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凤庆普洱茶

找到约1,177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一个山东茶人眼里的凤庆茶:凤庆茶漫谈

  我在凤庆做茶已经六年了,对这里有家一样的熟悉与亲切感,习惯了这里的气候,听懂了这里的方言,开车已经不需要导航,适应了各种山路弯道,经常给来凤庆寻茶问道的朋友做导游。应茶业复兴周先生邀请,跟读者朋友们聊一聊凤庆茶的相关情况。

  云南茶产销量全国第一,茶品类涵盖了除黄茶以外六大茶类中的五大类,但是由于知名度的差异,一般人印象中的云南茶主要是普洱茶和滇红茶。中国普洱茶第一县是勐海,中国红茶第一县是凤庆,这两个县也是云南茶产量前两名,都入围全国十大产茶县。

  谈凤庆茶首先要谈滇红茶,但又不仅仅是滇红茶。虽然是红茶第一县,凤庆并不只生产滇红茶,普洱茶和绿茶产量也很大。根据《凤庆县志》记载,2005年凤庆销售红茶3457吨、绿茶576吨、普洱茶2467吨。近几年滇红在凤庆茶中约占80%左右的份额,其他茶类比例逐年增加。

  云南澜沧江流域是世界茶叶发源地,凤庆位于这个发源地的核心区。

  根据凤庆县于20世纪50年代、70年代、80年代、2003年10月和2005年5月组织的古茶树资源普查结果,凤庆县共有古茶树资源56500亩,其中野生古茶树群落32100亩,明朝以前的驯化型古茶树3100亩,清朝种植的驯化型古茶树21300亩。其中树干周长超过2.2米的大型古茶树十多棵,最大的香竹箐锦绣茶祖古茶树树干周长5.8米,树高10.6米,是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世界上最大的古茶树。

  从现有的野生古茶树群落分布情况看,凤庆以及周边的昌宁、永德、双江是野生古茶树群落最集中的区域,是世界茶叶发源地核心区。

  在云南茶产区的版图上

  凤庆处于云南茶主产区的核心区

  除了勐海和凤庆,云南茶产量前五名的还有昌宁县、云县、临沧市临翔区,这三个县区与凤庆组成了以凤庆为中心的滇红核心产区,产销量约占云南滇红茶的80%。云县是凤庆很多茶厂的原料基地,也有凤庆人到昌宁投资茶厂。近年来昌宁红茶快速崛起,有与凤庆争夺滇红茶原产地的趋势。明清时代的顺宁府,辖区就是云县、凤庆、昌宁三个县,这三个县在澜沧江外相同的峡谷地带,气候相近,资源相似,树种相同。

  除了这四个区县,临沧市双江县、永德县、镇康县都是全国百强产茶县。近些年在冰岛茶的带动下,双江勐库成为普洱茶重要的产区交易市场,沿公路两侧星罗棋布的茶产业一目了然。凤庆的红茶城主要是低端毛料市场,很多人来凤庆看到这些市场以后,很容易感觉凤庆普洱茶市场很小,其实不然。

  与近十年兴起的名山名寨小作坊散兵游勇的方式不同,凤庆茶产业十几年前就已经升级到军团作战。2005年凤庆就已经有规模茶厂30多家,这些茶厂都有全国市场的运营能力和渠道,不会在当地市场做太多动作。除了滇红茶,普洱茶的大厂也很多,比如滇红集团80年代就开始恢复生产普洱茶生茶和熟茶、中茶公司在云南茶区的第一家工厂在凤庆、云南白茶集团收购了凤庆茶厂(滇红集团前身老厂)生产普洱茶和滇红茶,龙润普洱凤庆茶厂、本地的蒲门茶业、春茗茶厂的普洱茶产量都比较大,如此等等。除了在凤庆当地收购鲜叶加工外,临沧地区很多普洱茶也在凤庆集散,这种集散是直接进了大厂的车间,寻茶问道的散客见不到真实情况。

  凤庆茶历史悠久

  顺宁府是明清代茶马古道西线的核心枢纽

  云南茶马古道主要有东西两条线路,一般人对东线比较熟悉,从江内的易武、江外的勐海、澜沧等地区到普洱府集中,然后北上大理的下关集散运往藏区,或者从普洱市到昆明运往内地。

  茶马古道西线是从双江勐库开始,包括周边的缅宁(临翔区)、永德、云县等茶区的茶,在顺宁(凤庆)集中,然后过澜沧江的青龙桥,沿着顺下线经过鲁史古镇、巍山到达下关,与东线汇合,然后运往藏区。

  就像今天勐海与凤庆在云南茶区的双子座一样,当年云南茶区的中心是普洱府和顺宁府。

  明清时代云南茶主要就是普洱茶了,那个时代滇红茶还没有诞生。那种认为凤庆茶不适合制作普洱茶的论调显然是对历史的无知。清乾隆年间,王昶著《滇行日录》论云南茶:顺宁茶味薄而清,甘香溢齿,云南茶以此为最......这个论述非常准确的描述了顺宁普洱茶的口感——香甜度高、茶汤厚度相比较勐海茶更薄一些,清冽的感觉以及水里含香、唇齿留香的特点明显。

  滇红茶的历史是从1939年

  冯绍裘先生创办顺宁茶厂开始的

  我多次写过这句话:滇红茶是为抗战而生的英雄茶!茶叶是国民政府出口创汇购买抗战物资的战略商品,抗日战争期间东南茶区沦陷,1939年中茶公司派遣技术专家赴云南投资建厂,发展茶叶生产。沿着茶马古道东西两条线,范和钧先生从东线到佛海(勐海)创建佛海茶厂(今勐海茶厂),冯绍裘先生从西线到顺宁创建了顺宁茶厂(今凤庆茶厂,滇红集团前身)。1942年日军攻占缅甸,处于边境附近的佛海茶厂遭到日军飞机轰炸,被迫停产,而顺宁茶厂距离边境线较远,又有高山阻隔,没有被日军发现,就一直延续到今天,传承了滇红茶的正统衣钵。

  冯绍裘先生是中国机器制茶之父,国内顶级茶叶专家,直到解放后冯老先生仍然活跃在茶产业,于1987年去世,享年87岁。

  冯绍裘先生到顺宁创办实验茶厂,用祁门红茶的工艺,结合云南大叶种茶的特点,创造性的设计发明了木制揉茶机、烘茶机等茶叶生产设备,让滇红茶从诞生之日就进入了机械化制茶的轨道。顺宁茶厂于1939年当年建厂当年投产生产滇红茶500担(约16吨),经香港转销伦敦市场,在国际市场引起轰动,一出道就跻身名流。1959年后,凤庆茶厂的滇红茶被确定为外交礼茶,多次作为国礼茶赠送英国女王。


  冯绍裘先生创办顺宁茶厂的过程中,为云南茶产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1939年至1940年,云南先后创办了顺宁(凤庆)实验茶厂、佛海(勐海)茶厂、宜良茶厂、复兴茶厂和康藏(下关)茶厂,他们的厂长都是从顺宁茶厂技术员中调任的。如技师祁曾培调任康藏(下关)茶厂厂长;总务主任童衣云调任复兴茶厂厂长兼宜良茶厂厂长;技术主任唐庆阳调任勐海茶厂任副厂长、厂长,任职长达35年;技术员吴国英担任凤庆茶厂厂长,任职时间长达2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祁曾培在北京茶叶总公司任技师职务。

  今天的凤庆能成为中国红茶第一县,得益于冯先生在开办顺宁茶厂过程中打下的产业基础。现在凤庆有各类初制所300多处,精制厂30多家,专业滇红茶技师千人以上,年产能35000吨以上,近几年仍然不断有外来厂商投资建厂,这是一个庞大而成熟的产业,是滇红茶80年来发展的成果。

  凤庆大叶种乔木茶的适制性

  是滇红茶成功的物质基础

  云南大叶种乔木茶是云南茶独具特色的物质基础,其中凤庆大叶种、勐库大叶种、勐海大叶种三个品种是国家级良种,三个国家级良种的代表名茶是滇红茶、冰岛茶、老班章茶。

  云南农业大学周红杰教授研究团队的科研成果,科学的解释了云南不同品种茶的物质基础带来的不同口感。比如凤庆大叶种氨基酸含量较高,其他三项指标较低,这是凤庆茶香甜有余而浓强不足的物质基础。具体如下表:

  如何评判凤庆茶的现状与未来?

  从民国到2000年前后,滇红茶是云南茶的明星,出口创汇的主力,甚至是东南茶区红茶拼配出口的“味精”,墙内开花墙外香,因为大部分都按照国家计划出口,国内消费者反而知之甚少。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已经从一个农业国变成一个工业国,农产品价格不再那么便宜,现在好的茶叶都是内销,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出口茶叶的平均价格约20元/500g。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滇红茶没有了当年出口时代的荣光,对国内市场的转换过程还没有完全到位。随着老茶厂运营思路的变革以及新茶厂的兴起,对传统等级茶的扬弃,研发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精品茶,相信滇红茶未来可期。

  近十几年以来,云南茶的明星是普洱茶,特别是老班章、冰岛领衔的名山名寨茶,从2005年茶马古道马帮进京开始,普洱茶搭上了民族文化和传统复兴的快船,每年都是茶产业的话题明星。

  凤庆茶目前处于转型期的低谷,相当于普洱茶市场2009年前后的状况。何以做出如此判断?

  以滇红茶为主的凤庆茶,近二十几年经历了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从出口市场转向国内市场,从批量等级茶逐渐转向精品定制茶的转变过程,而最后一个转变还没有完成。

  研究普洱茶的人比较多,大家都比较清楚从2005年普洱茶马帮进京到2007年崩盘,这三年是普洱茶的高光时刻。此后2008年到2010年这个时期是普洱茶市场的黑暗时期。2010年以后至今,普洱茶找准了山头茶、古树茶的点,以点带面重新崛起。

  跟这个节奏类似,滇红茶出口转内销以后非常困难,很多初制所关停,以滇红集团为首的各大茶厂、茶所改制,体制改革后各茶厂逐渐适应了国内市场的经营,但是产品仍然是传统的金芽、经典58、松针、螺茶、毛峰等等。滇红集团作为行业旗舰,一直在做产品研发的突破,直到“中国红”这一款茶研发成功,并再次作为滇红国礼茶赠送威廉王子,滇红茶迎来了短暂的高光时刻,就像2006年到2007年春天的普洱茶市场。卖到几万块一斤的中国红,因为其特殊的高香不被国内消费者接受,红火了一两年后市场快速萎缩。近三年来,滇红集团以及部分红茶厂经营困难,整个行业处于涅槃的暗夜,就像2008年至2010年的普洱茶市场。

  加上今年的疫情影响,现在是凤庆茶大V线的低谷。未来三五年是凤庆茶强势崛起的时期。何以见得?

  第一,国内各路资金密集投资凤庆茶。除了本土的茶企,近些年投资比较大的外来企业有中茶(六大茶山)、小罐茶、陈升号、云南白药集团、龙润、临沧工投(国资)、凤宁号等,特别是国字号的中茶和行业新星小罐茶的投资,对凤庆茶来说是资本市场重要的风向标。

  第二,凤庆茶的产品转型正在取得突破,这是凤庆茶重新崛起的关键。

  这是一个比较大的课题,滇红茶传统产品的盘子太大,几个亿的资金进去根本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就像普洱茶行业大益主导的拼配茶市场一样。但是局部的、小众的、高精尖的产品破茧而出,会逐渐拉升产业的定位,就像普洱茶的名山名寨。

  比如主打金针茶的小罐茶,在这个单品市场已经开始拉升鲜叶价格,如果价格进一步拉升,产量进一步扩大,这个单品可能会被小罐茶短期内垄断,因为其他企业的营销能力卖不出小罐茶的价格,也就承受不了太高的成本。2020年春茶期间,小罐茶凤庆茶厂一期投产以来,已经把凤七号单芽类茶的鲜叶成本拉升了20%--30%。

  比如高端红茶的产品细分与市场细分。与普洱茶相比,滇红茶的古树类产品与单芽类产品的市场价值是倒挂的。随着消费者意识的提高,古树滇红茶的价格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这个方面昌宁红已经先行一步。

  比如生态荒野茶园与普通高优茶园的产品细分还有很大的空间,这方面滇红集团有很大的优势还没有挖掘出来。滇红集团自有茶山和加工能力,是云南任何茶厂没法比的,大概有90多个带茶山基地的初制所。很多偏远山头的茶山弃采多年,原生态条件极好,具备开发高端茶的基础。

  第三、凤庆茶的品类优势正在发挥出来。前面说过,凤庆茶不仅仅是滇红茶,还有绿茶、普洱茶、白茶等。我在凤庆这六年,与我的合作伙伴一起做了各种品类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比如用野生茶、过渡型茶、人工驯化型古树茶、人工驯化型荒野茶等不同树种,分布做红茶、白茶、普洱茶,排列组合,优中选优。我发现凤庆大叶种和野生茶可以做出很多有特点、有市场的好产品。

  凤庆大叶种的白茶可以发扬光大,凤庆的普洱茶生茶独具特色,凤庆大叶种茶发酵普洱茶熟茶无与伦比......凤庆大叶种的适制性得天独厚,因为大部分人更喜欢香甜,而不是苦涩。

  有没有成功的案例呢?您可知道白药集团的醉春秋?

  第四、凤庆大茶区的小产区茶值得精雕细琢。凤庆及周边是一个产销量占云南茶1/3强的大茶区,这里有很多独具特色的山头没有挖掘出来。这些年有很多茶厂茶商开始做这个工作,类似于名山茶的运作。这个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优秀的产品,需要市场的认可,需要相当的营销手段。比如我做的非常成功的一款茶——秘境古树普洱茶,在山东(青岛)、北京、上海、内蒙古等地区的小众市场已经成为一款广受欢迎、有自己独特点的优秀茶品。

  今年据说陈升号已经进驻凤庆某茶山运作,地方政府非常支持,基本上按照名山名寨茶的方式做普洱茶。

  未来已来,凤庆茶必将重新回到自己应有的位置。高中低端茶全覆盖,不同品类各归其位的大茶区是凤庆茶的未来。

  来源:茶业复兴


“中大欠我一饼普洱茶”!中山大学今年的录取通知书里,竟藏着来自云南凤庆的惊喜

前几天寻茶君正刷着朋友圈,

突然,一条视频让人眼前一亮,

这也太太太赞了叭!

↓ LOOK ↓


【中山大学】录取通知书+云南普洱茶

这是什么神仙CP?!

寻茶君瞬间柠檬精上身!

好羡慕!好想拥有!

与往年的录取通知书不同,这可是中山大学首次以礼盒的形式派送录取通知书,除录取通知书之外,还装有几份惊喜礼物,其中有一份礼物是来自云南省凤庆县的普洱茶

这份充满茶香的录取通知书一发布,

中山大学的学长和家长们坐不住了,

全在评论区呐喊着自己也想来一套。

当然,对咱们广大网友来说,

最好奇的还是这个奇妙组合是如何诞生?

作为学校与新生的第一次互动,

寻茶君知道,

每一份录取通知书都可谓意义非凡。

所以,这一饼普洱茶里,

肯定有故事…

中山大学2022年本科录取通知书礼盒里的云南凤庆普洱茶(图源:中山大学招生办公室)

这要从中山大学与凤庆县的结缘开始说起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

中大与凤庆的不解之缘

一个是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双一流”高校,

一个是位于云南边陲的“世界滇红之乡”。

2013年,中山大学定点帮扶云南省凤庆县。从那时起,中山大学在产业、医疗、教育等方面集结自己全部的优势资源,尽最大努力全心全意帮助凤庆,如今,已经延续到第十个年头。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一饼普洱茶的故事,寻茶君专门联系到中山大学挂职干部、凤庆县副县长张哲,由他向我们娓娓道来。

中山大学挂职干部、凤庆县副县长 张哲

【寻茶君专访中山大学挂职干部、凤庆县副县长 张哲】

寻茶君:2022年中山大学录取通知书中有一饼凤庆的普洱茶,它的设计初衷是什么?

绿色 | 云茶

中山大学挂职干部、凤庆县副县长 张哲:设计的初衷有三个,一是中山大学一直举全校之力做好定点帮扶云南凤庆工作,包括学校招生办公室,这饼茶就是最好的例证;二是让新同学打开录取通知书就能同时收到两份礼物:一份是给自己的,“中山大学学子”称号;一份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学习送给父母师长的,这一饼普洱茶。三是希望能更好地推广凤庆的茶叶,助力凤庆茶产业振兴。

寻茶君:作为“世界滇红之乡”,其实滇红茶更能代表凤庆县,为什么最终选择了凤庆普洱茶作为礼物呢?

绿色 | 云茶

中山大学挂职干部、凤庆县副县长 张哲:最开始的设想是推广凤庆滇红茶,后来考虑到新生家长的心情,因为这饼茶是作为录取通知书的其中一部分,家长未必会喝,大概率会作为收藏和纪念品。因此改为了普洱茶,可以长久地保存下来。当然最重要的是,希望凤庆茶叶能够随着录取通知书走向全国各地,走进千家万户。

寻茶君:以这一饼来自凤庆的普洱茶与入学新生们建立第一次互动,希望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绿色 | 云茶

中山大学挂职干部、凤庆县副县长 张哲:实物更有感染力,希望2022年的新生从拿到这一饼茶开始,就时刻牢记母校中山大学一直在坚持服务国家乡村振兴的战略。未来,同学们也应该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可以到凤庆参加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锻炼成才、建功立业。

盛产茶叶的凤庆县,

是茶马古道的重要起点之一。

全县96%以上农业人口种植茶叶,

茶叶是当地百姓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

2018年,凤庆县委、县政府推出“10.17牵手号”扶贫爱心茶,中山大学扶贫工作组号召广大师生、校友认购,学校一共采购1000余份,并从中抽取万余元扶贫基金,用于凤庆当地贫困户生产生活发展建设。

“10.17牵手号”扶贫爱心茶

同年3月,为了更精准地助力凤庆茶产品销售,中山大学开设电商销售店铺【凤庆特产馆】,55款农特产品主打凤庆县两大特色产业——茶叶和核桃。其中茶叶从32元的口粮茶到960元高端礼盒茶,涵盖了不同的消费需求。

2019年,中山大学“逸仙茶”成品亮相。为了让中山大学的师生们与远方的凤庆县能实现更多互动,学校特别邀请全校师生积极参与“中大逸仙茶”茶叶包装设计大赛。作为一款爱心茶,“逸仙茶”销售额的5%将作为公益基金用于帮助贫困户及留守儿童,支持中山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在当地的支教工作。

“中大逸仙茶”茶叶包装设计大赛 团体一等奖

“一杯好茶 一份爱心 ”

茶产品有了,如何助力销售,实实在在地装进茶农的“钱袋子”?中山大学努力想办法争取。终于在同年,中山大学与广东农行达成扶贫共建,并在农行掌银“扶贫商城”平台开通扶贫专区,为凤庆茶叶拓宽销路。

2022年“5.21国际茶日”,为了响应国家深化创新消费帮扶的号召,中山大学又开启了一波轰轰烈烈的“2022春茶行动”,不仅专门设计了三款定制的凤庆春茶,还邀请学校师生参与录制为凤庆滇红打Call的暖心视频。


几十位学者、医生、学生和校友饱含深情,话语间无不透露出对凤庆的期待和祝福。

作为“2022春茶行动”的重头戏,这批定制版凤庆春茶共2吨,由中山大学工会、校友总会委托校友企业和帮扶企业——凤庆大摆田茶厂专属定制。包装设计从初见滇红的“苦短甜长”,到岁岁年年与滇红“相伴甚欢”,最后用一片叶子的奇妙缘分,凝结了中山大学对凤庆越来越好的祝福,结对之路越走越宽,一路向前的美好心愿。

这批爱心春茶在网络平台受到一致好评。最重要的是,每购买一份春茶,就献出了一份爱心。(销售额的10%由企业捐赠到中山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乡村振兴专项)

凤庆滇红茶香不香?网友给出了很高的评价。“特别好闻好喝,谢谢中大推荐,让我品到一款有历史又好喝的红茶”、“母校帮扶地方产品,货真价实、强烈推荐”。寻茶君看到这里,也真切地感受到了浓浓的暖意。

诞生于1939年的凤庆滇红茶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茶文化。2021年,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组织外籍教师、同学们到凤庆县爬茶山、走访茶厂、学制茶,与茶农谈天交流,还一同去参观滇红博物馆、村史馆,用双眼见证、用味觉感知深厚的滇红文化。

在大摆田茶厂前合影(来源:国际翻译学院)

深入茶山(来源:国际翻译学院)

一封满含真挚的感谢信,从凤庆寄到了广东,凤庆人民对中山大学定点扶贫所给予的帮助、支持和奉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看到这份浓浓的情谊,

寻茶君不仅对凤庆的未来满怀期待,

也对新入学的同学们充满信心。

凤庆县安石村村民在茶地里采茶 图/徐永进

同学们,当你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

打开这份录取通知书礼盒,

你要知道,这一饼普洱茶,

饱含了凤庆人民与中大老师们殷殷期盼。

中山大学2022年本科录取通知书内页

希望每一位新生,

每一位年轻人,

在乡村振兴的新阶段,

争做能够引领未来的人!

孩子们,加油!

来源:

七彩云端

绿色 | 云茶

部分内容整合自中山大学新W网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有心了,大学录取通知书里还有一饼普洱茶!

七月时节,榜上有名的高考学子们将陆续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近日,考取中山大学的学子们纷纷在朋友圈晒出了一份特别的录取通知书,除录取通知书之外,还有一份神仙CP——来自云南省凤庆县的普洱茶。

中山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与往年的录取通知书不同,这可是中山大学首次以礼盒的形式派送录取通知书,这份充满茶香的录取通知书一发布,中山大学的学长和家长们坐不住了,全在评论区呐喊着自己也想来一套。作为学校与新生的第一次互动,这饼普洱茶里有着怎样的故事?

众所周知,云南省凤庆县是“世界滇红之乡”,种茶、制茶历史悠久,境内有树龄3200多年的香竹箐栽培型古茶树—锦绣茶王,滇红茶曾作为国礼赠予英国女王和斯里兰卡总统、总理等外国政要,是全国十大重点产茶县之一,这里也是普洱茶的重要产地,茶叶是当地的主要经济来源。2020年,全县有茶园面积35.6万亩,其中古树茶和野生茶面积5.6万亩,茶叶从业人员32.55万人,茶农人均茶叶收入达4097元。

云南凤庆茶园。

2013年开始,作为教育部直属院校的中山大学定点帮扶国家级贫困县—凤庆县。从那时起,中山大学在产业、医疗、教育等方面集结自己全部的优势资源,尽最大努力全心全意帮助凤庆,如今,已经延续到第十个年头。

凤庆县的特产是茶叶和核桃,如何将凤庆茶叶和农副土特产品带出凤庆山区,是中山大学挂职凤庆县的每一届挂职干部的责任与使命。正在凤庆县挂职的中山大学干部、凤庆县副县长张哲介绍说,没想到我们的一个小小创意尽然在社会上引起巨大的反响。

说起当初的设计初衷有三个:一是中山大学一直举全校之力做好定点帮扶云南凤庆县工作,这饼茶便是最好的例证;二是让新同学打开录取通知书就能同时收到两份礼物:一份是给自己的,“中山大学学子”称号;一份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学习送给父母师长的,就是这一饼普洱茶;三是希望能更好地推广凤庆的茶叶,助力凤庆茶产业振兴。

凤庆县作为“世界滇红之乡”,其实滇红茶更具代表性,为什么最终选择了凤庆普洱茶而不是滇红呢?张哲介绍说,最开始的设想是推广凤庆滇红茶,后来考虑到新生家长的心情,因为这饼茶是作为录取通知书的其中一部分,家长未必会喝,大概率会作为收藏和纪念品。因此改为了普洱茶,可以长久地保存下来。

凤庆县推出的“10·17牵手号”扶贫爱心茶。

其实,早在2018年,中共凤庆县委、县政府就推出“10·17牵手号”扶贫爱心茶,中山大学扶贫工作组号召广大师生、校友认购,学校一共采购1000余份,并从中抽取万余元扶贫基金,用于凤庆当地贫困户生产生活发展建设。

同年3月,为了更精准地助力凤庆茶产品销售,中山大学开设电商销售店铺“凤庆特产馆”,55款农副土特产品主打凤庆县两大特色产业——茶叶和核桃。其中茶叶从32元的口粮茶到960元高端礼盒茶,涵盖了不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生长于凤庆县内、树龄达3200多年的香竹箐栽培型古茶树—锦绣茶王。

2019年,中山大学“逸仙茶”成品亮相。为了让中山大学的师生与远方的凤庆县能实现更多互动,学校特别邀请全校师生积极参与中山大学“逸仙茶”茶叶包装设计大赛。作为一款爱心茶,“逸仙茶”销售额的5%将作为公益基金用于帮助贫困户及留守儿童,支持中山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在当地的支教工作。

2022年“5·21”国际茶日,为响应国家深化创新消费帮扶的号召,中山大学又开启了轰轰烈烈的“2022春茶行动”,不仅专门设计了三款定制的凤庆春茶,还邀请学校师生参与录制为凤庆滇红打Call的暖心视频。

作为“2022春茶行动”的重头戏,这批定制版凤庆春茶共有2吨,由中山大学工会、校友总会委托校友企业和帮扶企业——凤庆大摆田茶厂专属定制。包装设计从初见滇红的“苦短甜长”,到岁岁年年与滇红“相伴甚欢”,最后用一片叶子的奇妙缘分,凝结了中山大学对凤庆越来越好的祝福,结对之路越走越宽,一路向前的美好心愿。

中山大学的学子们,当你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打开这份录取通知书礼盒时,你可知道,这一饼普洱茶,饱含了云南凤庆县人民与中山大学老师们的殷殷期盼。

来源:茶周刊,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152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5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