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云南省普洱茶协会全力落实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云茶产业发展工作的一系列决策指示,锚定行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认真发挥协会职能,团结凝聚广大茶企,积极开展、参与各类活动。认真推进“三茶统筹”的落实执行、“新质生产力”的探索拓进、“乡村振兴”的结合融合,深入探寻破解云茶发展难题的正方良策,为云茶产业高质量健康发展汇蓄底气,为共建良序茶产业发展贡献力量。此文汇聚了2024年在各项大项活动中董胜会长的相关发言论述。董胜会长在各个场合、各个时机,始终以“普洱茶”行业第一宣传人的身份,全力向外界传递着“云南普洱茶好”的强亮声音!
01
“注入科技、金融活力,推动实现云茶产业新老结合、产融结合。”——2024年3月27日,董胜会长在曲靖参加“云南省工商联(总商会)十三届三次执委会议暨民企助推曲靖省域副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期间,接受云南电视台采访发表相关观点:
一是要建好以“普洱茶地理标志”为基础的数字化平台。结合地理标志推广,增强知识文化产权意识,把产业关注重点从茶业生产、加工向规范化、标准化引导,通过打造地理标志的权威性、代表性,切实让广大消费者能够通过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买到、喝到货真价实又性价比高的好普洱茶、真普洱茶。
二是要建好以“云南省普洱茶交易中心”为基础的交易平台。通过对标溯源、正本清流,打造规范清晰的交易网络脉落,让市场上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散、乱、假、差”问题得到有效纠治,为普洱茶产业的有序健康打造坚强后盾。
三是要坚决落实好提出的“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重要论述。既要抓好传统,更要盯住创新,协会将积极联动各方力量,注入科技、金融活力,推动实现云茶产业新老结合、产融结合,真正走上转型与飞跃的快车道,并以此让茶厂、茶商、茶农、茶人等所有热爱普洱茶的人,都成为云茶产业健康发展的参与者、贡献者、见证者、受益者。
02
“只有成为当下的,才能够成为传承的。”——2024年4月26日,董胜会长在“纪念云南普洱熟茶诞生五十周年研讨会”上就普洱茶熟茶产业发展的相关观点:
熟茶,从诞生之日起,不断丰富发展,砖、饼、沱,宫廷普洱、老茶头,轻发酵、重发酵,饱含着云南茶人的辛勤与智慧。先后获得了多个国际大奖,让普洱茶香飘满世界,为国家经济发展助力,可谓是我们云茶产业功不可没的元老功臣。只有成为当下的,才能够成为传承的。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熟茶的工艺破壳问世,直接助推了普洱茶产业的兴荣,熟茶工艺无疑成为那个时代云茶产业最有标志性的“新质生产力”。
近年来,普洱茶市场上“捧生茶踩熟茶”的现象见怪不怪,“存生茶能增值”“熟茶用料差”这样的观念根深蒂固,这样的看法难免有些片面。邓时海先生,曾在《普洱茶续》一书中,推出了“藏生茶、喝熟茶、品老茶”的理论。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喝熟茶”是符合整个普洱茶市场环境的,熟普洱茶的功效与作用也是得到历史检验的,是可靠的、优质的、健康的。
熟茶工艺也酝酿发酵了熟茶精神。作为历史的见证与传承者,在熟茶涎生50周年之际,我们在此举行研讨会,将深入探讨行业新态与固往模式、立足当代与拥抱传统的互补共进,进一步探寻云南普洱熟茶的历史脉络,找准破解发展过程中的痛点、难点、堵点,为普洱茶正声造势,全力促进对普洱茶探索的再深入、再研究、再发展、再辉煌。
03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消费者为中心,切实不断提升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2024年5月16日,董胜会长在“在第二届普洱茶企论坛”上的相关观点:
普洱茶,文化厚蕴,备受瞩目。今天,从珠江之源云南到珠三角腹地广州,我们同饮一江水,共品一杯茶。回到普洱茶上一次浪潮的发起之地,共同探讨普洱茶产业的发展与未来,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新中国成立以来,普洱茶从广州这座中国的南大门,出口到香港、流向日本、冲进东南亚,以茶为媒,桥接世界。近年来,广东的早茶、午茶、下午茶、夜茶,无时无处不见普洱茶。饮茶,饮普洱茶,早已成为了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我们优秀的普洱茶企业,2023年12月22日中国普洱茶IPO第一股澜沧古茶正式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成为在资本市场上市的内地茶企第一股。云南大益茶业集团仅勐海茶厂2023年产值就达到26亿元左右,上税3.3亿。雨林古茶于2021年荣获中共中央授予勐海雨林古茶坊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勐海陈升茶业2023年产值3.7亿,产量379吨,销售收入36491万元,交税1810万元;农垦集团八角亭茶业2023年的产值5846万元,销量487.43吨,税收951万元。
广东省是国内茶叶交易市场规模最大、仓储中心规模最大、销售规模最大的地区。这两地茶产业相辅相成、互为反哺、高效接力,普洱茶产业在两方沃土上稳立双足、后劲满满。我坚信,再辅以科技与金融双翼,必将接续辉煌、振翅高飞。消费驱动必将是未来普洱茶发展的第一动力。希望大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消费者为中心,切实不断提升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
“饮茶粤海未敢忘”,今天,在广州这个世界贸易中心港,我们振臂高呼“喝出新未来——普洱茶消费时代宣言”的主题,号召所有普洱茶企业家高举创新之旗,与时代同行,加强产区与销区的合作。用我们对普洱茶热爱、热情的火花,汇聚起未来产业蓬勃发展的光明火炬,照亮产业的通途未来。
04
“延伸科研链、服务产业链、支撑供应链、打造人才链、提升价值链”——2024年5月30日,董胜会长在临沧参加“茶文化科技产业学院揭牌仪式”上的相关观点:
一是要各展所长,发挥优势。政府作为宏观经济的调控者和规则制定者,有着政策、宣传优势;学院站在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有着人才、技术优势;协会引领着行业,有着信息、平台优势。在当前大的经济环境下,政、校、协三方携手合作尤显重要,可以说是提振了大家的信心。对此,我们各方应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好上加好,全力为学院打造好一个优势满满的坚固基台。
二是要各尽所职,同向发力。建议以此为契机,探索新型协作机制,既要有明确分工,更要有高效推进。明确好干什么、干到什么标准,同题共答、多头行动、同向发力,坚持以研促产、以产助研,延伸科研链、服务产业链、支撑供应链、打造人才链、提升价值链,对标对表推进,形成政、校、协各负其责、协同共进的产学研用融合发展新格局。
三是各有所为,务实推进。当前,我们云茶产业是缺人才的,希望通过共建学院,一方面为我们企业委培代培更多的技术骨干、创新人才,另一方面我们协会为学院培养的人才提供广袤的就业、发展空间,推动良性循环。一起把“临沧茶、临沧味”打造成我们云南、乃至中国面向世界的一张靓丽名片。
05
“各大茶类与普洱茶共同为云南构画出了壮丽的七彩茶园。”——2024年6月27日,董胜会长在“2024首届‘茶录传承’茶王大赛斗茶活动”上就普洱茶熟茶产业发展的相关观点:
一是活动好:行业的信心、奋进的高歌。当前的经济环境正在快速恢复,“信心就是黄金”对于当前的市场绝不是一句空话。这场活动的组织不仅是落实大局方向的“向中看齐!”,更是助推产业发展的“看我示范!”。我坚信这场赛事一定能够点燃汇聚起大家对于未来市场发展的强劲信心和动力。
二是云茶好:历史的馈赠、自然的杰作。云南是个好地方,不仅云茶闻名于世,云花、云果、云菜、云烟、云药,无一不深受大家追捧喜爱。各大茶类与普洱茶共同为云南构画出了壮丽的七彩茶园。截止去年底,云茶取得了三个第一。一是种质资源全球第一。如今云茶产业势头正盛,正稳步落实云南省委、政府三年行动纲要规划,2025年向2000亿的行业产值奋进。
三是普洱茶好:独特的工艺、无穷的魅力。百山百味,越陈越香。生普的自然陈化,熟普的渥堆发酵,则是时间与技艺的精妙结合,均赋予了它独特的魅力与风采。这种时间与技术的双重雕琢,让每一饼普洱茶都成为一件艺术品,记录着岁月的痕迹,传递着文化的温度,引领着健康生活的潮流。
06
“没有诚信基础,就不可能有强大市场和产业未来。”——2024年7月26日,董胜会长在“共建云南普洱茶产业健康发展倡议活动”上关于产业健康发展的相关观点:
一是要胸有大局,应发展大势。日前,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说明中提到:“要继续完善各方面的制度机制,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由大及小,这也是我们的云茶产业必须贯彻执行的根本遵循。固根基、强优势就是要依靠云南大叶种茶的独特品质优势和稳健的发展势头,继续毫无保留、竭尽全力的擦亮招牌、喊响口号。补短板、强弱项就是要建立健康的规范的权威的种植、生产、加工、销售、流通体系,坚持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方向。
二是要行稳致远,善务实创新。《云南省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工作方案》明确提出,云南要从茶业大省向茶业强省转变。“货真价实、放心消费”简单几个字,却是字字如金、分量千钧。茶产业不管是在线上还是线下市场,公平竞争、诚信经营,营造良序自律的交易环境,对产业的健康发展有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诚信基础,就不可能有强大市场和产业未来。
三是要心怀激情,强发展信心。信心就是黄金!当下,大家都深有体感,茶产业亟待添柴加火、擂鼓扬鞭。我们很多茶企在这个过程中,担当作为,负重前行,不断推进产业链创新升级,破痛点、难点、堵点,闯出了新发展道路,为2023年1500亿产业产值目标的实现做出了重大贡献。龙头茶企业的支持为我们树了榜样、起了示范。借此,希望行业向他们看齐学习,不畏曲折、不忘初心、砥砺向前!
07
“熟茶精神本质上是一种创新精神、发展精神。”——2024年8月12日,董胜会长在广州“纪念普洱熟茶诞生50周年广州论坛暨普洱熟茶米其林之夜”活动上的关于普洱茶熟茶产业发展再次发声:
一是传承好“熟茶精神”。熟茶精神本质上是一种创新精神、发展精神。可以说,熟茶的诞生对普洱茶历史,甚至整个茶叶史都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是云南茶人对中国茶的巨大贡献。希望我们各界茶人,要赓续传统,瞄准发展,发挥好新时代、新技术、新市场优势,谱写好普洱熟茶以及我们整个云茶产业的新篇章。
二是宣传好“熟茶健康”。熟茶文化其实每天都在迭代,中国人对于熟茶风味的研究、发酵工艺的创新、品鉴体系的建立、健康功效的认知、历史文化的探索等等,与以往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喝熟茶就是品健康的理念,也越来越被大家接受认可和自发宣传。熟茶的功效作用是得到历史检验的,是可靠、优质、健康的。
三是打造好“熟茶未来”。从长远看,熟茶潜力巨大,这无疑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尤其今天,在世界知名的米其林餐厅,产区和销区的两大协会共同牵头,以盛军校长为代表的业界权威专家和以大益、陈升、下关、雨林、宝和祥等为代表的头部茶企共同发声,活动规模虽然控制了范围,但力量声势浩大。我坚信作为最有代表性的发酵茶——云南普洱熟茶,一定可以像咖啡、葡萄酒、威士忌一样,阔步走向世界,引领时代潮流,成为中国面向世界的一张靓丽名片。这是来自我们半个世纪的严格筛选和精细品鉴,这是工艺的自信、品质的自信!
08
“让价值和品质对标归位,让产业发展重回良序道路。”——2024年12月7日,董胜会长在马来西亚·吉隆坡“2024年度国际老茶文化交流大会活动”活动上的关于普洱茶年份茶产业发展相关观点:
一是“老茶”是历史文化的见证者。俗话讲“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自神农发现茶,以药入世,茶从此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朝代更替,时代变迁,从皇家朝堂到布衣百姓,几千年来不变的是人们对茶的钟情热爱。茶的种子,也随着前人的脚步散落到世界各地,惠泽八方。在历史进程中,存茶、存好茶自古成为爱茶人的习惯,现存故宫已有200余年历史的“金瓜贡茶”,在今天依然为我们讲述着过往的传奇。老茶,是时间的沉淀,是岁月的馈赠,它不仅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更是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而这记忆中最清晰的片段就是——中国是茶的故乡。
二是“老茶”是产业发展的参与者。中国建国后,茶产业与各行各业积极为国家创汇,六大茶类与普洱茶成为农产品出口的佼佼者。尤其具有越陈越香特点的云南普洱茶,因出色的降血脂、抗氧化等健康功效被外国研究机构所验证并发布“艾米尔实验报告”,继而开启了普洱茶外销的新时代。除传统的港澳市场外,马来西亚、新家坡、法国、日本成为普洱茶的主要出口地区。由于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华人圈国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普洱茶的主要消费地区,因此也持有着大量的符合“传承有序、身世清晰、存世有量”标准的普洱老茶。今天,这些老茶众星捧月、身价高涨,它们以元老之姿参与和见证了产业的腾飞和世界格局的变迁。
三是“老茶”是趋势风向的引领者。邓时海先生提出“藏生茶、喝熟茶、品老茶”理论,我个人十分赞同。但也建议,一是要藏真茶,二是藏好茶。近年来,电商市场兴起,一些商人为牟利不择手段,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情况层出不穷,低价的“名山头”、“年份茶”已严重损害了市场诚信和产业基石。加上前些年影响,茶产业库存量巨大,去化压力尤为严峻,我想这不仅仅是国内“云南仓”、“广州仓”的问题,“大马仓”、“海外仓”的情况应该也不容乐观。面对行业“怎么了、怎么办、怎么干?”的问题,我们亟需解决阻碍产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让价值和品质对标归位,让产业发展重回良序道路。
09
“只有真正讲好了“卖好茶”的三字经,才是推动云茶产业的真发展。”——2024年12月31日,董胜会长在景迈山“2024首届茶叶仓储窖藏峰会”活动上的相关观点:
一是做茶,我们首先要保护好茶。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景迈山是全球首个以茶为主题的世界文化遗产,布朗族人民在这里“拜茶山、祭茶祖、护茶林”的民俗,传续了人文脉落,厚植了绿色家底。今天,“人、茶、林”和谐共生的生态关系,成为人与自然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的典范。不过,云南茶产业发展也经历过逐利无序、过度采摘破坏的过程。为了保护好先辈们留下的宝贵绿色财富,2020年,省人大常委会李培副主任,拍板定案,领衔挂帅,亲自组织专家队伍、带领我们普洱茶协会,翻山越岭、走乡进寨,踏遍了云南的每一处古茶树群落,历时两年多的详实调查和充分酝酿,于2023年3月1日正式公布实施《云南省古茶树保护条例》,让众多茶人重拾敬畏、再划底线,推动了古茶树规范管理和茶资源的有序开发,让茶山茶人双双受益。今天,在世界茶源景迈山上,我再次呼吁所有行业同仁,包括一同扎根建设景迈的企业,共同参与、一同努力,真正守护好我们的绿水青山。
二、做茶,我们一定要宣传好茶。当前,各行各业虽然正在快速恢复提振,但是行业“怎么了、怎么办、怎么干?”仍然亟待破题。当然,要宣传好茶,我的理解是我们一定要秉持“各美其美、成人之美、美美与共”的理念,不能各唱各的戏、各站各的台,更不能恶意攻击、相互拆台。同时,对于只要有利行业发展的理念、观点,就要旗帜鲜明的大胆发声、相互点赞、积极宣传。只要是对大家好、对行业发展好,我们就会一以贯之、全力以赴的争取和努力!
三、做茶,我们一定要发展好茶。对于信任,就是要诚信经营、货真价实,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扭转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乱象,让消费者能够大胆的放心买茶、放心喝茶,让信任、信心、信仰回归。效率问题,我认为可以更加全面具象化为“效果”问题。快是生活,慢也是生活,不论快慢,“效果”是关键。对于茶产业的未来,我认为我们必须要秉持“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的理念,要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迎接“多赛道共进、多平台共通、多元化共融”的大市场模式。对于今天“仓储窖藏”的主题,我建议我们的关注点不仅仅是窖仓有多好、转化有多少的学术问题,更要探讨卖向哪里、能卖多少的实际问题,只有真正讲好了“卖好茶”的三字经,才是推动云茶产业的真发展。
总之,云南省普洱茶协会在董胜会长的带领下,在全体会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不断为产业发展发声赋能。通过其在行业管理、标准建设、品牌塑造、文化传播、科技服务和产业促进等方面的不懈努力,对维护普洱茶的金字招牌、推动整个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传承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以及带动地方经济繁荣,做出了积极的关键性贡献。
来源:云南省普洱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