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雅安藏茶粗茶细作藏茶汉饮

找到约9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黑茶类典型代表——雅安藏茶

(《吃茶去》杂志刊文)在川藏公路通车之前,一千多年来,藏族同胞喝的茶几乎都通过茶马古道运送进藏。藏茶,成为演绎茶马古道故事的主人翁。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和亲吐蕃王松赞干布,将蒙顶贡茶带到吐蕃,由此开创和开辟了西藏1300多年的饮茶史和当今闻名于世的“川藏茶马古道”。

背夫文化是茶马古道上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背夫演绎了茶马古道的神奇,令人敬仰。

蒙顶山下,位于名山县新店镇的茶马司见证了茶马古道的辉煌与沧桑,这是我国目前有文字记载的四处茶马司中,唯一一处有遗址可考的茶马司。

明《严茶议》载:“茶之为物,西域吐蕃,古今皆仰信之。以其腥肉之物,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故不能不赖于此也。是则山林草木之叶,事关国家政体之大,经国君子固不可不以为重而议处之也。”雅安藏茶的特殊意义、卓越功能可见一斑。

2008年1月24日,国家文化部公示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黑茶制作技艺即雅安藏茶制作技艺名列其中。

这一消息传来,雅安藏茶界振奋不已,有着千余年历史的藏茶逐渐在世人面前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其传统制作工艺带来的醇厚味道将是爱茶人最难忘的记忆。

雅安藏茶采用成熟茶梢为原料,经过杀青、揉捻、渥堆发酵、蒸压成型等工序制作而成,其汤色呈褐红色,味道陈醇回甘。

藏茶所用原料是一芽五叶成熟茶,其内含物远比一般芽茶要丰富得多,这就好比水果,成熟水果不仅口味很好,而且营养也很丰富,未成熟的水果不仅口味不好,也没有营养,一般芽茶也就好比未成熟的水果,内含物没有一芽五叶成熟茶丰富针对藏茶具有的丰富营养价值,许多人提出了“藏茶汉饮,边茶内销,粗茶细作”的思路。藏茶汉饮,一个崭新设想的诞生,重新定位了藏茶市场。藏茶,将要进军国际大舞台。藏茶企业也同样注意到了藏茶潜在的巨大市场潜力。随着“绿色风潮”来袭,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追求“绿色”健康饮品。而藏茶对人体的健康功效,注定了它不会继续“深闺人不识”下去。事实上,藏茶降“三高”、助眠、减脂等功效已经广获世人的认可。茶业协会也已根据发展的现状,提出了“边茶内销、各族共饮”八字方针,力图让藏茶走出雅安,走向世界。

千百年来,雅安藏茶赢得了广泛的口碑,如今,凭借着丰富的营养价值,雅安藏茶正逐步走向世界,走进各族人民的生活。

藏茶是最神秘的黑茶,进驻青藏高原已1300多年,在很多藏族同胞身边担当着药剂师、营养师的重任。雪域高原上的藏族同胞“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从唐朝文成公主携茶入藏到今天,这一习惯并未改变。

因为藏茶,造就了一条以雅安为起点的茶马古道,赢得了“南丝绸之路”之美誉;因为藏茶,造就了雅安边销茶产业的繁荣。藏族同胞离不开茶,雅安人也离不开这一充满荣誉的特色产业。

追溯1300余年藏茶发展史,雅安藏茶因畅销西藏、青海、甘孜等藏区而闻名,又有“乌茶”、“边销茶”、“南路边茶”等别称,藏族同胞爱喝雅安的茶。藏区平均海波4000多米,高原上高寒缺氧、辐射性强,人们需要从肉食中摄取热量,造成了食物链的单一。再加上高原上蔬菜、水果较少,维生素缺乏,此种情况下,富含大量营养的藏茶自然而然地受到藏族同胞的青睐。

雅安处于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从这里运送茶叶入藏比其他地区更加便利快捷。高原上开水沸点低,茶叶只能熬煮不能浸泡,同时,藏族同胞喜好喝茶,茶叶消耗量非常之大,所以运送到藏区的茶叶必须经煮耐泡。恰好,雅安的茶树主要分布在海拔580—1800米的丘陵和山区,为黄壤、红紫土及山地棕壤上,呈酸性或微酸性,自然生态循环形成的有机质、矿物质丰富,茶树比较充分地利用了光热资源,茶叶天然品质以香高耐冲泡著称。

在如今的市场上,按照“边茶内销”、“藏茶汉饮”产销思路研制开发的雅安藏茶系列新产品日渐增多,也日益成熟。

雅安市茶企将藏茶传统工艺和现代生物技术有机结合起来,研发出了藏汉民族皆宜饮用的精品藏茶。其精心考究的制作、独具匠心的造型设计、卓越的品质和口感,以及巧妙的饮用方法,无不让人感受到茶企业家们的良苦用心。

首先,藏茶的颜色让人心生愉悦,泡上一壶藏茶,看玻璃壶里透出的褐红茶,晶宝剔透,呼之欲出,已经给人以强烈的美感。同时,藏茶还有其独特的品质和文化。雅安藏茶通过深度渥堆发酵后,其特有的消脂、通胀、安神、降糖、降压等保健作用,恰恰是现代时尚健康生活所追求的珍品,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为藏茶汉饮和内销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而南路边茶特有的茶马古道历史文化和独领风骚的黑茶魅力,也让更多人对藏茶产生了浓厚兴趣。

近年来,藏茶饮品“家族”正在不断壮大。除去“金尖”、“康砖”等传统品牌外,藏茶茶饼、茶砖等也陆续问世。今年年初,由雅安市藏茶研究中心研制的散藏茶也成功上市。散藏茶条索完整,色泽乌黑油亮,回味醇厚甘甜,留香持久,采用上等成熟鲜叶制成,堪称藏茶中的名优茶。这种茶的泡制方法简便,出色快,有浓郁的醇香,消费者能直观感受到茶叶的品质特征。散藏茶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市藏茶新产品开发再上新台阶,对于藏茶市场的开拓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茶为国饮,数千年来,茶叶一直延续着饮用的功能。而今,雅安市藏茶企业又突破性地把“砖茶”变为了“茶砖”,砖茶是“茶”,茶砖是“砖”,把茶砖真正当作砖装饰房屋,不仅健康、环保,而且能够体现高雅的文化品味。在我市茶文化主题酒店——西康大酒店,消费者就可亲身感受用茶砖装饰的茶屋,在飘溢的茶香中心旷神怡。

养生茶砖面对的是装饰建材市场,其市场需求量远非饮用茶可比,随着市场的不断推广,随着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养生茶砖无疑前景可期。

藏茶的加工仍将采用特有的传统工艺,组合最佳配方,采用现代科学新技术,生产出适合现代人群消费特点的南路边茶,其中所含生命物质元素多达几十种,如维生素、茶红素、单糖、蛋白质、单宁等。而这样的优质藏茶,被广泛认为具有消除油腻、溶脂助消化等功效。

一杯好茶,总是让人怀念。更何况,一杯藏茶,还引出了一条茶马古道,搭起了汉藏民族沟通的桥梁,它本身所蕴含的文化特性已经足以吸引世人去探寻。

传说,最初运送藏区的茶并不经过渥堆发酵等工序。在运输过程中,由于长时间经受日晒雨淋,茶叶运送到喝茶人手中时发生了质变,人们惊奇地发现,这种质变后的茶叶口感更佳,于是,经过几代人的研究,逐步摸索出了现在的制作工艺。

四川农业大学茶学系教授杜晓告诉记者,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藏茶制作工艺的过程中,更多的是要继承它的文化属性,这本身就是雅安的一笔财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藏茶的制作技艺也在改进,因此,在传承传统制作技艺时,我们应该有所扬弃,比如渥堆技术,这必须掌握,应该说这是藏茶制作技艺的关键,不管怎样,重点是保证茶叶的品质和味道。

雅安本身是一个生态城市,气候和地理条件都适宜茶叶的生产。在工业文明获得突飞猛进发展的今天,雅安要用每一片生态茶叶,融入现代科技精华和传统制作技艺精髓,打造优质藏茶。

(摘自2012年第6期《吃茶去》杂志;作者:陈书谦)

雨城藏茶飘香茶博会受追捧 参展企业借势推广藏茶充满信心

       “这个藏茶第一次喝,还不错,很清爽,回口甘甜。”雅安藏茶的千年魅力,在第九届四川茶博会上再次展现得淋漓尽致。

  与往年不同,此次主题馆由雅安茶厂一家企业承办,以雅安藏茶公用品牌和藏茶世界AAA级旅游景区为特色展示;企业特色馆则包含雅安藏茶企业馆和兄弟友谊“甘弘”特色馆,雅安藏茶企业馆分别有天润茶业、康润茶业、西康藏茶、吉祥茶业、周公山茶业、和龙茶业、蔡龙茶厂、雅茗商贸等8家藏茶企业;此外还有赋雅轩茶业、古蒙泉茶业绿茶主题展位。

  雨城的10余家参展企业纷纷乘着四川茶博会的东风,把各自优质的特色茶产品整齐摆放在陈列柜上,并随时熬煮好藏茶供顾客品鉴挑选。家住成都的丁先生一边仔细挑选着藏茶,一边询问着藏茶种类和价格:“我是藏族人,从小喝藏茶长大的,所以对藏茶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而且雅安藏茶我一直都在喝,以前藏茶品种区分不明,所以喝到好的藏茶还要碰运气,而现在藏茶品种区分明确,更能够满足大家的需求了。我也会把藏茶推荐给我身边的亲朋好友,让他们也能感受到藏茶的魅力。”

  家住成都的王女士在品尝了藏茶后,很快就购买了一些:“刚品尝了藏茶以后觉得藏茶入口很清爽,回口甘甜,觉得还不错 。”

  各参展企业不仅借用茶博会的大舞台,使出浑身解数展示藏茶的制作工艺、优点和文化。面对今年疫情的特殊时期,还主动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创新思路,想尽办法扩大雅安藏茶对外的知名度。

  雅安茶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朝贵

  我们在这次茶博会上承担的是主题馆,我们已经和康巴卫视长期签了战略合作协议,由此来加大我们的品牌力和产品力,生产效力和效益也就扩大了,这对雨城区来说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当然,我们也在进一步探讨如何扩大合作。这次的疫情无论是对健康还是对经济发展,都是非常大的打击,从茶业的角度,我们要发挥优势,除了合作,还加大互联网销售,对于老客户区、老消费区域加大品牌宣传力度,通过培训、科普等方式增加客源流量,更好地做大做强雅安藏茶这个品牌。

  兄弟友谊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 甘玉祥

  今年我们展馆是90平米,主要是做的藏茶特装,带来了甘弘散茶、半紧压小竹条茶和紧压砖茶三种,特别突出了兄弟友谊最高端产品甘弘,也是我们的明星产品。我们公司一直都按照藏茶汉饮、粗茶细作和人文之茶三部曲发展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改变提升大家对藏茶的认知,树立品牌。同时,我们也积极应对疫情,采取“内固根基,外强渠道”的办法,进一步做好藏茶品质,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优势,通过线上线下销售齐头并进扩大销售渠道。

  四川雅安周公山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倪文举

  这次带了主要的二十多个品种藏茶来展示销售,还有我们专利产品的藏茶饰品。这次受了点疫情影响总体人流量不是很多,不过陆陆续续还是有精准客人来咨询、品鉴,我们抓住机会就多推广多宣传,让大家了解藏茶的品质、优点、文化等,下一步我们要在做好老川茶藏茶品牌的同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销售推广,采取线上线下同步走的方式,扩大销售渠道,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品鉴藏茶、知晓雅安藏茶,做大做强藏茶品牌。

  在四川茶博会开幕式当天,区委副书记、区长陈建伟巡视雨城区“雅安藏茶”展馆时鼓励参展商要充分利用茶博会这一交流合作平台,加大宣传力度,提升雅安藏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要挖掘打造特色,围绕雅安藏茶和云台山绿茶做优品质,做强区域特色品牌,全面带动全区茶产业纵向深入、外向发展。副区长廖鹏及区级相关部门负责人随同巡视。

  第九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将持续到7月5日,根据组委会和主题市雅安市的筹划安排,还推出蒙顶山茶·甘露推介会、蒙顶山茶·甘露泡茶节、抖音直播宣传雅安茶叶等活动。

  新闻加点料

  雅安,素有“川西咽喉”“藏区门户”之称, 森林覆盖率稳居全省第一,地表水环境质量常年位居全国前列,空气负氧离子含量为世界顶级水平,被誉为“天然氧吧”“天府之肺”。特殊的地理环境、优异的自然生态,孕育出美誉高原的重要保障性健康饮品——雅安藏茶。

  雨城区是“黑茶鼻祖”藏茶的发源地和川藏茶马古道的起始地,每年承担国家战略储备任务,藏茶的制作工艺极为复杂,它是各种制茶中最耗时、流程也最多的。其中2019年任务为原料茶2250吨、成品茶500吨。全区茶园达30万亩,占全市总面积30%,绿色食品(茶叶)原料基地认证18.7万亩,2019年茶叶总产量2.97万吨,其中优质藏茶原料1.2万吨。

  藏茶呈褐黑色,具有红、浓、醇、陈四大特色。制作一般要经过和茶、顺茶、调茶、团茶、陈茶等五大工序和三十二道工艺,耗时在6个月左右,这可有效保留纤维素、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茶多酚和多糖等营养物质,且去除茶所本具的寒凉成分,也中和了茶中的氟和咖啡因。由于持续发酵的原因,藏茶长期存放也不变色、不变质、不变味、不变气,因此藏茶极具收藏价值,乃至成为古茶类中收藏价值最高的茶种。

  雨城区现有主要藏茶企业10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7家,市级龙头企业3家。此外还有藏茶分装、营销型企业10余家,参与藏茶初制的和试生产藏茶的企业有10余家。

  茶系列产品主要有紧压茶、散藏茶、袋泡茶、再加工藏茶、藏茶粉、藏茶浓缩液、藏茶装饰品等七大类100多种产品,传统产品部分原料来自区外,雨城区常年藏茶产量为3万吨左右,其中传统产品2.5万吨,创新产品0.5万吨。我区有边销茶定点企业6家,国家战略储备库企业2家。2018年以来,因国家、省、市加强了砖茶含氟量的检测力度,对于不符合标准的产品要求停产停销,各企业被一度掉以轻心的氟问题反制,传统产品产销量有所下滑,但创新产品有所增长。2019年藏茶企业销售额合计2.8亿元。

  2016年,四川省藏茶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中国藏茶村挂牌成立,该中心是四川省茶叶行业两家省级科研平台之一;同年,雅安市藏茶产业技术研究院挂牌成立。2019年,雨城区藏茶产业现代农业园区开始创建,并成功获得市级现代农业园区称号,2020年将继续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以园区发展带动藏茶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相关新闻链接

  01、雨城区藏茶产业现代农业园区

  雨城区藏茶产业现代农业园区,包含雨城区草坝镇塘坝村、魏家村、徐坪村、双合村(云台山茶旅核心区),以及位于草坝镇广华村的藏茶加工园、位于多营镇的中国藏茶村、位于大兴街道的中国藏茶城,覆盖面积约12.78平方公里。园区2019年茶叶鲜叶产值0.5亿元;加工藏茶产量1万吨,绿茶产量0.1万吨,茶叶加工产值10亿元;茶产业综合产值达20亿元,占园区总产值的90%以上。

  02、雨城茶叶基地

  雨城区现有茶园30万亩,按地域分为“青衣江流域早茶区”、“绿色生态出口茶区”、“南部高山有机茶区”三大茶区。雨城区茶园现主栽品种为名山白毫(131)、福选九号、福鼎大白茶,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优品种有梅占、黄金芽、白叶一号(安吉白茶)、蒙山九号、中茶108、马边绿等。全区茶园已通过全国绿色食品(茶叶)原料基地认证18.7万亩。

  03、雨城藏茶加工

  雨城区现有主要藏茶企业10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7家,市级龙头企业3家。藏茶加工已实现机械化、清洁化。2018年在中国藏茶村启用的藏茶生产线,标志着藏茶加工进入连续化、自动化时代。藏茶系列产品主要有紧压茶、散藏茶、袋泡茶、再加工藏茶、藏茶粉、藏茶浓缩液、藏茶装饰品等七大类100多种产品,藏茶年产量为3万吨,其中传统产品2.5万吨,创新产品0.5万吨。

  04、雨城区藏茶品牌

  实施“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双品牌战略,“雅安藏茶”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作为区域公用品牌参与“中国茶叶品牌价值评估”,2020年品牌估价达19.9亿元,排在全国43位,四川黑茶类第1名。企业品牌“百花齐放”,有老品牌,也有新兴商标,企业本身也是品牌,如雅安茶厂、兄弟友谊、吉祥等均是藏茶消费市场的老品牌,深受消费者信赖。

  05、雨城区茶旅融合

  茶区旅游也是近年来的旅游趋势,休闲农业的发展带动茶区农村业态更丰富、农民收入多元化。作为雨城区的重要茶叶产品,藏茶是雨城旅游必不可少的旅游商品。中国藏茶村、云台山国家农业公园分别获得第一批、第二批省级示范农业主题公园,塘坝村获得“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殊荣。2019中国雅安藏茶文化旅游节在中国藏茶城启幕,标志着藏茶工业旅游核心区的形成。

茶人甘玉祥:一代匠人,满腹情怀

  一代匠人,满腹情怀 ——对话三项“非遗”殊荣获得者甘玉祥

  甘玉祥,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传承人,雅安市友谊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2018 年获评“中华匠心茶人”。一个在茶上书写《论语》的人,一个在茶中书写人生的人。出生于藏茶世家,历史的变故,曾经的起落兴衰,荣辱悲喜,始终把甘氏家族的命运与藏茶这个特殊的符号紧紧联系在一起。因为历经风雨,所以爱之至深。用“专注、专一、专业”的“三专”精神,演绎了人生三部曲“藏茶汉饮、粗茶细作、茶人情怀”,完成了从“康砖、藏茶、甘弘”产品的三步跨越。取得“非遗技艺、非遗基地、非遗传承人”三项国家级非遗殊荣,以“藏茶汉饮、藏茶国饮、藏茶世饮”三步走战略,实现人生的“伟大梦想”——让藏茶向世界人民传递健康、友谊、和谐。

  中华茶人:您的藏茶事业是何缘起?又是如何打开局面?

  甘玉祥:一方面是祖辈与藏茶的历史渊源,以及对藏茶制作的特殊情结;另一方面是,时逢邓小平主席南巡讲话的1992年。愿望与时机成就了机遇,也就诞生了“兄弟友谊”企业。这是原始的开端,是零的突破,一的起点,也才有今日之“兄弟友谊”在黑茶中的一席之地,也才有在全国“非遗”战线上荣获三项桂冠的崇高地位和神圣使命。

  思路决定出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工厂的诞生仅仅是一个新生命的开始,面前的路还很长,道路还很艰辛。上世纪90年代,藏茶是全部供往藏区的,藏区人口少,市场小,而生产藏茶的厂家又多,竞争再所难免,竞争最原始的方式就是打价格战,价格战是一个没有赢家的游戏,带来的危害就是效益降低,品质降低,声誉降低。面对这种情况,我需要思考企业的未来,明天在哪里?我一方面分析西藏民族对藏茶的依赖,是因为他们每天均以牛羊肉为食;另一方面,分析我们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每天也食用大量的肉食品,同样也面临着消化问题。

  于是,我就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把藏茶销往全国市场。提出“藏茶汉饮”的发展思路,藏茶汉饮真正意义是倡导全民饮用。当我们把市场从藏区瞄准到汉区时,等于就是瞄准了全民、全国,乃至于全球,等于从几百万人口,扩展到了十几亿人口,乃至于几十亿人口的大市场。由此实现了两大意义:

  其意义之一是,彻底结束了千百年来藏茶单供藏区的历史;

  其意义之二是,让藏茶走出山门,走向全民,走出国门,走向全球,为家乡雅安带来了一个巨大的产业。

  中华茶人:在数十年藏茶事业中,您是如何一步步规划和坚守前行的?

  甘玉祥:如果说“十年磨一剑”的话,那么,我从事藏茶三十年,也就磨了三“剑”,分别为:藏茶汉饮,粗茶细作,人文之茶。

  而与前面每一步对应的就是用功、用心、用情。所谓用功者,就是舍得为之花时间和精力;所谓用心者,就是要开动脑筋思考;所谓用情者,就是爱你所选,付出真情,付出心血。

  接下来,我便亮出我的第二把“剑”——“粗茶细做”。

  藏茶和其它黑茶一样,一直沿袭着粗茶粗作的习惯,而这种习惯往往就成为一种惯性,到现在一直没有改变,我认为,粗放的藏茶,已经远远不适应经济发达的今天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精致的生活,需要精致的茶品,再精心地去品茶。我们在粗茶细作的这条道路上又迈了三大步,分别为康砖——金竹——甘弘,实现了从粗到细再到精的根本转变,诞生了甘弘,塑造了黑茶品质标杆,是我们用心打造的一件作品。

  第三“剑”——“人文之茶”。

  所谓人文之茶,就是一切以人为本。

  首先,我们要让消费者成为内行,通过一看、二闻、三泡、四品来鉴别茶的品质,从而能理性的选择购买。

  其次,如果不能成为内行,我们就让外行也能鉴别。黑茶大都是紧压茶,紧压茶不易鉴别,因此,甘弘从诞生那天起,我们就没打算紧压,直接做成散茶,散茶敞开心扉,品质一览无遗。

  我们讲君子交易,做到“三心”。我们有特别规定,不准向客人推销产品,我们要做的就展示,把我们美好的东西展示出来,把我们如何做的告诉客人,让客人在对茶品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心甘情愿”地购买,这样我们才“心安理得”,双方才“心满意足”。

  我在茶包上书写《弟子规》,我们要求员工背诵《弟子规》,教育员工成为守规矩、讲文明、懂礼仪的员工。

  茶为国饮,汉字是国粹,《论语》乃国魂,于是我在茶包上书写《论语》,把三者结合起来,让全人类不仅要喝中国茶,更要从中国国学文化中吸取精神营养。

  我们的使命就是让藏茶走出山门、走出国门,把藏茶带给全人类,把健康带给全人类。

  中华茶人:作为藏茶技艺的“非遗”传承人,请您简谈藏茶的制作工艺。

  甘玉祥:藏茶的制作工艺,或者说黑茶的制作工艺,总结起来为:一大核心,两大要素,三个阶段,四大关键,五大工艺,十大工序,以及若干程序等。这里就简单讲四大关键:

  一是原料采摘是关键。原料好不一定能做出好茶,但是,原料不好,那是一定做不出好茶的;

  二是鲜茶制作是关键。鲜花制作五大工艺决定着茶的品质,其意义就在于前者可以掌控原料采摘或采购品质,后者全流程地掌控工艺,也就等于把品质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里;

  三是利用茶的原汁进行发酵是关键。有些发酵是加水来完成的,这是错误的工艺,真正的工艺是不允许加水,事实上也不用加水,茶叶从树上采摘下来,本来自身水分就很充足,利用自身的水分来进行发酵,就是最原始的、最正确的工艺,也是最安全、最科学、最营养、最卫生的。

  四是保留传统工艺而改变传统方法。传统工艺是什么?就是掌握发酵三要素:湿度、温度、时间,其中,要注意利用茶的原汁进行发酵。传统方法是什么?就是在地面上渥堆发酵。我认为,地面渥堆发酵是过去生产力落后的表现,地面渥堆发酵不科学,不卫生。今天科技如此发达,是可以改良的,于是我们发明了滚筒发酵,这样解决了卫生问题,同时质量更稳定,品质更有保障。

  我们都知道一个现象,就是泡茶的时候,都要先洗一下倒掉,再继续泡,称为“洗茶”、或美其名曰“润茶”、“醒茶”,或曰“头道开水二道茶”,实际上都是洗茶。其实,茶叶加工好后是无法再洗的,因为如果真脏了,洗也洗不干净。为此,我们在生产上做到了“三个不”,即全程不落地,发酵不用水,泡茶不用洗。

  作为传承人,我们不能照搬照抄,我们要在祖先的基础上求革新,使工艺不断完善,不断提高,才有生命力,才能更有效地适应各种环境。关键的工艺我们要保留,但落后的方法,我们要革新。

  从企业发展方面,我们不追求走得有多快,我们追求走得有多远。就像修建楼房一样,当我们还在修一层的时候,可能别人已经修到了三层,问题是,可能别人的楼房只能修到30层,而我们的楼房可以修到100层,这就是基础不一样,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的目标是开百年老店。我们始终如一把技艺传承好,把品质做好,脚踏实地做好茶,做好人,做好茶人。

  (本文刊载自《中华茶人》第91期)

  来源于:四川省茶文化协会

找到约8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