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叶技能比赛

找到约905条结果 (用时 0.012 秒)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举办首届手工绿茶技能比赛

为提高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茶行业制茶技能水平,弘扬制茶工匠精神,2020年9月27至28日由清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及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联合主办,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承办的“技创未来 共谋发展”—2020年清远(连山)茶叶行业手工绿茶技能大赛在禾洞镇革命老区成功举办。

本次比赛活动得到清远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提供专业的指导。同时吸引了鸿成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探香茶叶有限公司、皇后山茶庄园、芙蓉红茶叶专业合作社、单信家庭农场等一批本地优秀企业及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单位推荐的优秀制茶工及有能力的个人共23名选手报名参加。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万小阳、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曹小兰、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李杰辉、县政协副主席庄少伟出席开幕式,并观看了比赛过程,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李杰辉为大赛致辞。

手工绿茶实操比赛现场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李杰辉表示:“通过举办这次技能大赛,有利于连山通过技能培训、技能比赛的形式来培养挖掘制茶人才,对于连山的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未来,将通过加强技能培训培养出更多连山本地的制茶技能人才。同时会结合连山的实际,出台一些政策,引进一些制茶人才到连山来,助推连山茶产业的发展。

副县长李杰辉接受媒体采访

大赛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采用闭卷理论知识考试及现场实操比赛两个部分组成。其中理论考试占总成绩的10%,实际操作占总成绩的90%,参赛选手可自主选择各种不同风格的制作方法,在规定的时间、地点独立完成绿茶全手工制作。经过激烈的角逐,来自禾洞镇的何振辉、陈百纳分别获得第一名和第二名,来自太保镇的董耀豪获得第三名。

县及人社局领导、本次比赛评委与本次大赛获奖选手合影

据了解,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地处粤湘桂“三省边城”,境内“峰峦林立云上翠,溪涧鸟鸣步深幽”。林地面积达155.6万亩,占全县国土面积的87.6%。县域森林覆盖率高达86.21%,位居全省第一。如此优越的森林生态条件,为我县探索发展生态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据不完全统计,全县茶叶种植面积有5000多亩,野生茶树面积约4300亩。得益于森林生态、地形气候等得天独厚的条件,为茶叶提供无可比拟的种植环境。

据悉,举办这次比赛也是人社部门贯彻中央“稳就业”“保就业”精神和落实省、市关于“广东技工”等三项工程有关要求的一次具体行动。希望通过培训、比赛将连山茶叶从业人员和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技能培训与培育壮大县域特色产业有机结合,通过组织全县茶行业企业和种植户学技术、比技能,发掘和培养一批茶产业的制茶技能人才,以增强县茶产业从业人员的劳动本领和技能致富能力,推动茶产业做大做强。同时,通过开展制茶比赛及系列交流活动,提高连山高山茶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推动连山茶产业向纵深发展,让茶行业成为连山群众就业创业的又一重要阵地。

“潇湘”“邵阳红”100亿茶产业第四届技能大赛在湖南新宁闭幕


参赛选手和评委合影。

  5月24日,“潇湘”“邵阳红”100亿茶产业第4届技能大赛(2020)暨首届舜皇山野生茶品茶节在湖南新宁闭幕。

  在历时3天的“邵阳红”茶叶技能比赛中,来自邵阳地区22名制茶好手分别在茶叶理论考试、手工炒青绿茶、手工湖红工夫毛茶、茶叶审评四个科目进行了比拼,选手中既有经验丰富的制茶大师,也有刚刚崭露头角的“茶二代”。

  在制茶现场,22名参赛选手动作娴熟,在高达160度左右的热锅上炒制茶青,每位选手统一配备绿茶鲜叶和红茶萎凋叶,参赛选手需将鲜叶原料按一芽一叶的标准进行拣剔,经过摊青、杀青、初揉、提毫、烘干等层层工序成型,茶叶独特的香气顿时在赛场上弥漫开来。

评委测量锅温。

  在规定的比赛时间内,选手完成了手工绿茶、红茶的整套工序,并制作出茶叶成品。在24日的茶叶评审比赛中,评委们通过看外形、闻香气、看汤色、尝滋味、评叶底等评茶操作程序,对每个茶样的外形内质进行综合评判。最终,大赛评出手工制茶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胜奖若干名,绿茶比赛最佳奖1名,红茶比赛最佳奖1名。

评审现场。

  据活动组委会相关人员介绍,邵阳市已连续多年开展制茶技能大赛,今年是第四届,不论从参赛人数、举办规模、制茶水平、影响力等方面,今年都是历届之最。今年的技能大赛比赛每一位参赛选手必须经过理论考试、制茶、审评三道关,超水平发挥,才能问鼎冠军。参加今年技能比赛的代表主要来自新宁、隆回、邵阳县、新邵县、绥宁、武冈、邵东、洞口、城步9县的茶业企业。

  注:文来源红网,作者戴瑾昕、唐瀚、杨坚,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安溪:茶叶技能大赛锻造青年人才

日前,第13届乌龙茶审评、拼配和烘焙技术大赛在福建佳友茶叶机械新厂火热举办。此次大赛设有理论、审评、拼配、烘焙等四个比赛环节。来自各乡镇及省级以上龙头茶企的51名参赛选手,在为期四天的激烈角逐中,比品茶水准、试烘茶功夫、赛拼茶内力,上演了一出茶香四溢的茶叶技能大赛。

▲审评比赛现场黄东华/摄

难度增大

增加品种季节辨别

理论笔试设在华侨职校1号教学楼。考试一开始,51名选手全神贯注地埋头答题,整个考场只听见大家偶尔翻转试卷的沙沙声。本次茶叶理论考试题型为客观题,考试内容以茶叶审评、拼配、烘焙等基础知识为主。

理论考试虽只占总分5%,但在县茶管委办副主任林松洲看来,却至关重要。他说,我县茶产业历经千年发展,体量增长,价值升高,逐步走向繁盛。为谋变创新,我县改变以往从实践出真知的模式,在近年来各项茶叶赛事中,加入理论考试,指导茶人用理论指导实践,助力安溪铁观音创新升级。

理论考试前30名选手,进入下一轮审评比赛。在审评现场,选手们个个技艺娴熟,动作规范又不失快捷,通过对茶样的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等品质因子的审评,依次判断茶样的品种、季别等,并将结果填写在试卷上。

据悉,此次审评的茶样有品种茶样、品种混合样以及安溪铁观音国家标准参考样三类共16个,由公证人员从多个茶样中随机抽取,并按照相同茶样、不同排列顺序来制作。相较于去年,今年考核难度有所增加,在样品数量、品种上都作了相应调整,还增加了茶样的辨别难度。“今年的难度在于,不仅要考验对茶样的品种、生产季节的认知能力,还要辨别出二合一、三合一的混合品种茶样。”第二次参赛的感德镇选手章文财说。

“比赛难度较大,全面考查参赛选手综合知识,是对茶业专业领域的一次全面考验。”林松洲表示,审评比赛能让选手们了解到国家标准,对茶叶的等级、品种融会贯通,在实践中可以得到一些应用。林松洲表示,只有知识与技能更好地结合,才能培养出一批爱茶、懂茶、能做好茶的新时代茶产业领军人才,有力推动我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烘焙比赛现场,参赛选手观察火候。黄东华/摄

青年为主

激发茶业人才活力

在拼配现场,30位选手一人一张桌子,上面排满了18袋品种不同、价位不同的乌龙茶。一位稚气未脱的小姑娘特别引人注目,只见她观色、闻香、品啜、记录,辨别一丝不苟,操作沉着稳定,俨然是一位“身经百战”的高人。

小姑娘名叫张婉玲,去年毕业于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茶学专业,现就职于八马茶业。她告诉记者,毕业后她主要从事评茶工作,此次报名参赛主要想跟同行多多学习交流、积累经验,希望能在此次大赛中展现自己的身手。

此次大赛,像张婉玲这样的年轻人只是众多后生小辈中的一员。“今天来参赛的选手以青年为主,还有女选手,这是良好的信号。”县茶管委办主任陈志明认为,年轻人接受能力强,而且敢于尝试,勇于创新,能够更好地传承老一辈的“接力棒”,是我县茶产业提升发展的人才后备力量。有‘新生代’参与,必将能够掀起新一轮发展热潮,加快传统茶业的转型升级。”陈志明说。

现场“夫妻档”选手陈锟铭、詹艺英引来不少人的关注。记者了解到,陈锟铭有着多次比赛经验,在他的鼓励带动下,妻子詹艺英也报名参加本届比赛,并顺利通过理论考试。夫妻二人成了竞争对手。

“理论方面我比较强,实操方面她比较强,私下我们也会进行一定的学习交流,共同进步。”陈锟铭告诉记者,赛场上虽是竞争对手,但作为夫妻实际上却是合作伙伴,参加比赛不仅让他们的技能水平有所提升,夫妻俩的关系也变得更亲近了,对从事茶叶工作也更有信心。

此外,此次比赛选手有茶企把关茶叶质量的高手,也有来自在各类大赛中屡获佳绩的名师,还有本科院校“科班”出身的专业人才。同时,不少“女兵”也参与角逐,如此豪华“阵容”是历届茶叶赛事所没有的,他们同台竞技,带来了一份别样的风采。

陈志明表示,此次技能大赛,打破年龄、资历和身份界限,不拘一格培养与选拔高技能人才,一批茶行业的审评、拼配、烘焙优秀人才将脱颖而出,为我县茶行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有力推进我县茶叶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记者:章艺涵

来源:安溪县融媒体中心 安溪报,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900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5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