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红茶怎么翻译

找到约22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茶识:世界红茶产地概况(一)

上回书说到了中国红茶的主要产地和相关的品种(茶识 | 中国红茶产地一览图)。

世界上主要的红茶产地除了我们一般的饮茶爱好者所熟知的中国、印度,斯里兰卡之外,还有几个非洲大陆上的国家,比如肯尼亚,马拉维,坦桑尼亚等等。这些红茶产地在地理,经济,或是历史文化进程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耐人寻味的渊源和关联。

在这个冬天,凤宁号公众号后台的小伙伴们,将人手捧上一杯滇红茶,从茶业人的视角出发,来跟大家唠唠世界红茶产地概况。

· 印度

首先说说跟我国同为人口大国的印度。

相较于中国,印度生产茶叶的历史并不算长。且印度开始种植以及生产茶叶的历史背后有许多涉及到殖民扩张活动,植物学知识,各种跨境族群间交流的故事,这些故事生动而复杂异常,本文暂且按下不表。我们就单纯谈谈印度如今的红茶产业现状。

在产量上看,印度、中国、斯里兰卡和肯尼亚是世界主要茶叶生产国无疑而印度的总产量是远超其他几个国家的,所以说印度如今是世界红茶的半壁江山也不为过。

印度红茶有三大产区,分别是大吉岭(Darjeeling),阿萨姆(Assam),尼尔吉里(也译做尼尔吉利)。大吉岭红茶,与我国的安徽祁门红茶和下文会介绍的斯里兰卡的乌瓦(也译作乌沃)红茶,并称世界三大高香红茶。

·· 大吉岭(Darjeeling)

概况

大吉岭是印度西孟加拉邦的一座小城,地处喜马拉雅麓的西瓦克利山脉,平均海拔为2134米。“大吉岭”这个名称是由Dorje(“霹雳”)和Ling(“地方”)这两个藏语词合并而成,翻译为“金刚之洲”,这是一块降雨量充足、昼夜温差大的多雾高地,特别适合茶叶种植。

茶园和采摘

大吉岭地区的茶叶种植以庄园形式进行管理,目前共有80多个茶叶种植园,分级比传统制法更加细致,以高贵典雅的芳香和独特的味道自成一派。

大吉岭红茶全年一般分三次采摘,3月至4月的采摘的被称为“First Flush”(初摘/春摘茶),春茶嫩芽居多,带有温和的清新香气,汤色呈金黄色。

5月至6月采摘的被称作“Second Flush”(次摘/夏摘茶),夏摘茶叶身饱满,味道香气比较圆熟、醇厚,汤色橙黄、明亮,气味芬芳高雅,上品尤其带有麝香葡萄味,口感细致柔和,既有香醇馥郁的芳香又兼有成熟水果的甘甜美味。

在7月至8月雨季结束后,就迎来了一年之中的最后一个采摘季,这个时期被采摘的红茶被称作”Autumnal/Autumn Flush“(秋摘茶),甘甜的味道浓厚,汤色呈现深红色。大吉岭红茶因其气味芳香高远,大部分茶园红茶适合清饮。

在上述的三个采摘季所出产的茶中,以5-6月的“Second Flush”(次摘/夏摘茶)品质最优,被誉为“红茶中的香槟”。

等级

这里结合一些图表和词汇,来说明一下以大吉岭红茶为例的,国外红茶常见的完整叶片红茶的采摘和分级标准。

*图源 北京茶友会会刊《小茶书 2021版》

来展开说一下上述两个图表。

如图所示的等级中,一般以等级后加数字以表示品相,比如FOP1,表示一级花橙白毫,1自然是代表在FOP这个等级里面最好的品相。FTGFOP精制花橙黄白毫,这个等级都为手工采摘,同样是后跟数字以表品相,FTGFOP1就是这个等级里面最好品相。有人玩笑性质地解读”FTGFOP” 为 “Far Too Good For Ordinary People”,意为普通人难以享受得到的奢侈品。这个等级在大吉岭红茶中都并不多见。SFTGFOP顶级精制花橙黄白毫,如果再后缀上1为,SFTGFOP1,有S又有1,即表示国外大部分红茶中的最高等级。这个等级可以说非常少见,能打上此标签的茶叶可谓凤毛麟角。相信梳理完以上的这些知识,茶友们在购买外国的完整叶片红茶时,就算在无法打开包装看到干茶,也无法品尝滋味的情况下,通过其所标示的英文加数字,就能基本判断这个茶叶等级和品质高低,并结合自己的需求来选择啦。今次的概况先侃到这里,下回书将通过印度的另一个重要红茶产地,阿萨姆,来细说CTC红茶是怎么一回事。人走茶不凉,下回继续聊啦~

这些茶知识你知道吗?

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不经过几年的磨练学习,很难成为高手。有些在茶圈混迹多年的朋友,也会经常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今天,小编收集整理了部分茶知识来跟大家分享,各位茶友、茶客、茶叶发烧友……聪明如我的你是不是也错了好几年呢?

01    Black到底是红,还是黑?

众所周知,“Black”是“黑色”的意思,可万万没想到,大家所熟知的“红茶”的英文翻译却是“Black tea”。

那么,问题来了!是我英文学得不好吗?还是外国人对茶不了解?其实是这样滴,红茶、绿茶是比较早出口到欧洲的,当时的红茶品种外形颜色偏黑。外国人自然而然就因外形特点而称呼它为“Black tea”了。

那么问题又来了!我们中国地大物博,红茶就叫“Black tea”了,呵呵~黑茶怎么翻译嘛?

02    红茶?乌龙茶?傻傻分不清楚!

“大红袍”光是听起来就红彤彤的,很红的感觉,实际上却是乌龙茶;而“安吉白茶”这个名字更容易迷惑茶友,一定要谨记:安吉白茶是绿茶,安吉白茶是绿茶,安吉白茶是绿茶。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03    毛尖茶

毛尖茶是茶叶外形的统称,各地有很多类型的毛尖茶,比如信阳毛尖。喝茶的人常会误以为毛尖茶就是绿茶,其实不然,比如“北港毛尖”、“沩山毛尖”,明明有一种浓浓绿茶味儿,却又是黄茶!

还有一个“东方美人”茶,它可是“以假乱真”的高手。不能简单地从名字下手,而是从口感出发!它发酵重,口感、滋味与红茶匹配度颇高,却是实打实的乌龙茶。

04    红茶越浑越好?

如果你稍加留意,就会发现,红茶的茶汤在冷掉后经常会变得浑浊起来。浑浊并不是一个玄妙的现象。

我们要走近科学——这是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TF、TR跟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咖啡碱形成的。当在高温(接近100℃)时,它们各自呈游离状态,溶于热水,但随温度降低,就通过羟基和酮基间的H键缔合形成络合物,茶汤就由清转浑了。

这就是红茶的“冷后浑”现象,与红茶汤的鲜爽度和浓强度有关。鲜爽度更好的高等级红茶,冷后浑的现象会更常见。

05   “金花”的真身其实是真菌

通常只有美丽的事物,才会被叫做金花。黑茶中的金花自然也不例外。它在显微镜下看起来就是一朵朵金色的小花,在黑茶的衬托下更加耀眼了。

茶痴们对此肯定早已了解,但小白们就会很奇怪“金花”是什么呢?它其实是一种真菌,叫冠突散囊菌,因为长得像花,所以还有金花菌这个别名。

“金花菌”除了能改变茶叶的“发香”特点,还有独特的对人体有益的功效,很受茶痴们的喜爱。

06    好茶叶和笑话一样,都是有梗的!

入门级的茶友一般是见不得茶叶有梗的。绿茶确实茶梗很少,因为绿茶采摘时讲究的是鲜嫩,嫩茶叶自然没有梗。

但对于乌龙茶、普洱茶、黑茶而言,在采摘时都要求是成熟的茶叶,所以茶梗的出现是再正常不过的了,而且好茶也是应该有梗的,无论是压制还是口感,都需要茶梗的存在。

哈哈,你信或不信,梗就在那里。而且国标对于黑茶的含梗量有着明确的规定,例如要求茯砖茶的含梗量在15%到18%之间。

07    茶泡沫可以减肥?!

泡茶时,茶泡沫干净丰富的茶叶是比较好的,这表示该茶叶内质丰富,无疑对人体有益。不过,也有可能是由干茶中的杂质造成的,所以要选择质量过关的茶叶哦!

 

茶泡沫主要是由茶皂素引起的,茶皂素有阻碍胰脂肪酶活性的作用。它可以通过阻碍胰脂肪酶的活性,减少肠道对食物中的脂肪的吸收,从而有减肥的作用。

08    叶底贴脸上,就是祛痘好帮手!

茶叶具有消炎的作用,很多药物或护肤品用它的提取物来达到祛痘的效果。但使用前一定要检测自己是否会对其过敏哦。

如果没有过敏的担忧,那么生活中泡过茶叶的叶底就有大用了!顺手拿起几片叶底贴在长痘痘的地方,就可以发挥祛痘的作用啦。至于效果是否显著,那就看人品咯。

 

选择活性好,柔软有弹性的叶底效果更佳。想到叶底还能拿来这样妙用,是不是更爱喝茶了呢。

 

晒红发展史略

2015年起,晒红作为滇红新贵崛起,目前大家都来蹭热点,晒红传播得太乱,所以有必要正本清源一下!作为晒红这种古法制茶在当代复兴与传播的关键参与者之一,白马非马梳理了晒红的来龙去脉,堪称“史上最坦白”的介绍……

图为光绪三年(1877年)胡秉枢初撰《茶务佥载》日文本。图片来源:简一茶坊微刊。本文参考了简一茶坊微刊公布的光绪三年晒干红毛茶资料,予以致谢!

晒红:中国红茶的一种古法制茶

晒红,其实是中国红茶的一种古法制茶。

在清代,在民国,许多地方做红毛茶,可以烘干,也可以晒干。不管是烘干的红毛茶,还是晒干的红毛茶,精制的时候要补道火提香,最终变成烘干的红茶。

晒红不是云南独有的,而是解放前中国红茶产区的常见红毛茶工艺。为什么晒红在云南保留下来,最终发扬光大?

这是因为清朝末年开始,中国红茶学西方现代制茶体系,现代红茶没有晒干制程,于是红毛茶晒干技术被专家视为上不了台面的土法制茶,成为落后时代的产物。

内地红茶产区进步太快,晒红基本上好几十年前就没有怎么做。云南进步慢,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云南产区的初制所普遍做晒干的红毛茶。做晒红要选天气。那个年代,初制所做红毛茶,一般采用晴天晒干,雨天木炭烘干,然后将晒干、烘干的红毛茶拉到精制厂,拼堆后烘干,最终成为滇红成品。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初制所条件大为改善(其标志为土法的木制揉捻机、竹编烘笼,被现代化的揉捻机、烘干机所替代),晒干的红毛茶做得少,但一直在做。1991年之后,滇红出口疲软,为降低成本(阳光是一种免费能源),一些初制所加大晒干红毛茶生产比例。普洱茶热起来了,一些投机分子将晒红当普洱老生茶卖。2008年之后,滇红市场复苏,成为内销市场较受欢迎的茶类,一些人就在找滇红的新卖点,曾经被主流忽视与贬低的晒红重新浮出水面,成为滇红新贵……

1991年之后,滇红出口低迷,有个重要原因,原料成本高,出口滇红是亏本的,连加上出口退税也不一定赚钱。90年代的绿茶热,大量鲜叶用来做烘青绿茶,卖到西北,或者作为花茶的原料茶,云南烘青茶拉到广西横县窨制茉莉花,再销往北方。烘青绿茶的畅销,拉升了云南茶叶的收鲜价,让滇红出口失去了成本优势。如果,云南的滇红生产企业,不只用云南的原料,而是云南料拼省外便宜料,将生产成本降下来,可能出口是另一个境界。但历史不容假设!

滇红突围,晒红成为红茶新贵

外销受阻,滇红就要在内销想办法,改变过去滇红调饮传统,走符合中国传统品饮审美的清饮路线。

最开始是学名优绿茶,打造名优滇红。绿茶讲究细嫩芽叶与好看的外形,于是芽头红茶、特级红茶等细嫩原料的红茶成为主流。为了条索好看,于是引进绿茶的理条技术,做理条红茶。至于口感,以前滇红以调饮为主,讲究“浓强鲜”,走名优绿茶化的清饮路线,自然变得清新淡雅起来。

然后是学福建茶的金骏眉、乌龙茶工艺,让茶叶变得非常香甜鲜爽。以金骏眉为代表的正山小种,以武夷岩茶、凤凰单丛为代表的乌龙茶,之所以那么香,除了工艺与山场之外,很大程度上是跟树种有关,高香型的中小叶种有助于红茶出各种香型。于是滇红也开始研究品种香,用不同的高香型茶树品种拼配出经典的高香型滇红,其代表就是中国红。中国红有乌龙茶种梅占、黄旦等高香型茶叶拼在一起,从而将滇红茶的香气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境界!

如果说,名优绿茶化让滇红变得清雅起来,乌龙茶化让滇红变得非常香甜,那么古树红茶、野生红茶、晒红、年份红茶的出现,让滇红真正拥有了自己的魂,这是云南茶叶自己的东西。在外销时代,我们学西方红茶的那一套,很多东西都是来自现代的祁门红茶。在内销时代,学绿茶,学乌龙茶,学金骏眉,都是在学内地制茶的那一套。只有古树红茶、野生红茶、晒红、年份红茶在2015年前后的强势崛起,才标志着滇红有了自己真正原创的东西。古树红茶、野生红茶、晒红、年份红茶被白马非马称为新滇红四大花旦,也是滇红最耀眼的新贵,其将开启波澜壮阔的滇红茶大时代!

晒红的功用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是上文说的降低生产成本,免费用太阳光照,能节约燃料成本。另一方面是,能大幅度提升滇红的附加值,开辟滇红茶前所未有的境界。前文说过,晒红是中国红茶的一种古老传统。建国前,中国的红茶产区,许多地方都做过晒红,但晒红为什么只在云南发扬光大,并成为红茶新贵,成为一种新兴强势产业?其在于云南拥有得天独厚的阳光,其不但让拥有晒青制程的普洱茶如日中天,而且让晒红笑傲世界红茶江湖。云南的阳光,中国其他产茶区很难复制,贵州、四川、重庆、福建等许多地方是寡日照,其即便想做晒青、晒红,也会受制于非常不给力的阳光,只能让晒青毛茶、晒红成为补充,而不是制茶的主流。这样一来,云南凭借得天独厚的光照优势,成为普洱与晒红的超级玩家!

以前滇红是学人家,如今的滇红是根据自己的资源优势量身定做,打造别人很难模仿与复制的核心竞争优势。中国的许多地方名茶,别的地方很容易进行仿制,比如西湖龙井,四川、贵州的一些地方可以做到以假乱真,金骏眉也是,全国各地都在做。但云南的茶叶很难假冒,行家很容易喝出来是不是云南原料做的,这就是得益于云南得天独厚的制茶环境,许多核心优势是排他性的,可以打上云南独家享有之标签。

新滇红四大花旦,晒红得益于很难复制的阳光,古树红、野生红得益于生态、树龄、树种资源优势。其他地方也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但都是小区域,很难形成规模优势,而云南产茶区的生态环境普遍优异。古树茶、野生茶其他省也有,但云南到处都是。年份红茶,属于后发酵范畴。云南普洱茶玩得那么好,可见云南是做后发酵茶类的天堂,红茶也可以越陈越香,这就是滇红最新的颠覆性玩法,不但晒红可以越陈越香,烘干红茶只要工艺调整一下,一样能越陈越香。得天独厚,独此一家,这就是新滇红四大花旦笑傲世界红茶江湖的底气!

晒红发展的三个阶段

一是古法红茶时期:

晒红有两个源头:一是中国红茶产区的一种传统制茶方式,现代红茶兴起来以后,被视为落后的土法制茶,而淡出主流视野。二是由云南的白茶与晒青工艺演变过来,变成云南的一种在滇红创制之前的“传统红茶”。

第一个源头上文说得多了,不再赘述。下面说说云南这个源头。

“云南传统红茶”,其历史至少在百年以上,是云南传统的白茶工艺与晒青工艺发生融合衍变,而诞生的一个新茶类。其带有红茶的一些特点,是一种工艺很原始的红茶。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红茶,只能算带有红茶痕迹的原始红茶。云南的现代红茶,只能从滇红创制算起。

小结一下,晒红有两个源头,一是内地的一种传统土法红毛茶晒制方式,二是云南原始红茶。

二是传统滇红时期工艺:

这种内地传统土法制茶与云南原始红茶,在现代红茶传入云南之后,汲取了滇红的某些工艺特点,从而告别了原始与传统土法,与现代制茶工艺接轨,形成了如今晒红的基本工艺。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传统土法晒干的红毛茶制茶方式,也随同这些创制现代滇红的专家带进来了。因为这些专家来到云南建厂制茶,当时条件非常简陋,经费也有限,没办法一步到位,全部搞成现代制茶,只能土法与现代制茶相结合(土洋结合创制滇红),从而将红茶的土法晒干制程引进了云南。

同时,云南一些地方在做原始红茶,现代红茶与内地传统土法制茶传进来后,两者会融合,互相促进。

红茶的干燥环节可以晒干,不光是云南的传统,也曾经是福建、江西、安徽等红茶产区的传统,因为其在清朝末年不但是烘干、炭焙,也有晒干的历史记载。民国以降,西方的现代红茶制茶技术传入中国,并取得统治地位,于是江南茶区不再将红茶晒干,烘干红茶一统天下。

云南是个例外,1939年冯绍裘用现代制茶技术创建了滇红,但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云南许多生产红茶的初制所条件简陋、经费不足、交通不便,缺乏专业的烘干机械,于是许多初制所用土办法加工红毛茶,晴天晒干,雨天用烘笼炭焙。这些炭焙红茶与晒干的红毛茶,拉到精制厂统一筛分拼配,最后过一道火烘干,包装上市。也就是说,不管是晒干的红毛茶,还是烘干的红毛茶,其成品最后都是烘干的。到了60年代后期,初制所的条件大为改善,专业烘干机械成为标配,于是晒干的红毛茶退出主流,烘干的红毛茶一统江湖。

因此,凤庆等地的老滇红人对晒红是不陌生的,因为过去他们经常做,他们认为这种红茶制程不完整,是滇红的简化工艺,只能算滇红的半成品、简陋品,因为当年晒干的红茶只能算工艺简陋的毛茶,成品要通过精制并补火烘干。

晒红由毛茶成为一种成品茶,继而成为红茶的一个新品类,是在普洱茶崛起之后完成的。

三是新滇红时期工艺:

普洱茶于2003年崛起之后,晒红汲取了普洱茶后期陈化技术,从而形成了如今晒红的工艺特点,即能够越陈越香的红茶。

虽然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起,晒红淡出了滇红的制程,但在民间却保留下来,到了普洱茶兴起之后最终发扬光大。说来好笑,普洱茶热了,有些聪明的商人将晒红用来冒充老生茶,因为晒红口感香甜润,有点类似老生茶,这也算“物尽其用”吧!

民间一直做晒红,最大的两个原因是,一是许多人过去做习惯了晒红,虽然体制内认为这是落后年代的产物,应该淘汰,但许多人还是在做。二是1984年之后,茶叶告别了统购统销,可以议购议销,走向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然后是市场经济之路。市场放开后,有些人发现,做晒红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在主流滇红制程之外玩出新花样,于是八九十年代,一直到21世纪初一直有人在做晒红。

普洱茶热了,许多茶类都想蹭普洱茶的热点,于是我们看到白茶来蹭热点,2006年就有了月光白。开始大家以为月光白是普洱茶,或者以为是“四不像”,过了好几年才发现其应该归为白茶。这是白茶跟普洱茶开的第一个玩笑。

第二个玩笑就是,晒红开的。上文说,有人将晒红当成老生茶卖,这是玩笑的开始。继而有人发现,晒红是晒干的,又能长期摆放,越陈越香,何不将其归为普洱茶,这就是“普洱晒红”之由来。晒红在当代的迅速发展,是借普洱茶与古树茶的东风,通过打造晒干与越陈越香的概念而迅速走红,而借助古树晒红,成为一种高贵品质之象征,开了云南大规模用古树做红茶之先河。

就像普洱茶的初制革命一样,晒红也经历了初制革命,通过改良初制工艺,将晒红由一种粗放加工的茶,变成茶叶精品。初制过后的晒红可以散料存放,也可以像普洱茶一样压成红茶饼。这样一来,老滇红人不能瞧不起曾经不入流的晒红了,再说晒红是滇红的简化工艺与半成品、简陋品,无疑就不合时宜了。2017年的凤庆,现在也是家家都在做晒红。这种曾经的土法制茶,登上了滇红的最高殿堂!

历史证据:光绪三年的晒红

下文节选自光绪三年(1877年)胡秉枢初撰《茶务佥载》日文本。即日本内务省明治十年本,中文翻译部分由日本茶乡博物馆馆长小泊重洋博士、齐藤美和子博士的大力协助,最终翻译工作由林学忠博士完成。最终刊载于《中国历代茶书汇编校注本》。

红茶,将从树上摘取之生叶,先置于太阳下摊晒,待柔嫩而后收起,以手搓揉成索。如其叶量多,可改用脚揉踏。揉成条索后,置于器内,其上覆盖如乌龙之法,待其叶尽变成微红色后,再起出,放置太阳处摊晒。至半干,又收起,皆放回器内,用手压实,盖以衣物,使叶变为微红色。

叶已变为红色后,再起出,于太阳处摊晒,以极干为度,此即为毛红茶也。

这段记载证明清末江南茶区,即用晒干法做红毛茶,到了民国以后,随着西方的现代制茶工艺普及,江南茶区不再做晒红。由于历史机缘,晒红在云南保留下来,并发扬光大。

“晒红三剑客”与晒红概念的出台与推广

最开始推广的时候,晒红还不叫晒红,而是叫“普洱晒红”。将普洱两个字拿掉,晒红定义成红茶是白马非马的主张。

2015年推晒红的时候,有人主张要定义成普洱茶,推普洱晒红。白马非马力主将普洱两个字去掉,只推晒红,定义为云南传统红茶。云南传统红茶这个名词,是李琨提供给白马非马的,白马非马加以深度发挥而成一套完整体系,进行了内涵与外延之界定。

晒红的核心体系是白马非马梳理的,成为行业公版。

“晒红是云南传统红茶,其历史至少在百年以上,其工艺最开始是晒青与白茶工艺的融合衍变,而诞生的一个新茶类,其在现代红茶传入云南之后,汲取了滇红的某些工艺特点,又汲取了普洱茶后期陈化技术,从而形成了如今晒红的工艺特点。”

这个核心定义就是白马非马做的。

晒红品类创建与推广三剑客:白马非马、李琨、包忠华。

2014年,我们三人开始蕴酿,并做了初步推广。2015年形成体系,并通过各种媒体大力推广。到了2015年6月份之后成为行业热点。2016年以后,云南每家茶厂都在做晒红,每个商家都在卖晒红。

为什么白马非马要将普洱拿掉,因为叫普洱晒红不伦不类,让人搞不清是普洱还是红茶,而且普洱茶那么火,当普洱茶的小弟也没意思,就叫晒红,定义为红茶新品类,当红茶新贵。一推广,果真成为行业新贵。

构建一个体系没那么简单,要花许多心思。

《晒红:“云南传统红茶”在当代的崛起与传播》《晒红的工艺特点与市场前景》这两篇文章,是晒红品类创建的核心纲领,由白马非马在李琨与包忠华的大力协助下于2015年4月份撰写,并通过行业媒体和主流媒体大力传播,形成了行业的晒红共识,从而诞生了一个全新的品类。

文/白马非马

请上帝喝茶工作室出品

找到约21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