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
中国茶事!安化:24小时与茶为伴
“来安化,必须感受一下我们安化黑茶24小时茶生活,喝的是黑茶,吃的是茶食,走的是茶道,赏的是茶故事。”好客的安化人热情地欢迎着全国游客。绿意盎然的山水美景,一望无际的茶园碧海,独具茶文化特色的文化建筑,还有一阵阵似有若无的茶香弥漫在空气中……
南海明珠,琼岛“茗”片:中国茶产区巡礼
海南,中国最南的茶叶产区,大隐于世的好茶产地。海南茶历来享有盛名,并有着鲜为人知的“身世”。这里茶叶历史悠久,还有接地气儿的本地茶文化,海南茶特殊的滋味,让喝过的人久久难以忘怀。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五指山、鹦哥岭、黎母山、尖峰岭、霸王岭、
云南南涧:茶产业“再添新丁”,今年综合产值争取达21亿
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县是中国茶主产地之一,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是全国118个茶叶重点基地县,是云南省“一县一业”茶产业示范创建县。1月8日,南涧茶产业再添新丁——大理贰叁壹捌茶业有限公司年产值2亿元的项目开工。中共
一盏红茶里的“世界对话”
一抹红茶香,穿越数百年,牵引三国对话。1月9日,世界三大高香红茶生产国印度、斯里兰卡茶界专家代表、中国茶业流通协会代表、国内外茶叶采购商等云聚中国祁门红茶原产地黄山市祁门县,开启“世界三大高香红茶”的“高端对话”,共同把脉世界红茶产业发展,促
西秀区旧州镇:发展茶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冬闲人不闲,荒山种茶忙。近日,记者在西秀区旧州镇茶岭村的茶叶种植基地看到,村民们正在荒山上栽种茶苗,放眼望去,一株株嫩绿的茶苗整齐的排列着。茶农正在整地山坡上60余名茶农有的整地、有的刨坑、有的施肥、有的放苗、有的盖土,大家分工明确、协作有力
奋进中的高山茶乡:“奇迹金叶”如何持续升级拓展?
“奋进”与“创新”,是寿宁高山茶2022年的两大核心关键词。这一年,不断积蓄力量的中国茶,迎来了进一步爆发的时刻。无论是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申遗成功,还是大国茶叙中频频亮相的茶叶身影,都无不彰显着2022年茶产业的不凡之处。寿宁,是
聚焦茶非遗!“沉浸式”解密六安瓜片制作技艺
11月29日,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目前,我国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
茶叶香飘“振兴”路——五峰绿色融合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的五峰,如何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让一片“小茶叶”撬动乡村振兴“大战略”?近年来,五峰以茶农增收、茶企增效、茶业增值为目标,实施“提升绿茶、复兴红茶、拓展茶链”战略,加快构建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
社科普及教育的采花之星——湖北茶博馆
近日,宜昌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公布了一批新命名的宜昌市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名单,湖北茶博馆荣誉上榜!坐落于采花茶业科技园的湖北茶博馆是湖北省首家茶叶专业博物馆,于2011年建成开馆,展馆布有“二厅三馆一堂”,具有传播茶文化、茶知识,普及茶科技、
黑石山上的茶文旅项目开工了
新年新气象,奋进新征程。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新年伊始,本台立即开展“新春走基层”活动,组织编辑记者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行进式、蹲点式采访,走乡村、入社区、进企业,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生动
2022年湖南茶业十大事件
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逆境前行、精彩纷呈的一年。我们经历了新冠疫情的严峻挑战,遭遇了60年罕见高温旱灾,湖南茶业在全省茶人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稳中向好、稳中有进。据行业统计,截至2022年底,全省茶园面积达到345万亩,茶叶产量3
贵州大方县:老茶园蹚出富民新路
盐茶古道,茶事悠悠。600年前,大方县果瓦乡便开始了种茶历史。“茶叶之佳以海马宫为最,果瓦次之。”《大定县志》曾记载。如今在大方县普查挂牌管理的71棵古茶树中,果瓦乡就有61棵,不少村寨还保留着古茶树群。山峦叠嶂,缕缕茶香。1月上旬,记者来到
保靖黄金茶古茶树资源披上保护“铠甲”
吕洞山含笑,酉水欢歌,共同欢呼保靖黄金茶产业发展上的一件盛事。12月29日,有着2200多年灿烂悠久历史的保靖县举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黄金茶古茶树资源保护若干规定》颁布实施新闻发布会。保靖县委副书记、县长周建武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这个
藤县同心镇:加快生态茶园建设步伐,联农富农助力乡村振兴
近日,在同心镇陈底村委后背山可以看到,几十个工人正在伐木、清表、炼山、开梯田……为春季雨水充足的有利天气种植六堡茶苗做好前期工作。该处为同心镇千亩茶园规划区,将在2023年建成种植面积达2300亩的生态茶园。同心镇正在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合
梧州市通过质量认证促进六堡茶企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梧州市大力推进质量认证体系建设,在全区率先推出质量服务“一站式”平台服务,创新推行零等待、零距离、零间隙、零障碍“四个零”服务法,以质量认证促六堡茶企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4家六堡茶企业30个六堡茶产品获得香港优质正印认证
四级“轻骑兵”联动,加快潮州茶产业提质升级
“轻骑兵是一支队伍,一个团队,人多力量才大,省级专家掌握有先进前沿的技术,市县级乡土专家了解当地的产业情况,村镇基层农技人员积累有丰富的生产经验,各有特色,各特所长,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发挥最大作用。”茶叶“轻骑兵”潮州分队主要成员林威鹏说道。
土地梁村:茶里着墨兴产业 故里落笔建新乡
茶园变景区,民房变民宿。汇湾镇土地梁村利用原生态、原风貌,通过“微提升”“微改造”带来“大发展”“大变样”,在发展壮大产业和建设宜居村庄中书写了乡村振兴新篇章。茶里着墨兴产业茶叶是汇湾镇的传统产业和支柱产业,也是促进群众持续增收、助推乡村振兴
红河州红河县:让“小树叶”变成致富“小金叶”
茶叶是红河县的传统种植产业,全县大部分乡镇均种植。近年来,红河县以龙头企业为带动,不断推进茶园改造提升和茶叶精深加工,打造连片茶叶种植示范园和有机茶生产加工基地,着力提升茶叶品质和市场竞争力。茶农在管理茶园红河县洛恩乡地处高寒山区,立体气候明
湄潭县连续三年位居中国茶业百强县榜首
近来,一则“三连冠!湄潭再次荣获‘中国茶业百强县’第一名”的消息在湄潭人的微信朋友圈不胫而走,茶农、茶企、民宿老板等频频刷屏点赞。茶,是湄潭的“饭碗”。湄潭全县茶叶种植面积60万亩,“吃茶饭”覆盖了8.8万户35.1万人,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
浮梁人文:磻溪问茶
从西湖乡桃墅村出来,沿县道往东北方向行三十里,便又来到该乡的磻溪村,也就是本地人口中的“磻村”。跟桃墅一样,磻溪也是越国公汪华后人的聚居之地,两地村民本就一脉同宗。相较桃墅以交通便利、商贸兴盛置镇千年又有不同,磻溪人家因山所囿、世代躬耕于浮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