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湖南省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包小村

过去几年,湖南茶叶的产量、销量持续增长,湘茶的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呈现出“三湘四水五彩茶”的大好局面。

潇湘绿茶、湖南红茶、安化黑茶、岳阳黄茶、桑植白茶……第14届省茶博会上,省内公共品牌抱团参展,名茶推介、新品发布、茶艺表演,各大茶企使出浑身解数,力争脱颖而出。

“当前形势下,办好茶博会,鼓舞业界信心更加重要。”省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包小村称,深受疫情影响,茶馆、茶市人气不足,销售渠道压货太多,茶产业面临下行压力加大。

湘茶如何稳增长?包小村开出应对“良方”:激发创新动力,千方百计降成本,努力提升湘茶附加值。

提升湘茶附加值

茶博会成为新产品首发的舞台。紧压的黄茶、发花的红茶、颗粒状白茶等新产品摆放在显眼位置,让人眼前一亮。

茶陵县引入摇青工艺,云阳山红茶略带兰花香;黄金茶新上色选机械,分级更精细;紫鹊寒芽慢工烘焙、香气高远;渠江薄片公司推出金花红茶,让人耳目一新。

湘茶魅力在于创新。包小村介绍,推进工艺融合创新,湘茶充满勃勃生机。例如,红茶、黄茶引入紧压茶工艺,分别开发出“红运饼”“黄金条”,延长产品货架期,一芽三叶的茶卖出一芽一叶的价格,大大提升了附加值。

绿茶除了卷曲形毛尖,直条形也多了起来。“这些茶,看上去很高档,小包装挺方便。”在包小村看来,黄金茶作为旅游商品,附上大湘西、十八洞、张家界等地独特的山水奇观包装,抢搭茶旅融合快车,堪称湘茶提升附加值的捷径。

近年来,湖南发挥多茶类优势,除了头季名优绿茶,夏秋茶依次采摘,制作小包装的黄茶、红茶、黑茶,茶园产值翻番,带动茶农每亩增收3000元左右。

茶博会现场,一些产茶大县纷纷主推古树茶、野生茶、高山茶、有机茶、良种茶、年份茶,拓展增值空间。

一片茶叶,百样翻新。包小村说:“湘茶要围绕既好看、又好喝的目标,让消费者以合适的价格喝到好茶,经销商有利润、茶农增收致富,才能行稳致远。”

千方百计降成本

茶博会上,不少参展商告诉记者,一些茶产品渠道压货太多,去库存压力大。而一些爱喝茶的市民则反映,数千元一公斤的茶,普通大众喝不起。

针对茶叶销售难题,包小村分析,数千元一公斤的茶,贵在营销成本太高。为此,他开出应对的“良方”,着力降低营销成本。

——精准开店。省内茶商要多开店、开小店。前几年,高端旗舰店流行,每家店至少要50万元以上,茶叶一旦积压,很难回本。面对激烈竞争,茶叶店要像槟榔店一样,开遍大街小巷。例如,新化红茶可搭文印店的“顺风车”,每个店配送煮茶壶、茶叶样品,几千元就可铺开一个点,卖完一批再结账。

——打造“爆款”。针对不同人群,开发不同产品,打造适销“爆款”。产学研联合,开发主打市场的“爆款”。湘丰茶业曾开发一个单品,年出口额近千万美元;湘益茯砖一个产品卖7000吨,这就是“爆款”,让爱茶的市民“喝得起、放不下”。

——直播卖茶。茶叶破解销售难题,电商是主要突破口。但电商平台走量,大部分利润被拿走。着眼降成本,茶企必须自己搞直播间。省内茶商直播带货已有成功先例,网上直播卖莓茶,最多时一天销售额逾100万元。

破解茶叶销售难,各级政府还要加大培训。包小村说,要引导茶叶企业打造“十个一”的营销体系,即一个团队、一个规划、一组产品、一百个门店、一本手册、一句广告语、一个宣传片、一个幻灯片、一组短视频、一个微信群,全面提升营销能力和水平,把湘茶卖出效益,实现“优质优价、健康发展”。

来源:华声在线 全媒体记者 张尚武 胡盼盼,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