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黑茶是熟茶吗

找到约599条结果 (用时 0.012 秒)

1973年以前有熟茶吗?

  1973年被认为是熟茶的“诞生元年”,但确切来说,这一年应该是“云南现代普洱熟茶”的“诞生元年”。也就是说,在1973年以前,熟茶的雏形早已诞生。

  1973年以前有熟茶吗?

  普洱茶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时期,明朝谢肇制《滇略》中所记载的:“士庶所有,皆普茶也,蒸而成团……”据称其中的“普茶”就是“普洱茶”,但至于当时的制茶工艺已经无可考了。明朝毕竟离我们太过遥远,更没有实物留存。至今留存,时代最久远的普洱茶实物,是藏于故宫中的清朝光绪年间的普洱贡茶。

  关于普洱茶发酵工艺的书面记载,来自民国年间。1939年范和钩先生来到佛海(今勐海),考察西双版纳茶叶生产,在《佛海茶业》中记载了:

  “丙、潮茶一盘灶须高品、梭边各百五十斤,概须潮水,使其发酵,生香,且柔软便于揉制。潮时将拣好茶三四篮(约百五十斤)铺地板上,厚以十寸为度,成团着则搓散之。取水三喷壶匀洒叶上……潮毕则堆积一隅,使其发酵,热度高时中心达(华氏)106度,近边约(华氏)92度。

  1944年,谭方之也记录了普洱茶原料的发酵技术:

  “茶叶揉制前,雇汉夷妇女,将茶中枝梗老叶用手工拣出,粗老茶片经剁碎后,用作底茶,捡好之‘高品’梭边需分别湿以百分之三十水,堆于屋隅,使其发酵,底茶不能潮水,否则揉成晒干后,内部发黑,不堪食用。”

  上面两个记录都说明,普洱茶当时在原料加工过程中,就有使用潮水发酵的技术。但是,我们仔细研读,会发现这个时期的“发酵”,时间不长(几天),程度不高,与现在的普洱熟茶有很大差异,更接近安化黑茶的湿胚发酵。

  所以,那时候的普洱茶发酵,因熟化程度不高,被称为“民国红汤茶”,只能说是普洱熟茶的发轫阶段。它们大多还会在漫长的茶马古道上继续进行着后发酵。

  香港潮水茶

  熟茶发酵工艺的雏形,香港自古就是普洱茶的重要消费区,尤其在酒楼、餐厅大量消耗。香港人饮食偏清淡,他们认可的普洱茶一定是红汤红水的,茶叶经过发酵,茶性变暖,苦涩味降低以后的普洱茶才能供日常品饮。所以,从号级茶时代到七子饼茶时代普洱茶到了香港,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仓储陈化,在香港高温高湿的自然环境中进行自然后发酵。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那些号级老茶庄都被收归国有,中国茶叶公司掌握了全国的茶叶生产和出口业务。因为各种原因,五六十年代,出口香港的普洱茶,数量上无法满足全港的消费需求。香港不产茶,由于历史和政策的因素,也无法直接从云南获取普洱茶原料,一些茶庄经营者就从越南、泰国、缅甸等地采购大叶种晒青原料,在香港研究潮水发酵普洱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被誉为“香港熟茶第一人”的卢铸勳。

  香港潮水茶的发酵时间和程度也不及现代普洱熟茶,一般是渥堆十几天后,待茶叶还未完全干透的时候,就装入麻袋中,继续发酵。这种方式发酵的茶叶,会带有一定的“仓味”,还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退仓处理。而且,香港潮水茶所用的原料也基本不是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与现在国家标准定义下的“熟茶”相去甚远。

  广东普洱茶

  熟茶发酵工艺的前身,广东与香港毗邻,香港潮水茶的工艺在五六十年代就传到了广东。而且,在1973年以前,云南的大叶种晒青毛茶,也都是被中茶公司统一调拨到广东省茶叶进出口公司,经过发酵后再出口到香港。广东茶叶进出口公司从香港商人的做法中得到启发,研究出一套人工加速后发酵普洱茶的工艺技术,并于1957年开始利用此项技术,在广州大冲口仓库进行批量加工,生产散茶和紧压茶,广东普洱茶从此诞生。紧压而成的七子饼茶,称为“广云贡饼”。

  广东普洱茶已经可以称为云南现代普洱熟茶的前身了,毕竟1973年,云南国营茶厂的技术骨干是在广东学习了普洱茶渥堆发酵技术后,回到云南,在此技术基础上进行调整、改良的。广东普洱茶在渥堆方式、发酵时长和发酵程度上和云南熟茶是相近的,但是两者风格差异仍很大。

  首先,两者在用料上就有区别。广东普洱茶不完全采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而是将广东本地和周边省份,以及越南等地的毛茶,甚至有中小叶种茶,进行发酵后拼配,此时云南茶叶还只是配角。

  其次,广东普洱茶在渥堆发酵的洒水环节,洒的是热水。这是根据广州的气候条件所设置的。云南的熟茶发酵洒的是冷水,这也是制茶前辈们根据云南不同于广东的气候条件,在反复试验、摸索之后确定下来的最优方案。

  所以,1973年是“云南现代普洱熟茶”的诞生元年,但是在此之前,普洱茶的人工发酵技术已经历经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演变,而非凭空出现、一蹴而就的。直到1973年以后,“云南现代普洱熟茶”才真正登上历史的舞台,展示它源自云南大叶种茶丰富内质的深厚与精彩。

  对于熟茶,其大致可以分为这5个阶段

  诞生阶段:70年代(熟茶诞生于1973。换言之,以1973年为分界点,在此之前是没有熟茶的)。

  过渡阶段:70——80年代,这个阶段也可称为“成熟阶段”。虽然熟茶经过1973年后研制成功了,但由于技术还不成熟(1974——1976)未能使熟茶批量生产上市,因此,70年代到80年代间仍对熟茶技术不断进行探索和完善。到了80年代,熟茶陆续批量面世,由此熟茶才逐渐进入成熟阶段或者是熟茶制茶工艺的过渡阶段。

  发展阶段:90年代——2009年。经过80年代的过渡,到了90年代,熟茶日趋成熟,这时候

  除大厂外,兴起了当时的一些小厂,开始自主品牌生产熟茶,在2000年以后,这些当时的自主品牌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熟茶市场不可获缺的力量。因此,这时是熟茶的发展阶段。

  缓慢时期:2009年——2014年。由于生茶市场和古树茶市场的发展和炒作,这时期的熟茶不太受市场的待见,因此发展缓慢。

  大热时期:2014——至今。经过大环境的变动,普洱茶行业新一轮的洗牌之后,古树茶已经炒不动了,另外随着消费习惯和品饮方式的改变,继而熟茶走热大热,尤其是2015年到至今,熟茶从某方面来说成为了市场上不可或缺的中间力量。


普洱树上长普洱茶?生茶放久变熟茶?真的吗?

茶的世界很奇妙,大家都知道红茶绿茶乌龙茶等六大茶类,却经常会分不清茶的类别,甚至还会产生一个奇怪的问题,误以为“红茶树上长红茶,绿茶树上长绿茶。”

但是,真的是这样吗?那么普洱树上就长的都是普洱茶吗?更有不少茶友提问,是不是普洱生茶放久就变成普洱熟茶了?

了解真正的普洱茶,跟着一起来仔细学习,别再闹笑话啦!

普洱树上长普洱茶吗?

首先要知道,有没有叫“普洱树”?

狭义的茶,是指在自然界中,有一种植物,它的学名叫做茶。

简单来说,从这棵树上采摘下来的叶子,通过不同的制作方法,形成了不同的茶类:绿茶,黄茶,白茶,乌龙茶,红茶、黑茶和再加工茶。

所以,“红茶树上长红茶,绿茶树上长绿茶。”这个说法是错误的。所以,并没有所谓的普洱树、绿茶树,红茶树,白茶树等等。

但是,所有的茶树,都能做出普洱茶吗?

根据GB/T22111-2008《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普洱茶是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按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普洱茶分为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两种类型。

1、茶树的品种有了界定——云南大叶种茶,代表分布于云南省茶区的各种乔木型、小乔木型大叶种茶树品种的总称。

2、生产地域上,普洱茶便有了清晰的界定,详见上图。值得注意的是,这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不仅要生长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并要加工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种植与加工缺一不可。

3、加工工艺上,严格有了区分。按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普洱茶分为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两种类型;按外观形态分普洱茶(熟茶)散茶、普洱茶(生茶、熟茶)紧压茶。详细如下:

晒青茶:鲜叶摊放-杀青-揉捻-解块-日光干燥-包装

普洱生茶:晒青茶精制-蒸压成型-干燥-包装

普洱熟茶散茶:晒青茶后发酵-干燥-精制-包装

普洱熟茶紧压茶:普洱熟茶散茶-蒸压成型-干燥-包装

生茶放久会变熟茶吗?

普洱生茶与普洱熟茶的区别?

我们如果光是从上面的加工工艺的字面意思来看,许多茶友会认为,那生茶与熟茶之间的差别只是一道“后发酵”工艺的区别,生茶放久了也会“后发酵”那就自然而然变成熟茶了!

其实,这是错误的。如何区别普洱生茶与普洱熟茶,那我们还需要先搞明白平时说的“发酵”。

普洱生茶的“发酵”:

与大部分的茶的发酵一样,不是靠外界微生物,而是依靠自身进行的,确切的说应该叫做“氧化”。人们常说全发酵茶、半发酵茶,不同茶类最本质的差别就是发酵程度不同。

用我们最熟识的食物来形容,那就是把一个苹果切开,过一会儿就会发现切开的地方颜色变深了,这跟大多数茶叶发酵的原理是一样的。

普洱生茶新茶的发酵度

普洱生茶经过鲜叶摊放-杀青-揉捻-解块-日光干燥,后续再加上晒青茶精制-蒸压成型-干燥-包装,这个过程中,并没有人为促使普洱茶发酵,而是压成饼后,让其在后续的存放中慢慢转化。随着时光推移,普洱生茶的发酵度会越来越高。

普洱生茶的干茶与汤色

普洱熟茶的“发酵”:

就与上面完全不一样了,是靠外界微生物发酵的。比如发面团,我们要添加酵母粉,让酵母菌帮助面团进行发酵。

黑茶为后发酵茶,包括普洱熟茶在内,它的发酵是最特殊的。其他茶类都是仅依靠自身的物质发酵,而黑茶的发酵还借助了微生物的力量,因此发酵非常完全。

普洱熟茶是在晒青茶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渥堆发酵”的工序,即把茶叶洒上水,堆放成一定的高度,利用微生物的湿热作用,加速茶叶熟化。

用另一个通俗的例子,就像用大豆酿造酱油,也是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这样看来,普洱茶熟茶那浓重的汤色,是不是跟酱油有点像呢?

普洱生茶的干茶与汤色

所以,普洱茶生茶与普洱茶熟茶,区别更多落脚在不同的工艺之上。一个是自然之韵,一个是工艺之美,时间或许拉近了生茶与熟茶的距离,却无法改变其内质。

喝普洱茶的人很多,但是大家都懂普洱茶吗?有没有曾经因为一些概念不明晰而闹过笑话呢?

如果您认为本文读完有收获,请记得点个“在看”分享给身边爱喝普洱茶的朋友喔!如果您有更多的想法,也请在本文下方留言与康记互动喔!

来源:康记茶业,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普洱茶分生茶熟茶,背后竟藏着行业的大秘密?

普洱茶分生熟,这不是自然而然的事吗?有什么秘密可言?

生产出来的毛茶,没有经过渥堆发酵,那就是生茶。经过渥堆发酵,那就是熟茶。不就是这么简单吗?

还真不是,和往常一样,还是要颠覆一下你的认知。而且,了解这一点,对今后普洱茶的发展至关重要。

究竟几分熟?

首先我要问一个问题,普洱茶有生熟,牛排也有生熟。但是不一样的是,牛排在生和熟之间,有几分熟的概念,三分、五分、七分还是九分?普洱茶有没有?

这个问题看起来奇怪,但涉及到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我们一步一步展开。

现在做熟茶的,也有稍微做生一点,留一点后面转化空间,也有称为七分熟之类的,虽然目前我还没有喝到比较惊艳的作品,但不失为一个思路,值得实践和探讨。我要说的还不是这一点。

我要说的是,历史上的普洱茶本来就是生熟之间连贯变化的,不是说生茶存放的后发酵,而是制成的普洱茶本来就是各种发酵程度都有的。


这是怎么回事?

关于普洱茶历史上曾经有潮水发酵的做法,这一点稍微了解普洱茶历史的人都会认同,我们在上一篇文章也已经详细论证,无可争议。大家如果想了解,可以点击下面看上一篇文章:

颠覆认知!普洱茶的传统工艺究竟是什么?

我们这里不是要谈有没有潮水发酵的做法,这个肯定有,而且是主流。我们要探讨的是两个问题:

1历史上普洱茶工艺曾经有不同的发酵程度,这个传统是如何中断,如何形成现在普洱茶只分生熟的局面?

2对今天的我们又有怎样的启示?

生熟在我

我们先来看这个图:

这个是1948年昆明市茶商业公会的一个文件。从产地和描述来看,这些茶应该基本都是普洱茶晒青工艺。绿茶烘青或者龙井做法都是建国后才在云南批量生产的,而且这些描述看来也不是红茶,可以确定当时市场上这些品类都是晒青茶,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普洱茶。

从这个文件可以看出,当时的成品茶汤色都不太一样,而且根据当时的习惯这些茶不可能有太长的存期,基本都是新茶。而对于昆明这种地方,生茶汤色变成深红,没有个几十年是不行的,我们看昆明仓八十年代的生茶,现在也只能算橙红或浅红,四十年都达不到深红。所以这里面体现的都是不同普洱茶加工时的发酵程度。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到了一个结论:当时的普洱茶成品发酵程度是不同的。

我们可以根据汤色来大致判断发酵的程度。这篇文件显示,当时从绿汤、淡黄汤、黄汤、淡红汤、浅红汤、红汤、到深红汤都有。可以说涵盖了由浅到深的各种发酵程度。

我们静下来想一想,似乎这是个不错的局面,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来选择发酵程度,而不是像现在只有生熟两种选择。这样人们的品鉴体验就很丰富了。

背后的工艺

我们可能要问,这些不同程度的发酵,用的是什么工艺呢?依据程度的不同,有不同的叫法,可以说渥堆,可以说潮水,也可以说筑茶。简单的说,就是加入冷水,让茶缓慢变软发酵的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可长可短,发酵程度可深可浅,这就导致了成品普洱茶发酵程度不一,汤色也深浅不一。有的记载是发酵一个多月,中间还要再加水,这个和现在熟茶的发酵很接近了,有的记载是几天,那就是比较浅了,还有的筑茶,是和压紧成型的工艺结合,之后自然干燥。

这里面加水量,发酵时间,发酵达到的温度都有不同。关于这些工艺的细节,大家可以看李拂一先生的《佛海茶业》(《佛海茶业概况》),以及云南农业大学七十年代的《茶业制造》等资料,这里不详细展开了。

我们还要问一个问题,为什么这种不同程度加水发酵的工艺,后来没有延续下来呢?

传统的中断

这种传统工艺的中断并不是某个人,某个时间突然发生的,也是有其历史背景的。我们先来看一个事件。

在现存的《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志》(1938-1990)和《云南省下关茶厂志》(1947-1998)中都记录了这样的一个事件,当时下关茶厂的一批调藏紧茶运到西藏,藏民饮用后出现了头晕,血压不稳,恶心呕吐等现象。

这在当时是影响民族团结的大事,为了搞清楚原因,不仅下关茶厂派出了调查组,西南四省还派出了联合调查组来调查此事。最后的结论是并非人为破坏,而是有一些客观原因。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是发酵不足。

发酵不足而藏民仍然用过去大量熬茶的习惯饮用,导致了身体的不适。


那么为什么这个时间点会出现这个事件呢?之前为什么没有这个情况。这一切都和一种技术革新有关,这就是1958年下关茶厂发明的蒸汽发酵技术。这种技术一开始是15天时间,中间翻堆两次,这种高温快速发酵比传统来说是加快了进程,但是味道有一点奇怪。

这种技术经历大跃进和文革之后,时间大大缩短,在七十年代初期甚至有当天蒸汽发酵,当天就紧压的情况(参见茶叶工程师谭自立日记记录)。可以想见,这种做法可以说基本没有任何发酵。藏民仍然用过去的习惯饮用,才会出现大问题。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传统中断的历史背景是当时忽视口感,忽视科学规律,盲目追求加快进程导致的。

那我们还要问,出现这个问题,后面传统有没有恢复呢?这就涉及到了另外一个大事件了。

熟茶的诞生

之前说了,加水发酵不仅在普洱茶,在整个黑茶类中都是常见做法。我们回过头来看,云南普洱茶在边销茶中占比并不大,藏民对没有发酵的茶不适应,也说明大量的边销茶本来都是有发酵的。

那为什么到了1973年这个时间节点会出现熟茶,这个根本原因其实是在1973年,云南省茶司获得了自营出口权。之前云南都是提供原料给广东,由广东出口到香港,而广东为了适应香港市场的需求也一直有渥堆发酵的做法。

而且广东用的原料也不光是云南原料,广东、广西料都有,尤其有一个阶段出于支援社会主义越南的考虑,大量使用北越的原料,这些品质和云南原料是有很大差距。

1973年云南得到了自营出口权,那也就意味着云南这个产地第一次和消费市场香港对接了,那直接需要面对的问题就是消费市场真实需求的问题,香港市场需要有一定发酵度的普洱茶,而不是在传统已逐渐中断的云南正在生产的滇青(晒青茶)。


消费市场的需求就要倒逼生产端来生产符合要求的茶品。云南这边传统中断已有十几年,对于渥堆这件事,首要选择就是和有经验的广东学习,经过学习,回来再根据云南的气候条件调整,最终试制成功,这个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熟茶诞生的故事。

这里面其实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就是考察归来的昆明茶厂吴启英等人试制的同时,老茶师陈佩仁也自告奋勇要试制。其实陈佩仁才是原来考察的首选,因为他了解40年代的发酵工艺,但是因为解放前华盛茶庄老板这个资本家的身份,最后才替换成了吴启英等人。

陈佩仁当然也憋了一口气,最后他独立的试制也成功了。因为40年代他看到其他茶庄渥堆发酵茶在广东人中比较受欢迎,他就曾经自己尝试过,这次不过是旧事重来。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的确很难说谁是熟茶之父之母,应该说是劳动人民智慧结晶,传统由来已久。在大陆的黑茶历史中来源很久,最早已不可考。在特殊年代中广东香港的一些茶人在延续,而在七十年代在云南最终定型规范,形成了后来的熟茶工艺。即便在今日仍然有一些茶人在不断尝试从不同方向改造熟茶工艺,产生更为多样性的口感。

茶分生熟的格局

熟茶生产出来以后,因为当时完全是以外贸出口为主导的局面,这种工艺的熟茶成为普洱茶的主流。所以后来我们看到普洱茶的国家标准中是以熟茶为正宗普洱茶,而未经过发酵的晒青茶则被视为是未完成的普洱茶,或者是一种绿茶。

我们今天来看这种划分是局限性太大了,不仅不符合历史,也不能适应现在的市场需求。当然这个也不是某些专家脑袋发昏,而是当时历史背景的一个延续。

严格来说,现代工艺的熟茶和过去存下来发酵程度不一的普洱茶口味上还是有所差别。但一方面香港市场已经经过了几十年广东渥堆发酵茶和香港本地渥堆发酵茶的铺垫,接受起来并没有困难。另外一点,当时熟茶在香港更多是作为早茶配餐饮用,也谈不到细致的品鉴,这种消费环境下,和香港湿仓存下来的茶差异也没那么大,也是可以接受的。

这样,在熟茶试制成功后,逐渐形成了新的规范,也逐渐适应了香港市场的需求。这也就导致原来发酵程度不一的普洱茶传统工艺失去了恢复的必要性。本来就已经基本被人们遗忘,经过这一番变故就更加不为人知。直到近些年由于一些史料的梳理才渐渐为人们所知晓。

这里面还要补充一点,熟茶刚刚生产出来,并不叫熟茶,只是叫普洱茶,或者说是经过渥堆发酵的普洱茶。生茶当时也不叫生茶,只是没经过发酵的滇青毛茶或者滇青制成的各类紧压茶。生茶和熟茶的叫法大概是上个世纪末才逐渐叫开的。

给我们的启示

之所以要梳理这段历史的来龙去脉,我们还是要回答开始的一个问题。

普洱茶是不是只能分生熟这两种呢?

我们看到历史上普洱茶的发酵程度是如此丰富多彩,如果单从汤色来看,几乎囊括各大茶类的发酵程度。对消费者来说,这样更加丰富的选择应该不是坏事。

当然我也了解,现在在熟茶中也有轻发酵、慢发酵等新的尝试,但是我始终觉得,思路还是没有完全打开,更多的还是局限在现代熟茶工艺基础上的微调。

如果我想要一个五分熟的普洱,肯定不是用现代工艺发到一半,那肯定口味各个方面都是达不到要求的。如果我要一个五分熟的普洱,那一定是从工艺一开始就和现代熟茶工艺有所区别的,这方面其实民国工艺是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的。

其实现代的温控,湿度控制,微生物接种等等技术,是过去无法想象的,如果打开思路,完全可以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茶品,更加丰富多彩的品鉴体验。而不是仅仅换个外形,加点香料,然后起个某银子的噱头。

甚至六大茶类也不应该成为我们头脑中的桎梏,如果有一天普洱茶的发酵程度让专家们无从归类,我也不觉得有什么大逆不道,只要能给予消费者更好的体验,能推动行业的发展,何乐而不为!

来源: 一碗茗粥 茗寿堂,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580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9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