们做茶的用心。为什么茶农会把好的茶留给班总,虽然只是学了他们的语言,但其实是文化认同。

  在这个行当我们要传承,当然也要面对未来。如果一味追求古老,审美可能就没那么好看。这一点日本比较厉害,即传承禅茶一味的氛围,同时也纳入工匠精神,把历史和当下对产品的把握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

  做茶的时候,在茶山上寻找文创元素,到现实生活中找到都市精神,从茶到现在到书的展现,芒嘎拉算是最有代表性的创造。

  

  周重林(茶业复兴创始人):覃老师刚刚谈得很好。为什么我们要在城里做这样一个事,每年除了两会有少数民族的报道,其它很少见,所以大部分人对少数民族还是陌生的。今天这样的茶会,我们体验到了独特的生活方式,还能认识好朋友。创造了一种好的生活方式,很多人第一次参加,我们也是第一次举办从人到喝茶的工具,这样全民族化生活链的茶会。如何构建民族化新的元素,这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

  

  慧成(茶客):芒嘎拉是少数民族文化与茶文化的一个结合点,做的是古树茶,但其实更多时候是在传播传统文化。以茶这个媒介来传播民族文化是一条值得走的道路。今天的主题特别突出,传播我们傣族的文化,让我们感受了一场傣族的文化盛宴。

  

  陈女士(茶客):我从上海过来的,夏天住在昆明,冬天住在版纳。我原来是绿茶和碧螺春的死忠,前年开始变成了普洱茶的死忠,也存了一些普洱茶。我觉得普洱茶非常厉害,在上海挖了很多其它茶类的粉丝,很多消费绿茶的都变成消费普洱茶了。

  现在普洱茶的基层受众群越来越多了,不是炒作群而是消费群,这非常好。我们从上海过来以后,觉得普洱茶的文化比其它产品做得好。我和我先生,陆续也去过很多茶山,觉得特别有意思,虽然还没有做这方面的生意,但是其中有很多神秘的文化值得探索,未来我们也会多参加这样的茶会。

  精品源于专业,品牌来自于专注

  

  班汉锋(芒嘎拉创始人):当初创建芒嘎拉的初衷是因为喜欢到之后非常热爱,从起初的小茶馆发展到今天,是我未所预料的,今天我怀着一颗激动且感激的心情,有表达不出的喜悦,走了这么长一段路,绝对离不开大家庭所有人的辛勤付出,我从2004年创建芒嘎拉,06年成立公司,2008年到2017年间分别在勐海14个山头建立了14个初制所,自己亲自把关,保证每一饼茶的质量,当客户称赞的时候,那是对我们的一种认可,我更加坚定了做最优质的产品交付到他们手里。

  我们遵循古法,一心制茶,致力于将完美品质的茶带给每一位消费者。

    

  海燕(品牌经销商):作为一个普洱茶从业者和爱好者,我也很认同芒嘎拉的茶企文化,参加这一次茶会,我深受感染和鼓舞,此后我愿意同芒嘎拉一道为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和中国的茶文化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慧成(茶客):这次茶会给我的感觉有三个特点,主题突出,特色明显,原汁原味。傣族傣茶傣语,特色明显,喝到了茶气不一样的竹筒茶,还有桌上的餐点也是原汁原味的芒果。普洱茶可以说是茶叶的终结者,原因就在于此。每次到昆明必到芒嘎拉,去到版纳也要去,他们的茶中喝出山野气息,这次过来学习。

    

  张先生(茶客):我是一名普洱茶的收藏爱好者,十多年了,也是芒嘎拉的茶友,经常来这里喝茶。从芒嘎拉身上我看到了匠人精神,老老实实做事,踏踏实实做人。这个主题沙龙很好,普洱茶和少数民族,就是青山绿水的关系,普洱茶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金山银山,给茶友也带来了精神上金山银山,也很期待芒嘎拉举办的游学会。

  

  郭女士(茶客):我喜欢茶十几年了,2005年学茶,是一名茶叶审评师,由衷喜欢普洱茶。带团队去过很多省外,作为云南人我深感荣幸,也非常尊重普洱茶。法国曾经做过一个实验,高血压患者通过吃药和喝普洱茶的来做比较,三个月以后,喝普洱茶的没有出现反弹,而服药的血压还会上升,所以普洱茶的健康功效也是显著的。

  李总(北京品牌经销商):作为一个喝了几十年茶的资深老茶客,我钟情芒嘎拉的茶叶,缘起于他们对茶文化的理解和实践的认同,二是对他们做茶的专注和专业精神的敬佩,三是他们对茶叶品质追求的推崇。

  

  芒嘎拉:心在路上,路在心上

  张梅(芒嘎拉企业CEO):首先,我们芒嘎拉是一个民族品牌,在承载傣族文化历史的贝叶经中就有记载,在傣族的大吉祥经中芒嘎拉是吉祥幸福的意思。芒嘎拉品牌的建立和傣族有很大关系,我们为了这次茶会,特意从大佛寺里请出了原版贝叶经,至少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一般都不会轻易请出来,在西双版纳大家都不一定能看到。

    

  傣族的文化比较悠久,整个傣族的历史到现在有1380年,傣族人信奉佛教,任何一个傣族的村落都会有自己独立的寺院,每一个寺院前面都有一个大大的菩提树,包括去到老曼峨的布朗族也是佛教。大家看到的贝叶经,是刻在一种叫“贝叶棕”植物上的经文,非常具有历史底蕴。

      

  其次,我们非常重视这次沙龙,所以从西双版纳空运了芒嘎拉表演队的成员来为大家表演,只有真正的傣族才能呈现出原汁原味的妖娆,竹筒也是从版纳空运过来,昨天,我们山上的拉祜族兄弟才去深山里砍的,今天你们杯中还留着竹筒的清香,因为在昆明其实不太好找到新鲜的,现在大家面前的多依果和青芒也是从版纳空运来的,我们想让大家感受到真正的版纳特色。芒嘎拉一直以来都是以追求品质为终极目标,不论是做茶还是做茶文化。

  

  基于和一群有趣的人做一件有趣的事,无论对于芒嘎拉全体同仁还是无数普洱茶爱好者,其意义都是一样的。一群人,一辈子,一件事。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