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民国时期品牌的普洱茶

找到约189条结果 (用时 0.013 秒)

六大茶山:跨越世纪的时光之约,东方味道该如此!


西/露/谷/花

云南白茶

西露谷花本就诗意

配以月光白一级的原料

一芽一叶,芽头肥壮

芽毫如月光般皎洁银亮

其香气正似其名

浓烈又含蓄,张扬又不失矜持

汤色金黄透亮,滋味清甜馥郁

如同甘露融入茶杯默默滋润心灵

深/秋/金/蝶

滇红茶

深秋时节

金蝶纷飞

这款茶再适合

不过这个季节

采用滇红茶特级原料

化身云南·凤庆的精神坐标

以一种情怀、一种信念

让甜润入喉,花香入心

一盏再话滇红传奇

凤/山/春/尖

普洱茶熟茶

追溯历史

春尖由来已久

“凤山春尖”曾是

云南茶叶中的极品

六大茶山在秉承传统的同时

不断创新,薪火相传续新光

满溢民国时期,浑然天成的韵味

汤色红浓明亮,滋味醇滑香甜

如同一位阅历丰富的长者

不断随着岁月的积淀

更加熠熠生辉,光彩夺目

六大茶山的俊昌集萃

首次收录精制三款世纪珍茗

与天下爱茶之人共饮!

一岁一喜乐·茶香暖时光 2022年记忆深处的六山味道!

2022 转眼即逝,又到一年回顾时

对茶品的高标准高要求让我们紧密相连

也让六大茶山每年的年度新品

成为茶友们共同的期待

那今天,一起下滑开启回顾之旅

感受这一年那些记忆深处的六山味道!

01. 贺 开

2012年开始,采摘自贺开古庙片区的珍稀春茶

在贺开标准化的仓储条件下进行秘藏陈化

11年的时间,共有1.5吨左右的珍贵原料

《贺开》就由这不同年份的春茶拼配而成

将贺开核心古树茶的韵味凝聚在一饼之中

精中选优的原料,让口感韵味更上一层楼

浓烈的山野气韵,层次逐渐丰富饱满

醇厚回甘,极具代表性的花果香

会在口中慢慢绽放,不断盛放贺开之味

收藏界的

王者代表

02. 昔 归

Part.02

昔 归

六大茶山首款《昔归》量少而精

限量发售1000饼,全程可溯源保障真正茶源

精选临沧·昔归古树茶为原料,品鉴收藏皆为上品

《昔归》内质丰富,香气高锐,伴有明显的兰香

一开封,一冲泡,身心便被深深地打动

滋味厚重,汤感柔顺,特别是沉香鲜爽的喉韵

茶气强烈却又水路细腻,伴随着不断的回甘

低海拔之王

临沧独特代表

03. 经典再现九九班章老树圆茶

六大茶山成立20周年的重大时刻

阮殿蓉女士作为班章老树圆茶(黄DY老树圆茶)

班章大白菜的首创者

时隔24个年头,带领研发团队

原配方复刻班章老树圆茶

再现当年传奇上乘的滋味品质

以一杯时代臻茗,致敬时代

香气滋味的层次感,就犹如它的名字

喝下喉中后劲强而霸道,正如体内的醇厚之力

承载着茶友们对班章的热爱

茶气聚集头顶,强劲的牵引力令人回味

经典再现九九班章老树圆茶

04. 经典再现九九易武老树圆茶

采用1999年易武老树圆茶原版复刻

选料、制茶工艺上更加精进

巅峰之香,凝聚易武之精粹

《经典再现九九易武老树圆茶》

见证经典配方与工艺探索的无限融合

以“香甜水柔”出众,香得鲜活

花蜜清香与兰香已融入茶汤中

滋味层次丰富,耐人回味

喝过便知它的珍贵,会是传家、传世之佳作

经典再现九九易武老树圆茶

05. 经典再现九九贺开老树圆茶

甄选贺开古茶园的优质普洱茶原料

采用班章老树圆茶(黄DY老树圆茶)

易武老树圆茶(红DY老树圆茶)的古法古方

再现老树圆茶体系的生产工艺

配方技术、压制时间等

匠心巨制《经典再现九九贺开老树圆茶》

茶汤饱满喉韵绵延,入口醇厚回甘

这是老树圆茶古法古方带来的灵气

热水与茶相接的片刻时间

叶片重新舒展,恢复枝头上的鲜活

贺开的所有韵味全藏这一杯里

经典再现九九贺开老树圆茶

06. 经典再现九九傣文青饼

阮殿蓉女士作为“99傣文青”的首创者

决心原配方复刻当年的传世佳茗

《经典再现九九傣文青饼》由此诞生

承载一代茶人对普洱茶最深厚的热爱

传承后世,经典之作的品质担当

茶投进热水中,几秒就能闻到茶香

香气干爽纯净,花果香沁人心脾

汤体厚实饱满,喝下去身心舒展

持续不断回甘,喝过就忘不了!

经典再现九九傣文青饼

07. 俊 昌 集 萃

《俊昌集萃》集结俊昌号百年的经典产品

首次将云南白茶、滇红茶、普洱茶熟茶三合一

将俊昌号百年底蕴体现得淋漓尽致

西露谷花 【云南白茶】

配以月光白一级的原料

一芽一叶,芽头肥壮

芽毫如月光般皎洁银亮

其香气正似其名

浓烈又含蓄,张扬又不失矜持

汤色金黄透亮,滋味清甜馥郁

如同甘露融入茶杯默默滋润心灵

深秋金蝶 【滇红茶】

采用滇红茶特级原料

化身云南·凤庆的精神坐标

以一种情怀、一种信念

让甜润入喉,花香入心

一盏再话滇红传奇

凤山春尖 【普洱茶熟茶】

“凤山春尖”曾是云南茶叶中的极品

六大茶山在秉承传统的同时

不断创新,薪火相传续新光

满溢民国时期,浑然天成的韵味

汤色红浓明亮,滋味醇滑香甜

如同一位阅历丰富的长者

不断随着岁月的积淀

更加熠熠生辉,光彩夺目

08. 中茶六山·滇红系列

云南凤庆是著名的“滇红之乡”

所产的大叶种滇红茶更是闻名中外

六大茶山诸多爆款红茶圈粉无数

专业茶师优中选优,精心制作而成

彰显红茶典范价值的经典之作

旧时历史上的普洱茶老茶庄

民国时期,是茶庄大发展的时期。这种发展得益于茶叶产地的扩大,得益于茶叶新形制(沱茶、红绿茶等)的诞生。但是,整个民国到底有多少茶庄,由于时间久远,统计不完善,档案的缺失等很多原因,很难说得清。

当然,尽管有这么多困难,我们还是可以利用某一时期某地的茶庄数,大体掌握那一时期当地茶庄的情况。从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民国后期,昆明的茶庄大约维持在四十五家左右;思茅茶庄在民初为二十多家,民国十二年仅剩十二家;易武如果算上当年整个县境内的茶庄或小作坊,大约三四十家;下关在1945年前后为四十家左右;勐海(含当时佛海、南峤两县)和景洪(当时叫车里)最辉煌时约三十家。至于景谷、石屏、猪街、顺宁(凤庆)、鹤庆等地,虽然也有很多茶庄,但由于很多是分号,因此很难统计具体数字。

这里,我们所说的茶庄不是茶铺,茶铺只有固定门面,零售茶叶;不是茶馆,茶馆则主要销售茶水;茶庄应该是自己做茶、卖茶同时有自己商标的茶叶生产或销售企业。

茶庄可以说是民国的一道风景。从清末到公私合营,是云南茶庄(茶号)风起云涌的时代,众多的茶庄围绕着普洱茶,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的活报剧,一直影响到现在。下面,笔者按地区划分,在众多的茶庄中挑选出十个,做一个简略的介绍。

勐海

洪记茶庄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茶庄,它的总号是云南赫赫有名的大商号洪盛祥,老板是腾冲董家,主营业务是石璜和大烟。1923年,由于从勐海经过缅甸、印度进入西藏的新茶路的发现,腾冲董家决定到勐海(当时叫佛海)成立茶庄,他们聘请同乡叶安年为茶庄经理。

那时的勐海还是蛮荒一片,到处是原始森林,老虎、豹子横行,虽然茶叶产量很大,揉茶的茶庄只有两家,一个是张棠阶的恒春茶庄(1910年创建),另一个是李云生创建中的云生祥,两家的资金都不充裕。洪记茶庄挟着总号资金的优势,一建就是勐海最大的茶庄。他们两盘灶(后增加到六盘灶)同时蒸压茶叶,主要产品是藏销紧茶,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班禅紧茶,少量生产方茶。

同时,他们在缅甸景栋、仰光、印度加尔各答等地都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因此他们可以用资金优势和渠道优势操纵印度、缅甸和勐海的市场,挤压勐海的中小茶庄,逼迫他们以低价将自己压制的茶叶卖给洪记。洪记的产量很快就达到每年四五千担。

洪记茶庄的示范效应带动了资本的进入,随后,鹤庆张家的思茅恒盛公、边地的各土司以及其他各种势力的资本也冲进勐海,到1937年,勐海茶庄达到二十多家,洪记的产量也达到每年七八千担。

抗战时期,日本占据缅甸,交通阻断,洪记在印度大吉岭建立茶厂,生产紧茶。新中国成立前夕,洪记迁入缅甸。

可以兴茶庄是玉溪人周文卿(名丕儒)创建的。1914年,思茅厘金局二等办事员周文卿押着一百担官盐,进入勐海,开始了接近四十年的普洱茶生涯。这一年,他在勐海收购散茶300担,运往思茅。

1925年,周文卿成立自己的茶庄可以兴茶庄,并于1927年开始设灶揉茶。当年揉制可以兴字号圆茶八十余担,全部卖给李云生;另外揉得紧茶二百八十余担,紧茶则卖给了洪记。

随后几年,可以兴继续发展茶叶生产,虽然他不是勐海最大的商号,但由于他为人仗义,热心公益,同时拿得起放得下,多次参与调解政府与广西籍叛军之间的矛盾,深得商界同行的认可,被委以佛海(即勐海)商会主席。

随后,他和李拂一联手发起成立“佛海茶业联合贸易公司”,将当地的中小茶庄联合起来,摆脱洪记和思茅恒盛公两大茶号的控制,自己将紧茶运到印度葛伦堡销售。此时,周文卿建临街铺面31间,捐赠房租兴办学校;同时,他拿出茶庄的利润和公司的提留,成立佛海“近代图书馆”“佛海医院”,并组建车佛南联合县银行以及电灯公司,提高边地的生活质量。

1942年,周文卿到澜沧、景谷躲避战火,此时,茶庄由他的几位如夫人负责维持。

抗战胜利后,周文卿回到佛海,继续经营可以兴茶庄。可以兴圆茶出口一直维持到新中国成立后的1952年。

易武

乾利贞号茶庄是云南最著名茶庄,成立于19世纪60年代。早期,乾利贞号主要经营倚邦茶,民国时期,它和宋聘号合并,共同经营易武、猪街等地的普洱茶,是香港、新加坡等地普洱茶价格和质量的标杆,香港普洱茶的价格以乾利贞号、宋聘号为最高。

由于乾利贞号(含宋聘号)的经营者是大名鼎鼎的特科状元袁嘉谷家族,因此乾利贞号又是南最有文化的茶庄。清末,袁嘉谷的三哥袁嘉猷负责乾利贞的经营,同时,他还当选云南商务总会帮董,在商会有较大的发言权。

1913年,袁嘉谷的弟弟袁嘉璧接手乾利贞,同时,他还是茶帮的总管事和石屏商务分会的总理。当时,乾利贞把总号设在滇越铁路的枢纽蒙自,在昆明、石屏、思茅、易武、猪街等地设有分号,他们把经营重点放在普洱茶出口上面。

即使到了今天,我们仍能看到乾利贞号留下来的茶品和文字,题刻在石屏县文化广场主牌坊上的“云根文彩”几个字,原是袁嘉谷给茶帮昆明总部的题字;而宝瓶如意商标上写有“乾利贞宋聘号”的蓝标宋聘,在2011年更卖出了每筒三百多万的高价,并且还有继续上涨的趋势。可以说蓝标宋聘是我们穿越时空认识那个时代普洱茶的桥梁和瑰宝。

同庆号是目前我们所知道的易武成立最早的茶庄,1884年由石屏刘姓茶商创建。清末,刘家娶了易武土司的女儿,而易武土司没有男继承人,因此,刘家继承了土司的很多权利。商业成功后,他们在石屏的云泉路修了一座豪宅(新中国成立后曾作为石屏县医院多年),豪宅的背后是他的另一个亲家石屏杨家的大院,两家曾一度联手经营。

同庆号在石屏的总号曾用同庆号、福来祥(福来祥总号曾设蒙自)之名。1924年,福来祥经理刘嗣曾(字鹤年)担任了云南总商会帮董,代表茶帮参与商会事务,这对提高同庆号刘家的地位大有帮助。

出名的产品往往是仿冒的首选,民国初年,已有人仿制同庆圆茶在昆明出售。新中国成立前,同庆号是易武三家有能力使用自主品牌大量生产产品同时外包揉茶业务的茶号之一,它的出口圆茶在香港卖价仅次于乾利贞号和宋寅老号,是第二等茶的代表品牌。

昆明有同庆茶行,40年代颇为活跃。

思茅

雷永丰号是民国年间思茅最著名的茶庄,它的创办人是石屏人雷逢春。目前我们无法考证雷逢春发家的细节,只知道雷逢春的企业名称、牌印(相当于商标)很多,比如泰丰祥、雷永丰、雷朗号、新春老号、双印雷朗号、广发祥、春华祥等,1916年,雷永丰为防止假冒,在他的每一饼茶的内飞和大票上加印了“鹤王”商标。

1912年雷逢春当选思茅第一届商会会长。随后,他那个当过县令的长子雷恩溥(字沛周)担任了云南商务总会公断处长,后升为副会长。这一时期,雷家还在昆明经营川烟、烟土,生意非常兴旺。

雷家的经营靠口碑,靠货真价实,他们做的七子圆茶往往比别人家重,而价格并不比别人的高,因此,销路很好。民国初年,雷永丰是思茅的第一品牌。

江城

敬昌号的出现比较晚,它是河西(今通海)马家的大商号原信昌的墨江分号源馨茶厂的商标。源馨茶厂压制圆茶大约始于1941年,主要揉制江城、易武的茶叶。

在此之前,他们当作副业经营一些散茶。敬昌号圆茶主销香港、泰国,创建品牌时期,价格非常低,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检验,他们进入仅次于宋聘、同庆之后的第三梯队,在香港站住了脚跟。

敬昌号的黄金时代是1945-1946年,他们依仗总号丰厚的资金基础,在抗战时期低价大量收购各号加工好的圆茶,全部销往香港,获利丰厚。抗战后期,江城的茶叶或撂荒,或被砍伐,抗战胜利后所剩无几。

此时,敬昌号更多地采购易武茶压制圆茶。他们的收购活动持续到1950年代,那时,他们和乾利贞是少有的几家在收购茶叶的茶庄。随后,因在镇压反革命运动中茶厂经理李文相被枪毙,结束经营。它的总号原信昌一直经营到公私合营时期。

下关

永昌祥是1903年大理喜洲白族商人严子珍等集资成立的商号,主要经营茶叶、生丝、布匹、山货、药材等。在茶叶方面,最初他们经营散茶,1916年,他们发明了每筒五圆,每个重9两的窝头形的沱茶,并生产沱茶十担,销往四川。随后,他们在重庆、自贡、汉口等地大力宣传,使沱茶完全取代了圆饼茶在内地的地位,成了云南内销名茶。

永昌祥的业务范围非常广,他们在香港、印度、缅甸、四川叙府(今宜宾)、康定等地设有分号。20世纪30年代,永昌祥曾尝试在缅甸、美国宣传沱茶,但缅甸市场不接受沱茶,美国则认为所需广告费用太高,不值得投资。

1923年,他们注册了松鹤商标。由于在原料阶段管控严格,多用勐库料,精选凤庆料,认真拼配,永昌祥生产的沱茶(商标为松鹤)、藏销紧茶(商标为狮牌)、散茶均是各销售地的价格翘楚,其他茶庄,只能在后面跟随。

永昌祥国内各号,在公私合营后全部并入进出口公司系列。

复春和是大理喜洲白族商人尹聘三1925年创建的公司,经营茶叶、烟土、进出口贸易、土产、药材等。1937年,他们得到同为喜洲四大家的董澄农的资助,业务急剧膨胀,也晋升为喜洲四大家之一。他们雇佣大量工人拣选茶叶,压制沱茶、紧茶等,它的沱茶商标为鹰球牌、金钱牌,紧茶为狮球牌,小饼茶为富贵根基图。

他们非常注重信誉,注重产品质量,如果茶叶在运输过程中受潮、霉坏,哪怕是买主没有发现,他们也要追回来,更换合格的产品。他们的茶叶在叙府和丽江销售价格仅次于永昌祥,是第二等级的带头人。

复春和还是喜洲电站、下关电站以及喜洲众多公益事业如医院、图书馆、中学等的参股者。

景谷

恒丰源茶庄是民国元年(1912年)由景谷纪家村人纪襄廷与本家纪人寿在小景谷街创办,民国八年(1919年)在昆明南正街设立分号,销售普洱茶。据纪人寿介绍,景谷过去不产茶,由于纪家于1880年提倡种茶,于塘房山播种数十万株,精心培植,数年后蔚然成林,可供采摘。民众群起仿照而大量种植,使景谷乡大量荒野变为茶园,昔日穷乡僻壤变为商贾云集之地。

沱茶发明后,景谷也参照下关的做法,生产沱茶,它的沱茶(亦名景沱),与下关沱茶(又叫关沱)工艺用料均有区别。关沱每筒五枚,景沱每筒四枚;同是上等茶,关沱比景沱用料高一个级别,汤色也不同。恒丰源经营的茶叶应该是散茶为主,景沱为辅。

从资料上看,恒丰源除经营茶叶外,也进行民间集资,颇有些地下银行的味道。

昆明

宝森号茶庄成立于1871年,是近代昆明成立最早的茶庄,老板李楷(字裕生,号子端),从九品衔。清末,它有半官营性质,当时的名称是滇省宝森号茶局,负责到茶山收购茶叶在昆明重新分拣、压制贡茶。清末民初,宝森号一直是省城茶叶界的领袖。1909年,他们还在北京成立了分号,叫庆森隆。1916年,宝森号创始人李楷因年老多病辞退总商会芦茶帮帮董的职务,所遗帮董一职由协茂号秦光玺充任。

宝森号还是民国初年的茶叶培训所,他有意无意地培育了很多茶叶经营人才。1918年,宝森号结束了北京分号,原派驻北京分号的李楷幼子李苏仲在昆明开设公益茶行,与宝森号分家。一些曾在宝森号服务过的伙计,后来都开设了自己的茶庄,比如骆受之开设义兴昌号,宋锡五开设复春茶庄,汪汝清、汪汝义兄弟曾任中茶技师,后开设自己的茶庄宝龙茶庄。

宝森号的产品主要有:大龙团、五子圆茶、七子圆茶、方茶、散茶等茶品,民国后期,它也加工沱茶。

公私合营时期,宝森号并入昆明百货公司,它的员工中,蔡玉德等人去了勐海,柴秀珍等女工则留在昆明茶厂。

注:内容来源普洱杂志,作者杨凯,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72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7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