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
含2个茶树品种,农业农村部发布2025年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茶树“中茶108”与茶树“白叶1号”入选2025年农业主导品种;生态高效茶园建设及加工提质集成技术被列为2025年农业主推技术。这“两品一技”的发布,为我国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CCTV2《正点财经》聚焦名山:金融活水润茶乡,暑期文旅焕新机!
镜头下,蒙顶山的茶垄如绿浪般延展,暑期研学团队的学生们正体验采茶、炒茶的乐趣,茶艺表演、茶园打卡等新项目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超80%!绿茶产业加速迈向全球市场
为提振绿茶消费,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持续推进内外互联合作,引领全球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7月17日—18日,第六届国际(乐山)绿茶大会暨“峨眉山茶”产销对接会在四川峨眉山市召开。
如何擦亮茶叶这块金字招牌?来看浙江如何做
茶叶既是浙江的“金字招牌”,更是缩小“三大差距”、奔向共同富裕的“金钥匙”。7月17日下午,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召开加快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
探秘“茶中黄金”:蒙顶黄芽的传奇与价值
作为中国六大基本茶类中黄茶的代表,蒙顶黄芽属微发酵茶。其品质卓绝,以“三黄”(干茶黄、汤色黄、叶底黄)、“三香”(干茶香、茶汤香、杯底香)、“三甜”(闻着甜、喝着甜、回口甜)的独特风格著称,堪称黄茶类的经典与标杆。
四川雅安:一杯“千年绿”茶
当神秘的北纬30°线如一条隐秘的脉络横穿四川腹地,这片土地上的自然奇迹与人文密码正等待被解码。由央广网特别出品的大型地理人文纪录片《沿着纬度听中国》第一季第四集《茶之故乡》于7月10日14:14在央视十套播出。《茶之故乡》将镜头聚焦四川雅安,探秘一盏茶汤中隐藏的千年文明密码。
签约!四川农业大学与名山区共建蒙顶山茶传统工艺工作站
7月10日,四川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蒋远胜,名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袁敬雄,分别代表学校和区政府签订了《四川农业大学蒙顶山茶传统工艺工作站合作协议》。未来两年,双方将紧密携手合作,推动名山区传统工艺振兴,促进蒙顶山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华农大茶学bpq团队论文成果之二
茶路漫漫,吾将上下求索兮。近期,团队在多个研究方向取得积极成果,三篇高水平研究论文分别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以下是团队部分科研成果分享:
福建牵头制定的两项茶叶国标正式获批
近日,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2025年国家标准公告,由福建省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孙威江牵头制定的《白茶产地判别近红外光谱法》(GB/T45884-2025)和《茶树栽培育种术语》(GB/T45886-2025)两项茶叶国家标准正式获批,将于2025年10月1日起实施。
让蒙山回到蒙山,雅茶价值如何被重新诉说
活在文化仪式感里的传统茶叶,亦步亦趋地寻找新质生产力,在“机械化生产”与“人工手作”间徘徊,坚守着茶品的传承,与资本市场的天然“逐利”总有一步之遥。
专家对话:四川贡茶的传承与发展如何破局?
6月20日上午,首届四川贡茶的传承与发展对话会在成都红牌楼方糖中心举行。来自茶文化、茶科技、茶产业、茶非遗等领域的6位代表性专家学者和非遗传承人代表,围绕四川贡茶的历史文化、制作技艺、品牌建设、市场营销、传承弘扬、创新发展等,展开深度对话,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四川贡茶的传承发展之道。
茶叶技术赋能强生产 产销对接拓销路
为提升茶叶生产效率、拓宽销售渠道,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6月17日,县农业农村局组织专业技术团队走进武圣乡红星村,开展机采茶技术培训与茶企产销对接活动,通过“技术赋能+产销对接”双轮驱动,推进我县茶产业转型升级,助力茶农增收。
2025年茶学专业大学排名及评级结果
6月6日,中国大学排行榜(CNUR)网站正式发布了《2025年ABC中国大学专业排名:茶学》。
巴蜀非遗 不是“降龙十八掌”,是“龙行十八式”
搭配豪迈雄浑的音乐,三尺铜壶在茶师掌中翻飞如龙。壶嘴过处,水线如银蛇吐信,却未溅落半分水星,精准落入丈外茶盏,激起满室幽香。这融合传统茶道、禅学、武术、舞蹈的动作,便是蒙山派茶道的镇派绝学——“龙行十八式”。
超2亿条!茶非遗如何求“变”?
茶叶始终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当中国茶文化遇见非物质文化遗产时,这种纽带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显著增强。在您看来,茶非遗在推动产业发展方面存在哪些价值?
6月15日CCTV-1央视综合频道20点,看雅安非遗!
盏中国茶,冲泡出千般滋味,万种风情。走进千年茶香之地,开启一场“非遗茶旅”,感受中国茶文化生生不息的活力!6月15日,锁定CCTV-1央视综合频道20:00档,全网独播,敬请关注。
《宜宾市茶文化保护条例》正式颁布!
6月12日,《宜宾市茶文化保护条例》颁布实施新闻发布暨工作部署会在市人大常委会成功召开。《条例》于2025年5月28日经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查批准,并将于10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一地方性法规的出台,标志着宜宾正式迈入以法治守护茶
一朵栀子花的“科技之旅”:看荣县如何用智能守住千年茶香
盛夏的荣县,空气中弥漫着栀子花清甜的香气。连日来,近4万亩栀子花在此肆意绽放。茶农们忙碌采摘,将一朵朵鲜花送往茶叶加工厂,造就一段从栀子花到栀子花茶的奇妙旅程。
四川省工匠练学燕——以感恩之心守茶香 以传承创新铸匠心
练学燕,一位来自五粮液集团旗下川红茶业集团公司技术中心女工人,用从二十余载的坚守与执着,完成了从青涩制茶学徒到技术骨干,到公司质量技术中心负责人,再到“川红工夫”红茶第八代传承人的蜕变,用“传承、创新、感恩”的匠人之心,诠释了一名普通技术工人逆袭成长为四川工匠的故事。
第54个世界环境日,聚焦我国茶产业低碳化发展进程
据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提出已经有5年的时间,近年来,在国家“双碳”战略引领下,我国提出了《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等一系列相关的农业农村固碳减排政策,对于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