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漳平水仙壶

找到约35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福建漳平南洋镇梧溪村党旗飘扬映茶乡

十月中旬,福建省漳平市南洋镇梧溪村的茶园满目苍翠,绿潮随山势起伏。临近傍晚,细密的水雾从几台喷灌设备中喷出,为茶园带来清凉。水雾间,几人的身影时隐时现——

“秋茶要收了,要确保大家的茶树‘喝够水’。”山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邓长安与几名支部委员、农技专家一边为茶树喷灌,一边告诉记者,“这里地势高,茶农不方便上来,我们就帮着跑跑腿。”

10月中旬,梧溪村党支部组建的义工队正在指导茶农茶叶采摘及管护注意事项。漳平市委组织部供图

梧溪村茶叶种植面积7200余亩,是漳平水仙茶的重要产销地,全村家家有茶园、户户会制茶。如今,茶不仅是梧溪村引以为傲的产业基础,也成为全村党建工作必不可少的主题元素:近年来,村党支部先后成立“三杯茶”党建工作室、创建“三杯茶”党建品牌示范项目,从“生态茶、致富茶、兴旺茶”三方面将党建工作与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强村富民目标相融,探索茶乡“党建+”创新实践。

泡好“三杯茶”党群更密切

一张木桌上摆着一把茶壶、几个茶杯——走进梧溪村“三杯茶”党建工作室,缕缕茶香氤氲,一幅温馨画面呈现眼前。墙上,“一杯茶解解渴,两杯茶消消气,三杯茶说说事”的标语格外醒目。2020年,梧溪村成立“三杯茶”党建工作室,搭建党员干部纾解纠纷、畅通民意的桥梁,以茶为媒疏通乡村治理堵点。

“我们村家家户户都爱喝茶,来这里茶先泡一泡,火气就消掉一大半了。”邓长安对记者说。今年4月,正值春茶采收季,村里两位村民因茶园边界归属问题产生纠纷。几名村“两委”干部了解情况后,便领着两位村民来到工作室进行调解。原来,双方茶园相邻,但由于边界线不明晰,双方便因半尺茶园归属争执起来。

“你们两家人祖辈都是老交情,因为这半尺地红脸多不值得!”邓长安边端上两杯水仙茶边劝说道。“争着不足,让着有余,干脆各让一半,谁都不吃亏。”一旁的村干部们也附和着。”经过半天的调解,两壶茶喝光了,双方最终握手言和,同意将争议地块一分为二各占一半,并重新丈量确定茶园边界。

一杯热茶,不仅疏通了心结,也畅通了民意。如今,“三杯茶”工作室不仅是村里矛盾纠纷调解点,更成为党员收集社情民意的桥梁。村党支部依托“三杯茶”工作室设置3个社情民意联络点,由村“两委”干部、热心党员担任联络员,群众可自主选择联络点、联络时间。“我负责的这个联络点,就设在我家里,谁有困难就来喝杯茶讲讲。”村里的党员伍志强告诉记者。如今,从交流种茶技术到维修水电设备,从解读村规民约到解决矛盾纠纷,联络点服务群众范围越来越广泛,功能也不断完善。今年以来,全村还依托“三杯茶”工作室探索开办特色党课,由党员轮流讲解漳平水仙茶历史,用茶文化串连起党群连心结,引领群众在学茶、懂茶、兴茶中提升茶乡人文情怀。

先锋传技能茶农奔富路

熹微晨光间,梧溪村的座座茶园在微凉薄雾中时隐时现。一大早,李发金便走进茶园,细细察看村里各片茶园病虫害防治情况。

今年59岁的李发金是村里的老党员和县乡两级人大代表,也是镇上远近闻名的制茶能手,在梧溪村制茶已有30余年。临近秋茶收获时节,李发金每天都在茶园、茶厂间两头跑,为村民答疑解惑。“大家哪一步遇到技术问题,给我打个电话,我基本上都能帮点忙。”李发金告诉记者。近年来,李发金无偿为村民传授制茶经验、理论,通过师带徒形式为200余名村民教授制茶专业技术,并将村里20多名茶农培养为制茶能手。“现在,我的好多徒弟都比我强,过上好日子啦。”李发金笑着说。据了解,村民陈清河是李发金的制茶学徒,也曾是村里的薄弱户。通过学习制茶技艺,如今通过制茶、卖茶,年收入可达30余万元。

近年来,梧溪村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帮扶全村茶农实现增产增收,实行“1+1”“N+1”党员结对帮扶挂钩制度,引导党员制茶带头人、营销能手帮扶群众,在制茶工艺、产销环节进行帮扶指导,助力村民提高制茶技艺,实现增收致富。

如今,梧溪村越来越多党员制茶能手加入“党员先锋岗”队伍,村“两委”干部郭启荣也是其中一员。2016年,依托村里的“党员先锋岗”帮扶机制,郭启荣被选配为村里薄弱户王贵兵的帮扶干部。为帮王贵兵提高茶叶产量、品质,几年来,郭启荣不仅经常来王贵兵家串门为其讲解制茶技术,也在茶厂手把手教。“当时教贵兵摇青,看到他摇了一分钟就放下,我告诉他要再加半分钟,茶叶品质才会好。”郭启荣回忆道。如今,在郭启荣的帮助下,王贵兵家的茶叶收购价也从最初的每斤二三十元提到七八十元。

先锋领路,绿叶“生金”。2020年11月,梧溪村被评选为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水仙茶),2021年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约5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6万余元。如今,梧溪村党支部持续壮大先锋队伍,进一步将村里的茶叶产销能手、“土专家”等培养成党员,带动全村茶农共赴致富路。

党建创品牌振兴添动能

沿梧溪村村道驱车十几分钟,便来到大用山原生态茶产业综合开发示范基地。当地村民将这片基地形象地比喻为“头戴帽子腰缠金腰带”,帽子是山顶的大片绿色森林,腰带便是弯曲绵延的茶园。

漳平市乡村振兴人才、梧溪村党员郑金晶告诉记者,这片基地由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福建大用生态农业综合发展有限公司开发,是水仙茶种植基地和生态旅游、文化创意建设的综合开发项目。2021年,梧溪村党支部与大用公司实行村企共建,依托大用山生态资源、茶叶品质优势,在种苗、技术、项目、资金、就业等方面开展互利互惠合作,带动全村茶产业提质增效。“每年春秋都来这里采茶、包茶,一天能有160元收入。”在基地务工的村民陈大连告诉记者。目前,梧溪村依托大用山茶基地建设生态茶园,发展观光农业,2021年帮助村集体增收7.6万元,并解决23名村民的就业问题。

村企联建,是梧溪村打造“三杯茶”党建品牌的生动实践之一。2019年,为加强茶乡党建引领工作,梧溪村以茶为媒,创建“三杯茶”党建品牌示范项目,设立“生态茶、致富茶、兴旺茶”三大主题,推进全村生态宜居建设、特色水仙茶产业发展。

“以前的‘三杯茶’是工作室里泡的三杯茶,现在的‘三杯茶’是带着全村过好日子的三杯茶。”邓长安说。近年来,依托“三杯茶”党建品牌建设工作,梧溪村党支部积极推进茶乡生态环境建设,建立环境卫生保洁“排长制”,由党员干部担任“排长”,督查各自区域内环境卫生保洁工作。与此同时,为进一步推动茶产业发展,村党支部不仅依托村企联建拓展产业项目,还主导开拓传统制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聘请非遗传承人定期在村里举办非遗技艺讲座,对水仙茶制作各环节进行剖析讲解,吸引更多游客倾听梧溪村的水仙茶故事。

泡好“三杯茶”,谱写茶文章。如今的梧溪村,每一片绿色都蕴藏着无限的发展潜能。邓长安告诉记者,未来,村党支部将在优化、提升“三杯茶”党建品牌的基础上,依托山水环境探索开发娱乐休闲项目、度假区、滨水休闲体验区、茶乐园体验区等,促进茶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让更多人来梧溪村感受茶文化,助力茶香出深山。

来源:农民日报、光明网,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茶香世界,引爆鹭岛—茶界40位突岀贡献人物厦门颁奖

茶香世界,引爆鹭岛!
      2018年12月29日下午在厦门悦华酒店迎来了一批满怀喜悦心情的改革开放40年“茶界40位突岀贡献人物”部分入围者和第十届中国世界功夫茶大赛“五星茶王赛”获得者及应邀嘉宾,参加颁奖盛典暨《创新发展 共享未来》论坛峰会。
     中午一过,就已经开始陆续有获奖企业代表兴奋、快乐地来到了现场,忙着签到的时候来个抢先观摩这次十几类参赛茶的获奖企业,有认识的茶农,也有不认识的其他茶企和各地茶商,让人惊叹本届之人才济济!随着获奖茶商茶企更多的涌入到来,签到处热闹非凡!
   各媒体的记者也纷纷到场,有中国企业报、中国改革报、市场信息报、中国工业新闻网、中国商报、福建侨报、消费日报、国际商报、中国食品安全报、华商频道、中国网、中华名茶网、腾讯网、网易、凤凰网、搜狐网、厦门网、福建微新闻、中区财经、365云健康、创星谷视频等数十家纸媒、网络及新媒体!

     本次出席领导和嘉宾有:中国管理科学院品牌推进委员会主任解艾兰,中国网海峡频道主任、总编叶奇栋,厦门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长刘成业,中国社科院茶产业发展中心原主任陆尧,厦门大学教授、博导、中国广告界泰斗陈培爱,厦门市农业局谢永刚处长,中国绿色农业联盟副秘书长、中国世界功夫茶大赛组委会执行主任、茶业通CEO、茶宝创始人卢劲等,及与会人员300多人届时到场。

   大会伊始,受邀到访的嘉宾纷纷上台致辞、发言和主题讲演。一场探讨茶产业发展话题就此展开:


主办方解艾兰主任在致辞中说到:“品牌就是诚信,是无形资产,只有拥有品牌才能拥有市场。我的愿景是让中国茶叶成为世界品牌。”


中国绿色农业联盟副秘书长、中国世界功夫茶大赛组委会执行主任卢劲在介绍中国世界功夫茶大赛经过4年多的历程,成功举办10届,备受感动,有信心带着团队继续前行,走进全国,走向世界。他在发言中提到:“知识会贬值,我们只有与时俱进,才能不会被淘汰;茶产业需要走上共享模式,取长补短,互助共赢;并且茶企要有个性、有特点、有差异,好的商业模式我相信仅几年的公司有可能比十多年的公司做的好,希望借助国家“一带一路”大趋势,把产业做的更好,更强,走的更远。


陆尧老师在演讲《茶产业继续为改革开放做贡献》中说:“茶产业继续为改革开放做贡献,当前茶产业政策红利不断增多,而且有庞大的消费基础,我认为当下是大茶业、大健康、大发展最好的时候,要看清趋势,抓住历史机遇;从茶叶到茶业已经涌现出众多成功案例,有很多模式值得大家借鉴。”


以《改革开放40年与中国茶品牌的发展》为主题的陈培爱教授说“我认为茶业需要在深入改革开放中实现现代化;升华一带一路中的茶元素;着眼于年轻群体,培育未来消费市场”“破解茶业困觉的一个关键是,重构好茶与人的关系,加快产品的品牌化和时尚化步伐,提高种植效率,以及管理现代化。茶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做标准,做品质。”
      精彩的演讲,让与会的茶商们收益匪浅,纷纷致以热烈的掌声!


   在会议上,隆重的颁奖典礼在激昂的胜利乐声中开始了!获奖企业代表们纷纷登台亮相。首先出场的是改革开放40年“茶届40位突出贡献人物”获得者代表有福建省九叶茶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九条贡茶传承人)陈元豹;武夷山市刘岩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天凤;世界文化遗产海龙屯代言人、国家高级评茶师韩德勇;厦门老磨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总制茶师王坚忍;映巷厦门茶文化馆创始人蔡仲辉;汉艺唐风创始人林燕玲及“茶界十佳工匠大师“获得者代表:唐韵联合(厦门)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坤艺;厦门久曲名韵茶叶有限公司张元旺;茶农世家、铁观音传统工艺制茶师王福元等获奖人接受重要领导、嘉宾颁发的荣誉奖杯和证书。唐韵联合(厦门)贸易有限公司荣获“创新型企业”也授牌颁奖。

    作为本届“茶王赛”的五星茶王、五星金奖、五星银奖、五星优质奖获得者代表也分别上台领奖,金闪闪的沉甸甸的荣誉奖牌!大红的烫金授带!红艳艳的荣誉证书!映红了获奖企业代表一颗颗喜悦洋溢的心!


    本届活动由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绿色农业联盟、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专家委员会单位指导,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品牌推进委员会、中国茶业发展研究院、中国新媒体发展大会组委会、中国世界功夫茶大赛组委会联合主办,厦门柒玖捌传媒科技有限公司、茶业通策划承办,茶业通商城“茶宝”、中健惠民、六月天实业、盛世无极、365健康俱乐部等协办。

   中国世界功夫茶大赛已经成功举办九届,加上本次盛典的圆满举办,四年十届的成功举办,获得显著的成绩,大会参与面之广,参与人数之多,并且每届均有不同亮点,同时还获得了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本届盛会恰逢厦门柒玖捌传媒科技有限公司、茶业通成立十周年,在颁奖与论坛大会结束后,隆重举办欢迎晚宴暨厦门柒玖捌传媒科技有限公司10周年庆《联谊活动》,晚宴上,在精彩节目表演助兴下,大家一起品尝美食,共饮美酒!欢声笑语!共同庆祝茶人获得的佳绩! 

     在此中国世界功夫茶大赛组委会、厦门柒玖捌传媒科技有限公司卢劲携全体同仁祝大家:2019年虎步奔腾开胜景,春风浩荡展宏图!携手共创茶辉煌!


附:第十届中国世界功夫茶“五星茶王赛”获奖企业名单
 “五星茶王”获奖企业:
1、泉州市岩土商贸有限公司 岩茶老枞水仙 五星茶王
2、刘天凤 岩茶肉桂 五星茶王
3、武夷山市岩育茶业 岩茶大红袍 五星茶王
4、传奇茶业.传奇会 清香铁观音 五星茶王
5、溪壶春茶业  浓香铁观音 五星茶王
6、汕头市崎香淞茶业有限公司 单丛茶 凤韵 五星茶王

7、漳平市友珍茶行 龙翔牌漳平水仙 五星茶王


“五星金奖”获奖企业:
1、安溪炭火纯青工作室 浓香铁观音 五星金奖
2、传奇茶业.传奇会 浓香铁观音 五星金奖
3、南集茶业 浓香铁观音 五星金奖
4、日荣香韵茶业有限公司 浓香铁观音 五星金奖
5、福杯名茶 浓香铁观音 五星金奖
6、诗书茗礼茗茶苏荣泉 清香铁观音 五星金奖
7、环成东盛(福建)投資有限公司 道胤茗茶 烘焙铁观音 五星金奖
8、刘天凤 岩茶大红袍 五星金奖
9、武夷山市岩育茶业 岩茶肉桂 五星金奖
10、厦门久曲名韵茶叶有限公司 岩茶肉桂 五星金奖
11、仙冠牌茶叶 岩茶肉桂 五星金奖
12、安阳茶业 王艺强 陈年铁观音 五星金奖
13、翔安天弘园 陈年铁观音 五星金奖
14、王福元 安溪铁观音红茶 五星金奖
15、祁门县元谷茶业有限公司 祁门红茶 五星金奖
16、平和县五寨乡铭香园茶庄林新民 白芽奇兰 五星金奖
17、平和县高海拔茶叶店  白芽奇兰  五星金奖
18、汕头市崎香淞茶业有限公司 单丛茶 仙女 五星金奖
19、湖南永州永之源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绿茶 五星金奖
20、福建省九叶茶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九条贡茶 五星金奖

21、柘荣县沁源春茶厂  白牡丹 五星金奖

“五星银奖”获奖企业:
1、南美茶业王清海 浓香铁观音 五星银奖
2、郑东 浓香铁观音 五星银奖
3、漳州莲云阁茶业有限公司 浓香铁观音 五星银奖
4、南集茶业 浓香铁观音 五星银奖
5、黎芳茗茶 浓香铁观音 五星银奖
6、安溪县绅度时尚茶品有限公司 浓香铁观音 五星银奖
7、英文茶庄 浓香铁观音 五星银奖
8、茗都茶业 浓香铁观音 五星银奖
9、林子的茶 清香铁观音 五星银奖
10、安溪县剑斗云溪茶叶专业合作社 郑东 清香铁观音 五星银奖
11、中闽银泰茶业 清香铁观音 五星银奖
12、丽虹名茶 清香铁观音 五星银奖
13、三得茶庄 清香铁观音 五星银奖
14、厦门有福茶贸易有限公司 岩茶大红袍 五星银奖
15、叶宴茶业 岩茶大红袍 五星银奖
16、福建省武夷山市章航茶业发展有限公司 岩茶大红袍 五星银奖
17、厦门市人茶和一商贸有限公司 岩茶大红袍 五星银奖
18、泉州市岩土商贸有限公司 岩茶肉桂 五星银奖
19、武夷山真岩茶业有限公司 岩茶肉桂 五星银奖
20、格里香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茗格里香 岩茶肉桂 五星银奖
21、翁兴茶业文化有限公司 岩茶肉桂 五星银奖
22、厦门杺广益茶叶 岩茶水仙 五星银奖
23、厦门聚来顺茶业 岩茶水仙 五星银奖
24、盐汀.继荣香茶行 岩茶水仙 五星银奖
25、小霞名茶  红茶 五星银奖
26、平和县皇源茶叶有限公司 白芽奇兰 五星银奖
27、漳州奇茗山茶业 白芽奇兰  五星银奖
28、平和县甘润香茶庄 白芽奇兰 五星银奖
29、芹隆茶业有限公司 白芽奇兰 五星银奖
30、平和县高海拔茶叶店  白芽奇兰 五星银奖
31、漳平市友珍茶行 智翔牌漳平水仙 五星银奖
32、漳平市永圣茶厂 漳平水仙 五星银奖
33、龙岩市兮品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漳平水仙 五星银奖
34、厦门市松罗茶业有限公司 白茶牡丹王 五星银奖
35、福鼎市大九园茶厂吴乃潭 白茶牡丹 五星银奖
36、汕头市崎香淞茶业有限公司 单丛茶 蜜兰香 五星银奖
37、汕头市崎香淞茶业有限公司 单丛茶 兄弟仔 五星银奖
38、安阳茶业 王艺强 陈年铁观音 五星银奖
39、厦门龙春达商贸股份有限公司 永春佛手 五星银奖

40、武夷山市福星堂岩茶厂 老丛水仙 五星银奖


“五星优质奖”获奖企业:
1、中闽银泰茶业 浓香铁观音 五星优质奖
2、晨露香茶行 浓香铁观音 五星优质奖
3、厦门市海沧区晨之韵茶行 浓香铁观音 五星优质奖
4、福建苗峰山茶业 浓香铁观音 五星优质奖
5、林子的茶 浓香铁观音 五星优质奖
6、森鑫茶叶 浓香铁观音 五星优质奖
7、百年殊味 浓香铁观音 五星优质奖
8、百年殊味 唐兜八号 浓香铁观音 五星优质奖
9、龙溪茗茶林志鹏 清香铁观音 五星优质奖
10、黎芳茗茶 清香铁观音 五星优质奖
11、日荣香韵茶业有限公司 清香铁观音 五星优质奖
12、武夷山真岩茶业有限公司 岩茶黄观音 五星优质奖
13、武夷山市春雾冬晨茶业有限公司 岩茶大红袍 五星优质奖
14、莆田市春海茶行 岩茶肉桂 五星优质奖
15、翁兴茶业文化有限公司 岩茶肉桂 五星优质奖
16、武夷山市春雾冬晨茶业有限公司 岩茶肉桂 五星优质奖
17、厦门聚来顺茶业 岩茶肉桂 五星优质奖
18、赫山韵名茶 岩茶肉桂 五星优质奖
19、山岩风韵岩茶厂 岩茶肉桂 五星优质奖
20、泉州市岩土商贸有限公司 岩茶水仙 五星优质奖
21、武夷山市岩育茶业 岩茶水仙 五星优质奖
22、莲庆名茶 岩茶水仙 五星优质奖
23、福建武夷嘉应龙茶业有限公司 闽北水仙 五星优质奖
24、厦门有福茶贸易有限公司 岩茶 五星优质奖
25、平和县五寨乡铭香园茶庄林敏瑜 白芽奇兰  五星优质奖
26、平和县五寨乡铭香园茶庄林新民 白芽奇兰  五星优质奖
27、平和县建山茶厂 白芽奇兰 五星优质奖
28、平和县正峰茶叶专业合作社 白芽奇兰 五星优质奖
29、漳州奇茗山茶业 白芽奇兰 五星优质奖
30、福建省平和县兰香兰韵茶业有限公司 白芽奇兰 五星优质奖
31、漳平珠仙茶场 漳平水仙 五星优质奖
32、厦门印象客家茶业  漳平水仙 五星优质奖
33、漳平南洋四方水仙茶厂  幽兰水仙 五星优质奖
34、龙岩市兮品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漳平水仙 五星优质奖
35、福鼎市常念茶业有限公司 2017年白露寿眉 五星优质奖
36、厦门康百氏商贸有限公司 首善问道牡丹王 五星优质奖
37、宁德市益元茶业有限公司  寿眉 五星优质奖
38、南平市建阳区漳白茶业有限公司 水仙白 五星优质奖
39、汇兴茶庄 陈年铁观音 五星优质奖
40、百年殊味 陈年铁观音 五星优质奖
41、吴榜职 陈年铁观音 五星优质奖
42、武夷山元会国茶洪加贵 武夷山陈茶 五星优质奖
43、汇兴茶庄 陈年本山茶 五星优质奖
44、平和正山茶厂 陈年白芽奇兰 五星优质奖
45、宝腾茶叶 红茶 五星优质奖
46、汕头市崎香淞茶业有限公司 单丛红茶 潮汕红 五星优质奖
47、章梓浩 单丛红茶 五星优质奖
48、三江县侗天茶叶专业合作社 红茶 五星优质奖
49、宁德市叁拾叁茶业有限公司 坦洋工夫红茶 五星优质奖

50、雅安市优土商贸有限公司 绿茶蒙葺香叶 五星优质奖



“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第二篇(福建、广东)

福建

福建在茶史上的地位特别高,遗产项目是传承到现代的传统技艺,一方面分属种类多,可见技术资源非常丰富,另一方面还有集中于青茶的特点,占总数的50%,特色明显。

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2006)、乌龙茶制作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2008)、白茶制作技艺(福鼎白茶制作技艺)(2011)、花茶制作技艺(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2014)、红茶制作技艺(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2021)和乌龙茶制作技艺(漳平水仙茶制作技艺)(2021)分别列入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

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主要流布于福建省武夷山一带,种类繁多,从古至今所传品种约有1000余种,其中,大红袍是当家品种之一。武夷岩茶(大红袍)系乌龙茶类,属于半发酵茶,其制作技艺源于明末,形成于清初,是由绿茶、红茶的制作技艺演变而成,已有三百多年历史。

武夷岩茶(大红袍)具有“岩骨花香”的品质,有一套传统的采制方法,共十余道工序,一环紧扣一环,基本流程为:采摘、萎凋、摇青与做手(做青)、炒青与揉捻(双炒双揉)、初焙(俗称“走火焙”)、扬簸、晾索、拣剔、复焙、团包、补火、毛茶装箱。

其中,做青与双炒双揉技术是其特有的工序。做青须“看天做青,看青做青”,持续时间约8-10小时,最后一次做青时可看到叶面凸起呈龟背形(俗称“汤匙叶”);双炒双揉则是茶叶形成“三节色”“蛙皮状”的过程。制成的武夷岩茶在外形上呈长条眉状,经久耐泡,汤色呈琥珀色,叶底明亮,香气清幽浓长,滋味醇厚鲜爽。

与武夷岩茶制作技艺相伴而生的茶俗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如祭茶、喊山等,民间斗茶赛、武夷茶艺更是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为传播武夷茶文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乌龙茶制作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

乌龙茶制作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主要流布于福建省安溪县,相传清代雍正年间,西坪镇的茶农魏荫信奉观音菩萨,因观音托梦,发现了一株奇异的茶树。魏荫遂将茶树移植到家中一口铁鼎中,经数年培植,制成的茶叶品质特异,香韵非凡,取名“铁观音”。

铁观音制作技艺由采摘、初制、精制三部分组成。

铁观音一年可采4季或5季,即春茶、夏茶、暑茶、秋茶和冬片,并采用“双手虎口对芯采摘法”。初制包含晒青、晾青、摇青、炒青、揉捻、初烘、包揉、复烘、复包揉、烘干10道工序。精制包含筛分、拣剔、拼堆、烘焙、摊凉、包装6道工序。

在整个制茶过程中,制茶师灵活掌握各道工序中的关键环节,经过晒青、晾青、摇青,使茶叶形成奇特的“绿叶红镶边”现象和独特的色、香、味内质,再进行高温杀青,制止酶的活性,最后通过揉捻和反复包揉、烘焙,形成天然的“兰花香”和特殊的“观音韵”。  

铁观音乌润结实,沉重似铁,音韵显现,其制作技艺是安溪茶农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在我国制茶界独树一帜。

白茶制作技艺(福鼎白茶制作技艺)

白茶制作技艺(福鼎白茶制作技艺)主要流布于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明代田艺蘅《煮泉小品》载:“芽者,生晒者为上,亦更近自然……生晒茶沦于瓯中,则旗枪舒畅,清翠鲜明,万为可爱。”其中的日晒干燥法和鲜叶采摘标准,被认为是白茶制作的雏形。  

福鼎白茶因成品芽头肥壮,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该茶在制作时不炒不揉,成品茶主要有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和寿眉,创新白茶中有新工艺白茶。


福鼎白茶制作技艺主要分为初制和精制。其初制技艺主要是晾青、萎凋、轻揉捻(新工艺白茶特有)、并筛、烘焙;精制工艺流程为拣剔、拼配、烘焙、装箱。

其中,萎凋分为自然萎凋,复式萎凋和加温萎凋。自然萎凋是将萎凋叶置于晾青架上进行,期间不能翻动。复式萎凋则是将萎凋叶置于日光下进行光照天然加温萎凋,而后又进行人工加温方式萎凋,形成独一无二的萎凋方式。加温萎调是采用管道加温、萎调槽加温、电能加温进行室内控温萎调。

传统福鼎白茶最主要的特点是毫色银白,有“绿妆素裹”之称。其色泽墨绿或灰绿,芽头肥壮,茸毛厚,富有光泽;毫香显露,并伴有微花香;汤色浅杏黄或杏黄明亮,滋味鲜爽,纯厚回甘,叶底嫩匀。

花茶制作技艺(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

花茶制作技艺(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主要流布于福建省福州市,源于宋,成于明,盛于清。北宋时福州成为茉莉之都,开始生产茉莉花茶,至明代时加工技术成熟稳定。清朝道光年间,福州作为通商口岸,成为中国三大茶市之一;清朝咸丰年间,福州茉莉花茶作为皇家贡茶,开始进行大规模商品化生产,并畅销欧美和南洋地区。

福州茉莉花茶采用烘青绿茶窨制,即用一层花一层茶重重叠叠,充分拌匀、充分通氧,让花不失生机,茶吸收新鲜的花香达到饱和状态。其制作技艺的流程主要包括茶坯粗制、精制和伺花、茶花拼和(窨花)、静置通花、收堆复窨、茶花分离(起花)、转窨或提花、匀堆装箱。其中,窨花是制作福州茉莉花茶的重点工序,根据每年茉莉花的品质和茶坯质量,最高可做到八到十窨。


福州市种植的茉莉花品种分为福州种和长乐种,有单瓣、双瓣和多瓣茉莉花,其中,单瓣茉莉花是福州所特有。茶树种植于山坡与山顶,有保持水土、改善气候和空气质量、调节碳平衡的作用,也具有较高的景观价值。

红茶制作技艺(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

红茶制作技艺(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发源于福建省福安市白云山麓的坦洋村。该传承至今已有170多年历史。相传,清咸丰年间,坦洋村茶人以“坦洋菜茶”为原料,创制成功“坦洋工夫”红茶。坦洋工夫茶的出口兴盛,从清光绪6年到民国25年,平均每年出口的坦洋工夫多达10000多担,极大地促进了坦洋的市井繁荣。该茶经广州运销至西欧,受到广泛喜爱,更成为当时欧洲皇室贵族所青睐的下午茶。

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分为初制加工和精制加工两部分。初制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道工序制成红毛茶,毛茶再经过初抖、平筛、撩筛、捞筛、复抖、紧门、毛选、复选、清风即“三平、三抖、三选”,以及风选、拣剔、复火、拼配匀堆等精制工序,最终形成成品茶,故坦洋有俗语“茶叶做到老、筛路学不了”。

制成的坦洋工夫茶具有“色艳香浓,鲜纯清甘”的品质。外形紧细匀整、色泽乌黑油润、略带金毫、显锋苗,内质香气清鲜,汤色清澈红亮带金圈,滋味甜醇鲜爽,有特殊的桂圆香,叶底红亮软嫩。

乌龙茶制作技艺(漳平水仙茶制作技艺)

乌龙茶制作技艺(漳平水仙茶制作技艺)主要流布于福建省漳平市,其紧压茶技艺填补了我国乌龙茶紧压茶的空白。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漳平茶农在闽北乌龙茶“重发酵”和闽南乌龙茶“轻发酵”的基础上,结合漳平茶实际,创制出便于携带的四方茶饼,该制饼工艺成为漳平水仙茶的独特技艺。

漳平水仙茶制作技艺的工序繁多,其技艺流程为:采摘、晒青、凉青、做青(摇青和静置)、杀青、揉捻、保鲜、拣剔、模压造型、烘焙等。

其中,模压造型是漳平水仙茶的标志性工艺。该技艺使用木制模具,该模具分为木模和木槌。将包装纸铺开,上置内边为4*4厘米的木模,加入约14克揉捻叶,再用木槌加压造型,成型后将纸包扎紧,用米浆黏封。

制成的漳平水仙茶主要分为清香型和浓香型两种类型。清香型漳平水仙茶,色泽砂绿间蜜黄,兰花香明显,滋味浓醇甘爽,汤色金黄明亮,叶底肥厚软亮、红边鲜明、匀齐。浓香型漳平水仙茶,则色泽乌褐油润,桂花香明显,滋味醇厚回甘,汤色金黄明亮,叶底肥厚软亮、有红边

广东

潮汕工夫茶主要流行于广东潮汕地区,这是自明清以来流传有序的一种生活方式,潮汕人说这是“茶薄人情厚”。

一把小砂铫、一个朱泥壶、三个小茶杯,再加上一个炭火正旺的红泥风炉,数百年来在潮汕,它们从未曾冷却过。

茶艺(潮州工夫茶艺)(2008)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茶艺(潮州工夫茶艺)

茶艺(潮州工夫茶艺)主要流布于于广东省潮州及周边地区。潮州地势北高南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种植茶树,所产单丛茶尤其受到潮州人的喜爱。自明代朱元璋颁布“废团改散”诏令后,潮州地区逐渐流行瀹饮法散茶冲泡,至清代中期蔚然成风,冲泡方法也已形成规范,并流传到东南亚及台湾等地。

潮州工夫茶艺指明清时期开始流行于广东潮州府及周边地区所特有的传统饮茶习俗和冲泡方法。

选择以凤凰单丛茶为代表的乌龙茶类,采用特定器具、洁净的水和独特的技法程式。单单完整的冲泡程式,就有二十一道,有“扇风催炭白”的周到,有“热盏巧滚杯”的冲茶技巧,有“提铫速高注”的连贯动作,有“关公巡城池、韩信点兵准”的儒雅流畅,有“先闻寻其香、再啜觅其味”的品饮之雅。其中,“关公巡城池”是在斟茶过程中,注意每杯茶汤的水量和色泽,三杯轮匀,犹如“关公巡城”。而“韩信点兵准”则指在点滴茶汤时注意调节每杯茶的浓淡程度,手法要稳、准、匀,使余沥全尽。

潮州工夫茶艺不受环境限制,三五成群共饮的习俗尤为普遍。潮州工夫茶艺作为潮州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了“和、敬、精、乐”的精神内涵,具有民俗学、潮学、社会生活史等方面的研究价值。

来源:中国茶叶博物馆茶友会,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35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