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叶出样

找到约2,590条结果 (用时 0.04 秒)

什么是茶叶标准样

2018年的茶 · 你都喝懂了吗?

Market Chaos



中国不缺好茶,

但缺的是对好茶的认知标准!


好喝

是我们日常饮茶对好茶的整体评价



外形内质均符合中档强茶样的标准

这是专业评茶师对一泡好茶的总体评价


专业的评茶师是如何来定义茶叶,

你知道吗?


专业的评茶师在审评时会从

茶的外形、香气、汤色、滋味、叶底五大因素去衡量。




抛开繁琐的审评流程

其实

你与专业评茶师中间只差了一套

茶叶标准样




标准样 · 茶叶审评标尺

Pablo Picasso

什么是茶叶标准样


产品标准是检验产品质量的标尺,

茶叶以建立实物样作为标准,

以“对样评茶”的方式来鉴别茶叶品质的优次和划分等级。



标准样茶是茶叶收购的标准

图为1964-1998年中茶厦门公司留存乌龙茶标准样


标准样

代表了当时的加一水平、品质水平和价格水平。

在茶叶统购统销的年代,

是茶叶收购的标准。


标准样茶的制定者


图为1998年中茶厦门公司留存乌龙茶标准样


实物标准样的制订工作

先由中国茶叶公司领导

后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管理,

各省由负责茶叶质量管理的机构(或组织)执行



指定专人在现行的产品挑选各级具有地域代表性的产品,

经过用样单位的共同审定,

作为下一年的各级实物标准样。


厦门出口联营小组承担出口及内销业务


在建国初期,

茶叶属于国家管控,

实行统购统销政策。



一些茶店组合成厦门茶叶出联营小组和几家经销店,

从事代销(出口)和经销(内销)业务。


“社会主义改造”高潮时,

厦门的张源美、林奇苑、侨农、

等赫赫有名的茶行公私合营,

就并入现在的中茶厦门公司。



水仙路28号(厦门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前身)

张水存

水仙路28号老店的第一任“店长”

《中国乌龙茶》一书的撰写者



他在解放前继承祖业经营“张源美茶行”,

公私合营后,

他和茶行加入了厦茶成为创业元老。


上图为水仙路28号店内一角


厦门支公司统一商品茶唛头



1974年,厦门支公司重新提出新的货号表示法,

即以一个英文字母代表乌龙茶中一个大类的品名

(见下面附图)

以“K”代表铁观音,

“S”代表色种,

“L”代表乌龙,

“Y”代表闽北水仙和闽南水仙,

“B”代表武夷水仙,

“C"代表武夷奇种。

加上三个阿拉伯数字,

首字表示产地厂名

第二、三字表示季别和级别,

批次以较小的数字印刷在货号上面。



《中国乌龙茶》张水存著记载



标准样茶 · 凭“样品”交易

Tea Sample Marker

乌龙茶历来以“样品”进行交易


使用上述货号的初期,

公司对外成交的每一批茶叶,

先向外商寄出样品,

然后再凭样品成交。

——引至《中国乌龙茶》张水存著



与商检部门共同制定乌龙茶标准样


这种信誉交易的办法,

嗣后也在整个国际市场上被认可,

继而公司与国家商检部门对乌龙茶制定了

严格的感官与理化指标质量标准,

使福建乌龙茶产品的质量更稳定。


上图为1998年中茶厦门公司与商检局共同制定的乌龙茶标准样



标准茶样 · 商品化

Commercialization


标准样茶复刻目的


为重新建立乌龙茶出口实物标准样,

对引导乌龙茶消费,

规范市场秩序,

促进中国乌龙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中茶厦门公司作为标准样的制订单位,

经过数月的准备,

中茶厦门公司共制作了

K100、K101、Y300、Y301、Y302、B700、B701、B702  

8个货号的出口实物标准样。


7位大师,1套乌龙茶标准样



此次乌龙茶出口实物标准样制订工作

是以“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和

“中国茶叶有限公司技术委员会”

两家单位为指导单位;

以“武夷山市天心岩茶协会”、“建瓯市北苑贡茶协会”、

“安溪县茶叶协会”、“厦门市茶叶协会”、

“厦门市茶叶学会”五家单位为主办单位。



7位评审专家分别对8个标准样的外形和内质进行定档,

经过讨论后进行最终确认。


而一个好的评茶师

需几十年不断学习积累、坚持不懈。

跋山涉水、千锤百炼的学习方得千茶叶知识



64年的公司积累与沉淀,

才有如今的标准。




你 · 的


专业评茶师


入门级教科书






茶叶感官审评:贯穿“茶”始末的别样科学——专访浙江大学教授、国家茶产业体系茶叶评价岗位科学家龚淑英

《中华茶人》从79期开始至2020年,将对建国以来,在茶叶的科研教育、经济贸易、文化传播、生产技术创新等领域具有影响力和突出贡献的中国茶业功勋人物,以及仍然活跃在中国茶业界的杰出人物,进行系列、持续、深度的报道,传承发扬吴觉农茶学思想,弘扬茶人精神,为祖国母亲70周年华诞奉上中国茶业的献礼。

茶叶感官审评:贯穿“茶”始末的别样科学

——专访浙江大学教授、国家茶产业体系茶叶评价岗位科学家龚淑英

文 | 李倩


龚淑英,浙江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国家茶产业技术体系茶叶评价岗位科学家,著名茶叶审评专家。现任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副所长,中华茶人联谊会副理事长,中国茶叶学会感官审评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39)委员,全国感官分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66)委员。

 

茶叶作为一种全球性的重要风味饮品,其品质感观分析标准的应用和推广对于茶叶产品标准化程度提升、茶叶品质管理、茶产业技术进步等都具有重要意义。龚淑英教授说:“茶叶品质感官审评贯穿了茶叶从栽培、加工、生产、研发、销售的各个环节,是一门综合科学。”



龚淑英长期从事“制茶工程与茶叶品质评价”的教学、科研、技术推广工作。研究领域包括六大茶类加工工艺、品质形成、品质感官评价、感官评价与智能评价的关联性、茶叶标准及标准化研究以及茶叶新产品的研发、推广、应用。


主持制定国家标准《茶叶感官审评方法》GB/T23776、行业标准《莫干黄芽茶》GH/T1235、《武阳春雨茶》GH/T1234、地方标准《工夫红茶加工技术规范》DB/T2164,参与制定《茶叶标准样的制备》GB/T18795、《茶叶感官审评术语GB/T14487》、《龙井茶》GB/T18650、《茉莉花茶加工技术规范》GB/T34779等20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担任主编、副主编编著《安全优质茶的选购与消费》、《品茶与养生》、《中国茶谱》、《制茶学》、《中国茶产品加工》、《茶叶审评与检验》等近10部。主持省、厅科研项目与企业委托项目近50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0多项,在国内外重点刊物发表论文150多篇。多次担任中国茶叶学会举办的“中茶杯”、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举办的“中绿杯”、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国际名优茶评比”、世界茶联合会“名茶评比”等全国性、国际性茶叶质量评比专家委员会委员并担任主评,多次应邀到日本、韩国参加茶叶质量评比担任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华茶人:茶叶审评在很多环节都会用到,但茶叶审评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很多人并不清楚,请您简单讲讲茶叶审评学,包括哪些方面?


龚淑英:茶叶审评我们也叫茶叶品质评价,是一种感官评价,是指依靠人(评茶员)的感觉器官(简称感官),即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通过茶的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及叶底来鉴评茶叶品质的优次、等级以及经济价值的方法。茶叶感官审评的作用(包括茶叶质量检验和茶叶生产、经营)是检验质量、判别级别、确定茶叶价格和价值。 也包括好不好喝、喜不喜欢。



茶叶品质评价有2种评判标准与方法。一种是人员经过严格训练、客观的,有系统的知识背景与知识体系,了解产品品质形成的原理,比如:茶树的品种、采摘标准、采摘时期、加工工艺、加工技术与品质的关系等,审评人员对于这些判断因子是可以掌握的,可以量化的,是客观,且有据可循的,且有标准的;另一种是普通人,只凭感觉,是主观的,他(她)的评定与个人的生活背景、生理情况、情感、性格、爱好有关,是没有规律可循的,每个人的喜好不同,爱喝的就是好的,与嗜好性有关,也称嗜好性评价,从这个维度来讲,每个人的判断标准是不一样,所以这个标准非社会统一标准,这部分不是我们重点研究的。我们重点研究的是第一种方法,用人的感官进行客观、科学的评判,是科学的评价。

 


中华茶人:据我们了解,您参加过很多重要的有影响力的国家甚至世界的名优茶评比并担任专家组长,全国性的茶样评比,茶样差异很大,如果做到科学合理公平公正?


龚淑英:一个有丰富经验的评茶师,应该能够根据不同的审评目标灵活地调整审评的标准与尺度。如同样是名优茶评比,就有多种形式,不同的形式,标准与尺度是不一致的。


如全国名优茶评比,基本采用“全盲”评比,就是说,放在评茶师面前的茶是没有任何背景资料的,需要评茶师用感官对茶进行全方位的综合评比,我们只遵从一个标准,即品质的高低优劣,不考虑品类与风格。所以写评语打分都是参照“品质”这一个尺度。品质高低与品种、采摘标准(嫩度)、加工工艺与技术有关,从而表现在外形、汤色、香气、滋味与叶底的不一致。每个专家都会有评价的标准与科学尺度,不同的专家评价的标准与尺度会基本一致。如遇到同样嫩度的产品,如果茶的风格不太一致,评比时就会比较难取舍,作为专业审评人士,我遇到这种情况,取舍的标准不是我个人喜不喜欢,而是要对它的香气、滋味进行评价,首先推测大部分消费者的喜好度,如果两种风格都比较受大众喜欢的情况下,接下来就要考虑产品加工的难度,加工难度大的会有加分,因为它在制作上会考验加工人员的水平。但如果是为企业进行评审的话,我就会为加工相对简单的那个产品加分。所以不同的评比考虑的因素是不一样的。为企业挑选新产品,加工难度低的往前推,进行名优茶评比,加工难度高的往前推,对企业要考虑成本问题,要让产品的获得更加容易,而名优茶评比则要考虑加工技术难度、鼓励加工技术发展。所以,一个优秀的审评专业人员,心中不是只有一个标准,而是要根据不同需求进行专业评判,现在很多审评人员可能不会考虑到这个问题。另外,我认为茶叶审评一定要精准,品质差不多的茶,打分有差距但不能差很多,要与品质差异相符,这对评茶师而言是很难的,因为不仅要有好的眼力,敏感的嗅觉、味觉,还要具备很强的记忆力。



还有一种茶叶评比,如地方性的名优茶评比,是在有部分背景资料的情况下进行的,比如西湖龙井评比、洞庭碧螺春评比。这类评比要求评茶师对所评茶类的品质风格细微特征非常熟悉,首先评茶师要判别参评的茶是否是西湖龙井?是否是洞庭碧螺春?然后在再对品质高低进行审评,相当于多了一层标准。


综上,审评方法一样,目的不同,审评人员尺度的掌握是不同的。真正专业的茶叶审评人员要依据具体情况调整标准,并非用同一个尺度进行审评。

 


中华茶人:通过具备感性因素的人来进行客观评价就会存在非客观因素,您认为如何把客观标准以客观方式呈现,茶叶审评的主观意见如何与客观实际结合,如何成为合格的评茶员?


龚淑英:现在的评茶员分五个等级,初级评茶员、中级评茶员、高级评茶员,评茶师,高级评茶师。在主观情况下,将客观标准以客观方式呈现需要对评茶员进行训练,我是国家茶产业技术体系茶叶评价岗位科学家,原来岗位名称叫做茶叶品质评价,现在是茶叶品质评价与精制拼配,其中有一件事情我们已经坚持了近十年,我认为这项工作对我们国家的茶叶感官评价工作是有促进和提升作用的。具体做法是:每年,我统一采购茶样,将它分成30多份,发放到各个高校和研究所(国家研究所、省级研究所),请评茶员(师)进行感官审评,让他们写评语、打分,并把结果寄回给我。收到后,我们对审评结果再进行统计分析,第一步是将每个茶的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变异系数统计出来;第二步是分析每位评茶员(师)对同一个茶的品质描述,提炼出共同的且接近品质特征的描述评语;第三步,将评分(每个茶的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打印出来再寄回(反馈过去),让他们将自己的审评结果与近30人的审评结果比对,这对不同省份不同单位评茶员(师)的评价标准及审评尺度的统一是很有意义的。这项工作我们在国家茶叶产业技术系统的支持下已经进行了十年,观察十年的审评结果我感受还是很深的,经常在一起做审评工作的和一直坚持参加这项工作的评茶员(师)的审评结果比较接近,偶尔参与的评茶员(师)与平均分偏离就比较大。人与人之间的评判结果要统一难度的确比较大,对于专业的评茶员(师),需要阶段性地组织培训,经常开展一些专题讨论与技术交流非常重要。



关于评茶员(师)的培训,在我们学校,每年要组织大概三至四次的培训,最近一期上周刚刚结束,我们发现培训后效果很好。针对审评结果一致性的问题,我们团队有时会组织进行学术研讨,中国茶叶学会感官审评与检验专业委员会每年也会组织一次技术交流,通过在一起进行审评交流,打分的一致性就比不在一起的人要好得多。评价员在食品行业标准推广的更好一些,在评比之前他们首先统一对评价员进行专业训练,比如苹果,它的酸度、甜度每个等级都有标准,评比之前先吃标准样品,确认标准样品特点后再品尝样品,用记忆力对比标准样,做出判断。


我们很多规范的茶叶企业,他们也都有自己产品的实物标准样品,做内部品控和产品出厂时也是对照标准样审评产品,合格了才推向市场。


我们现在也在推动地方产品茶叶标准实物样的制定,大多数茶叶审评专家因为经验丰富,没有标准样在审评过程中也不会遇到什么太大困难,原因是他们的脑海中有很多样品数据。但对于没有经验的人,如果没有标准样,在审评时就会无从下手,很难得出结果。标准实物样的制定对缺乏经验的评审人员是很重要的参照标准,与此同时,对学习审评的人也很重要。



在生产与管理过程中依据实物标准样进行生产与管理,在管理人才培养、评茶员(师)的培训中用规范标准的教学茶样和科学的教学体系来培养人才,才能较好地将主观意见与客观实际想结合、才能在脑海中构建正确标准的框架,才能培养出对相同产品得出相同结果的合格评茶员(师)。


做茶叶审评工作,要求评茶员(师)有特定的天赋,要求敏感性好,辨别能力强,记忆力强,联想迅速,在短时间内得出结果,这些素质不是所有人都具备的。现在很多人加入这项工作,学习评茶员(师)很热门,希望大家认真考虑,学习评茶不是只要认真多花时间就可以的。当然,花的时间多、品评的茶多、受到的教学是正确的,进步会很大。


现在专业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并不多,大多数是在工作中偶尔用到。农业高等院校茶学专业在教学中有开设《茶叶审评与检验》课程,有专业教师从事这门课的教学,但是作为研究内容,感官审评很难写成高影响因子的文章,所以在茶学研究领域影响不大、专业研究这个领域的人才也不多。在生产领域,我们的茶叶品牌建设都还处于初级阶段,对茶叶质量的品控要求不高,随着茶叶品牌建设的发展,对茶叶品质管理人员越来越高,茶叶审评技术及对评茶员(师)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而且要做好茶叶审评工作,除了上述所强调的能力外,还要具备丰富的茶叶加工经验,相关的茶树生理、茶树栽培、品种等知识。我觉得自己能够成为岗位科学家,一是因为我在这个领域几十年来的坚守,有着丰富的经验;二是我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构架有利于得出正确的茶叶品质评价结果。

 


中华茶人:您认为茶叶审评的价值在什么地方,茶叶审评未来是否可以利用大数据手段进行智能化操作?比如开发相应的系统等。


龚淑英:茶叶品质评价这项工作贯穿了这个行业的各个环节,它可以用在育种方面,优良品种的选育离不开品质的审评。用在加工方面,合理的工艺与技术参数通过最终产品的质量表现出来,我们常说做加工的人不会评茶做不出太好的茶,做评茶的人不会加工,评茶分析不深,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评茶师。所以,评茶师要具备茶叶加工的能力。我现在在浙江大学茶学系负责的就是“制茶工程与品质评价”,即研究加工也研究品质,我们方向的研究生主要研究茶叶加工与品质形成的相关性、茶叶品质与化学成分之间的相关性。除此之外,茶叶审评还可以用于产品研发、创新以及后续的市场流通环节,非常重要。



至于大数据智能化操作,我认为是可以实现的,但是花费的时间可能会比较长,因为采集数据比较难、工作量也会比较大。目前,我们实验室在做一些基础的工作,比如我带的博士生在龙井茶感官审评与数据库建设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还将每年的感官审评结果收集整理、与相应的理化分析的数据进行关联分析,日积月累,会形成大数据库。随着分析仪器与设备的改进、数据处理技术提升,智能化审评还是有前景的。要做好数据库,智能化审评,重要的是要做好产品的标准化,我们现在产品的标准化还在实现的过程中,大数据库的建设与完善、智能化审评,前景很好,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具体实施起来困难也不少。

 


中华茶人:请您谈谈安全优质茶的选购与消费,并给公众一些建议,比如如何学习简易的茶叶审评操作?


龚淑英:安全优质茶的选购与消费,首先我们谈安全,消费者对茶叶质量的安全很关注,质量安全,是茶叶品质控制的基本底线,质量安全的茶叶才能销售。质量安全如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这些是无法通过感官审评检测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包装上的标志标签获得信息,1)如有“有机”、“绿色”标志的产品,应该是比较安全的;2)包装标志标签齐全规范,可追溯的产品,应该是比较安全的;3)包装不规范、不可追溯的产品,质量安全是不保证的。


优质,对于每个消费者来说,标准可能是不一样的。普通消费者选茶,自己喜欢最重要。对公众而言,选茶采用嗜好性评价,就是喝着好、喜欢,就可以了。如果一定要再专业一点,最快掌握评判的方法就是先掌握产品的主要特征,然后再去评判。就是说,先要了解所要选购茶叶的品质特征,在脑海中构建产品特征,然后到实地进行对比分析,选择自己想要的产品。具体操作先看产品外观,有条件取2-3g茶叶用少量热水最好是开水冲泡,闻香气是否是自己喜欢的且想要的,然后冲100-150ml水在品尝味道,综合考评决定选购。简单的说,你想买西湖龙井,就得知道西湖龙井的品质风格,否则,购买的可能是竹叶青。



在我们刚刚结束的这期评茶师培训中,我就很认真地进行了教学样品的挑选,特意选取了不同产地(山头)的西湖龙井,自己认真审评过后总结了特点,再进行教学,这样学生掌握起来也相对容易,但如果让学生自己摸索就很难。通过教学,如果知识点掌握的好的,今后就能辨别是否正宗西湖龙井了。


还有,普通消费者,对茶了解不多、不够专业,在从科普资料上,从文字中上很难读懂香气与味道,想要选适合自己喝的茶,可以选择比较大的品牌企业,大型的茶叶企业都有著名的评茶师把控质量,在产品呈现给公众前,他们会为公众挑选各种适合的产品,在那里,我觉得可以选到你想要的产品,简单方便。

 


中华茶人:您在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白茶工作组会议暨白茶发展论坛上分享了《品种与工艺对白茶品质及功能性成分影响》的研究报告。请您谈谈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龚淑英:我们在白茶品质形成方面做了一些研究,主要为:


1)影响白茶的滋味成分,有五个方面:一是儿茶素类,它作为白茶中的一种多酚类物质,表现出较强烈的苦涩味,其含量占比为6%-12%,通常高于红茶,低于绿茶。二是氨基酸,在白茶物质成分中约占2%-5%,是白茶鲜爽性的主要贡献成分,且其含量显著高于其它五大茶类,故白茶品尝起来分外鲜浓爽口。三是生物碱,其含量占比与氨基酸相当,是白茶中的苦味物质,主要包括咖啡碱、可可碱与茶叶碱,其中咖啡碱占比90%以上。四是黄酮类,该物质是白茶区别于其他茶类的特征性物质,在白茶中含量丰富。五是芳香物质,构成白茶香气特征的物质基础,以醇类、酯类、醛类化合物为主。


2)白茶中的有效功能成分。白茶一直被当地人民喜爱并传承下来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白茶的强身健体之效。其中,儿茶素类具有抗氧化、抗菌、增强免疫力的作用。表现为能够清除自由基,增加抗氧化酶的活性,同时具有广谱抑菌作用,能增加生物体内白细胞数量(白细胞是体内的免疫细胞)。黄酮类具有抗氧化性,能够改善血液循环,有益于抵抗心脑血管疾病,同时能降低血糖、胆固醇。白茶中的茶黄素占0.25%-0.5%、茶红素占3%-5%,这些比例不同于红茶或绿茶。茶色素除具有抗氧化,降低血压、血脂,抗菌抗病毒外,还能显著抑制癌细胞的生长速率。咖啡碱具有舒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预防高血压、头痛、心肌梗塞等药理和生理作用。氨基酸中的茶氨酸具有镇静、降血压、提高记忆力、保护神经细胞、增强抗肿瘤药物效果、抑制肝癌细胞浸润等功能。白茶中的γ-氨基丁酸居六大茶类之首,具有镇静、降血压、提高脑活力、促进乙醇代谢等作用。而白茶中的水溶性维生素主要有维生素B和维生素C。维生素能抗脚气、辅助DNA修复、防止突变等功效;维生素C具有防止坏血病、抗氧化、预防癌症等功效。白茶中矿物质以钾盐、磷酸盐为主,其次为钙、镁、锰等。矿物质对增强骨质、促进血红蛋白生成、促进生长发育、增强人抵抗力均有重要作用。

3)工艺对白茶品质的影响。常用的萎凋工艺有室内自然萎凋、日光复合萎凋、萎凋槽萎凋、控温萎凋。增加萎凋温度,缩短萎凋时间,白茶中的功能性成分含量降低。高温度增强多酚氧化酶活性,加快多酚尤其是儿茶素类的氧化;咖啡碱、氨基酸在萎凋过程中含量均增加,过短的萎凋时间造成含量累计不足。反之,降低萎凋温度,延长萎凋时间,白茶中的功能性成分含量增加。其中,28℃控温萎凋条件下的白茶抗氧化能力最强,室内自然萎凋条件下的抗氧化鞥能力最弱;白茶在陈化后,抗氧化能力会增强。针对烘干工艺,常见的:50℃烘干2小时、80℃烘干45分钟、100℃烘干30分钟。随烘干温度增加与烘干时间的缩短,茶多酚与儿茶素类物质含量增加,咖啡碱由于分子结构较为稳定,故不同烘干条件对其含量影响不显著。更高温度的烘干会促进茶叶中氨基酸与糖类等羧基物质发生美拉德反应,引起氨基酸含量减少。而新工艺较传统工艺增加了捻揉工序,对茶多酚和氨基酸含量无显著变化,但咖啡碱含量显著升高。而增加的做青工序,茶多酚含量显著降低,咖啡碱含量显著升高,氨基酸无明显变化。

(本文刊载自《中华茶人》第85期)

2019年新昌茶叶产业链产值达到86.2亿元

随着2020年新年的开启,新昌又传来喜讯:2019年新昌茶叶产业链产值达到86.2亿元,大佛龙井品牌价值43.04亿元,连续十年名列全国十强榜,再次绽放“新昌模式”的光亮。


那么,在茶叶品牌化汹涌的今天,各地政府都在发力,特别是浙江各地,生产的多是扁形龙井。茶叶品牌的竞争可称已达到了白热化程度。新昌又如何再创茶产业发展新高?


知名度不等于美誉度,有品牌不等于可稳座交椅。这是新昌县人民政府分管农业的吕田副县长接任“茶叶县长”接力棒后的感慨。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新昌大佛龙井就如茶界的一匹黑马,以“领先一步”的优势在茶界声名鹊起,已成为中国茶叶品牌的佼佼者。但品牌价值的释放度却低于预期,众多的生产经营主体尚未得到理想的品牌溢价,是新昌茶产业发展中的瓶颈。


只有充分挖掘品牌的个性内涵,彰显自身的品牌特征,才能在群雄割据的格局中站住脚。而政府举办的各种活动也只有围绕这一核心,才能将知名度更多地转化为美誉度,从而带动产品溢价。


基于这一认识,新昌就如何保持“领先一步“的优势,提出了“打造百亿茶产业,创建龙井第一县”的总目标,实施“大佛龙井”品牌提升“11358”工程,推动茶产业持续提升:开展1次品牌管理专项整治,以“稳定产品质量、规范管理秩序”为目的,切实加强行业管理;成立1 个茶叶产销联盟,推动茶叶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和金牌销售商强强联合,实现全产业链强强联手;构建3次检测质量管控体系,即“鲜叶速检、企业内检、市场抽检”三次质量检测体系,确保茶叶的质量安全;新增50家大佛龙井专卖店(销售专柜),扩大销售渠道,对优秀者授予功勋奖;举办80场茶香品鉴活动,对外宣传大佛龙井区域公用品牌,提升新昌茶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使大佛龙井的品牌管理更加规范、品牌营销更加自觉、品牌覆盖更加广泛、品牌渗透更加深远,更加凸显大佛龙井的性价比,巩固新昌茶叶在消费者中的地位。


2019年是实施这一工程的第一年。

实施大佛龙井品牌提升行动

一是重塑大佛龙井品牌形象。针对大佛龙井区域公用品牌无logo、无宣传手册、无统一宣传小视频等现状,请来专业机构操刀,委托杭州芒种品牌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实施了《新昌县大佛龙井区域公用品牌提升项目》,结合国内外茶叶品牌发展趋势以及消费者需求,梳理、提炼新昌县大佛龙井区域公用品牌的品牌价值体系,基于价值体系创意、延伸设计新昌大佛龙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符号体系,确保新昌大佛龙井未来品牌推广可使用。使之成为大佛龙井品牌化工作的有力抓手,并进一步提升大佛龙井的核心竞争力与影响力。


二是制作大佛龙井茶叶标准样。经过新昌县名茶协会和茶叶站的共同努力,实施了《制作大佛龙井茶实物标准参考样200套》工作,以浙江省地方标准大佛龙井茶第5部分(DB33/T228.5-2003)为参考,制作完成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共6个级别的大佛龙井标准实物参考样200套,并广泛征求了省农业厅、浙江大学、规模茶企业的意见,召开了大佛龙井标准实物参考样审定会,使实物标准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以便于保持大佛龙井茶产品品质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对茶农生产、茶商销售都有很好的指导性。协会将实物标准茶样发放给名茶协会会员单位,使企业生产出的茶叶与其做参考标等级,茶叶品质不得低于标准茶样。便捷并统一了茶叶的等级划分,避免了不乱标等级的违规行为。


三是建立3次检测质量管控体系。即“鲜叶速检”、“企业内检”、“市场抽检”三次质量检测体系。2019年10月10日,成立了新昌县茶鲜叶质量检测中心,对全县不同季节、不同时段的鲜叶质量进行快速检测,为大佛龙井的品质安全筑好了第一道防线。并建立与完善产地首检、企业送检、市场抽检三位一体的大佛龙井质量检测管控体系,确保茶叶源头的质量安全。


四是出台《大佛龙井“高端茶”管理办法》,按照“高端茶引领品牌价值,大众茶促进百姓增收”的发展思路,建立了大佛龙井“高端茶”管理体系,对大佛龙井“高端茶”的商标使用、生产技术、产品质量、产品包装和指导价格等进行强化管理,树立大佛龙井“高端茶”品牌形象。对经专业人员审评后的大佛龙井特级茶、一级茶,许可使用大佛龙井“品牌符号体系”Logo、辅助图案、品牌口号等三大元素的标识。

做好大佛龙井品牌推介活动


一是成立了新昌县大佛龙井产销联盟。2019年10月28日,大佛龙井产销联盟组织顺利成立,首批成员共计33家茶企,包括21家供应商和12家销售商。成员为业内具有代表性、示范性、上规模的专业合作社、茶叶龙头企业、茶叶小作坊、金牌销售商等,通过产销联盟,建立了产销两地的强强联合、交流协作、聚力共赢机制,有力地促进了大佛龙井区域公用品牌安全度、信任度、美誉度的提升。


二是在庆祝新昌县名茶协会成立二十五周年之际,组织召开了“大佛龙井感恩有你---全国知名茶商圆桌会议”,邀请天福、八马、华祥苑、山国饮艺、 北京二商京华茶业、北京大碗茶茶叶有限公司、北京老舍茶馆有限公司、杭州茶厂等20多家全国知名龙井茶销售企业汇聚新昌,畅谈龙井茶发展的市场前景。一致认为,新昌不但是龙井茶的主产区,大佛龙井也具有独特的好品质。同时也提出了要讲好大佛龙井的故事、做好大佛龙井的技术标准,推好大佛龙井的品牌等合理化的建议。圆桌会议凝聚了全国知名茶商力量,为大佛龙井探寻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是与北方销区十六省市茶业合作达成合作协议。将新昌大佛龙井、天姥云雾、天姥红茶、新昌黑茶进入北方公众标准茶体系平台。北方销区16省市茶业合作,是由北京、天津、河北等地茶协、茶城联合成立的茶业产销合作机构,依托南北茶业发展第三方平台,打造北方16省市的公众标准茶。本次战略合作,是搭建了从南方产区到北方销区的直通车,带动南北茶产业的合作与发展进入新阶段。


四是举办“2020年特级春茶订制会”。2019年12月26日举办大佛龙井、天姥红和天姥云雾极品春茶定制仪式,重点推介“六大茶山”的高端产品,十家上市企业与“六大茶山”的茶企签订了特级春茶460公斤,签约金额达到423万元,订制最高介12000元/公斤,最低价8000元/公斤,平均价:9196元/公斤。特级春茶订制会,一方面是向市场展示新昌有好茶、而且是精制的品质优异的高端茶;另一方面也是想通过推出特制高端的品牌来带动、促动、拉动全县大佛龙井品牌的品质提升,以提高茶叶生产的单产价值,提高茶农的收入;另在向消费者推出名符其实的好茶好价的同时,也是引导提升消费者对大佛龙井、天姥红、天姥云雾茶的认知度,也就是俗话所说的“不怕不知货,就怕货比货”,让消费者知道,大佛龙井不但有“性价比”的优势,更有品质优异的优势!让消费者深度了解大佛龙井,喜欢大佛龙井!


五是举办茶香品鉴活动。举办第十三届“中国茶叶大会暨新昌大佛龙井茶文化节”活动,举行第三届“缘启”茶会、“大佛龙井·百城共亨”启动仪式、大佛龙井深圳推介活动、”迎国庆、庆重阳“敬老茶会等活动;组织选手参加 “2019浙江省龙井茶手工炒制技能大赛”;组织茶企参加第三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第十三届浙江(深圳)绿茶博览会、 及香港、北京、上海、绍兴等茶业节会活动。着力推介宣传大佛龙井的品牌形象。


2019年,全县茶叶总面积达到了15.3万亩,全年茶叶产量6030.3吨,茶叶产值为12.3亿元,茶产业链总产值已达到86.2亿元。大佛龙井连续10年跻身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十强,品牌价值达到了43.04亿元。这一系列的数据显示,新昌在继续保持大佛龙井茶平稳发展的基础上,天姥红茶、天姥云雾生产规模得到进一步扩大,初步已形成以“大佛龙井”为主导,以“天姥红茶”“天姥云雾”为补充的“一体两翼”茶产业结构,茶类品种不断丰富,茶产业链不断拉伸。


在2019 第十五届中国经济年会上,新昌再次入选“中国茶业百强县”、“2019中国茶旅融合十强示范县”、“中国产茶县域生态发展百强县”、新昌县人民政府荣获上海国际茶文化旅游节组委会“优秀组织奖”、第六届中华奥会“特别贡献奖”、第二届中国农业品牌建设学府奖——十佳品牌案例奖、“新昌禅茶休闲养生之旅游”入选第二届茶乡游大会20条精品线路等等诸多荣誉喜落新昌。


2019年,新昌在“打造百亿茶产业,创建龙井第一县”的征途上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2020年1月15日

本文作者陈霞系新昌县名茶协会



找到约2,546条结果 (用时 0.009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44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