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煮茶的炭

找到约294条结果 (用时 0.018 秒)

张腾蛟:围炉煮茶的流行是文化的浅表现象

不论外界风雨如何,年轻人总能找到一些新鲜的方式,安放自己的身心,让日子过得有滋味一些。露营、骑行,一波接一波,热闹不已。

围炉煮茶火了,成为2022年秋冬新“顶流”。从南到北,人们或在郊外,或在庭院,即便是没有条件的,也要在室内开辟出一小块地儿,小炭炉上支个架子,摆上茶罐,煮上一壶茶,再烤一些喜欢的茶点。三五好友,或是萍水相逢者,大家围坐闲聊,身心的松弛感,秋冬生活的气息就这样伴随着袅袅茶烟,洋溢而出。在能搜索到的社交平台上,围炉煮茶都是热门话题。

△ 图:鉴盏堂“浮生炭几”

对于围炉煮茶的走红,张腾蛟并不感到意外。几年前,在他圈子及周围的人就已经在玩围炉煮茶了。张腾蛟是茶文化思考者与践行者,钻研茶器设计十多年,把唐煎、宋点、明清淪茶重新思考和演绎一遍是他的梦想。这两年,在茶圈广泛流行、辨识度又高的宋式执壶、工夫茶套组、户外茶桌,产品很多出自他的研究设计。2022年,他设计开发的“浮生炭几”在茶圈备受追捧。

围炉煮茶乍看十分新颖,其实并不算新鲜。早在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就有记录煮茶的过程。白居易《晚起》中写,“暖炉生火早,寒镜裹头迟。融雪煎香茗,调酥煮乳糜。”苏东坡雪天煮茶,“红焙浅瓯新活火,龙团小辗斗晴窗”。今天,我们从云南的火塘烤茶、陕西的罐罐茶中也可以看到它的影子。只是,随着城市化的进程,高楼大厦取代了平方宅院,燃气灶台取代了笼火烧煤,围炉煮茶才逐渐远离了生活舞台。

△ 张腾蛟 鉴盏堂创始人 茶文化思考者与践行者

张腾蛟认为,围炉煮茶的流行是文化的一种浅表现象,也是生活化提升的一种变化方向。它存在于过往生活的印记中,在今天的氛围下,人们潜意识里的印象被重新激发,最终跟现实生活叠合起来。

他认为,围炉煮茶会火有几个关键点,一是,现在天气渐冷,围炉煮茶充满了人间烟火气。二是,茶叶的饮料化趋势。第三,跟中国经济消费降级,小院经济和咖啡化发展有一定关系,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新媒体下短视频的发展也加速了信息的传播与互动。

01

人间烟火气,小院经济发展

近三年来,在疫情反复无常的打击下,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习惯在悄悄发生变化,开始回归生活。围炉煮茶的一个重点是“围”,很多人可以聚集在一起,充满着人间烟火气,能够抚慰人心。而且,充满氛围感的围炉煮茶,恰好迎合了当代年轻人对于“出片”和“仪式感”的诉求,又能让年轻人从浮躁的工作和生活中暂时抽离出来,填补在社交生活上的空缺,这很难不吸引年轻人入局。相比传统茶室客单价高、品鉴门槛高,围炉煮茶更容易满足年轻消费者快捷时尚的生活需求。

如今,在乡村振兴的大主题下,国家也在大力支持庭院经济高质量发展。庭院里摆上几张桌子,对茶馆经营者来说,可复制性高,投入成本又低。眼下,不少茶馆也支起茶摊,推出了相关的服务套餐,吸引年轻消费者。

△ 图片提供万德轩

02

茶叶的饮料化是一种必然趋势

为什么茶叶的饮料化是一种必然趋势,这从近年来新中式茶饮的蓬勃发展可以看出,它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饮茶的行列。张腾蛟介绍,茶叶一直以来都是饮料化,历史上,茶叶的饮料化是一个轮回。过去中国红茶远销英国,成为深受贵族欢迎的调饮红茶,再度流传回中国,被新一代的年轻人接受并赋予了很多东西,慢慢又回归饮料化,必然衍生出很多土洋结合的新玩法。

围炉煮茶从形式上,可以煮茶,还可以烤茶、烤吃的。在茶汤里加红枣、桂圆等材料一起煮,不管你懂不懂茶,都更容易接受,而且有的茶叶寒凉,多酚类含量高,物质刺激性很大,把茶叶再烤一遍,可以综合掉很多东西。对于刚开始接触茶叶的年轻人来说,好玩、好喝是关键,喝得健康也很重要。围炉煮茶变成他们了解茶叶的一个介质,看到实物,接触到茶,喝茶也会慢慢升级。过去,喝茶是民俗化,因为茶叶自有地方属性,就像闽南人、潮汕人喝工夫茶,到了北方,人们不一定会习惯。民俗的东西有时很难跨出地域性,而将茶叶饮料化,大众的接受程度都普遍更高。

△ 图片来源海西茶艺师大赛

03

新媒体下短视频发展加速信息传播

不能否认的是,新媒体时代下短视频的发展具有巨大的魔力。张腾蛟犀利指出,围炉煮茶的兴起,一定会标志着以往那些高高在上“传道授业”的茶人们开始走下神坛。在茶文化复兴,际缘开端的时代,或许我们需要一个学习的对象,对大师、对茶人有着崇拜的情节,但是今天,年轻人已经不再吃那套高高在上的宣教模式。随着90后、95后的出场,他们获取信息,掌握信息更加方便,他们的辨识度、知识性的维度广泛而深刻。新媒体时代下,以抖音、小红书为代表的社交平台的发展,玩的是一种从众机制,平台边界在消融,互动效应在增强,因此只要有火了的内容,就会迅速聚焦目光,围绕了火的内容进行继续新的传播。据悉,“浮生炭几”在小红书上卖得非常好。

德化一家陶瓷电商负责人同样表示,“主要是现在传播很厉害,一个新兴的东西,传播扩散得很快。有关围炉煮茶的各种短视频到处发,大家看到闲情逸致,氛围非常好,又吸引人们不断传播。而且在疫情影响下,人们长期窝在家里,也喜欢到户外走走,但是户外不方便用电,但是用炭可以,也很方便。”

△ 图:鉴盏堂“浮生炭几”

04

“围炉煮茶”热的产品启示

对茶具企业而言,围炉煮茶爆火带来的好消息是,带动了相关炭炉、煮茶器产品的热销。上述德化陶瓷电商负责人表示,2022年双十一之前,他们在京东、天猫店上架了相关的炭火煮茶器,产品销量迅速上升,平均一天200多套,不到月底就开始严重缺货。产品缺货,供应不上,抖音渠道上更不敢去推,而他的一位朋友主要在抖音上销售,一天能出1000多套产品。据说,围炉煮茶也直接导致了几块的陶壶忽然涨到几十块,本来云南街边20元一个的手工陶壶,也被炒到了上百元一个。

但是,随着围炉煮茶产品的热销,一些质疑的声音也相伴而来。炸壶是很多新手在使用时出现的问题,而且,对于真正爱茶的人来说,炭炉火力不好控制,热力不足,也不合适冲泡所有的茶叶。那么,从产品开发角度,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张腾蛟认为,关键还是在于产品设计本身。以“浮生炭几”为例,这是个全新的又具有典型性的产品,以黑胡桃木、紫光檀材质为主,四足猫腿,中间的火钵可以放炭,内部结构具有专利设计。“浮生炭几”采用双重内胆结构,四向通风,可以很快聚热,让所有的热量集中在中间,外层金属不锈钢不会导热。

图:鉴盏堂“浮生炭几”

“炭炉的内胆进行结构性优化,在火钵里面再放个内胆进去,内胆又算出它的通风拉力和内循坏结构,加了一些黑科技,让炭炉容易烧起来。上面的网又做了高度的测绘,防止炭炸灰喷溅。很多东西都是有设计理念跟使用经验,我们开发一款产品不是随随便画个草图,或者拿过来抄,肯定是有借鉴、有优化、有测试使用过一段时间,寻找它的优缺点,再优化,再改良,才上市的。”张腾蛟说。

为了起到更好的隔热作用,烧炭时不炸灰,“浮生炭几”的内胆结构就做了五六十次的尝试,才最终呈现出如今使用时,木头不变形,里面在烧炭的时候,外部摸起来不会烫手,炭燃烧热力充足的效果。因此,很多客人在买了“浮生炭几”使用之后,很快又推荐给了身边玩炭的朋友。

对张腾蛟来说,产品开发既要有门槛,又要具有时代的实用性,更需要融入对生活的思考。就像“浮生炭几”,设计具有多用途,增加了岩板的设计,不使用的时候,又变成一张小茶几。最近,他又着手开发了一款新的“燎炉”,从宋代《撵茶图》获得灵感,加以设计改良,燎炉中间的位置打开一部分可以取暖,在南方没有采暖设备的茶室中,这个“燎炉”可以很好替代取暖设备。

潮流的变化总是难以捉摸,唯一不变的可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体产品而言,实用、便捷永远是主题。在茶具产品已然丰富,且产品开发到了一个新的天花板时期,什么样的产品能“爆”,其实很难一概而论。重要的是,顺应时代需求,洞察用户内心,在流行中,注重产品差异性。

---------------------

来源/茶驼《茶业用品》总第79期

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围炉煮茶的乐趣

冬季是万物沉寂的季节,枯木落叶、河湖结冰,就连早起都成了难事。而在“睡不醒的冬三月”,茶人们却格外活跃了起来,他们支起小炉煮起了茶,升腾的热气,仿佛驱散了冬日带来的寒冷。

“红泥小火炉,能饮一杯无?”这句取自唐代诗人白居易《问刘十九》的酒诗,如今被茶人借鉴过来。选用正儿八经真正的陶炉,想象一下:陶炉里炭火正旺,上置一口外壁熏得发黑的陶壶,里面咕嘟咕嘟正煮着茶呢,颇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

▲ 图片来源:茶馆办湖北秘书处举办的

楚天茶道“围炉烹茶”狠茶会

很多茶人都是冬日煮茶的拥趸。每到冬天,就会支起茶炉,煮一泡茶,三五好友齐聚品茶谈天。煮出来的茶是那么香醇,既应景又有情怀。

水是茶的灵魂,即是煮茶,茶与水的交融更为关键。即便不能像妙玉一般收梅花上的雪水,经年长存,也需如陆羽所言:“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取漫流的泉水,洁净清爽,带有淡淡的矿物甜味,这样的水在与茶叶充分沸煮后,茶汤色清味甜,久煮而回甘不减。

是不是所有的茶都适合冬季煎煮呢?从传统角度来说,确实有“什么时候喝什么茶”的说法。

春天喝点花茶,夏天品一品鲜爽的绿茶,秋冬季节比较适合喝发酵茶,比如白茶、熟普、红茶、黑茶之类的。这是因为人体为了获取热量,冬季的饮食往往要比其他季节更多油多热,而熟普、黑茶都有解油腻的功效。

冬季围炉煮茶,最适合的茶还是发酵较重或陈年老茶,煮出来的滋味更加醇厚。除了单独煮饮,还可以适当搭配一些牛奶、红糖、姜片等,也有不一样的体验哦。

新会柑普,投入老铁壶中,慢火煮了一下午,一碗入喉馥烈甘香,满室茶果香,美好温暖得不可言喻。

炭,是冬天煮茶最重要的角色。明代许次纡在《茶疏》中说:“火,必以坚木炭为上……”,炭的品质决定着茶汤的品质,荔枝木、龙眼木制成的炭会有淡淡的果香,潮汕人喜欢的橄榄炭,火焰稳定,最适合慢火深煮,而日本的备长炭则给茶以隽永的味道。

两种炭混着用,炉子底下用果木炭,上面覆盖一层橄榄碳或者核桃炭,这样子不仅炉火旺,而且燃烧充分。再者相对于只用橄榄炭或核桃炭价格也可以省点。

炉子的选择比较多,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是潮汕的红泥小火炉,日本比较出名的是白泥炉,风炉釜。还有竹炉、磁炉、石炉,各有自己的味道。

选购炉子,除了自己的审美和偏好因素外,还要考虑到炉子摆放的位置,比如你要将炉子摆放在茶席上的,那建议选购比较矮的炉子,如果打算摆在地上的,那就选择高脚炉。

烧水壶最为人熟知是功夫茶用到的砂铫壶,一般都为陶质的侧把壶。因为侧把壶比提梁壶泡水更方便,不容易被水蒸气烫到手。

烧水壶选择也很多,从材质上分有:陶壶、紫砂壶、铁壶、银壶、铜壶甚至铝壶。

除了茶,适宜的茶点也是茶席上的重点,好的茶点不可夺了茶性,酸酸的山楂,甘口的橄榄,香脆的花生和各类坚果都有可以为茶席增色不少,还有柿饼和橘子各种小糕点则是茶会上跳脱的创意。

古人说过:“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这样的场景,特别是在寒冬,尤使人心向往之:一杯热气腾腾的茶,能让经过朔风寒冷的人从内而外地暖和起来,屋外雪压寒枝,炉内星火点点,茶汤鱼眼乍现,窗边疏梅暗香,杯中茶香流转,好一幅冬日饮茶乐融融的画卷。

来源:茶馆网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煮茶的历史由来,如何煮茶?


煮茶,大抵是爱茶之人每到寒冬都心心念念的事吧!天寒地冻,围炉煮茶,三五好友,无论是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理,还是从闲语八卦到我不语,你也懂,都是不错的!

 

天气寒冷,一杯热茶就是最好的慰藉。小小的炉子上,有暗暗的小火不明不灭,壶里的水慢慢地被煮沸,冒出细密的水雾。屋子里的暖意晕染开茶香,让饮茶人也由身及心地逐渐温暖起来。


 

魏晋以来,天下骚乱,文人无以匡世,渐兴清谈之风。这些人终日高谈阔论,必有助兴之物,于是多兴饮宴,所以最初的清谈家多酒徒,如竹林七贤。

 

后来清谈之风发展到一般文人,但能豪饮终日不醉的毕竟是少数,而茶则可常饮且始终保持清醒,于是清谈家们就转向好茶,所以后期出现了许多茶人。


 

因而,煮茶可以在二人或二人以上进行,也可以独个自煮、自品,它给人带来的身心感受,能换来无穷的回味。

 

这样的意境也是今日的我们所要倾羡所要追求的了,为了让各位爱茶之人都能随心“煮茶”,我们不妨细细说下煮茶的历史由来,何为煮茶、煮茶需要择何种茶,何种炉具?

 

一、煮茶的历史由来


煮茶是茶艺的一种,古今中外皆有关于煮茶的记载和研究。我国人们饮茶是从鲜叶生吃咀嚼开始,后变为生叶煮饮,形成比较原始的煮茶方法。唐时饮茶开始由粗放走向精工,尤以集历代茶艺精华、著有世界上第一部茶艺专著的陆羽为杰出代表。陆羽在总结前人饮茶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亲身体验,提出了煮茶的理论并付诸实践,开创了饮茶新风尚,推动了唐代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二、何为煮茶?


煮茶其实并非新形式,陆羽《茶经》中就有相关记载。陆羽煮茶法讲究技艺、注重情趣,要求茶、水、火、器“四合其美”。

 

所谓煮茶,是指茶入水烹煮而饮。直接将茶放在釜中熟煮,是中国唐代以前最普遍的饮茶法。唐以后则以干茶煮饮。唐宋时代通行煮茶,方法是先把茶叶碾成碎末,制成茶团,饮用时把茶捣碎,加入葱、姜、桔子皮、薄荷、枣和盐等调料一起煎煮。还有把茶叶碾成碎末,罗细,然后冲水将茶末调成糊状喝下,因而叫做"吃茶"。宋元以后,改煮茶为泡茶,而且不加入调料。明清以后,则盛行泡茶。对于现代茶人而言,煮茶的价值更多是饮茶氛围的体验和煮茶形式的享受。


 

一般煮茶时会搭配轻缓的音乐、香道等内容,从器材准备、烧水到煮茶、品饮,整个节奏轻缓、舒适,并且富有形式感,通过肢体的静带动精神的静,可以让人在这一过程中完成情绪的放松。

 

三、适合煮茶的茶品

 

“煮茶喝”虽好,但并非哪种茶都可以煮着喝。一般年份较长、全发酵,茶性甘醇浓烈的茶品比较适合用煮的方式品饮,这些茶品或是藉由工艺制程,或是经过时光的炮制,褪去了最初的青涩寒凉,茶性趋于温热。此类茶品烹煮后不会因过于苦涩而难于下口,而温热的茶性用来驱寒又再适合不过。一般来说,可以选择下列茶品来煮茶比较合适:

1.发酵重的茶叶,如熟洱,老茶头,大黄片,红茶等。

2.陈年老茶,如老普洱,陈年铁观音,老白茶、陈年岩茶。

而铁观音、绿茶这类轻发酵的茶叶,沸水冲泡为佳,不宜烹煮。此类茶叶,煮后茶叶变黑,茶汤变紫,且有异味,难于入口。


 

四、煮茶用具

 

目前市场上存在许多煮茶的壶具,主要有以下几种组合:

1、 炉具主要有:炭炉、电炉、酒精炉;

2、 紫砂壶、陶制壶、金属壶(主要是铁壶)、玻璃壶;

3、所用燃料:竹炭、木炭、电、酒精等

 

在日常煮茶中,茶友一般用电磁炉随手泡即可用来煮茶,若有电陶炉与陶壶的组合效果更佳。因为相较于电磁炉,电陶炉的加热更为均匀,同时也可以真正调节至“小火”(电磁炉的小功率加热多是用“加热-断电-加热”的方法模拟);而陶壶的保温性又远胜随手泡,因此“电陶炉-陶壶”组合烹煮的茶汤会更为圆润厚滑。



 

想要追求煮茶情趣的朋友,考虑用炭火+砂器的组合。此组合冬季寒室使用尤佳。须注意空气流通,避免室内空气一氧化碳含量过高。

 

在挑选煮茶的壶时,用耐煮透气的陶壶、可分析铁离子软化水质的老铁壶都是上乘,用高硼硅玻璃的壶,效果较好,尤其易观察内部煮物情况;煮茶的炉,潮汕的红泥小火炉最是喜人,风炉釜也不错,如是煮茶,还是竹炉汤沸火初红的好;炭的品质决定着茶汤的品质,荔枝木、龙眼木制成的炭会有淡淡的果香,潮汕人喜欢的橄榄炭,火焰稳定,最适合慢火深煮,而最高级的备长炭则给茶以隽永的味道。

 

五、如何煮茶?

 

煮茶可以分为直接煮和冲泡后再煮两种方式。在煮茶之前,首先看看茶泡过没有。泡过的老茶,适合用温水煮茶,冷水煮茶速度较慢且感觉茶汤有点老;没有泡过的茶,洗茶后加冷水煮,更有利于把茶煮开。

 

其次,滋味较轻的如白茶、白鸡冠、铁观音等茶叶和螃蟹脚、金线莲等养生品就适合直接放进煮壶里面煮,而普洱茶之类滋味比较浓的茶叶则适合先使用盖碗冲泡五六遍后再拿来煮,这样既可以避免煮出来的茶汤过于浓烈,又可让老茶的精华完全释放出来。


 

煮茶使用的茶水比例,一般会控制在1000cc水投茶5~6克左右,茶友可在此基础上摸索出适合自己的茶水比例。因煮茶不若泡茶般要求严格,若是茶汤过淡,追加投茶或是延长烹煮时间便可;若是茶汤过浓,适量加水煮开即可。

 

推荐茶叶于冷水时加入壶中,烧开后改为小火烹煮(尽量调小功率,使茶汤始终处于将开未开的状态最好),同时揭开盖子(或侧盖),可散去茶品中的异味(比如熟茶的堆味),茶性也会更为温润。

 

六、品饮茶汤

 

推荐煮茶时间60~120分钟,如此茶汤方可达致浑厚温润的品质。烹煮后的茶汤注入公道杯即可分杯品饮,同时炉具可保持小火加热保温。若是茶汤过于浓郁,可于壶中加入适量清水烧开,如此调节至符合个人品饮习惯的浓度即可。根据投茶种类(干茶or茶根,新茶or老茶)、数量、茶水比等,煮茶过程中还可续水数次,一切依据茶友面临的状况与个人口味进行调整。


 

煮茶的茶汤,顺滑甘甜,常带有点米香、棕香。茶汤颜色是品评茶汤的重要标准之一。注意,在品煮茶之前有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叫:转碗摇香。有诗云:"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正所谓相由心生,不同的人或不同的状态转碗摇香后的汤花完全不同,总体汤花分为和谐型与不和谐型,其实这也是对人当下状态的反应。

 

七、什么是拼配煮茶?

 

除了烹煮一种茶品,茶友还可选择不同茶类的搭配烹煮。煮茶可以不局限煮某一种茶,将不同茶叶组合起来煮可以达到不同的养生效果。

 

比如我们在冬天常会将熟茶与老白茶以1:1的比例拼配后烹煮,老白茶会将熟茶的温热发散至全身,用于驱寒再适合不过。



现代人生活节奏很快,如何在这快的生活里,慢下来?有人说从煮茶开始,从喝茶开始。煮一壶茶,或许在水的沸腾之初让人惊奇,但耐心等待茶与水煎熬于红尘中的你我来说,也需要一份淡然和宁静,需要一种顺乎自然的心态。有了这样的心态,你自然会慢下来,能捧杯淡然品之,这未尝不是一场关乎于人的修行!煮茶使茶除了修身养性,更增添了几分温暖和岁月的意味。




曾经有古人说过:“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这样的场景,特别是在寒冬慢慢长夜时,尤使人心向往之:一杯热气腾腾的茶,能让经过朔风寒冷的人从内而外地暖和起来,屋外雪压寒枝,炉内星火点点,茶汤鱼眼乍现,窗边疏梅暗香,杯中茶香流转,好一幅冬日饮茶乐融融的画卷。

找到约289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5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