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普洱茶产业升级

找到约1,979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中船重工太证勐腊扶贫基金携手山青花燃 助力勐腊普洱茶产业升级

  著名的古六大茶山,其五皆位于勐腊县。但勐腊至今的茶产业,却多停留于产业链前端源头,"有山头,无品牌"。作为中国古茶树资源最密集的勐腊,何以冲破瓶颈,实现突围?在中央、云南双重产业扶贫政策的引领下,在云南省千亿茶产业战略的推动下,央企中船重工、本土金融大佬太平洋证券联手进入勐腊,与当地政府一道,打造"山青花燃"这一特异品牌。普洱茶古树源头战鼓催响,普洱江湖又一场大戏蓄势待发!

  10月18日下午,昆明海埂会堂,一场名为"山海之盟"的签约仪式在这里举行,签约的双方是中船重工太证勐腊扶贫基金与山青花燃。"山"是普洱茶品牌山青花燃;"海"是因为中船重工集团的业务领域在海洋,同时海洋代表着对未来探索无限的可能,代表了开拓、进取的精神。此次,中船重工太证勐腊扶贫基金与山青花燃项目实现合作,为勐腊茶产业实现从原料输出模式升级成为有品牌价值的产业模式助一臂之力。

嘉宾签到

  云南省原副省长、省政协原副主席、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创会会长陈勋儒,云南省农业厅原厅长、云南省人民政府参事王敏正,云南省环保厅原巡视员、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党支部书记邓家荣,中船重工挂职勐腊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黄刚,中船重工昆船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根余,中国船舶工业物资云贵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赖蓉,太平洋证券总裁助理顾锐,广东省茶文化促进会会长蔡金华,云南知名茶文化学者杨凯先生等出席现场共同见证。

  中船重工太证产业扶贫基金是中船重工联合太平洋证券设立的,旨在支持当地产业发展,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打造央企扶贫品牌,探索产业化、市场化、可持续的产业扶贫模式。2018年完成蜂蜜、橡胶木加工两个项目的投资,取得显著的成效。

  山青花燃是一家专门从事普洱茶生产、加工及产品销售的企业,创办人李钰及团队在茶叶行业深耕近二十年,沉淀积聚了丰富的行业资源和商业实操经验。勐腊县易武是茶马古道源头,是清代的贡茶中心,但却没有一家真正上规模的普洱茶企业,而邻近的勐海县普洱茶产业发达,产值过亿的企业至少6家以上。在央企大鳄、云南本土金融大佬及当地政府全力支持下,山青花燃创始团队立志改变这一局面,扎根易武构建品牌基地,决心为普洱茶产业树立一个标杆性的现代企业。

太平洋证券总裁助理顾锐

  太平洋证券总裁助理顾锐现场和大家分享选择和山青花燃合作的原因,从2018年8月开始,中船太证基金的管理人对山青花燃品牌规划、制茶技术、茶山资源、财务状况、团队成员等方面,进行长达半年的广泛而细致的调查。在着重了解了山青花燃对生产体系、品牌基地建设、渠道建设的长期规划后,基金认为,山青花燃品牌是目前普洱茶企业里,少数具有现代化管理思维的企业,也是为数不多的、对未来有明确规划的企业。最终选定山青花燃为合作伙伴,因为"普洱茶行业需要这样有前瞻性的做法"。

  "国庆前夕习总书记再提中国制造:'要靠创新驱动来实现转型升级,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在产业链上不断由中低端迈向中高端'。普洱茶是勐腊县资源禀赋最好的特色产业,更是一张重量级的文化名片,由于缺乏基础工业化及规模化企业,目前产业发展相对缓慢滞后,因此,产业基金希望通过扶持具有良好潜力的普洱茶企业,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从而提升产业基础水平,达到升级优化整体产业链目标。"中船重工基金管理负责人对和山青花燃的合作充满信心,"选择山青花燃,是因为它注重品牌运营、管理规范,相较同行创造了更实用、更具时代感的普洱茶生产系统和营销体系,对品牌发展有长期规划,具备优秀的发展潜力,其创始团队实实在在、心无旁骛做实业。"

山青花燃创始人李钰

  "目前的普洱茶市场百花齐放,市值已经比20年前增长了几百倍。但在各行各业都快速蓬勃发展的同时,普洱茶行业的成熟度、规范性远远不能和它的名声相对应,甚至,毫不夸张的说,有一半以上还停留在小农经济做法,这严重制约了普洱茶的发展。我自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涉足茶行业,亲身参与了普洱茶这20年的发展和进步,以我个人的观点看,普洱茶是最有特点的茶类,也是最有可能走向国际的茶类,综合20年的行业经验,以及对未来的规划,我和团队创办了山青花燃。"山青花燃创始人李钰在现场和大家分享了普洱茶市场的现状及创立品牌的初衷。此次和基金的合作,让团队深受鼓励,因为自创办之初,山青花燃就立下志存高远,但脚踏实地,不急功进利的做法。

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创会会长陈勋儒

  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创会会长陈勋儒用一个极具画面感的描述这次合作:"看到了一艘太平洋上行驶的大船,驶向云南最近的港口,迈向云南各大茶山,最终他们相爱了。""这次签约仪式,是大型国企支持云南省精准扶贫的具体行动。中船重工太证勐腊扶贫基金看到李钰到易武的三年,提出的思路是可行的。"陈勋儒肯定了此次强强联合对于整个茶产业的推动:"中船重工太证勐腊扶贫基金和山青花燃的合作,为云茶发展起到真正的带头作用。现在的普洱茶市场上,产品鱼龙混杂,作为茶行业的'老人',看到很多人喝9块9的冰岛、老班章,感到痛心。我们行业必须有一些像山青花燃这样注重品牌运营、管理规范的企业,能一步一个脚印,坚定走下去。"

山青花燃品牌创办人李钰女士与太平洋证券总裁助理顾锐先生签订合作协议

签约双方互赠礼物

领导嘉宾合影

  此次基金项目进入普洱茶产业,通过扶持勐腊县茶产业的发展,让勐腊茶产业实现领头品牌的示范拉动效应,实现勐腊茶产业从原料输出模式升级成为有品牌价值的产业模式。"

现场茶会——品鉴山青花燃收藏级茶品“融峰”

  【新闻助读】

  中船重工

  一家致力于"建设船舶行业,以军为本、军民融合、技术领先、产融一体"的创新型企业。根据习总书记"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输血重要,造血更重要"的精神指引,2017年中船重工联合太证资本一起,共同设立了中船重工太证产业扶贫基金,中船重工因此成为全国第一家通过设立产业扶贫基金带动当地脱贫攻坚工作的中央企业。

  太平洋证券

  2004年注册成立于昆明,2007年成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系云南本土仅有的两家券商之一,也是国内第7家上市的证券公司。成立于2012年的太证资本,主要从事私募基金管理、股权投资等业务,截至目前管理基金10余支,管理基金规模近50亿元。

  山青花燃

  山青花燃是一个专注于高质量普洱茶的品牌,基地设在易武。品牌始于风土忠于可信,透过对茶山的绝对掌握以及近乎挑剔的制茶工艺,将茶品呈现,同时致力于建立科学、可理解的普洱茶生产和品鉴体系;山青花燃相信普洱茶的基因必须传承,但品牌的演绎更必须当代。

普洱茶深加工:引领产业升级的强劲驱动力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茶圣陆羽的这句名言,道出了我国悠久的饮茶文化,世界茶树原产地,世界第一产茶大国,这些都是茶友们引以为豪的地方。

但当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吃穿用住都日新月异之时,让我们骄傲的中国茶业,很多时候却还是停在相对原始的农耕时代水平。

尤其是在茶叶深加工领域上,当其他国家运用超临界萃取等手段提取茶叶中的有益物质时,我们还被困在落后的“工场”模式中难以自拔。

如何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填补普洱茶深加工产品的市场空白,进而引领普洱茶界的升级发展?陆离认为,应该从初加工的变革与深加工的延伸出发。

初加工环节的变革与升级

作坊式的生产是历史延续下来的一种农耕文明的产物,主要表现为家庭作坊模式与企业化作坊模式。

在茶叶初加工环节,作为传统农耕文明下的生产力场所,家庭式工场(指手工作坊,区别于工厂概念)与企业化工场,是尤待被改进的两种生产方式。

家庭式工场,往往集生产、起居、仓储为一体,由夫妻或家族世代经营,在如今往往被看做生产力落后的象征,而企业化工场内在的问题则更大。

企业化工场,管理相对严格,规模相对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现代企业管理所强调的各类要素,但在工艺流程和运营思维上,和家庭式工场往往惊人相似。

以个人经验为核心,过度依赖个人的技艺,倡导制茶师傅的绝对权威,“古训”屹立于所有生产制度之上,这就是判断一家茶企是否为工场式生产的依据。

茶叶生产工场的长期盘踞,也就造成了业界一个难解的怪圈:经验主义盛行,制茶大师林立,茶企敝帚自珍,行业缺乏标准,茶品参差不齐。

在这方面,有件事让陆离记忆犹新。一次参观时,面对自制的“晒青”毛茶品质下降,老师傅回答不是自己的手艺有问题,而是家里的“茶虫病了“。

随行的一位教授询问茶虫的微生物菌群类别时,老师傅的回答却让大家面面相觑:

“别跟我扯什么微生物,什么生物发酵,你说的这些我听不懂,也不想懂,我只需要知道怎么做茶就够了,我们祖祖辈辈也都是这么过来的。”


面对老师傅理直气壮地回答,同行的人大致分成了两个阵营,一些人认为老师傅的回答,反应了制茶人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的事实,应给予思维变革和认知提升。

其他人则认为,老师傅的话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话糙理不糙,业界这么多的经典产品,茶山这么多的饮茶文化,都是由“老师傅们”创造的,应顺其自然。

在两种意见之上,我做出了自己的回答:很多时候,变革都不是为了否定和抛弃,而是为了更高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旧事物方得新生。

茶叶也是如此,在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时,当然会对茶叶的安全与品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在以后,这个判断标准也会继续提高,业界需要跟上消费者的脚步。

比如在前些年,我们评判茶的好坏,还在围绕“色、香、味、形”这一基本点出发,以实际的品饮感受为主,以个人的身心愉悦为核心,这当然没有问题。

但在不远的将来,品茶人会对茶叶进行更本质的思考:我喝的这杯茶里有哪些物质?它们是怎么来的?对身体有哪些好处?有没有科学依据和机理可以证明?

面对未来消费者可能会提出的这些问题,传统的工场生产所宣扬的经验主义和粗放经营,显然会败下阵来。幸好,现在改变还不晚,对此陆离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理性看待生产经验。过往的经验,是从无数次的生产中总结而来,凝结着前人的劳动智慧,但这并不代表这些经验都是正确的,可以进行简单的照搬。

在这方面,我们要记住继承过往经验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生产,唯有在观念上进行认知突围,我们在行动时才会大刀阔斧,推陈出新。

改变茶叶生产中过度依赖经验的局面,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目标,促进茶业自身观念转变,陆离倡导跨行业的引进与交流。

图:网络

二、法国波尔多的葡萄酒庄园,是普洱茶初加工环节应充分借鉴的对象之一。如自然环境,品质特征,层次品饮,文化内涵,品质转化等方面都有相似之处。

更重要的是,庄园模式本就是从工场模式中升级迭代而来的,而且是用更科学的管理制度去弱化个人经验,两种经济模式的过渡期十分平滑。

起初,曾有人认为庄园模式不可取,原因是种植与采摘属于农副土特产品领域,而茶叶精制贮存又归于食品加工,强行结合只会造成标准混乱,体系庞杂。

而在之后,业界从其他兄弟产业中,找到了一个完美的示范——法国波尔多葡萄酒庄园。进而提出可整合行业内的各个生产链条,打造出顶尖的普洱茶庄园。

当然,作为一个复兴不过20余年的产业,普洱茶产业想达到葡萄酒产业的高度,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其中有待更新的一点,就是制茶设备的改进与创新。

三、制茶设备所体现的生产力水平高低,是普洱茶产业升级的直观体现。升级后的设备,不仅要符合消费者的茶品安全需求,更要体现智能化和科技化。

当然,设备也要符合普洱茶“半发酵”工艺原理,比如杀青目前就有锅炒、滚筒、蒸汽、热风等形式,其中“蒸汽和热风杀青会造成工艺异变”就备受质疑。

在不损伤普洱茶内质的基础上,未来设备不仅要提高卫生标准,解决手工制茶时“赤膊上阵”“汗手碰茶”等受人诟病的初制难题,做到全程清洁化生产。

在不损伤普洱茶内质的基础上,未来设备还要在5G网络和物联网技术的加持下,实现智能化和自动化,全面超越手工制茶所依靠的肉眼与嗅觉识别。

在这方面,智能设备将对传统的“看茶制茶”进行扬弃,通过风力萎凋、智能杀青和5G网络的传输,精确把控每个关键技术点的时机和火候,大幅提高品质。

机器取代人力,设备淘汰手工,这本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有些茶友之所以会有所抗拒,是因为目前的设备水平较低,整体衔接性目前也无法实现。


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在自动化生产线取代工人作业的时代浪潮之下,茶行业内手工制茶的品质还普遍高于机械制茶,不正说明了茶行业科技水平尤待提升吗?

深加工环节的深化与延伸

普洱茶的深加工水平,是另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细分领域,它指的是通过高新科技手段,对茶叶进行深度工艺处理,使其成为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

茶叶深加工,反映了整个茶行业的科技发展水平,尤其是某些深加工产品所体现的跨行业先进技术渗透度,更是衡量茶产业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茶叶深加工背后的丰厚商业价值与市场开拓意义,业界不是没研究过,而是走错了方向,在过去,废物回收,二次利用的思维方式深深地束缚了研究者的思维。

茶叶加工时产生了鸡肋般的边角料,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本着不浪费的原则,便思考能不能创新出一种加工方式,将这些废物转化出可利用的价值。

在这种思维下,高品质的茶叶自然不属于鸡肋,只能从品质较差的茶叶中提取茶粉和浓缩汁,制作茶饮料,这些产品的技术含量也不高,属于伪深加工产品。

这样思维一直重复,就造成了一个尴尬的事实:在其他行业的深加工产品百花齐放的今天,茶行业也没有出现市场接受度较高的深加工产品。

这方面,陆离可以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大豆。很早以前,人民就将大豆挤碎榨油、磨粉做豆腐和豆浆,发酵成腐乳和酱油,用各种方式开发大豆的价值。

科技水平提升后,科学家通过研究进一步发现了大豆内含的各类物质,使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出化妆用的大豆卵磷脂,药用大豆异黄酮,乃至大豆纤维冬被。

与大豆的深加工成就相比,茶行业还差得太远太远,但这并不意味着茶叶中没有意义重大的有益物质,正相反,茶叶中的“黄金”数量远超各位茶友的想象。

就拿近些年最热的“L-EGCG”物质来说,它正来自于茶叶中,属于一种儿茶素,中文学名为“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正是EGCG家族中的一员。

在国际药学界,EGCG是公认的“茶中黄金”,其功效也从一开始的抗氧化课题研究,一路延伸到了预防重大疾病的可能性上,这正是茶叶深加工的重要案例。

不过有一点要向茶友们说明,未来的茶叶深加工研究,是用现代基础科学的方法,对某一单体物质开展药用机理研究,进而研发出更多茶叶副产品。


这方面能探讨的思路非常多,以后有机会陆离会以专题形式深入介绍,在这篇文章的末尾,就提供一种简单易思考的思路——参考维生素C的研发之路。

绿叶蔬菜中富含维生素C,但烹饪方法不当会造成维生素C大量损失,引起摄取不足,造成维生素缺乏症,在实现量产技术后,便出现了很多维生素C片商品。

从这种思路出发,业界可以研发出很多对症下药的茶品,比如以γ-氨基丁酸为主的降压茶;以茶多糖为主的降糖茶;以茶酵母为主的助消化茶等等。

以上这些,还这是茶叶深加工的冰山一角,陆离相信,在未来的食品领域、化妆品领域和生物医药等领域,我们还能从茶叶中发掘出更多宝藏。

来源:陆离茶寮,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普洱茶产业两大基石:初加工变革,深加工开拓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茶圣陆羽的这句名言,道出了我国悠久的饮茶文化,世界茶树原产地,世界第一产茶大国,这些都是茶友们引以为豪的地方。

但当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吃穿用住都日新月异之时,让我们骄傲的中国茶业,很多时候却还是停在相对原始的农耕时代水平。

尤其是在茶叶深加工领域上,当其他国家运用超临界萃取等手段提取茶叶中的有益物质时,我们还被困在落后的“工场”模式中难以自拔。

如何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填补普洱茶深加工产品的市场空白,进而引领普洱茶界的升级发展?陆离认为,应该从初加工的变革与深加工的延伸出发。


初加工环节的变革与升级

作坊式的生产是历史延续下来的一种农耕文明的产物,主要表现为家庭作坊模式与企业化作坊模式。

在茶叶初加工环节,作为传统农耕文明下的生产力场所,家庭式工场(指手工作坊,区别于工厂概念)与企业化工场,是尤待被改进的两种生产方式。

家庭式工场,往往集生产、起居、仓储为一体,由夫妻或家族世代经营,在如今往往被看做生产力落后的象征,而企业化工场内在的问题则更大。

企业化工场,管理相对严格,规模相对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现代企业管理所强调的各类要素,但在工艺流程和运营思维上,和家庭式工场往往惊人相似。

以个人经验为核心,过度依赖个人的技艺,倡导制茶师傅的绝对权威,“古训”屹立于所有生产制度之上,这就是判断一家茶企是否为工场式生产的依据。

茶叶生产工场的长期盘踞,也就造成了业界一个难解的怪圈:经验主义盛行,制茶大师林立,茶企敝帚自珍,行业缺乏标准,茶品参差不齐。

在这方面,有件事让陆离记忆犹新。一次参观时,面对自制的“晒青”毛茶品质下降,老师傅回答不是自己的手艺有问题,而是家里的“茶虫病了“。

随行的一位教授询问茶虫的微生物菌群类别时,老师傅的回答却让大家面面相觑:

“别跟我扯什么微生物,什么生物发酵,你说的这些我听不懂,也不想懂,我只需要知道怎么做茶就够了,我们祖祖辈辈也都是这么过来的。”

面对老师傅理直气壮地回答,同行的人大致分成了两个阵营,一些人认为老师傅的回答,反应了制茶人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的事实,应给予思维变革和认知提升。

其他人则认为,老师傅的话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话糙理不糙,业界这么多的经典产品,茶山这么多的饮茶文化,都是由“老师傅们”创造的,应顺其自然。

在两种意见之上,我做出了自己的回答:很多时候,变革都不是为了否定和抛弃,而是为了更高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旧事物方得新生。

茶叶也是如此,在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时,当然会对茶叶的安全与品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在以后,这个判断标准也会继续提高,业界需要跟上消费者的脚步。

比如在前些年,我们评判茶的好坏,还在围绕“色、香、味、形”这一基本点出发,以实际的品饮感受为主,以个人的身心愉悦为核心,这当然没有问题。

但在不远的将来,品茶人会对茶叶进行更本质的思考:我喝的这杯茶里有哪些物质?它们是怎么来的?对身体有哪些好处?有没有科学依据和机理可以证明?

面对未来消费者可能会提出的这些问题,传统的工场生产所宣扬的经验主义和粗放经营,显然会败下阵来。幸好,现在改变还不晚,对此陆离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理性看待生产经验。过往的经验,是从无数次的生产中总结而来,凝结着前人的劳动智慧,但这并不代表这些经验都是正确的,可以进行简单的照搬。

在这方面,我们要记住继承过往经验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生产,唯有在观念上进行认知突围,我们在行动时才会大刀阔斧,推陈出新。

改变茶叶生产中过度依赖经验的局面,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目标,促进茶业自身观念转变,陆离认为跨行业的引进与交流是必不可少的。

二、法国波尔多的葡萄酒庄园,是普洱茶初加工环节应充分借鉴的对象之一。如自然环境,品质特征,层次品饮,文化内涵,品质转化等方面都有相似之处。

更重要的是,庄园模式本就是从工场模式中升级迭代而来的,而且是用更科学的管理制度去弱化个人经验,两种经济模式的过渡期十分平滑。

起初,曾有人认为庄园模式不可取,原因是种植与采摘属于农副土特产品领域,而茶叶精制贮存又归于食品加工,强行结合只会造成标准混乱,体系庞杂。

而在之后,业界从其他兄弟产业中,找到了一个完美的示范——法国波尔多葡萄酒庄园。进而提出可整合行业内的各个生产链条,打造出顶尖的普洱茶庄园。

当然,作为一个复兴不过20余年的产业,普洱茶产业想达到葡萄酒产业的高度,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其中有待更新的一点,就是制茶设备的改进与创新。

三、制茶设备所体现的生产力水平高低,是普洱茶产业升级的直观体现。升级后的设备,不仅要符合消费者的茶品安全需求,更要体现智能化和科技化。

当然,设备也要符合普洱茶“半发酵”工艺原理,比如杀青目前就有锅炒、滚筒、蒸汽、热风等形式,其中“蒸汽和热风杀青会造成工艺异变”就备受质疑。

在不损伤普洱茶内质的基础上,未来设备不仅要提高卫生标准,解决手工制茶时“赤膊上阵”“汗手碰茶”等受人诟病的初制难题,做到全程清洁化生产。

在不损伤普洱茶内质的基础上,未来设备还要在5G网络和物联网技术的加持下,实现智能化和自动化,全面超越手工制茶所依靠的肉眼与嗅觉识别。

在这方面,智能设备将对传统的“看茶制茶”进行扬弃,通过风力萎凋、智能杀青和5G网络的传输,精确把控每个关键技术点的时机和火候,大幅提高品质。

机器取代人力,设备淘汰手工,这本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有些茶友之所以会有所抗拒,是因为目前的设备水平较低,整体衔接性目前也无法实现。

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在自动化生产线取代工人作业的时代浪潮之下,茶行业内手工制茶的品质还普遍高于机械制茶,不正说明了茶行业科技水平尤待提升吗?

深加工环节的深化与延伸

普洱茶的深加工水平,是另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细分领域,它指的是通过高新科技手段,对茶叶进行深度工艺处理,使其成为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

茶叶深加工,反映了整个茶行业的科技发展水平,尤其是某些深加工产品所体现的跨行业先进技术渗透度,更是衡量茶产业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茶叶深加工背后的丰厚商业价值与市场开拓意义,业界不是没研究过,而是走错了方向,在过去,废物回收,二次利用的思维方式深深地束缚了研究者的思维。

茶叶加工时产生了鸡肋般的边角料,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本着不浪费的原则,便思考能不能创新出一种加工方式,将这些废物转化出可利用的价值。

在这种思维下,高品质的茶叶自然不属于鸡肋,只能从品质较差的茶叶中提取茶粉和浓缩汁,制作茶饮料,这些产品的技术含量也不高,属于伪深加工产品。

这样思维一直重复,就造成了一个尴尬的事实:在其他行业的深加工产品百花齐放的今天,茶行业也没有出现市场接受度较高的深加工产品。

这方面,陆离可以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大豆。很早以前,人民就将大豆挤碎榨油、磨粉做豆腐和豆浆,发酵成腐乳和酱油,用各种方式开发大豆的价值。

科技水平提升后,科学家通过研究进一步发现了大豆内含的各类物质,使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出化妆用的大豆卵磷脂,药用大豆异黄酮,乃至大豆纤维冬被。

与大豆的深加工成就相比,茶行业还差得太远太远,但这并不意味着茶叶中没有意义重大的有益物质,正相反,茶叶中的“黄金”数量远超各位茶友的想象。


就拿近些年最热的“L-EGCG”物质来说,它正来自于茶叶中,属于一种儿茶素,中文学名为“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正是EGCG家族中的一员。

在国际药学界,EGCG是公认的“茶中黄金”,其功效也从一开始的抗氧化课题研究,一路延伸到了预防重大疾病的可能性上,这正是茶叶深加工的重要案例。

不过有一点要向茶友们说明,未来的茶叶深加工研究,是用现代基础科学的方法,对某一单体物质开展药用机理研究,进而研发出更多茶叶副产品。

这方面能探讨的思路非常多,以后有机会陆离会以专题形式深入介绍,在这篇文章的末尾,就提供一种简单易思考的思路——参考维生素C的研发之路。

绿叶蔬菜中富含维生素C,但烹饪方法不当会造成维生素C大量损失,引起摄取不足,造成维生素缺乏症,在实现量产技术后,便出现了很多维生素C片商品。

从这种思路出发,业界可以研发出很多对症下药的茶品,比如以γ-氨基丁酸为主的降压茶;以茶多糖为主的降糖茶;以茶酵母为主的助消化茶等等。

以上这些,还这是茶叶深加工的冰山一角,陆离相信,在未来的食品领域、化妆品领域和生物医药等领域,我们还能从茶叶中发掘出更多宝藏。

来源:陆离茶寮,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883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96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