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民国时期的中国茶业复兴计划

找到约32条结果 (用时 0.014 秒)

无奈的改进 艰难的转型——民国时期的屯溪茶业改良概述(二)

屯溪是民国时期安徽休宁县的一个集镇,位于皖南徽州之中心,同时又扼皖浙赣之结合部,地理位置极为显要。屯溪还拥有良好的水运交通条件,东由新安江到杭州,可转至上海及外洋;西走婺水经鄱阳湖而入长江,可通达沿江各埠。所以,以屯溪为中心的徽州6县(歙县、婺源、祁门、绩溪、黟县、休宁)以及其他邻县都将商品聚散于此,屯溪遂成为皖南地区重要的商埠,以致商务发展繁盛,故有“小上海”之称。民国时期,屯溪凭借着优越的地理区位条件,成为皖南地区茶叶的加工与集散中心,其茶叶市场地位“甲于皖南”,上海、香港、福州、天津等均是其重要的贸易市场。所以,作为全国绿茶的主产区及外销区,屯溪在国际国内市场上颇具影响力,因而其生存、发展的境况对了解全国茶业概貌有一定的代表性。

本文以民国时期的屯溪茶业为例,梳理并探讨屯溪茶业在中国茶业日趋衰败的形势下,国民政府在支撑抗战情景下所推行的茶业统制及改良措施,概述屯溪茶业在“内忧”和“外患”的环境下,如何采取种种改进的办法,以应对国内外市场变化带来的发展困境并艰难地向近代转型。

上期已经介绍了上篇的内容:一、内销与外销;二、“内忧”与“外患”。本期将继续介绍下篇的内容:三、战时的统制;四、改进的效果。

三、战时的统制

民国时期的中国茶业因为受诸多因素影响,深陷困境,颓势明显,而屯溪茶业不仅是“感同身受”,而且内销与外销均面临着生存危机。面对茶业的困境,民国政府多次商议加强国家对茶业的管控。民国二十年(1931年)5月,实业部创设中国茶业公司,旨在“注重改良生产及制造,在产区设运销合作社推行运销或代理运销”,并计划拟先“在皖省祁门、屯溪等地设立模范茶场,在上海设立复制茶厂,集中各省毛茶,适合各国标准,加以复制”。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1月成立了贸易调整委员会,并使之成为实行战时经济统制的主管机构,领导并组织开展战时茶业统制的统筹运销。财政部还将其原来的官商合办性质的茶场改为纯粹的经营公司,并交由贸易委员会管辖,以负责茶叶生产之增进及技术改良。主要措施有设置新茶场,改良经营,方便茶叶之贷款以及收购和运输,加强茶叶之推销以及对外贸易等等,期望以此推动中国茶业的发展。全面抗战爆发后,受战争影响,各地物资运输不畅,为此,国民政府又实行了战时经济统制政策,对茶业进行管制。安徽省则在屯溪成立了茶叶管理处,主要办理借贷资金、茶叶产制和收购管理,贸委会则负责运销。在双方的引导下,屯溪茶业进行了战时经济统制下比较系统的改造。其主要措施有:

一是成立战时统制机构,加强对茶业的管理。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安徽茶业响应统制号召并率先实行茶业统制。是年2月,在全国经济委员会农业处茶业技术讨论会上,安徽省政府代表即提出“祁红运销办法”一案,这被看成是茶业统制的先声,其最大目的是意在“打破中间者之剥削制度,而谋茶农之真正利益,从而达到整个复兴茶业之计划”。屯溪茶业响应号召并借机行事,在战时经济统制下通过加强管控力度、努力改良茶质、革新加工技术,并调整和拓展了贸易路线等措施,既扩大了茶叶生产,也提高了茶叶质量,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舒缓了屯溪茶业的危机。抗战爆发后,上海、南京相继沦陷,地处皖南山区的屯溪成为了沦陷区的后方,因此人口倍增,商贾如云,以致商业贸易异常活跃,茶叶销售也空前增加。而为了支援抗战,屯溪乃至皖南茶叶不仅全面实行统制,而且认真执行《安徽省内销茶登记暂行办法》,由中国贸易委员会皖南办事处、中国茶叶公司办事处和安徽省茶叶管理处组成内销茶叶鉴定委员会,办理内销茶的贸易业务。凡内销茶,均须申请、检样和鉴定,合格后发运输证、鉴定证、检验合格证和运茶许可证,方可启运。同时还在歙县街口、祁门坑口等处,设立茶叶验查所,进行出境检查,从而使茶叶运输的统制工作落到了实处并有了实效。

二是推动茶业外贸增加,给予贷款政策优惠。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6月,贸易委员会颁布《管理全国茶业出口贸易办法大纲》。次年,财政部又对大纲进行修正。其中第七条规定:各省制茶厂及合作社需要资金时,得向贸易委员会订立贷款合约,贸易委员会至多担负十分之八,省方至少担负十分之二。贸易委员会希冀以此来维护茶叶生产,保障农商利益,促进外销。因此,贷款成为了茶业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在传统茶业的经销链上,茶叶贷款主要控制在洋行手中,因而容易导致层层盘剥或经销中断的局面。实行茶业统制后,茶业贷款之责主要由贸易委员会及地方政府承担。同年8月中旬,在绿茶运销负责人程铸新的推动下,屯绿贷款办法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具体为:贷款平均每箱二十元,正货与副货之比例标准为2:1;贷款后箱茶须立即出售或起运;申请出售箱茶须堆存本处堆栈。这种以多产多销,速制速运为宗旨,实施见箱贷款的方法,既保障了贷款的安全,又使茶号在出具已成箱茶的情况下贷得现款,从而使屯溪茶况“焕然一新”。根据1939至1940年办理绿茶贷款数量统计,当时,在主产绿茶的几个县中,休宁所获贷款最多,而休宁产茶又以屯溪绿茶为最主要。由此可见,屯溪茶业所获得的贷款资金是相对充沛且安全的,这有助于突破传统茶业经销中因资金不足而导致陷于停业的窘境。另有《休宁县茶叶公会档案》记载:民国三十年(1941年),“屯绿”出口的规模达到历史新高。这个时期生产“屯绿”茶出口的企业,由1931年的50户发展为183户,茶叶生产自有流动资金达180多万元(洋),安徽省茶管处登记在册的“屯绿”出口生产量达到13万箱,按每箱65市斤计算,出口能力可高达845万斤。

三是推进茶叶改良,扩大生产及增加品类。在战时茶业统制大纲下,根据贸易委员会的相关通则,各省先后创设统制机构,出台茶业政策,以强化对本省茶业的管制,屯溪亦然。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安徽省茶叶管理处投资五万元在高枧铁马山筹建“屯绿茶叶改良场”,建场的目的是开展茶树栽培的研究,改进、提高绿茶精制的水平。“改良场”先后买下铁马庙建成办公室、宿舍,还向村民购买土地20亩作为实验地,并向博村林场协商划拔林地390亩,作为垦殖茶园之用。负责筹建的潘忠义首任场长,以后是董少怀、丁符若、余怡生等人担任场长。此后,“屯绿茶叶改良场”隶属关系数度变更,建国后更名为“屯溪实验茶场”。茶业统制实施后,为了扩大茶叶生产,国民政府决议振兴砖茶。由此,相关机构于1941年8月,在屯溪投资成立了砖茶厂,在尝试压制绿砖茶的同时,主要还作绿砖茶研究及推广砖茶之制造。为此,砖茶厂不仅购备大量的原材料,而且还进行青砖制造以及砖茶的若干试验、研究。如在青砖制造方面,工人技术成熟后的效率,经过调整,每小时能出砖24块,每天工作10小时,一天能出240块(即10担),模型增加更可达300块。而在试验研究方面,经过多次探索和试验,砖茶厂青砖由原定五斤压制一块改压四斤十二两莊,效果较以前更好。此外,在干燥试验、蒸热试验、水分检验等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同时,屯溪茶业改良场为扩大产品销路,还积极试制红茶,在黎阳、隆阜、高枧一带收买民间茶叶,试制夏秋红茶多次,虽然与祁红相比稍有逊色,但也颇具特有色味。

四是改良茶叶品质,规定绿茶评价标准。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为改进屯绿茶生产,屯溪实验茶场举行了茶种苗培育的试验,包括开辟茶园、测定土力及广集茶品种之实验,初制之炒青试验,焙干之湿度试验,焙茶次数与水分含量试验等,以探茶叶品质改良的最佳方法,且在各项试验后,结果均显示良好。除此之外,改良场还设置绿茶精制工厂,场内购买制茶机器数部,通过着色茶之成分配合比试验,制作上等茶叶并选择最佳的着色方法,(注:“着色”非屯绿茶制作工艺,乃是制作过程中的辅助手段。)并试制箱茶。同时,改良场还筹设实习工厂,开创茶技初训班,并聘请相关专家对学员进行技术和生活指导,以培养制茶的初级干部。民国三十年(1941年)10月,初训班学生就在实习工厂完成了108担绿毛茶的精制,并先后匀堆装箱,总计装箱81件。这批实习茶的制作方式侧重工厂管理与技术运用,其检查结果显示“量虽少,质却较一般为高”。

在注重改良茶品质的同时,运委会驻屯办事处除将样茶编列密号外,还规定了绿茶的评价标准。每一花色,一律划分六等十八级,每级二分,每等六分,计高下相差为三十六分,以六十一分为最低限度,九十六分为最高限度,七十八分为标准分数,依其等级制高下,规定每类花色的最高价、最低价与标准价格。若其收购茶叶中出现品质优异或优劣不堪者,可随时增加或减低价格。而“屯绿”茶的娥眉、蝦眉、宝珠等花色茶类,则由评价委员会临时视品质之优次,给以相当价格。另外,茶政当局还取消了茶叶最高标准的设限,以最低标准作严格限制,在最低标准以下者,一律不收,并采取品质本位方式“依同一性质之茶,不分地域规定,同一价格及标准茶样,务须使之一律”,借此使茶叶评价合理化,以推动茶叶品质的改良

。四、改进的效果

茶业统制政策并没有遏制中国茶叶的外销困境,也没有根本改变屯溪茶业的衰落危机,然而却改变了过去那种茶农-茶商-茶栈-洋行的传统经销模式,推动了传统茶业由手工型向机械型转变。所以,屯溪茶业所实施统制后的结果,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加以考虑。从外销的角度来看,较之于战前,屯溪绿茶对外贸易并没有因茶业统制而走上正轨,其外销箱量仍呈衰败之势。据统计:1911年,屯绿外销产量为21万箱,而后总是徘徊在10-20万箱之间,至抗日战争前,仍有25万箱左右,然在以后却是逐年下降,至1948年,外销“屯绿”仅有2.9万余箱,着实是惨不忍睹。实际上,受战争环境及国际茶业竞争的影响,中国茶业对外贸易在整体上并没有因茶业统制而改变衰势的局面。统制后1939-1941年,出口数量虽然是时有增加,但是与战前各年出口茶量相比,其产量无疑是呈下降趋势的。可见,屯溪茶业贸易与中国茶业整体的对外贸易具有一致性。但是,从短时间范围来考察,茶业统制政策无疑也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效应,如1935-1941年,各年份“屯绿”产量涨跌不一,但在1938年却是产量最多,该年仅屯溪一地产量即有102700箱,估算合59090担,占“屯绿”总量的56%。

1938年以后,虽然亦有涨跌,但是对比前后几年的数字,至少可说明茶业统制对遏制“屯绿”的颓势,推动“屯绿”的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一可作参考的数字是“屯绿”在统制前后的趸售价对比。1939年,贸易委员会对屯溪绿茶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所评各叶,中心价格,无一不在水准以上;他如品质优异者,亦莫不破格列等”,且此次评出各优异茶,均超过此前原定的最高价格。1939年,“屯绿”茶价不仅高于1938年,且价值更大。此外,在1939年的评估中,“屯绿”茶评定价位不仅高于战前在上海的售价,而且还高于战后在香港的售价,这足以保证茶商的生产成本及应得利益。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茶叶统制政策对改良屯溪茶叶品质,提高屯溪茶叶价位以及提高茶农、茶商的收入都可谓是有益之举措。

茶叶统制政策对屯溪茶业的另一影响在于茶叶贸易路线的开拓。从民国初年至抗战前夕,屯溪外销绿茶主要运往上海销售。抗战时期,随着沪、浙的沦陷,外贸路线则由海道转运香港,由香港富华公司统销。当然,较之于抗战前,屯溪绿茶外销路线不仅是变长了,而且是更为复杂了,具体表现是运输费用更加昂贵。另外,因为政局动荡,战乱频仍,茶叶销路也是时常受阻,只是囿于战争环境的特殊情况下,屯溪茶能利用茶业统制政策,适时调整自身经营模式,开拓新的贸易路线,作出积极的努力和改进并期望有所改善,至于改进效果也只能是“听天由命”了。然对于其茶业经济的发展来说,不仅是利大于弊,也是“举足左右,便有轻重”的一次变革洗礼!

结语

民国时期,屯溪茶业所面临的危机也是华茶不得不面对的困境。国民政府推行茶业统制,通过动用国家力量,加强对茶业市场的干涉,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那种茶农-茶商-茶栈-洋行的传统经销模式。这对于将茶商、茶农从过往层层盘剥的畸形市场中解放出来,应该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这个背景下,屯溪茶业利用战时茶业统制的契机,推行一系列改良改进措施,如革新制茶工艺,加强技术培训等。这对提高茶叶产量,改善茶叶品质,增加出口数量,无疑是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从外销的角度看,屯溪茶业并没有因茶业统制而改变衰败的现状,更没能因实现行茶业统制而摆脱产业的颓势,只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屯溪茶业的破产。同时,以制茶技术而言,屯溪茶业则是为传统茶业由手工向机械转变并趋向精制化、专业化转型打下了基础。

文/樵夫

(来源/《徽茶》2022年6月刊)


抗战时期的徽州茶业经济概述(下)


近代中国历史上,那长达十余年的抗日战争,无疑是一场生死存亡的战争。比起诸多刺痛或振奋人心的历史证据,那一片片青青的茶叶显然是毫不起眼,无关轻重的,然不能忘记的是在抗战的艰苦岁月中,小小的茶叶也曾背负着时代的重大任务。

上期刊物中,我们刊登了《抗战时期的徽州茶业经济概述(上)》,文章从抗战前夕的茶业概况和抗战时期的茶叶损失两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叙述,本期我们将对此篇文章继续连载。
三、抗战时期的茶叶发展
抗战爆发以后,随着大片国土的沦陷,我国茶业的贸易和有关政策也作了相应的调整,以积极地应对抗战带来的种种困难和危机。因此,尽管其时环境艰苦,我国在这个阶段的茶叶贸易、生产、科研、教育等,仍然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和提高。
如上海沦陷后,徽州茶叶出口市场转移香港。尽管运输成本有所增加,但是出口贸易依然是有序进行。1938年6月,财政部颁布了第一次战时产业统制的“管理全国茶叶贸易办法大纲”,由财政部贸易委员会主办茶叶的对外出口业务,在全国推行茶叶的统购和统销。这一改革结果,不但革除了过去茶叶贸易特别是出口贸易的诸多陋规,减少了中间剥削和洋行延期付款扣现等旧弊,使广大茶农和茶商得到很大好处,而且还极大地促进了徽州茶叶出口贸易。
到了1939至1940年期间,徽州茶商在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市场竞争中,能够看到自身在商品竞争中的差距,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在生产方式、产品质量、商品品牌等方面吸纳和借鉴市场经济的成功经验,成功地将商业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因此,徽州茶叶生产与出口都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其主要原因是政府改变了茶叶出口的无序竞争状态,国家经营的茶叶出口主渠道占据了主导地位。同时,政府维持了出口茶叶价格的相对稳定,这样既有利于出口茶业生产的发展,也有力地推动了出口茶叶的生产。另外,政府支持金融资本贷款给茶叶生产企业,也有利于茶商将商业资本加快向产业资本转移,这无疑在客观上促进了茶叶生产企业的快速发展。
抗日战争爆发后,东南沿海相继沦陷,外销茶运输受阻,茶叶滞销,茶园纷纷荒芜。中央茶政当局委托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茶叶研究所拟定拟定《东南各省外销茶区茶困更新工作计划》,这个计划后经中国茶叶公司董监会议修正通过,筹拨专款,交由茶叶研究所负责规划办理。
1942年10月,茶叶研究所又设立祁门、屯溪两处茶树更新工作站,以实地推行茶树更新运动,由安徽省茶叶管理处主办。(注:安徽省茶叶管理处设在屯溪)茶树更新工作站的主要工作是策动茶农去除枯老茶树、留存幼小茶树、保育健壮茶树、移植或归并零星茶树。同时设立祁门区和屯溪区,前者包括祁门、至德、贵池等县,后者包括休宁、歙县、黟县等县。由于距离较远,茶树更新工作站的初期工作侧重于宣传调查,到1943年春才开始积极办理登记,设立示范区,核发补助费奖励金等。1944年祁门、屯溪两站改组合并为祁屯区茶树更新工作站,由皖南行署主办。直到1945年春,祁屯区茶树更新工作站的活动才宣告结束。
徽州所属各县的茶树更新运动共推行了三年,成效显著,但由于人力、物力的限制,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仅在产茶量最大的祁门、休宁、歙县推广,其他各县都没有涉及到。1939年,安徽省建设厅在屯溪设立安徽省茶叶管理处,负责管理和指导茶区茶叶产制、运销事宜。同年5月,茶叶管理处设茶叶合作指导团,指导茶农组织茶叶合作社,试图将茶农自产的毛茶联合加工精制,再联合运销出口,取消中间剥削。当年歙县组成87社,因进展速度过快,成分复杂,作用微弱。茶叶管理处又于1941年7月调整为15社,并分片组成大坑口、岔口、洲川3个合作联社。基层社专门从事茶叶栽培、采摘、初制,联社则设厂加工箱茶,每社各制箱茶1500箱[10]。安徽省茶叶管理处是全省的茶叶管理机关,规范了茶叶的产销事宜,尤其是茶叶合作社的成立极大地促进了茶叶生产规模的扩大。总之,在茶业管理机 构和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抗战时期徽州的茶业加快了发展,茶叶的产量也是逐步增加,茶业经济在抗战初期达到鼎盛,之后才逐渐衰落。茶叶的出口还换取了外汇,这无疑是有力地支援了抗战。为了加强徽州出口茶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建立了屯溪茶业公会,从而使众多茶叶生产企业有了一个共同的服务平台,也将众多小型茶叶生产企业凝聚成一个产业规模巨大的产业集群。屯溪茶业公会还从众多会员生产企业中,按茶叶出口量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专门从事茶叶生产的研究开发,用以提升徽州茶叶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改进出口茶叶的产品质量,确保了徽州出口茶叶产业的效益,促进了徽州茶叶产业集群的发展。
1939年9月11日,财政部贸易委员会皖赣办事处部分箱茶过秤单,从单据第262号至270号表明,9张过磅单统计有37000多斤出口茶叶是从深渡过磅装船交运的,这也说明了新安江船运是民国时期徽州“屯绿”茶叶出口的主渠道。这一时期,祁门红茶出口量也达到了相当大的规模。1940年《安徽省茶叶管理处(民国)29年各县制茶者登记一览表》中,“祁红” 生产企业达350户,“祁红”出口茶叶生产能力达近85000箱,红茶生产企业自有流动资金达230多万元(洋)[10];这一时期徽州茶商出口茶叶生产达到规模化是有其原因的。与此同时,为了适应国际贸易的需要,徽州茶商将生产茶叶的商号全部改为茶叶生产企业[11]。
抗战时期的屯溪是皖南第一大镇,属于休宁县管辖。屯溪因位于江、浙、沪沦陷区的后方,苏南、上海、南京等地的大批党、政、军、特机构相继迁入,京、沪、宁、杭、芜各地的商贾也纷纷前来经营,大量居民来此避难,一时人烟稠密,商业繁荣,成为皖南及浙西、赣北一带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抗战时期的屯溪,市场性质已从商品集散交换中心转变为消费型城镇,呈现畸形繁荣,被誉为“小上海”。随着众多机构、商贾、难民的迁入,屯溪的各种服务业大量增加。众多知识分子、文艺界人士的内迁,使得报纸、书刊的需求上升。
抗战时期是屯溪新闻出版业最繁荣的时期,但多数报刊的寿命不长。如安徽省茶叶管理处主办的《茶声》以及《安徽茶讯》刊物,分别于1940年、1941年在屯溪创刊。由于屯溪又是当时通往陪都重庆的主要中转站之一,官僚政客、豪绅富贾穿梭往来不断,酒楼、旅社应运而生。截止1943年,屯溪老街注册的商店有320家,登记的摊贩有126户,行商约有70户,涉及40多个行业[12]。茶市方面,抗战初期曾再度繁荣。自从1936年实行茶叶统制后,中央政府、安徽省政府和产茶重点县政府先后在屯溪设立10余处茶叶机构,以歙县、婺源、休宁三县为主的茶商纷纷来此开设茶号。1938年屯溪茶号有86家,遍及城区和黎阳、阳湖、柏树、长干磅、牌楼前和罗汉松等镇郊。这些茶号中制茶千箱以上的有23家,其中最大的两家是吴茂记和怡新祥,分别制茶2406箱和1990箱[13]。吴茂记开设在屯溪镇后街,经理是吴子安。恰新祥开设在观音山7号,经理为孙友樵。茶市的繁荣,推动了祁红、屯绿产量达到历史最高纪录,分别在1939年和1938年最多。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抗日战争的继续,茶叶出口口岸先后被日军占领,加上长江水道被阻断,外销几乎断绝,屯溪茶市遂逐渐冷落,茶号也纷纷倒闭。总之,抗战时期徽州商业尤其是屯溪商业的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畸形繁荣状况,是整个徽州经济发展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主要得益于抗战的特殊环境,如抗战爆发后,众多人口流入徽州,极大地推动了当地商业走向顶峰,从而使徽州商业呈现出异常繁荣的状况。徽州地区的最大商业重镇是屯溪,因此,屯溪的商业达到历史顶峰的状态,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徽州整个经济的发展进步,如屯溪在当时获得“小上海”之称,也确实是因为它的商业繁荣。此外,黟县渔亭镇、歙县临溪镇的商业也比较繁荣。
四、抗战以后的茶业兴衰
抗日战争以后,徽州茶业经济是处于衰落的境地,茶业复兴工作进步不大,实际成绩不多。尽管广大茶叶工作者在抗战期间对战后充满一种美好的憧憬,可惜事与愿违,抗战的烽火才息,内战的枪声又响,当局先是忙选址接收,接着考虑运兵打仗,不久搞搬迁逃亡,在短短的三、四年间,实在没有也无心考虑什么茶业复兴的计划。至于祁门茶叶改良场、屯溪试验茶场等,基本都是处于无领导状态,只有收缩,没有什么发展。至于徽州各地茶场、茶厂,至1948年下半年,到处都呈一种惶惶不可终日的动荡状态。
(一)茶叶种植由盛转衰
徽州的经济作物主要是茶叶,其产量在抗战初期仍然持续增长,1939年为35.08万担,达到民国时期的最高水平。1940年以后,国内外市场销路受阻,茶农弃茶种粮,茶园大片荒芜,茶叶生产日趋衰落,产量只占以前的十分之二、三[14]。徽州茶叶包括祁红和屯绿,其中祁红产于祁门县,在1938年出口66000箱,1939年,祁红出口91000余箱,1940年则因茶季遭到了日军骚扰,出口有所下降,但仍有83818箱。屯绿产于休宁、歙县、祁门等县,自1938年开始由皖赣红茶运销委员会统制运销,当年运出屯绿14万余箱。1939年,红绿茶改由贸易委员会安徽办事处收购,同年安徽省又设茶叶管理处协助办理,共收购红绿茶176000余箱[15]。具体而言,徽州各县均以茶叶为大宗,虽然也都有各自的经济作物,但茶叶经济情况却是大致相同。歙县1939年茶园面积有46.9万亩,产量达117500担[16]。1941年产珠兰花约40万两,主要运销沪、杭等地。菊花为歙县传统名特优农产品,因清代曾作贡品,又称“徽州贡菊”。
1944年,歙县徽州贡菊产量为500担[17]。黟县在1938年时期,茶叶产量达28万公斤。后由于内销减少,国际市场绿茶需求降低,再加上捐税加重,茶叶生产急剧跌落,大片茶园荒芜[18]。祁门县以茶叶为大宗。茶园面积在1939年为8.4万亩,1945年降至3.4万亩。茶叶品种以红茶为主,1939年时产量有4.99万担,为民国时期的最高水平。后来产量波动较大,到1945年仅产红毛茶1756担[19]。
(二)徽州绿茶概况
据统计,抗日战争前,外销“屯绿”年产量30万箱,抗战以后沪杭沦陷,外销产量遂逐年下降。1939年11月,休宁县茶叶同业公会统计茶叶产量有12.21万余箱,至1941年只有3.77万箱。1938年茶号(收购毛茶,精制后外销,产销一体)达287家,1941年则只剩29家。抗日战争以后,徽州绿茶外销市场转移于香港,至皖茶输出概由温、甬两海口。虽然政府为提倡生产,推展外贸,籍资易货还债,充裕资源。主要措施是由贸易委员会统制运销,并于产茶各省设立茶管处,主持茶政,四年的时间以来,皆为就地收购茶叶,然后在厂商方面制造完成,即由收购机关评价收买,然后运港出售。至于运销方面,数年以来,交通梗阻,运输延滞,销售停滞,茶农茶商交困已达极端。当时徽州绿茶售价,主要是由收购机关规定标准价格,给予正当利润。农商两方固感稳定,但如本年所定毛茶中心价格仅86元,而实际上食粮一项,当采茶时价为120余元,通盘计算农人采茶100斤,必须30个工,每工工资伙食等项约须法币4元,即采茶百斤实需成本120元,试与中心价相较,茶农必致亏本数十元之巨。如绿茶收购之中心价现定185元,较上年虽已提高,然亦不能适合其他工料骤昂之指数。与此同时,市场物价日高,资本势须增加,虽蒙政府明令举办茶贷,但每箱贷款数额仍系依照几年前的贷款额度,而近年来物价之飞涨,何仅超越所增数字,加之办理收购给发茶价莫不延滞,更不能若战前之随运随售,故资金周转大感艰难。总之,茶农茶商都处于劣势且利益得不到保障。
(三)祁门红茶概况
当时的红茶生产与销售情况均不乐观,主要是生产成本过高,以祁门红茶销售利益分配为例,主要有收茶成本,茶叶精制费用,税厘费用,运输费用,茶栈洋行收费等等。首先是红茶生产成本较高,需要费用为10858银两,占总成本53.326%。其中:毛茶成本(包括评茶人、登帐、秤租、房租、搬运费等)为10228银两,占总成本50.147%;其中子庄开支0.63银两,占总成本3.089%。
其次是茶叶精制费用,据统计,茶叶精制需要费用为3.139银两,占总成本15.390%(其中茶业员工费用1.712银两,占总成本8.394%)。另外,户租、材料成本1.427银两,占总成本6.996%(包括房租、柴炭、修理器皿、纸张、铅罐、木箱等费用)。三是税厘费用0.928银两,占总成本4.550%(包括厘金、常关税、附加捐、关税耗银等费用)。四是茶叶转运费用,需要0.618银两,占总成本3.030%(包括祁门至饶州,饶州至九江,九江至汉口等段费用)。五是洋行费用,需要3.419银两,占总成本16.763%(包括打藤钉裱、扣用扣现、修箱、每字补茶、样茶、压磅、税亏等费用)。六是茶栈费用,需要1.434银两,占总成本7.031%(包括钉裱、栈用出店、贷款利息、售茶代表旅费伙食等费用)。支出费用总计需要20.396银两,占总成本100%。如祁门红茶每箱售价为22.5~40.5两,茶商售茶成本每箱20.396两,茶商仍然是有利可图[20]。
再次是红茶销售成本:茶叶销售成本主要分为六大类,利益要在茶农、茶业员工、茶行、政府、运输人员、茶商、洋行、茶栈八大类机构人员中分配。茶商购买茶农毛茶成本虽有10.228两,占总本的50.147%。但是,茶农的收益很差,甚至是没有得到实惠,如果除去各种成本后,许多茶农会“亏巨”。因为该年祁门茶产量低,茶商收茶标准高,含水量少。同时,一担毛茶首先要打七五折,还有样茶2斤。另外,普通22两秤折合18两秤,一斤又被侵占了4两;一担毛茶被侵占了22.2斤。再加上出秤时每担毛茶又要扣5斤。这样,一担毛茶就被茶商扣去了45斤左右,折合每箱是26斤,合银4.603两[20]。这还不包括暗扣,付现抹零,高利贷剥削等等。
后记:流逝了近一个世纪的岁月,早已拂去了战争的硝烟,但是,却无法平抑中国人民心中的巨大伤痕。因此,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不能忘记中华民族这部饱含血泪的屈辱史。
【注释及参考文献】
[10]狄超白:《中国经济年鉴:农业》香港:太平洋经济研究社,1947年,第41页。
[11]胡武林:《歙县洋庄茶经营概述》,《安徽文史资料全书·黄山卷》,13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52页。
[12]周筱华,程秉国,《民国时期徽商与茶叶对外贸易》黄山学院学报:2009年,第11期第4页。
[13]汪瑞琦:《抗战时期的屯溪茶市》,《安徽文史资料全书·黄山卷》,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62页。
[14]袁益诚:《皖南茶树更新全貌》,《复兴日报》,1945年4月,第4期。
[15]《皖南战时经济报导》,《安徽政治》,1942年,第23期。
[16]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徽省志·农业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年,第136页。
[17]歙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歙县志》,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271页。
[18]黟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黟县志》,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第256页。
[19]祁门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祁门县志》,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77页。
[20]陶德臣:《近代中国茶农的经营状况(1840~1917)》《中国农史》2003年,第1期。
来源/《徽茶》2023年2月刊

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历史沿革,复旦大学茶学高等教育发展历史及影响探析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饮茶源于秦汉,普及于唐,发展于宋明,茶叶成为国人重要的日常饮品,茶叶行业(以下简称茶业)成为了国家重要的经济产业。但是随着近代中国发展的衰落,中国茶业由盛转衰。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战火纷飞之时,在中国茶业急缺人才的历史背景下,以吴觉农先生为首的有识之士们为振兴中国茶业,培养茶学专业人才,通过多方协商努力,于1940年确定由中国茶叶公司投资在复旦大学共同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高等院校茶学专业,由此开启了我国茶学专业高等教育的历史先河。

01

复旦大学茶学高等教育建立前期背景

1、近代茶业衰落

从17世纪到19世纪,中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茶叶出口国家,独占国际茶叶市场。但19世纪30年代开始,中国茶叶的海外市场份额逐渐被其他国家占据。一般认为,1886年是中国茶叶出口由兴盛转向衰退的时间节点。华茶在海外市场的节节败退,致使国内茶价大跌、茶商亏损、茶行倒闭、茶农弃植。中国茶业如此衰颓不振,前途令人堪忧。振兴中国茶业便成为了近代茶人们的重要使命。

2、专业人才缺乏

早在1922年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撰写的《中国茶业改革方准》就振兴华茶的根本方策中指出:归结中国茶业失败最大的原因,在无茶业的人才。他提出了设立茶业专科学校、派遣留学生去国外学习新技术、增设巡回教师赴各茶区推广技术、设立茶业讲习班专业培训、甲乙种农校增加茶业课程等茶业人才培养办法。

1931年他又在和范和钧合著的《中国茶业问题》中提出“在各地学校即大学及农学院设立茶科”。1935年在他与胡浩川合著的《中国茶业复兴计划》中又再次提出:由省区农学院设立茶业系,招收受过基本训练的专科学生实行专业训练。

▲ 《中国茶业复兴计划》(俞金林提供)

吴觉农等人早已意识到培养茶学专业人才的重要性,人才教育是振兴华茶必不可少的条件。

3、茶叶专业教育机构筹建

复旦大学茶学专业建立之前,各地政府和机构也曾多次开办培养茶业人才的教育机构。

据庄晚芳先生回顾:1909年湖北省设有茶业讲习所,不久即行停顿;1910年四川省设有通省茶务讲习所;1917年湖南省举办省立茶业讲习所,后改为茶场;1919年安徽省在屯溪设立茶叶讲习所,不久停办;1923年云南省亦设茶务讲习所,不久亦停;直至1935年全委会农业处在安徽祁门开设训练班,招收初中毕业生,以指导茶农事业;1936年4月上海商品检验局产地检验处开设茶业训练班,招收高中学生培训;同年福建省政府在福安设立初级茶业职业学校,1937年添招高中程度者1个班,1938年该校停办,而并入省立高级农业职业学校;1938年贸委会富华公司,在香港又开设茶业训练班,招收高中程度者,加以短期训练,1939年派往东南各茶区,协助茶叶统购统销事宜;1939年因茶叶统制,人才倍感不敷应用,东南各省茶业管理处、局或改良场均先后设班训练茶人,因此茶人辈出,颇极一时之盛。

这些讲习所、改良场、训练班等机构培养了一批茶学专业人才,但吴觉农先生始终认为应该在大学院校中创办有设置正规课程和系统教学机制的茶业系科,于是开始联系各方着手准备在高校创建茶学专业高等教育。

▲ 国立复旦大学重庆旧址( 来源北碚统战)

02

复旦大学茶学高等教育建立概况

1、前期筹备

据吴觉农先生的孙女吴宁女士《冯和法先生与茶》一文记载:1939年冬在香港,由冯和法先生介绍,吴觉农和孙寒冰交换了在复旦大学设立茶业系的意向;孙寒冰先生认为复旦大学是私立学校,建立新系会比较容易,加上他支持,机会难得;之后回到重庆,商议好了建立茶学系的一些细节。此后,经孙寒冰介绍,吴觉农与当时复旦大学的校长吴南轩会面,作了关于建立茶业系相关工作的汇报,并报教育局核准。

另据王镇恒教授《茶学名师拾遗》中记载:1939年当时担任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茶叶处长、中国茶叶公司协理的吴觉农,中国茶叶公司总经理寿景伟与复旦大学代校长吴南轩、教务处长孙寒冰、代总务长李亮恭洽谈,在复旦大学成立茶叶教育委员会,培训茶叶专门人才和研究茶叶外贸与产制技术。

可见自1939年开始,吴觉农先生、中国茶叶公司、复旦大学各方正式将建立中国的茶学高等教育这个议题提上了日程,为中国茶学高等教育的正式建立做好了筹备工作。

2、正式建立

据《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茶业卷》记载:抗日战争时期,复旦大学从上海内迁至重庆。1938年复旦大学开始设立垦殖专修科并附设农场,1939年设立园艺系,在此基础上1940年设立农学院。1940年春,由中国茶叶公司资助,在复旦大学设立茶叶系、茶叶专修科和茶叶研究室。由于当时国民政府教育当局认为茶叶仅是一种作物,范围过窄,不能设系,便改茶叶系为茶叶组,隶属农艺系。

另据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官网资料显示,《上海农业志》第七编农业教育第一章高等农业教育中记载:抗日战争期间,上海复旦大学内迁重庆。为了开垦荒地,解决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生产和供应问题,复旦大学于民国27年(1938年)聘请前上海劳动大学农学院院长李亮恭来校筹建两年制垦殖专修科。翌年(1939年)秋,学校增设园艺系,垦专招收第二班学生近20人;农场分设农产品制造、畜牧、作物等部,并兴建了一批房舍。建立的垦专、园艺系及附设农场均归属理学院。民国29年(1940年)9月,中国茶叶公司出资9万元,委托重庆复旦大学筹建茶叶系及举办茶叶专修科。国民政府教育部不同意成立茶叶系,只同意成立茶叶组(本科)。至此,重庆复旦大学农科方面已建立垦殖专修科;园艺系、茶叶组和茶叶专修科,遂合并这些系科,正式成立复旦大学农学院。

▲ 抗日战争时期复旦大学重庆旧址( 刘勤晋提供)

综合以上材料,复旦大学茶学专业是1940年开设的四年制本科茶叶组、两年制茶叶专修科组成(下文统称复旦大学茶学专业)。

1940年秋季复旦大学茶学专业开始招生,吴觉农担任主任,后由胡浩川主持其事。自此,复旦大学茶叶组和茶叶专修科成为了中国高等院校中最早设立的茶学教学单位,开创了中国乃至世界茶学高等教育的历史先河,对发展茶学高等教育、培养专业人才和振兴华茶事业有着深远的影响。

▲ 复旦大学农学院茶叶专科第一届专业毕业合影

(王理平提供)

3、建立后概况

复旦大学茶学专业创立之初,中国茶叶公司和复旦大学合组茶叶教育委员会,双方各推代表两人,研究内部组、科、室、场设置及教育计划等,完备的专业建设经费和课程设置为茶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其丰富的专业教研资源、传承的茶学教育思想、培养的众多专业人才,促进了茶学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

(1)专业课程设置完备

关于茶叶组的开办费用是由复旦大学和中国茶叶公司共同负担,第一年由中国茶叶公司负担14.8万元,第二年经费由中茶公司负担2/3,复旦大学负担1/3,一切课程学分均按大学程度规定分必修、选修两种,必修者与普通大学相同,实为开国内茶业系之先声。

当时茶叶组的主要课程有:茶叶概论、经济学、作物通论、化学、土壤学、肥料学、植物生理学、茶树栽培、茶叶制造、茶叶化学、茶叶贸易、茶叶检验、茶树病虫害防治、遗传育种、茶厂实习等。

四年制的茶叶组加强基础理论课程,二年制的茶叶专修科精简了部分基础课或学时。四年制茶叶本科按志愿从大三分产制、贸易两组。产制组的课程设置除茶叶栽培制造外,加修土壤肥料学、生化分析检验及遗传育种、统计学等。贸易组主修工商经营管理、出口销售及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金融、市场学、统计学等。茶叶专科的两年课程为大学基础课和茶叶生产技术专业,开设课程众多,专业课程设置完备,产制组和贸易组主修内容方向明确。

(2)专业教研资源丰富

复旦大学茶学专业建成之后,在中国茶叶公司和吴觉农先生等的大力支持下,拥有丰富的教学和研究资源。当时的茶学专业师资阵容非常强大,由吴觉农先生担任茶业专修科的主任,毕相辉先生任研究室主任,有留日化学专家王兆澄教授,从法国、比利时留学归来的青年教授范和钧、王泽农,资深的社会科学教授罗绳武、韩德单,还有一群知识丰富、茶叶实践经验充足的青年讲师。

被誉为“20世纪的十大茶学家”中半数参与了复旦大学茶学高等教育的创立、管理和教学工作,他们分别是开创者吴觉农,系主任胡浩川还有当代茶学专业学科教育奠基人的三位教授王泽农、陈椽和庄晚芳,以他们为代表的杰出茶学师资培养了众多专业人才。

复旦大学茶学专业还设立茶叶教研室,由茶叶组、茶叶专修科教授及专业人员担任研究员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研究室由以下三个部门组成:从事茶叶产制实验和研究的生产部、从事茶叶化学分析与研究的化验部、从事茶叶行政与政策调查研究的经济部。

当时除了建有茶叶教研室,还有大量的图书资料、仪器设备供师生进行教研服务;另外,还附设了实验茶场与实验茶厂用来进行教学实习,除了常规课程外,学校还会邀请茶叶公司外聘专家、学者作专题讲座。

(3)茶学教育思想传承

吴觉农先生是中国茶学高等教育的开创者,毕生致力于中国茶业的复兴。1941年吴觉农先生在复旦大学纪念周上演讲《复旦茶人的使命》一文中说道:“茶业在中国,是具有其最大前途的……是各产茶国家所望尘莫及的,然而我们有最大的两个缺点,第一就是缺少科学;第二则是缺少人才”。在中国茶业衰败之时,如何振兴中国茶业,振兴中华民族,专业人才的培养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而茶学高等教育体系的建立为茶业的复兴开拓了道路,茶学教育思想更为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吴觉农先生把茶业人才分为两类,一类是推广人才,一类是基本人才。同时,他还对茶业人才的培养标准提出了很高的技术和知识上的要求,他十分重视专业思想的教育,他曾说:“茶业工作者既然献身茶业,就应该以身许茶,视茶业为第二生命”。吴觉农先生的茶学教育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很多茶人,也被一代代茶人传承至今。

(4)专业人才培养众多

1940年复旦大学茶学专业正式招生后,进入教学培养阶段。1941年,复旦大学被教育部批准由私立改为国立。1942年,农垦和茶叶组合并为农艺学系。1944年农垦、茶叶组停止招生,茶叶专修科招过四届学生后停办,待1946年迁回上海后恢复招生,虽有过坎坷与波动,但仍为近代中国茶业培养出了一大批专业人才。

▲ 国立复旦大学重庆旧址( 来源北碚统战)

据陈椽教授《茶叶贸易学的来龙去脉》一文中记载,由于太平洋战争爆发,复旦大学茶叶系于1943年停止招生。从1940年开始招生到1943年停止,共培养茶业专科毕业生54人(1942年毕业30人,1943年8人,1944年9人,1945年7人),茶叶组39人(1943年3人,1944年31人,1945年4人,1946年1人)。复旦大学茶学专业毕业生是当时社会上第一批受过高等茶学专业教育的茶业人才,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为中国茶业的复兴做出了贡献。1942年毕业的20多名专科生,均由中茶公司任用,为中国茶业带来了一定的人才资源。

根据吴宁描述:何耀增先生是重庆复旦大学茶叶专修科的第一届毕业生(1944年),虽然当时条件艰苦,甚至到了1943年,茶叶专修科被迫停止招生,很多同学转系,但仍有20多人坚持了下来,跟随吴觉农先生做了一辈子的茶业工作,将这一生无怨无悔地奉献给了茶叶。

抗战胜利后,茶叶系于1947年恢复招生。重庆复旦大学早期培育的学生为战后和新中国的茶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1940年至1946年,复旦大学茶学系共有毕业生45人,茶业专修科毕业生131人,为建国后11个高等院校建立茶叶专业教育提供了经验,近200名毕业学生,在新中国茶叶事业奠基开拓上发挥了骨干作用。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复旦大学茶学专业调整至安徽农学院(现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虽然复旦大学茶学专业仅有13年办学历史,但其建立对中国乃至世界茶学高等教育有着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 安徽农业大学

03

复旦大学茶学高等教育建立意义和影响

1、开创了茶学高等教育先河

复旦大学茶学专业是我国乃至世界在高校中独立设置的第一个茶叶专业系科,有系统完整的课程设置,是我国茶学学科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开创了茶学高等教育先河。

2、形成了茶学高等教育培养模式

(1)专业性强,课程设置广泛

复旦大学茶学专业课程设置从基础理论到茶叶专业知识,包括茶叶管理、生产、加工、检验、贸易等各个环节,还有生产实习,课程设置丰富,为后来全国涉茶高校的茶学专业课程设置提供了重要参考。

(2)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实用型人才

针对当时抗战后,华茶事业人才缺乏、技术落后的局面,复旦大学茶学专业办学目的十分明确,就是专业结合实践,培养社会上急需的实用型人才。虽然当时办学条件十分困难,但学校一直坚持安排学生去茶叶产地、茶叶公司实习,增强实践能力。目前全国涉茶高校的茶学专业也都设有实习环节,甚至有多次实习增加学生实践机会。

(3)教学与科研结合,培养专业高级人才

除了教学,复旦大学茶学专业还设立了茶叶研究室,注重科学研究,为茶叶生产、化学、经济研究培养专业高级人才,使茶学专业既有广度,又有深度,促进我国茶叶科学研究发展。现全国各涉茶高校也基本都建立了科研实验室,部分具备培养茶学研究生、博士生等高级人才,其中安徽农业大学建设了省部共建的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 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4)注重茶学思想教育

复旦大学茶学专业在培养专业人才的同时,更加注重茶学思想教育。创办者吴觉农先生提出的“中国茶业复兴计划”“复旦茶人使命”“科技兴茶思想”等不仅使当时的复旦茶学专业学生感到自己肩上的重任,促使其奋发学习,也同样激励着后来茶人们不忘“振兴华茶”的共同使命。

3、奠定了当代茶学高等教育繁荣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后到上个世纪70年代,中国茶学专业高等教育在复旦大学茶学专业成功创立的基础上开始全国范围发展起来并不断进行调整完善。

1952年

1

· 复旦大学茶叶专修科调入当时的安徽农学院(现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

· 浙江农学院(现浙江大学)建立茶叶专修科

· 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建立茶叶专修科

1962年

3

浙江农学院(现浙江大学)茶学专业首次招收茶学研究生

1958年

2

· 湖南农学院(现湖南农业大学)在农学专业的茶作组基础上设立茶叶专业

· 浙江农学院(现浙江大学)茶学专业首次招收外国留学生

1986年

5

浙江农业大学(现浙江大学)茶学系成为全国第一个具有茶学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

1981年

4

茶学高等教育体系逐步形成,正规的茶学研究生教育建立起来

▲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茶学系(程刚提供)

至此我国高等学校已建成培养高等茶学人才的完整的教育体系。

复旦大学茶学专业培养的学生为战后和新中国的茶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复旦大学茶学系的成功建立也为建国后的高等院校建立茶叶专业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茶学高等教育开始进入到全面、快速的发展期。

至今我国已建成培养茶学专业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等不同层次高级茶学人才的教育体系,这也是全世界唯一的、完整的茶学高等教育体系。

▲ 安徽农业大学茶业楼

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统计,截止2020年6月全国涉茶的高校达72所,包含本科院校32所和专科(含高职)院校40所,全国招收茶学博士、硕士研究生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所20个。

从1940年创立到1952年调整变迁,复旦大学茶学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虽然短暂,但开创了世界茶学高等教育先河,为当代茶学高等教育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者简介:

12

宋丽

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实验师,一级茶艺师、一级评茶师,承担茶艺、茶叶审评与检验等实验课程。参编《中华茶艺》《中国茶文化概论》《茶艺与茶道》《茶学专业英语》等大学教材,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国家及省级茶艺大赛取得优异成绩。

基金项目: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2019CX102)

具体内容详见《中国茶叶加工》杂志,2022年第2期文章《复旦大学茶学高等教育发展历史及影响探析》,页码:75-79,作者:宋丽,方静。

引用格式:宋丽, 方静. 复旦大学茶学高等教育发展历史及影响探析[J]. 中国茶叶加工, 2022(2): 75-79.

来源:中国茶叶加工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31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