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外功夫可入化

杨子笠

在我国,茶文化的发展历程经过了“发乎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而盛于宋”的漫长过程。茶文化经历了秦汉的启蒙,魏、晋、南北朝的萌芽,唐代的确立,宋代的兴盛,明清的普及和当代的鼎盛等各个时期。

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在《食论》中提到:“苦茶久食,益意思。”是说“茶的味道苦涩,饮后能使人深思熟虑、开拓思维。”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关于茶具有药用价值的记载。华佗常年奔波在江淮一带的山林中采药,为民治病,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据传说,在他累的时候,只要喝到一杯清茶,疲惫顿时消失,于是深深地体会到“苦茶久食,益意思”的见解,说明茶具有可以兴奋大脑、提神解乏的功效。

“茶”字的使用,在唐代陆羽的《茶经》问世之后才广泛起来。茶才作为人们的普通饮品流传于世,当时唐代饮茶之风兴盛,家家户户都离不开茶。好茶需好水相配,《茶经》中说:“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慢流者上……”

俗语说:“吃茶是和尚的家风”、“自古名寺出名茶”。茶道从一开始萌芽,就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传说称,茶由野生茶树到人工培植嫁接也是始于僧人。

“禅让僧人有一颗平常心,而茶给茶人一颗平常心”。佛教禅宗认为,参禅时需有一颗平常心,无妄无欲。茶性平和,香气淡雅含蓄,细品细啜,回味持久,让人心静,归于平和。这些特性与参禅悟道所秉持的心态有异曲同工之妙。

佛中有茶、茶中有佛,佛离不开茶,茶因佛而兴。唐代高僧从谂禅师嗜茶成癖,并留下“吃茶去”的茶文化典故,成为禅林法语;武夷山的和尚还有斗茶的风俗:“吴晋之际,佛教从中原传入闽中,于是佛寺相继兴建。建州山水奇秀,岩壑幽胜,士人多创佛刹、落落相望。”这时,武夷山“寺观庙宇僧人相继种茶”,出现了“天下名山僧占遍,自古高僧爱斗茶”的场面。

佛寺的茶事活动,促进了茗饮技法,传播茗饮习俗,与茶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宋林逋《西湖春日诗》“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宋诗钞》陈造的“茶鼓适敲灵鹫院,夕阳欲压锗斫城”,生动地描绘出茶鼓声下寺院的幽雅意境及茶在佛教寺院中的地位。

“和”是茶的重要语义。“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和和美美”、“和为贵”、“和谐社会”……“和”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待客、走亲、访友、相亲、嫁娶、团聚等都要喝茶。茶涤荡了尘埃,滋润了关系,暖和了笑容,添增了佳话……茶是礼仪的使者,所谓茶香飘满友谊,友谊使人们与社会和谐统一。

“香袭千古,茶韵悠远”。人生五味,先苦后甘。茶多数是苦的,只有苦到彻底、甘到回味,才更加悠远绵长。茶的源远历史,就在你手中的一杯茶,茶水入口的苦涩,回味后的甘甜,是已知结果的美好而甘愿品尝艰涩的过程。茶是君子的朋友,也是你我的知己。

中国的茶道讲究俭、清、和、静。说茶能尚俭,茶能贵清,茶能导和,茶能致远。品茶,可品出人生真谛。

试想,第一道茶,清香略带甜味,似少年和青年时期,在父母呵护下,无忧无虑,健康成长,结婚成家;第二道茶,浓苦又回味带甜,就像中年时期,挑着家庭重担,为生计、为子女,整天忙忙碌碌,辛苦中亦有快乐;第三道茶后,滋味逐渐归于平淡,就像步入老年时期,一切都烟云散尽,只剩下几多回忆,美好而又伤感。想到人生如茶一样,心情也就逐归平静,与世无争了。

【摘自2018年第2期《吃茶去》杂志;作者:王家年(上海浦东)】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