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关于白居易写茶的诗句

找到约11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茶界“凡尔赛文学”大比拼!你学会了吗?

之前微博上掀起了一股装逼文体的新热潮

该文体先抑后扬、明贬实褒

将装逼隐藏在浮于表面的抱怨之中

通过委婉表达在不经意间流露出贵族式的烦恼

来向外界不经意地透露出自己的绝命不凡

看似抱怨,实则炫耀

这样的写作手法被称作——凡尔赛文学

简称“凡学”(由微博用户@小奶球首次提出)

图片/鑫隆优品

要理解“凡学”并不难,简单举个“栗子”:

我家有18个苹果手机充电器,所到之处都得放一条,不然都不记得放哪了!

再比如:

劝你们别买别墅,特别像我这样的懒人,收拾起来令会抓狂。不收拾还不知道我钱都跑哪里去了!(配图几个某马仕)

其实纵观朋友圈,总会发现隐藏了几个“凡尔赛文学”大师,配文有点那味儿,炫耀装逼于字里行间,不张扬而是淡淡的。不过发圈发什么都是个人自由,仅此借读到过的“作品”娱乐一下各位~

|“我是个糙人,喝茶不讲究的,近年来喝的都是人家送的(配图一排好茶),你们看看哪个最好我就喝哪个?”

|“又到了还贷款的时候,这个月的口粮减减吧,只能喝冰岛了~”

|“囤太多茶的麻烦就是,找不到我突然想喝的那一泡!下午客人来,你们说这个5万一斤的在正岩可以吗?”

|“年纪大了就是记性不好,从储藏室角落里翻出一箱十年白牡丹,差点给我当垃圾丢了!”

|“哎呀,今年国庆都在喝牛肉,天天接待亲友总算喝完了。谁推荐点别的喝喝呀?”

|“真羡慕你们能不发朋友圈的人,我喝个茶不拍照不发朋友圈,都觉得浪费了这老班章!”

|“我家那好普洱都被不懂喝茶的败家老头喝掉了!什么朋友来都泡,几万块一斤的茶跟喝水似的!”

|“我从来都不说我家茶好,只有别人告诉我我的茶性价比最高,不输给大品牌老品牌。这几千上万一斤的茶叶,平日喝不太觉得,但朋友拿别的茶来盲比,还真信了自家茶好。”

|家里茶都是朋友送的,太多了喝不完。据说这个是很多国家领导人喝过的,我也就凑合喝喝看~

……

网友还总结了“凡尔赛三要素”:

一、先抑后扬,明贬暗褒(不能直接炫耀,没有“凡”味儿);

二、自问自答(营造一种被关注的氛围);

三、灵活运用第三人称视角(借助他人之口赞美自己,才更高级)。

其实玩文字游戏,自古中国诗人就很拿手。什么诗魔、诗王、诗圣、诗仙,谁没写过几首唯美的茶诗?其中不少就是呼之欲出的“凡味”,不信你来品品!

这第一个要说的就是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但你知道,他又号别茶人。因为一生嗜茶,几乎从早到晚茶不离口。他在诗中不仅提到早茶、中茶、晚茶,还有饭后茶、寝后茶,是个精通茶道、鉴别茶叶的行家。一生写关于茶的诗有50首,数量为唐代之冠。其中有一些被世人所称颂和流传。要说古代“凡尔赛文学”大师,白居易肯定名列第一啊!下面我们就从他的茶诗里面看看。

故情周匝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

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

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麴尘。

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白居易《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病中的白居易得到忠州刺史李宣寄来的新茶,兴奋的心情见于笔端,立即动手勺水煎茶,喝下朋友寄送的“新茗”,仿佛病都先好了三分,特别是想到朋友“不寄他人先寄我”的深情厚谊,不禁将之视为知己,心中倍感轻松愉快。

这样好的茶为什么不先给别人寄呢?想必是知道我是能辨别茶叶好坏的人吧。不好意思说自己茶很专业,只能借朋友之口了。你们学到了吗?

蜀茶寄到但惊新,渭水煎来始觉珍。

——白居易《萧员外寄新蜀茶》

给白居易寄茶的还不止一位官场朋友,《萧员外寄新蜀茶》诗中又记录了收到来自四川的新茶让白居易喜出望外,好茶贵在新,“惊新”说明茶之珍贵,好茶要配好水,诗人兴致勃勃地用渭河之水来煎这西蜀春茶,喝茶的趣味顿生,煎出的茶汤“满瓯似乳”,把玩香茶,倍觉友谊的珍贵,喝下去更是心旷神怡、神清气爽!

在喜出望外中,还透露出自己是个泡茶高手,666啊~

“世间最懂茶者,莫过于苏东坡也!”

苏东坡的诗词中,茶诗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在苏东坡看来,品茶即品味人。这位大师又写了哪些隐隐透露出“凡味”的诗句呢?

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连。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石路萦回九龙脊,水光翻动五湖天。

孙登无语空归去,半岭松声万壑传。

——苏轼《惠山烹小龙团》(北宋)

茶诗的首联以衬托的手法写惠山的景色之美,让东坡先生更是流连忘返。苏轼在江南担任官职期间,在办公之余足迹踏遍“南岸山”,可见江南景色之美足以让他流连忘返。

“我带着如明月般沁人心脾的龙团茶,来试一试这号称人间的第二泉。”先以茶寄月,衬托不染尘杂的清超和明静淡泊的心境。在以泉试茶,体现泡茶的讲究,让读者感觉余味无穷——名茶与名泉这样的神奇结合将会产生什么样的神奇结果呢?

前有河水泡茶达人白居易,苏轼大概就是泉水泡茶达人了吧?在大自然中以山泉水泡茶,在当代可谓是多么奢侈难得的意趣!

“扬州八怪”之一著名书画家郑板桥也是一位嗜茶的文人,与茶结下了终身不解之缘。他喜欢喝茶,认为茶可以清心除烦,所以诗中有“除烦苦茗煎新水”的感慨,同时,他还认为品茗是清雅之事,“此间清味谁分得,只合高人入茗杯”。

头纲八饼建溪茶,万里山东道路赊。

此是蔡丁天上贡,何期分赐野人家?

——郑板桥《家兖州太守赠茶》(清)

建溪在福建省,建溪两岸产的茶称建溪茶,诗中郑板桥用宋代蔡襄、丁谓监制进贡的龙凤团茶的历史典故,比喻建溪茶之佳,并自谦地问友人,这样的珍品你怎么舍得送给我这样的“野人家”?

其实古代优美的茶诗数不胜数,抛开调侃因素,所有的想要讲“凡尔赛文”的人,必须要有“凡尔赛”的资格。正如这些诗人和如今会在朋友圈晒茶生活的人,喝茶、爱茶、借茶言志、以茶入情、以茶为伴,这也是属于他的茶人生。

来源:茶道传媒,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小壶细盏天地宽——工夫茶茶器文化流变

中国饮茶的历史十分悠久,从早期的生煮羹饮,当作解渴解乏的菜汤食用,到隋唐时期出现明确的品赏阶段,制团研末,开始用心品味,是味觉意识的一大飞跃。自从陆羽、皎然、卢仝等茶人提倡茶器要配合茶道,茶饮的主流变化可以概括为两个大阶段,就是唐宋时期的研末煎点与明清以来的芽叶冲泡。到了明末清初,福建又出现了一种饮茶习惯,开始喝条索发酵的陈茶,先流行于武夷山一带的茶农,逐渐发展到闽粤各地,出现了武夷岩茶、乌龙、铁观音一系。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饮茶风尚的演变,与制茶的技术规范、茶器的形制釉色,是环环相扣、息息相关的。唐代讲究煎茶的汤色与沫饽,就崇尚浙江青瓷系的秘色瓷碗;宋代讲究点茶拉花,就推崇建窑黑瓷茶碗;明代开始品味芽叶新茶,就中意薄胎的甜白釉茶盏与青花瓷杯。锡壶与紫砂壶的普遍流行,以及使用精致细巧的小杯饮酌,是在明代中叶之后,特别适合清初逐渐风行的发酵茶,成为清代闽南潮汕饮茶常设的茶器。

孟臣水平流嘴朱泥小壶

在明末清初的饮茶习俗进程中,茶事发展的新鲜事物,是武夷发酵茶的出现。武夷茶农原先遵循江南炒青绿茶的风尚,后来改为品赏发酵陈茶的浓郁口感。明清两代,一直以江南炒青或蒸青的新茶为尚,讲究的是早春新出的茶芽,在清明与谷雨期间采摘制作,如虎丘茶、龙井茶、松萝茶等,成为茶人的新宠。比较例外的是蒸青的罗岕茶,但也是初夏的新茶,保有新鲜的春天气息。到了清初的武夷山地区,却在全国流行鲜嫩新茶的氛围中,发生影响近现代流行的饮茶方式,开始喝陈茶,饮用发酵过后的茶叶,有的是轻微发酵,有的重发酵,有的则是完全发酵。在世界饮茶史上,由此而出现了著名的武夷岩茶、乌龙茶、铁观音,以及红茶、普洱茶,许多都在十七世纪以后成为外销茶的主力,对全球饮食文明发生了巨大的影响。

关于武夷发酵茶的出现,比较早的记载来自明末清初的周亮工(1612—1672),他在清初顺治年间担任过福建按察使与布政使,写过《闽小记》一书,记载了明代武夷地区采制茶叶,本来是学江南绿茶的做法,以新茶为贵,后来则着重发展陈年发酵茶。书中所录《闽茶曲》,也见于他的《赖古堂集》(南京图书馆藏清康熙刻本),其中有这么一首诗:“雨前虽好但嫌新,火气难除莫近唇。藏得深红三倍价,家家卖弄隔年陈。”同时还有自己的注:“上游山中人类不饮新茶,云火气足以引疾。新茶下,贸陈者急标以示,恐为新累也,价亦三倍。闽茶新下,不亚吴越,久贮则色深红,味亦全变,无足贵。”明确指出,武夷地区茶农不喜欢新茶,在贩卖茶叶时,还要特别标明是陈茶的品类,以别于新茶,因为发酵陈茶的价钱是新茶的三倍。

与饮用发酵茶相应的,是陶瓷茶器使用的变化。闽南、潮汕一带,因为饮茶风气的转变,从尝新(明前茶、雨前茶)转为品赏发酵陈茶,也就选择可以呈现发酵茶浓郁口感的茶器,以紫砂壶与细瓷小杯为主。到了乾隆时代,以宜兴紫砂壶冲泡半发酵叶茶,在闽南与潮汕地区,特别是泉州、漳州、潮州一带,已经形成独特风格,与江南主流品赏明前或雨前新茶的风尚大为不同了。

我们界定工夫茶,首先要注意工夫茶的独特风格。在茶器方面,长期以来使用紫砂小壶与细瓷小杯,所谓“罐推孟臣小,杯取若琛(深)洁”。清末台湾学者连横在《雅堂文集》中说到,“台人品茶,与中土异,而与漳、泉、潮相同;盖台多三州人,故嗜好相似。茗必武夷,壶必孟臣,杯必若琛(深),三者品茗之要,非此不足自豪,且不足待客。”这段话言简意赅,明确指出清末台湾人喝茶,沿袭闽南潮汕风俗,而“与中土异”,也就是不同于主流喝新鲜绿茶的风尚。工夫茶有三要:茶叶是半发酵的武夷系统的岩茶、乌龙、铁观音;孟臣壶是江苏宜兴的紫砂壶;若琛(深)杯则是江西景德镇出品的细瓷小杯。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是,武夷半发酵茶是清初出现的制茶法,紫砂壶是明末发明的制壶法,而若琛(深)杯则是清代景德镇制作的阔口小杯。所有的历史证据都显示出,闽南潮汕工夫茶的独特风格,是明末清初之后逐渐成形的。

坊间有潮汕工夫茶始自宋代之说,并随意引述苏东坡贬谪到惠州,称赞当地的茶品,还说苏辙诗句“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可以作为宋代已经出现潮汕工夫茶的证据,其实大谬不然,完全昧于宋代茶饮崇尚点茶拉花的情况。为宋人称道的建州龙团茶,是用来研末煎点的,与清代工夫茶使用冲罐泡叶茶,其间有巨大的差别。何况宋人讲究的茶具,是建窑黑釉茶碗(日本茶道称之为天目碗),在碗中击拂茶末成为沫饽,日本抹茶道沿袭至今。工夫茶使用明末才发明的紫砂茶壶,以及细白瓷的小杯,冲泡半发酵的叶茶,是明清时代雅俗共赏的后起风尚。

还有些研究潮州工夫茶的学者,为了提升工夫茶的文化意涵,开启工夫茶的哲思空间,追溯工夫茶历史到唐代的陆羽,以显示工夫茶源远流长,有着超过千年的历史传承。他们的理由是陆羽《茶经》展示烹茶要有茶具、有茶仪、有仔细的程序与步骤,所以,工夫茶源自陆羽。这种说法,完全昧于陆羽喝的是茶铛烹煎的末茶,强调最好的茶器是浙江的越窑青瓷碗,与工夫茶的品赏过程,风马牛不相及。清代乾隆末叶的俞蛟,在《梦庵杂著·潮嘉风月·工夫茶》中说道:“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其实只是打个比方,说品饮工夫茶有道,与陆羽茶道在精神上一脉相承,不是说唐朝就有当今工夫茶的品饮方式。

工夫茶最有特色的茶器是紫砂壶与细瓷小杯。最早系统记载紫砂壶的,是晚明的周高起,写了一本《阳羡茗壶系》,详细记录了明代中晚期紫砂壶出现的前因后果。书中说到,明代中叶之后,饮茶用壶,“黜银锡及闽豫瓷,而尚宜兴陶,又近人远过前人处也。”特别称赞宜兴紫砂壶的功能,在泡茶的过程中,可以保持好茶本身的色香味,是金属壶不能媲美的。他列出的创始人,是传说中的金沙寺僧,在宜兴发现了可以制造紫砂壶的各类陶土。之后,宜兴人吴仕(号颐山)在金沙寺读书,他的书童供春就偷偷学了老和尚的制陶法,做出了传世的紫砂壶。供春的紫砂壶精美绝伦,成了明代后期的收藏珍品,用周高起的话来说,就是“栗色暗暗如古金铁,敦庞周正,允称神明垂则矣。”简直就是神明的作品,人世罕有。供春的主人吴仕,正德九年(1514)中进士,读书金沙寺的时间当然更早,而金沙寺和尚发明紫砂壶的制作法也应该在此之前。所以,我们可以说,紫砂器的创始,大概是在弘治、正德的明代中叶期间,也就是十五、十六世纪之交的时候,开始风行大约是在万历年间。

供春,亦名龚春,据说是他后人改的,或许因为本来是个书童,地位低下,就像世家巨族的童仆一样,有名无姓。后来成了一代名匠,也就配上了适当的姓氏。供春之后,有所谓制壶四家:董翰、赵梁、玄锡、时朋。有趣的是,这四个人的名字,有三个都有不同的写法,即:赵良、袁锡、时鹏,也反映了他们是工匠出身,由于口耳相传,当时的人也搞不太清楚,记下的姓名只是谐音的字。这个时鹏有个好儿子,成了一代制壶大家,就是誉满乾坤的时大彬。

明末清初陈贞慧的《秋园杂佩》(1648),提到时大彬壶:“时壶,名远甚,即遐陬绝域犹知之。其制始于供春壶,式古朴风雅,茗具中得幽野之趣者。后则如陈壶、徐壶,皆不能仿佛大彬万一矣。一云,供春之后四家,董翰、赵良、袁锡、其一则大彬父时鹏也。彬弟子李仲芳。芳父小圆壶李四老官,号养心,在大彬之上,为供春劲敌,今罕有见者。或沦鼠菌,或重鸡彝,壶亦有幸有不幸哉。”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也说:“时大彬,号为山。或淘土,或杂碙砂土,诸款具足,诸土色亦具足。不务妍媚,而朴雅坚栗,妙不可思。初自仿供春得手,喜作大壶。后游娄东,闻眉公与琅琊、太原诸公品茶施茶之论,乃作小壶。几案有一具,生人间远之思,前后诸名家并不能及。遂于陶人标大雅之遗,擅空群之目矣。”

时大彬作的紫砂小壶,创造了紫砂茶壶的典范,后来发展出更为纤小的孟臣壶。紫砂壶以小为贵,是闽南潮汕工夫茶的三宝之一,所谓孟臣壶、若深杯、武夷茶,让中国近代饮茶在东南滨海地区展现了独特的光彩。

俞蛟《梦庵杂著》,提到“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重点则是细述工夫茶用宜兴紫砂壶,用小杯,用福建茶,讲的是清代工夫茶的烹治法。我们不知道俞蛟是否清楚中国历代饮茶的习俗演变:唐代喝的是茶饼研末烹煮的末茶,宋代沿袭研末点茶之法,明清的主流饮茶法则转为芽叶冲泡,明末清初出现发酵的岩茶乌龙系列,才是工夫茶的滥觞。陈香白在《中国茶文化》中特别标出俞蛟的“重大贡献”,是“在于他能以锐敏的眼光审视自唐以来的中国传统茶艺,洞察潮州泡茶法与陆羽煎茶法之间的传承关系,一语中的”,就未免有些误导。该书又把潮州工夫茶的“工夫”与陆羽的“工夫”对比,未免混淆了历史事实与哲思想象了。

清末以来的闽粤茶人,指出工夫茶必备的茶器“四宝”是:孟臣冲罐(小紫砂陶壶)、若深瓯(小薄瓷杯)、玉书畏(烧水陶壶)、潮汕烘炉。闽、粤、台茶人对茶壶冲罐排名次有句茶谚:“一无名、二仕亭、三萼圃、四孟臣、五逸公。”但是,排名第四的“孟臣”却是茶人的最爱。孟臣是明末天启年间的制壶名匠惠孟臣,所制的紫砂壶,现今尚有壶底刻“大明天启丁卯荆溪惠孟臣制”字样。《桃溪客语》说:“孟臣笔法绝类褚遂良。”据说孟臣壶有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暑夏不变馊的优点。工夫茶人选购好壶,即以孟臣壶为标准,必须“三山齐”,即把去盖的壶口倒置平桌,壶口、滴嘴、把柄,三点平成一线。茶壶使用愈久,茶锈愈厚,茶味就愈浓,甚至可以不放茶叶而有茶香茶色。若深瓯是清代江西景德镇瓷的名匠若深的佳作,胎薄釉亮,细巧不盈手,杯底书有“若深珍藏”,已是难得一见的珍品了。玉书畏以潮州百年老号“陶圣居”所制为佳,能耐冷热,保温性能特别好。潮汕烘炉,则精选粤东的优质红泥土,烧制成白居易赞赏的“红泥小火炉”。特点是炉身一尺多高,体态颀长美观,炉心深窄,炉火均匀而省炭,设有炉盖炉门,可开可关,通风性能好,又颇为雅致。

此外,如茶洗、茶盘、茶垫、水钵、水缸、砂?,一切与茶饮相关的器具,也都力求细致精雅,以臻工夫茶的境界。茶人试茶,例喜使用四字诀来形容工夫茶器,如茶壶要“小浅齐老”,茶杯要“小浅薄白”,茶盘要“宽平浅白”,茶垫要“夏浅冬深”之类。总之,工夫茶从清代发展到今天,吸取历代饮茶文化经验与智慧,在茶器上讲求精致细巧,在小壶细盏中品味天地之隽永,为中国茶道的发展独树一帜,别有风味。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郑培凯),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古诗词中的中国茶文化

自古以来,文人雅士爱喝茶。他们爱茶至深,一句句咏茶的诗句也随之流传至今。

让我们品着茶味,闻着茶香,穿越时光,回到那些关于茶的古诗词里,与他们共饮一杯香茗。

《一七令·茶》

唐  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元稹的这首宝塔诗,不仅从茶的本性道出了人们对茶的喜爱;还从茶的煎煮说到了人们的饮茶习俗;最后就茶的功用说到了茶能提神醒酒。

《七言诗》

清 郑板桥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

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谷雨前后,春茶上市,“不风不雨”的好天气,院子里的竹子亭亭翠绿,傍晚时分,有佳客如约而来,泡上一壶松萝茶,兴致来了画几笔山水竹枝,这才是人生的乐趣啊!

《望江南·超然台作》

宋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寒食节,清明前一两日,正值新茶上市,诗人劝谏自己忘却对故乡的思念,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作诗醉酒喝茶都要趁年华尚在啊。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宋 苏轼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泡上一杯浮着雪沫乳花似的清茶,品尝山间嫩绿的蓼芽蒿笋的春盘素菜,人间真正有滋味的还是清淡的欢愉。

《临安春雨初霁》

宋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铺开小纸从容地斜写着草书,在小雨初晴的窗边细细地煮水、沏茶、撇沫,试品名茶。分茶是宋元时煎茶之法。注汤后用箸搅茶乳,使汤水波纹幻变成种种形状。

《山泉煎茶有怀》

唐 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静坐,倒一鼎泠泠的水,静心,看炉水慢慢沸腾。手里端着一碗茶,把千情万绪都寄予同样爱茶的人,饮茶的人爱茶,沏茶的人更爱茶。

茶,

一片树叶的蜕变,

千百年来生生不息。

啜饮不尽的是

一脉相承的中国文化和精神余韵。

来源/《徽茶》2021年2月刊,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1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