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雅安藏茶制作

找到约436条结果 (用时 0.015 秒)

黑茶类典型代表——雅安藏茶

(《吃茶去》杂志刊文)在川藏公路通车之前,一千多年来,藏族同胞喝的茶几乎都通过茶马古道运送进藏。藏茶,成为演绎茶马古道故事的主人翁。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和亲吐蕃王松赞干布,将蒙顶贡茶带到吐蕃,由此开创和开辟了西藏1300多年的饮茶史和当今闻名于世的“川藏茶马古道”。

背夫文化是茶马古道上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背夫演绎了茶马古道的神奇,令人敬仰。

蒙顶山下,位于名山县新店镇的茶马司见证了茶马古道的辉煌与沧桑,这是我国目前有文字记载的四处茶马司中,唯一一处有遗址可考的茶马司。

明《严茶议》载:“茶之为物,西域吐蕃,古今皆仰信之。以其腥肉之物,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故不能不赖于此也。是则山林草木之叶,事关国家政体之大,经国君子固不可不以为重而议处之也。”雅安藏茶的特殊意义、卓越功能可见一斑。

2008年1月24日,国家文化部公示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黑茶制作技艺即雅安藏茶制作技艺名列其中。

这一消息传来,雅安藏茶界振奋不已,有着千余年历史的藏茶逐渐在世人面前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其传统制作工艺带来的醇厚味道将是爱茶人最难忘的记忆。

雅安藏茶采用成熟茶梢为原料,经过杀青、揉捻、渥堆发酵、蒸压成型等工序制作而成,其汤色呈褐红色,味道陈醇回甘。

藏茶所用原料是一芽五叶成熟茶,其内含物远比一般芽茶要丰富得多,这就好比水果,成熟水果不仅口味很好,而且营养也很丰富,未成熟的水果不仅口味不好,也没有营养,一般芽茶也就好比未成熟的水果,内含物没有一芽五叶成熟茶丰富针对藏茶具有的丰富营养价值,许多人提出了“藏茶汉饮,边茶内销,粗茶细作”的思路。藏茶汉饮,一个崭新设想的诞生,重新定位了藏茶市场。藏茶,将要进军国际大舞台。藏茶企业也同样注意到了藏茶潜在的巨大市场潜力。随着“绿色风潮”来袭,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追求“绿色”健康饮品。而藏茶对人体的健康功效,注定了它不会继续“深闺人不识”下去。事实上,藏茶降“三高”、助眠、减脂等功效已经广获世人的认可。茶业协会也已根据发展的现状,提出了“边茶内销、各族共饮”八字方针,力图让藏茶走出雅安,走向世界。

千百年来,雅安藏茶赢得了广泛的口碑,如今,凭借着丰富的营养价值,雅安藏茶正逐步走向世界,走进各族人民的生活。

藏茶是最神秘的黑茶,进驻青藏高原已1300多年,在很多藏族同胞身边担当着药剂师、营养师的重任。雪域高原上的藏族同胞“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从唐朝文成公主携茶入藏到今天,这一习惯并未改变。

因为藏茶,造就了一条以雅安为起点的茶马古道,赢得了“南丝绸之路”之美誉;因为藏茶,造就了雅安边销茶产业的繁荣。藏族同胞离不开茶,雅安人也离不开这一充满荣誉的特色产业。

追溯1300余年藏茶发展史,雅安藏茶因畅销西藏、青海、甘孜等藏区而闻名,又有“乌茶”、“边销茶”、“南路边茶”等别称,藏族同胞爱喝雅安的茶。藏区平均海波4000多米,高原上高寒缺氧、辐射性强,人们需要从肉食中摄取热量,造成了食物链的单一。再加上高原上蔬菜、水果较少,维生素缺乏,此种情况下,富含大量营养的藏茶自然而然地受到藏族同胞的青睐。

雅安处于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从这里运送茶叶入藏比其他地区更加便利快捷。高原上开水沸点低,茶叶只能熬煮不能浸泡,同时,藏族同胞喜好喝茶,茶叶消耗量非常之大,所以运送到藏区的茶叶必须经煮耐泡。恰好,雅安的茶树主要分布在海拔580—1800米的丘陵和山区,为黄壤、红紫土及山地棕壤上,呈酸性或微酸性,自然生态循环形成的有机质、矿物质丰富,茶树比较充分地利用了光热资源,茶叶天然品质以香高耐冲泡著称。

在如今的市场上,按照“边茶内销”、“藏茶汉饮”产销思路研制开发的雅安藏茶系列新产品日渐增多,也日益成熟。

雅安市茶企将藏茶传统工艺和现代生物技术有机结合起来,研发出了藏汉民族皆宜饮用的精品藏茶。其精心考究的制作、独具匠心的造型设计、卓越的品质和口感,以及巧妙的饮用方法,无不让人感受到茶企业家们的良苦用心。

首先,藏茶的颜色让人心生愉悦,泡上一壶藏茶,看玻璃壶里透出的褐红茶,晶宝剔透,呼之欲出,已经给人以强烈的美感。同时,藏茶还有其独特的品质和文化。雅安藏茶通过深度渥堆发酵后,其特有的消脂、通胀、安神、降糖、降压等保健作用,恰恰是现代时尚健康生活所追求的珍品,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为藏茶汉饮和内销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而南路边茶特有的茶马古道历史文化和独领风骚的黑茶魅力,也让更多人对藏茶产生了浓厚兴趣。

近年来,藏茶饮品“家族”正在不断壮大。除去“金尖”、“康砖”等传统品牌外,藏茶茶饼、茶砖等也陆续问世。今年年初,由雅安市藏茶研究中心研制的散藏茶也成功上市。散藏茶条索完整,色泽乌黑油亮,回味醇厚甘甜,留香持久,采用上等成熟鲜叶制成,堪称藏茶中的名优茶。这种茶的泡制方法简便,出色快,有浓郁的醇香,消费者能直观感受到茶叶的品质特征。散藏茶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市藏茶新产品开发再上新台阶,对于藏茶市场的开拓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茶为国饮,数千年来,茶叶一直延续着饮用的功能。而今,雅安市藏茶企业又突破性地把“砖茶”变为了“茶砖”,砖茶是“茶”,茶砖是“砖”,把茶砖真正当作砖装饰房屋,不仅健康、环保,而且能够体现高雅的文化品味。在我市茶文化主题酒店——西康大酒店,消费者就可亲身感受用茶砖装饰的茶屋,在飘溢的茶香中心旷神怡。

养生茶砖面对的是装饰建材市场,其市场需求量远非饮用茶可比,随着市场的不断推广,随着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养生茶砖无疑前景可期。

藏茶的加工仍将采用特有的传统工艺,组合最佳配方,采用现代科学新技术,生产出适合现代人群消费特点的南路边茶,其中所含生命物质元素多达几十种,如维生素、茶红素、单糖、蛋白质、单宁等。而这样的优质藏茶,被广泛认为具有消除油腻、溶脂助消化等功效。

一杯好茶,总是让人怀念。更何况,一杯藏茶,还引出了一条茶马古道,搭起了汉藏民族沟通的桥梁,它本身所蕴含的文化特性已经足以吸引世人去探寻。

传说,最初运送藏区的茶并不经过渥堆发酵等工序。在运输过程中,由于长时间经受日晒雨淋,茶叶运送到喝茶人手中时发生了质变,人们惊奇地发现,这种质变后的茶叶口感更佳,于是,经过几代人的研究,逐步摸索出了现在的制作工艺。

四川农业大学茶学系教授杜晓告诉记者,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藏茶制作工艺的过程中,更多的是要继承它的文化属性,这本身就是雅安的一笔财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藏茶的制作技艺也在改进,因此,在传承传统制作技艺时,我们应该有所扬弃,比如渥堆技术,这必须掌握,应该说这是藏茶制作技艺的关键,不管怎样,重点是保证茶叶的品质和味道。

雅安本身是一个生态城市,气候和地理条件都适宜茶叶的生产。在工业文明获得突飞猛进发展的今天,雅安要用每一片生态茶叶,融入现代科技精华和传统制作技艺精髓,打造优质藏茶。

(摘自2012年第6期《吃茶去》杂志;作者:陈书谦)

雅安藏茶:中国黑茶的典型代表

2008 年 1 月 24 日, 文化部公示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黑茶制作技艺即雅安藏茶制作技艺名列其中。雅安藏茶是中国黑茶的典型代表, 黑茶制作技艺成为 “ 国宝", 是与其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社会政治作用分不开的。

一、雅安藏茶的历史沿革

我国黑茶始制于四川。雅安藏茶历史悠久, 因产于雅安, 唐宋以来畅销藏区而得名, 自古以来与藏民族以及我国西北部蒙、维、回、羌等民 族同胞日常生活紧密相关。雅安藏茶在不同的历 史时期又称黑茶、乌茶、边茶、边销茶、四川南 边茶、四川南路边茶、大茶、雅茶等, 民族同胞有 “ 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 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 的深切感悟和体会。 史记? 周本纪  载,  公元前 1066 年,  周武王伐纣, “ 南 ( 四川) 八部族贡武王荼 ( 茶) "。 明史? 茶法 : 太祖朱元璋 “ 诏天全六番司民, 免其徭役, 专令蒸乌茶易马。" 乌茶即藏茶、边茶,  天全即今雅安市天全县。 西藏政教鉴附录 : “ 茶叶自文成公主入藏地",  即雅安所产龙团、凤饼茶, 贡奉朝廷后作和蕃礼品带进藏区。之后, 雅安藏茶源源不断输入西藏, 至今已有1300 多年历史。唐、宋以来, 朝廷先后行 “ 茶马互市"、“ 榷茶制"、“ 引岸制" 等策 “ 以茶治边", 雅安藏茶迅速发展。明史? 茶法 : 宋太祖 “ 设茶马司于秦、洮、河、雅诸州,  自碉门( 今天全) 、黎 ( 今汉源) 、雅 ( 今雨城) 抵朵甘、乌思藏 ( 康、藏都司) , 行茶之地五千余里……", 宋熙宁七年在雅设茶马司, 位于今名山新店, 其遗址是我国目前唯一可考的茶马司遗址。雅安藏茶制作技艺, 主要依靠茶号和茶厂的传统艺人、工匠在加工过程中代代口授心记, 近代始有文字记载。雅安藏茶生产明朝以前为分散加工, 朝廷统一收购经营。雅安县志 ( 民国版) 载:  最早藏茶加工企业为明嘉靖二十五年 ( 1546 年)  的“ 义兴茶号", 后有 “ 天兴"、“ 恒泰"、“ 聚成" 等茶号。清朝允许民间藏茶贸易,  私营藏茶企业增多, 到清末, 雅安、天全、荥经、名山、邛崃等县茶号有 200 多家。清光绪三十二年 ( 1907 年) , 为抗击英国侵略, 抵制印茶入藏, 振兴雅安边茶在藏区的地位, 川滇边务大臣赵尔丰及四川劝业道共同主持, 组织雅安、名山、天全、荥经、邛崃五县茶商集资 33. 5 万两白银, 在雅成立官督商办的 “ 边茶股份有限公司"。辛亥革命后, 公司解体。民国初年, 私营茶号恢复到 100 多家, 接着军阀混战, 强派苛捐杂税, 藏商携款私逃, 很多茶号倒闭, 民国二十四年 ( 1935 年) 仅剩 30 多家。1939 年, 西康省成立, 国民政府为垄断边茶经营, 筹备在雅成立 “ 中茶公司西康省分公司"。其后, 私营茶号率先联合成立 “ 康藏茶叶股份有限公司", 包销全部茶引, 使名山、邛崃两县茶号倒闭, 仅为雅安、天全茶号收购原料, 代加工成品茶。1950 年 2 月雅安解放, 有茶号 48 家, 其中雅安 ( 今雨城) 30 家, 天全 10 家, 荥经 8 家。新中国成立, 没收官僚资本改为国营茶厂,有草坝、河北、文定街、大北街四个国营茶厂。1953 年公私合营,  藏茶加工厂由原 48 家合并为三家, 即国营雅安茶厂、国营荥经茶厂、国营天全茶厂。1972 年建成国营名山茶厂, 1985 年建成国营雅安市 ( 今雨城区) 茶厂。2002 年, 国家 7 部委公布全国边销茶定点生产企业共 25 家, 其中雅安 6 家, 约占全国 1/4。这些企业实行民族特需用品定点生产企业扶 持政策。2005 年雅安有藏茶生产企业 15 家 ( 其中国家定点企业 6 家) 。2006 年, 贯彻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通知 ( 国办发(2003) 65 号)  及实施茶叶市场准入制度,   目前已有 10 家企业取得 QS 认证, 主导产品为 “ 黑魁"、“ 康砖"、“ 金尖"。2007 年全市茶叶总产量 5. 6 万吨, 其中藏茶近 3 万吨, 占全省边销茶产量的 80%, 占全国边销茶产量的 40% 以上。其中销往西藏地区占 60% 、青海甘肃约 9% 、甘孜、阿坝约 20%,内销约 12% 。

运用传统制作原理研制开发的系列藏茶新产品, 不仅继承了传统藏茶特有的口感、风味、功效和内含物, 而且在品种、包装、饮用方式、收藏、装饰等方面, 更适合现代都市人的生活需求, “ 边茶内销"、“ 藏茶共饮" 的产销思路, 促进了藏茶产品的革新和营销理念的转变, 雅安藏茶系列产品已销往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成都等国内城市和俄、韩、日、蒙、澳等国家和东南亚及台、港地区。


二、雅安藏茶的地理环境

雅安市位于四川盆地西缘, 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的盆周山区, 古称 “ 青衣羌国", 原西康省省会。地理位置东经 101 度至 103 度, 北纬 28 度至 30 度; 海拔 515? 97- 5793 米;  幅员面积 152? 56 万平方公里。下辖雨城、名山、天全、芦山、宝兴、荥经、汉源、石棉七县一区, 总人口 154 万。受大陆季风气候和东南暖湿气流影响, 市内以泥巴山为界,  北部一区五县降水丰富, 年均 1500 毫米以上;  日照少,  年日照时数仅 800- 1050 小时; 空气湿度大,  年均相对湿度达 80- 83% 。有 “ 西蜀漏天"、 “ 雨城" 之称。境内多山, 土壤含较多有机物的砂质壤土或砂砾质粘土,  表土层深厚,  组织松软,  养分丰富, 易于排水,  适宜茶树生长。雅安四季分明, 夏无酷暑, 冬无严寒,  多雨、多云、多雾,  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 早在西汉年间 ( 公元前53 年) 当地人吴理真就在蒙山种植茶叶,  是人类有文字记载人工植茶最早的地方, 是世界茶文明发祥地, 茶文化发源地。蒙山茶自唐至清入贡皇室, “ 扬子江中水, 蒙山顶上茶" 家喻户晓。

2001 年 12 月, 蒙山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获国家批准, 成为我国第 2 个获茶叶原产地产品保护的地区。

雅安藏茶资源丰富, 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优良丰富的品种资源, 茶树良种繁育体系健全, 茶园建设遍布全市各区县。

总的来说, 自然条件的特点是土层深厚, 酸性反应, 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  独特的自然条件极宜发展茶业产业。优越的宜茶自然生态条件和精湛的制茶技艺造就了雅安藏茶的优良品质。  

三、雅安藏茶的制作工艺

雅安藏茶制作技艺主要分为采割、原料茶初制、成品茶加工三大主要部分。

1. 采割。传统雅安藏茶原料是国内外唯一使用 “ 茶刀子" 采 “ 割" 的。原料茶分本山茶、上路茶、横路茶等。本山茶: 产于雨城区周公山一带, 于每年端午节和白露前后前分两次留桩3. 5 厘米采割。上路茶: 产于雨城区大河、严桥、中里等山区, 每年于大署至立秋之间采割一次, 留桩 3. 5 厘米。横路茶: 产于名山、天全、荥经等县, 多实行粗细兼产,  即春季采细茶、大署至立秋前采边茶。?条茶: 是砖茶的主要原料之一, 每年谷雨后、端午前采割。撒茶: 毛尖、芽细、砖茶的重要原料,  清明后,  立夏前采收。采收标准为一芽二、三、四叶。古代每年开采茶叶都要举行隆重的仪式。

2. 原料茶初制分做庄茶和复制做庄茶两种。有多次渥堆高温 ( 50~ 75 ? ) 发酵的显著特点。

传统做庄茶制作有十八道工序。

复制做庄茶是将毛庄茶经复制做成做庄茶。复制工艺有蒸、揉、发酵、干燥等。

3. 成品茶加工是通过整理、拼配、舂包等工序将原料茶制为成品茶。条包砖茶是雅安藏茶的又一显著特点。

4. 原料茶整理。经筛分、风选、拣剔、切铡、干燥、停仓等工序去除茶梗及杂质, 调整含水量, 分质量等级存放等。

5. 拼配。按品种要求根据原料茶质量按比例搭配拌和。

6. 压制, 又叫舂包。通过称茶 ( 定量) 、蒸茶 ( 加温加湿) 、舂紧、码包等工序, 将料茶压紧成为茶砖。

7. 包装。冷却后砖茶倒出茶篼子, 取隔页、包黄纸、打标签、包牛皮纸、捆千斤篾、再装入茶篼子、编包成为成品茶。

8. 检验。成品茶经检验合格进入成品库。小垛码放, 促进通风和自然后发酵。

四、雅安藏茶的基本特征

雅安藏茶制作技艺是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 是中华文明的传统瑰宝, 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1. 发酵: 根据原料、质量的不同, 进行渥堆转色发酵, 有的在初制时发酵, 有的在复制时发酵。

2. 舂包: 独特的压制工艺, 茶砖不能松, 也不能太紧, 既有利于长途运输, 又有利于通风干燥、后发酵;

3. 后发酵: 从半成品到成品茶直至饮用, 在自然干燥过程中茶叶内质都在持续转化。

4. 独特的包装工序和外形标志: 舂包紧压的茶砖, 冷却后倒出茶篼子, 包黄纸、打标签、再装入茶篼子、编包后成为成品茶。

5. 主要产品的感官品质特征:

康砖茶: 外形呈圆角长方形, 表面平整、紧实, 洒面明显, 色泽棕褐。内质香气纯正, 汤色红褐、尚明, 滋味纯尚浓, 叶底棕褐稍老。

金尖茶:  外形呈圆角长方形, 稍紧实, 无脱层, 色泽棕褐。内质香气纯正, 汤色黄红、尚明, 滋味醇和, 叶底暗褐稍老。

黑魁系列产品: 有饼状、块状、条状、散装等; 还有收藏用茶、装饰用茶等高、中、低档系列产品, 是运用藏茶传统制作技艺原理生产的产品, 感观品质特征优于同类传统产品。

五、雅安藏茶的特殊意义

我国是茶叶原产国, 历史悠久, 独具特色。

雅安藏茶是汉藏民族团结的纽带, 被誉为 “ 西北少数民族生命之茶"。明 严茶议 载: “ 茶之为物, 西域吐番, 古今皆仰信之。以其腥肉之物, 非茶不消; 青稞之热, 非茶不解,  故不能不赖于此也。是则山林草木之叶, 事关国家政体之大, 经国君子固不可不以为重而议处之也。" 雅安藏茶制作技艺经千百年传承、演变, 为雅安主产区所独有。

1. 一千多年的饮用实践证明, 藏茶可为高原生活的人们补充各类维生素、微量元素、水分, 促进摄入体内的牛、羊肉、奶酪等高脂食物的分解和消化; 有抗高血压、高血脂, 清除胆固醇沉积等作用; 还有抗高原缺氧和抗高原辐射的作用。

2. 雅安藏茶制作过程中, 通过多次高温渥堆发酵、加湿加温反复揉捻 ( 馏) 等独特工艺, 促进茶叶中多种有益物质充分转化、氧化、分解、聚合、繁殖、稳定, 促进儿茶素、咖啡碱、维生素、蛋白脂、有机酸以及多种真菌类物质等有益成份增加, 使边茶的营养价值更高,  药理功效更显著。温胃、正气、解毒、解腻、促进消化、帮助睡眠, 对抑制肥胖症、高血压、高血脂等现代高发病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3. 通过传统制作技艺的挖掘、保护、弘扬, 确保雅安藏茶产品质量。为民族同胞提供优质边茶不仅可以保障藏族同胞的身体健康, 还能促进民族团结, 共建和谐社会, 维护祖国统一。

4. 近年来, 藏茶生产企业研制开发 “ 黑魁" 新品种, 推行 “ 边茶内销"、“ 藏茶共饮" 的发展战略, 取得明显成效。

建国以来, 雅安藏茶生产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 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国外友人多次来雅安视察藏茶企业, 藏区历代高层领导非常关心雅安藏茶生产。1985 年, 为祝贺西藏自治区成立 20 周年, 受党中央、国务院委托, 雅安茶厂专门生产 42 万份藏茶, 作为中央代表团赠送给西藏人民的珍贵礼品。事后, 时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伍精华专门给雅安茶厂来信:“ 西藏人民感谢你们"。1986 年 8 月 3 日, 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十世班禅活佛视察了雅安茶 厂, 热情赞扬 “ 雅安藏茶是藏汉民族团结的纽带"。并亲笔题词: “ 煦风送暖催春意, 碧玉绿叶舞新姿, 馨香摸鼻味醇美,  雅安藏茶引嘉宾" ( 藏文音译) 。2005 年 6 月 16 日, 西藏十一世班禅活佛又亲临雅安, 视察了兄弟友谊茶厂并签名留念。国家民委、国家计委、全国供销总社、国 家质检中心, 西藏、青海、甘肃、四川、甘孜州等民族地区领导也多次来雅安检查指导藏茶生 产。韩国、日本、不丹、美国、丹麦、尼泊尔等 外国朋友也多次到雅安的茶厂访问。2001 年, 西藏民营企业直接投资雅安名山, 运用雅安茶叶资源和技术优势生产藏茶,全部产品销往西藏各地, 供不应求。

随着市场开放和社会发展, 雅安藏茶产、销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根据国办发 (2005) 18 号、川府发 (2006)21 号文件精神, 以及省、市文化主管部门的要求, 从 2006 年开始, 雅安市茶业协会组织雅安藏茶生产企业和专业人士, 广泛开展调查研究, 为具有悠久历史的雅安藏茶制作技艺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了大量相关工作, 已被分别列入雅安市、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公布和 “ 国保" 工程的实施, 雅安藏茶一定会再放异彩, 发扬光大。

资料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2008 年第 3 期,转自古老藏茶

注: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雅安藏茶--中国黑茶的典型代表之一

2008年1月24日,文化部公示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黑茶制作技艺即雅安藏茶制作技艺名列其中。雅安藏茶是中国黑茶的典型代表,黑茶制作技艺成为“国宝",是与其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社会政治作用分不开的。

一、雅安藏茶的历史沿革我国黑茶始制于四川

雅安藏茶历史悠久,因产于雅安,唐宋以来畅销藏区而得名,自古以来与藏民族以及我国西北部蒙、维、回、羌等民族同胞日常生活紧密相关。雅安藏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称黑茶、乌茶、边茶、边销茶、四川南边茶、四川南路边茶、大茶、雅茶等,民族同胞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的深切感悟和体会。史记?周本纪载,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伐纣,“南(四川)八部族贡武王荼(茶)"。明史?茶法:太祖朱元璋“诏天全六番司民,免其徭役,专令蒸乌茶易马。"乌茶即藏茶、边茶,天全即今雅安市天全县。西藏政教鉴附录:“茶叶自文成公主入藏地",即雅安所产龙团、凤饼茶,贡奉朝廷后作和蕃礼品带进藏区。之后,雅安藏茶源源不断输入西藏,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唐、宋以来,朝廷先后行“茶马互市"、“榷茶制"、“引岸制"等策“以茶治边",雅安藏茶迅速发展。明史?茶法:宋太祖“设茶马司于秦、洮、河、雅诸州,自碉门(今天全)、黎(今汉源)、雅(今雨城)抵朵甘、乌思藏(康、藏都司),行茶之地五千余里……",宋熙宁七年在雅设茶马司,位于今名山新店,其遗址是我国目前唯一可考的茶马司遗址。雅安藏茶制作技艺,主要依靠茶号和茶厂的传统艺人、工匠在加工过程中代代口授心记,近代始有文字记载。雅安藏茶生产明朝以前为分散加工,朝廷统一收购经营。雅安县志(民国版)载:最早藏茶加工企业为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的“义兴茶号",后有“天兴"、“恒泰"、“聚成"等茶号。清朝允许民间藏茶贸易,私营藏茶企业增多,到清末,雅安、天全、荥经、名山、邛崃等县茶号有200多家。清光绪三十二年(1907年),为抗击英国侵略,抵制印茶入藏,振兴雅安边茶在藏区的地位,川滇边务大臣赵尔丰及四川劝业道共同主持,组织雅安、名山、天全、荥经、邛崃五县茶商集资33.5万两白银,在雅成立官督商办的“边茶股份有限公司"。辛亥革命后,公司解体。民国初年,私营茶号恢复到100多家,接着军阀混战,强派苛捐杂税,藏商携款私逃,很多茶号倒闭,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仅剩30多家。1939年,西康省成立,国民政府为垄断边茶经营,筹备在雅成立“中茶公司西康省分公司"。其后,私营茶号率先联合成立“康藏茶叶股份有限公司",包销全部茶引,使名山、邛崃两县茶号倒闭,仅为雅安、天全茶号收购原料,代加工成品茶。1950年2月雅安解放,有茶号48家,其中雅安(今雨城)30家,天全10家,荥经8家。新中国成立,没收官僚资本改为国营茶厂,有草坝、河北、文定街、大北街四个国营茶厂。1953年公私合营,藏茶加工厂由原48家合并为三家,即国营雅安茶厂、国营荥经茶厂、国营天全茶厂。1972年建成国营名山茶厂,1985年建成国营雅安市(今雨城区)茶厂。2002年,国家7部委公布全国边销茶定点生产企业共25家,其中雅安6家,约占全国1/4。这些企业实行民族特需用品定点生产企业扶持政策。2005年雅安有藏茶生产企业15家(其中国家定点企业6家)。2006年,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通知(国办发(2003)65号)及实施茶叶市场准入制度,目前已有10家企业取得QS认证,主导产品为“黑魁"、“康砖"、“金尖"。2007年全市茶叶总产量5.6万吨,其中藏茶近3万吨,占全省边销茶产量的80%,占全国边销茶产量的40%以上。其中销往西藏地区占60%、青海甘肃约9%、甘孜、阿坝约20%,内销约12%。

运用传统制作原理研制开发的系列藏茶新产品,不仅继承了传统藏茶特有的口感、风味、功效和内含物,而且在品种、包装、饮用方式、收藏、装饰等方面,更适合现代都市人的生活需求,“边茶内销"、“藏茶共饮"的产销思路,促进了藏茶产品的革新和营销理念的转变,雅安藏茶系列产品已销往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成都等国内城市和俄、韩、日、蒙、澳等国家和东南亚及台、港地区。

二、雅安藏茶的地理环境

雅安市位于四川盆地西缘,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的盆周山区,古称“青衣羌国",原西康省省会。地理位置东经101度至103度,北纬28度至30度;海拔515?97-5793米;幅员面积152?56万平方公里。下辖雨城、名山、天全、芦山、宝兴、荥经、汉源、石棉七县一区,总人口154万。受大陆季风气候和东南暖湿气流影响,市内以泥巴山为界,北部一区五县降水丰富,年均1500毫米以上;日照少,年日照时数仅800-1050小时;空气湿度大,年均相对湿度达80-83%。有“西蜀漏天"、“雨城"之称。境内多山,土壤含较多有机物的砂质壤土或砂砾质粘土,表土层深厚,组织松软,养分丰富,易于排水,适宜茶树生长。雅安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多雨、多云、多雾,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早在西汉年间(公元前53年)当地人吴理真就在蒙山种植茶叶,是人类有文字记载人工植茶最早的地方,是世界茶文明发祥地,茶文化发源地。蒙山茶自唐至清入贡皇室,“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家喻户晓。

2001年12月,蒙山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获国家批准,成为我国第2个获茶叶原产地产品保护的地区。

雅安藏茶资源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优良丰富的品种资源,茶树良种繁育体系健全,茶园建设遍布全市各区县。

总的来说,自然条件的特点是土层深厚,酸性反应,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独特的自然条件极宜发展茶业产业。优越的宜茶自然生态条件和精湛的制茶技艺造就了雅安藏茶的优良品质。

三、雅安藏茶的制作工艺

雅安藏茶制作技艺主要分为采割、原料茶初制、成品茶加工三大主要部分。

1.采割。传统雅安藏茶原料是国内外唯一使用“茶刀子"采“割"的。原料茶分本山茶、上路茶、横路茶等。本山茶:产于雨城区周公山一带,于每年端午节和白露前后前分两次留桩3.5厘米采割。上路茶:产于雨城区大河、严桥、中里等山区,每年于大署至立秋之间采割一次,留桩3.5厘米。横路茶:产于名山、天全、荥经等县,多实行粗细兼产,即春季采细茶、大署至立秋前采边茶。?条茶:是砖茶的主要原料之一,每年谷雨后、端午前采割。撒茶:毛尖、芽细、砖茶的重要原料,清明后,立夏前采收。采收标准为一芽二、三、四叶。古代每年开采茶叶都要举行隆重的仪式。

2.原料茶初制分做庄茶和复制做庄茶两种。有多次渥堆高温(50~75?)发酵的显著特点。

传统做庄茶制作有十八道工序。

复制做庄茶是将毛庄茶经复制做成做庄茶。复制工艺有蒸、揉、发酵、干燥等。

3.成品茶加工是通过整理、拼配、舂包等工序将原料茶制为成品茶。条包砖茶是雅安藏茶的又一显著特点。

4.原料茶整理。经筛分、风选、拣剔、切铡、干燥、停仓等工序去除茶梗及杂质,调整含水量,分质量等级存放等。拼配。按品种要求根据原料茶质量按

5.比例搭配拌和。

6.压制,又叫舂包。通过称茶(定量)、蒸

茶(加温加湿)、舂紧、码包等工序,将料茶压紧成为茶砖。

7.包装。冷却后砖茶倒出茶篼子,取隔页、包黄纸、打标签、包牛皮纸、捆千斤篾、再装入茶篼子、编包成为成品茶。

8.检验。成品茶经检验合格进入成品库。小垛码放,促进通风和自然后发酵。

四、雅安藏茶的基本特征

雅安藏茶制作技艺是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是中华文明的传统瑰宝,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1.发酵:根据原料、质量的不同,进行渥堆转色发酵,有的在初制时发酵,有的在复制时发酵。

2.舂包:独特的压制工艺,茶砖不能松,也不能太紧,既有利于长途运输,又有利于通风干燥、后发酵;

3.后发酵:从半成品到成品茶直至饮用,在自然干燥过程中茶叶内质都在持续转化。

4.独特的包装工序和外形标志:舂包紧压的茶砖,冷却后倒出茶篼子,包黄纸、打标签、再装入茶篼子、编包后成为成品茶。

5.主要产品的感官品质特征:

康砖茶:外形呈圆角长方形,表面平整、紧实,洒面明显,色泽棕褐。内质香气纯正,汤色红褐、尚明,滋味纯尚浓,叶底棕褐稍老。

金尖茶:外形呈圆角长方形,稍紧实,无脱层,色泽棕褐。内质香气纯正,汤色黄红、尚明,滋味醇和,叶底暗褐稍老。

黑魁系列产品:有饼状、块状、条状、散装等;还有收藏用茶、装饰用茶等高、中、低档系列产品,是运用藏茶传统制作技艺原理生产的产品,感观品质特征优于同类传统产品。

五、雅安藏茶的特殊意义

我国是茶叶原产国,历史悠久,独具特色。

雅安藏茶是汉藏民族团结的纽带,被誉为“西北少数民族生命之茶"。明严茶议载:“茶之为物,西域吐番,古今皆仰信之。以其腥肉之物,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故不能不赖于此也。是则山林草木之叶,事关国家政体之大,经国君子固不可不以为重而议处之也。"雅安藏茶制作技艺经千百年传承、演变,为雅安主产区所独有。

1.一千多年的饮用实践证明,藏茶可为高原生活的人们补充各类维生素、微量元素、水分,促进摄入体内的牛、羊肉、奶酪等高脂食物的分解和消化;有抗高血压、高血脂,清除胆固醇沉积等作用;还有抗高原缺氧和抗高原辐射的作用。

2.雅安藏茶制作过程中,通过多次高温渥堆发酵、加湿加温反复揉捻(馏)等独特工艺,促进茶叶中多种有益物质充分转化、氧化、分解、聚合、繁殖、稳定,促进儿茶素、咖啡碱、维生素、蛋白脂、有机酸以及多种真菌类物质等有益成份增加,使边茶的营养价值更高,药理功效更显著。温胃、正气、解毒、解腻、促进消化、帮助睡眠,对抑制肥胖症、高血压、高血脂等现代高发病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3.通过传统制作技艺的挖掘、保护、弘扬,确保雅安藏茶产品质量。为民族同胞提供优质边茶不仅可以保障藏族同胞的身体健康,还能促进民族团结,共建和谐社会,维护祖国统一。

4.近年来,藏茶生产企业研制开发“黑魁"新品种,推行“边茶内销"、“藏茶共饮"的发展战略,取得明显成效。

建国以来,雅安藏茶生产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国外友人多次来雅安视察藏茶企业,藏区历代高层领导非常关心雅安藏茶生产。1985年,为祝贺西藏自治区成立20周年,受党中央、国务院委托,雅安茶厂专门生产42万份藏茶,作为中央代表团赠送给西藏人民的珍贵礼品。事后,时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伍精华专门给雅安茶厂来信:“西藏人民感谢你们"。1986年8月3日,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十世班禅活佛视察了雅安茶厂,热情赞扬“雅安藏茶是藏汉民族团结的纽带"。并亲笔题词:“煦风送暖催春意,碧玉绿叶舞新姿,馨香摸鼻味醇美,雅安藏茶引嘉宾"(藏文音译)。2005年6月16日,西藏十一世班禅活佛又亲临雅安,视察了兄弟友谊茶厂并签名留念。国家民委、国家计委、全国供销总社、国家质检中心,西藏、青海、甘肃、四川、甘孜州等民族地区领导也多次来雅安检查指导藏茶生产。韩国、日本、不丹、美国、丹麦、尼泊尔等外国朋友也多次到雅安的茶厂访问。2001年,西藏民营企业直接投资雅安名山,运用雅安茶叶资源和技术优势生产藏茶,全部产品销往西藏各地,供不应求。

随着市场开放和社会发展,雅安藏茶产、销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根据国办发(2005)18号、川府发(2006)21号文件精神,以及省、市文化主管部门的要求,从2006年开始,雅安市茶业协会组织雅安藏茶生产企业和专业人士,广泛开展调查研究,为具有悠久历史的雅安藏茶制作技艺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了大量相关工作,已被分别列入雅安市、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公布和“国保"工程的实施,雅安藏茶一定会再放异彩,发扬光大。

(出处:中华文化论坛2008年第3期)

来源于:中华文化论坛,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427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9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