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
凯里老鸦苗寨:云村微茶园开种
近日,老鸦苗寨大力开展庭院经济建设,依托老鸦苗寨山、水、田、园、林等资源,因地制宜种植茶叶特色经济作物,贵州云村乡建产业发展有限、黔东南州苗侗山珍农产品行业协会,老鸦苗寨村委联合对老鸦苗寨现有50亩的荒废黄金芽茶园和新增的47亩茶园进行集中移
福建茶凭什么能C位出道?中国茶产区巡礼
福建在茶界,就是一个充满传奇的地方。追溯中国六大茶类:乌龙茶的起源,在福建;红茶的起源,在福建;白茶的起源,还是在福建。甚至曾经征服北方人味蕾的茉莉花茶,同样起源自福建。中国四大乌龙茶茶产区,福建一省便占据了“半壁江山”。在茶产业发展方面,福
广德市邱村镇:标准化厂房助力茶产业发展
近日,位于邱村镇祥凌村的茶叶加工存储标准化厂房通过建设验收,未来将通过引进大型茶企入驻,有效带动当地茶产业发展。据了解,该标准化厂房今年8月开工建设,历时4个月建设完成,占地面积超过1400平米,总投资额230余万元,内部建设有库容300立方
梧州市六堡茶出口领域再添新标准
近日,由梧州六堡茶研究会提出的《六堡茶出口规范》团体标准获得广西标准化协会批准发布,将于2022年12月26日起实施。该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梧州海关综合技术服务中心、梧州市产品质量检验所、梧州市茶产业发展服务中心、梧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梧州市
海南大力发展大叶茶全产业链,力争至2025年产值翻番
近日,海南省政府印发《海南省大叶茶全产业链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进一步加快培育发展海南大叶茶全产业链。《行动方案》提出,充分发挥海南茶产业种质资源、生态环境、产品特色、民族文化等优势,挖掘海南
莫德锦到埌南镇调研六堡茶产业发展工作
12月26日,县委副书记莫德锦到埌南镇双底村调研六堡茶产业发展工作。在双底村周村组,莫德锦详细了解“云边茶海”文旅综合体项目建设情况,听取了埌南镇六堡茶种植林地流转、道路交通、销售渠道、技术投入等六堡茶产业发展规划情况汇报。莫德锦强调,埌南镇
柯城区九华乡茶铺村借力余杭—柯城山海协作 驶入茶产业发展“快车道”
连日来,位于柯城区九华乡茶铺村的山海协作茶叶产业基地项目现场,工人们趁着晴好天气,忙于砌坎、浇筑水池、建设观景平台……现场一派繁忙。茶铺村地处衢州西北部,共385户831人,茶文化底蕴深厚。古时,好客的村民几十年如一日在路边搭起一间小铺,用源
平秋镇:规模化种植打开茶产业“新格局”
”作业,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现在正在种植的是‘龙井43茶叶’,是一种品质优良,适应高山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一种茶叶品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我们预计种植1350亩。”桥问中心村村民周之龙一边搬运茶苗,一边向笔者介绍道。平秋镇位于锦屏县的西北
2022年茶行业大事件
2022年健康就是幸福存在就是坚强还好,2022年茶行业依旧在前进现在来年度盘点一下中国茶行业十大事件和河南茶行业大事件↓↓一、中国茶行业十大事件01、炒茶制茶,总书记关注茶产业发展4月11日下午,总书记到海南省五指山市先后考察了海南热带雨林
“中国茶”申遗成功,这里有来自大理的茶艺
凤阳邑坐落于苍山佛顶峰下大凤公路西侧,从村外看,只是一个坐落在苍山脚下普通的白族小村落,但其实这里藏着的一条穿过村庄的主干道,正是当年滇藏茶马古道大理段的一部分,是古代中国与南亚地区一条重要的贸易通道。凤阳邑茶马古道全长1900米,是南诏都城
围炉煮茶不宜“向后看”
在大城市的年轻群体中,“围炉煮茶”突然成了“新晋网红”,风靡起来。赞者称此法在茶圣陆羽的《茶经》中有载,是最古早(传统)的饮茶法,如此“复古”,体现了文化自信;弹者则称别人煮茶如天仙,自己煮茶灰头土脸,复兴这种只为拍照片的伪传统,纯属矫情。应
肯尼亚预估明年茶叶出口收入将会下降
肯尼亚茶行业游说组织警告称,由于天气异常等多种原因,茶叶产量小幅下降,茶叶平均价格下滑,明年肯尼亚的茶叶出口收入预计将会下降。东非茶叶贸易协会常务理事EdwardMudibo说,干旱和美元汇率波动对2022年的茶叶出口产生负面影响,这两者都可
茶老板肖冬红: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新模式
湖南古楼雪峰云雾茶有限公司董事长肖冬红,积极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新模式,利用茶产业、茶文化、茶科技三产融合形式,盘活优势资源资产,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新路子。肖冬红流转老百姓的土地,在雪峰山区乡镇种植示范性标准茶园1500多亩,建立
宁德坦洋村:一片叶子带动全村一个产业
福建宁德坦洋村,有600多年的种茶历史。为帮茶农增收村里请来科技特派员,从茶叶品质提升、标准化生产等方面对症支招。不仅如此,村干部还努力争取茶苗团购优惠,上马大型机械,帮乡亲们换种质优新品。如今,坦洋村茶叶畅销海内外,有的村民每年一亩地可多收
科技赋能兴产业 助推镇巴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县茶技站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高质量发展新要求,紧扣县农业农村局工作部署,秉持“绿色植茶、质量兴茶、品牌强茶”发展路径,强化科技支撑,夯实指导服务,注重技术交流,推动全县茶产业发展提质增效。2022年全县生产茶叶达5820吨,实现产值
聚焦茶非遗!了解安吉白茶制作技艺的魅力
11月29日,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目前,我国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
提案追踪:让“日照绿茶”更科学有序发展
提案背景日照是世界三大海岸绿茶城市之一,以茶叶香气高、滋味浓、叶片厚、耐冲泡的品质被誉为“中国绿茶新贵”,被原国家质检总局认定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目前种植面积达29.2万亩。如何让“日照绿茶”实现品牌化发展,让其成为日照一张城市名片,成为
铁观音中的观音自何而来
七泡有余香,独具观音韵。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铁观音,原产于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而乌龙茶制作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那么“铁观音”之名自何而来,制作技艺又有哪些玄妙之处呢?“皇帝赐名”与“观音
“贵州绿茶”第一采系列报道之——联盟春色四时新
晨雾,在茶山间缓缓流淌;鸟鸣,从村落中阵阵传来。沿着平坦整洁的柏油路蜿蜒而下,不经意间,一块纪念石映入眼帘。走近一看,一人高的石头上刻着“贵州绿茶第一采永久首采地”12个大字。这里,是贵州省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普安县茶源街道
庆元龙溪托起茶农共富梦
连日来,庆元县龙溪乡茶产业“共富工坊”茶农吴远付忙着给茶树进行冬季修剪和施肥。“为了解决生产技术不达标、用工需求不匹配、技能学习不集成的问题,我们依托“茶师傅”技能实训基地,打造茶产业‘共富工坊’。”龙溪乡茶产业“共富工坊”负责人吴方美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