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树嫁接

找到约269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茶树嫁接换种最常用的方法——劈接法

茶树嫁接换种是茶叶生产中常用的技术手段,而劈接法则是茶树嫁接换种最常用的一种嫁接方法。本文将详细介绍劈接法在茶树嫁接中的应用,包括其优点、缺点以及操作步骤等方面的内容。

一、劈接法的优点

劈接法作为一种简单易行的嫁接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操作简便:劈接法技术要求相对较低,易于掌握,适合初学者使用。通过削砧木、切削接穗等简单操作,即可完成嫁接过程。

成活率高:劈接法能够保证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提高了嫁接成活率。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采用劈接法进行茶树嫁接,成活率较高。

适用范围广:劈接法适用于不同粗度的砧木和接穗,灵活性较高。无论大枝还是小枝,只要选择合适的砧木和接穗,即可进行劈接。

二、劈接法的缺点

尽管劈接法在茶树嫁接中具有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缺点:

对砧木要求高:劈接法要求砧木具有一定的粗度和硬度,如果砧木太细或太软,则难以进行嫁接操作。因此,在选择砧木时需要特别注意其质量和粗细程度。

对环境要求高:劈接法需要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如果环境条件不适宜,则会影响嫁接成活率。因此,在嫁接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环境条件,以保证嫁接成活率。

愈合时间长:劈接法的愈合时间较长,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护和管理,才能保证嫁接成功。因此,在嫁接后需要加强后期管理和养护,以提高嫁接成活率。

三、劈接法的操作步骤

选择合适的砧木和接穗: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茶树作为砧木,一般选择离地面约8~10厘米的部位作为嫁接部位。接穗应选择品种优良、生长健壮的枝条,长度在2~3厘米之间,具有1~2个芽点。

削砧木和接穗:将砧木的外缘削成一个与接穗切面相吻合的削面,再沿砧木中心线将砧木劈开深约3~4厘米。接穗的削面应保持平滑,长度与砧木的劈口相匹配。注意削面要保持平滑,长度在2~3厘米之间,切面下方的两侧应具有1~2个芽点。

插入接穗:将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劈口中,确保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对齐。用塑料薄膜或专用嫁接带将接口包扎紧实,以保持湿度并防止水分散失。在接口处可轻轻洒水以保持湿润环境。

后期管理:加强水分管理,保持表土湿润,及时剪除砧木基部抽发的新梢,适时揭膜、揭网炼苗。春季或晚秋嫁接的,要搭建高50cm左右的小拱棚;夏季和早中秋嫁接的,则要搭遮光率60%的遮阳网。

养护与观察:定期观察并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大约30天后,可以轻轻撕开塑料薄膜或嫁接带,查看接穗的生长情况。如果一切正常,可以逐渐去除绑扎物。一般嫁接后约75~100天,可以逐渐揭开遮阳网,让小苗逐渐适应阳光。此后可以逐渐进行露天养护。

总之,劈接法是一种简单易行、成活率高的茶树嫁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砧木和环境条件,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嫁接,并加强后期管理和养护。通过不断实践和摸索,可以提高茶树嫁接成活率,为茶叶生产提供更好的保障。

来源:暗里着123,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茶树嫁接技术培训会在英茶王举行

  2019年12月27日,石牯塘镇“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茶树嫁接种植技术培训班在英德市英茶王茶业有限公司成功举办,石牯塘镇“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实施主体英茶王茶业有限公司特邀原广东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所长吴家尧先生面向当地三十多户茶叶种植农户举办了此次培训会。英德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股股长袁世玖、副股长赖允平、英德市石牯塘镇人民政府农业办主任李伯成、英德市英茶王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召初、英德志成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校长罗嘉龙共同参加了本次培训开班仪式。

  本次培训目的在于改良当地老旧茶园品种,帮助当地农户进行茶叶品种改良和嫁接,推广生态栽培技术。通过此次培训,有效地提高了石牯塘镇农户的科技水平,发展了生态循环、特色高效农业,有利于提高石牯塘镇英德红茶的质量、产量和市场竞争力,推动英德红茶的产业化示范生产,真正做到“一村一品、一镇一业”。

  培训开班仪式上,英德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股股长袁世玖和英德市石牯塘镇人民政府农办主任李伯成进行了发言,两位领导均表示英德红茶有十分可观的发展前景,组织此次培训能够大力推广石牯塘镇特色英德红茶品种,提升当地茶叶品质,提高茶园经济效益和茶农收入,从而影响和带动石牯塘镇整个茶叶产业发展。开班仪式上,李主任对英茶王茶业有限公司的发展和理念给予了高度表扬。

  培训会上,原广东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所长吴家尧先生面向农户介绍了茶树嫁接技术的原理、优点以及进行茶树嫁接应注意的事项。

  吴家尧先生带领农户进行茶树嫁接技术现场操作培训。

  当地植茶农户表示这次茶树嫁接培训会让他受益匪浅,学习了很多茶树嫁接、管理方面的知识,在以后的种植耕作中,他也会把今天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

  茶树嫁接技术培训结束后,原广东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所长吴家尧、英德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股股长袁世玖、副股长赖允平和英茶王茶业有限公司管理人员对“茶王树”的保护、保育和管理进行了研讨,为“茶王树”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此次茶树嫁接培训圆满落幕,本次“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茶树嫁接技术培训班的开展,是石牯塘镇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发扬英德红茶品牌必不可少的一环,也是实现乡村振兴、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

大关:茶树高接换种嫁接推动茶产业提质增效

3月8日,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大关县茶产业组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大关县茶叶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课题组组长吕才有教授、茶树嫁接专家段学荣、陶家宝等专家团队,赴大关县开展茶树高接换种嫁接技术培训,推动大关茶产业提质增效,为大关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力量。

吕才有教授现场讲解

开展茶树嫁接,主要是利用茶树原有强大的根系吸收水分和矿质营养满足接穗新梢发育的需要,相比常规改植换种可提早2—3年投产,而且可以大大减少老茶园改植换种的投入成本,是老茶园改造、更换新品种等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嫁接枝条制备

在云南翠贡茶业有限公司的茶树基地里,专家向茶农介绍了茶树嫁接的优点,分步骤讲解了枝条选择、接穗剪切、蜡封处理、接穗切削、接口对合、封膜固定等各个环节的技术要领,并悉心指导茶农进行嫁接实践操作。

嫁接枝条封腊

据了解,今年,大关县将对低产茶树开展嫁接换种改造示范30亩,带动提质增效1200亩,实现增产30%、增收20%以上。此次培训为期3天,专家们将在翠华、悦乐、天星的5个茶叶种植大村讲授茶树高接换种嫁接技术。

来源:微大关 胡晏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62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7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