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贵州茶园基地

找到约1,508条结果 (用时 0.014 秒)

贵州“两会”传来茶产业发展好声音——将着力建设全国优质茶园基地

红红火火迎新春!在佳节即将到来之际,2019年贵州“两会”隆重启幕。两会上,贵州高层总结发展经验,高屋建瓴谋划布局下一步的发展。期间也传来了贵州茶产业发展的好声音——将着力建设全国优质茶园基地。


1月27日,在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省长谌贻琴作政府工作报告,在阐述深入推动农村产业革命中指出,2019年将着力培育10个百万亩农业生态产业,打造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大茶园改造力度,着力建设全国优质茶园基地。



建设全国优质茶园基地贵州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地域优势和政府最严厉的质量监管机制的双重保障。


贵州是世界茶树原产地之一,是全国唯一兼具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多云雾、无污染的全境高原优质茶区,茶的生态环境和天然品质得天独厚。低纬度热量丰富;“高山云雾出好茶”,贵州平均海拔1100米,昼夜温差大,气候冷凉,作物长得慢,营养成分、水浸出物含量丰富。贵州高原四季天无三日晴,寡日照、多云雾,茶叶喜欢散射光、漫射光。2017年1月,“贵州绿茶”顺利通过农业部认定,以“翡翠绿、嫩栗香、浓爽味”的独一无二品质成为全国第一个以省为单位申报的地理标志产品。



同时,贵州省用最严厉的手段,强力管控茶叶质量安全。早在2008年,贵州省规划种植茶园的400多万亩土地用GPS定位,检测土壤的pH值、重金属元素确保未来种植的茶园重金属元素不会超标。在农残控制方面,实行严厉的惩罚制度,对质量安全实行零容忍和黑名单制,在全国率先禁止使用水溶性农药。严格茶园投入品的监管,在全省万亩以上的乡镇建立茶园生产资料专营店,每年不定期开展茶叶质量安全大检查。大力推广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提倡“林中有茶茶中有林”的生态建园模式,保持茶园生物多样性和茶园食物链的良性循环。



2018年8月,贵州省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建设茶产业强省的意见》,明确力争到2020年全省优质茶园面积稳定在700万亩,茶叶产量达到50万吨,茶产业综合产值达到1000亿元。重点发展“贵州绿茶”“遵义红”“贵州抹茶”“贵州黑茶”等四个茶叶公共品牌。通过品牌引领、科技兴茶、塑造公共茶文化、升级茶叶精制加工等方式,努力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茶原料基地。将在500亩以上的连片茶园建立环境监测信息系统,大力推进茶园绿色防控技术,力争到2020年全省欧标茶园面积达到50万亩以上,通过绿色和有机认证茶园面积达到100万亩以上。



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坚定不移地选择了一条贵州原料、贵州制造、贵州创造、贵州品牌的发展道路,正从茶业大省向茶业强省迈进。截至2018年底,全省茶园总面积752万亩,连续六年排名全国第一,以遵义、铜仁和黔南为核心的武陵山区正在成为中国绿茶的金三角;茶叶加工企业(合作社)达到5000家,全年茶叶总产量36.2万吨,总产值394亿元。



成功创建了湄潭、凤冈、雷山、思南、正安、余庆、松桃、普安、瓮安等9个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优质茶园基地吸引了联合利华、英国太古等国际知名企业和品牌进驻贵州;培育了都匀毛尖、湄潭翠芽、绿宝石、遵义红“三绿一红”等知名黔茶品牌,贵州茶日益成为贵州呈给世界、世界认识贵州的一张靓丽名片。

(来源:贵州茶香)


连续3年增长超100%,均价第1,贵州茶出口的“逆袭”之路!

6月1日,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分会联合“一带一路”国际茶贸易产业创新院正式发布《2021中国茶叶进出口贸易分析报告》。我们将从不同角度为大家分享解读报告,帮助广大茶界人士更好的了解《报告》,了解2021国内茶叶进出口情况!

《报告》旨在全面分析和总结中国茶叶进出口情况,了解我国茶叶进出口存在的问题及短板,帮助各茶叶产区及相关出口企业掌握进出口数据,有针对性的进行市场开拓和产品研发。

本次《报告》解读内容:贵州省茶叶贸易相关分析。

贵州省茶叶出口贸易增长三级跳!

《报告》统计,2021年贵州茶叶出口总量5937.9吨,同比增81.24%,排名全国第九;出口量、出口额增幅均为全国第一;出口额2.22亿美元,同比增114.6%,排名全国第四。出口均价37.4美元/千克,排名全国第一。

数据来源《2021中国茶叶进出口贸易分析报告》

近三年,贵州省出口额同比增长均超过110%,稳居主要茶叶出口省同期增长排名第一!

数据来源《2021中国茶叶进出口贸易分析报告》

贵州出口茶类以红茶和绿茶为主

从产品结构看,贵州省主要以绿茶、红茶并重,少量乌龙茶。绿茶产量占比57.5%、出口额占比47.3%,主要是精制眉茶、珠茶、蒸青绿茶;红茶产量占比40.9%、产值占比49.7%,红茶主要以CTC红碎茶为主。

数据来源《2021中国茶叶进出口贸易分析报告》

贵州是红茶出口第一大省

2021年,贵州省以1.1亿美元的红茶出口额在各省中排名第一,占比高达27%,且出口均价也最高,达每千克45.54美元!

数据来源《2021中国茶叶进出口贸易分析报告》

中国香港是贵州省主要出口贸易伙伴

市场布局方面,贵州省主要出口中国香港、缅甸、越南、俄罗斯、美国等,其中,出口到中国香港茶叶量占比65.6%、金额占比87.6%。贵州省出口到中国香港的茶叶达2亿美元,远超当年贵州省其他出口贸易伙伴的出口额总和!

数据来源《2021中国茶叶进出口贸易分析报告》

贵州茶叶出口高速增长的背后

2021年,贵州省把出口作为检验推动茶叶质量安全水平大提升、带动市场拓展率先突破、拉动夏秋茶大生产的重要手段措施,聚焦市场渠道、营销主体、产品标准等重点环节,精准市场定位,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提升出口服务能力,贵州茶叶出口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逆势上扬!

截止2021年底,贵州全省备案出口茶叶种植基地170家、48.67万亩,分别同比增40.5%和57.1%。全省备案出口生产企业163家,同比增81.1%。茶叶出口继续保持量价齐增、出口茶产品提档升级的可喜势头,茶叶作为贵州农业第一出口产品的地位更加稳固。

贵州省出口茶区分布在遵义湄潭、凤冈,铜仁思南、印江、江口,黔西南州普安,安顺西秀,黔南州都匀、独山等地。出口茶叶企业主要有从外引进的贵州詹姆斯芬利公司、习普公司、茗之天下公司、思福公司等,省内贵茶公司、邦朵公司、御茶村公司、宏源公司、红魅公司、黔雨枝公司、翠巅香公司、七味茗香公司、京贵茶树花公司等。

◆规模化、质量安全以及出口企业云集,造就贵州茶叶出口的快速成长

贵州茶园面积稳定在700万亩,成为中国茶园面积第一省份,加工企业规模不断扩张,贵州作为中国茶叶原料基地、加工中心逐步形成,奠定了大规模出口的生产基础。贵州定位做干净茶,严格质量安全管理,为茶叶出口创造了优越条件。贵州率先在中国禁止茶园使用水溶性农药、草甘膦,提高禁限用农药标准,去年已在国家茶园禁用68种的基础上,提高到128种,并对照欧盟、日本出口茶叶标准提出28种出口茶园慎用农药,质量安全一直走在中国茶区前列。近些年,随着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的标准和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非洲和亚太国家逐步向美国、欧盟、日本标准看齐,国内传统出口茶区已经越来越难满足需要,因质量安全退回茶叶的事件时有发生。规模化与质量安全导致国内出口规模企业纷纷云集贵州,如浙茶集团、湘茶集团、黄山毛峰集团、中茶公司等进入贵州建基地或生产合作。规模化、质量安全、出口企业等多种因素叠加,以及对出口市场不断的了解和学习积累,促使贵州茶叶出口高速成长。从贵阳海关提供的检验检疫出口数据看,2016年3727万美元、2017年7164万元、2018年6200万美元、2019年1.2亿美元、2020年2.31亿美元、2021年3.26亿美元,六年年增长率在50%以上。

◆发挥后发优势,聚焦中高端市场,形成茶叶单价相对较高

中国茶叶出口从生产商、出口商、渠道等一直较稳定。随着世界经济深度调整,茶叶出口市场结构也不断优化,消费进一步向优质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因为贵州是中国茶叶出口的后发区域,没有传统产品、传统渠道等依靠。因此,着力于发挥品质优异、质量安全的优势,从传统出口大宗茶叶、相对低端逐步向名优茶、品牌化、小包装茶等方向发展,主攻中国香港、越南、马来西亚,东南亚市场饮茶习惯与沿海相同,价格相对较高。依托抹茶、绿宝石、工夫红茶等产品,不断开拓日本、欧美这些购买力强的市场的终端渠道。

◆存在问题

出口茶叶备案基地相对贵州茶园规模依然较少。截止2021年底,全省备案出口茶叶种植基地170家、48.67万亩,仅占全省茶园总面积的约6.95%左右,一定程度制约了全省茶叶进一步扩大出口。

出口时间短,市场开拓能力不强、渠道不多、积累不够。缺乏专业的对外贸易人才,对国际市场及其标准的理解不够,作为原料茶的比重高,自营出口占比偏低,还有较大增长潜力。

出口茶叶产品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以春茶为主,机械化程度不高,生产成本偏高。从春茶为主向夏秋茶并重的方向调整,但从我国茶叶仅5美元/千克的平均单价可以看出,国外市场对于注重外形且价格偏高的茶叶需求并不大。

贵州省茶叶出口贸易下步打算

2022年一季度,贵州省茶叶出口659.04吨,同比增长50.04%,货值7818.99万元,同比增长80.19%,主要出口中国香港、越南、美国、俄罗斯、塞内加尔、加拿大、摩洛哥、德国、加纳和波兰等国家(地区)。

贵州茶园基地

贵州省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22年茶叶出口目标为力争4亿美元(指检验检疫出口茶叶数据),同比增30%以上。下一步将贯彻新国发2号文件有关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的精神,重点推动以做好以下工作,确保完成目标。

第一,建设60万亩出口备案基地。聚焦关键环节和风险点,开展管护培训、加强技术支持、规范备案管理、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等。

第二,强化出口基地茶叶质量安全管控。动态跟踪欧盟、摩洛哥、日本、美国等贵州茶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的茶叶农残等限量标准,通过推动雨林联盟、双有机等认证,严格监管。

第三,培育有资质的出口企业达到200家以上。通过招商引资和本土培育相结合,吸引一批优强企业在贵州建设茶叶出口基地和加工中心。围绕主要出口企业,开展针对性服务指导。

第四,强化出口市场产销对接。支持企业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积极对标欧美、日韩、中东等国际市场,研发和生产更能满足国际市场需要的产品,强化“贵州绿茶”宣传推介,支持省内茶叶企业自营出口。

内容来源丨《2021中国茶叶进出口贸易分析报告》

文章作者丨贵州省农业农村厅雷睿勇、余海游、张明露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湄潭金花村集体茶园、中华村欧标茶园、群丰村欧标茶园基地、琦福苑茶叶基地、南截坝茶园基地

近日,湄潭县授予120个先进集体、310名先进个人“最美合作社”“最美家庭”“最美村寨”“最美寨管家”“最美村(社区)支书”“最美新农人”“最美护林员”等荣誉称号。本平台陆续对其中的代表予以展示,今天推出“最美茶园”代表湄江街道金花村集体茶园、永兴镇中华村欧标茶园、抄乐镇群丰村欧标茶园基地、高台镇琦福苑茶叶基地、洗马镇南截坝茶园基地。

01

金花村集体茶园

金花村集体茶园位于湄潭县湄江街道金花村杉树庄组,距离县城6公里,面积200亩,交通便利,生产步道方便,以欧盟有机标准为引领,打造高质量发展茶园基地。该茶园充分运用现代茶园管理技术,大力实施幼年茶园套种“大豆”“油菜”和成年茶园套种“三叶草”“香茅草”等技术。茶园四周种植桂花为行道树,形成“茶中有林、林中有茶、茶行有草”的独立生态防控模式。

2021年起,该茶园与贵州省茶叶研究所、湄潭县农业农村局、湄江街道共同打造成贵州省示范茶园基地之一,并邀请相关专家现场指导。基地围绕示范带动开展培训,春季开展“双手采茶”技能培训,夏季使用无人机对茶园开展“绿色防控”技术培训,秋冬季围绕茶园开展“中耕除草、开沟亮行、合理施肥、冬季封园”的模式进行培训管理,辐射带动周边茶园1600余亩进行标准化茶园管理。该茶园基地风景优美,深受摄影爱好者的青睐,省、市宣传部门也多次到现场“采景”。2022年,被湄潭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授予湄潭“最美茶园”荣誉称号。

02

中华村欧标茶园

永兴镇中华村欧标茶园,现有茶园6800亩、涉茶企业6家,茶叶品种主要以601(大叶茶)、福鼎(小叶茶)为主。茶园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与贵州茗城农商旅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贵州耕田现代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实施欧标茶园建设项目。

2019年,按照“六统一”(统购、统施、统防、统治、统管和统销)实现每亩茶园增收395元,中华村6800亩茶园茶农共计增收268万余元。依靠耕田公司欧标茶园创建专家团队的技术支撑,该茶园得到了中国茶科所,北京汇德荣等11支专业技术团队的支持。茶园拥有7支防控队、68名防控队员,按照时间、物品、计量、人员、服装“五统一”防控模式管理茶园。2020年4月,经过专家组抽样筛查,6800亩茶园均达欧标茶园标准。2022年,被湄潭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授予湄潭“最美茶园”荣誉称号。

03

群丰村欧标茶园基地

抄乐镇群丰村欧标茶园基地共1700亩,2012年通过中国有机认证,现已获得欧盟有机认证。该茶园全部是福鼎小叶种,产权属于茶农。基地由贵州高原春雪有机茶业有限公司和群丰村基地经济合作社联合领办,是湄潭县企业连基地的典型代表。该基地决不允许茶农自行用药,全部通过专业防控队进行统防统治。由于该公司的茶青收购价高于市场价,因此茶农之间彼此监督的结果很好。经过多年的坚持,现在该茶园每年用药不多于3次,且都是生物农药。不仅如此,每年使用的化肥由合作社通过化验土壤成分,购买肥料进行配置后按低于市价销售给茶农。通过这样的方法,实现了茶农、茶企和合作社的三方盈利。2022年,被湄潭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授予湄潭“最美茶园”荣誉称号。

04

双合村南截坝茶园基地

洗马镇双合村南截坝茶园基地由该组99户农户共同建设,面积946亩,茶树品种福鼎占85%、601占15%。该区域平均海拔1080米,经常云雾缭绕,真正是高山云雾好茶生产基地。该基地产权属于农户,茶园管理以组织农户进行“三统一”为主。具体管理方式:一是引进企业认领基地用无人机实施茶园病虫害统防统治;二是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组织进行统购统供给农户进行开沟施肥;三是茶青交易中,严格实行采摘茶青要用“竹蔸”,盛装茶青要用竹制品(背蔸、竹蔸),茶青收购不落地。通过村级及组级茶管家的监督管理,南截坝茶园实现了管理规范、质量安全、土壤健康、长势旺盛的现状。2022年,被湄潭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授予湄潭“最美茶园”荣誉称号。

05

琦福苑茶叶基地

琦福苑茶叶基地位于湄潭县高台镇高台村,由琦福苑茶业公司流转村集体荒山按有机茶园标准栽种管护。茶园种植茶树品种以金牡丹、丹桂等为主,严格采用人工除草、绿色生物防控、配方施用有机肥绿肥等高标准茶园管护手段进行管理。该基地实行全天候监测,可实现全程溯源,已通过美国有机认证、欧盟有机认证等。2022年,被湄潭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授予湄潭“最美茶园”荣誉称号。

来源:微美湄潭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494条结果 (用时 0.009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