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贵州七星茶叶

找到约76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贵州毕节七星关区:发展茶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作为“中国古茶树之乡”,生态条件和地理优势得天独厚,茶的种植历史悠久,茶文化根深蒂固。茶,毋庸置疑,成为了七星关区最具代表性、最有影响力的“名片”之一。

贵州毕节七星关区青场镇初都茶场采收春茶 
(央广网发七星关融媒体中心供图)

近年来,七星关区立足优势资源,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茶叶经济,着力念好“山”字经,做活“茶”文章,全力发展生态有机茶,不断走出一条生态优先、产业兴旺、绿色富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持续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有效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每年的3月份到4月份,正是春茶的采摘关键季节。在七星关区杨家湾镇开林茶场,举目眺望,满山的茶树披着绿装,整起排列、层次有序,俨然就是一片茶海,茶叶吐露着新芽,一片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七星关区春茶采摘(央广网发七星关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走近茶场,工人们正穿梭在茶园中忙着采摘明前茶,随处可见茶农们忙碌的身影,大家正娴熟地采摘着茶青。

茶农们一捻、一挑,不一会儿,一捧嫩绿便装在茶篓,动作十分娴熟。袁永忠是杨家湾镇开林村村民,在村两委的积极动员下,他把自家的7亩土地流转给茶场种植茶树,平时他还可以在茶园里务工,增加一些收入。

“我们把土地流转给茶场,每年每亩地给500块钱,同时还优先让我们在里面务工,负责管护茶园和采茶等工作,每天有100块钱左右,还是很可以的。”袁永忠高兴地说,发展茶叶种植,让附近的村民可以找到就近务工的机会,在增加收入的同时,还能方便照顾好家庭,这样的生活还挺不错的。

据了解,开林茶场建于2017年,经营主体是贵州七星奢府茶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采取“土地流转、基地务工、茶园反租倒包”三种模式发展茶叶种植。作为“七星关区茶产业标准示范园”之一,该公司目前共有茶园333余公顷,茶树种植面积达253余公顷,主要涉及放珠、杨家湾两个乡镇的4个村(社区),已经成园的近120公顷,“七星韵雾”为该公司的主打品牌,品牌和经济效益已日益凸显。

“我们流转当地群众的土地发展茶叶种植,在支付流转费的同时,优先给他们提供务工的机会,增加他们的收入,同时还可以培训他们的种植管理技能,鼓励他们自己发展茶叶种植。明前茶采摘期间,每天用工量在300人左右,每人每天平均工资可达到120元至150元左右。”贵州七星奢府茶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勇表示,受气候等因素影响,该公司2022年明前茶大概可以达到2800多斤干茶,产值在80万元至100万元左右,全年茶加工生产总产量预计可达到14000斤干茶,总产值在160万元至180万元左右,除销售本地市场外,该公司的茶叶销售市场主要在江浙一带。

大坡采茶一景(央广网发七星关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近年来,茶叶的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了七星关区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不断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茶叶基地的建设还给相关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和农村实用型人才提供了实训基地,让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得到迅速提升,积极助力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

在朱昌镇大坡茶场基地,来自毕节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们正在茶场内举行“现代学徒制”拜师仪式,将在茶园里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茶知识和茶叶采摘加工等技能学习。随后,师傅带着徒弟们来到茶园,给他们介绍茶叶基地的相关情况,为他们普及茶叶品种及茶叶采摘标准等有关知识,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提升。

“我们同毕节职业技术学院组建校企合作模式,建立茶叶实训基地,为学生们提供技能实训机会,让他们把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更好地锻炼和提升他们的专业实操能力,以便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工作需求。”大坡茶场负责人王祖刚说,通过这种合作模式,可以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帮助,让学生们更好、更快地成长。

据了解,大坡茶场成立于2009年5月,位于朱昌镇白泥村,由贵州省毕节市乐达商贸有限公司负责,茶场集茶树育苗、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投资500余万元,面积共53余公顷。该公司主要生产毛尖、工夫红茶,先后被评为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并被毕节市总工会评为“工匠场”,且该公司的乐达牌奢香贡茶还荣获了2019世界红茶质量推选“银奖”。

朱昌镇花厂村茶叶种植示范基地(央广网发七星关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我们茶场今年的明前茶干茶生产量可达6000斤左右,预计产值在80余万元,年产干茶量可达60000斤左右,全年可带动就业20000人次左右。为了确保茶叶绿色、生态、健康,我们选择种植的茶树为老茶树,始终坚持科学管理的方法,不过多干预茶树的生长,让茶树自然生长,所以茶园的茶叶基本属于生态野化茶。”王祖刚说,该公司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坚持人工除草、不打农药,解决了茶园的管理和茶叶生产的问题,保证了茶叶的干净和醇香味美,给广大爱茶人士提供优质茶品。同时,还能够解决附近群众的就业问题,给周边百姓带来实际利益,让他们增加务工收入。

如今,七星关区茶产业正呈现蓬勃发展趋势,茶山已变成了金山银山,产业规模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日益凸显,不断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有效巩固拓展了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快速发展。目前,全区茶园面积达12000公顷,建有5个区级茶产业示范基地、45个乡级示范基地,主栽品种为安吉白茶、福鼎大白茶和古树茶等。全区投产茶园面积2673余公顷,产量1166.7吨,产值达23596万元,2021年累计带动农户8056人,带动农户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周佐建)

来源:央广网贵州,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贵州省七星关区政府领导与企业家代表走访东和

 

        今日上午,贵州省七星关区委副书记、区长胡敬斌同志带领七星关区多位领导与当地企业代表莅临荔湾区考察,并来到东和进行走访,对东和茶叶在贵州七星关区对口帮扶项目中所做的工作给出了“杰出贡献”的高度肯定。

参观了东和展厅以及东和的合作产品后,胡区长亲自为七星关区茶叶代言,与东和茶叶总经理陈军日先生共同品饮了七星关区的茶叶产品。

品饮过程中,胡区长就如何发掘七星关区独特的原生态自然资源,以及茶叶产业的发展推广和两区的协助做了推想,现场形成了热烈的探讨氛围。

 东和茶叶的陈总表示,每位茶商对茶叶的要求都有不同,特别是初级阶段的品牌,往往是由经销商来为品牌打开市场。东和将协助七星关区茶产品先打开品牌的销路。

感谢各位贵州省七星关区的政府领导、企业家代表对东和茶叶在两区对口帮扶工作中的高度肯定。我们信奉“舍得”精神,“奉献”永远是东和人做人做事的出发点,是东和不断进步,突破的原动力。我们将秉持“诚、义、利、助”的核心理念以及对合作产品的匠心,持续与贵州七星关区产生紧密的合作。


广东省茶叶收藏与鉴赏协会:“破圈”服务东西协作,助力茶产业发展

2023年,作为积极响应中央和广东省委省政府东西协作战略的先锋,广东省茶叶收藏与鉴赏协会不仅深化了对本省的服务,更跨省承担了政府委托项目,派出专业的科技特派员团队,为推进粤桂、粤黔、粤琼协作的茶产业项目提供技术服务,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粤桂协手共进,为金秀瑶族自治县茶叶产业赋能

一是科技特派员倾力支持,夯实金秀茶产业人才基石。秉承两广科技厅与乡村振兴局的殷切期望,广东省茶叶收藏与鉴赏协会于2023年慎重遴选并派遣了由资深专家陈栋、陆国明、吴华玲、刘容飞、陈雨虹等组成的科技特派员团队。该团队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承担了金秀瑶族自治县茶产业高级人才培养的关键任务。过去一年来,针对金秀县茶叶产业的实际需求,先后为其组织了涉及红茶、绿茶、白茶及六堡茶等多个领域的3期高级制茶师和电子商务营销师培训班。经过严格培训与考核,成功培育并认定中高级制茶师75人。为金秀县茶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是举办制茶职业技能竞赛,以赛促技共成长。为加强金秀瑶族自治县茶叶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广东省茶叶收藏与鉴赏协会于2023年9月承办了“2023年金秀瑶族自治县首届制茶师职业技能竞赛”。竞赛过程中,选手们严格遵循国家茶叶制作标准,精心制作并提交了各自的茶样。金秀县人民政府对总成绩前十名的优秀选手授予了“金秀十大制茶师”荣誉称号。

三是协助编制茶旅融合产业规划,引领产业发展新方向。为推进金秀瑶族自治县茶产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2023年广东省茶叶收藏与鉴赏协会协会科技特派员团队联合广州设计院等单位,历时一年多的深入调研和精心编制,完成了《金秀瑶族自治县茶旅融合产业规划》。规划以茶为核心、激活社区和文旅为纽带、将产业与乡村紧密连接,统筹整合现有茶叶、林业、药药、山水、自然、人文和旅游资源。目前,《金秀瑶族自治县茶旅融合产业规划》已经通过了金秀县委和县政府的验收,并被誉为“有史以来最具操作性的产业规划”。这一规划的实施,将为金秀瑶族自治县的茶旅融合发展提供有力引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四是助推六堡茶品牌建设,提升品牌影响力。2023年,为进一步提升六堡茶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广东省茶叶收藏与鉴赏协会协会骨干成员陈栋、曹藩荣、卢树勋、金郁芳、陈燕冰等积极行动,多次参与由中茶六堡梧州公司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主办的六堡茶产品推介会、“六堡茶新征程”学术高峰论坛和全区茶叶博览会站台推介。期间,陈栋会长多次发表《六堡茶的前世今生及独特价值鉴赏》专题演讲,深入剖析六堡茶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独特工艺和品质特点,引发了与会者的热烈反响。

粤黔合作共赢,助力打造毕节太古茶品牌新篇章

一是科技赋能,引领太极古茶新发展。2023,在粤黔两地的深入合作下,广东省茶叶收藏与鉴赏协会骨干会员吴华玲、陆国明、刘容飞、陈雨虹、陈栋等专家团队,受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农业农村局和广州市天河区农业农村局之托,对该区30万余株太极古茶树进行了系统的种质资源调查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对140多株古茶树的茶类适制性、品质特性及潜在开发价值进行了鉴定,开启了太极古茶的新品种选育进程。

二是人才赋能,培育太极古茶新活力。2023年,广东省茶叶收藏与鉴赏协会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该协会科技团队成功承办了2期太极红茶、绿茶加工培训班和1期赛前培训班,共计培育出56人高级职业制茶师。此外,在该茶王赛评比中,由协会团队精心指导的毕节七星太极古树茶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选送的茶样表现出色,一举夺得“绿茶茶王”及“红茶金奖”两项荣誉。

三是市场(品牌)赋能,拓展太极古茶新天地。2023年9月,一场旨在推广贵州七星太极古茶品牌的盛会——“贵州七星太极古茶”品牌推介会在广州隆重举办。此次推介会由毕节市七星关区人民政府、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广东省茶叶收藏与鉴赏协会和毕节市七星关区农业农村局、广州市天河区农业农村局共同承办。推介会以“太极古茶·黔韵粤香”为主题,旨在通过打造以“太极古茶”这一核心品牌,深入挖掘、提炼和展示毕节古茶文化的独特魅力。

粤琼联动发展,助推海南职业人才培养再上新台阶

在2023年,粤琼两地的合作进一步深化,共同推动了海南职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新进展。2023年2月、7月和12月,广东省茶叶收藏与鉴赏协会支持海南五指山市农业农村局、市总工会在妙自然茶叶职业培训学校先后举办了“海南省首届制茶师职业技能培训班”“海南省首届新式茶饮定制培训班”共计3期,累计培训中高级职业职业制茶师47人,新式茶饮师资人才21人,这些培训成果为海南茶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了确保培训质量,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派遣了广州分中心(会员单位省电子商务技师学院)的考评员和督导员前来对学员进行了职业等级水平认定。

广东省茶叶收藏与鉴赏协会会长陈栋表示,协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守着服务茶产业、提升茶品质、传承茶文化的初心。茶产业不仅仅是一种经济活动,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因此,协会的一切活动和工作都紧密围绕这一核心展开,旨在推动茶产业的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在项目推进方面,协会始终坚持以品质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规划、精心组织、严格实施。注重项目的实效性和长远性,确保每一个项目都能为茶产业的发展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同时,也非常注重项目的创新性和引领性,力求通过项目的实施,引领茶产业的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产品创新。在产品认证方面,协会始终坚持品质至上的原则,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认证。注重产品的内在品质和外在形象的统一,力求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优质的茶叶产品。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作者:穆永馥,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75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