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凤庆茶厂普洱

找到约378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六大茶山凤庆茶厂:六山凤庆名垂史,国饮中茶看今朝

  鲁史古镇,驼铃声声;千年凤庆,万里飘香。

图片描述  
图片描述  

  400多年前

  地理学家徐霞客心仪太华茶,对其赞不绝口,在其《徐霞客游记》中留下“自汲香泉带落花,漫烧石鼎试新茶”的美名。

  1922年:骆英才老先生在鲁史开始了第一片茶叶,俊昌号从此传承百年,流传至今不绝。

  1939年

  滇红之父冯绍裘奉命来到顺宁(现凤庆),始创顺宁实验茶厂,救中国于危难之中,开启了滇红的辉煌之路。

  随后,凤庆的茶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凤庆茶叶在新中国成立后迅速崛起。古往今来,凤庆在云茶辉宏的历史中声名显赫,扮演着积极的角色。

  2007年3月22日,是又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大茶山凤庆茶厂在迎春河边隆重开业。政企领导、各界文化名流纷纷到场祝贺,嘉朋满坐,共同见证了普洱茶的这一盛世。大家满怀信心,坚信六大茶山凤庆茶厂的建设投产,“必将促进普洱茶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普洱茶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生产生产提供样板……”“必将为临沧茶叶产业引入优秀的企业管理方法,注入新的活力……”


  白驹过隙,12年悄然而过,普洱江湖风起云涌,六大茶山不负众望,一路披荆斩棘,写下了一页页辉宏的篇章。这一切都源于六大茶山一直坚守的“百年古方,传承古今”的企业宗旨,以及“质量决定成败,文化主导未来”的企业管理理念,从建厂之日开始,六大茶山就率先提出了“普洱茶新高度”的口号,即产品质量和普洱茶文化上的新高度。

图片描述  

  普洱茶是一种特殊的饮品,既有其珍贵的品饮价值,也有其深厚的文化价值,是历史沉淀的产物。六大茶山在注重品质的同时,格外注重打造自己的文化品格。2005年9月创办了《六大茶山》内刊,随后还在业内首次推出了《六大茶山之歌》。阮殿蓉董事长以身作则,笔耕不辍,出版了茶说典藏系列之《六大茶山》、《我的人文普洱》、《普洱茶在发现》等茶书,同时在多家媒体杂志开设说茶专栏,不遗余力的为普洱茶的文化建设积极努力。普洱茶,这一神奇的树叶,也让时光在阮殿蓉身上驻颜,让她成为了一位传奇的女子。


  当年的场景如昨日重现,还记得阮殿蓉董事长在欢迎辞中说到:“对于六大茶山来说,凤庆茶厂的建设投产,意味着一个梦想的实现,但同时也意味着另一个梦想的开始。而新的梦想,就是以最现代的生产设备,最严格的生产要求,生产出让广大茶友最满意的茶品!为此,六大茶山将一如既往地坚持走仁德诚信的经营之路。仁者无敌,长青。制茶‘修合虽无人见,诚信自有天知’。因为我们深信,唯有诚,方可取信于消费者;唯有诚,才可能打造百年基业。这种诚,是天道所在。唯合天道,企业才可长久。”天道,正是茶的精神,正是秉承这一天人合一的企业管理理念,六大茶山得到行业的高度认可,十余年以来,始终是中茶的战略合作伙伴,是其大后方坚强的后盾。

图片描述  


  迎春河畔花红柳绿,河水奔流不息,浩浩荡荡地流入澜沧江母亲河。它从未停下脚步,正如六大茶山凤庆茶厂一样。2007年至今,已十二载春秋,凤庆茶厂谱写了辉煌的历史。今天,春色满园,凤庆茶厂芳华绝代,即将踏入另一个大舞台。正如阮所说“一个梦想的实现,同时也意味着另一个梦想的开始”,我们作别昨日的辉煌,或有不舍,唯给予祝福,坚信凤庆茶厂一定会再创佳绩,谱写普洱茶的新篇章,国饮中茶还看今朝!


德丰昌说普洱 国营茶厂简述:下关茶厂及凤庆茶厂

百年普洱 经典传承

  云南四大国营茶厂,分别是昆明茶厂、勐海茶厂、下关茶厂、凤庆茶厂,上两期简述了昆明茶厂和勐海茶厂历史,这一期简述一下下关茶厂和凤庆茶厂历史。

视频用时10分18秒


下关茶厂

  1941年,康藏茶厂成立,是下关茶厂的前身。

  1948年4月“云南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新康藏茶厂”。

  1950年改名为“中国茶业公司云南省分公司下关茶厂”。

  1951年紧茶统一规格,每个238克,每筒七个,每担30筒。

  1952年中国茶叶公司所属系统内统一使用“中茶牌”商标,从此各国营茶厂统一沿用“中茶牌”至今。下关茶厂开始生产七子饼茶。进入60年代因原料调拨计划和加工产品的分工,下关茶厂以沱茶与紧茶为主要产品,圆茶只少量生产,多数计划交由勐海茶厂。

  1955年经省公司批准,紧茶规格由心脏型改为砖型,先生产10吨到丽江等地试销并征求消费者意见。同年,省公司通知茶厂对出口紧茶进行人工后发酵试验。下关茶厂七子饼茶形状由凹形底改为平底。

  1956年按股合并私营茶庄或茶业公司于国营企业,从此结束私商经营茶业的历史。

  1958年试验成功高温快速人工后发酵,达到缩短发酵周期、降低成本的效果。

  1960年批准量产250克普洱方茶。

  1962年开始生产125克沱茶。

  1963年因“文化大革命”影响,紧茶宝焰牌改为团结牌;而心脏型不利于机械加工、包装,遂停止生产,1967年开始生产砖茶紧茶,配料与加工工艺不变。

  1968年为配合茶厂定量供应的原因,沱茶重量从原来的125克改为100克。

  1972年经省茶司批准,恢复七子饼茶的生产。

  1975年试制普洱沱茶(熟茶),1976年批量出口沱茶(7663)专供香港天生行,由该行转销法国市场。

  1976年省公司召开全省普洱茶生产会议,要求昆明、勐海、下关三个厂加大生产普洱茶(渥堆熟茶),并决定茶品唛号。下关厂为76开头,末尾为3。

  1978年下关茶厂原本产量不大的圆茶(七子饼茶),因原料调拨困难,省公司将生产计划下达给勐海茶厂加工。

  1979年香港天生行到下关茶厂参观,1980年再协同法国茶叶批发公司、专栏作家、医学博士等一行人到厂参观。

  1983年因订单需求,向省公司申请恢复制作七子饼茶,量少以供应日本外销订单为主。

  1985年为解决厂内的野生茶(荒野茶,又称大树、古树茶)出路问题,经抽样送商业部杭州茶叶加工研究所鉴测,结果确认属茶科植物,可饮用。

  1986年班禅参观下关茶厂,希望恢复心脏型紧茶的生产,并当场订购500担,由下关茶厂加工后运交青海省政协;而当时亦在省内边销茶区销售一部分,但数量不多。

  1987年底台湾开放大陆探亲,1988年底台湾茶艺界一行十四人到下关茶厂参观。

  1988年为解决中档原料过多,开始试制加工“丙级沱茶”。

  1989年昆明茶厂开发出旅游微型沱茶。下关茶厂于1997年生茶3克微型小普洱沱茶,主要出口日本。1992年松鹤牌沱茶(内销)注册商标正式启用。1993年开始生产“一级沱茶”。

  1994年由云南省下关茶厂、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重庆渝中茶叶公司、云南省下关茶业综合经营公司、下关茶厂职工持股会,共同发起组成“云南下关沱茶股份有限公司”。

  1996年茶厂决定将厂徽图形作为产品标志,压制在甲级沱茶上,以取代原来压制在甲级沱茶上的“甲”字。

  1997年下关茶厂投资组建云南茶苑投资有限公司,以及大理茶苑旅行分社。

  1999年下关茶厂正式规范为云南下关茶厂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此时,下关茶品配方与制程出现重大变化。

  2003年-2004年确认国营改制民营,出现许多茶品年份混乱、来料加工、大票后三码辨识码未按规定等等不正常现象,破坏了下关茶厂多年来的常规。

  2004年4月改为民营企业,国营下关茶厂正式走出历史。


凤庆茶厂

  公元1938年,为了开辟西南茶区,拓展茶叶生产,尤其是红茶生产在世的地位,中国茶叶公司和富滇新银行合资,于当年12月成立“云南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

  1939年1月,公司派冯绍裘、范和钧、郑鹤春分别去顺宁(今凤庆)和佛海(今勐海)试制工夫红茶,建立“顺宁实验茶厂”,并任命冯绍裘为顺宁茶厂厂长。冯绍裘当年试制成功并生产17.4吨工夫红茶,开云南红茶之先河。

  1954年随县名更改为“云南省凤庆茶厂”。

  1996年,云南省凤庆茶厂经云南省体改委批准,整体改制为滇红集团。

很好奇,那些普洱茶商每年会囤些什么茶?

大部分普洱茶客都有存茶的习惯。原因有三,一是老茶更有韵味和功效;二是自己存茶可以节约茶商每年约20%的溢价成本;三是万一自己存的茶叶涨价了,还可以转让一些,赚点小钱,以茶养茶。前面两点是绝对正确的,并很容易做到的,要做到第三点就不太容易了,那必须对普洱茶有一定的认知,也可以说是从普洱茶爱好者到专业茶客的一大进步。

再专业的人也不能明确地预测将来某个确定的时间某款普洱茶能够增值到什么价。如果有这个预测能力,就不如去预测彩票了。

但普洱茶毕竟是有迹可循的实体,要找到能升值的蛛丝马迹还是不难的。我们之前多次分享,有储藏价值的普洱茶就两个共同点:好的原料和好的工艺。而且我们更推崇古树茶原料和炭火手工工艺。不过聪明的茶客还是发现了问题,普洱古树茶原料山头那么多,不分山头吗?存什么山头更有价值呢?

要回答存什么山头这个问题,还是要去历史中找答案。非常简单,现存有年份的茶叶出自哪里?原料是什么山头的?这些信息老茶里都有,比如现存的赫赫有名的高价号级茶,就是很好的参考。

翻阅资料或者百度一下我们就能找到很多答案,如《福元昌号》圆茶是易武茶山的;《车顺号》圆茶是易武茶山的;《同庆号》圆茶是易武茶山的;《杨聘号》圆茶是倚邦茶山的……这些都是现存最老的号级茶,由于清代有约200年普洱茶的贡茶史,而古六大茶山又是指定贡茶产地,所以清末和民国“号级茶”大多出自易武也属正常,因为古六大茶山历来易武的产量最高,品质也好。

到新中国成立后,云南的茶叶生产基本被4家茶厂垄断:勐海茶厂(大益)、下关茶厂、昆明茶厂、凤庆茶厂(滇红集团)。而解放初期的老茶现存最有名气和价值最高的是大益茶厂的“印级茶”,原料来自易武和勐海。

直到近期,所谓20年左右的普洱茶,勉强取名为中生代普洱茶,其中的佼佼者为“大白菜”老班章,去年最高价卖到66万元一饼,现在无需赘述,大家都知道老班章是茶王了。所以这里面隐含的信息已经够多,聪明的茶客很容易找到一定的规律。

接下来更麻烦的问题来了,既然知道了一些茶山的古树茶好的工艺存下来就相对会有更好的表现。哪买谁家的呢?不管历史隐藏了什么,我们都能得出的结论,难道厂家不能吗?因此市面上的普洱茶开始出现了很多怪象,家家户户都是古树手工,一般的小厂这样做,我们可以理解,但连一些非常大的知名茶厂也这样做,我们就不理解了。

这些大的茶厂家家都有上万亩的台地茶,他们都卖古树茶了,他们的台地茶哪儿去了?更有甚者,一年产量上千吨的大厂也打出大师手工的口号,真的太侮辱消费者的智商了。

针对种种乱象,要选对可以储藏的茶叶,只有逼迫我们的消费者逐步专业化,就是学会品。在我们确定了我们要收藏的普洱茶的产地方向后,就可以开始有目的地品鉴收藏。

最终我们把我们喝的普洱茶分为三类:一是不能喝的,就是一口下去就不喜欢,或者说工艺和原料都有问题的,那么我们就离而远之,这种茶现在不好喝,将来也不会好喝,更不会有升值的空间;

二是喝不懂的,就是一款茶有可取之处,但又不是我们最喜欢的,或者有些无法肯定的因素,这种茶就先不用买,要买也就买一饼慢慢喝着玩,看表现,喝不懂就不存。

三是能够肯定是好茶,自己又非常喜欢的,就可以适当存一些,但也不能一次下重手,除非你已经是专家了,因为你的鉴赏水平,口感要求,经济能力等都是越来越高的,存太多初级阶段喜欢的茶,后期有可能会后悔,因为那时你已经喝更高级的茶了。

最后,作为茶商,我们会囤什么茶呢?我们每年除了生存必须的现金,大部分的利润都是用于囤茶。在我们囤的茶里,有80%是我们说的最后一种,即喝的懂又喜欢的好茶,因为最终买单的消费者一定是会品茶的老茶客,你不能自欺欺人地离开一饼茶“好喝”的基本面去存茶,不管你如何包装,如何炒作,不好喝就是不好喝,消费者不可能永远被忽悠。

就像买房一样,谁都知道有钱就买最好的地段,我们囤茶也一样,现在公认的好茶,将来也不会太差,现在不被认可的茶叶,将来好喝的几率也不大。

找到约367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