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普洱茶产家

找到约1,118条结果 (用时 0.016 秒)

普洱茶产销格局变迁史(云南从边缘到中心)

《经典熟茶产业发展白皮书》节选文章之二

普洱茶属于后发酵茶,生产出来往往是半成品,需要花数年甚至十多年来养熟。长期仓储养熟需要另外增加开支费用,就构成了茶叶经营者的成本。这个养熟的成本,由谁来承担?从香港市场的反应来看,香港茶商一直不想承担太多的仓储成本!

理由很简单。香港寸土寸金,房价高租金贵,建个小仓库,存一点茶可以的,大量存茶不现实。所以,民国以来,一直到九十年代中期,香港茶商喜欢进醇化过的普洱茶。民国进的是红汤茶。建国后,先是香港人自己做发水茶,后来进广东发水茶,云南产的现代普洱熟茶,青饼进得少。当然,90年代中期以后,仓储升值概念兴起,港商开始大量存茶另当别论,而且其建仓往往在香港以外,比如广东肇庆等地,以降低仓储成本。

民国红汤茶的醇化成本,往往由滇西南普洱茶主产区的茶农来承担。就跟现在的东莞自有物业存茶一样,农民住自己的房,毛茶可堆积在空闲的空间醇化,存茶成本可忽略不计。茶农采鲜叶,做成毛茶,可以当年卖,也可以摆在家里几年后再卖。香港人喜欢喝陈茶,云南的茶庄商号投其所好,在收茶农“百家茶”的时候,有意识地抬价收老料,并采用老料拼新料的方式压制普洱茶。这样也会鼓励茶农将毛茶醇化了再卖。于是,民国云南的茶庄与茶农已经形成生产醇化的红汤茶供香港市场的传统。

民国红汤茶的醇化制程,其实含有前发酵工艺(类似黄茶闷黄工艺)。茶农制晒青毛茶,有两种工艺:一是杀青揉捻后,堆积起来轻微发酵,再晒干;另一种是杀青、揉捻后,直接去室外晾晒,没有堆积轻微发酵工序,这是典型的绿茶做法。轻度前发酵过的晒青毛茶,青味减退,适口性好,加上毛茶醇化与茶庄商号精制期间的醇化工艺,以及长时间运输途中的进一步醇化,到了香港就变成广受市民欢迎的红汤茶。毛茶堆积醇化,如果采用筑茶工艺,会加快转化速度,一年半载就有大变化。

建国初期,云南没有自营出口权,只能供原料给广东公司,让其生产普洱茶出口香港。这时,云南的茶庄商号,要不是老板跑到东南亚、香港等地,留下来的也公私合营,从而退出历史舞台,云南普洱茶由私商经济、老中茶体系,进入了新中茶、供销社的国营时期。普洱茶的民间醇化传统被现代西化的学院派斩断,他们把普洱茶归为绿茶,认为前发酵后发酵制程都是过去落后不规范的产物,绿茶化制茶方式统治普洱茶生产。

广东公司出口香港的普洱茶,自然受这种新派制茶思潮影响,做得太青,为香港市民不喜,香港茶商也不愿意承担绿茶化普洱的长期仓储成本。老字号、老中茶退出江湖,红汤茶断供,绿茶化普洱茶没市场,造成香港的红汤茶不多的存货价格飙涨。在暴利驱使下,卢铸勋等澳门、香港茶商研制出发水茶工艺,可以将毛茶迅速做“旧”,在香港用新工艺仿制云南红汤茶,就地供应香港市场,获利颇丰。

但香港地价贵,生产成本高,一直作为生产基地不现实。这时,广州就发挥了“前店后厂”的比较优势,以港为店,以广州为厂,创制出广东发水茶,凭借成本优势,取代香港发水茶占据了市场。广东发水茶,早期以云南原料为主,后来以广东、广西、越南料为主。云南在普洱茶领域的话语权,进一步弱化。

香港茶商虽然选择了广州作为“后厂”,但精明的香港人并没有将广东发水茶作为唯一选择。其也向越南、泰国等地输出发水茶制作技术,用越南青等更便宜的原料生产普洱茶。鉴于广东生产的普洱茶,受低价越南青严重冲击,中国外经贸部决定让云南省茶叶公司用云南原料生产普洱茶,直接供应香港市场。因此,云南人从1973年起就获得了自营出口权。

于是,省茶叶公司从昆明茶厂、勐海茶厂与下关茶厂抽调7名工作人员,前去广东省茶叶公司下属的第二茶厂考察广东发水茶工艺。回来后,分别在昆明茶厂、勐海茶厂与下关茶厂试制普洱茶,于1975年试制成功,并技术定型。1976年,开始唛号化生产(昆明茶厂尾号1、勐海尾号2、下关尾号3、普洱茶厂尾号4)。勐海茶厂的7572饼、昆明茶厂的7581砖、下关茶厂的销法沱(7663),开启了熟茶的饼砖沱传奇与经典。1979年,熟茶渥堆发酵工艺,形成技术文件——云南省普洱茶制造工艺要求《试制办法》,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八十年代有更多的茶厂投入熟茶生产。

熟茶生产,深受原料与气候条件影响。云南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不同的产区,茶叶原料风格迥异。这也是云南山头茶一山一味迷人之处。在主张原料拼配的年代,经典产品都有多年不断调试总结与改进而传下来的经典配方。这些配方,除了等级拼配、季节拼配、年份拼配外,对不同地区的原料拼配也有讲究。比如,昆明茶厂喜用临沧料,下关茶厂也有自己的传统原料产区。这也会形成不同厂家不同产品的风格化差异。

熟茶的渥堆发酵,需要微生物深度参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与种群消长,与温湿度息息相关,气候条件则决定了各地温湿度的不同以及季节变化。现代熟茶开天辟地的三大茶厂中,昆明茶厂地处滇中,海拔近1900米,属云贵高原,气温较勐海低,干燥,冬季有时还很冷;勐海茶厂地处滇西南,为横断山区中的坝子,海拔1000米,气候温润,有版纳春城之美誉;下关茶厂,位于滇西的洱海盆地,海拔2000米,气候干燥,并有强劲的下关风吹拂。三地地理环境差异很大,故其利用微生物将茶叶渥堆发透,做出高品质的熟茶,自是要因地制宜,以找到最适合当地的熟茶生产技术模型。

原料拼配风格与熟茶生产技术模型的不同,最终形成了熟茶界最负盛名的三大经典风味——勐海味、昆明味、下关味,并成就了以7581、7572、7663(销法沱)为代表的数十款经典茶品,构成了普洱熟茶1.0时代的经典谱系。

随着70年代末云南沱茶出口法国,普洱茶出口日本,普洱茶的海外市场在1980年代初爆发。以前仅作为土特产供应香港价廉物美的普洱茶,华丽转身,开始以保健良药的形式,与西方主流健康价值接轨。在日本,普洱茶被称为减肥茶、窈窕茶,在法国甚至摆在药店卖。这标志着,普洱茶进入了健康时代。普洱茶的海外热使得订单剧增,推动着普洱茶在80年代初期到中期的技术大升级,并加大科研投入,展开微生物与医学临床试验研究,实开科技普洱之先河,并针对国外市场的特点,生产袋泡茶等小包装与小沱茶,开启了普洱茶历史上的包装与产品形态革命。沐浴欧风日雨的普洱茶,不再灰头土脸,变得科学、时尚与洋气起来。

在这场80年代初中期的熟茶产业大升级革命浪潮中,三大茶厂又起到中坚作用。昆明茶厂与云南大学微生物研究所合作,搞清楚了普洱茶微生物发酵的机理,让普洱茶从制茶师傅的经验阶段进入了科学实验阶段。勐海茶厂与香港蓝天公司合作,缩短了发酵时间,解决了堆味重等问题,生产出高品质的8592紫天饼供应香港市场。下关茶厂的欧洲总代理商甘普尔,则在法国与昆明做了临床医学试验,证明了普洱茶极具保健价值。结果一公布,在法国等地引起轰动,引发了欧洲人消费沱茶的热潮。

随着技术升级与科研手段的深入,普洱茶在80年代中期完成了品质大跃升。这标志着,熟茶技术经70年代的研制与定型,80年代初的系统性改进与完善,十年磨一剑,于1985年左右终于技术成熟,能生产高品质茶品。香港、日本与法国三大市场都非常认可云南产的普洱品质,于是出口量自1984年起剧增,在普洱茶的出口省份中排在广东之后,居第二位。

凭借得天独厚的原料优势、技术优势、科研优势、设备改进优势与包装文化优势,云南普洱茶对其他生产与出口普洱茶省份的碾压,是全方位的。在香港、日本、法国等地,消费者形成了云南普洱茶最正宗的观念,往往认为“普洱茶只能是云南普洱茶”。这个认知很关键,为九十年代市场形成“普洱茶等于云南普洱茶”之共识奠定了基础。

在民国,普洱茶的产销权控制在云南的商号与中茶云南公司手里,可谓全产业链的品牌企业在云南。但是,建国后两岸三地分治,普洱茶产在大陆,销在香港,文化兴起在台湾。一个完整的产销市场,一条完整的种植、加工与销售全产业链,被分治与斩断,变成云南人、广东人、香港人与后来的台湾人各行其是,各做全产业链的一段。

由于,云南远离香港销区,广东省茶叶公司凭借“前店后厂”模式,收云南、广东、广西、越南原料,加工普洱茶,就近销往香港。云南没有自营出口权,只能供原料给广东,偶尔在计划调拨下供点青饼,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广东公司用云南料很少,更多用的是两广与越南青。云南这个普洱茶原产地被边缘化,普洱茶成为了一种后发酵茶工艺的代名词,不但香港能生产,广东也生产,更气人的是,香港人跑到东南亚教泰国人、越南人做普洱茶,这导致“边境普洱”盛行不衰,普洱茶不再是中华独产,更遑论云南独有了。1974年,国家将茶叶出口权下放到各省,四川、重庆、贵州、湖南、海南、江西等省借普洱茶出口热的东风,也于80年代生产普洱茶。

所幸的是,1973年云南取得自营出口权,普洱茶的制造数十年之后重回云南,并在80年代兄弟省份出口普洱茶的热潮中,赢得“普洱茶只认云南普洱茶”之市场美誉。消费者眼中最正宗的普洱茶——云南普洱茶,在九十年代再经台湾人的经典茶文化构建之手,通过邓时海《普洱茶》之类的著书立说,举办交流探讨活动与各种文化行销,建立了普洱茶的号级茶、印级茶与七子饼茶道统,从茶文化的高地上,将原料与生产满世界跑的普洱茶,搬回了云南,而且只认云南,以捍卫普洱茶的道统秩序。

21世纪初,普洱茶热遍神州大地的同时,云南的政府主管部门、协会、茶企与茶人投身于普洱茶标准化建设,相继于2003年出台地方标准,2006年出综合标准,并于2008年争取到普洱茶国标出台,最终让普洱茶永久花落云南:以地理证明商标的形式,普洱茶只能在云南11个地州生产,省外生产的均为非法。

由于普洱茶变成了厂在云南的独家生意,在原产地保护大旗的感召下,才能产生产业聚集于云南,尤其是勐海之现象。广东资本重仓云南,品牌集群众星闪耀。在滇粤深度合作的推动下,云南的资源、加工力量与广东的资本、消费市场相结合,催生了一大批全产业链品牌。自此,普洱茶的产销不再分离,全球市场一盘棋,品牌能纵向掌控整个产业链条,平台能横切服务整个行业。回顾从民国到如今,普洱茶的百年发展,无疑走过一条品牌在云南,原料在云南,制造在云南,公共品牌在云南,全产业链品牌在云南的轮回之路。

从原产地到边缘化,再由边缘到正宗,由正宗到经典,再在经典茶文化的引领下,各种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最终聚合为大产业链开发。这就是熟茶白皮书将要深入揭示的主题:历史机缘形成经典茶文化,经典茶文化引领产业大发展!

(一)云南普洱茶产业发展断代

贡茶/老字号:清朝中叶——1950

老中茶:1939——1950

出口原料基地:1950——1973

出口成品制造基地:1973——1993

公用品牌形成期:1993——2008

全产业链品牌崛起:2008至今

品牌在云南(民国)→原料在云南(外贸出口,1950—1973)→制造在云南(1973—1993)→公用品牌在云南(“普洱茶等于云南普洱茶”之共识形成时期,1993—2008)→全产业链品牌在云南(2008至今)

公用品牌在云南(云南普洱茶形成时期,1993—2008):

1993—2003,政府搭台,民间唱戏,以民间推动为主,在港台形成共识:普洱茶等于云南普洱茶。政府搭台:思茅地区举办中国普洱茶节,召开普洱茶首个国际学术会议。

2003—2008,云南省政企协会推动,先后出台地方标准、国标,强制保护,普洱茶在法理形式上属于云南。

(二)从产销分离的市场到统一大市场

民国普洱茶是产销合一的。商号、老中茶公司其实相当于现在的品牌企业,因为他们收茶农百家茶(一至三四年的毛茶,许多经过筑茶工艺),精制出成品,然后打上自己的牌子(商标),运到销区去卖。做成品,有自己的牌子,并在重要销区城市设有分支办事机构,直接开拓市场,可谓如今掌握整个全产业链的品牌茶企,其产销是深度衔接的。

建国后(1950—2003),普洱进入了产销分离期:产在云南,销在香港,文化兴起在台湾。香港人管仓储和销售,云南人只管生产,所以香港人掌控市场,后来台湾人掌控文化,云南人只是原料提供商,后来是生产商。

并且,内销、边销与外销分治,云南失去外销话语权。云南的成品出口被拿掉,只能供原料给广东公司,加工成品茶供香港。云南生产的成品,只能供边销与内销市场。云南省公司也不直接对香港市场,何况云南的普洱茶生产厂家。

建国后至90年代中期之前,普洱茶有三大销售体系:边销——滇青,内销——滇青,外销——普洱茶。

现代普洱茶源自普洱茶外销。90年代初,在台湾人的推动下,将自然陈化的滇青纳入普洱茶谱系,给云南青取了个全新的名字——生茶。生茶这个概念,在90年代中期以后为市场接受,2008年被国家标准事后认可。

当时的普洱茶全产业链是分而治之的,大陆香港台湾各负责一块:云南厂家(原料、制造)+香港藏家与商家(仓储、销售,销为主,藏为辅,藏是喝旧茶消费习惯的需要)+台湾文化茶人/茶商(文化、收藏、行销)

两岸三地的体制不同造成产销分离:形成大陆产、港澳藏销、台湾茶文化赋能之格局。当年,政策不兼容,没有统一的交易市场,信息、物流、人员流动、技术与文化交流等不畅,加上信息不对称,信息滞后,造成云南厂家不懂仓储与市场,香港与台湾不懂生产与原料之源头,只能通过外贸出口主管——中茶公司作为中介机构来沟通协调,按计划经济统一安排生产与经营活动。即云南厂家→中茶公司←香港商家。

这时不但外销格局分离,而且普洱茶外贸、边销、内销分离。计划经济年代,中国其实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国内市场。因为只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与交易,让价格机制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才谈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市场。

香港茶商,早在70年代中后期就与云南联系,并为云南省公司引荐了日本与法国客户,引发了80年代普洱茶出口海外热,并在七八十年代为提升云南熟茶厂家的生产技术做了巨大贡献。两岸三通,尤其是1992年中国走市场经济道路,台湾人才于1993年起深入昆明、易武、勐海等产区。

其产业路线图是:统一的市场(民国)→不同体制下的两岸三地市场(1950—1993,国内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形成统一的市场(1993—2003)→国内市场的崛起(2003年以后)。

从产销一体,到产销分离,再到产销一体,百年的普洱茶贸易史(商业史)完成一个循环。

文章节选自《经典熟茶产业发展白皮书:如何做大康养文旅时代的中国茶》,云南省普洱茶协会&佳兆业茶业集团出版,作者李国标(笔名白马非马),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张静红:理解了江湖,你就能理解普洱茶鱼龙混杂的现状

张静红,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中心副教授。

“那位台湾先生让我们猜,这样一饼茶在外面卖多少钱。我大着胆子说,会不会是四五百块一饼。自己心里说,怕是猜高啦。结果对方告诉我们,这么一饼茶在台湾现在要卖一万五千块人民币。我当时真的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普洱茶的流动与流变

2020.09.26广州

大家好,我叫张静红,来自南方科技大学,非常高兴来跟大家分享我对普洱茶的研究。作为人类学者,我研究普洱茶并不是要做一个简单的价值判断,所以大家来听这个演讲,可能没有办法学到怎样鉴赏普洱茶,辨别它是好是坏,是真是假。

普洱茶产自云南,云南是我的家乡,但是突然有一天,我发现这个茶已经变成了我作为一个云南人所不认识的“怪物”了,它成了一个传奇。

某种意义上,我研究普洱茶就是想了解,我的家乡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以及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多的变化。

01

2000年之前,我几乎从来没有注意到普洱茶有什么特别之处,因为那个时候,我们大部分云南人喝的茶是本地的散装绿茶。

我当然知道普洱茶的存在,知道它会被压成方形的砖,或者圆形的饼,或者是一个蘑菇的形状。

它泡出来汤色和云南的绿茶非常像,是浅黄色的,闻起来会有一种被太阳晒过的干草的气息。一不小心就会泡得非常苦涩,难以下咽,但又会觉得颇为回甘。

大概2002年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叫熟普洱茶的茶,简称熟普。这时候我传统印象中的那个普洱茶,被叫做生普或生茶。而熟普,我被告知它可以从生普转化而来,中间会经过一个发酵的过程。

熟普完全挑战了我们云南人对茶的认知,因为它喝起来完全不像茶,泡出来是又红又黑的汤色,闻起来还有一股我们不太熟悉的霉湿的感觉。我当时就产生了疑问,为什么普洱茶要有生和熟的分别,为什么要经过一个发酵的过程呢?

还有一种茶被叫做老茶,老茶更增添了普洱茶的复杂程度,而且也正是老茶,最后吹响了普洱茶成名的号角。

不管是生的还是熟的普洱茶,经过一段时间的放置,它们都会成为价值连城的宝贝。在这个时候普洱茶也被叫做“可以喝的古董”。

于是一个很有趣但也令很多人疑惑的现象就产生了,尽管生茶和云南的绿茶非常相似,但如果一款茶被鉴定为绿茶,可能它存放两年就会被丢弃。但是如果它被鉴定为生茶,那就意味着,它存放得越久,越有价值。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越陈越香”成了普洱茶最与众不同的特征。

在健康宣传当中,普洱茶被认为可以减肥、降脂和美容,可以助益消化,茶叶专家也在不断地做很多研究和实验,想要证明普洱茶的正面功效。不过最近这些年里,还是不断有声音质疑普洱茶是否具有完全正面的健康功效。

我采访过的很多消费者,他们之所以消费普洱茶,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普洱茶的滋味的魅力。他们所说的这个滋味的魅力,就生茶来讲,指的是一种很强烈的生津回甘。对熟茶来说,指的是一种喝起来很温暖、很滑润的感觉。

我在广东做过调研,一个消费者告诉我说,一个茶喝下去,如果像广东的老火汤一样滑,就是好的熟茶。资深的普洱茶客更想突破口腔的感受,通过手心和后背的发汗,去感受老茶的“茶气”。

一般的消费者会觉得,“茶气”这个词听起来非常玄,怎么也感受不到。资深的茶客就会说,那多半是因为你还没有学会喝普洱茶,或者是你还没有遇到真正上好的普洱茶。

真正上好的普洱茶当然是可遇不可求的。我2004年买到了一本书,这本书当时被称为普洱茶的圣经,作者是一个台湾的茶人。他在这本书里记述了很多款老茶,包括它们的来历、滋味、样貌、价钱,这些老茶在市场上一经流转,价值马上就飞升。

一饼圆饼的普洱茶是357克重,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它的价格只是1000块人民币左右,可到了20世纪90年代,它飞涨到了1万块钱人民币。然后到了2002年,在有些拍卖会上,它曾以100万人民币的价格成交。再到后来,这样的老茶就成了完全没法用简单的数字来衡量的东西了,它变成了无价之宝。

它促使很多人去寻找类似的宝贝。找不到老茶的人,就把希望寄托在生茶上,买新的茶,存放起来,希望它们有一天也能变得价值连城。

“越陈越香”既给云南带来了惊喜,同时也带来了尴尬。惊喜是非常容易理解的,因为突然之间普洱茶变得如此与众不同,它成了云南的一张名片。可是大家要知道,越陈越香这样一种概念和习惯,在云南人那里本来是没有的,所以也就意味着当普洱茶被说成是越陈越香的时候,云南人手里并没有老茶。

手里没有老茶,也就意味着,他们失去了对普洱茶的话语权,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普洱茶的文化或经济资本,主要掌握在香港、台湾,还有后来很快跟上的广东人的手里。

我在2006、2007年的时候,在云南和大珠三角地区同时做调研,在两个地方我都问了一个差不多相同的问题,就是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喝普洱茶的。

同一个问题,我在不同的地方得到的答案非常不同。在云南,很多人会告诉我,我大概是两千零几年才开始喝普洱茶,最早的说是上个世纪90年代末。可在大珠三角就完全不同了。我在香港的一个茶楼遇到过一个80多岁的老先生,他告诉我说,他爷爷的时候就已经在这样的茶楼里喝普洱茶了。大家可以推算,就是说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民国初年的时候,普洱茶就已经是大珠三角一带茶楼里的主角了。

云南人以前并非一点都不喝普洱,但至少可以证明的一点是,大部分云南人开始有意识地关注和消费普洱茶,实际上不早于上个世纪90年代。

为什么在云南和珠三角之间会有这样一种信息不对称呢?普洱茶和它的故乡,在这短短的几十年内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02

在讲这些变化之前,我觉得还是有必要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普洱茶的历史和地理的渊源。因为这个渊源,也是今天普洱茶的商业和文化包装所加以利用的基础。

云南被认为是世界茶叶的重要源头,澜沧江两岸孕育出了制作普洱茶的重要原料,叫做云南大叶种。云南大叶种和另外一个茶叶品种小叶种是相对的,我们所熟知的龙井、碧螺春这些东部的绿茶,制作原料就是小叶种。

很多人都问过我,普洱茶叫做普洱,是不是因为有种茶树叫做普洱?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没有一棵茶树叫做普洱茶树。按照制茶学的原理,采摘自任何茶树的鲜叶,只要按照规定的加工程序,都可以做成普洱茶。但是长期以来,大家已经接受了用云南的大叶种做成的茶的滋味,把它叫做普洱茶。

尽管有很多关于普洱茶命名原因的说法,但一种比较普遍的观点是,它是因地命名的。大家可以在这张地图上看到,在云南的南部有一个地方叫做普洱。这个地方在17世纪早期,就成为了包括茶叶在内的很多物资集散和运转的中心地,普洱茶就是因为这个地方而得名的。

人类学家通常会选择一个相对固定的地方或对象,比如一个村寨,或者一个民族,一个群落,来进行长时间的田野调查。但我感觉普洱茶从生产到贸易和消费,整个链条非常复杂,所以我选择了在多个田野点进行调查。

不过在这许多的田野点中我还是有一个重点,这个地点位于云南西双版纳的勐腊县,是一个紧邻老挝的村庄,叫做易武。易武是一座茶山的名字,也是一个乡的名字,现在变成了一个镇,它和周围的几座茶山连起来被称作“古六大茶山”。

这个地方诞生了一些很有名的私人商号,比如“同庆号”、“同昌号”、“同兴号”、“车顺号”等,这些商号都是由汉族的移民建立和经营的,他们大概在17世纪中后叶迁移到了易武,和当地的原住民少数民族共同利用了这里的茶叶资源。

这些商号的茶叶生产和贸易从清朝的中后期一直持续到民国初年,是这里的茶产业盛极一时的体现。他们从附近的茶山收购茶叶原料进行精加工,然后把它紧压成饼,再把七个饼包成一桶,这样就形成了我们俗称的“七子饼”。

之所以进行紧压,实际上是为了方便运输。大家都知道云南位于高原,地势崎岖,所以在现代的交通产生之前,要把云南南部的茶叶运出去,需要依靠骡马,依靠马帮。

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云南的学者进行了一次考证,他们给这样一些运输茶叶和其他重要物资的道路,取了一个比较诗情画意的名字,叫做“茶马古道”。我现在要提到三条比较重要的茶马古道,第一条叫做“滇藏茶马古道”,它是把云南的茶叶运往西藏的道路。

▲茶马古道路线图

有一个半真实但是又有点玄虚的传说,在滇藏茶马古道上,因为路途遥远,风吹雨淋和太阳暴晒,茶叶发生了一种叫做自然发酵的变化。当茶叶从原产地到达消费地的时候,它的生涩感就消失了,变得比较润滑。这是关于普洱茶由生转熟的第一种说法。

另一条路线贡茶之路,把云南的茶叶通过内陆运到北京,在清朝的时候作为一种贡品,上贡给皇宫里的皇帝、贵族们喝。

后来在故宫清理遗物的时候发现了一些当年云南进贡的普洱茶,有一个茶因为形状像人头或南瓜,被叫做“人头贡茶”或者“南瓜贡茶”。这个茶是现存年代最久远的普洱茶,已经有100多年历史了,它的产地就在六大茶山。

▲人头贡茶

还有一条路线没有被正式命名,但我对它最感兴趣,因为它联系起了云南和大珠三角、东南亚,还有南洋。

云南的普洱茶到了大珠三角,比如广东、香港这一带,因为当地人的饮食习惯而发生了一些改变。

大家都知道这一带人特别会养生,特别懂得吃,比较生涩的普洱茶到了这里以后,人们发现不能马上饮用,就把它放在仓库储存一段时间,等它从生涩变得柔和了才喝。相对于马背上那种意外的发酵,这种存储方式可以说是一种有意而为的自然发酵。

再谈一下另一种发酵方式——人工发酵,这种技术最早是1973年的时候在昆明茶厂诞生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技术呢?

刚才我讲到,普洱茶从云南到达大珠三角的时候,因为生涩没法马上被消费。产茶地的生产者有一个愿望,希望自己的产品到了消费地以后马上就能符合消费者的需求。昆明茶厂这边就派了人,去广东和香港一带学习仓储存茶的经验,最后就诞生了一种快速的人工发酵技术。

这个技术最早在昆明茶厂产生,但后来比较成熟的是在西双版纳的勐海,所以今天我们如果讲到比较有名的熟茶就会提及勐海。

03

制作熟茶的发酵技术,长期掌握在国营茶厂的手里,易武六大茶山属于私人商号,并不掌握这样的技术。而且在国营茶厂比较兴盛的时候,六大茶山遭遇了兵荒马乱和天灾人祸,所以在一段时间内,六大茶山只是为国营茶厂提供鲜叶原料,自己就不再制作传统的七子饼了,这一终止就持续了大概半个世纪。

这个发展的转机还要从香港回归说起,我们都知道香港仓储了一些老茶,在1997年香港回归的前后,港人把很多老茶抛售了出去。在这个时候最大的买主是台湾人,虽然这些买到老茶的台湾人之前接触普洱茶并不多,但他们非常敏锐地嗅到了这些老茶的潜在价值。

打开七子饼,他们发现了里面的一些票据,比如同庆号和乾利贞宋聘号内票,从中得知老茶的原产地是云南易武和六大茶山,这批台湾茶人就萌生了去原产地一探究竟的愿望。我有幸采访到了当时第一批去云南易武探访的台湾茶人,这位先生跟我讲了他们当时到易武时的遭遇。

▲同庆号和乾利贞宋聘号内票

这张图是1994年的时候,他们拍摄的易武老街。

▲图片来自《方圆之缘:深探紧压茶世界》,摄影:陈怀远

他们到达易武的时候非常劳累,但让他们失望的是,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破落的小山村。当地人的生活非常困苦,没有一家像样的旅社。他们把随身携带的同庆号、同兴号的一些老茶饼给当地人看,但当地人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我还采访到了一个当时在乡政府工作的人,他参与接待了这批台湾客人。他说:“我们根本搞不懂,这些台湾人来我们这里干嘛。这里那么远,那么穷,什么也没有。有一位先生是他们那队台湾人的领头,他有一天拿出一个茶来泡给我们喝,说是原来我们这里做的,是‘同庆号’的。我觉得那个茶很特别,喝起来很滑很甜,是我从来没有喝过的茶的味道。

那位台湾先生让我们猜,这样一饼茶在外面卖多少钱。我大着胆子说,会不会是四五百块一饼。自己心里说,怕是猜高啦。结果对方告诉我们,这么一饼茶在台湾现在要卖一万五千块人民币。我当时真的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长话短说,当地人最后和这批台湾客人达成了协议,开始合作。他们找到了两位以前在同庆号工作过的老师傅,然后又打制了一种压茶的石磨,台湾的客人拿出他们的老茶作为模型,就这样使得当年用手工石磨制作普洱茶七子饼的传统做法重新出炉了。

这个方法到底是怎么样的呢?这是我在一户人家中拍下的他们制茶的流程:从树上采下来得到鲜叶,然后在锅里面进行炒茶,炒完以后要揉捻,就是给这个茶叶做塑形,然后把它在太阳下晒干,这个时候得到的产品叫做干毛茶。

在干毛茶的基础上把它拿去蒸,在蒸汽的高温之下,茶叶会变得比较柔软,变软了的茶叶就可以放到一个布袋里,用手工进行塑形,然后再放到石磨下压制,等阴干了以后就可以进行包装,也就得到七子饼了。

04

这样的故事不仅在易武,也在云南其他很多的茶区上演,在短短的十多年的时间里,给云南这个产茶地带来了非常巨大的变化。

最显见的就是茶价的飞涨。我们从这个图表上可以看到,以易武的一公斤干毛茶原料来说,在90年代的时候只是几块钱,到了2002、2003年的时候是十几块钱,到了2006、2007年就变成了一两百元、三四百元。

▲易武历年干毛茶的价格(单位:元/公斤)

到了最近的这些年,大家可能有所耳闻,普洱茶的价格变得越来越高了。有一些珍稀的品种已经突破了几千块,甚至一万块。

其实在我做调研的那阵子,特别是在2007年的时候,普洱茶的价格曾经出现过像股市一样的崩盘,价格突然高涨,然后又突然跌落。但是跌落之后,在淘汰了一些资本以后,它的价格又在继续上涨。这是为什么呢?

这就是接下来我要讲的,现在对古茶树,或者叫古树茶的追捧。古茶树是很早以前由当地人的祖先种下去的,已经有上百年,甚至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它们在森林的庇护之下,生态环境比较优良。但是它们长得东一棵西一棵,没有规则,因为长得比较高,采茶的难度非常大。我就曾经听说过有当地人为了采长得非常高的茶叶,从树上摔下来,有摔伤,甚至摔死的事件。

与之相对的是台地茶,台地茶出现的非常晚,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才种下去的。它的间距比较窄,非常密集,呈阶梯形,所以叫做台地茶。

因为它比较密集,所以化肥农药的使用有时候会不可避免。在台地茶刚被推广的时候,它被视为一种科学的种植方式。而且,它的长相要优于大树茶,所以大家那个时候比较看好台地茶。

从这个图表上也可以看到,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古树茶和台地茶的价格是没有差别的,甚至当地人其实更钟情于台地茶。但是大概从2004年开始,两者的价格出现了巨大的反差,大树茶的价格变得越来越高,台地茶就永远都赶不上大树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呢?

▲大树茶与台地茶价格对比

我在易武采访的时候,当地人告诉我,这个变化也是由台湾人带来的,我采访过的台湾茶人也印证了这个说法。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发现,大树茶喝起来的滋味,和台地茶的确有很多不同,简单的来说就是大树茶喝起来比较柔顺,回甘更明显,更能让人感觉到茶气。

还有一个原因,台湾的茶人意识到,像同庆号、同兴号这样的老茶诞生的时候,在易武和六大茶山还没有台地茶。这也就意味着今天的人之所以想要买大树茶,实际上源于一种还原和恢复古董级的普洱茶的愿望。

价格差背后,发生了很多让人很纠结的故事。我在易武采访过一家人,在上个世纪80年代,父亲要把家里的地分给几个儿子,大儿子就在跟前,当时台地茶被认为比较科学和先进,所以他就要求父亲把台地茶分给他。

他的弟弟,也就是这家的小儿子,因为当时没在易武,家里就把没人要的大树茶分给了他。大家可以预见到,时光流转,这个标准一变,今天他的哥哥追悔莫及,弟弟就成了幸运儿,幸福来得非常突然。

另外一个变化,是对茶叶单一产地的推崇。所谓的单一产地指的是,要把茶叶原料的来历细分到非常非常小的山头和村寨,有一点像葡萄酒业用不同的庄园来划分不同的葡萄酒的品质,或者是档次和价格。

在过去没有单一产地的概念时,整个云南,所有的产茶区产出来的茶大家都觉得差不多,但有了这样的划分以后,很多人就要去细分,你这个茶到底是西双版纳的,是普洱的,还是临沧的,它们的滋味有什么区别。然后在西双版纳,要分易武的和勐海的有什么区别,在易武还要细分是哪个小村寨的,它们之间又有什么不同。

这些小村寨每一个地方的茶叶产量都非常少,这些茶叶就变成了稀缺资源,往往有钱也买不到。以易武为例,它下面一些以前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寨,近些年一公斤干毛茶的价格已经达到了一万元甚至两万元,所以普洱茶的总体价格在不断地上涨,其中的细分差别也非常突出。

05

在老茶奇货可居、新茶原料总体价格上涨、大树茶和台地茶之间价格差不断扩大、“单一产地”的区分又越来越细的状况下,资源竞争越来越白热化,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状况也越来越多了。

根据资深人士的估算,以易武为例,整个地区大树茶年产量不超过100吨,台地茶或许可以达到300吨,但是在外面的市场上,打着“易武正宗”旗号的茶饼不下3000吨,而且其中很多都标注着“易武古树茶”。

政府不断出台一些措施,想要规范整个市场,但是大家可想而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永远都赶不上弄虚作假的速度,所以很多人说普洱茶是一个江湖。

说它是一个江湖,最明显的是大家会发现,在田间地头完全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则。我举一个例子,比如揉茶的方式,有的茶商希望当地的做茶人家揉茶的时候,用顺时针的方向来揉,有的希望按逆时针的方向来揉,还有的觉得要从前向后或者是从后向前揉。不同的揉茶方式导致的最后茶叶的滋味也是不一样的,就变成了各说各有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

江湖这个概念在我们中国文化里有非常丰富的含义,我觉得用它来诠释普洱茶的现象非常有意思。一方面江湖是和风险联系在一起的,在我做田野调查的时候,我遇到过很多有不同来历的茶商茶客,坐在一张桌子前一起喝茶时,有一种在争斗的意味。

因为很多人是第一次相遇,彼此不知道来历,然后就相互猜测你是谁,你到底懂不懂茶,然后相互较量,看各自到底懂茶到什么程度。

甚至我作为一个研究者,我在跟很多人在一起喝茶的时候,他们也在测试我,他们想要测试我到底是不是真的是一个研究者,还是说可能也是来收茶的。这其中多多少少有一个意味,就是你要是不懂茶,那你就没有办法做这个研究。

▲(南宋)刘松年《斗茶图》

我们可以用侠客来比喻这些茶商茶客,侠客认为在江湖世界里,当很多问题没有办法解决的时候,最能够依赖的是自己的武功和技艺。我遇过的很多茶商茶客,他们也觉得普洱茶非常混乱,政策标准不清晰,我就只有靠我自己的嘴巴来辨识一个茶到底是不是好茶。

有一个人就非常精辟地跟我总结说:“不要相信他们告诉你的,说这个茶是哪个茶山来的,它是古树茶,是哪个产地。我什么都不相信,我只相信我自己的嘴巴,只要我尝一口,我就能知道这个茶的来历,甚至能尝出这个茶有没有加过化肥农药,它做茶的工序我都可以推测出来。”

当然这样的说法有时候会有些夸张,因为我们会遇到很多人说自己很厉害,最后发现他其实也不怎么厉害。当然也有很多人是真的非常厉害,我在研究过程中遇到过很多这样的人,像老师一样教我怎样喝茶。

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现在不仅中国有很多人每年会去茶山收茶,前年我在云南的茶山也遇到了很多来自海外的、国际的人士,有澳洲的、美国的一些茶商。

他们到了云南的茶产地,其实更加不懂当地的语言和文化,但他们内心对技艺非常倚仗,觉得我只要练就一张厉害的嘴巴,只要把这个茶喝懂,我就能买到好的茶带回家乡去。

在普洱茶的江湖里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因为普洱茶被细分到了这样的一个程度,那么大家也就可想而知,人在用不同的茶来为自己贴一个身份标签的时候,也会是多么精细。

在普洱茶的江湖世界中,我们看到好像武林门派各自林立的景象,其中有不同的派别,有的人只喝生茶,有的人只喝熟茶,有的人只喝西双版纳的,有的人只喝普洱的。还有的人要用仓储的方式来进一步地划分,只喝干仓的,或者是只喝湿仓的,或者是只喝云南仓的,还有台湾仓、香港仓等等这样的分类,他们相互斗争,彼此不能够相容。但有时候他们又想起茶以和为贵的理念,大家应该相互理解,相互融通。

所以我的研究认为,理解中国江湖文化的含义,可以有助于解读普洱茶鱼龙混杂的现状,以及这些行动者们在这样复杂的情境中的生存策略和方式。

我遇到过很多茶商,包括生产者,他们怀着一种非常矛盾的心情,一方面他们非常希望有一条清晰的规则来帮助他们规范市场,但另外一方面他们多多少少又觉得模糊就好,因为在模糊中可以找到一个空子,他们依然可以生存。

06

不管外面的江湖风云如何变幻,最后我们要谈到的是当地的做茶人家的生活的一些变化。最明显的一个变化当然是他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因为普洱茶值钱了,所以当地人的生活改善了,他们变得非常富裕。

这是我在2007年和2019年,也就是去年,拍摄的同一家人的房子,以前是小平房,去年他们家已经建起了一个七层楼的房子,在里面既可以做茶,也可以居住,还可以接待客人。

因为茶叶变成了金子,所以大家就非常辛勤地耕耘,有时候可能是过度的耕耘,所以茶山的自然和生态已经有些堪忧。

另外,为了达到茶叶的安全生产质量标准,这个标准大概从2006年开始执行,很多做茶的人家不得不在住家之外另外寻找一个地方,搭建现代的工厂。如果你去到易武,站在一个比较高的地方就会看到,原来的灰瓦屋檐越来越多地被现在的建筑钢板所遮挡和蚕食了。

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是口味的变迁,易武人其实和大部分云南人一样,在很长的时间里喝的比较多的是生茶,它近似于绿茶的口味。2007年我在易武调研,曾经遇到过一个台湾的茶人,他非常慷慨地为我和当地的一个易武人家泡了一款老茶。

这个老茶当然是非常珍稀的,尽管当时易武的当地人知道普洱茶越陈越香,可是我能感觉到当时他们其实不太能接受,甚至有一些抗拒。但是去年我去到易武的时候发现,很多当地人已经喝上了他们自己手中的存放有五年甚至十年的老茶了。

所以越陈越香这样一个概念,正在改变所有的云南的茶乡,不仅是在口味上,还有在概念上,在商业推广上等等。在人类学上我们把它叫做习得的滋味,指的就是一种滋味、一种价值,实际上它是经由社会和文化的变迁慢慢地塑造出来的。

如果你要问我,你做过普洱茶的研究,你最喜欢喝哪里的普洱茶?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我最喜欢喝的肯定是易武的普洱茶。原因非常简单,因为我在这个地方呆的时间比较长,我和这里的人已经建立起了一种很亲的感觉,当我喝这个地方的茶的时候,我会想起那里的山山水水,所以对我而言,这也是一个习得的滋味。

所谓习得,指的就是一种正宗的标准不是亘古不变的,它是一种人为的建构,这也是为什么我在演讲开始的时候跟大家讲,不要寄希望于从我这里学到怎样鉴别普洱茶的正宗与否。其实更重要的是,我想把这一种或者是某一种正宗性的标准,它被建构出来的过程,分析和分享给大家。

好,感谢你们。

原标题:理解了江湖,你就能理解普洱茶鱼龙混杂的现状|张静红一席第808位讲者

注:内容来源公众号一席(yixiclub),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张静红:普洱茶是个江湖

  张静红,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中心副教授。

  “那位台湾先生让我们猜,这样一饼茶在外面卖多少钱。我大着胆子说,会不会是四五百块一饼。自己心里说,怕是猜高啦。结果对方告诉我们,这么一饼茶在台湾现在要卖一万五千块人民币。我当时真的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普洱茶的流动与流变
2020.09.26广州

  大家好,我叫张静红,来自南方科技大学,非常高兴来跟大家分享我对普洱茶的研究。作为人类学者,我研究普洱茶并不是要做一个简单的价值判断,所以大家来听这个演讲,可能没有办法学到怎样鉴赏普洱茶,辨别它是好是坏,是真是假。

  普洱茶产自云南,云南是我的家乡,但是突然有一天,我发现这个茶已经变成了我作为一个云南人所不认识的“怪物”了,它成了一个传奇。

  某种意义上,我研究普洱茶就是想了解,我的家乡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以及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多的变化。

01

  2000年之前,我几乎从来没有注意到普洱茶有什么特别之处,因为那个时候,我们大部分云南人喝的茶是本地的散装绿茶。

  我当然知道普洱茶的存在,知道它会被压成方形的砖,或者圆形的饼,或者是一个蘑菇的形状。

  它泡出来汤色和云南的绿茶非常像,是浅黄色的,闻起来会有一种被太阳晒过的干草的气息。一不小心就会泡得非常苦涩,难以下咽,但又会觉得颇为回甘。

  大概2002年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叫熟普洱茶的茶,简称熟普。这时候我传统印象中的那个普洱茶,被叫做生普或生茶。而熟普,我被告知它可以从生普转化而来,中间会经过一个发酵的过程。

  熟普完全挑战了我们云南人对茶的认知,因为它喝起来完全不像茶,泡出来是又红又黑的汤色,闻起来还有一股我们不太熟悉的霉湿的感觉。我当时就产生了疑问,为什么普洱茶要有生和熟的分别,为什么要经过一个发酵的过程呢?

  还有一种茶被叫做老茶,老茶更增添了普洱茶的复杂程度,而且也正是老茶,最后吹响了普洱茶成名的号角。

  不管是生的还是熟的普洱茶,经过一段时间的放置,它们都会成为价值连城的宝贝。在这个时候普洱茶也被叫做“可以喝的古董”。

  于是一个很有趣但也令很多人疑惑的现象就产生了,尽管生茶和云南的绿茶非常相似,但如果一款茶被鉴定为绿茶,可能它存放两年就会被丢弃。但是如果它被鉴定为生茶,那就意味着,它存放得越久,越有价值。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越陈越香”成了普洱茶最与众不同的特征。

  在健康宣传当中,普洱茶被认为可以减肥、降脂和美容,可以助益消化,茶叶专家也在不断地做很多研究和实验,想要证明普洱茶的正面功效。不过最近这些年里,还是不断有声音质疑普洱茶是否具有完全正面的健康功效。

  我采访过的很多消费者,他们之所以消费普洱茶,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普洱茶的滋味的魅力。他们所说的这个滋味的魅力,就生茶来讲,指的是一种很强烈的生津回甘。对熟茶来说,指的是一种喝起来很温暖、很滑润的感觉。

  我在广东做过调研,一个消费者告诉我说,一个茶喝下去,如果像广东的老火汤一样滑,就是好的熟茶。资深的普洱茶客更想突破口腔的感受,通过手心和后背的发汗,去感受老茶的“茶气”。

  一般的消费者会觉得,“茶气”这个词听起来非常玄,怎么也感受不到。资深的茶客就会说,那多半是因为你还没有学会喝普洱茶,或者是你还没有遇到真正上好的普洱茶。

  真正上好的普洱茶当然是可遇不可求的。我2004年买到了一本书,这本书当时被称为普洱茶的圣经,作者是一个台湾的茶人。他在这本书里记述了很多款老茶,包括它们的来历、滋味、样貌、价钱,这些老茶在市场上一经流转,价值马上就飞升。

  一饼圆饼的普洱茶是357克重,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它的价格只是1000块人民币左右,可到了20世纪90年代,它飞涨到了1万块钱人民币。然后到了2002年,在有些拍卖会上,它曾以100万人民币的价格成交。再到后来,这样的老茶就成了完全没法用简单的数字来衡量的东西了,它变成了无价之宝。

  它促使很多人去寻找类似的宝贝。找不到老茶的人,就把希望寄托在生茶上,买新的茶,存放起来,希望它们有一天也能变得价值连城。

  “越陈越香”既给云南带来了惊喜,同时也带来了尴尬。惊喜是非常容易理解的,因为突然之间普洱茶变得如此与众不同,它成了云南的一张名片。可是大家要知道,越陈越香这样一种概念和习惯,在云南人那里本来是没有的,所以也就意味着当普洱茶被说成是越陈越香的时候,云南人手里并没有老茶。

  手里没有老茶,也就意味着,他们失去了对普洱茶的话语权,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普洱茶的文化或经济资本,主要掌握在香港、台湾,还有后来很快跟上的广东人的手里。

  我在2006、2007年的时候,在云南和大珠三角地区同时做调研,在两个地方我都问了一个差不多相同的问题,就是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喝普洱茶的。

  同一个问题,我在不同的地方得到的答案非常不同。在云南,很多人会告诉我,我大概是两千零几年才开始喝普洱茶,最早的说是上个世纪90年代末。可在大珠三角就完全不同了。我在香港的一个茶楼遇到过一个80多岁的老先生,他告诉我说,他爷爷的时候就已经在这样的茶楼里喝普洱茶了。大家可以推算,就是说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民国初年的时候,普洱茶就已经是大珠三角一带茶楼里的主角了。

  云南人以前并非一点都不喝普洱,但至少可以证明的一点是,大部分云南人开始有意识地关注和消费普洱茶,实际上不早于上个世纪90年代。

  为什么在云南和珠三角之间会有这样一种信息不对称呢?普洱茶和它的故乡,在这短短的几十年内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02

  在讲这些变化之前,我觉得还是有必要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普洱茶的历史和地理的渊源。因为这个渊源,也是今天普洱茶的商业和文化包装所加以利用的基础。

  云南被认为是世界茶叶的重要源头,澜沧江两岸孕育出了制作普洱茶的重要原料,叫做云南大叶种。云南大叶种和另外一个茶叶品种小叶种是相对的,我们所熟知的龙井、碧螺春这些东部的绿茶,制作原料就是小叶种。

  很多人都问过我,普洱茶叫做普洱,是不是因为有种茶树叫做普洱?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没有一棵茶树叫做普洱茶树。按照制茶学的原理,采摘自任何茶树的鲜叶,只要按照规定的加工程序,都可以做成普洱茶。但是长期以来,大家已经接受了用云南的大叶种做成的茶的滋味,把它叫做普洱茶。

  尽管有很多关于普洱茶命名原因的说法,但一种比较普遍的观点是,它是因地命名的。大家可以在这张地图上看到,在云南的南部有一个地方叫做普洱。这个地方在17世纪早期,就成为了包括茶叶在内的很多物资集散和运转的中心地,普洱茶就是因为这个地方而得名的。

  人类学家通常会选择一个相对固定的地方或对象,比如一个村寨,或者一个民族,一个群落,来进行长时间的田野调查。但我感觉普洱茶从生产到贸易和消费,整个链条非常复杂,所以我选择了在多个田野点进行调查。

  不过在这许多的田野点中我还是有一个重点,这个地点位于云南西双版纳的勐腊县,是一个紧邻老挝的村庄,叫做易武。易武是一座茶山的名字,也是一个乡的名字,现在变成了一个镇,它和周围的几座茶山连起来被称作“古六大茶山”。

  这个地方诞生了一些很有名的私人商号,比如“同庆号”、“同昌号”、“同兴号”、“车顺号”等,这些商号都是由汉族的移民建立和经营的,他们大概在17世纪中后叶迁移到了易武,和当地的原住民少数民族共同利用了这里的茶叶资源。

  这些商号的茶叶生产和贸易从清朝的中后期一直持续到民国初年,是这里的茶产业盛极一时的体现。他们从附近的茶山收购茶叶原料进行精加工,然后把它紧压成饼,再把七个饼包成一桶,这样就形成了我们俗称的“七子饼”。

  之所以进行紧压,实际上是为了方便运输。大家都知道云南位于高原,地势崎岖,所以在现代的交通产生之前,要把云南南部的茶叶运出去,需要依靠骡马,依靠马帮。

  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云南的学者进行了一次考证,他们给这样一些运输茶叶和其他重要物资的道路,取了一个比较诗情画意的名字,叫做“茶马古道”。我现在要提到三条比较重要的茶马古道,第一条叫做“滇藏茶马古道”,它是把云南的茶叶运往西藏的道路。

▲茶马古道路线图

  有一个半真实但是又有点玄虚的传说,在滇藏茶马古道上,因为路途遥远,风吹雨淋和太阳暴晒,茶叶发生了一种叫做自然发酵的变化。当茶叶从原产地到达消费地的时候,它的生涩感就消失了,变得比较润滑。这是关于普洱茶由生转熟的第一种说法。

  另一条路线贡茶之路,把云南的茶叶通过内陆运到北京,在清朝的时候作为一种贡品,上贡给皇宫里的皇帝、贵族们喝。

  后来在故宫清理遗物的时候发现了一些当年云南进贡的普洱茶,有一个茶因为形状像人头或南瓜,被叫做“人头贡茶”或者“南瓜贡茶”。这个茶是现存年代最久远的普洱茶,已经有100多年历史了,它的产地就在六大茶山。

▲人头贡茶

  还有一条路线没有被正式命名,但我对它最感兴趣,因为它联系起了云南和大珠三角、东南亚,还有南洋。

  云南的普洱茶到了大珠三角,比如广东、香港这一带,因为当地人的饮食习惯而发生了一些改变。

  大家都知道这一带人特别会养生,特别懂得吃,比较生涩的普洱茶到了这里以后,人们发现不能马上饮用,就把它放在仓库储存一段时间,等它从生涩变得柔和了才喝。相对于马背上那种意外的发酵,这种存储方式可以说是一种有意而为的自然发酵。

  再谈一下另一种发酵方式——人工发酵,这种技术最早是1973年的时候在昆明茶厂诞生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技术呢?

  刚才我讲到,普洱茶从云南到达大珠三角的时候,因为生涩没法马上被消费。产茶地的生产者有一个愿望,希望自己的产品到了消费地以后马上就能符合消费者的需求。昆明茶厂这边就派了人,去广东和香港一带学习仓储存茶的经验,最后就诞生了一种快速的人工发酵技术。

  这个技术最早在昆明茶厂产生,但后来比较成熟的是在西双版纳的勐海,所以今天我们如果讲到比较有名的熟茶就会提及勐海。

03

  制作熟茶的发酵技术,长期掌握在国营茶厂的手里,易武六大茶山属于私人商号,并不掌握这样的技术。而且在国营茶厂比较兴盛的时候,六大茶山遭遇了兵荒马乱和天灾人祸,所以在一段时间内,六大茶山只是为国营茶厂提供鲜叶原料,自己就不再制作传统的七子饼了,这一终止就持续了大概半个世纪。

  这个发展的转机还要从香港回归说起,我们都知道香港仓储了一些老茶,在1997年香港回归的前后,港人把很多老茶抛售了出去。在这个时候最大的买主是台湾人,虽然这些买到老茶的台湾人之前接触普洱茶并不多,但他们非常敏锐地嗅到了这些老茶的潜在价值。

  打开七子饼,他们发现了里面的一些票据,比如同庆号和乾利贞宋聘号内票,从中得知老茶的原产地是云南易武和六大茶山,这批台湾茶人就萌生了去原产地一探究竟的愿望。我有幸采访到了当时第一批去云南易武探访的台湾茶人,这位先生跟我讲了他们当时到易武时的遭遇。

▲同庆号和乾利贞宋聘号内票

  这张图是1994年的时候,他们拍摄的易武老街。

▲图片来自《方圆之缘:深探紧压茶世界》,摄影:陈怀远

  他们到达易武的时候非常劳累,但让他们失望的是,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破落的小山村。当地人的生活非常困苦,没有一家像样的旅社。他们把随身携带的同庆号、同兴号的一些老茶饼给当地人看,但当地人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我还采访到了一个当时在乡政府工作的人,他参与接待了这批台湾客人。他说:“我们根本搞不懂,这些台湾人来我们这里干嘛。这里那么远,那么穷,什么也没有。有一位先生是他们那队台湾人的领头,他有一天拿出一个茶来泡给我们喝,说是原来我们这里做的,是‘同庆号’的。我觉得那个茶很特别,喝起来很滑很甜,是我从来没有喝过的茶的味道。

  那位台湾先生让我们猜,这样一饼茶在外面卖多少钱。我大着胆子说,会不会是四五百块一饼。自己心里说,怕是猜高啦。结果对方告诉我们,这么一饼茶在台湾现在要卖一万五千块人民币。我当时真的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长话短说,当地人最后和这批台湾客人达成了协议,开始合作。他们找到了两位以前在同庆号工作过的老师傅,然后又打制了一种压茶的石磨,台湾的客人拿出他们的老茶作为模型,就这样使得当年用手工石磨制作普洱茶七子饼的传统做法重新出炉了。

  这个方法到底是怎么样的呢?这是我在一户人家中拍下的他们制茶的流程:从树上采下来得到鲜叶,然后在锅里面进行炒茶,炒完以后要揉捻,就是给这个茶叶做塑形,然后把它在太阳下晒干,这个时候得到的产品叫做干毛茶。

  在干毛茶的基础上把它拿去蒸,在蒸汽的高温之下,茶叶会变得比较柔软,变软了的茶叶就可以放到一个布袋里,用手工进行塑形,然后再放到石磨下压制,等阴干了以后就可以进行包装,也就得到七子饼了。

04

  这样的故事不仅在易武,也在云南其他很多的茶区上演,在短短的十多年的时间里,给云南这个产茶地带来了非常巨大的变化。

  最显见的就是茶价的飞涨。我们从这个图表上可以看到,以易武的一公斤干毛茶原料来说,在90年代的时候只是几块钱,到了2002、2003年的时候是十几块钱,到了2006、2007年就变成了一两百元、三四百元。

▲易武历年干毛茶的价格(单位:元/公斤)

  到了最近的这些年,大家可能有所耳闻,普洱茶的价格变得越来越高了。有一些珍稀的品种已经突破了几千块,甚至一万块。

  其实在我做调研的那阵子,特别是在2007年的时候,普洱茶的价格曾经出现过像股市一样的崩盘,价格突然高涨,然后又突然跌落。但是跌落之后,在淘汰了一些资本以后,它的价格又在继续上涨。这是为什么呢?

  这就是接下来我要讲的,现在对古茶树,或者叫古树茶的追捧。古茶树是很早以前由当地人的祖先种下去的,已经有上百年,甚至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它们在森林的庇护之下,生态环境比较优良。但是它们长得东一棵西一棵,没有规则,因为长得比较高,采茶的难度非常大。我就曾经听说过有当地人为了采长得非常高的茶叶,从树上摔下来,有摔伤,甚至摔死的事件。

  与之相对的是台地茶,台地茶出现的非常晚,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才种下去的。它的间距比较窄,非常密集,呈阶梯形,所以叫做台地茶。

  因为它比较密集,所以化肥农药的使用有时候会不可避免。在台地茶刚被推广的时候,它被视为一种科学的种植方式。而且,它的长相要优于大树茶,所以大家那个时候比较看好台地茶。

  从这个图表上也可以看到,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古树茶和台地茶的价格是没有差别的,甚至当地人其实更钟情于台地茶。但是大概从2004年开始,两者的价格出现了巨大的反差,大树茶的价格变得越来越高,台地茶就永远都赶不上大树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呢?

▲大树茶与台地茶价格对比

  我在易武采访的时候,当地人告诉我,这个变化也是由台湾人带来的,我采访过的台湾茶人也印证了这个说法。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发现,大树茶喝起来的滋味,和台地茶的确有很多不同,简单的来说就是大树茶喝起来比较柔顺,回甘更明显,更能让人感觉到茶气。

  还有一个原因,台湾的茶人意识到,像同庆号、同兴号这样的老茶诞生的时候,在易武和六大茶山还没有台地茶。这也就意味着今天的人之所以想要买大树茶,实际上源于一种还原和恢复古董级的普洱茶的愿望。

  价格差背后,发生了很多让人很纠结的故事。我在易武采访过一家人,在上个世纪80年代,父亲要把家里的地分给几个儿子,大儿子就在跟前,当时台地茶被认为比较科学和先进,所以他就要求父亲把台地茶分给他。

  他的弟弟,也就是这家的小儿子,因为当时没在易武,家里就把没人要的大树茶分给了他。大家可以预见到,时光流转,这个标准一变,今天他的哥哥追悔莫及,弟弟就成了幸运儿,幸福来得非常突然。

  另外一个变化,是对茶叶单一产地的推崇。所谓的单一产地指的是,要把茶叶原料的来历细分到非常非常小的山头和村寨,有一点像葡萄酒业用不同的庄园来划分不同的葡萄酒的品质,或者是档次和价格。

  在过去没有单一产地的概念时,整个云南,所有的产茶区产出来的茶大家都觉得差不多,但有了这样的划分以后,很多人就要去细分,你这个茶到底是西双版纳的,是普洱的,还是临沧的,它们的滋味有什么区别。然后在西双版纳,要分易武的和勐海的有什么区别,在易武还要细分是哪个小村寨的,它们之间又有什么不同。

  这些小村寨每一个地方的茶叶产量都非常少,这些茶叶就变成了稀缺资源,往往有钱也买不到。以易武为例,它下面一些以前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寨,近些年一公斤干毛茶的价格已经达到了一万元甚至两万元,所以普洱茶的总体价格在不断地上涨,其中的细分差别也非常突出。

05

  在老茶奇货可居、新茶原料总体价格上涨、大树茶和台地茶之间价格差不断扩大、“单一产地”的区分又越来越细的状况下,资源竞争越来越白热化,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状况也越来越多了。

  根据资深人士的估算,以易武为例,整个地区大树茶年产量不超过100吨,台地茶或许可以达到300吨,但是在外面的市场上,打着“易武正宗”旗号的茶饼不下3000吨,而且其中很多都标注着“易武古树茶”。

  政府不断出台一些措施,想要规范整个市场,但是大家可想而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永远都赶不上弄虚作假的速度,所以很多人说普洱茶是一个江湖。

  说它是一个江湖,最明显的是大家会发现,在田间地头完全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则。我举一个例子,比如揉茶的方式,有的茶商希望当地的做茶人家揉茶的时候,用顺时针的方向来揉,有的希望按逆时针的方向来揉,还有的觉得要从前向后或者是从后向前揉。不同的揉茶方式导致的最后茶叶的滋味也是不一样的,就变成了各说各有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

  江湖这个概念在我们中国文化里有非常丰富的含义,我觉得用它来诠释普洱茶的现象非常有意思。一方面江湖是和风险联系在一起的,在我做田野调查的时候,我遇到过很多有不同来历的茶商茶客,坐在一张桌子前一起喝茶时,有一种在争斗的意味。

  因为很多人是第一次相遇,彼此不知道来历,然后就相互猜测你是谁,你到底懂不懂茶,然后相互较量,看各自到底懂茶到什么程度。

  甚至我作为一个研究者,我在跟很多人在一起喝茶的时候,他们也在测试我,他们想要测试我到底是不是真的是一个研究者,还是说可能也是来收茶的。这其中多多少少有一个意味,就是你要是不懂茶,那你就没有办法做这个研究。 ▲(南宋)刘松年《斗茶图》

  我们可以用侠客来比喻这些茶商茶客,侠客认为在江湖世界里,当很多问题没有办法解决的时候,最能够依赖的是自己的武功和技艺。我遇过的很多茶商茶客,他们也觉得普洱茶非常混乱,政策标准不清晰,我就只有靠我自己的嘴巴来辨识一个茶到底是不是好茶。

  有一个人就非常精辟地跟我总结说:“不要相信他们告诉你的,说这个茶是哪个茶山来的,它是古树茶,是哪个产地。我什么都不相信,我只相信我自己的嘴巴,只要我尝一口,我就能知道这个茶的来历,甚至能尝出这个茶有没有加过化肥农药,它做茶的工序我都可以推测出来。”

  当然这样的说法有时候会有些夸张,因为我们会遇到很多人说自己很厉害,最后发现他其实也不怎么厉害。当然也有很多人是真的非常厉害,我在研究过程中遇到过很多这样的人,像老师一样教我怎样喝茶。

  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现在不仅中国有很多人每年会去茶山收茶,前年我在云南的茶山也遇到了很多来自海外的、国际的人士,有澳洲的、美国的一些茶商。

  他们到了云南的茶产地,其实更加不懂当地的语言和文化,但他们内心对技艺非常倚仗,觉得我只要练就一张厉害的嘴巴,只要把这个茶喝懂,我就能买到好的茶带回家乡去。

  在普洱茶的江湖里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因为普洱茶被细分到了这样的一个程度,那么大家也就可想而知,人在用不同的茶来为自己贴一个身份标签的时候,也会是多么精细。

  在普洱茶的江湖世界中,我们看到好像武林门派各自林立的景象,其中有不同的派别,有的人只喝生茶,有的人只喝熟茶,有的人只喝西双版纳的,有的人只喝普洱的。还有的人要用仓储的方式来进一步地划分,只喝干仓的,或者是只喝湿仓的,或者是只喝云南仓的,还有台湾仓、香港仓等等这样的分类,他们相互斗争,彼此不能够相容。但有时候他们又想起茶以和为贵的理念,大家应该相互理解,相互融通。

  所以我的研究认为,理解中国江湖文化的含义,可以有助于解读普洱茶鱼龙混杂的现状,以及这些行动者们在这样复杂的情境中的生存策略和方式。

  我遇到过很多茶商,包括生产者,他们怀着一种非常矛盾的心情,一方面他们非常希望有一条清晰的规则来帮助他们规范市场,但另外一方面他们多多少少又觉得模糊就好,因为在模糊中可以找到一个空子,他们依然可以生存。

06

  不管外面的江湖风云如何变幻,最后我们要谈到的是当地的做茶人家的生活的一些变化。最明显的一个变化当然是他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因为普洱茶值钱了,所以当地人的生活改善了,他们变得非常富裕。

  这是我在2007年和2019年,也就是去年,拍摄的同一家人的房子,以前是小平房,去年他们家已经建起了一个七层楼的房子,在里面既可以做茶,也可以居住,还可以接待客人。

  因为茶叶变成了金子,所以大家就非常辛勤地耕耘,有时候可能是过度的耕耘,所以茶山的自然和生态已经有些堪忧。

  另外,为了达到茶叶的安全生产质量标准,这个标准大概从2006年开始执行,很多做茶的人家不得不在住家之外另外寻找一个地方,搭建现代的工厂。如果你去到易武,站在一个比较高的地方就会看到,原来的灰瓦屋檐越来越多地被现在的建筑钢板所遮挡和蚕食了。

  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是口味的变迁,易武人其实和大部分云南人一样,在很长的时间里喝的比较多的是生茶,它近似于绿茶的口味。2007年我在易武调研,曾经遇到过一个台湾的茶人,他非常慷慨地为我和当地的一个易武人家泡了一款老茶。

  这个老茶当然是非常珍稀的,尽管当时易武的当地人知道普洱茶越陈越香,可是我能感觉到当时他们其实不太能接受,甚至有一些抗拒。但是去年我去到易武的时候发现,很多当地人已经喝上了他们自己手中的存放有五年甚至十年的老茶了。

  所以越陈越香这样一个概念,正在改变所有的云南的茶乡,不仅是在口味上,还有在概念上,在商业推广上等等。在人类学上我们把它叫做习得的滋味,指的就是一种滋味、一种价值,实际上它是经由社会和文化的变迁慢慢地塑造出来的。

  如果你要问我,你做过普洱茶的研究,你最喜欢喝哪里的普洱茶?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我最喜欢喝的肯定是易武的普洱茶。原因非常简单,因为我在这个地方呆的时间比较长,我和这里的人已经建立起了一种很亲的感觉,当我喝这个地方的茶的时候,我会想起那里的山山水水,所以对我而言,这也是一个习得的滋味。

  所谓习得,指的就是一种正宗的标准不是亘古不变的,它是一种人为的建构,这也是为什么我在演讲开始的时候跟大家讲,不要寄希望于从我这里学到怎样鉴别普洱茶的正宗与否。其实更重要的是,我想把这一种或者是某一种正宗性的标准,它被建构出来的过程,分析和分享给大家。

  好,感谢你们。

  授权转载自【一席】,作者:张静红

找到约1,085条结果 (用时 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3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