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福鼎白琳

找到约281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吴山早清明与福鼎白琳功夫、福安坦洋功夫齐名

八都吴山,地僻偏远,然因其位处高山之巅,云气环绕,这里的茶也就名闻一方了。

正是阳春三月时节,山花烂漫,往八都灵山寺的方向直上葱茏六百旋,车经过最后一个让人心惊的“回头弯”之上便见吴山村了。泊在高山坳中的村子早已弥漫在茶的清香和茶事的喧腾之中——隆隆的茶机把平日的鸡鸣声堙没;往来于村中巷道的不是背着笸箩向茶山走去的村姑老妪,便是挑着一担茶青回来的青壮年农民;那些原本人口日稀空落落的房前屋后,也堆放着成堆的茶青;村巷交汇处、店铺旁,一把硕长的杆秤,拉开了一个个小茶市,大大的秤砣吊起的是山村人一年收入的主要来源。这样的场景,村中的老人打小从解放前的记忆里就有。

吴山村有1300多人口,环村的一大片风水林像慈祥的长者荫翳着这里的子子孙孙,使得这个高山之巅不见溪河的村庄三口古井清泉不断,滋养着村中吴、刘、彭三大家族数百年来和睦相处。据说,因着最初村庄布局象一个巨大的罗盘,村名原为罗盘里,后来吴姓的人渐多,村就改名为吴山了。这些年来,山里人走出去的渐渐多了起来,诺大的村子平日里就600多人常住。茶叶就像一把哨子,春风吹响它的时候,许多山下的人就呼啦啦地回来了。采茶的、贩茶的、制茶的,把昔日宁静的村庄闹腾起来了。

吴山制茶专家刘雷发回忆,吴山原来有的是土话称做“篱笆茶”的品种,也叫“岩头茶”,叶片儿较短,一般要到立夏才能开采,茶味鲜爽。让吴山人引以为豪的是另一种颜色绿中带黄、叶片儿向背边微微蜷曲的“早清明”品种。

虽然时间还没过一个世纪,但故事的主人公已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只知道姓吴,且称吴伯吧。那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一个春天,高山上的村民还沉浸在春节的喝酒猜拳闲懒中,这天,勤劳的吴伯像往常一样到山上放牛了。天寒地冻,供牛儿采食的草并不多,吴伯赶着牛儿翻到了吴山上另一座向阳的山坡。在人迹罕至的灌木丛林,吴伯突然发现,一株半人多高的野茶树抽出了黄嫰嫩的新牙,清香弥漫,这让一路走来疲惫的吴伯顿觉神清气爽。这些纤细的茶尖儿可比吴山茶园里的篱笆茶足足提早了两个节气冒出呢。吴伯十分欣喜,连挖带拔,扛回了这棵茶树,种在了吴山篱笆茶的园地之中,分株栽种,因为节气未到清明就发芽,村里人就叫它 “早清明”。只是 “早清明”茶好,香浓,但因为是小叶种茶,产量不高,新栽种的也是如此。那时没有嫁接杂交技术,但大自然是天然的调配师,这株野茶承沐了吴山云雾生根发牙,春来冬去结的籽落地后长出的茶树,每年春天虽然比母茶晚了七、八天出叶,但较吴山本地的篱笆茶也要早半月之多了,而且也吸收了吴山篱笆菜茶产量高的优点,亩产干茶能达100多斤。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一个新生的“早清明”和“半清明”的茶种在吴山广泛种植。不久后便声名远播,与福鼎白琳功夫、福安坦洋功夫齐名了。

家家种茶,户户制茶。那时,煮饭菜的油锅一洗便是杀青的茶灶,手搓脚揉,当年二十岁出头的吴良贤便是种茶和制茶的能手。他采用“S”型的密植方式取代原来“一”字型疏植法,提高亩产量。制茶是个赶工的活,产量高了,他反复琢磨,研制出螺旋式的杀青机,可高温操作,且一人可同时兼管三个茶灶,省时又省力。也因此,年纪轻轻的他,评上了县劳模,解放初作为吴山乡农业生产合作社副社长出席了团中央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受到毛主席的接见。随会他带上了两斤自产的 “早清明”茶给中央领导,后来还收到中央寄来的感谢信。这成了老人一生中最灿烂的一笔。那本他珍藏了60年的大会材料,关于他的人物事迹中介绍到:……吴山1954年每亩茶叶的平均产量高达143.1折,为全县每亩平均产量(33斤)的4 倍多……那时,吴山成了远近闻名的茶乡,不说宁德四邻八乡,连松溪等地都有人前来取经。

茶好茶多,最重要的还是要有销路。那时,宁德县城水陆两条往福州的茶路已开通,并形成了靠脚力生活的茶帮。但海风吹不到偏远的吴山村,这里茶叶多年来一直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直到一位叫刘永昌的村民挑起了茶路。


人多地少,也许是迫于生计,刘永昌年青时到山下的八都镇帮人看店铺。八都山海交汇,店铺是各种信息的汇集点,这无疑拓宽了刘永昌的见识和胆略。后来,他就成了解放前村里贩茶到福州的第一人也是唯一的一人。茶叶季节,家家户户收购茶叶,有的三五斤,有的一两担,统一放在吴良贤家里(与刘永昌是妻弟关系),择个好日子,他组织了村里年青力壮的挑工十来人,挑着百多斤的茶担,下吴山,经八都、七都到宁德城关,往白鹤岭再翻山越岭去福州,一趟来回至少都要七八天。那时,商路并不太平,刘永昌和他的挑工们往往故意穿着破衣烂裳,以防被山贼盯上。躲得了山贼,却躲不了时运。解放前夕,当刘永昌又一次不远千里把凝结着吴山日月精华和脚夫们汗水的茶叶送到福州茶行时,这次却领不回一块银元,甚至连前几次几乎比纸还贱的国民党金元券也没有——那个茶行资本家举家漏夜逃到香港去了。只留给刘永昌一张写着差茶叶款折黄金六两的欠条,刘永昌临终时,把欠条留给了儿子。世事流转,几十年后,这张欠条终究只是当年父辈开辟吴山茶路的见证,再无兑现的可能。


至此,吴山茶没了销路,沉寂了几年。

解放后,吴山人种茶、制茶的产业,也随着时代和市场而起起落落。但就像那株有缘让吴山人发现的“早清明”一样,茶叶,注定成了吴山一张清香的名片。从历史走向现在,还将联系着未来。 “现在吴山年产茶叶3000担,是这里村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村里的当家人把茶叶作为一项重要发展项目。而让刘永昌也许没想到的是,当年他走出的第一条茶路,仿佛成了一个指引,更多的茶商,包括他的儿孙们,从制茶到开茶庄,已经遍布全国各地,走向海外了。

2017年9月15日,蕉城区茶业局宋岸伟、孙智敏等人到八都吴山对吴山早清明老茶树种子资源进行考察保护,分别选取吴山早清明茶树品种的花、叶、果实、枝进行测量记载。进而分析茶树种质资源的类型与分布、特征特性。

保护是最好的传承。2018年,吴山早清明被列入福建省茶树优异种质资源保护名录,设立保护和利用区域,开发种苗培育基地,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和不施化学农药技术模式,传承名优茶制作工艺,让珍稀历史名茶焕发时代生机,让更多人喝上吴山早清明!。

茶说|白琳工夫传承久远的历史渊源

白琳功夫

Gongfu

白琳红茶发端于福鼎白琳,工夫红茶制作技艺传承至今有250多年的历史。据清乾隆己卯年(1759)任福宁知府李拔编撰《福宁府志》载:“茶,郡、治俱有,佳者福鼎白琳”。可见,至少清乾隆时期,白琳就以产茶而著称,并受到地方主要官员的关注而载入史册。福鼎早在唐代就有记载种茶的史料,唐代陆羽《茶经》记载:“永嘉东三百里有白茶山。”据考证,这里所称白茶山即指福鼎为白茶产地,主要分布在白琳、点头、磻溪、巽城、店下和桐山等地。其中白琳、磻溪和点头是福鼎境内三大茶叶主产区,自清代以来,以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等为原料,产制红茶,取名“白琳工夫”,名声大噪,远销东南亚及西欧各国。


白琳工夫主产地白琳镇位于福鼎市中部,陆地与点头、磻溪、店下、秦屿,以及柘荣县乍洋等乡镇相邻,水路主要通八尺门内海。白琳独特的地理条件和人文状况,揭示了工夫红茶的历史背景。白琳出产工夫红茶辉煌景状,在朱挺光先生(1917—2004)所撰《白琳后岐商港前景在望》一文有过细致的描写。茶叶是白琳特产,每值新春,必有来自泉州、厦门的客商,称为“南帮”,和来自广州、香港的客商,称为“广帮”,他们来到白琳,和当地茶商一同设馆制茶。当时正式茶馆包括客商多达二十四家。本地茶商“双春隆”、“恒和春”、“合义利”等闻名内外。



白琳工夫经过发端兴盛、由盛转衰、由衰转盛和兴盛式微等四个时期。清代至民国之前为发端兴盛期。据相关资料记载,清光绪年间,福鼎出境红茶2万箱,每箱50市斤,远销上海等地。民国初期,茶业由盛转衰,年产值不到百万元。民国中期至解放前是由衰转盛时期,福鼎工夫茶主产区白琳、点头等地茶业十分兴旺,茶商贸易繁荣,茶栈茶馆林立。茶商向洋行或大茶行承包精品工夫茶在指定港口、码头交货,再由洋行、茶行外销港澳及欧美各国。在白琳本地,已经出现不少资本雄厚的茶馆,摆脱外地茶行、洋行的控制,将工夫红茶水运至营口,转运满州里销往苏联。解放后至六七十年代是工夫红茶兴盛式微期。五十年代末,国际形势发生变化,国外对红茶需求下降。七十年代初,红茶改制,白琳工夫的辉煌不再。


但是随着中国红茶市场的觉醒,白琳工夫进入了复兴时期。而建立于1999年的福鼎市点头福全茶厂(榕鼎红茶业)在白琳工夫的复兴时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根据了解,该企业坐落于福建福鼎,地处闽浙边界,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区旅游胜地——海上仙都太姥山下,长期致力于推广白琳工夫红茶以及它的文化。2009年,该企业经过多年的研究开发,正式推出了“榕鼎红”系列红茶,不仅将世人的目光聚集到了白琳工夫上,由此还引发了白琳工夫产业的转变。现如今,白琳工夫红茶跃居福鼎工夫红茶之首,是红茶中的一朵奇葩,远销东南亚及西欧各国。

福鼎“白琳工夫”:借势东风起 又闻茶飘香

“白琳工夫”红茶作为“闽红三大工夫茶”之一,以主产地福鼎市白琳镇而命名,迄今约有250多年的历史。多年来,“白琳工夫”历经茶海浮沉、岁月洗礼,而今,在福鼎茶产业兴盛的大环境下,在政企和老茶人的携手推进下,逐渐焕发新生机、增添新光彩。

近段时间,春茶生产已临近尾声,而福鼎市白琳镇的多家茶企正抢抓时间节点,紧锣密鼓地进行“白琳工夫”茶的生产。日前,记者走进福鼎大廷茶仓,只见流水线一片忙碌,车间内茶香扑鼻。萎凋、揉捻、发酵、干燥,从一篓茶到一捧茶,从茶树到茶杯,“白琳工夫”的制作工艺寻常中又蕴藏着独到之处。

“原料需精选本地优质品种茶树的鲜叶,在加工过程中通过一些特殊手艺,让茶叶发酵,充分激发内含物,让茶喝起来自带毫香、花果香、高糖香等三种独特的品种香、地域香和工艺香,且回味鲜爽甘甜。”白琳茶业协会首席专家顾问陈敏介绍说,“白琳工夫”的外形细长弯曲,茸毫多呈颗粒绒球状,色泽黄黑;内质汤色浅亮,香气鲜纯有毫香,味清鲜甜,叶底鲜红带黄,其主要原料为福鼎群体种小叶茶和福鼎大白茶。“白琳工夫”在初制加工时,注重管控温度、湿度、供氧等,在精细制作时,又讲究“嫩叶重萎凋,老叶轻萎凋”,揉捻“轻、重、轻”等,各工序环环相扣、相辅相成,从而达到外形、风味、口感俱佳。

一腔情怀、匠心传承,致力续写“白琳工夫”新篇章。作为一名老茶人,陈敏与“白琳工夫”的情缘牵扯延续了40多年。上世纪80年代,白琳因优渥的茶叶资源被选址设立国营茶厂,主要生产白茶、红茶等。彼时,陈敏作为质检科一员,便与“白琳工夫”结了缘。甄选原料、研习工艺、检测品质,全心投入、精益求精,陈敏逐渐成为一名茶叶“行家”,尤其对“白琳工夫”有着深入研究。而后,随着国营茶厂停止经营,“白琳工夫”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被市场“尘封”,让陈敏等老茶人倍感惋惜。

近年来,福鼎白茶强势崛起,让福鼎的茶产业发展风生水起、方兴未艾,也让“白琳工夫”迎来“复出”的曙光,奋力在偌大的茶叶市场谋得一席之地。乘势而上、借势而为,陈敏在潜心做好做优福鼎白茶的同时,着手制作“白琳工夫”,将消失许久的茶香、茶味重新带回,吸引诸多闽红工夫茶爱好者争相购买品尝。“这几年,不断有茶客来白琳品尝‘白琳工夫’,对它独特的茶香、甘甜的口感赞不绝口,对这款红茶的回归大为欢迎。”陈敏颇感自豪地说。“白琳工夫”的回归,与白琳镇党委政府的决心与努力息息相关——在重建白琳老街时融入“白琳工夫”元素、把握契机宣传推介、加大对茶企生产扶持力度等,一项项务实举措,给予企业信心、更让广大茶客欢心。

“政府支持、市场反响好、效益也不错。”福建省大廷工坊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廷介绍说,近年来,公司每年生产近2吨“白琳工夫”,一方面是传承制茶工艺、茶文化,另一方面是为了试水市场接受度。实践证明,红茶爱好者对“白琳工夫”十分认可,市场需求量不少。今年春茶以来,公司已生产3000多斤“白琳工夫”,突破往年产量,重点销往浙江、江西、上海等地,销售价格按品级从100多元至1000多元不等。待到秋茶上市,公司将进一步加强生产,不断扩大“白琳工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白+红”,助推茶叶重镇展新姿。乘福鼎白茶之东风,引领“白琳工夫”逐渐复兴,努力走上“白茶+红茶”双品牌共舞之路是白琳镇茶产业发展的理念所在。目前,白琳镇茶叶种植面积4.3万余亩,年产茶叶约5000吨,产值达6亿多元。其中,有12家茶企坚持生产和销售“白琳工夫”,年产成品茶超15吨。接下来,“白琳工夫”的产量将不断增加、市场份额将不断扩大,发展前景可期。

来源:闽东日报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77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