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贵州普安茶文化

找到约315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贵州普安茶文化浅说

 

 

本文作者:岑开文

 

前言

茶,南方之嘉木也。发乎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盛于宋,大行于当世。

世界上有三分一的人饮茶。茶叶属于被子植物门,山茶科,山茶属,茶种。是一种小乔木、灌木植物。其鲜叶幼嫩部分可食用、饮用和药用,种子可种植和榨油。

茶树起源于中国西南地区,近几十年来有关专家把茶学和植物学相结合,对茶树原产地有了更加细致的分析和论证。证明了中国西南地区云贵川广西的交界(黔西南)广大地区,是世界茶树的起源地。

主要证据有以下几点

茶树的分布

山茶科植物共有23属,380余种,中国有15属,260余种,大部分分布在云贵川一带,有120多种,云贵高原有60多种......黔西南13种。

研究发现,从植物学的角度,许多属的起源中心在某一地区集中,即表明该地区是这一植物区系的发源中心,山茶科属的许多种类在此高度集中,这说明黔西南是茶树的起源地。

地质变迁

黔西南群山起伏,沟壑纵横,地形变化复杂,低纬度,高海拔,多云雾,独特的小气候地貌,导致气候差异大,故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

在小气候区内低纬度,高海拔,昼夜温差大的立体气候作用下,茶树慢慢分置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不同的气候环境中,发生了变异,发展成了热带型的大叶种,亚热带的中大叶种,温带的中叶种及小叶种。

植物学家认为,某种物种变异最多的地方就是该物种起源的中心地。西南三省是茶树变异最多,资源最丰富的地方,应当是茶树起源的中心地。

茶树的进化

茶树在其系统发育的历史长河中,总是在不断的进化,演变,因此,凡是原始型茶树比较集中的地区,当属茶的原产地,西南三省及其毗邻地区的野生大茶树,也是证明了我国的西南地区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

四球古茶籽化石和活化石

1980年7月13日,晴隆的一个放牛老人家,在普安和晴隆交界的云头大山笋家箐,拾到一块石头,村民们传言他找到宝贝了,这事引起了苗圃场助理农艺师卢其名的注意,他千方百计的把化石弄到手,(一说是卢其名亲自捡到的)并送到省茶科所进行研究鉴定,刘其志、林蒙嘉二位茶界权威,经过多次对比、研究确定,该化石是远古被子植物种子化石,但不确定这是什么植物,为慎重起见,茶科所的专家专门到普安取了一颗普白林场大箐茶的种子和湄潭的一颗茶树种子,和化石一起送到南京古生物研究所,古生物研究员郭双兴手里。

郭研究员经过大量资料查找、比对,1990年亲临茶籽化石发掘地考察论证,给出了结论:“茶科植物种子化石在我国并不多见,目前仅在浙江发现茶叶的叶面化石,世界上茶科化石也很罕见,尤其茶科种子化石,是非常珍贵的。他对研究茶叶历史及茶科的发展演化,提供了宝贵的证据,此化石可归属四球茶籽化石,推测年代为晚第三纪至第四纪,200万年至4500万年之间。”

四球古茶树生息在普安普白林场及江西坡等地,千百年来就繁衍生息着古茶树群落,当地老百姓叫大苦茶,老箐茶等等,静静的生长的峡谷山林之中,不为外人所知。

1990年,茶籽化石现世后,刘其志、林蒙嘉二位专家即向省里申报了一个科研课题:《贵州野生茶树资源的核心研究》用了两年时间,把西南地区的古茶树染色体拿来按照进化系统排队,发现从普安至安龙一带的茶树最原始,比云南的几人合抱大茶树更原始。该课题获得省科研项目评比《三等奖》。

 

与此同时,植物学权威,中山大学植物学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奖获得者——张宏达教授,带着他的硕士生团队深入普白林场,历时半年,从茶树生存环境、标本形态、茶的花、果实、授花方式等进行比较,也说明黔西南普安茶树最原始。

张宏达教授给普白林场大箐茶命名为:四球茶。

权威结论

2017年8月,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姚国坤、虞富联、浙江大学茶学院院长王岳飞等专家组一行对普安茶资源进行考察后,给出了普安县是世界茶树起源地之一的论断。并授予普安县“中国茶文化之乡”的牌子。

气候论据

2017年8月6日,贵州省气象气候观测中心经过多年对普安地理、气候的观测、分析,认为普安县地处中国热带和温带的分水岭,具备了出产好茶的综合条件;是春天登陆最早的地方,冬天来临最后的一站,所以普安的茶叶是全国开采最早的地方和封园最晚的地方,素有“黔茶第一春”的美誉。

这些论据认为: 世界茶树起源于中国, 中国茶树起源于云贵,云贵茶树起源于黔西南。 

世界第一个发现茶叶的人

 

茶树经过若干年的分化繁衍,顺古牂牁江流域逐渐向全世界扩散。谁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茶叶可以饮用、或者说药用功能的人呢?

 

多种版本

神农说

相传神农氏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人《神农本草经》一书称:“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传说中神农氏为了给百姓治病,不惜亲身验证草木的毒性,历尽艰险,遍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舌头麻木、头晕脑胀,正值生命垂危之际,一阵凉风吹过,带来清香缕缕,有几片鲜嫩的树叶落下,神农信手拾起,放入口中嚼而食之,顿觉神清气爽,浑身舒畅,诸毒豁然而解,就这样,神农发现了茶。神农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之一。

 

陆羽说

茶字原来是写作“荼”,陆羽在《茶经》中把“荼”字减一横而得茶,念作“Chá”。西南地区很多少数民族将茶读作(扎),这或许是一种巧合,也可能是陆羽受到了原产地少数民族读音的影响?

陆羽,字鸿渐,是他的师父根据《易经》鸿渐于陆取的,寓意将来会鹏程天下,四方闻名。唐朝竟陵人(今湖北天门市)相传他是孤儿,没有父母,被僧人智积禅师收养,与僧人做伴相交。研习茶艺,后偶遇一位冲茶婆婆,习得高深冲泡茶叶方法。

他把茶叶和佛学相结合,是最早的禅茶一味开创者。

留下了“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的千古  名句。晚年专著《茶经》,三卷十节七千余字。

在《茶经》茶之出、茶之源的篇章里,均对贵州茶给予高度评价。“茶生黔中播州、夷州、费州……不易得,往往得之,其味极佳”。 

由于他对茶学的杰出贡献,后世尊为“茶圣”“茶博士”等。

 

古濮人说

现在自称濮越的民族,有云南的濮人、贵州的布依、广西的壮族。古濮人是人类文明历史上最早演化出高级文明的民族之一。

濮、越、西欧人,都是古代百越人的后裔。《史记》:楚子作舟师,伐濮,濮人败走,散居西南地。

古濮人依山傍水而居,以渔猎耕作为主,出土的水稻硅状化石证明18000年前发明水稻种植技术。

  韶、河姆渡、红山、良渚等中原文化,发端于6000年前,最早的五谷是麻、菽、麦、稷、黍,没有水稻。

仰韶遗存一些粗陶,没有文明的影子。河姆渡5500-6000年前,有稻,文化有甚于无。良渚文化4000-4500年,有精美玉器。但是这些被中原人视为文明发端的遗迹与西南地区的“三星堆”比,相形见绌。三星堆溯及4600年,延续至3000年前,是青铜器、城市、文字符号和大型礼仪建筑的灿烂的文明。同时期中根本找不到如此丰富的文化堆积,仅是胡诌的传说时代。

无人能解的巴蜀图语

三星堆与古玛雅、埃及文明都处于神秘的北纬30度

 

甲骨文,3500年,妇好墓3000年,司母戊大方鼎3200年。毛公鼎2800年。三星堆远胜这年代更早。

百越人最早居住在我国南海沿线,自越南沿海进入广西,沿海岸线上溯,到达中国的东部,形成百越族。秦始皇派50万大军征讨骆越、西瓯,百越人于是迁徙,形成了现今的居住地。

分子人类学DNA全球各地人类测定,百越民族人群比公认为“世界最早民族”氐羌民族更早,较为原始的保留了远古百越人的基因。这也是布依、壮等民族为什么大多看起来“浓眉大眼、颧骨突出”的原因,三星堆出土的一个青铜人像,其眉目、服饰和今天的布依族人气质相似,想着显然不是“巧合”。

 

云南人公认茶叶发源于古濮人,贵州人公认茶叶发源于布依族。

 

布依族传世经典《摩经》中有“喝酒壮行胆、饮茶解干渴”之句。布依族地区流传着“娅雅洛牺牲自己赶制药茶驱疾避瘟”的动人故事……

布依族古籍记载:‘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土司家族——泗城岑氏土司,每岁清明,苗岭山壑间茶树嫩芽抽发,遣女入山摘之,以秘法酿制成,马帮船队载运之,上贡朝廷,余则远近贩鬻。’至今,普安县还遗留着当年的茶马古道、土司贡茶园、茶神庙、茶庵寺、茶神谷等遗址。江西坡的茶农依然保留着每年开春祭祀茶神的文化传统。

黔西南著名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黔西南文联副主席岑岚为当地植茶大家族“布依人家茶社”挥毫写下“百越推尊、两江上郡。茶叶世家、我善制茶”的匾额。

普安红茶

普安红,是贵州原省委书记根据“普天之下、安定祥和、红红火火”的美好寓意取的名字。

普安境内生长的特大叶、中大叶种原料,按照功夫红茶标准工艺加工的红条茶,称为普安红。

普安红等级

特级:单芽;芽条紧细、锋苗凸显、身披金毫。

一级:一芽一叶;条索紧秀,显锋苗,乌中带金。

二级:一芽二叶;条索紧细,乌黑透毫,略带金毫。

三级:一芽三叶;及同等嫩度对夹叶。条索紧结,乌润光滑。

大宗:一芽四叶及同等嫩度及对夹叶,微梗。条索略粗,香高持久。

普安县2017年植茶面积12.6万亩,江西坡核心区5万亩。年产值约5000-8000元/亩。种茶农户7000余户,约3万人。

主要品种有:大叶种、中叶种,龙井43号、乌牛早、白茶、黄金叶。     

2018年,浙江白叶一号茶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关心下落户普安,十月份将举行盛大的开种仪式,在央视等各大媒体的强力宣传下,普安茶产业将取得又一个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普安茶逐渐声名鹊起,广为外界所知,普安人开始扩大规模,让山山岭岭披上绿装,种上茶叶。

本文由贵州普安岑开文授权转载

岑开文,普安县布依人家茶社理事长,普安县商会副会长,县人大代表。

情。

“茶源新时代 共享古茶香” 2021贵州普安红推介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5月22日,“茶源新时代共享古茶香”2021贵州普安红推介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来自有“世界茶源地”之誉的贵州普安的“四球古茶”“普安红”茶,在钱塘江畔在西子湖边,让来参加第四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的茶人流连。

普安红品评现场


据介绍,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现场举办的“茶源新时代共享古茶香”2021贵州普安红推介会,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指导,由普安县委、县人民政府主办,并且作为本届茶博会产业成就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向来自国内外的广大茶人展示推介。

在推介会上,普安县委常委、副县长左国辉结合普安发展茶产业“古、早、特”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对普安茶产业和茶文化进行了专题推介。

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屠幼英结合中国红茶和茶源普安的特色作了专业推介,从“古”“早”“净”“香”“多”4个方面,称“普安红”是红茶中的明珠,给予高度评价。

普安红集团公司董事长黄仕洪对“普安红”产品作了详细推介。

推介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普安茶产业的发展、茶文化的培育和“普安红”系列产品的特点进行详细诠释。

普安红品牌推介现场


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屠幼英称“普安红”是红茶中的明珠


同时,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等机构发起的“走进普安、探秘茶源”达人走茶乡活动,在“茶源新时代共享古茶香”2021贵州普安红推介会现场举行了启动仪式,接下来,主办单位将组织媒体、专家、茶人等走进“中国古茶树之乡”“中国茶文化之乡”普安,来探秘世界茶源奥秘。

“走进普安、探秘茶源”达人走茶乡活动仪式启动


在当天的活动现场,一帮资深茶艺师现场冲泡了由普安红集团推出的“铭恩·普安红”、布依福娘茶业推出的“布依福娘·普安红”、宏鑫茶业推出的“简能·普安红”和有“可以喝的活化石”之誉的“四球古茶”。

推介会现场茶香阵阵,芬芳馥郁,现场的领导嘉宾、茶界专家、茶商茶人,以及来来往往的参展的客商,对普安茶赞不绝口。

而在离推介会舞台不远的博览会现场的“普安红”展位上,闻香而来的茶人络绎不绝,对普安和普安茶产生浓厚兴趣,纷纷表示要找机会来普安探秘世界茶源品味古茶文化。

推介会现场的项目签约仪式


《茶源密码》赠书仪式


《茶源密码》受热捧


推介会现场共饮普安红


茶源新时代,共享古茶香


来源:天眼,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贵州普安:做强做大做优茶产业带农增收致富

近年来,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着力推动茶产业发展,重点在做大做强做优上下功夫,绵延逶迤的万亩茶山,呈现出茶香景美,产业旺,百姓富,生态美的的动人景象。该县茶园总面积目前达18.3万亩,实现投产面积12.5万亩,县内涉茶主体达207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3家、州级龙头企业14家、全国500强茶叶合作社1家,现有“普安红”专卖店50家、专柜116个。截至2021年12月,实现干茶产量达8300吨,综合产值达15亿元。


江西坡生机勃勃的万亩茶山一瞥(央广网发黄太富摄)

因为茶产业发展成效图出,普安县先后获“中国古茶树之乡”“中国茶文化之乡”“全国十大魅力茶乡”等美誉,盛产的普安红茶还被被誉为“中华文化名茶”,茶衍生成独特的文化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生生不息。

江西坡生机勃勃的万亩茶山一瞥(央广网发黄太富摄)

古早净香彰显魅力

普安县江西坡万亩茶山四周,茶山青青,犹如一幅壮美的绿色画卷,铺满山山岭岭,绵延逶迤。家住普安县江西坡万亩茶山茶神谷的茶农刘云在茶山仔细观看茶叶长势,扒开一丛长得茂盛的茶,里面布满嫩绿的茶芽,刘云兴奋起来,满眼放光,脸上绽放笑容:“这些茶芽再长几天,达到1公分就可以采了!”

据介绍,普安茶叶具有古、早、净、香的特点。“古”,普安县境内拥有2万多株四球茶古茶树群落,最大树龄达4800年,1000年以上的有3000多株,此类茶种为世界唯一、普安独有。由此证明,普安就是茶的家园,是世界茶源地,普安茶也被誉为“可以喝的活化石”。境内还有兴盛于秦汉时期的白沙茶马古道,保存完好,成为茶界溯源探秘的地方。


普安县“白叶一号”基地(央广网发匡忠朝摄)

普安在2000年前,就有了制茶的历史,当时主要以四球古茶为主。在上个世纪50年代已开始大力发展茶产业,建有国营新寨茶场、江西坡茶果场、青山小屯茶场以及部分乡镇小型茶场。1985年在国家横向经济联合精神的指引下,普安县人民政府与贵州省农业厅农垦农工商公司联合依托原新寨茶场和江西坡茶果场基础上,开发万亩红茶基地,1987年正式成立普安县茶场。2013年4月成立了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普安县江西坡茶业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有修建于明末时期的茶庵寺和新建的世界茶源广场。较为久远的种茶历史,让普安茶区人民积累了丰富的茶叶种植、管理、加工经验。

“早”。普安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春秋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土壤有机质含量多。贵州山地环境气候研究所经过多年的研究,认定普安县茶叶生长气候等级为“特优”,加上普安地热资源丰富,土壤多为有机腐殖土,乌牛早、龙井43等小叶种春茶发芽早,在腊月就可采摘新茶,而春节前后即可大量上市,核心产茶区的春茶比全国其他地区早20天左右,成为全国春茶开采最早的茶区之一,被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授予“黔茶第一春”。每年一月,当中国北方还是一片冰天雪地,漫山茶树还沉睡在冬日的暖阳中,行云暮色间,普安县茶山上大片大片的地块已挂满了嫩绿的新芽,勤劳的布依族人抢先开始春茶采摘,抓紧收获“第一桶金”。


普安县茶源街道新市民住上好房子(央广网发黄太富摄)

“净”。2017年,普安县获批“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茶叶种植、茶园管理、茶叶加工要求严格,茶叶种植前先行开展土壤检测,符合条件方可种植,茶园管理过程中坚决不使用水溶性农药,制作过程中工序规范,叶不落地,茶叶干净茶味纯净,泡茶时不用洗茶即可饮用。

“香”。由于地理环境气候土壤的综合作用,普安茶叶内含物质非常丰富,味道好且非常耐泡,水浸出物、氨基酸、茶多酚含量高,锌硒元素丰富,呈栗香、自然兰花香。《夜郎风物志》记载:“其茶香异于常,烹煮时香风溢野,饮之使人熏然欲醉如梦至南柯耳。”

多面发力做强做优

近年来,该县坚持“人均一亩茶”和“一园两区三带”的茶产业发展规划,整合涉农资金1600万元,新建茶园10000亩,新建茶园全部由农户自种、自管、自摘,一是实现种植模式转变。让群众全过程参与茶园建设,改变“政府+企业”“大户干、农户看”的传统模式。二是实现利益分配的转变。农户成了茶园种、管、采各个环节的主体,改变合作社和大户主导茶园建设的格局。三是实现茶农身份的转变,每亩茶都由农户自种、自管、自摘,成为了全链条茶产业工人。

新崛起的普安县茶源街道天下普安古茶城一角(央广网发黄太富摄)

与此同时,该县利用财政扶持资金,重点对宏鑫茶业、正山堂普安红茶业、裕丰源生态茶业3家茶企进行扶持,力争3家茶企产值过亿元;采取招商引资的方式,引进域外企业纵深推进茶产业全面发展。2021年4月,与金恪集团签约茶产业投资项目,稳定保障1.6万户以上群众增收。

该县还着力打造高品质茶叶基地。据介绍,2017年普安县核心茶产区获批“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茶叶产品通过欧盟500多项指标检测。


生长于普安县青山镇马家坪的古茶树近观(央广网发黄太富摄)

按照干净就是普安茶叶的生命力和竞争力的要求,总结示范区建设的经验,该县按照“农户+企业”为主体,村级监管、乡级统筹、部门联动的管理方式,将全县茶叶全部打造成质量安全基地。将全县茶叶产区以村为单位,细化为多个网格,实行网格化管理;建立“一网三清单”工作制度。一网即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三清单即网格员管理茶叶的责任和任务清单,企业与农户使用农药和化肥的清单,联合惩戒的诚信清单。严格要求茶农按照绿色防控的要求管理茶园,严格要求茶企按照无添加的要求,生产干净的茶叶。对于失信的茶农,实行公开曝光,禁止任何茶企收购其茶青。对于失信的茶企,一律按照规定吊销营业执照,禁止在普安县境内从事茶叶生产经营活动;县市场监管和农业部门联合,定期对域内销售农药的市场进行监督管理和整顿,坚决打击非法销售农药行为;农业、市场监管等部门,定期对于成园茶园土壤、茶叶等进行抽检,发现不合格的一律按照联合惩戒清进行惩处;强化事前监管。对新规划种植的茶园,提前进行土壤检测,确保用干净土地、种干净茶。

2016年7月,普安县获得“普安红茶”“普安四球茶”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以及农业农村部农特产品地理标志证书。2017年,普安县被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授予“中国茶文化之乡”称号,“普安红”被评为“中华文化名茶”。

最美自行车赛道,摄于普安县江西坡(央广网发褚天舒摄)

为靓化“普安红茶”品牌,该县持续深入开展宣传推介活动,提高普安红茶品牌的知名度。2021年7月,组织全县茶企到内蒙古呼和浩特开展推介会;利用茶博会、展销会宣传推介普安红茶。2021年5月,全县10余家茶企到首都北京参加茶叶展销会;积极举办茶事活动。利用“贵州绿茶第一采”永久首采地,举办采茶制茶大赛。2021年8月,以“普安红茶”制作为主,举办秋季采茶制茶大赛;制定“普安红茶”企业标准,以品质靓品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拓宽市场销售渠道,茶产业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广,普安茶叶特色资源优势正逐步转变为经济优势。

茶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带动了茶文化的推广和旅游休闲业的繁荣,开辟了依托绿色环保产业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成就了75公里国际山地自行车赛道建设,让世界茶源谷景区、山地旅游更加靓丽和凸显特色。

马蹄轻踏、铃声阵阵,兴盛于秦汉时期的白沙茶马古道保存完好,栈道上,稀朗残存的马蹄印,见证着茶源普安的风采;福娘阁,守护着千万茶农的信仰,成为茶界溯源探秘的地方。普安,茶树发源圣地,有茶的历史、茶的文化,更有茶的故事。

江西坡世界茶源文化公园吹拉弹唱的民族节目,夺人眼球(央广网发黄太富摄)

至今在普安县地瓜坡镇一带还流传着周先型在“盘江茶叶擂台赛”上夺魁的故事,说的就是普安茶的品质。一天,甲长传来县太爷口谕,邀请地瓜茶商周先型携精品茶赴青山参加“盘江茶叶擂台赛”。擂台搭在青山南隅大营山脚,擂台两侧悬挂孔广修老举人道劲的颜体对联:上联“两叶一芽,南方有嘉木”,下联“千山万壑,盘江出香茗”,颇有气势;中间铺天盖地一个篆体“茶”字,牛气十足。比赛开始,先参赛的是旧营茶商安仲山的千年普白大箐茶,评委们都感觉一股刚烈的香味沁人心脾,领受着千百年来老茶树承受的日月精华。再入赛的是江西坡茶商岑岭辉的“银矛绿”,沏水后,杯底的茶叶像一只只小鸟往上飞翔,一会儿露出长长的银矛,又像一丛丛绿色的树林,一会儿展开叶片,像一只只蝴蝶在杯中翩翩起舞,一会儿落杯底纹丝不动,这时有一股看不见的清香扑鼻而来。最后出场的周先型,浸泡出一杯杯红擂茶,汤色如琥珀明亮,口感醇香,回味留于喉中久久不散,腹中一股暖流荡漾开来,评委们顿觉肚里通泰,脑清目明,个个伸出大姆指叫好,评为擂主。

产业带动茶香景美

千亩白茶园,一腔感恩情。世界茶源地普安,因来自浙江省安吉县溪龙乡黄杜村的2000亩“白叶一号”茶苗,让这个茶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地方,更加引人瞩目。

这里特别适宜茶树生长;这里,至今还保留了野生四球古茶树2万多株,这说明,普安在数百万年以来一直是茶的理想家园。

2021年12月茶香景美的普安县江西坡万亩茶山(央广网发黄太富摄)

2018年6月,浙江省湖州安吉县黄杜村党员代表和有关专家多次考察,黄杜村捐赠的白茶苗有600万株落户普安,种植茶园2000亩,直接让862户2577人建档立卡群众受益。

看着家乡的荒山种上“致富树”,普安的老百姓在满怀感恩之情的同时,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地瓜镇屯上村的老党员罗绍武用一首山歌表达了他的感恩之情:“太阳出来明又明,谢谢浙江黄杜村,千里送苗来到此,代代儿孙不忘恩。”

昔日荒山变茶山,今日山区成景区。普安白叶一号感恩茶园坚守绿色底线,依山而建,白沙的茶园坐落在秦汉时期的茶马古道边,而地瓜的茶园建在乌龙山系,此处高山杜鹃遍布,山顶电力风车耸立,景致迷人独具魅力,这些,都为普安打造茶旅一体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普安县万亩茶园(央广网发普安县委宣传部供图)

一片茶园寄党恩,一片叶子一片情。带着党的关怀,浙江安吉、贵州普安结下的深厚的茶缘。

普安茶产业的蓬勃发展,让这片美丽的土地上,让有志于开拓进取,勇于与群众抱团发展茶产业的致富领头人有了广阔的天地。时间回放到2020年12月28日,阳光普照,在与苗寨丫口一山之隔的牛打滚碧绿的茶山上,普安县红福姐妹农民专业合作社举行年底分红大会,为84名茶农分红,茶农们不仅分到现金,还有红茶、土鸡蛋、西陇萝卜等特色农产品。

普安县红福姐妹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冉应欢笑容满面地说:“这是我们茶园建立以来的第四次分红,每一年我们都会给农户分红,这一次是我们分红最丰富的一次。”

被普安人民亲切地为誉茶山上两朵美丽的茶叶“姐妹花”冉应欢和妹妹冉桂琴,建设于2017年的茶园,通过冉应欢姐妹的发展,如今带动基地的农户82户人408人增收致富、每户实现增收1万到1.5万元。冉应欢信心十足地说:“我的今生将都以茶为主,只想把它越做越好,带动更多的农户致富!”

资料图(央广网发普安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在茶产业的带动下,如今的普安,处处绿水青山,交通四通八达,产业特色鲜明,城乡美丽如画,人民幸福和谐。在广阔的城市和乡村,变靓的房子,四通八达的路子,在绿水青山环抱中随处可见。上学的学子,看病的老乡,足不出远门,就能享受到教育、医疗的便利服务,一年四季,时尚得体的衣服想穿就穿,用的是入户的自来水,吃的有丰富的肉蛋米油蔬菜水果,脸上洋溢着满满幸福感与获得感的人民群众,随处可见。

今后五年,普安县将继续把茶产业打造为乡村振兴支柱产业。普安的亮点在茶业,坚持把茶园“量”做上去,按照“人均1亩茶”和“一园两区三带”茶产业战略规划,持续推进茶园基地建设。统筹引领茶产业发展向“质”的蜕变,做大做强普安红集团,建立普安红茶标准,彻底改变传统茶企“单打独斗闯市场”的格局;借助“白叶一号”和公安部万亩茶园机遇,不断为普安茶产业创品牌、提工艺、扩销售全面赋能。着力提升综合效益,围绕茶园基地,科学合理布局茶叶初加工厂建设,减少流通成本;大力推进茶叶精深加工,推动夏秋茶下树,增加茶园亩产效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力争5家茶企销售过亿,实现茶产业综合产值27亿元以上,稳定带动3万户以上群众增收。

来源:央广网贵州(记者 周娴 通讯员 黄太富),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314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