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陕西八大绿茶

找到约58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陕西商洛茶叶发展将开启新时代

说起中国茶叶,北方产区一直是配角地位;

说起北方茶叶,陕西“商洛茶叶”更可谓名不见经传。

但这个格局即将发生改变!

由中国茶叶学会、陕西省商洛市政府、陕西省茶产业促进会主办,商洛市农业农村局、商南县政府承办的“商洛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商洛茶叶品质评价会”将于6月21日—22日在陕西省商南县举行。

一直低调奢华的“商洛茶叶”将就此进入消费者的视野!

经过近八年的迅猛发展,“商洛茶叶”将迎来崛起腾飞的新时代!

低调无名VS内质奢华

——“商洛茶叶”掩盖不住的地理、人文优势

在陕西,有三大茶叶种植区:汉中地区、安康地区、商洛地区。

相较而言,“商洛茶叶”的知名度要逊色许多。

但仔细考察会发现,“商洛茶叶”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品质特点。

商洛市商南泉茗生态茶园。

萃集长江黄河两流域地理优势:打开中国地图你会看到,作为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大秦岭也是汇聚南北异珍的风水宝地。而商洛市就地处陕西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是中国最西部最北端的产茶区,也是横跨长江、黄河两个流域的产茶区,历史上是“茶马古道”的中转站。在全中国,具有独一无二的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人文历史积淀。

香气独特、滋味鲜醇的茶叶品质:得天独厚、独一无二的生长环境,造就了“商洛茶叶”独特的口感辨识度,形成了香气独特、滋味鲜醇、叶底黄绿、水浸物丰富、耐冲泡等显著品质特点;从化学成分看,茶多酚、咖啡碱含量适中,且富含硒、锌等微量元素,在全民追求大健康的时代,“商洛茶叶”具备了乘势而上的天然优势。

埋头实干+蓄势待发

——多年发展为“商洛茶叶”积蓄足够能量

正如“商洛茶叶”萃集了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的地理优势一样,“商洛茶叶”的崛起腾飞也得益于国家脱贫攻坚的历练和乡村振兴的机遇。

商洛茶叶主要分布于商南、丹凤、山阳、镇安4县,主要种植品种有紫阳群体种、陕茶1号、龙井43号、安吉白茶、中茶108等。茶产品有绿茶、白茶、红茶、黑茶等4个品系。目前,商洛市茶园面积达到57.33万亩,春茶产量8300吨,产值15亿元,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

茶农忙着采茶的时节,恰逢梨花盛开,如诗如画。

在采访了解了商洛市茶产业发展历史后,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记者发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脱贫攻坚”战役的开展,是“商洛茶叶”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

规模迅速扩大:2013年,商洛市茶叶种植面积为32万亩,2020年增长到56万亩,增幅75%;可采面积同期由24万亩增长到38万亩,增幅58%。目前,全市茶园面积达57.33万亩,建成5个国家级、15个省级茶叶高标准示范园,31个市级茶叶生态标准园,无性系标准化良种茶园10个,无性系茶园面积7万多亩。

产量显著增加:2013年,商洛市茶叶产量为2500吨,2020年达到8318吨,增长5818吨、增幅233%;2013年产值4.4亿元,2020年达到15.5亿元,增加11.1亿元、增幅252%。据统计,今年春茶产量8300吨,产值15亿元。茶产业已成为商洛市茶产区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和乡村振兴的长线产业。

结构不断优化:目前,商洛市茶产品已由最初的老式炒青发展到现在的绿茶、白茶、红茶、普洱茶、黑茶、乌龙等6个品系,呈现出各类产品齐头并进的发展新格局。

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商洛市茶叶龙头企业40家,茶叶加工厂252个,茶叶专业合作社102个,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6家,茶叶深加工企业98家,从事茶产业人员30余万人,茶产业增加值达4.5亿元。

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商洛市40多个茶叶基地通过“两品”认定,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2家茶企获GAP认证。形成了以镇安“象园茶”、山阳“天竺翠峰”“商南鹿茗”为主的区域品牌。有30多家茶企荣获国内外各类奖项110多个,商南县沁园春茶叶公司的“秦园春”牌商南白茶荣获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产品,镇安县盛华茶叶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栗乡缘”牌象园雾芽荣获“中茶杯”第十一届国际鼎承茶王赛春季赛绿茶组金奖,跻身于全国名茶之列。

市场品评+品质提升

——从市场端发轫“商洛茶叶”的发展车轮

那么,推动“商洛茶叶”发展跃上新台阶的抓手和市场契机在哪里呢?

从市场端入手,用消费品评和引导,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就成为“商洛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商洛茶叶品质评价会”的创意逻辑和举办初心。

温润的灵芽为商洛打开新契机。

商洛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刘清民向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记者介绍: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宣传展示商洛茶产业发展成效,提升商洛茶品质与地位,助力乡村振兴,特举办“商洛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商洛茶叶品质评价会”,邀请相关知名专家为商洛茶产业发展把脉会诊,提高商洛茶产业发展竞争力。

他说,像这样规模和层次的专业活动,在商洛市茶产业还是第一次。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界的配合支持,我们有信心把研讨会办出实效、获得成功!

农民增收致富+区域经济发展

——让商洛茶叶成为“黄金叶”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发展成就充分说明,“商洛茶叶”目前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但志存高远的商洛人清醒地认识到“商洛茶叶”还存在很多不足和困难。比如优良品种占比小,标准化程度低;产业链不完整,企业效益急需提升;科技支撑不够,技术人才匮乏。

茶农手中的一片树叶,将成为日后的“金叶”。

在接受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记者采访时,商洛市有关领导介绍说:下一步,商洛市将聚焦“种植生态化、产品标准化、经营品牌化、产业融合化”的发展理念,确定了雄心勃勃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商洛市茶园总面积要稳定在60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7万亩;茶叶总产量达到1万吨左右,干毛茶产值20亿元,综合产值超过100亿元;打造1个统一的区域公用品牌和多个国内知名企业品牌,建成茶产业集群和10个产业融合示范基地,实现主产区茶农人均增收万元以上,有力助推乡村振兴。

此次“商洛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商洛茶叶品质评价会”将邀请到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江用文、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王岳飞、北京张一元茶叶公司原董事长王秀兰等一批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共同为商洛市茶产业把脉会诊。商洛市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以乡村振兴为总抓手,把茶产业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相结合,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强化品牌宣传,加强市场开拓,切实推动商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让商洛茶叶既成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又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黄金叶”。

原创:赵光辉

来源:茶周刊,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陕西十佳茶品牌:安康闽秦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安康闽秦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01年,注册资本2000万元,注册地为陕西省紫阳县硒谷生态工业园区,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年销售额4600万元。公司下辖两个现代化茶叶加工厂、一个富硒生态茶园基地和一个紫阳本地优质茶种繁育基地。公司技术力量雄厚,制茶师12人以上,育苗技术员5人,大专文化以上8人,员工共30人,季节用工200人。是一家集茶苗培育、种植、加工、销售、科研和陕茶文化推广为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2019年本公司顺利在陕西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上市,本公司在陕西省股权交易中心代码为:650023,挂牌简称:闽秦茶业。

本公司经过20年来的不断壮大发展,已有了一定的规模,目前公司主要生产富硒绿茶、富硒红茶、富硒白茶3大类产品。富硒绿茶类有金州茶芽、翠芽、银针、翠峰、紫阳毛尖等系列产品;富硒红茶类有特A1、特A2、A1、A2、A3、A4等系列产品;富硒白茶有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老白茶等系列产品。

金州茶芽及翠芽为我公司独创产品先后荣获国内外多项大奖,富硒红茶为本公司2010年所研发,为陕西产红茶第一家,次年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成果登记证书和安康市科学技术一等奖。白茶2020年受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委托,经陕西省质检院认可为陕西省白茶质量标准,本公司参与陕西省白茶标准制定。

2019年公司董事长陈瑛丽被评为陕西省首批十佳制茶工匠。在陕西省茶协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上陈瑛丽先生被选为陕西省茶业协会副会长。本公司着力坚持质量第一,狠抓标准化工作,努力打造一流企业,做好紫阳富硒茶开发、研制,培育新品种,提高品质,加强以扶贫为中心,做好所在地附近贫困户的帮扶工作,指导贫困户发展茶产业,增加经济收入,巩固脱贫效果。

我们的理念是:企业与市场同步、管理与世界接轨;追求卓越品质、创造一流品牌。

我们的口号是:闽秦茶业-喝出来的品牌!

公司发展历程重大荣誉及转折点:

2007年公司在紫阳县双桥镇四坪村建立生态有示范茶园基地200余亩,以贫困户优先进园务工、贫困户重点扶持、专业技术指导等积极措施以及“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周边农户500余户脱贫增收,农户年收入(进园务工工资+带动农户自家茶园收入)可达25000元以上。公司积极响应农户对低产老茶园进行改造及新型标准化茶园建设,经过不断努力,共带动周边村镇建立10000余亩无公害优质茶园,每亩可在其原来的基础上增收1000元/年,有效的推动了当地茶产业的发展。

公司拥有绿茶清洁化生产线和新型的红茶室内萎凋生产线,生产技术荣获安康市科技成果一等奖并被确认为陕西省科学技术成果。2004年,成功开发出新产品“紫阳翠芽”荣获第四届国际名茶评比金奖,实现了陕西茶叶获国际大奖“零”的突破;2010年,新产品“紫阳富硒红茶”顺利通过验收,生产加工技术入选陕西省科学技术成果,首开陕西红茶生产之先河。由此,紫阳夏秋茶鲜叶长期浪费局面得到有效改善,有效地延长了当地茶叶采收期,对紫阳茶叶产业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公司也成为紫阳县首个实现春夏秋三季不间断生产、采摘、加工的茶叶企业。2012年公司又开发新产品“闽秦白茶”,其原料也是夏秋季节稍老茶叶,使得当地茶叶可采期再度延长,在红茶的基础上又再使当地茶树茶叶利用率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2012年,公司持有的“闽秦”商标获批为陕西省著名商标。公司茶园基地被陕西省供销总社、省茶叶协会评为陕西十佳标准化茶园。公司生产的紫阳富硒红茶、紫阳翠芽等八大类二十多种产品。先后三次蝉联国际名茶评比金银大奖、荣获中国富硒行业金奖产品、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中国茶叶学会“国饮杯”一等奖、入选安康特色旅游商品和两度蝉联紫阳县茶叶质量评比一等奖等荣誉。

2013年公司董事长陈瑛丽荣获“中国富硒行业特别贡献奖”,“闽秦牌”紫阳富硒红茶被授予中国富硒行业金奖产品,同时在2013年紫阳县茶叶质量评比(红茶)中荣获一等奖,并被评为第二届中国富硒生态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富硒行业十大富硒榜金奖产品。

2014年度公司被评为全国富硒茶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标杆企业之一,闽秦红茶荣获“第十届国际名茶评比”金奖,公司产品被陕西日报农村报评为首届陕西十大金口碑农产品。

2015年公司产品被第二届中国硒产品博览交易会评为“中国特色硒产品”。

2016年公司产品“闽秦翠芽”荣获第八届“中绿杯”银奖。

2017年,公司茶园被评为2017年度全国三十座最美茶园。绿茶和白茶分获国际“第三届亚太茶茗大奖”金奖。红茶获得“第三届亚太茶茗大奖”银奖,闽秦牌紫阳富硒红茶获得第十二届“中茶杯”特等奖。

2018年公司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大力发展产业扶贫,被中共紫阳县委、紫阳县人民政府授予“2018年度产业扶贫先进企业”称号。

2019年,在第四届中国富硒农业发展大会举办的 2019 年优质富硒农产品评选活动中,公司生产的富硒茶产品被授予“中国富硒好茶 ”称号;在广东英德举办的“2019年世界红茶产品质量推选”活动中,“闽秦红茶”荣获金奖;同年公司董事长陈瑛丽被评为陕西省首批“制茶工匠”之一。

来源:陕西省茶业协会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北京、河南、陕西)

截至目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共公布了五批,茶出现在每个批次中,包括了北京、河南、陕西、福建、广东、云南、贵州、四川、广西、浙江、江西、湖南、湖北、江苏、安徽等15个省、直辖市在内的44个项目,其中传统制茶技艺39项,民俗类有5项。

2022年11月29日,从摩洛哥传来喜讯,“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15省44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组团申报、共同努力的成果,为增进大众对于该遗产项目的认知,接下来会共分五个篇章介绍15省44个项目,以凝聚民众共识,提高项目知名度。

北京

北京作为北方最大的消费中心、集散中心,把握着以西北、东北、华北的花茶消费市场。

北方人喜欢把茉莉花茶称作“香片”,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怀。虽然北京不产茶,但却是北方茉莉花市场茶叶消费的重要城市之一,拥有张一元、吴裕泰这样传承百年的茶庄,有着深厚的老北京文化底蕴。

花茶制作技艺(张一元茉莉花茶制作技艺)(2008)和吴裕泰茉莉花茶制作技艺(2011)分别列入第二批和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1

花茶制作技艺(张一元茉莉花茶制作技艺)

花茶是将鲜花和茶叶置于一处,经过多次窨制而成的茶类。清代末年,张昌翼在北京开办张一元茶庄,世代传承,专门制作销售茉莉花茶。民国年间,张一元名噪北京城。澡堂、戏园的常客喝茶几乎都点名要张一元,京剧名家裘盛戎、马连良、谭富英等都是张一元的老主顾。

张一元茶楼门庭若市


中国茶叶博物馆馆藏张一元茶罐

张一元茉莉花茶制作时采用福建烘青绿茶(春茶)为茶坯,该茶吸香性好,香、味清纯,与茉莉花的香型较协调。该花茶的制作有10道工序,为原料验收(茶坯、鲜花检验)、茶坯处理、鲜花处理、茶花拌和、静置窨花、起花(也称出花)、烘焙、茶叶夹杂物处理、提花、匀堆装箱。

其中,鲜花处理又分为饲花和筛花。饲花是指先将花蕾进行摊放,以除去水分和青草味,当花温接近室温时进行堆花,再等堆温达到38-40℃时进行翻堆散热,如此反复摊堆3-5次;筛花的目的主要是促进茉莉花开放,并对鲜花进行分级,以便按级对茶配花。最终窨制的成品,茶味与花香融和无间,制成的茉莉花茶具有“汤清味浓、入口芳香、回味无穷”的特点。


静置窨花

张一元茉莉花茶制作技艺蕴涵着深厚的老北京文化底蕴,是老北京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花茶制作技艺(吴裕泰茉莉花茶制作技艺)

清代,茉莉花茶产业初具规模,北京的吴裕泰茶庄创建于此时,吴裕泰茉莉花茶制作技艺流传至今。

茉莉花茶是经多次用绿茶做坯和茉莉鲜花窨制加工而成的。其中,吴裕泰茉莉花茶秉承自采、自窨、自拼的原则,其技艺主要包括茶坯制作、花源选择、鲜花养护、玉兰打底、窨制拼和、通花散热、起花、烘焙、匀堆装箱等9道工序。吴裕泰茉莉花茶只采用春茶茶坯,坚持茉莉花“三不采原则”,在拼配中适当增加茶坯占比,并且运用“低温慢烘”等独门技艺,最终形成了吴裕泰茉莉花茶“香气鲜灵持久,滋味醇厚回甘,汤色清澈明亮,耐泡”等特色。



吴裕泰茉莉花茶包装


窨制拼合

吴裕泰茉莉花茶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深深扎根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营养价值。其特色被大众所认知和接受,独有的香气被茶客亲切地称为“裕泰香”。

河南

信阳市位于河南省最南端,处于大别山、桐柏山结合部之北麓,淮河贯穿于该地区北部,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的中间地带,气候冷暖适中,适宜茶树生长。

据在信阳市固始县古墓中发掘出的古茶叶证明,信阳毛尖茶制茶技艺的历史可追溯到2300年前。唐代,信阳茶即为朝廷贡品;宋代,信阳的茶叶交易总量占全国的1/5,成为当时的重点产茶区;清朝光绪末年,信阳先后成立了龙潭、元贞等八大茶社,茶市兴隆。1926年,信阳茶农改进了“熟锅”中甩条的手法和大茶把炒“熟锅”的方法,使信阳毛尖制作技艺更加成熟。

绿茶制作技艺(信阳毛尖制作技艺)于2014年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1

绿茶制作技艺(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

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主要包括采摘、摊凉、炒制、储藏4大步骤,其中炒制又包含生锅杀青、揉捻、熟锅理条、初烘、摊凉、复烘、拣剔、再复烘8大工序。信阳毛尖鲜叶采摘以清明前,且晴天上午10点以前为宜。

茶园

炒制中所采用的“熟锅”甩条手法和大茶把炒“熟锅”方法是该技艺的一大特色,在熟锅杀青中,用手抓茶叶向锅的上边沿甩动,在滚落中成条索。制成的信阳毛尖茶以细圆挺秀,满毫匀齐,色泽翠绿为标准,茶水以汤清色绿、香高味浓耐泡、滋味醇香为最佳。

熟锅

信阳毛尖茶去腻消食、颐养身心,与当地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其制作技艺融入了他们的日常发展中,极大地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

陕西

陕西茯茶历史悠久、制作考究,也因为一部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的播出,为更多人所知晓。剧中孙俪扮演的周莹历史上确有其人,她嫁入陕西泾阳的大商贾吴氏家族,而茯茶正是吴氏的支柱产业。

近年来,陕西黑茶制作技艺即咸阳茯茶制作技艺在传承发展的过程中,借助产业发展,让茯茶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并沿着“一带一路”远销中亚、西亚及世界多地。广大茶农及相关生产经营者也伴着茶香踏上了小康路、致富路,茯茶的传承发展“花好月更圆”。

黑茶制作技艺(咸阳茯茶制作技艺)于2021年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1

黑茶制作技艺(咸阳茯茶制作技艺)

“自古岭北不植茶,唯有泾阳出砖茶”。咸阳茯茶源起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和民国时期。从汉代开始,咸阳就成了“官引茶”到中原的集散地。北宋时期,茶商无意间发现茶叶中长出了“金花”(冠突散囊菌),使得茶叶口感、功效明显改善,所以进行摸索试制,遂形成了“茯茶”这种独特的长花茶。

到了明清和民国时期,茯茶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茯茶起初是散茶,后来为了便于驼队运输,在咸阳压缩茶叶体积,逐步把散茶制成茶砖,俗称“咸阳茯砖茶”,又称“咸阳砖”。茯茶定型是在明洪武元年(1368)前后,距今600多年。

制茶

咸阳茯茶制作技艺一般要经过30多道工序,其中“发花”是茯茶加工过程的关键环节。经过发酵自然生成的“金花”是形成茯茶独特品质的关键,它与茶叶滋味、香气密切相关。科学检测这种益生菌能将茶及食物中的大分子变成小分子,改善人体对油脂类食物的吸收利用,是一种纯天然饮品。

文:赵燕燕 崔雅

来源:中国茶叶博物馆茶友会,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57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