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潮汕功夫茶的“客道”
喝茶需要茶具。茶具品种很多,不同的茶,要用不同的茶具。之所以这样,主要是由茶的品质而定。功夫茶流行于我国福建、广东等地。喝过功夫茶的人都清楚,功夫茶从泡茶到喝茶,都有一套较高的要求。国内较为出名的广东潮汕功夫茶,除了茶叶、泡茶技术等要求严格外
朱权与《茶谱》
明朝初期,点茶道已然衰落,幸赖朱权的努力,一度中兴。朱权,明太祖朱元璋之第十七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封宁王,后迁南昌。谥献,故亦称宁献王。《明史》有传:“宣德三年(1428),……权日与文学士相往还,托志羽中,自号一仙。”南昌郊外西山为
从一杯茶中,便见人生的欢好
对于旧时文人而言,饮茶从来不是为了消渴,而在于寄情。世间乐事,豪奢之最,不过一杯茶的款待。民国文人周作人云:「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人生需要准备的,从来不是昂贵的茶,而是
2021,愿你我,还有一杯茶的时光
2021,终于来了。2022,终会来。2023,我不知道那个时候的自己在哪里?但愿你我,还能有杯茶,絮絮叨叨。余光中,曾在他的书中这样写道:下次你路过,人间已无我。只是这一句,已经把人的关系,体现的淋漓尽致。那天看一篇报告,2020年,我们整
人生如茶,几分禅意,几分安静
茶,几片树叶而已,被赋予美好的诗情,浪漫的画意,当你在唇齿间说出茶这个字的时候,是不是感觉有一种香气漫溢出来,是不是瞬间就能让你的心泊在清凉里。是啊,“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须花。”它满含烟火气息,粗茶一碗,是平常日子里解渴消暑的良方;它
陆文夫《门前的茶馆》
陆文夫(1928-3-23-2005-7-9),江苏泰兴人,曾任苏州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等。在50年文学生涯中,陆文夫在小说、散文、文艺评论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以《献身》、《小贩世家》、《围墙》、《清高》、《美食家》等优秀作
围炉煮茶:逐渐消失的雅致
煮茶,大抵是爱茶之人每到寒冬都心心念念的事吧!天寒地冻,围炉煮茶,三五好友,无论是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理,还是从闲语八卦到我不语,你也懂,都是不错的!天气寒冷,一杯热茶就是最好的慰藉。小小的炉子上,有暗暗的小火不明不灭,壶里的水慢慢地被煮沸,
茶,是终生的陪伴!等你熟透了就懂了!
一个人可以散步,喝酒、读书、远行;但,一个人喝茶却是少而又少。一个人喝酒,可能是闷酒;一个人喝茶,却可能是境界。三五知己喝茶,漫无边际聊天,看绿叶沉浮,嗅茶香中袅然飘起。是心灵的沟通,是情感的温暖,是人生的慰藉,是文化深处的开掘。茶的境界,与
《传艺》一寸光阴一盏茶 荆楚之地的悠悠茶韵
全民阅读文化普及公益项目《传艺》由湖北省委宣传部全民阅读办和湖北卫视联合出品。该项目以全民阅读为主题,让观众“零基础”走近民间技艺,将原本遥远艰深的文化以一种可听、可懂、可传的姿态出现在大家面前。作家书中那些最张拓技艺的段落,由主持人磁性的嗓
道教与茶:丹道选择与文化合流
茶作为天地孕育之灵物,以其自然属性和药食功效,在道教源流上便是丹道载体的重要选择之一,饮茶甚至成为“道徒”身份的重要标志。在道教文化中,“道”是天地宇宙的最高准则,而在对“道”进行认知和实践时,则要经由自然之物去加以把握。明代朱权《天皇至道太
借一盏茶香,偷得浮生半日闲
夜里,煮一壶茶,安静的小屋就氤氲起淡淡的香,熏染寂寞的日子。茶叶舒展,在水中沉浮。夜色渐浓,清香弥漫。袅袅的飘散在每一个寂静的角落。像一支绵长的乐曲,在人生的四季里,起起伏伏。叶飘浮在水中,水浸润在叶里。茶与水,宛若前世一对眷侣,共赴今生,续
何以解忧,煮茶读书
困顿时,阳光不解寒,风来不解困,满目晴空,却觉茫然。顺意时,阴雨亦欣悦,风紧亦清尘,满目阴郁,别有生趣。何以解忧,寻欢空寂寞,浇愁愁更愁。不妨开卷读书,书中万千,与陶公谈归田,与诗仙对明月,与磨诘看孤烟,大江东去,浪里千古事,淘尽万千愁,浊酒
人这一生, 无非四杯茶
人这一生,无非四杯茶:有钱买钱、有命喝茶,有家存茶,有情共茶!钱,是生活所需,没有钱,买不来东西。钱虽好,但不是珍宝,再多的钱,也买不来真心,喝茶的人健康,钱能买茶,却买不来喝茶的心情,更换不来健康!用适当的钱,买合适的茶,不为造作,也不附庸
在魔法世界,遇见百年茶馆
英国国王乔治六世曾骄傲地说过:“约克的历史,就是英格兰的历史”在英国留学一年后,让我遇见了英格兰的历史世界,走进了魔法世界。约克郡在英国中部,少有伦敦的细雨和繁华,少有爱丁堡的雪花和广阔。但这片土地,拥有两千年的悠久历史。隶属约克郡的城市很多
沏一壶好茶,静待一生对饮的人
这一生,我不愿辜负的就是这两个,杯中茶给我宁静,心中人使我充实。生活给了我们太多无可奈何。但是只有经过这些无可奈何,才能到达行止由心的境地。所以要学会在阴霾中找寻温暖,在暗夜中探求光明,咀嚼平淡如水的生活,领略四季起伏的风景,走出属于自己的人
余生,找个懂自己的人一起喝茶
懂,比爱更难得。爱,不一定懂。可懂你的人,不需多说,只一个微笑一声问候,便风轻云淡,踏实心安。懂,是世界上最温情的语言。它是岁月的一种感动,如湖水知道月的冰冷,月的柔美;它是心灵的一种呵护,如微风掠过琴弦,是心的共鸣,心的深刻;它是生命的一道
茗约文博园:诗意茶生活 醒悟茶文化
浦东既是众多海派文化、江南文化非遗的诞生地、传承地,也是全国和全球杰出非遗的传播地、流通地。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位于浦东新区的茗约文博园,一起感受特色非遗茶文化。据了解,2008年,中国茶的制作技艺被收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制茶的技艺,因
行茶至繁,大道至简
茶若人生,沉时坦然,浮时淡然。人们说,2020年是“复杂”的一年,而这场“汲春·如禧——迎新纳福”茶会可以找到这一年的味道。茶若人生,沉时坦然,浮时淡然。云南白族三道茶,行茶至繁,辞旧迎新之际,大道至简,给予过去一年的沉思与未来一年的展望。迎
武夷茶与儒学的渊源!
纵观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武夷茶文化备受儒学学者的推崇。武夷山茶的起源据当代茶叶专家陈椽等考证,在二世纪时由西向东传播,不久武夷山就有了茶。武夷山茶历史悠久,备受文人墨客称颂。最早可追溯到南朝时期(公元479年---502年)而最早的文字记载可见
西南茶马古道:汉藏交融的千年大通道
西南茶马古道是我国历史上内地同西南边疆地区和周边邻国进行商贸、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也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廊道遗产。就国内部分而言,西南茶马古道分为青藏、川藏、滇藏三条主要线路和数量众多的支线,它们共同组成了一张复杂交错的道路网络。其中,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