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贵州茶种植

找到约2,432条结果 (用时 0.019 秒)

贵州茶如何在中国C位“出圈”?

“贵州茶在中国C位‘出圈’的话,还需要五至十年时间。”贵州省茶文化大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18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贵州作为中国产茶大省还需更加努力发挥每一片绿叶的价值,提高茶叶附加值。

第13届贵州茶产业博览会18日在中国茶叶百强县贵州湄潭开幕,吸引了来自北京、上海等20多个省市的茶叶协会、茶商茶企上千人参会。

“世界之茶源于中国,中国之茶源于云贵”。据不完全统计,贵州千年以上的古茶树达万余株,茶树品种超600种,700万亩茶园种植面积位居中国第一。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贵州茶长期知名度不够,2020年茶叶总产量43.6万吨、总产值仅有503.8亿元(人民币,下同),邻省的湖南、云南茶叶总产量虽不及贵州但综合产值均超过900亿元。

在刘仲华看来,目前贵州茶的角色还是中国茶原料的供应商,如何使贵州茶种植面积第一的效益提升是关键。因此,他建议贵州要扩大茶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培育龙头企业提高茶叶深加工水平和技术,以此提升贵州茶的影响力和议价空间。

记者了解到,贵州茶叶多为绿茶,但中国茶叶市场绿茶本就是“红海”,厮杀甚为激烈。又由于贵州精深加工环节发展缓慢,夏秋茶资源利用率低、产品附加值不高,导致了贵州茶知名度、茶产业综合产值偏低。

由此,贵州近年来在茶叶提质增效的发展道路上,特别注重在茶叶精深加工能力上“下功夫”,引进一批国际出口茶叶企业在贵州设立分公司。此外,本届茶博会发布的130个招商推介项目中就有58个茶加工类项目,包括茶酒、茶多酚、茶果饮等。

贵州省投资促进局局长马雷在会上说,贵州不甘做原料基地,要发挥“后来者”的优势,在产业链下游更加宽广的领域发力。

编辑:晓林

来源:中新网 北京茶世界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改革开放40年:贵州茶产业发展的“创新”之变

“茶产业覆盖了整个贫困人口,全村半数家庭从事茶种植,剩余村民或生产、或加工、或销售,都吃着茶产业饭。” 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怒溪镇骆象村支书杨茂华说。2018年12月,骆象村10000余亩茶园进入冬季管理期。

 骆象村鑫繁公司茶叶基地


立冬后,贵州700多万亩茶园相继进入冬季管护。冬日曾经沉寂的山头因为茶园的兴起变得热闹,茶农忙着剪枝、松土、施肥,为来年的春茶开采做好准备。生态上的坚守,让贵州一年四季茶山绿色常在,也让茶山群众依靠辛勤劳动,把茶山变成金山银山。

 

贵州贵定云雾茶园(摄影 杨云)

 

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核桃坝村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1981年, 核桃坝村村支书何殿伦带领4名党员与贵州省茶科所签订茶树短穗扦插繁殖试验合同,成功育苗56万株并将茶苗免费分给乡亲们种植,开启了核桃坝村茶产业发展之路。数年后, 核桃坝村在非耕地上新辟良种茶园1200亩。1988年,核桃坝村人均产粮500公斤,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250元,分别是未种茶前的6.25倍和15倍。2018年,核桃坝村有了自己的加工厂和茶叶品牌,依托茶业和旅游发展,六成以上农户住上了新民居,百万元积蓄的农户就有百余户。

 

湄潭27度茶旅景区

 

1980年11月,来自余庆县后坝村的毛克翕来到黔东南州雷山县丹江镇洋排村觉散苗寨,带领苗族群众种植茶叶。早在1971年,毛克翕在炒茶时就发现一些球形颗粒由多瓣曲卷的茶叶片抱团组成。经过多年的实验, 毛克翕发现,在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内,只有产于海拔1400米以上的清明新芽的茶叶果胶质才很高,这样,茶球才能紧实饱满。研制出茶球后, 毛克翕又创新了四次烘炒技术。经过近10年的钻研,1982年,毛克翕生产出第一批茶球,命名为“雷山银球茶”。

 

21世纪初,福建人叶文胜背着一口炒锅到遵义湄潭加工茶叶。几年后, 叶文胜的加工作坊升级为盛兴茶叶公司。在湄潭当地茶农的帮助下,叶文胜利用当地“黔湄系列”品种,结合福建政和功夫红茶、正山小种红茶的加工工艺,摸索制作出湄潭特色的红茶产品“遵义红”,使湄潭茶叶与福建工艺的完美结合。

 

2012年,湖南的黄红缨带领创业团队,从湖南来到瓮安县最偏远的乡镇建中镇,耗费4年时间种下1.2万亩生态有机茶。如今,建中茶区已经成为中国面积最大的黄金芽茶种植基地,基地陆续开发的绿茶、白茶、黄金芽、红茶、黑茶“五彩茶”系列产品远销欧洲。

 

瓮安鑫产园黄金芽基地

 

改革开放40年来,藏在贵州大山深处“巴掌大”的茶地不断生长,从几十万亩发展到100万亩、300万亩、500万亩、700万亩,如今的贵州茶山连续6年位居中国茶园面积第一,成为中国绿茶原料中心、加工中心和出口中心。作为拥有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茶籽化石的省份,贵州凭借着“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多云雾”的气候条件,出产的茶叶质量一直保持着较高水平。

 

截止2018年底,茶产业已成为贵州43个县的主导产业,惠及贫困人口49.85万人,茶农年人均收入达到8641元。如今,贵州茶园面积10万亩以上的县有30个,茶园面积上万亩的乡镇有233个,茶园面积上万亩的行政村有78个,以遵义、铜仁、黔南、黔东南等茶区为主的武陵山区茶园面积达到500万亩,成为中国绿茶新的“绿色财富地”。

 

2013年,贵州已经种下611万亩茶园,茶园种植面积位居全国第一。从此,贵州在全国的茶叶版图上拥有了话语权。贵州茶从基地到加工到市场到一二三产业融合,整个产业链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茶叶产量连续10年保持了30%以上的年均增长速度,由于茶的自身特性,耐寒、耐瘠薄,在管护力度上相对果林、菜园较为容易,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为一体。

 

近年来,贵州茶产业正在向更高的目标发展。2017年贵州茶产业已经拥有近5000家茶叶企业,其中380多家是具备规模化、标准化雏形的加工厂。

 

“如果不是通过理化指标的数据非常直观地呈现出来,我真想不到贵州绿茶的品质这么好。”从浙江来贵阳参加数博会的茶商李明凯在“贵州茶云”资源数据和基因分析平台展台前了解了贵州茶的理化指标后,不禁感叹道:“贵州已经在全国率先创建了全程可追溯的茶叶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如今通过‘贵州茶云’的生态物联平台,消费者还可以随时对进入这个平台的茶园的空气、土壤、茶园管理、茶叶生长、采摘等进行全方位、适时的可视化监控。”

 

“贵州茶云”是由贵州省政协牵头组织,贵州省政协办公厅、省农业农村厅和省茶办主办,贵州省内相关单位、科研机构和茶企共建的贵州茶产业官方平台,旨在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高科技手段,提升贵州茶产业的竞争力、经济效益,促进贵州茶产业全面发展。“贵州茶云”作为“云上贵州”N朵“云”中的一朵,是通过大数据技术集成茶叶品种选育培育、茶叶种植生产、加工制作及茶文化传播、销售等茶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数据,构建集数据分析、建模服务于一体的高科技平台。

 

“茶叶如果没有一个标准,那我们就没法向世界推荐它。”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胡继承认为,“一个产品,必须是大众消费品才能成为大产业。”作为老茶人,胡继承希望贵州茶原料、贵州茶制造,特别是贵州茶冲泡和贵州茶文化能够探索出一个标准体系,让贵州茶更好地走向世界。

 

江永志公司茶园基地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贵州茶产业的四个“十年”

德江永志茶业公司茶园基地

 立冬过后,贵州700多万亩茶园相继进入冬季管护。茶园里和往常一样热闹,茶农忙着剪枝、松土、施肥,为来年的春茶开采打下坚实的基础。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在大山深处“巴掌大”的茶园一路扩张,从几十万亩扩展到100万亩、500万亩,直至700万亩茶海绿浪滔天。
  后来居上的贵州茶,在中国创造了一系列“奇迹”:连续5年位居中国茶园面积第一,成为中国绿茶原料中心、加工中心和出口中心。
  今天的贵州,茶产业已成为43个县的主导产业,惠及贫困人口49.85万人,茶农年人均收入达到8641元,其中贫困茶农人均年收入4985元,人均增收526元;今天的贵州,茶园面积10万亩以上的县有30个,茶园面积上万亩的乡镇有233个,茶园面积上万亩的行政村有78个,以遵义、铜仁、黔南、黔东南等茶区为主的武陵山区茶园面积达到500万亩,成为中国绿茶新的金三角。

  
回顾贵州茶产业四十年巨变,如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填满无数茶人与茶企的前赴后继。

凤冈永安镇田坝村  罗逸  摄

第一个十年:三个老农一台戏

位于黔北的湄潭,曾经拉开现代中国茶产业的开端。带着中央实验茶场的基因,湄潭拥有贵州最强的科研队伍——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拥有贵州面积最大的茶园——湄潭茶场。

看着国营茶场的职工捧着金饭碗,距离湄潭县城10公里的核桃坝村非常羡慕,他们也想靠茶叶吃饭。

核桃坝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1981年,村支书何殿伦带领4名党员,与省茶科所签订茶树短穗扦插繁殖试验合同,成功育苗56万株,将茶苗分给乡亲们种植。

短短几年,全村在非耕地上新辟良种茶园1200亩。1988年,核桃坝村人均产粮500公斤,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250元,分别是未种茶前的6.25倍和15倍。  

与湄潭毗邻的凤冈,也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永安镇的田坝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村民基本上是靠天吃饭。当过生产队长的陈仕友却叫大家改变发展思路,种植耐旱的茶叶。上世纪70年代初,他从湄潭背回八分地的茶苗,挨家挨户“劝种”,结果拉了30多户才种完;1973年那个寒冷的冬天,他带领30多人爬上荒山,种了50多亩茶;80年代,他在田坝推广无性系良种。

经过数十年的折腾,陈仕友和他的陈氏茶庄已成为凤冈一张响当当的名片。当年的田坝人也不曾想到,50多亩茶园历经40年发展,已经变成近4万亩的茶海之心,国家4A级景区。

1980年11月,年近五旬的毛克翕,背着行李来到距雷山县城14公里的丹江镇洋排村觉散苗寨的山坡上安营扎寨,带领当地群众种植茶叶。

早在1971年,毛克翕在炒茶时,发现了一些球形颗粒由多瓣曲卷的茶叶片抱团组成,他突发奇想,要将茶叶做成茶球。他经过多年的实验,发现只有产于海拔1400米以上云雾缭绕的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的清明新芽,茶叶的高果胶质含量才能让茶球紧实饱满。

做成茶球后,他又发明了四次烘炒技术。经过10年的钻研,1982年,毛克翕生产出第一批茶球,命名为“雷山银球茶”。“雷山银球茶”一经问世便在全国引起了轰动,成为国家机关接待用茶。

思南县茶叶园区,茶农正在进行机采作业 李大勇 摄

第二个十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每年4月,从湄潭到凤冈、从普安到晴隆、从黎平到雷山、从贵定到平塘,踩着贵州春茶开采的节奏,来自安徽、河南、浙江、福建的客商挤满了各个茶叶主产县城的旅馆。

在收茶、贩茶的过程中,这些外地客商逐渐发现,贵州这个多云雾、寡日照、高海拔的山区,茶青质量不是一般的好,但制茶工艺却很落后。于是,不少茶商带着资金、技术和设备,决定在贵州的茶山上大干一场。

江苏人蒋庆松1993年开始到贵州收茶,时至今日,他仍然坚持:贵州是中国品质最好的茶区,尤其是贵州绿茶。

给予他信心的是羊艾毛峰。

1997年,蒋庆松将羊艾毛峰带到江苏市场,独特的香气、新鲜诱人的口感立即得到江浙一带消费者的肯定,当年的羊艾毛峰库存一扫而光。1998年春茶季,羊艾农场每天为蒋庆松提供500公斤干茶,这些干茶通过客运航班发往江苏最大的茶叶批发市场——溧阳茶叶批发市场。随着知名度的进一步提升,羊艾毛峰在全国出现了一茶难求的景象。

本世纪初,福建人叶文胜背着一口炒锅到湄潭加工茶叶,几年后,他的加工作坊升级为盛兴茶叶公司。在当地茶农的帮助下,叶文胜利用当地“黔湄系列”品种,结合福建政和功夫红茶、正山小种红茶的加工工艺,摸索制作出湄潭特色的红茶产品“遵义红”,完成了湄潭茶叶与福建工艺的完美结合。

湖南的黄红缨来得要晚一些。2012年,黄红缨带领创业团队,从湖南来到瓮安县最偏远的乡镇建中镇,4年时间种下1.2万亩茶。上万亩按有机标准种植的茶园被划分为33个区域,并实行网格化管理。

如今,建中已经成为全国面积最大的黄金芽种植基地,开发的绿茶、白茶、黄金芽、红茶、黑茶“五彩茶”系列产品远销欧洲、中东,成为贵州茶企的后起之秀。

吴长春  摄

第三个十年:本土企业的崛起

1988年,湄潭县政策落实办工作人员谭书德如愿以偿地调入湄潭县茶叶总公司,把“铁饭碗”换成“金饭碗”。

谭书德很快成为联系茶农与茶商的二道贩子,走村串户把茶叶收起来,统一交给茶商。善于学习的谭书德从中寻找到了商机,从承包改造低产茶园入手,1999年谭书德建成了湄潭最大的茶树扦插苗圃基地,2001年成立湄潭县栗香茶叶有限公司。

出生于湄潭核桃坝村的金循,骨子里便带着茶基因。1996年,湄潭县举全县之力,加速发展茶企业,中学教师金循放下教鞭,成立了湄潭县兰馨制茶厂。最初的兰馨,为外地茶企做茶叶代加工,贴牌后被销往全国各地。

“在琳琅满目的茶叶柜台前走一走,很难发现贵州自己的茶叶品牌。”作为茶人,金循说,他心里始终不是“滋味”。2001年,金循将兰馨制茶厂改制成了兰馨茶业有限公司,创立了自己的品牌。

伴随着茶产业的发展,栗香与兰馨逐步发展成为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成为湄潭茶企中的一对双子星。

从上世纪80年代的萌芽到90年代的野蛮生长,从一口炒锅到多功能制茶机,大小不一的贵州茶企,一路跑进21世纪——到2017年,全省500多家茶叶企业,其中380多家是具备规模化、标准化雏形的加工厂。

贵定县云雾镇茶农采茶  徐庆一 摄

第四个十年:领跑从面积扩张开始

2007年3月,贵州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10年全省茶园面积发展到150万亩,2015年达到300万亩。

贵州茶产业的发展,正式进入快车道。

但是在2007年,全省茶园面积102万亩,排名全国第十位,产值、产量更是在十位以后。大多数的国营茶场,经营惨淡。

贵州茶叶要发展,必须上规模。有了大规模,才有大制造,有了大制造,才有大品牌,成为贵州茶人的共识。

说干就干,从2008年开始,贵州大量引进无性系国家级良种,从最初的10个重点县推广到43个重点产茶县,第一年便完成了3年的种植任务。

到2013年,贵州已经种下611万亩茶园,茶园种植面积位居全国第一。从此,贵州在全国的茶叶版图上拥有了话语权。

从2013年到2017年,贵州稳稳地坐在茶园面积第一的位置上。

2018年5月,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第八届茶产业经济研讨会”上,贵州省茶办常务副主任胡继承发表主题报告:贵州茶园面积连续5年保持第一,今后还要年年保持第一。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贵州茶有理由做得更好!

来源:贵州茶香   北京茶世界

找到约2,415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7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