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民国时期

找到约1,176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无奈的改进 艰难的转型——民国时期的屯溪茶业改良概述(一)

民谣称“未见屯溪面,十里闻茶香,踏进茶号门,神怡忘故乡。”清末宣统年间,直隶静海人刘汝骥主政徽州时,曾进行过一次全府的民情调查,据访察:休宁县内的“职业趋重之点”,“屯溪、率口、黎阳、阳湖一市,茶之区也。朱明节届,男妇壮幼业此者数以万计,茶号藉钱庄以资助之……工匠缺乏,又召江西人以伐木烧炭矣,此时的屯溪业已成为“茶务都会”,时人有诗云:“皖南巨镇首屯溪,万户居民本富庶。商贾辐辏阕阅盛,茶客年年竟来去”。屯溪是民国时期安徽休宁县的一个集镇,位于皖南徽州之中心,同时又扼皖浙赣之结合部,地理位置极为显要。屯溪还拥有良好的水运交通条件,东由新安江到杭州,可转至上海及外洋;西走婺水经鄱阳湖而入长江,可通达沿江各埠。所以,以屯溪为中心的徽州6县(歙县、婺源、祁门、绩溪、黟县、休宁)以及其他邻县都将商品聚散于此,屯溪遂成为皖南地区重要的商埠,以致商务发展繁盛,故有“小上海”之称。民国时期,屯溪凭借着优越的地理区位条件,成为皖南地区茶叶的加工与集散中心,其茶叶市场地位“甲于皖南”,上海、香港、福州、天津等均是其重要的贸易市场。所以,作为全国绿茶的主产区及外销区,屯溪在国际国内市场上颇具影响力,因而其生存、发展的境况对了解全国茶业概貌有一定的代表性。

本文以民国时期的屯溪茶业为例,梳理并探讨屯溪茶业在中国茶业日趋衰败的形势下,国民政府在支撑抗战情景下所推行的茶业统制及改良措施,概述屯溪茶业在“内忧”和“外患”的环境下,如何采取种种改进的办法,以应对国内外市场变化带来的发展困境并艰难地向近代转型。

一、内销与外销

图片

民国时期,徽州产茶,尤以祁门的红茶与屯溪绿茶最为有名。由于地处“两江交汇,三省通衢”的优越地理位置,向为皖南物资集散中心的屯溪,因为徽州六县、浙西及赣北之茶叶大多在此集散,以致商贾云集,茶号林立。其时,作为安徽三大茶区之一重镇的屯溪,不仅是安徽的茶业经济中心,而且还数度成为行政中心。就屯溪的经济而言,屯溪茶业以产制绿茶见长,故被称之为“屯绿”,英文称之为“TwaikayTea”(屯溪茶)。“屯绿”是清代徽州名茶中的后起之秀,其前身是著名的松萝茶,清嘉庆年间从中分离出珍眉、贡熙等花色,从而诞生了屯绿茶。当时徽州府所辖的歙县、休宁、黟县、祁门、绩溪、婺源以及太平、石台、旌德、宁国,甚至江西的乐平、德兴、玉山和浙江的昌化、开化、淳安、遂安等县所产的绿茶大多集中到屯溪加工精制,所以称为“屯绿”。屯绿茶以叶绿、汤清、香醇、味厚“四绝”而蜚声中外,故而又被誉为“绿色的金子”。据《皖南茶叶概述》记载:太平天国(1851-1864年)时期,“屯绿”茶开始外销,“俞德昌”、“俞德和”、“胡阮馨”、“金隆泰”四大茶号,各制“屯绿”茶千余箱,经澳门销售欧美。

从此,屯溪绿茶即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一些茶号还应国外之需,制成屯绿茶“特贡”试销且得到好评,各茶号纷纷仿制经销。据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屯溪公济局征信录记载:其时屯溪茶号有136家,民国九年(1920年)是109家,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多达287家。抗战爆发后,茶号剧减,最少时仅12家。又据《安徽省重要农产品制造业调查》记载: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经安徽省茶叶管理处核准登记的制茶厂(号)556家,其中,祁门281家,至德88家,休宁(包括屯溪)98家,歙县88家。未登记的有37家,其中,祁门20家,至德2家,休宁15家。但是,随着国内外茶叶市场的畅滞,至1949年,屯溪只剩10余家茶厂(号)。

民国时期,屯溪茶业销售分为两部分,即内销与外销两种。内销的茶叶供国内消费者购买和饮用,外销的茶叶供国外消费者购买和饮用,而屯溪茶业则是以外销茶叶为主。内销茶与外销茶的销售市场不同,贩卖或销售程序也有所不同。内销茶的贩卖手续简便,其经营也较为单纯,茶品由生产者交给茶客再转售于茶叶店,继而销售给消费者。

内销茶商向以歙县、绩溪为多,俗称“京庄”或“本庄”,销售地区以京、津及北方地区为主,也兼顾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地区。“本庄”茶以炒青、毛峰、大方、松萝、花茶为主,毛茶进庄之后,经过加工、窨花、拼配、也要做成许多花色。因此,在茶界庄店中有“生意做到老,茶品认不了”的俗语。内销“本庄”茶销售是从茶农至茶贩,再从茶贩至茶行,然后由茶行至土庄,或者由土庄直接派遣自己的水客从茶农手上收买毛茶。土庄从茶农手上收买的毛茶叫“烘青”,茶农通过“炒”、“揉”、“冷”、“焙”的方法制成。土庄还会向茶号收买茶梗、茶末、茶子、三角片等。土庄的成品茶一般以篓装运销至国内各地进行销售,其中三角片“由天津客来屯收买,或由各茶庄代办装篓运往福州,窨茉莉花,再运天津销售”。所以,茶区毛茶除有一部分经屯溪“本庄”售往福州、天津等国内市场以供国人消费外,大部分被屯溪茶号精制成洋庄箱茶出口到国外市场。

外销茶商是以婺源、休宁、歙县为主,先称“路庄”,后称“洋庄”茶。“洋庄”茶销售主要有4个环节:即从茶农到水客,再从水客到茶号,然后由茶号到茶栈,最后由茶栈至洋行,洋行将茶叶转销国外销售给消费者。茶农是皖南各茶区的茶叶生产者,每到采茶时节,茶农就要忙于采摘茶叶,再通过简单的“炒”、“揉”、“凉”、“烘”等手法将鲜叶制成毛茶。这种毛茶被称为“炒青”,专供茶号精制洋庄绿茶使用。茶贩是从事毛茶买卖的个体,茶贩在茶区各地收买“炒青”毛茶,然后贩卖给茶行。茶行是茶贩与茶号之间的居间人,茶行从众多茶贩手中收买毛茶,集中贮存后再适时卖给需要的茶号。同时,茶行要从茶贩和茶号双方收取一定的中介费用。水客是茶号中专门在茶区各地从事收买毛茶的职员,因为多善于辨识茶叶,所以当茶季到来时,茶号就会把水客分派出去在各地收买毛茶。收购的毛茶一般用布袋盛装通过肩挑、驮运、舟运等方式被运回屯溪茶号,过程颇为周折。屯溪茶号“专以收买绿毛茶加工精制为荣,其制造手续颇繁,业外人骤视之,几乎瞠目不明”。不过,其手续大致可概括为:“烚”以干燥光洁,“筛”以分大小,“冶”以分优劣,“扇”以分轻重,“着色”以美观,“砻”以碎之,“配”以花色,再经过烚炒、风扇、分筛、簸选、拣剔等工序后,就做成了“屯绿”的各类花色品种。精制后的成品茶再装运成箱,一般选择新安江水运至杭州,然后乘火车由沪杭铁路运至上海,全程需要6天左右。

屯溪大部分茶号在销售时,均不得直接与洋行交易,而是将精制茶叶贩运给上海茶栈,因为屯溪茶号大部分资本较小,茶季开工前,茶号需要通过上海茶栈贷款或投资以获得资金支持,继而租赁厂房,雇佣工人,购买设备,精制茶叶运输商品等,从而形成了一种垫款关系。

上海茶栈中有许多徽帮茶栈,专门经营皖省等处所产茶叶,为方便与屯溪茶号联系和交易,有的还会在屯溪设立联号。这些茶栈联号或分号,皆听从上海茶栈的指挥。如1933年,驻设屯溪的茶栈就有8家,它们分别是“洪源永”、“慎源”、“忠信昌”、“永兴隆”、“源丰顺”、“公升永”、“永盛昌”、“仁德永”,每年总计对屯溪茶号垫款达200万元以上。所以,这些由茶栈垫款的茶号,当年所制的茶叶必须经上海茶栈才能与洋行交易。于是,上海茶栈从中获得了作为媒介的佣金,垫款产生的利息以及卖茶于洋行所得的利润。另外,洋行在检验过茶叶并与茶栈议定好价格,签字交易后,即可将屯绿茶销往欧、美、非各国市场。由此可见,屯溪茶号虽以精制洋庄箱茶为荣,但其交易和利润所得均受茶栈支配,其开盘定价都不能自主,由于受洋行操控,所以是处于被剥削的位置。而上海是屯绿箱茶在国内的终极市场,亦是最大的贸易市场,所以在抗日战争以后,沪杭等土地相继沦陷,以致运输路线发生阻梗,从而影响了屯溪茶的出口销售。

20世纪30年代,民国政府积极推进公路建设,使杭徽路、芜屯路等多条公路先后完成。屯溪茶商遂改陆路运输,不仅方便而快捷,运输时间大约可以缩短一半。但是,依旧有茶商选择水运的方式,因为“屯溪茶出产旺盛,每有茶多车少之感,或以水运费较低,故仍由水路运至杭州者”再转运至沪。1937年以后,屯绿箱茶改变运输路线,“概由新安江顺流运经浙江兰绍、经丽水而达永嘉,复由永嘉转轮出口,运抵香港”,再由香港出口至国外,以致香港成为了抗战时期屯绿箱茶外销的重要贸易市场。1941年香港沦陷,屯溪茶叶外销受到严重阻滞。自此,屯溪茶市遂呈现出冷落之景象,屯溪茶业经济亦陷入困境。

二、“内忧”与“外患”

图片

民国时期,受国际、国内经济危机的冲击,中国茶业出现了衰败明显的形势。屯溪茶业处在“外患”“内忧”并存的困境中,亦遭遇着重大的挫折及衰败的危险,缘由是屯溪茶业与国际贸易密切相关,其发展状况深受国际茶叶市场的影响。所以,当海外市场萧条或者遭到他国茶叶的激烈竞争时,屯溪茶业的状况就会一落千丈甚至是难逃衰败的下场。从茶业销售的运行来看,屯溪茶业由茶行、茶号、茶栈、茶庄等构成一个完整的行业链,而当时整个茶业经济重心,几乎全部操纵在茶栈及洋行手中,由茶栈贷款内地茶号,再由茶号控制茶贩茶农,以致构成了一个层层节制,重重剥削的市场机构。而屯溪绿茶在清咸丰、同治年间,主要由江西迳运广州销售。这一时期,茶商可以自主定价,因而能求得较高利润。但是,从民国初年至抗日战争前,“屯绿”茶销售口岸转到上海后,则必须通过茶栈转售给外商开办的洋行,这一转手,茶栈占利10%,再加上折扣、消耗和利息等等,基本费用就要占整批茶价的20%以上。

由此,屯溪茶号在生产、交易上极易受到上海茶栈、洋行的操纵与剥削,以致其利益受损严重。此外,历来茶商均无对外贸易机构,其交易几由洋商一手操纵,而在上海进出口贸易的中外行商共有八百多家,其中“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外商,华商不到百分之二十”,况且,华商亦有常因资本薄弱,欠缺组织等弊端,不仅在国际上没有市场地位,就是在国内商埠,也不是外商的对手,结果就造成了中国对外贸易的被动性。所以,一旦洋商停止茶叶交易,“中国茶业立将蒙受致命打击,或竟因之陷于停顿”。因此,在传统的茶产业链中,往往容易形成洋行压制茶商,茶栈从中分肥,并且会出现茶商拖欠茶农毛茶收购款的局面,从而制约茶业的发展,屯溪茶业亦不例外。

民国十八年(1929年)以后,屯溪箱茶出口量总体上是呈下降趋势,且在1931年降到最低。个中缘由,自与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不无关系。其次,由于前苏联在西伯利亚种植茶叶成功,印度锡兰、日本以及台湾等地区也随之加入到全球的茶业竞争中,而屯溪茶业与华茶一样,在国际市场上不断遭受到打击与排挤。以茶叶输出量而言,民国时期的中国茶是渐呈下降趋势的,而荷印、英吉利则是不断上升的,即使是在茶叶输出总量上,中国也远远低于印度锡兰及荷印,只能是居于第三位。可见,国际上的茶业竞争对中国茶业的发展构成了挑战,同时,也严重威胁到屯溪茶业的生存。所以,在民国二十年(1931年)以后,屯溪茶叶销售无复过去的销售盛况。每年输出仅8万箱上下,且从未超过10万箱,尤其是二、三十年代时,当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影响着中国茶业的出口贸易时,这无疑就是屯溪茶业的严重“外患”。

屯溪茶业亦有“内忧”。“内忧”是来自传统的制茶方式。屯溪制茶主要采用手工制茶方式,工艺复杂,速度很慢,加之茶叶采摘失时,制法简陋,因此常有掺杂作伪的弊端,以致使茶叶对外贸易缺乏可靠的质量保证。另外,屯溪对外的交通主要依赖新安江的水运,然新安江水浅滩多,轮船无法驶进,只得凭借民船,加之其运输时间较久,也不利于茶叶的及时售出。

屯溪地处皖南,而皖南茶区亦是历代茶税最重的地区之一。苛税杂捐不仅严重地抑制了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使屯溪茶业的经营举步维艰。民国初年,屯溪设有皖南茶税总局,税收改归皖省派员按引征收,每引百斤征税两元,是为安徽省当局经收之茶税。此外,尚有海关征税每引库平银一两。据不完全统计,屯溪商民所负担的各种赋税,约占赋税总额的三分之一以上,在当时的休宁县是赋税最重的。又据范和钧1937年的《屯溪茶业调查》载:屯溪茶税原税额为2.25元/百斤,1934年每箱只收2角,因为是年由茶商吴俊德包税,出箱增多,实际分配,每箱费用大减。自1935年起,税收改由财政厅派员直接征收,另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起,将原先的“引税”改称为营业税,但是,尚需额捐牌照费1元。皖南取消引制后,当地慈善团体、行政机关以及学校等之经费,仍赖仰给于茶捐,其税种可谓名目繁多,苛索额外。各县茶捐中最普遍者有防务捐、保安队捐、清乡善后捐、保商捐、教育捐、公会捐、慈善捐、商会捐等等,作为产茶重镇,屯溪特捐税费捐自亦不在少数。

1937年,《国际贸易导报》、《屯溪茶业调查》一文记载:屯溪巡查队特捐由阳湖、上下黎阳、栗树、柏树各茶号每家月捐组成,分别为10元、16元、12元,每年均征三个月。打印费系由屯溪至杭州经过查验卡所缴税,分计为:街口二处1.6元,朱家村0.8元,牛坑0.2元,黄公潭0.4元,浙省淳安0.2元。进入民国以后,屯溪茶税(营业税)虽较清朝时期有较大幅度降低,但所征特捐却是数目庞杂,数量较多,茶业从事者负担较前更重。

如果及于整个皖南茶区,所征茶捐更是至为复杂,而且是征收机构既不统一,各县捐率亦截然不同,以致每担税捐之确切数额,无从统计。总而言之,每担茶捐约共合大洋二元左右。所以,“内忧”与“外患”的屯溪茶业可谓是困境重重。

来源 《徽茶》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民国时期安化茶行茶号知多少


一本向全世界推介安化黑茶的大众通俗读物

万里茶道是继丝绸之路衰落后,在欧亚大陆兴起的又一条国际商道。它由晋商主导,晋商每年会深入到江南产茶省份收购茶叶。而安化作为万里茶道的起点,是南方诸省中重要产茶区,安化茶历史上享有“唯茶甲于诸县”的优异品质和“无安化字号不买”的市场美誉。

 晋商来安化办茶的历史悠久。过去,安化老百姓称晋、陕、甘茶商为“西客”;民国年彭先泽撰写的《安化黑茶》称晋商为“西帮”;清代石刻禁碑上称晋商为“外省客商”(雍正八年〔1730〕,苞芷园茶业禁碑中第六条“禁产货茶户掺假,朦混外省客商。);而在明代,林之兰辑录的《明禁碑录》称晋商为“川商”。


明代称采办安化茶的晋商为“川商”,是因为晋商把四川作为安化茶叶运输的中转站。晋商来安化(晋商行话称“进山”),全都选择在资江沿岸的东坪、酉州、黄沙坪、乔口、鸦鹊坪、江南、边江、小淹等主要产茶乡镇安营扎寨,他们寄寓在安化本地人 (在明代,本地茶行老板称“经纪人”)开办的茶行内。

 

从明代到清代,到民国,安化是晋商采办茶的中心区。但是,在安化当时到底有多少家茶行、茶号?特别是属于晋商的茶行、茶号有多少?一直没有一个完整的统计资料,无人知晓。

 

2018年3月,安化县万里茶道申报世界遗产办公室,开展了寻找、辨别安化晋商茶号这项艰辛的工作,其中安化县档案局新近整理装订的《安化茶业馆藏档案汇编》资料给予了很大帮助。该资料分上、中、下三卷,主要记录了民国二十年至民国三十五年这段时期安化的茶事。在此基础上,我们参考查阅了民国二十八年彭先择撰写的《安化黑茶》,以及1912—1949年期间的安化其它茶叶相关史料(包括遗存的书籍、姓氏碟谱、老字号招牌、印章、碑刻等),通过网上公示等方式,最终为安化县在民国期间的茶行、茶号,作出了系统性的归纳整理,其成果如下:

 

民国时期全县茶行、茶号共计 417 家

 

1. 东坪计65家:正记、玉记、通裕、宝华、元亨、茂记、福记、两仪信、大华、楚玉、裕益、孚记、益川通、德记、天福、湘潭福、荣记、义和祥、新泰、惠民、泰安、天顺福、茂记、信昌和、怡昌成、益兴庆、汉华昌、复兴庆、聚泰华、张晋升、刘大盛、德兴隆、大贞齐、周万兴、荣华昌、天元泰、祥和福、(天一香、聚兴顺)、祥记、瑞生祥、大安、安化第三农场合作制茶厂、湖南第二农场合作制茶厂、义记、宝聚祥、太安、又和祥、治茂昌、福答昌、升恒、东宝庆、裕记、瑞珍祥、成大利、谦盛祥、宝太隆、万镒衡、恒康福、集发泰、林正丰、苞松茂、美记、元顺店、和生福、顺兴福、同人昌。

 

2. 酉州计18家:兴隆茂、宝聚兴、宏源川、晋裕川、宝聚川、晋丰厚、永兴、同裕泰、(大德诚)、晋义川、祥和福、天恒川、长盛川、华湘、华安、诚记、天成顺、米砖厂、安化茶厂。

 

3. 黄沙坪 、乔口计68家:瑞生祥、协记、公记、聚兴顺、天顺兴、大湧玉、民生、天来香、新记、泰安、宝华、泰记、源远长、玉通永、聚兴顺、协庆公、大同、龚复兴、广生祥、吉顺祥、宝聚公、天锡祥、兴农、晋记、宝聚昌、宝聚庆、大德玉、独慎玉、大泉玉、三德玉、大升玉、天一香、永泰福、两仪、大昌川、天合久、天生福、天和龙、天聚仙、三春堂、定聚兴、源生利、裕进永、德巨生、谦益盛、德生端、大德生、恒隆光、秦和财记、人记、黄记、瑞记、晋魁、晋之、源隆、永和、恒记、丰盛、魁拳、魁若、元盛、兴发、绪元、永丰、义利、福兴、天龙、畅记。

 

4. 江南、边江计158家:魁泰丰、宏利久、同心成、义诚全、同协公、裕成泉、天生德、庆记、资阳、双盛祥、新绥公司安化制茶厂、昌复盛、和丰齐、复美和、正记、永昌齐、仁茂祥、义聚、天泰瑞、巨真和、庆和公、晋益合、魁泰和、天泰兴、协和源、义泰兴、锡泰恒、永益德、兴盛成、天泰升、德泰益、新甡得、润生福、中兴顺、信义和、大兴成、德合生、义生源、义聚昌、万盛源、(天一香)、天元西、臣恒厚、万兴昶、天成福、兴盛成、协和源、惠记莊、福兴合、三兴合、福发德、福祥永、元亨通、公和初、宏毅、德和卿记、德和兆记、世珍行、宏毅琼记、德和滋记、德和少记、宏毅庆记、良能焕记、德和、德和寿记、德和佛记、德和次记、德和庆记、德和运记、堂旃芝记、志春行、德和玉记、闿元信记、开诚公、庆和公、自立基、中兴顺(福记)、天泰和、西顺玉、和顺诚、协生茂、乾瑞升、湘裕隆、永兴生、义聚和、祥慎、湘源隆、百源隆、裕源隆、(天顺长、晋裕川、宝聚兴、兴隆茂)、义顺和、益生源、合顺通、裕盛丰、文盛德、德兴永、新盛通、德和生、恒丰益、义聚昌、永益德、合泰恒、合谦、福民盛、泰和诚、元发永、锦德元、永济生、大兴成、天兴久、德盛福、王焕文行、王蔚臣茶行、天宝裕、裕兴福、天泰荣、积生厚、天泰运、裕亨昌、天泰协、合盛引、天泰庆、丰盛和、庆泰裕、合盛西、万顺德、义聚隆、永济生、泰合诚、万源德、继美丰、天泰宏、新盛成、协义公、义顺合、聚信成、万兴昶、兴和昌、兴和福、泰盛强、乾益升、裕庆成、祥发永、天泰昌、天宝裕、大升昌(钱庄)、吉顺祥、钧太福、怡合成、怡和源、刘进吉生记、新泰和、魁泰、通天泰运、福兴和、魁泰通、天运贞、两宜福、怡泰福、钧泰福。

 

5. 鸦鹊坪计22家:吉谦福记、吉谦贵记、古振兴、德馨堂、笃庆堂、迪吉茶行、协和腾、关敬如、天泰裕、协兴泰、裕丰昶、泰和丰、湧和公、吉谦福茶行、和顺福、集成甡、福顺成、麟生祥、德生福、新顺福、集成甡、乾瑞生。

 

6.  唐市计3家:彭福和、李福茂、毛先湘。

 

7. 小淹计17家:湖南省制茶厂、德和齐、福成齐、方顺兴、怡抬齐、义和齐、顺兴齐、复兴齐、吉盛昶、开诚公、天德顺、茶盛庆、厚福堂、资深弟记、资深忠记、浩然居、安记、(同裕泰)。

 

8.  蓝田市(原属安化)计3家:森记、生记、天生玉。

 

9.  桥头河(原属安化)计5家:钰华、玉湘、锦春、群生、达球。

 

10. 其他乡镇(梅城、仙溪、平口、烟溪、马路)计19家:钓记、刘厚祥、厚生利、尹波兴、德顺长、蕊馨齐、张晋升、龙益成、刘大盛、金福、德兴隆、福华、大贞齐、伊长、(正记)、祥记、(庆记、华安)、永兴、阜康、祥和福、新华。

 

11. 后五区(江南、冷市、龙塘、小淹、滔溪)计29家:协兴隆、自兴金、泰合诚、鑫记、福茂盛、大同恒、(豙)顺合、自立公(甘引)、裕盛昌、量星(进湘裕)、万兴昶、德太益、和顺诚、三和兴、协兴隆、信义公、福茂盛、新盛通、宝聚隆、德泰益、竟成、晋福隆、世诚和、泰合诚、中真顺(昌记)、复和公、万源福、区记、新顺福。

 

12. 范维令编著的《万里茶道劲旅——祁县茶商》中,清末到民国时期,晋商茶号来安化办茶计10家:裕盛川茶庄、恒中恒茶庄、晋恒银号、巨贞川茶庄、巨盛川茶庄、大玉川(大盛魁)、亿中恒、长裕川(诚记)、裕兴重、大德恒。(裕盛泉、兴隆茂、宏源川)。

 

民国时期,全县晋商茶号共计 97 家

 

全县具体分布情况:(1)东坪、酉州11家;(2)黄沙坪、乔口18家;(3)江南、边江42家;(4)鸦鹊坪14家;(5)小淹2家;(6)其它资料记载安化10家。(见后附表)

备注

【1】统计的茶行、茶号,其时间范围仅指民国时期(1912~1949年)。

【2】括号中茶行或茶号为一家茶行或茶号设多处地方,统计中仅计一家。

【3】各附表中晋商号统计数少于列表中实际明细数,同样是因为一号多地设有,统计中仅计一家。

【4】417家茶行、茶号和97家晋商号仅指本次调查确定的,也许今后还会有新的确定与补充。

【5】茶行绝大部分是本地人创办,晋商在安化一般不自己建茶行,只租赁(但在安化有家眷的除外)。


东坪酉州晋商号 11 家

茶号 兴隆茂  

经理 郭汉三、张子英44岁(郝云章)    

籍贯 山西榆次   

备注 张子英,任茶食同业工会委员    


茶号 宝聚兴    

经理 张宝明、陈治卿(张爽臣、陈治卿)    

籍贯 晋商    

备注 在冷市、洞市鹞子尖竹林湾设有仔庄    


茶号 宏源川    

经理 王子飞48岁、李馨齐(斋)49岁   

籍贯 晋商    

备注 王子飞,曾任红茶业同业工会执委    


茶号 晋裕川   

经理 郭子敬45岁、王子高   

籍贯 晋商    郭子敬,任茶食同业工会委员。

备注 在冷市、洞市鹞子尖竹林湾设有仔庄    


茶号 宝聚久    

经理 刘克恭41岁、杨聚英54岁    

籍贯 晋商    


茶号 晋丰厚   

经理 张耀南56岁、喻雁宾(平江人)、张骍    

籍贯 晋商    

备注 茶行保存至今    


茶号 大德诚    

经理 杨映垣、张子乾    

籍贯 晋商    

备注 设在江南    


茶号 晋义川    

经理 王凌云、蔚子进    

籍贯 晋商    


茶号 天恒川    

经理 王子飞45岁、阎伟齐    

籍贯 晋商    

备注 王子飞,民国35年曾任红茶业同业工会执委    


茶号 长盛川    

经理 张仲山、任汉臣    

籍贯 晋商    


茶号 诚记    

经理 阎寿亨    

籍贯 山西榆次    

备注 50年后并入安化铁厂    


茶号 元顺店    

经理 董杰山    

籍贯 陕西大荔    

备注 东坪镇东桥捐碑    


黄沙坪、乔口晋商号 18 家

茶号 宝聚隆    

籍贯 山西    

备注 安化存老招牌“山西宝聚隆”另《行商遗要》有记载    


茶号 公记    

经理 王子席41岁、杨茂林    

籍贯 山西    


茶号 聚兴顺    

经理 侯效岐46岁、谌思荣(安化人)    

籍贯 山西    

备注 侯效歧,任安化茶食同业工会委员。    


茶号 天顺长    

经理 张稷47岁、胡璨44岁、张合川49岁    

籍贯 山西    

备注 胡璨,任安化茶食同业工会候补委员。

   在冷市、洞市鹞子尖竹林湾设有仔庄。   


茶号 大湧玉    

经理 要世藻58岁、范康侯56岁;要瑞棠、杨立朝

籍贯 山西    

备注 要世藻,任安化茶食同业工会候补委员    


茶号 民生    

经理 谌及第(安化人)、王克仁46岁;阎甫仁、阎友三    

籍贯 山西    

备注 阎甫仁,任安化茶食同业工会候补委员    


茶号 天来香    

经理 胡瑶亭40岁、王子席    

籍贯 山西    


茶号 天一香    

籍贯 山西    


茶号 源远长    

经理 张锦文36岁    

籍贯 山西榆次    


茶号 宝聚公    

籍贯 山西    

备注 《汉口山陕会馆志》,洞市永锡桥捐碑上有名    


茶号 玉(裕)通永    

经理 张紫宸63岁,1946年离开安化    

籍贯 山西太谷    

备注 茶行保存至今,张紫宸安化有后代,

   其子张文焕,安化人,孙张晋湘、张晋满。    


茶号 聚兴顺    

经理 孙瑞亭56岁    

籍贯 山西榆次    

备注 民国35年任经理,在江南、冷市设有仔庄    


茶号 协庆公    

经理 李映滨56岁    

籍贯 山西榆次    


茶号 三德玉    

籍贯 山西    

备注 唐家观捐碑    


茶号 独慎玉    

籍贯 山西    

备注 河道救助章程碑    


茶号 大德玉    

籍贯 山西    

备注 唐家观捐碑    


茶号 大泉玉    

籍贯 山西    

备注 唐家观捐碑    


茶号 大升玉   

籍贯 山西    

备注 东坪镇东桥捐碑    


茶号 泰德    

经理 张辅丞48岁    

籍贯 山西太原    


江南、边江晋商号 42 家

茶号 宏利久    

经理 陆儒臣52岁    

籍贯 山西猗氏    


茶号 同心成    

经理 同心成44岁   

籍贯 陕西    


茶号 义诚全    

经理 高振山60岁    

籍贯 山西万荣    


茶号 同协公    

经理 刘瑞堂47岁    

籍贯 山西临晋    


茶号 裕成泉   

经理 陈子安51岁    

籍贯 山西祁县    


茶号 新盛通    

经理 王子宣    

籍贯 晋    


茶号 泰德    

经理 张辅丞48岁、张兴华    

籍贯 山西太原    

备注 在黄沙坪设有茶庄    


茶号 天泰宏    

籍贯 陕(新柜)    


茶号 天泰瑞    

经理 王厚堂    

籍贯 山西    


茶号 晋益合    

籍贯 晋    


茶号 魁泰和    

经理 王子敬    

籍贯 陕西    


茶号 天泰兴

经理 宋兴耀

籍贯 陕(新柜)

 

茶号 天泰和

经理 韩子常

籍贯 陕(新柜)

 

茶号 锡泰恒

经理 贾晏清

籍贯 晋

备注 彭先泽《安化黑茶》p29

 

茶号 福兴和

籍贯 晋

备注 彭先泽《安化黑茶》p29

 

茶号 天泰升

经理 胡宗德

籍贯 陕西新柜

 

茶号 德泰益

经理 聂东生

籍贯 新柜

 

茶号 兴隆茂

经理 张子英

籍贯 晋

备注 1939年彭先泽《安化黑茶》,兴隆茂在江南、酉州分别设有厂

 

茶号 裕盛丰

经理 倪仁寿

籍贯 晋商

 

茶号 德和生

经理 马华堂

籍贯 晋商

 

茶号 合谦

经理 柳云圃

籍贯 晋(东柜)

 

茶号 锦绣元

经理 马子元

籍贯 晋商

 

茶号 裕庆成

籍贯 晋商

备注 《汉口山陕会馆志》,洞市永锡桥捐碑上有名

 

茶号 裕兴福

经理 冠宝成

籍贯 晋商

备注 彭先泽《安化黑茶》,办引3400包

 

茶号 祥发永

籍贯 晋商

备注 《汉口山陕会馆志》,东坪镇东桥捐碑上有名

 

茶号 天泰荣

经理 王海天

籍贯 陕西

 

茶号 积生厚

经理 丁贤仕

籍贯 陕西(巩县)

 

茶号 天泰昌

籍贯 陕西新柜

 

茶号 天泰运

经理 石荣齐

籍贯 晋(东柜)

 

茶号 协和源

经理 穆唤堂

籍贯 陕西朝邑

 

茶号 裕亨昌

经理 胡香涛

籍贯 晋(东柜)

 

茶号 天泰协

经理 白耀西

籍贯 陕西(新柜)

 

茶号 合盛引

经理 柳云圃

籍贯 晋(东柜)

备注 马合盛创办

 

茶号 丰盛和

经理 樊子荣

籍贯 山西

 

茶号 庆泰裕

经理 耿子康

籍贯 山西沃县

 

茶号 合盛西

经理 李文卿、谢荣停

籍贯 晋(东柜)

备注 马合盛创办

 

茶号 万顺德

经理 黄耀伯

籍贯 陕西新柜

 

茶号 大德诚

经理 杨映垣 张子乾

籍贯 山西

备注 生产“三和”茶即千两茶,清嘉庆年来安化

 

茶号 福生德

籍贯 甘肃

备注 胡伯益《烟茶布三帮在西北产销概况》

 

茶号 魁泰

籍贯 晋

备注 寄寓江南德和迪记茶行

 

茶号 通天泰运

籍贯 晋

备注 彭先泽《安化黑茶》p29

 

茶号 新泰和

籍贯 晋

备注 彭先泽《安化黑茶》p40

 

茶号 魁泰通

经理 任雨平

籍贯 陕西富平(西柜)

备注 任雨平妻黄丽君,安化人

 

茶号 义聚隆

经理 宋志超

籍贯 甘肃(晋)


鸦鹊坪晋商号 14 家

茶号 协和腾

经理 王守仁47岁

籍贯 陕西三源

 

茶号 关敬如

经理 洪度生52岁

籍贯 陕西长安

 

茶号 天泰裕

经理 杨钦哉48岁

籍贯 陕西朝邑

 

茶号 协兴泰

经理 姬茂斋42岁

籍贯 山西蒲州

 

茶号 裕丰昶

经理 廖彤云52岁

籍贯 青海西宁

 

茶号 泰和丰

经理 寮玉杰46岁

籍贯 陕西渭南

 

茶号 湧和公

经理 雷雨山

籍贯 陕西

备注 有案例,记述自已于道光年来安化,旅寓鸦鹊坪

 

茶号 乾瑞生

籍贯 晋

备注 同上

 

茶号 和顺福

经理 张捷三

籍贯 晋

 

茶号 集成甡

经理 阎势臣

籍贯 晋

 

茶号 福顺成

经理 耿登初

籍贯 晋

 

茶号 麟生祥

经理 阎斗管

籍贯 晋

备注 有案例,雷雨山记述于道光年来安化,旅寓鸦鹊坪

 

茶号 德生福

经理 王子和

籍贯 晋

 

茶号 新顺福

经理 赵秀山

籍贯 晋 


小淹晋商号 3 家

茶号 吉盛昶

经理 侯增恩

籍贯 西安

 

茶号 宏源川

籍贯 晋商

备注 酉川设有茶庄

 

茶号 开诚公

经理 李文齐、王邦强

籍贯 晋

备注 江南设有茶庄


《万里茶道劲旅——祁县茶商》中在安化晋商 10 家

茶号 裕盛川茶庄

籍贯 晋

备注 主要经营千两茶

 

茶号 恒中恒茶庄

经理 范达德

籍贯 山西祁县

 

茶号 晋恒银号

经理 罗广文、段鸣銮

籍贯 山西祁县

备注 安化名“湖南安化茶庄”

 

茶号 巨贞川茶庄

经理 高荫寰

籍贯 山西文水县

备注 制千两茶等

 

茶号 大玉川

籍贯 晋商

备注 由大盛魁独资开办

 

茶号 巨盛川茶庄

籍贯 晋

备注 由大盛魁独资开办

 

茶号 裕兴重

经理 邓鉴堂

籍贯 陕西三原

备注 胡伯益《烟茶布三帮在西北产销概况》

 

茶号 亿中恒

经理 范光恒

籍贯 山西祁县

备注 1935年来安化办茶

 

茶号 长裕川

经理 祁县渠家

籍贯 晋

备注 安化名“诚记茶厂”

 

茶号 大德恒

经理 姓庞

籍贯 山西郜北

备注 开设在江南坪



原载《安化黑茶》杂志2018年第4期总第23期

无奈的改进 艰难的转型——民国时期的屯溪茶业改良概述(二)

屯溪是民国时期安徽休宁县的一个集镇,位于皖南徽州之中心,同时又扼皖浙赣之结合部,地理位置极为显要。屯溪还拥有良好的水运交通条件,东由新安江到杭州,可转至上海及外洋;西走婺水经鄱阳湖而入长江,可通达沿江各埠。所以,以屯溪为中心的徽州6县(歙县、婺源、祁门、绩溪、黟县、休宁)以及其他邻县都将商品聚散于此,屯溪遂成为皖南地区重要的商埠,以致商务发展繁盛,故有“小上海”之称。民国时期,屯溪凭借着优越的地理区位条件,成为皖南地区茶叶的加工与集散中心,其茶叶市场地位“甲于皖南”,上海、香港、福州、天津等均是其重要的贸易市场。所以,作为全国绿茶的主产区及外销区,屯溪在国际国内市场上颇具影响力,因而其生存、发展的境况对了解全国茶业概貌有一定的代表性。

本文以民国时期的屯溪茶业为例,梳理并探讨屯溪茶业在中国茶业日趋衰败的形势下,国民政府在支撑抗战情景下所推行的茶业统制及改良措施,概述屯溪茶业在“内忧”和“外患”的环境下,如何采取种种改进的办法,以应对国内外市场变化带来的发展困境并艰难地向近代转型。

上期已经介绍了上篇的内容:一、内销与外销;二、“内忧”与“外患”。本期将继续介绍下篇的内容:三、战时的统制;四、改进的效果。

三、战时的统制

民国时期的中国茶业因为受诸多因素影响,深陷困境,颓势明显,而屯溪茶业不仅是“感同身受”,而且内销与外销均面临着生存危机。面对茶业的困境,民国政府多次商议加强国家对茶业的管控。民国二十年(1931年)5月,实业部创设中国茶业公司,旨在“注重改良生产及制造,在产区设运销合作社推行运销或代理运销”,并计划拟先“在皖省祁门、屯溪等地设立模范茶场,在上海设立复制茶厂,集中各省毛茶,适合各国标准,加以复制”。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1月成立了贸易调整委员会,并使之成为实行战时经济统制的主管机构,领导并组织开展战时茶业统制的统筹运销。财政部还将其原来的官商合办性质的茶场改为纯粹的经营公司,并交由贸易委员会管辖,以负责茶叶生产之增进及技术改良。主要措施有设置新茶场,改良经营,方便茶叶之贷款以及收购和运输,加强茶叶之推销以及对外贸易等等,期望以此推动中国茶业的发展。全面抗战爆发后,受战争影响,各地物资运输不畅,为此,国民政府又实行了战时经济统制政策,对茶业进行管制。安徽省则在屯溪成立了茶叶管理处,主要办理借贷资金、茶叶产制和收购管理,贸委会则负责运销。在双方的引导下,屯溪茶业进行了战时经济统制下比较系统的改造。其主要措施有:

一是成立战时统制机构,加强对茶业的管理。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安徽茶业响应统制号召并率先实行茶业统制。是年2月,在全国经济委员会农业处茶业技术讨论会上,安徽省政府代表即提出“祁红运销办法”一案,这被看成是茶业统制的先声,其最大目的是意在“打破中间者之剥削制度,而谋茶农之真正利益,从而达到整个复兴茶业之计划”。屯溪茶业响应号召并借机行事,在战时经济统制下通过加强管控力度、努力改良茶质、革新加工技术,并调整和拓展了贸易路线等措施,既扩大了茶叶生产,也提高了茶叶质量,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舒缓了屯溪茶业的危机。抗战爆发后,上海、南京相继沦陷,地处皖南山区的屯溪成为了沦陷区的后方,因此人口倍增,商贾如云,以致商业贸易异常活跃,茶叶销售也空前增加。而为了支援抗战,屯溪乃至皖南茶叶不仅全面实行统制,而且认真执行《安徽省内销茶登记暂行办法》,由中国贸易委员会皖南办事处、中国茶叶公司办事处和安徽省茶叶管理处组成内销茶叶鉴定委员会,办理内销茶的贸易业务。凡内销茶,均须申请、检样和鉴定,合格后发运输证、鉴定证、检验合格证和运茶许可证,方可启运。同时还在歙县街口、祁门坑口等处,设立茶叶验查所,进行出境检查,从而使茶叶运输的统制工作落到了实处并有了实效。

二是推动茶业外贸增加,给予贷款政策优惠。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6月,贸易委员会颁布《管理全国茶业出口贸易办法大纲》。次年,财政部又对大纲进行修正。其中第七条规定:各省制茶厂及合作社需要资金时,得向贸易委员会订立贷款合约,贸易委员会至多担负十分之八,省方至少担负十分之二。贸易委员会希冀以此来维护茶叶生产,保障农商利益,促进外销。因此,贷款成为了茶业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在传统茶业的经销链上,茶叶贷款主要控制在洋行手中,因而容易导致层层盘剥或经销中断的局面。实行茶业统制后,茶业贷款之责主要由贸易委员会及地方政府承担。同年8月中旬,在绿茶运销负责人程铸新的推动下,屯绿贷款办法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具体为:贷款平均每箱二十元,正货与副货之比例标准为2:1;贷款后箱茶须立即出售或起运;申请出售箱茶须堆存本处堆栈。这种以多产多销,速制速运为宗旨,实施见箱贷款的方法,既保障了贷款的安全,又使茶号在出具已成箱茶的情况下贷得现款,从而使屯溪茶况“焕然一新”。根据1939至1940年办理绿茶贷款数量统计,当时,在主产绿茶的几个县中,休宁所获贷款最多,而休宁产茶又以屯溪绿茶为最主要。由此可见,屯溪茶业所获得的贷款资金是相对充沛且安全的,这有助于突破传统茶业经销中因资金不足而导致陷于停业的窘境。另有《休宁县茶叶公会档案》记载:民国三十年(1941年),“屯绿”出口的规模达到历史新高。这个时期生产“屯绿”茶出口的企业,由1931年的50户发展为183户,茶叶生产自有流动资金达180多万元(洋),安徽省茶管处登记在册的“屯绿”出口生产量达到13万箱,按每箱65市斤计算,出口能力可高达845万斤。

三是推进茶叶改良,扩大生产及增加品类。在战时茶业统制大纲下,根据贸易委员会的相关通则,各省先后创设统制机构,出台茶业政策,以强化对本省茶业的管制,屯溪亦然。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安徽省茶叶管理处投资五万元在高枧铁马山筹建“屯绿茶叶改良场”,建场的目的是开展茶树栽培的研究,改进、提高绿茶精制的水平。“改良场”先后买下铁马庙建成办公室、宿舍,还向村民购买土地20亩作为实验地,并向博村林场协商划拔林地390亩,作为垦殖茶园之用。负责筹建的潘忠义首任场长,以后是董少怀、丁符若、余怡生等人担任场长。此后,“屯绿茶叶改良场”隶属关系数度变更,建国后更名为“屯溪实验茶场”。茶业统制实施后,为了扩大茶叶生产,国民政府决议振兴砖茶。由此,相关机构于1941年8月,在屯溪投资成立了砖茶厂,在尝试压制绿砖茶的同时,主要还作绿砖茶研究及推广砖茶之制造。为此,砖茶厂不仅购备大量的原材料,而且还进行青砖制造以及砖茶的若干试验、研究。如在青砖制造方面,工人技术成熟后的效率,经过调整,每小时能出砖24块,每天工作10小时,一天能出240块(即10担),模型增加更可达300块。而在试验研究方面,经过多次探索和试验,砖茶厂青砖由原定五斤压制一块改压四斤十二两莊,效果较以前更好。此外,在干燥试验、蒸热试验、水分检验等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同时,屯溪茶业改良场为扩大产品销路,还积极试制红茶,在黎阳、隆阜、高枧一带收买民间茶叶,试制夏秋红茶多次,虽然与祁红相比稍有逊色,但也颇具特有色味。

四是改良茶叶品质,规定绿茶评价标准。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为改进屯绿茶生产,屯溪实验茶场举行了茶种苗培育的试验,包括开辟茶园、测定土力及广集茶品种之实验,初制之炒青试验,焙干之湿度试验,焙茶次数与水分含量试验等,以探茶叶品质改良的最佳方法,且在各项试验后,结果均显示良好。除此之外,改良场还设置绿茶精制工厂,场内购买制茶机器数部,通过着色茶之成分配合比试验,制作上等茶叶并选择最佳的着色方法,(注:“着色”非屯绿茶制作工艺,乃是制作过程中的辅助手段。)并试制箱茶。同时,改良场还筹设实习工厂,开创茶技初训班,并聘请相关专家对学员进行技术和生活指导,以培养制茶的初级干部。民国三十年(1941年)10月,初训班学生就在实习工厂完成了108担绿毛茶的精制,并先后匀堆装箱,总计装箱81件。这批实习茶的制作方式侧重工厂管理与技术运用,其检查结果显示“量虽少,质却较一般为高”。

在注重改良茶品质的同时,运委会驻屯办事处除将样茶编列密号外,还规定了绿茶的评价标准。每一花色,一律划分六等十八级,每级二分,每等六分,计高下相差为三十六分,以六十一分为最低限度,九十六分为最高限度,七十八分为标准分数,依其等级制高下,规定每类花色的最高价、最低价与标准价格。若其收购茶叶中出现品质优异或优劣不堪者,可随时增加或减低价格。而“屯绿”茶的娥眉、蝦眉、宝珠等花色茶类,则由评价委员会临时视品质之优次,给以相当价格。另外,茶政当局还取消了茶叶最高标准的设限,以最低标准作严格限制,在最低标准以下者,一律不收,并采取品质本位方式“依同一性质之茶,不分地域规定,同一价格及标准茶样,务须使之一律”,借此使茶叶评价合理化,以推动茶叶品质的改良

。四、改进的效果

茶业统制政策并没有遏制中国茶叶的外销困境,也没有根本改变屯溪茶业的衰落危机,然而却改变了过去那种茶农-茶商-茶栈-洋行的传统经销模式,推动了传统茶业由手工型向机械型转变。所以,屯溪茶业所实施统制后的结果,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加以考虑。从外销的角度来看,较之于战前,屯溪绿茶对外贸易并没有因茶业统制而走上正轨,其外销箱量仍呈衰败之势。据统计:1911年,屯绿外销产量为21万箱,而后总是徘徊在10-20万箱之间,至抗日战争前,仍有25万箱左右,然在以后却是逐年下降,至1948年,外销“屯绿”仅有2.9万余箱,着实是惨不忍睹。实际上,受战争环境及国际茶业竞争的影响,中国茶业对外贸易在整体上并没有因茶业统制而改变衰势的局面。统制后1939-1941年,出口数量虽然是时有增加,但是与战前各年出口茶量相比,其产量无疑是呈下降趋势的。可见,屯溪茶业贸易与中国茶业整体的对外贸易具有一致性。但是,从短时间范围来考察,茶业统制政策无疑也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效应,如1935-1941年,各年份“屯绿”产量涨跌不一,但在1938年却是产量最多,该年仅屯溪一地产量即有102700箱,估算合59090担,占“屯绿”总量的56%。

1938年以后,虽然亦有涨跌,但是对比前后几年的数字,至少可说明茶业统制对遏制“屯绿”的颓势,推动“屯绿”的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一可作参考的数字是“屯绿”在统制前后的趸售价对比。1939年,贸易委员会对屯溪绿茶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所评各叶,中心价格,无一不在水准以上;他如品质优异者,亦莫不破格列等”,且此次评出各优异茶,均超过此前原定的最高价格。1939年,“屯绿”茶价不仅高于1938年,且价值更大。此外,在1939年的评估中,“屯绿”茶评定价位不仅高于战前在上海的售价,而且还高于战后在香港的售价,这足以保证茶商的生产成本及应得利益。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茶叶统制政策对改良屯溪茶叶品质,提高屯溪茶叶价位以及提高茶农、茶商的收入都可谓是有益之举措。

茶叶统制政策对屯溪茶业的另一影响在于茶叶贸易路线的开拓。从民国初年至抗战前夕,屯溪外销绿茶主要运往上海销售。抗战时期,随着沪、浙的沦陷,外贸路线则由海道转运香港,由香港富华公司统销。当然,较之于抗战前,屯溪绿茶外销路线不仅是变长了,而且是更为复杂了,具体表现是运输费用更加昂贵。另外,因为政局动荡,战乱频仍,茶叶销路也是时常受阻,只是囿于战争环境的特殊情况下,屯溪茶能利用茶业统制政策,适时调整自身经营模式,开拓新的贸易路线,作出积极的努力和改进并期望有所改善,至于改进效果也只能是“听天由命”了。然对于其茶业经济的发展来说,不仅是利大于弊,也是“举足左右,便有轻重”的一次变革洗礼!

结语

民国时期,屯溪茶业所面临的危机也是华茶不得不面对的困境。国民政府推行茶业统制,通过动用国家力量,加强对茶业市场的干涉,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那种茶农-茶商-茶栈-洋行的传统经销模式。这对于将茶商、茶农从过往层层盘剥的畸形市场中解放出来,应该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这个背景下,屯溪茶业利用战时茶业统制的契机,推行一系列改良改进措施,如革新制茶工艺,加强技术培训等。这对提高茶叶产量,改善茶叶品质,增加出口数量,无疑是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从外销的角度看,屯溪茶业并没有因茶业统制而改变衰败的现状,更没能因实现行茶业统制而摆脱产业的颓势,只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屯溪茶业的破产。同时,以制茶技术而言,屯溪茶业则是为传统茶业由手工向机械转变并趋向精制化、专业化转型打下了基础。

文/樵夫

(来源/《徽茶》2022年6月刊)


找到约1,131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45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