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25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本届国际茶博会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主办,杭州华巨臣西博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承办,以“茶和世界,共享发展”为主题,全方位搭建茶文化、产业、科技、品牌、旅游及消费的交流平台,为全球茶行业从业者与爱好者带来一场了兼具文化底蕴与产业活力的茶业盛宴。
本届展会规模宏大,展览面积达60000m2,设置2500个国际标准展位,涵盖多个特色展区,包括各省及浙江省区域公共品牌茶展区、六大茶类展区、茶器美学展区等,全面展示六大茶类、新茶食、新茶饮、茶叶深加工、茶科技等全产业链茶产品。
文化持续赋能
高端论坛洞见行业发展风向
本届茶博会延续“展+会”融合模式,策划“新茶食高质量发展论坛”“未来茶发展趋势论坛”等高端论坛,一书一茶|茶文化图书展,“走百企品千茶”围炉观茶品鉴等特色活动。同时,还举行了30+场产区政府/茶产区新品发布活动。专家学者、行业领袖、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话产业未来。
新茶食高质量发展论坛
本次论坛以“茶+食品”产业升级为核心,围绕含茶食品研发、新茶饮创新、茶科技衍生品开发三大领域,构建茶全产业链生态。汇聚全国新茶食联盟研究院、专委会及行业协会专家、茶企代表等,共同探讨消费场景创新、标准化建设及市场拓展策略。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茶产品大众化消费,激发产业创新活力,为传统茶文化注入现代生命力。
一书一茶|茶文化图书展暨字里茶间话《茶经》甲骨文艺术展
联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西安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茶道新生活、猫猫茶书馆等各大出版社、专业书店及中国茶叶博物馆,通过榜单、签售、展陈、沙龙、文创产品等纬度,彰显千年茶道的文明厚度,激活全民阅读热情,构建起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与全民阅读推广的双向赋能生态圈。
传承创新炒制技艺
提能升级历史经典茶叶产业
为提能升级历史经典茶叶产业,加强茶叶“新农人”、制茶大师等高技能人才培养,做大做强龙井茶产业,由浙江省农业农村厅主办,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嵊州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2025“越乡杯”浙江省龙井茶炒制技能大赛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3D序厅同期举办。
参赛选手优中选优
本次大赛汇集了全省龙井茶炒制的各路顶尖高手,50名来自西湖产区、钱塘产区、越州产区18个龙井茶生产县(市、区)的选手经过了各产区层层筛选、优中选优,最终才能参加此次龙井茶炒制技能大赛。
赛制创新,共推技艺提升
为激励优秀青年选手,推进技艺有序传承,本次比赛首次设立新锐、巅峰两组,其中,巅峰组选手30位、新锐组选手20位,选手年龄以35周岁为界分组参赛。
据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茶叶科科长俞燎远研究员介绍,今年的大赛的炒制难度升级,每人鲜叶量从1000克升级到1500克,比赛时间从3小时增加到4小时,全程使用炒茶锅完成龙井茶手工炒制,最终成品毛茶不少于315克,对各位参赛选手技艺体能的比拼更加激烈,可以说是鲜叶量多、速度得快、质量要高、炒制不易,更考验选手实力。
参赛选手经抽签确定顺序号,每位选手须使用规定鲜叶原料,在规定场地、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数量的龙井茶手工炒制,炒制完成后编号封样,评审专家对比赛茶样进行感官审评,最后按感官审评得分高低,评选出竞赛优胜者。
激烈角逐,制茶大师揭晓
经过激烈角逐,富阳区陈霖泽、新昌县胡双、西湖区陈亚荣、嵊州市黄林灿、嵊州市金静波荣获2025浙江省龙井茶青年炒制能手。
嵊州市金洪军、嵊州市钱赛云、磐安县周黎锋、天台县梁钢枢、西湖区张亦钟、萧山区倪柏权、富阳区巴玉金、东阳市金美霞、嵊州市邢涛、西湖区俞华平荣获2025浙江省龙井茶炒制能手。
西湖名胜区付晓婷、嵊州市蒋隆基、嵊州市杨凯堂、磐安县王辉、嵊州市钱佳莹荣获浙江省龙井茶制茶新秀。
嵊州市王成江、新昌县张建功、新昌县盛焕尧、新昌县周秋荣、嵊州市施宝春荣获浙江省龙井茶制茶大师。
茶业是浙江实现联农带农、共同富裕的重要历史经典产业,龙井茶是中国绿茶品牌的标杆和最具浙江元素的“金名片”。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浙江坚持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统筹理念,不断挖掘特色茶文化、壮大茶产业、提升茶科技,加快茶产业转型升级、茶品牌创新发展、茶市场培育拓展,茶产业已成为浙江省增加农民收入的富民产业、建设生态农业的绿色产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产业。
本次大赛首次在最具权威、最具规模、最具影响力的世界茶叶盛会——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期间举行,现场观众不仅能零距离接触到浙江丰富多样的茶产品,还能感受到制茶技艺独特的魅力和浙江深厚的茶文化底蕴。
来源:中国茶叶,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