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福建安溪案例

找到约59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福建安溪铁观音:千年茶乡,福满人间

在安溪县委常委肖印章从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手中接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证书前后,“茶和天下”·雅集活动美国专场、安溪铁观音“‘香’约罗马 共享农遗”等活动轮番亮相,被誉为能喝的“香水”的安溪铁观音,顶着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人类非遗的“双世遗”光环,一片绿叶化身金叶造福人间的福茶故事再次享誉世界。

安溪茶起源于唐末,由安溪铁观音衍生出来的生态系统、生产系统、文化系统,组成了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成为茶叶农耕文化的典范。

造福80多万人的一片叶子

6月5日,是80后“福茶姑娘”何环珠值得纪念的日子。当天,她穿上了神圣的蓝色硕士服,从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导师手中接过硕士证书。

成长于茶乡、因父母耕耘茶叶从小耳濡目染的她,从QQ卖茶到经营茶业连锁店,屡获茶王赛金奖,到如今的1977茶云故事馆主理人、安溪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安溪铁观音女茶师非遗传习所创始人、科技特派员等,这位女性创业者、致富带头人和茶文化传播使者,成为茶业新生代的励志偶像。

何环珠的身上,有着许多安溪女性的身影。

“种植茶叶能为女性带来福祉,也能为茶产业带来正效应,茶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女性的特殊作用”耶鲁大学Nancy Qian阐释了女性与茶叶的关系。在我国历史上女性对饮茶起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近现代茶叶生产领域撑起了半边天。作为其中典型,安溪从事茶产业工作的女性不低于十万人,占遗产地总劳动力的44.6%。

2019年在何环珠的牵头下,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安溪县妇联联合成立全国茶叶领域第一个以女性为主体的传习所——安溪铁观音女茶师非遗传习所。通过筛选女性致富带头人“传帮带”,举办茶园管理、茶叶制作、茶文化创新创意竞赛, 开展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培训,助推茶产业发展,传习所成员达433人。

“发挥女性细腻、执着、坚韧的先天优势,提升文化素养,提高技艺创新创业,实现自我价值,推动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2022年在参加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线上考察答辩,回答联合国粮农组织科学咨询小组主席八木信行教授的“妇女在茶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起到什么作用”提问时,何环珠如是说。

在安溪,茶叶改变上百万人的命运。

1999年,退伍青年温文溪回乡时就业迷茫,对茶叶一窍不通的他白手起家承包村里十几亩茶园,从门外汉到茶农们公认的“大师”,到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优秀农民工、非遗传承人。茶业不仅改变了他的人生,还带领乡亲们摆脱贫困共同致富。

从入选农民讲师团为茶农传授制茶技艺,到成立铁观音制作技艺传习所,开展培训带徒授艺,培养56名高技能人才,再将自己探索的“茶经”编成乡土教材,出版《茶叶基础与茶文化》。在他帮扶下,100多户低收入茶农收入翻番,4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成员和残疾人脱贫致富。今年3月,温文溪成立福建双遗茶业有限公司,从铁观音到福茶、中国茶,带动更多茶农助力乡村振兴。

通过“以茶脱贫”, 2019年底,全县7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1.5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面脱贫,从“全省最大国定贫困县”化身“全国百强县”。202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支持福建省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发展案例”荣获第三届全球减贫最佳案例。

在安溪,80%的人从事茶相关产业,遗产地农民人均收入的72.6%来源于茶产业。2022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万元,112万安溪百姓因茶奔小康。安溪茶行业总产值320亿元,安溪铁观音品牌价值以1432.44亿元连续8年位列全国茶叶类首位。安溪综合实力提升至全国百强县第53位,走出了一条以茶兴乡的安溪路径。

每年120万“铁粉”的安溪茶文旅生活

“屋在云中建,开门茶里香。”在铁观音发源地西坪镇,碧水蓝天下的德峰茶庄园,游客纷纷打卡,观茶山落日、品铁观音茶餐、体验茶山观景大床房。

山、水、林、茶、草和谐共生,吸引着世界各地游客慕名而来,茶文旅融合新业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每年120万人次以上的“铁粉”来安溪体验,年旅游收入12亿元。

△受访者供图

安溪通过创新“现代农业+文旅”模式,在全国率先发展茶庄园业态,建成39座特色茶庄园。“海丝茶源·茶旅圣地”线路入选中国美丽乡村旅游(秋季)精品线路,以安溪铁观音农业文化遗产乡村游为主题的茶旅线路入选“农遗良品”十佳旅游线路。

面积8700多亩的德峰茶庄园,建成红心歪尾铁观音茶保护区、传统铁观音安全生产示范区、茶主题特色民宿区、铁观音非遗传习所示范区等“七区”,与茶业科研试验基地、新型职业农民及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二基地”,成为集茶叶生产、科研、教育、示范、休闲、茶旅游娱乐于一体的7+2模式综合性休闲茶庄园。

安溪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艺省级传承人、德峰茶庄园董事长王辉荣介绍,德峰推行“龙头+合作社+农户”模式,与周边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通过品牌营销,大幅提高农户收入。100多户社员年收入从过去的3万元提高到十万左右,还带动周边数百农村就业。

安溪现有茶叶专业合作社1613个,家庭农场822家,58%农户加入合作社或进入企业务工。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家庭农场、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农民收益倍增。

茶文旅融合的业态不断升级,有力推动乡村振兴。

△受访者供图

地处尚卿乡的安溪誉丰国心茶业公司国心绿谷茶庄园,还依托境内的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列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世界文化遗产,结合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人类非遗三世遗优势,推进研学等茶文旅创新融合发展。

公司投入近2亿元完善景区建设,精心布局农事文化体验中心、网红民宿等文旅项目,建成国心堂(茶文化馆)、非遗制茶体验室、制茶观光工厂等,形成集“自然、生产、休闲、康乐、教育、文化”为一体的现代休闲文化农业综合体。先后获国家AAA旅游景区、国家农耕文化实践营地、福建省级养生旅游休闲基地、泉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等荣誉。

“在不受疫情影响的2019年,庄园与茶相关的研学人数约3.7万人次,旅游人数21.2万人次,民宿与酒店收入约215.34万元。”福建省誉丰国心茶业公司总监、支部书记周有民说,公司还探索“村企一体、农旅融合”模式,与庄园所在的黄岭村结对共建村集体,村民通过资金、土地、项目入股,走出乡村振兴新路。

走向世界1000多年的中国“tea”故事

英语“tea”的发音来自泉州方言“茶”的发音。在宋元时期,安溪茶从泉州港出发、沿着海上丝绸之路传播世界。安溪通过多种方式推动茶文化保护传承,讲述铁观音故事。

近年来,《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保护发展规划》(2022-2030年)、《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保护管理暂行规定》陆续出台。全县开展茶史迹调查,挖掘史料、古建筑、古茶园等涉茶文化资源,推动茶树种质资源保护、农遗景观提升,活化利用铁观音农遗系统,重塑安溪“世界乌龙茶发源地”形象。编排创作《铁观音》《古厝听茶》等茶文化情景剧,以歌舞、戏剧、南音等多种形式,演绎铁观音艺术形象。出版《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等,撰写论文书籍,系统总结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丰富内涵。

“充分发挥非遗传承人、中国制茶大师、安溪铁观音大师等领军人才传帮带作用,深入实施茶业人才‘十百千万’工程,推动铁观音大师赛、茶业万人培训工程、非遗技艺传习所等人才队伍机制建设,茶叶人才储备充足、接续有力。”安溪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农业区划中心主任张长水说。

安溪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四级体系建成,形成全链条“传帮带”机制。目前安溪共有传承人231名,其中国家级2名,省级7名,市级19名。

值得一提的是,安溪县与福建农林大学合作办学,建立了全国唯一的涉茶全产业链本科院校—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目前,已评选铁观音大师8名,名匠26名,中国制茶大师20名。福建省安溪华侨职校副校长苏世海介绍,从2006年起至今,学校共开展与茶相关培训300多期、20000多人次。

“坚持以‘三茶’统筹发展为引领,从安溪县域资源禀赋出发,全力‘稳一产、强二产、优三产’”安溪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小鹏表示,下一步将全力打造茶文化旅游中心、茶业制造中心、茶叶交易中心、茶配套生产中心、茶业数字中心、茶业科技创新中心、茶业金融中心,建设现代茶业强县。

来源:中国文化报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场大会助力福建安溪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5月15日,由新华社品牌工作办公室、中国经济信息社、泉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中国(安溪)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福建安溪成功举办。大会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为题,邀请众多专家、学者、业界精英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茶产业发展面临的变革与机遇,探索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图为首届中国(安溪)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现场

安溪是中国乌龙茶之乡、世界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作为世界最具代表性的茶叶主产区之一,安溪拥有悠久、独特而丰厚的茶文化底蕴。2022年,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安溪铁观音制作技艺参与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名副其实的“双世遗”。

品牌兴茶,聚力助推安溪茶走向世界


图为国际茶叶委员会主席伊恩·吉布斯

在大会现场,学者、智库、政府等代表共同探讨安溪铁观音“双世遗”的保护与发展策略。

“安溪铁观音获得‘双世遗’不仅是安溪的荣誉,也是国际茶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会为安溪带来诸多机遇。”国际茶叶委员会主席伊恩·吉布斯提到,安溪铁观音获得“双世遗”荣誉具有重要的国际意义。安溪健全的茶产业链为世界茶业的发展树立了标杆,以茶脱贫的发展历程已成为其他茶叶生产国脱贫工作的典范。

“以一叶之轻,牵众生之口”,安溪茶产业创造了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受益人口、市场占有率等多项全国第一,连续8年位列全国茶叶类区域品牌价值第一。在上海刚刚落幕的“中国茶品牌建设论坛”上,安溪铁观音满载而归。不仅位列“中国名茶品牌传播力指数”榜首,更斩获“2023大众喜爱的中国茶品牌”殊荣,多项产业发展案例还成功入选中国茶品牌建设优秀案例集,同时荣获“2023外国人喜爱的中国品牌”称号。

取得这样优秀的成绩,非一人之力,非一日之功。在“双世遗”荣誉的背后,是政府扶持、企业开拓与各方助力的久久为功,通力协作。


图为安溪县委书记吴毓舟

“安溪始终把茶产业发展作为‘一号工程’,举全县之力做大做强。”安溪县委书记吴毓舟在发言中表示,安溪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深入贯彻“三茶”统筹精神,着力“稳一产、强二产、优三产”,持续擦亮“双世遗”金字招牌,努力打造中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安溪模式、安溪样本。


图为泉州市委副书记宿利南

围绕产业发展全局,进行战略部署,泉州市委副书记宿利南表示,安溪将积极响应“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的产业发展理念,充分吸收借鉴、博采众长,让“双世遗”这张名片大放异彩,进一步打造区域茶品牌发展、乡村全面振兴的安溪典范,为推进中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作更多贡献。


图为中国经济信息社党委常委、副总裁李月

“安溪茶产业的繁荣是中国茶产业高速发展的一个缩影。”中国经济信息社党委常委、副总裁李月在讲话中表示,中国经济信息社作为新华社直属的中国最大信息服务机构,始终密切关注茶产业的前进方向和行业动态,持续为中国茶产业发展和品牌塑造献力献策。未来,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将继续讲好中国茶叶故事,做强中国茶叶品牌,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助推中国茶品牌走向世界。


图为大会圆桌对话现场

科技助茶,为茶产业发展提供新动力

会上,围绕“双世遗”荣誉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多位院士、专家纷纷建言献策,以茶科技赋能,推动茶产业数字化进程,为茶产业发展提供新动力。特别是在大会设置的圆桌对话环节中,各界嘉宾发挥专业优势,共同探讨“双世遗”背景下安溪茶产业的保护与发展。


图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刘仲华

“科技为产业赋能,文化为产业赋魂,二者联动,才能够使品质越来越好,品牌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影响力才会越来越强。”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刘仲华表示,长期以来,安溪以数字化赋能茶园,通过打造智慧茶园,绿色防控技术,将质量安全控制在茶园之中,真正做到“安溪茶是放心茶、安全茶”,推动茶产业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以科技支撑打造强大的安溪茶产业。


图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提到,数字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创建了新的业态和模式——数字农业或者叫智慧农业。通过茶园智慧生产、检测分级包装等技术的发展应用,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延长产业链,促进绿色农业发展,以数字化转型助推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柏连阳在视频演讲中表示,要围绕科技强农、品牌兴茶的主题,推动茶产业、茶科技、茶文化的深度融合,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在品牌打造领域,要讲好茶故事,让更多人爱上安溪铁观音,让茶叶产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


图为“品牌兴茶行动计划”启动仪式

此次大会还同时启动安溪县品牌兴茶行动计划。为实现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安溪县将实施“品牌兴茶行动计划”,坚持创新导向,精准施策,在绿色发展、产业化建设、人才培育、科技研发、三产融合、茶品创新、文化传播等方面,为产业发展注入全新动能,形成茶文化、茶产业和茶科技统筹协调发展的大茶业格局。

大会还发布了《安溪铁观音质量安全白皮书》《安溪铁观音家系分子身份证》,举办了安溪铁观音数字基座上线仪式、安溪铁观音国家标准修订征求意见会、《铁观音》情景剧首演等活动。(寇怡、刘畅)

来源:新华网,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福建安溪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经验与启示

茶产业是安溪县的特色经济支柱,是百姓民生产业,更是“立县之本”。历届安溪县委、县政府都把茶业发展作为主要工程加以推进,让茶业在安溪县脱贫致富中挑起“大梁”,靠着这棵神奇的茶树,安溪实现了从“1985年福建省最大的国定贫困县,到1996年脱掉贫困县的帽子,1997年实现基本小康,最终进入中国百强县榜单”的三大跨跃。

2019年,全县茶园面积4万公顷,产量6.2万吨,涉茶总产值191亿元,连续10年位列全国重点产茶县首位,获评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第三批)、中国茶业品牌影响力全国十强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安溪铁观音入选中国茶叶十大区域公共品牌、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品牌价值1426.86亿元,连续5年位列全国茶叶类区域品牌价值第一。

文章在分析安溪在茶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困境的基础上,梳理在“以茶致富”战略实施中的针对性对策,以期为茶区的乡村振兴提供参考和借鉴。

01
安溪茶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

1、联合体机制不完善

“龙头企业+合作社”“合作社+合作社“合作社+农户“等模式不完善,利益联结不紧密,大大降低了合作的效率。千家万户、单打独斗难再持续,专业合作、规模化、清洁化、集约化经营成为行业发展方向。城市化加速,茶产业劳动力短缺,成本不断上升,规模化经营显得更为迫切。

2、品牌维护亟待加强

前几年在市场上部分外地茶叶冒充、冒用“安溪铁观音”对产品进行虚假宣传、销售,不仅拉低安溪铁观音在消费者心目中的整体印象,同时给“安溪铁观音”品牌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随着各类茶叶的竞争激烈化,茶叶品牌塑造对提升竞争力和开拓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3、产业链短,互联网、金融渗透不足

对“茶叶”和“茶业”没有区分开来,发展的理念更多地局限于本地茶叶的种植与生产,产业链条有待延伸,金融“血液”供给不足,现代金融政策与茶叶生产发展不匹配,资本进人茶山通道狭窄。电商产业处于初级阶段,发展缓慢,导致对互联网、物联网等的运用不够充分,未能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时代风口和营销红利。

02
安溪县推进乡村振兴的做法

安溪茶业发展史是部追求变革、追求创新的兴茶史,始终贯穿着一种与时俱进的精神品格。90年代以来,安溪茶叶快速发展走向全国茶叶市场顶峰,而在茶产业过快的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遇到上述的困难与问题。

2010年以来,安溪茶叶在全国市场不断退热的情况下,安溪县委县政府凝聚全县力量,突出规模生产、三产融合、要素聚集和品牌营销,致力补短板、求创新、促转型、惠民生,全面组织实施“茶业富民”战略,大力推进茶业现代化进程,为全县乡村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

1、发展联合体,增加农户收入渠道

一是大力培育新型经营组织。安溪县在2006年3月成立全省第一家合作社——长坑珍田茶叶合作社,从此之后农民合作社呈雨后春笋般发展,截至2020年10月,安溪县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602个(国家级示范合作社5个,省级示范合作社40个,市级示范合作社28个,县级示范合作社12个),家庭农场720家(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场22个,市级家庭农场示范场11个,县级家庭农场示范场6个),推广“合作社+农户”生产经营模式,积极引导茶园承包经营权向合作社、家庭农场流转,茶园有效管控比例达48%,有效应对了小农生产应对大市场的产业风险。

二是构建新型联农机制。2019年安溪县开展财政支农资金股权量化项目,已在县农投公司、福建省安溪县凤岩保健茶有限公司、福建安溪裕园茶基地有限公司、安溪县虎邱镇香都茶叶专业合作社、安溪县龙涓内灶茶叶专业合作社等单位开展试点项目,实行“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公司”等方式,把对应的财政补助资金按一定比例折股量化给农户,并保证不低于同年活期存款利率的分红收益,构建让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机制,有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安溪县把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契机,以脱贫攻坚为主要抓手,以农业组织化程度提升和利益联结机制完善两方面为发力点,探索践行出一条山区产业发展引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子。

2、提升品牌效益,带动农户增收

为做大做强“安溪铁观音”区域公用品牌,安溪每年整合各级财政资金超2亿元投人到茶产业中。

一是大力提升品牌影响力。安溪通过成功打造“安溪铁观音美丽中国行”“安溪铁观音神州行”等茶事活动品牌,以及连续举办四届安溪铁观音大师赛、承办第17届国际无我茶会等茶事活动,使得“安溪铁观音”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得到显著提升。荣膺厦门金砖会晤、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以及中英、中印、中朝领导人会晤等重大外交活动用茶,更让“安溪铁观音”品牌凭借“世界中国茶”和“海丝文化”的符号在国际影响力方面站上新台阶。

二是重点维护品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建立安溪铁观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准入使用、管理服务和维权打假体系,维护品牌形象。安溪铁观音入选中国茶叶十大区域公共品牌、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中国农业品牌建设学府奖”十佳品牌案例奖。为用好“安溪铁观音”品牌,让贫困户享受到实在的利益,安溪县充分发挥集体品牌的带动力量,扶持贫困村及贫困农户自创品牌,从而提高茶叶价格,打开茶叶销路,助推农户脱贫致富。以安溪县龙涓乡后田村为例,虽地处安溪县西南边陲,距县城近100公里,山路崎岖,但在“安溪铁观音”集体品牌的引领带动下,以“南崎韵”铁观音品牌为市场发力杠杆,每斤毛茶价格提升到200元以上。

☆☆☆安溪铁观音品牌影响力的提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维护,促进了茶产业的发展和茶叶效益的提升,从而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3、创新产业业态,推动产业富农

一是建设茶庄园,延伸茶叶全产业链。积极借鉴法国葡萄酒庄园模式,以“茶庄园+”为开发模式,建成云岭、国心绿谷、添寿福地等22家集生产加工采摘体验、休闲观光、营销科研为一体的茶叶综合开发体,成为全国三产融合发展的典范,每年吸引120万以上人次的“铁粉”莅临安溪体验消费,旅游收人达12亿元,“海丝茶源·中国茶都”茶文化旅游品牌进一步打响,同时也带动当地农户就业、增收。

二是创新金融保险服务,助推茶产业发展。设立全省首家茶业专业支行——农行安溪茶都支行,全省首推“闽茶大师贷”金融产品,推行整村批量授信,开展林权抵押贷款,盘活茶山资产。农行安溪支行首创的“金穗快农贷”业务,依托安溪农资监管平台与物流追踪平台,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批量化、标准化、模式化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解决农户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在全省率先开展财政补贴型茶叶种植保险、绿色防控保险制度,对全县茶园统一投保,降低自然灾害对农户经济收入产生的风险。

三是依托互联网,拓展新业态对接大市场。安溪发展“智慧茶业”,新建茶产业云平台,对现有各类平台进行资源整合,形成以“安溪铁观音数字地标监管平台、县域农资监管与物流追踪平台、中国茶都交易市场一品一码标准化”等一批政府官方平台。2020年安溪县城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位居全国第30位、福建省第1位,获评“2020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先进县”。安溪县以天猫、京东商城、茶多网、安溪会馆以及弘桥智谷(泉州)电商产业园等线上线下平台为依托,大力推动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商产业发展,以点带面发展电子商务,推动“互联网+扶贫开发”跨界融合,让贫困群众实现资源产能与广阔市场对接。2019年全县茶叶电商交易额达46.41亿元,电商从业人员达7万多人,已有上万家茶商全面“触网”。茶叶网店遍布淘宝、天猫、京东等多个国内电商平台,电商个体3.5万多人。

☆☆☆安溪以“茶庄园+”为开发模式通过对产业之间的优化重组、整合集成、交叉互渗,拓展业务范围和产业功能,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加农民的就业渠道实现当地经济增收。发展“金融+茶叶”“互联网+茶叶”是安溪县“以茶脱贫”“以茶致富”的新渠道、新篇章,助推农户与现代茶叶市场有机衔接,提高农户经济收入。

03
结论

产业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着力点和落脚点,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利抓手。在具体实践中,安溪县立足茶产业这一最大民生产业,实施“以茶富民”战略,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致富共同体,同时积极推广“茶业+旅游”“茶叶+电商”“茶业+金融”等帮扶模式,引导农户多渠道增收,抓好茶业富民这一根本,通过加强基础管理,强化质量管控扩大品牌营销,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产业发展增强造血功能,努力实现精准扶贫、长效脱贫和乡村振兴。

作者简介:

苏培凌

福建农林大学农业管理专业毕业,农业硕士,安溪县农业农村局助理农艺师,安溪县茶叶学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茶叶技术推广工作。

具体内容详见《中国茶叶加工》杂志,2021年第1期文章《福建安溪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经验启示》,页码:66-68,作者:苏培凌。

来源:中国茶叶加工,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58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