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界盛事丨第十五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在株洲茶陵隆重举行

 

中国茶人最切肤之深的感慨就是“国运盛则茶运兴”,中国茶和茶文化的发展史证明了这一点,改革开放4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茶产业和茶文化的蓬勃发展更证明了这一点。

“唐宋元明清,自古喝到今。”周国富说,择其要者,数千年的中国茶和茶文化发展史,曾出现过三个高峰时期,也正好与国运鼎盛的轨迹相合。

 

中国历史朝代茶运简史

中国茶文化有三个高潮期:汉唐、两宋以及明清前中期。

中国历史上茶和茶文化的下行轨迹都发生在各个朝代的衰败没落时期,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茶和茶文化自然惨遭厄运。鸦片战争失败后直至民国,政府腐败,战乱不断,是中国茶产业和茶文化的极度衰弱期。此时,英国人最终完成了中国茶叶向印度、斯里兰卡等地转移种植和加工的计划,使中国茶产业经济惨遭严重打击,严重丧失了中国茶和茶文化在世界的话语权和竞争力。至新中国建立初的1950年,中国大陆(未含台湾)茶叶产量仅为6.52万吨,其中内销4.56万吨,外销1.96万吨。

快车道上的复兴振兴期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茶和茶文化进入恢复性发展期,改革开放四十年中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进入了快速发展的复兴振兴期。

从茶产业发展数字看——

1980年,中国大陆茶叶产量为30.37万吨,其中茶叶出口为10.79万吨;至2011年茶叶产量上升到162.32万吨,为1980年的5.34倍,其中茶叶出口32.26万吨,为1980年的2.99倍;至2017年,茶叶产量达到261万吨,为2011年的1.61倍,其中茶叶出口35.5万吨,为2011年的1.1倍。2017年是中国茶和茶文化发展值得赞赏的一年:茶叶产量显著提升,干毛茶总产值达到1907.6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名优茶产量与大宗茶差不多,但总产值达到1427.8亿元,为大宗茶的2.98倍;茶园面积快速增加,已达4500万亩,茶园生产进一步优化,无性系良种面积占58.6%,比上年提升2%,有机茶园占7.2%,提升1%;市场销售额达2353亿元,增幅为9.54%,高端茶价格平稳,中低端茶价格齐升;茶叶安全质量提升,2017年国家食药监总局对全国茶叶及相关制品三个季度抽查合格率平均高于99%,2018年1月达100%。

从茶和茶文化发展成就来看——

茶区茶和茶文化已经成为经济产业、民生产业、生态产业、文化产业、富民惠民产业,是我国重要的国计民生。各地党委政府都把科学发展茶产业茶经济提升到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富民惠民、全面小康和健康中国、高质量发展、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高度,重点扶持,推动发展。近年来,中国茶产业发展重心逐步向中西部转移,目前,茶园面积最大的是贵州、云南、四川、湖北、福建五个省,增加最多的是贵州、湖北、陕西、江西四个省。同时,各地对茶的科技教育、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产品开发以及茶文化宣传普及等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涉茶和茶文化的高等院校、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成倍增长,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和成果转化率明显提升,大的茶业龙头企业纷纷设置科研机构,茶和茶文化各类人才后继有人;茶企业跳出茶叶做强产业,从做精做优茶叶六大品类茶走向融喝茶、饮(料)茶、食茶、用茶、玩茶、事茶等为一体的六茶共舞,三产交融,跨界拓展,全价(值)利用形成共识,文化链、科技链、价值链、效益链同长共进,成果丰硕;茶和茶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五进”活动,全民饮茶日活动以及斗茶、赛茶等群众性宣传普及活动方兴未艾,茶为国饮,健康消费理念深入人心,认知中国茶的外国朋友越来越多,茶文化事业繁荣兴旺。2011年全国茶消费人群为4亿,2017年底已近5亿;2005年全国年人均茶叶消费量为0.48公斤,2015年达到1.1公斤。可喜的是20-30岁的年轻消费者在稳步增长。茶叶市场经销正向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茶消费方式也正在从传统的品饮方式,走向茶饮料、茶食品,茶生化用品,茶艺术品、茶旅游休闲养生,茶文化艺术活动于一体的多元消费、立体消费、时尚消费、品质消费、健康消费时代,全方位、立体式地发挥着茶和茶文化的养心健身、雅俗尚乐的功能和价值。

从茶和茶文化的发展态势看——

党中央对我国“三农”以及茶和茶文化工作高度重视。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党中央先后就“三农”工作发了11个“一号文件”,特别是2017年中央的第11个“一号文件”直接写上了茶产业科学发展的具体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懂茶爱茶,重视茶和茶文化,巧妙运用茶和茶文化治国理政、协和万邦,他在两年多七次出访中八次说道茶和茶文化,还给第一届中国国际(杭州)茶叶博览会发来贺信,给中国茶人以极大的鞭策和鼓舞,是中国茶人学习的好榜样。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正是盛世兴茶的好时期。盛世兴茶,中国茶人勇于担当,自强不息,着力弘扬“自信、诚信、匠心、创新”的新时代茶人精神,强品牌、提品质,重安全、求健康,大兴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品质茶,大兴为走好“一带一路”满足世界茶人美好生活需要的中国茶。

大国小农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农情,小农生产方式是我国茶业可持续发展需要面对的现实,探索构建小茶农生产融入现代茶业发展新模式,至关重要。致力培育和扩大新型龙头茶业经营主体,精致培育“小而美”的文化茶业企业群,深入推进以利益链联结融合为基础的茶农组织创新,以科技人才链支撑为核心的茶全产业链科技创新和品牌创新,以新理念和茶文化自信为引领的文化创新和自主创新的探索实践,正在各地积极展开。今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研究重点是总结中国“三安——浙江安吉、福建安溪、湖南安化县域特色发展路径(模式)”,目的就是要用中国智慧、中国气派探索一条中国特色区域发展的茶业可持续发展之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兴了一个产业”,中国茶业科学发展的潜力无穷,中国茶人更要作出积极探索和创新创造。    

 

再创茶业强国任重道远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茶和茶文化正走在振兴、复兴的大道上,中国已是茶叶大国,但还不是茶业强国,再创中国茶业强国辉煌任重道远,中国茶人尚须努力。

与世界茶业强国比较,中国茶业还是大而不强、大而不精、大而不彰。主要表现在:一是我国茶园面积约占世界茶园面积的50%,但产量约占30%,在世界前八位产茶国中(中、印、斯、肯、印尼、越、日、土)单产是最低的(他们约高于中国的1.5-2.6倍)。二是中国茶叶在国际茶叶市场上品牌不响,以原料茶和低端茶出口为主,缺少国际话语权和竞争力。近年来中国茶叶出口量徘徊在35万吨左右。2017年茶叶出口平均价格仅4.54美元/公斤。三是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程度低,大国小农特征明显,全国名优茶品名超过1500个,但名牌不多,有名牌规模也不大。四是综合利用和深加工程度低。日本茶饮料、茶食品等深加工产品消费达40%,仅茶食产品就有几百种,在食品、医药、化工、服装、饲料、轻工、化妆、油脂、旅游等方面的深加工产品十分丰富,而我国茶叶仅有5%用于综合利用和深加工等。

 

盛世兴茶重在四大突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茶人要在改革开放四十年振兴、复兴发展的基础上,以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中心,以建设茶业强国为目标,放眼世界,改革创新,重点展开四大新突破,致力盛世兴茶。

1.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在提升茶产业现代化发展程度上有新突破。在政府层面,要全面理顺茶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破解大国小农、管理多头的难题。尤其在壮大茶业发展体制机制上,要着力探索构建小茶农生产方式融入茶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区域性或跨地域性的特色模式创新,实行文化链、利益链、科技链、营销链等的联动融合发展,使茶和茶文化达到大而强、大而精、大而彰和富民惠民利国的茶业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提升文化自信和科技创新,在强健茶业发展双翅(膀)上有新突破。文化兴则茶业兴,科技强则茶业强。坚定坚守茶文化定力,迸发创新创造活力,用信心、诚信、匠心、创新事茶,担当茶业强国重任,做好品质茶、健康茶、文化茶、品牌茶。不要自夸颜色好,只求茶香满人间。从品种到茶园,从加工到营销,从茶资源到美好生活多元需要,科技、人才和文化是制高点、致胜者。创新科技体制机制,培育各类人才,联动相关学科,强化研发开发,做精六大品类,精彩六茶共舞,用文化链、科技链推动产业链、价值链、效益链的联动效应,促使茶业三产交融,跨界拓展,全价利用,造福人类。

3.强化标准和品牌创新,在打造国家级世界级品牌上有新突破。品牌是认知的名片,消费的门牌。中国茶业不仅要有地方的知名品牌,更要打造国家级、世界级的知名大品牌。品牌要重标准、求品质、塑诚信、讲规模,切实解决有品无牌,有牌少量,多而不强的问题。茶业强国必须是品牌强国。应当进行一次品牌革命,用中国智慧、中国气派,着力打造一批国家级和世界级的响亮品牌。

4.创新营销文化,着重在三个营销方向上有所突破。俗话说,种茶不易卖茶难。营销不畅,茶业大国深受其害。营销开路至关紧要。着重在三个营销方向上用心发力:一是主攻内销,继续倡导茶为国饮,大力提升品质消费、健康消费、多元消费。中国人口规模大,是茶的消费大国,消费潜力巨大。2015年我国年人均茶消费量为1公斤,比2005年增长一倍多,如果到2025年再翻一番到2公斤,将是一个了不起的消费业绩。二是拓展外销。文化引领,品牌开路,深入研究世界各消费国的茶饮文化,了解其用茶的口味和消费习俗,把适应消费与引领消费结合起来,在积极扩大原料茶大众茶出口的基础上,创新拓展多元营销渠道,用心营销中国品味茶,努力使中国茶和茶文化走好一带一路,走进世界。三是六茶共舞、三产交融、跨界拓展、全价利用,充分发掘茶资源开发利用优势,大力发挥消费潜力。市场是立体的,创新营销文化可以创造市场,引导消费,促进生产。创新营销文化,综合开拓茶业发展空间,是一篇需要花心思、下功夫做好的大文章。

 

 

2

 

 

 

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湖南省茶叶学会理事长、湖南农业大学教授萧力争:

《茶陵:茶祖文化的发源地》

▲湖南省茶叶学会理事长萧力争

只有深刻挖掘中国独特的茶文化,把弘扬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与新时代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主旋律结合起来,古今融合,中外交流,才能真正推动茶和茶文化惠民惠国惠天下。

茶陵是全国唯一以“茶”命名的行政县,不仅有着深厚的茶文化积淀还有极具规模的茶文化产业。作为株洲地区茶产业发展的重点板块,茶陵近年致力于茶产业的发展,大力挖掘茶祖文化,已建立茶叶基地3.2万亩,其中采摘面积1.98万亩,年产量1240吨,产值2.52亿元。“茶祖文化、茶祖精神既是远古先民‘勇于探索、甘于奉献、开启文明、恩泽后世’的宝贵遗产,又开启了识茶用茶之先河,奠定了茶和茶文化实用功能和文化价值的基石。”论坛上,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湖南省茶叶学会理事长、湖南农业大学教授萧力争将茶祖文化的精髓娓娓道来。

 

杭州市茶文化研究会会长何关新:

《茶让杭州有滋有味》

▲杭州市茶文化研究会会长何关新

茶,让杭州有滋有味。一杯龙井茶,从古喝到今,“西湖龙井”演绎了和丰富了杭州的历史文化,使杭州成了一座有茶史的城市。不仅于此,杭州市茶文化研究会会长何关新还说,目前,杭州遍布有近1000余家茶楼、茶馆,亮化和美丽了杭州的运动休闲风景;茶也涵养和助力了杭州的乡村振兴,它作为重要载体和抓手,助推兴农富农。一座城市有茶相伴是幸福的,杭州要将茶叶作为经济发展的绿色产业,集种植、创新业态,融科技、文化、旅游等多元要素,使茶成为地区发展的驱动力、催化剂。

 

国际名优茶协会主席,美国七碗茶联合公司董事长。奥斯汀·霍吉:

《世界对中国名优茶的看法——中国进入现代国际名优茶市场的途径》

▲国际名优茶协会主席、美国七碗茶联合公司董事长奥斯汀·霍吉

中国茶走向全世界,他们对茶有着怎样的需求?国际名优茶协会主席、美国七碗茶联合公司董事长奥斯汀·霍吉在会上分享了一个困惑:“美国作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国,在这里随处看见中国商品,但却很难找到中国名优茶。”他谈到,中国是世界上制茶工艺最好、产茶数量最多的国家。但是由于产销不平衡,中国顶级茶叶和茶文化并未真正走向世界。奥斯汀·霍吉结合美国咖啡的发展历史为我国茶产业发展带来启示,要打开中国茶的国际市场,除了做好优质茶,更要做好茶消费,茶推广。

 

“环保中国茶交流会”委员会常务副主席清水真理:

《日本的中國茶需求、市場多樣性以及展望》

 

▲“环保中国茶交流会”委员会常务副主席清水真理

“环保中国茶交流会”委员会常务副主席清水真理结合了日本的四个案例,讲述了日本有很多中国茶的爱好者,但目前日本对中国茶文化、茶知识的认知有限。她坦言,如果能做好中国茶知识的传播,中国茶在日本市场一定有无限潜力。

 

新加坡留香茶艺流派创始人李自强:

《新加坡茶业发展如何与世界接轨》

▲新加坡留香茶艺流派创始人李自强

新加坡留香茶艺流派创始人李自强用实例证实了茶文化推广的重要性。留香茶艺作为新加坡茶艺发展的领头羊,在亚洲多个国家已经有30多茶艺教室。他们注重教学理论和实践创新。通过“茶艺”这个媒介,他们将新加坡的茶文化推广到世界各地。

 

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周继红博士:

《茶与健康及人民美好生活》

▲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周继红博士

茶让生活更健康。茶是世界上仅次于水的第二大饮料,中国作为产茶大国。应该充分开发茶的各种功能属性,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周继红博士用精准的数据,讲述了茶叶是如何在日常的生活中发挥其健康属性,并分享了茶叶的功能成分与健康研究的最新成果,肯定了茶叶的健康养生价值,以此驱动茶产业的健康消费。

 

 

3

   

 

研讨会现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