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中国最新十大生物

找到约17条结果 (用时 0.014 秒)

福鼎:白茶从这里走向世界

世界白茶在中国,中国白茶在福鼎

欢迎您加入八闽清音,让我们共同诉说,一起分享"茶不仅仅是一片树叶的故事",请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八闽清音”添加关注

 

 

福鼎白茶茶艺表演——陈兴华/摄

 

茶园——施永平/摄

中国白茶高峰论坛在福鼎市举办

 

 

“世界白茶在中国,中国白茶在福鼎。”这句谚语在神州大地广为流传。福鼎白茶95%供出口,由此可以想象出白茶在国外市场的受青睐程度。

2006年以来,福鼎市政府因势利导,把白茶作为全市茶类结构调整的重点来抓,以点带面,让全市茶园朝着绿色、无公害、有机的方向发展。目前,福鼎市共推广无公害茶园20万亩、建立有机茶基地和绿色食品基地3.8万亩,是福建省最早实施、推广有机茶园、绿色茶叶基地建设的县市,也是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县市,这为福鼎白茶的高质优产奠定了基础,2007年至今,福鼎送检茶叶样品农残合格率均达到100%,先后有100多件福鼎白茶产品在国内外茶叶品质大奖赛中获得金奖、银奖。如今,福鼎白茶在继续扩大国外市场规模的同时,也以其优良的品质、国际化的品位全面覆盖国内市场,福鼎白茶从此走上了品牌化之路,铸就白茶产业新辉煌。

 

福鼎白茶的悠久历史

茶界泰斗张天福在《福建茶史考》说:白茶由福鼎创制,当时银针采自菜茶(闽东北的原生茶树种)树上鲜叶。福鼎大白茶品种原产于太姥山,古老茶名绿雪芽,约在1857年加以繁殖后,于1865年开始以大白茶芽制成银针,便称大白。也有学者认为,中国茶叶生产历史上最早的茶叶不是绿茶而是白茶。其理由是:中国先民最初发现茶叶的药用价值后,为了保存起来备用,必须把鲜嫩的茶芽叶晒干或焙干,这就是中国茶叶史上“白茶”的诞生。

古老的福鼎白茶有着传奇的身世。据传说,太姥山古名才山,尧帝时(公元前2358—公元前2257年)有一老母在此居住,以种兰为业,为人乐善好施,深得人心,她曾将其所种绿雪芽茶作为治疗麻疹圣药,救活很多小孩,人们感恩戴德,把她奉为神明,称她为太母,这座山也因此名为太母山。到汉武帝时,派遣了侍中东方朔到各地授封天下名山,于是太母山被封为天下三十六名山之首,并正式改名为太姥山,现今福鼎太姥山还留有相传是太姥娘娘手植的福鼎大白茶原始母树绿雪芽古茶树、太姥娘娘发现绿雪芽的山洞和浇灌绿雪芽的丹井。

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记载:“永嘉东三百里有白茶山”。据茶史专家陈橼考证,“永嘉东三百里是海,是南三百里之误。南三百里是福建福鼎(唐为长溪县辖区),系白茶原产地。”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部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院研究员姚国坤教授认为,福鼎白茶之祖至少有1200年以上历史,福鼎白茶的出名,至迟始于唐代,道家用茶炼丹,祈求长生不老,称之为“仙茶”。2009年中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的陕西蓝田吕氏家族墓地,发现了距今近1000年、保存完好的白茶。亲历考古过程的张蕴研究员认为,这些茶叶属于早期的白茶,位居宋朝皇室贡品之列,受到达官贵人的喜爱与珍藏。福鼎白茶能够历经千年保存完好,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白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

作家、解放军总后勤部正师级专业作家、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CEO高级研修班王宏甲教授在《中国有个三都澳》一文中写到,“我以为晒干收藏之白茶是中国茶的祖先,4000多年前的蓝姑岂不是中国茶饮的创始人!把茶的药用引入民间生活最终成为茶饮,舍福鼎‘蓝姑娘——太姥娘娘’,还有谁!我期盼宁德福鼎人有一天在巨大的太姥娘娘雕像下庄严地刻上:人类茶之母。这已然是传承了4000多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福鼎白茶神奇的抗辐射功能

辐射危害已被专家喻为现代社会的四大危害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辐射已是不可避免,防辐射是21世纪人类的人身保卫战。近年来,欧美国家对白茶进行的深入研究发现,相比其他茶类,白茶自由基含量最低,黄酮含量最高,氨基酸含量平均值高于其他茶类,福鼎白茶抗辐射功效比其他茶类更显著。

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湖南农业大学茶学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刘仲华教授在《茶——最有效的抗辐射饮料》一文中认为,茶是自然界富含多酚类(尤其是儿茶素)最高的植物,茶叶中的茶多酚是“自由基清除剂”,能避免辐射产生的过量自由基对生物大分子的损伤,茶多酚能够提供质子与辐射产生的自由基结合,茶多酚还能调节与辐射相关的酶类,减缓免疫细胞的受损,提高造血功能。

浙江大学茶学系副主任王岳飞博士也持相同的观点,他说,白茶是一种微发酵茶,加工工艺自然,所以茶多酚相对损失少,保留的有效成分比较多,茶叶能够抗辐射的主要成分就是茶多酚,福鼎白茶茶多酚含量比较高,每天喝2∼3杯白茶就能起到抗辐射效果。

日本3·11大地震发生后,福鼎紧急调拨一批福鼎白茶,通过国际特快专递寄往东京,希望具有防辐射、抗辐射功效的福鼎白茶,能为坚守在抗震救灾一线的我国驻日大使馆人员健康作出贡献,送去茶区人民最深切的慰问和最崇高的敬意。我驻日大使馆收到这批茶叶后,感动的表示这是祖国人民在关键时刻的“雪中送炭”,并为此发来感谢信。

 

福鼎白茶——

喝出健康的“仙茶”

福鼎白茶功效出众,历史悠久,在《本草纲目》和《茶经》中早有记载。《本草纲目》中记载:“白茶性寒凉,功同犀角。”中医药理证明,白茶味温性凉,具有退热降火、祛湿败毒的功效。“我每天都要喝十杯茶,第一杯就是福鼎白茶。”这是百岁茶界泰斗张天福老先生透露的养生秘诀。

 

白茶能治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不足和血糖过多而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等的代谢紊乱。饮白茶能治糖尿病,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所重视和研究的课题,日本医学士小川吾七郎、医学博士蓑和田益等,在治疗患有糖尿病的肺结核病人时,偶然发觉白茶对糖尿病有显著疗效。京都帝国大学医院、府立医院对10名糖尿病人进行临床实验,发现白茶对慢性糖尿病具有显著疗效。我国泉州市人民医院用“宋茶”(70年以上的陈年白茶)治疗糖尿病,有效率达70%。在白茶原产地福鼎茶叶界人士选择了多位高血糖的病人进行实验,发现有71%的病人,因养成长达半年的饮白茶习惯,其高血糖病不治而痊愈。因此说,饮白茶能预防、治疗糖尿病是有科学根据的。白茶中的多酚类和酯类有促进胰岛素合成的作用;儿茶素中的多糖类物质,有去除血液中过多糖分的作用。茶多酚对人体的糖代谢障碍具有调节作用,能降低血糖水平,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糖尿病。中国疾控中心食品与营养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食品毒理协会副秘书长韩驰发表了自己的论文:经研究可以确定,白茶对于人体免疫力的增强具有明显作用,在平衡血糖方面,也有着很好的表现。

 

白茶能预防脑血管病

脑血管病是较常见的疾病,包括脑栓塞、脑血栓形成及脑出血等,其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人体的健康。为什么白茶能够预防脑血管病呢?因为白茶具有抗凝和促进纤溶作用,能改变高凝状态,且没有一般抗凝药物的副作用,对增进健康和预防疾病具有显著作用。经验证表明,白茶饮服2-3周后,全血粘度从4.77降至4.31(P<0.01);血浆黏度从1.66降至1.58(P<0.01);全血还原黏度从8.58降至7.97(P<0.01)。三项血液黏度全面下降,表明白茶能降低血液黏滞性,降低血液高凝状态,增加血液流动性,改善循环,并防止血栓形成。

 

白茶降血压效果佳

白茶能降压,这与它所含化学成分有关。白茶含有丰富的茶多酚、维生素C和维生素P。茶多酚能促进维生素C的吸收。维生素C可使胆固醇从动脉壁移至肝脏,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浓度,同时可以增强血管的弹性和渗透能力。白茶还可通过利尿、排钠的作用,间接引起降压。茶中含有氨茶碱能扩张血管,使血液容易流通,也有利于降低血压。至今在福建一带的中医开处方时用“白毫银针”甚多,现在白毫银针能治高血压已蜚声海外。

 

常喝白茶提高抗病毒提高免疫力

最新的研究表明,白茶提取物可能对导致葡萄球菌感染、链球菌感染、肺炎和龋齿的细菌生长具有预防作用。美国佩斯大学的研究人员说,白茶提取物可以在试管中真正破坏导致疾病的组织,对白茶提取物的反复研究证明,白茶提取物可能对人类致命病毒具有抵抗效果,添加了白茶提取物的各种牙膏,杀菌效果得到增强。该研究还显示,白茶提取物对青霉菌和酵母菌具有抗真菌效果,在白茶提取物的作用下,青霉菌孢子和酵母菌的酵母细胞被完全抑制,这说明白茶提取物对病原菌具有抗真菌作用。

 

喝白茶成为时尚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程度也日益提升,具有保健功能的福鼎白茶日益受到城市白领的追捧,喝白茶成为人们改善身心状态,追求健康生活的一种时尚。

百名记者福州三坊七巷话白茶、福鼎白茶广州万人争品成为了中国茶界的一段佳话。据了解,寿眉白茶如今已是广州茶楼的当家茶。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原主任骆少君说:“喝福鼎白茶,其健康与保健功效如野生山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与营养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食品毒理协会副秘书长韩驰认为喝白茶可以保护脑神经、增强记忆、减少焦虑。可对因吸烟造成损伤的DNA进行修复,而且效果非常好。著名作家何镇邦说:“我于襁褓之中即开始喝白茶,至今已有70余年的茶龄,遍饮各种名茶,被戏称为京城第一茶客。品尝各种名茶,均给我留下难以忘却的回忆,但都比不上2009年5月中旬参加福建籍在京著名作家海西宁德采风团在太姥山上畅饮福鼎白茶留下的美好记忆。”

随着市场需求的加大,2010年4月19日,福鼎白茶新产品(白茶饮料)经省科技厅科技成果鉴定通过正式上市,这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白茶饮料的空白。厦门黛媚化妆品有限公司经研究发现,白茶中的茶多酚浓度远高于其他茶类数倍。茶多酚具有清除自由基、消暑抗菌、阻止氧化、活性防辐射等强大的功效,能够完全应用于系统而密集的护理产品中,由于白茶有惊人的护肤效果,白茶护肤品也随之被开发出来,受到广大妇女消费者的欢迎。目前市场上,白茶牙膏、白茶香皂等白茶衍生产品广为出现,人类探索的脚步仍在前行,白茶的功效和作用将会更大化地为人类服务。

 

高贵的“福鼎白茶”

2011年4月,作为目前国内高校唯一一家专门从事农业品牌研究的机构浙江大学CARD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发布了《2011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报告》,用详实的数据披露了当前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创建和发展现状。福鼎的“福鼎白茶”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评估价值为24.45亿元,在茶叶区域品牌价值榜上名列全国十强第五,进入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百强。“福鼎白茶”品牌所蕴含的无形资产,自此有了一个权威的价值认定。

 

福鼎白茶屡屡拍出天价

福鼎白茶在国内受欢迎的程度,可以通过屡次拍卖出天价一窥其风采。

2008年11月17日在福建武夷山市举行的第二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上,金门酒业实业有限公司以56万元人民币的“天价”拍得一块“福鼎白茶茶砖”。拍得福鼎白茶茶砖的金门酒业公司叶先生表示,“福鼎白茶无论是品质还是文化内涵都独具特色,此次拍得的白茶茶砖将在台湾进行展示和推介。今后我们还将利用台湾在茶叶生产制作、加工、营销等方面的经验,与福鼎联手发展白茶产业,共同打造白茶国际品牌。”

2011年4月20日,在上海举办的豫园茶文化艺术节上,一块20年的福鼎白茶饼拍出了18.8万元的天价,这让不少茶叶收藏爱好者看到了其中的投资价值。11月24日,第十二届广州茶博会暨2011年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举行的福鼎老白茶拍卖会上,30年、26年、20年的老白茶分别拍出17.6万、17.4万、17.2万,再次创下陈年白茶收藏品拍卖最高价。2011年12月14日,在北京马连道茶市场,一块20年的150克福鼎老白茶一举拍出4.8万元天价。为何能拍出如此之高的价钱?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其中的奥妙就在于福鼎白茶“一年为茶、三年为药”的独特保健功效。

 

福鼎白茶的殊荣

2009年5月,“福鼎白茶”被正式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并正式获得保护,保护范围为福建省福鼎市现辖行政区域。2010年1月,“福鼎白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10年7月8日,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白茶工作组在福鼎正式成立,这标志着“白茶国标”落户福鼎。 2010年8月,文化部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福鼎白茶制作技艺成功晋升 “国宝”。

 

福鼎白茶辉煌历程

2008年:

★6月19日,首届中国白茶文化节在福鼎市隆重开幕。

★6月28日,福鼎白茶作为白茶类的唯一代表入选为“中国申奥第一茶”。

★7月5日,中国最大的奥运主题白茶砖作为福鼎市政府送给北京奥运会的礼物正式从福鼎启运进京。

★7月12日,福鼎市人民政府与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共同签署军地共建协议,福鼎白茶成为三军仪仗队特供用茶。

★2008年10月,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确认福鼎市人民政府监制的500公斤“福鼎白茶茶砖”为中国最大的茶砖并予以颁牌。

★10月28日,福鼎市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福鼎白茶)示范基地。

★2008年,福鼎市7家茶企业分别参加第四届全国“中绿杯”名优绿茶、第十五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中国名茶”、福建省第五届“闽茶杯”名优茶、“东方神韵杯”第三届中华名茶、第五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名优茶、第七届(韩国)国际名茶博览会、中国茶叶品牌“金芽奖”评选,共摘取15个金奖,5个银奖。

2009年:

★8月10日,两年一度的全国“中茶杯”名优茶评比结果揭晓,福鼎市获4个特等奖,17个一等奖。

★11月13日 第三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在福鼎举办分会场,白茶高峰论坛隆重举行。联合国馆与福鼎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太姥银针”白茶准入联合国馆专用茶协议。

★11月3日,福鼎白茶作为中国白茶的典型代表,入选“中国世博十大名茶”。

2010年:

★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央党校校长习近平来到上海联合国馆参观。在联合国助理秘书长、上海世博会联合国展区总代表阿瓦尼·贝南先生陪同下来到了联合国馆内的中国世博十大名茶茶艺演示台前,高兴地品茗了白茶。

★5月15日,福鼎白茶作为“中国世博十大名茶”正式入驻上海世博会联合国馆。

★6月2日,省委书记孙春兰一行在时任宁德市委书记陈荣凯陪同下莅临福鼎考察白茶企业。

★8月6日,上海世博会联合国馆“世界和谐茶会”拉开帷幕。时任福鼎市委副书记陈兴华代表57万福鼎人民向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馆总代表阿瓦尼·贝南赠送了福鼎白茶,将永久收藏在联合国馆总部向世人展示。

★11月19日,地理标志产品福鼎白茶省地方标准正式发布。

2011年:

★3月16日,2011年茶叶质量可追溯制度建设在福鼎启动。福鼎市是福建省唯一一个茶叶产品实行质量可追溯制度建设的试点县(市),于2007年就开始参与全国种植业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建设和良好规范农业(GAP)试点工作。

★4月,在2011中国茶叶大会上,由浙江大学CARD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中国茶叶杂志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茶叶网联合组成的“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课题组”,发布了“2011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福鼎白茶品牌价值为24.45亿元,位居全国十强第五。

★4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日本大使馆向福鼎市发来感谢信,感谢福鼎市政府和人民提供抗辐射的福鼎白茶,为在日本抗震救灾第一线工作的我驻日外交官和使馆工作人员提供抗辐射保健饮料表示真诚的感谢。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日本国特命全权大使程永华也于4月15日向福鼎市发来感谢状。

★6月24日,福鼎芳茗茶业有限公司与科研院所技术对接,联手天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出新品——虫草白茶,填补了福鼎白茶与现代生物科技结合的空白,是福鼎白茶走向高端消费的里程碑,在福鼎白茶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9月16日,第三届“福鼎白茶杯”海峡茶艺电视公开赛在福鼎圆满落幕。本次比赛由福建省农业厅、海峡茶业交流协会、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主办,福鼎市人民政府、福建电视综合频道承办,吸引海峡两岸3000多名选手参与,历时3个多月。

 

本版策划:福鼎市委报道组 福建日报宁德记者站

 

 

====================================

微信进入八闽清音,点击右上角,查看历史消息

点击右上角,查看公众账号,关注。

微信公众号:BMQY88

八方茶友,品茗论道;

闽鼎白茶,投资首选;

清雅银针,尊贵典藏;

音宁舒适,怡神陶性;

让我们以茶为媒,沟通天下茶友!

上海【八闽清音,福鼎白茶】

 

福建省茶产业“十三五”回顾与“十四五”发展规划

福建是我国重要的产茶区,地处东南沿海,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山地丘陵起伏,生物多样,是种植茶树的适宜区。福建产茶历史悠久,种质资源丰富,茶文化底蕴深厚,名茶荟萃,产制乌龙茶(青茶)、绿茶、红茶、白茶四大茶类及再加工类的花茶,除绿茶外,均为福建首创。福建在近现代茶叶科技、教育和对外贸易等方面对中国乃至世界茶叶的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在茶叶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

▲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元勋茶厂

茶产业是福建的特色优势产业,是福建的一张名片,是广大茶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是名副其实的民生产业和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福建省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提升品质、打响品牌为重点,着力创新体制机制,积极开展茶园生态修复,在全国率先倡导茶园少用或不用化学农药的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动茶庄园建设,实现茶产业三产融合发展,2018年茶叶全产业链产值率先在全国突破千亿大关。目前,全省有茶叶类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13家、省重点龙头企业167家,中国驰名商标34个,产业化水平居全国前列。

文章对福建省茶产业“十三五”进行了回顾并对“十四五”进行展望。

01

“十三五”福建茶产业持续稳步发展

“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福建茶业依法兴茶、科学发展,依据《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秉承生态发展的理念,在稳定面积的基础上,依靠科技,不断创新,实现茶产业稳步健康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十三五”期间福建省茶园面积情况如图1所示,2015年全省茶园面积20.77万公顷,2020年茶园面积22.93万公顷,年平均增长2.08%,以低速缓慢增长,不盲目扩张,以减轻生态承受力,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和谐。

▲ 新坦洋集团公司

“十三五”期间福建省茶叶产量情况如图2所示,茶叶产量从2015年的35.63万吨,发展到2020年的46.14万吨,以年均5.9%速度增长,从而实现茶园面积调控下,产量稳步增长。

2020年茶园面积与2015年相比略增2.16万公顷,毛茶产量和产值分别较2015年增加10.51万吨、35亿元,2020年全省毛茶产值255亿元,全产业链产值达1300亿元。“十三五”期间福建茶产业持续稳步发展,主要经验与做法总结如下。

“十三五”期间福建茶产业持续稳步发展,主要经验与做法总结如下。

1、生态平衡,强化管控修复

福建是老茶区,在发展过程中,局部地区也有出现过度开垦茶园,超越生态承载能力的现象。因此,对于不宜种茶的陡坡地提倡退茶还林或留茶成林,对田地茶园鼓励退茶还粮或还菜,使茶园用地更趋合理化,强化茶园生态修复与培育。

福建省加强茶园生态建设,以实施现代茶产业项目为依托,持续加大投资力度,在重点产茶县市相对连片的茶园基本实现茶园道路硬化,做到雨天上山路不滑,晴雨畅通;茶园生态修复,通过种树、留草等方式美化园貌,起到防风、调节茶园小气候、涵养水源等作用;完善茶园给排水系统,实现茶园保土、保肥、保水以及保持生物多样性。目前全省生态茶园面积达20万公顷,占总面积的87.2%。

2、强化生物基础,保护利用种质资源

福建省是茶树品种资源大省,素有“茶树品种宝库”之称,在积极推进茶树资源保护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组织开展茶树种质资源普查,建立茶树优异种质资源保护点、区、圃,根据《福建省种子保护条例》和《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划定区域由地市级人民政府和省农业农村厅名义进行挂牌保护。

每年安排省级财政专项资金200万元,在全省建设10个茶树种质资源保护点(资源圃),用于支持开展茶树种质资源保护工作,重点开展道路、沟渠修缮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出茶树种质与生长环境共同保护的理念,保护好资源及其生长的环境。目前全省已建立茶树优异种资源保护点63个,资源圃3个,完善了种质资源保护档案和资料等。

积极开展种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立了全国最大的茶树良种繁育基地——福安甘棠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并于2019年被农业农村部命名为国家茶树良种繁育基地,每年出圃的金观音、金牡丹、黄观音、福鼎大白茶、安吉白茶、早春毫等茶树良种苗木5亿多株,为国家中西部发展茶产业实现脱贫致富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突出特色,发挥多茶类优势

福建茶叶以“茶类多、有特色”著称,秉承传统茶叶生产技艺,生产多茶类特色产品,以优势茶类拓展销售,活跃市场,抢占先机。

“十三五”期间以白茶、乌龙茶、红茶为主力产品,组织优势产区加强生产,开拓市场,使福建保持多茶类发展的优势,确保茶产业始终保持稳步发展的态势。

4、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开展茶产品、茶机械、茶科技等研究与创新,鼓励支持茶叶机械生产企业科技研发创新,对创新型农机装备实行“543”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列入补贴第1年给予50%补贴,第2年给予40%补贴,第3年以后给予30%补贴),助力茶业机械化转型升级。

支持龙头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以现代茶业项目为抓手推动产业升级,投入中央财政资金2亿元、省级财政资金1.5亿元,实施茶叶初制厂清洁化改造项目1000个,扶持300家龙头企业引进先进加工设备,有力促进福建省茶叶从传统产业向现代加工业转变。

福建省2017年启动现代茶产业智慧园建设试点工作,茶业智慧园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及3S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与茶产业链各个环节有机融合,使生产、加工、管理实现标准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从而提升茶叶产业链的精准、高效与安全。

▲安溪桃源有机茶场

目前全省试点建成10家,在茶叶全产业链领域开展数字化工作,打造智慧化的茶产业示范样板,推进茶业智慧化建设。

支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茶叶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坚持“请进来,走下去”相结合,通过举办专场报告会,推介最新科技成果和模式,组建福建省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强化现代农业(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高校科研单位联合攻关等,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推动茶叶科技成果快速精准转化应用,科技贡献率达65%以上,助力茶产业转型升级。

5、绿色发展,提升质量安全

质量安全是茶产业的生命,福建省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茶叶质量安全管控。省政府出台《关于绿色发展质量兴茶八条措施的通知》,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全文,提出多种举措,推动茶产业由增产向提质导向转变,通过任务到县、措施到位、技术到园、责任到人,全面推进绿色发展,实现质量兴茶。

组织茶叶龙头企业代表签名宣读《茶产业绿色发展宣言》,得到了3500多家茶叶企业、合作社积极响应,绿色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通过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减量化专项行动,在茶园全面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推进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替代使用化学农药,推动不用化学农药绿色示范茶园建设,面积达10万公顷。

依托省级农资监管信息平台,严格投入品监管,推动落实农业投入品经营诚信档案和购销台账制度,严格执行茶树限用农药定点经营、实名购买制度。

持续组织开展茶叶农残超标专项整治行动,实行茶叶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与监督抽查“两检合一”,开展“检打联动”,严厉打击茶园违法使用禁限用农药行为。

▲ 福建安溪茶园

“十三五”期间福建茶叶抽检合格率都在99.5%以上,福建茶叶质量安全水平和公信力得到不断提升。

6、创新模式,提高服务水平

积极探索构建“全过程”社会化服务体系,扶持培育了一批设施装备先进、服务能力强的病虫害统防统治、肥料统配统施的新型服务组织,为茶企茶农提供全程社会化服务,总结了“四统五良”即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病虫防控、统一用肥管理、统一机械作业,实现良种、良园、良法、良机、良制相配套的生产加工管理模式,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提升了福建省茶产业社会化服务能力和水平。

组建茶产业联合体,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构建“龙头企业+联合体+农户”等模式,建立联合体带农户,企业、联合体、农户利益紧密联结的关系,推进标准化种植、加工,实现茶农分享茶产业链增值收益。积极引导银行机构对茶叶龙头企业提供信贷支持,注重创新金融产品,拓展抵押范围,缓解茶企融资担保难题,推出“茶贷通”“茶企贷”“白茶宝”“福茶宝”等20多个产品。

通过完善社会化服务,不断提高助力茶产业发展的水平与能力。

7、项目带动,促进三产融合

以项目实施为抓手,全面推进福建茶产业水平提升。“十三五”期间开展了现代茶产业技术体系、茶叶绿色高质高效创建、茶产业集群、茶业智慧园、茶产业园等项目。

每年投入的项目资金均超2亿元,带动社会资金达8.5亿元。如武夷岩茶产业集群项目,投入中央财政资金1亿元,按照“绿色引领、品牌支撑、龙头带动、三产融合、集聚发展”的总体思路,在项目县建设绿色高效标准化茶叶生产基地,引进茶叶机械设备和生产线,开展茶文化展示、休闲体验、交易平台、仓储物流建设及品牌宣传推介,强化标准规划、茶叶保险、服务平台等社会化服务。

围绕基地建设、质量管理、产品追溯、品牌提升、文化弘扬等方面内容,扶持建设集“生产、加工、营销、品牌、文化、旅游”为一体的茶庄园60多个。制定并发布了福建省地方标准《茶庄园建设指南》(DB35/T 1857—2019),指导茶庄园建设,提升标准化水平,推动茶叶企业突破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由单一生产功能向综合功能发展。

▲ 安溪桃源茶庄园

设计、打造茶文化旅游线路,对旅游从业人员开展教育培训,提高其茶与茶文化知识,共同讲好福建茶故事,“以旅兴茶,以茶促旅”,形成良性互动发展模式。

8、宣传推介,打造知名品牌

福建省紧紧围绕品牌茶业发展目标,实施以区域公共品牌为基础、企业自主品牌为主体的茶叶品牌战略。

在国内外开展“清新福建 多彩闽茶”“闽茶海丝行”“闽茶中国行”等系列主题宣传活动,着力提升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福鼎白茶、坦洋工夫、政和白茶等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积极组织茶叶企业参加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香港国际茶展等重要茶叶展会。

制作了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福鼎白茶、福州茉莉花茶、坦洋工夫等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和重点龙头企业的宣传片,通过东南卫视和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在中央电视台播放寿宁高山茶、政和白茶形象宣传片。通过“县长带你买好货”“闽茶行天下网红直播带货”“福茶直播带货季”等活动,持续扩大品牌宣传。

“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被评为中国茶叶十大区域公用品牌,“福鼎白茶”被评为中国茶叶优秀区域公用品牌,有97个茶叶产品获得福建名牌产品称号。积极发展壮大企业品牌,支持龙头企业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等新型媒体扩大品牌影响力。八马铁观音、武夷星、品品香白茶、华祥苑、曦瓜大红袍等17个龙头茶企品牌入选“福建省名牌农产品”,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品牌影响力,打造出一批知名企业品牌。

▲ 华祥苑茶庄园

9、闽台交流,闽茶香飘海外

闽台茶业合作交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海峡两岸民间斗茶赛、学术交流、台农来闽投资兴业等。两岸专家、台农共同参与制定了《台式乌龙茶茶树品种》等四个国家和省地方标准,实现两岸“行业标准共通”。福建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是大陆规模最大的台湾高山乌龙茶生产基地,目前有台企76家,台农600多人,其中规模以上茶企23家,高山茶基地48个,是台胞个体工商户在大陆投资最密集的地区。

为了践行“一带一路”倡议,扩大闽茶对外贸易,2016年以来,福建省组织重点茶叶企业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闽茶海丝行”经贸活动,在“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重要城市设立茶叶营销和推广中心、品牌专卖店、茶艺馆等,提升闽茶和闽茶文化在海内外的影响力。4年共在欧洲、东南亚等13个国家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举办19场闽茶专场推介会、设立12个闽茶文化推广中心。充分利用“闽茶推广中心”这一平台,设立茶艺、茶文化课程,以茶为载体推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宣传普及。福建名茶还多次亮相“茶叙外交”,提高了“多彩闽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02

“十四五”福建茶产业发展展望

“十四五”期间,福建茶产业将坚持“生态优先,高质量发展”的方针,以稳定面积、优美生态,提升品质、提高效益,发展人工智能、智慧茶业,建设平台市场、促进交易繁盛,优化生产组织、培育企业品牌,做强做大龙头、促进茶企上市等为着力点推动产业发展,全面提升茶产业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发挥种质优势,保护利用并重

以长期实施茶树优异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项目为抓手,进一步加大对优异茶树种质资源的保护、筛选、审定(认定、鉴定)以及示范推广力度。以市场消费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福建省茶树种质资源“优异、丰富”的优势,持续扩大金观音、金牡丹、黄观音等高香茶树新品种在全省的种植推广,同时开展高优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集成示范、加工技术创新、功能性成分开发等方面的研究,实现“保护性开发、利用中保护”目标。

▲ 武夷山马头岩

2、稳定茶园面积,建设生态茶园

福建省将继续遵循“稳定面积、提高产量、提升品质、提高效益”的发展思路,力争到“十四五”末,全省茶园面积稳定在24.67万公顷左右,在稳定面积的情况下,通过优化美化茶园生态环境和提升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单产,确保茶青质量,实现提质增效的目的。通过示范带动,持续扩大全省建设少用或不用化学农药绿色生产示范茶园基地面积,通过“点上示范,面上倡导”,推动茶产业绿色发展行动深入开展。

3、加大科技推广,提升产业效益

广泛应用推广茶园绿色防控综合技术,增强防控效果;推广茶园土壤环境改良优化技术,通过在茶园间作特选绿肥植物,提高土壤肥力,优化微生物区系,培育健康土壤;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实施“以虫治虫”等生态平衡综合防控技术,建立茶园动植物生态平衡系统。研究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突破茶产业发展技术瓶颈,降低生产和管理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业效益。

4、深化产品研发,延伸产业链条

鼓励大型企业积极参与茶产业链延伸产品的开发,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式茶饮料、袋泡茶等产品和器具、包装,提升产品档次;提取利用茶多酚、茶多糖、茶色素等茶叶功能性成分,加大茶保健品、茶食品、茶日化品开发,促进产品结构多元化发展。支持茶叶电商、云平台发展,拓展茶贸易空间,鼓励跨境贸易。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福建茶叶产业,不断延伸和完善产业链条。

5、加快数字化建设,助力产业升级

建立全国性的茶叶交易中心或平台。探索在福州或武夷山建立全国性的茶叶交易所,充分发挥交易所在茶叶定价和资源配置方面的功能。综合运用5G技术、区块链技术,加快推进基于数字化、可视化、物联网、卫星遥感系统等先进信息技术的智慧园建设,实现实时自动采集生产过程中农业投入品使用、农事活动等相关数据,并实时上传至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统和农资监管信息平台,提升茶产业管控的数字化、信息化水平,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

6、创新业态发展,推动三产融合

以《茶庄园建设指南》为指导,项目示范带动为引领,继续推动茶庄园建设,力争“十四五”末建设100家现代茶庄园。积极探索完善茶叶低温气象指数等保险机制;推动以茶旅、游学、研修等为内容的涉茶文化产业新业态形成;促进“互联网+”的发展新模式,使产业在更广阔的范围中实现融合;推动福建茶叶三产协调、融合、高质量发展。

7、提升品牌价值,提高市场占比

积极培育扶持企业品牌,打造龙头企业优势品牌,通过现场推介、媒体传播、线下体验等多种形式,展现福建茶叶种类多、质量好、品质优的特质,塑造福建茶是健康茶、安全茶、放心茶的良好形象。深入开展“闽茶海丝行”活动,继续组织茶叶企业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介闽茶,大力推动闽茶知名企业品牌落地,支持在境外设立闽茶品牌旗舰店等,打造闽茶外销的“桥头堡”,通过企业品牌价值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拓展国内外市场。

8、加强人才培育,提高技能水平

持续加大高技能人才培育力度,大力弘扬精益求精的“闽茶工匠”精神,进一步深化开展系列茶叶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和培训,以建设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现代产业园等项目为抓手,通过讲座、观摩、研修、斗茶赛等多种形式,针对生产经营主体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有计划地培养一批茶叶技能人才,实现技能人才培养“有力度、有梯度”,十四五末将开展万人培训工程,不断提高福建省涉茶人员技能水平。

来源:中国茶叶加工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新冠疫情下中国茶产业的泣血祈祷!

  2020年的春天是一个泣血的春天!

  疫情肆虐,全民抗击,牺牲巨大,可歌可泣!

  作为连接着遥远茶山与城市案头的古老产业,中国茶在今春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生死考验。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一座美丽小城。但随着春茶季的到来,御香茶业的曹丽琼却越来越紧锁眉头。往年春茶季开始后,160万元的资金就开始周转,但如今一切成本都成为越来越重的大山。

  (这是最新的情况,一切都在向好!)

  曹丽琼的遭遇只是6万家中国小茶企的缩影。

  中国茶的困境其实早已经在它的产业思维和发展路径中埋下了伏笔。今年的新冠疫情只是加速了它的暴发。

  中国茶产业的困境来自哪里?

  来自千家万户分散的生产与大市场之间信息的不对称、生产的不高效、产品的不适宜、品牌的不彰显。本质上是“农业的茶”没有完成向“工商业的茶”的转型升级。而且这个课题不结业过关,我们现有的小农式茶业主体,永远无法在市场的风浪面前长盛无虞。

  目前茶叶生产领域的“重手工”“靠人工”,在传染性前所未有的新冠病毒面前,过时的“人海战术”何堪一击?

  目前“无品牌”“多渠道”造成茶叶销售的原始低端化,在茶叶批发城还没有让位给超市的标准化货架之前,疫情防控的刚性约束,几乎掐断了茶叶流通的命脉。

  更不要说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快捷时尚生活需要的新零售、新业态不断涌现更新,而古老的中国茶还在田园牧歌中酣睡不醒,这如何能跟上消费的步伐、年轻的需求、世界的节奏?

  中国茶的病症集中在哪里?

  中国茶的困境下隐藏着两大病灶:一是产业发展的“产业麻痹症”,二是产业观念的“偏执躁狂症”。

  一直以来,大家都知道中国茶有品类无品牌。为什么公共品牌品类能够做大成为历来十大名茶的榜上明星,但企业品牌一直发育不良?失衡的中国茶品牌背后是“产业麻痹症”,农业品类和企业品牌两条腿,一条长一条短,一条壮一条弱。

  历史地看,建国后我们从农业国家起步,工业、重工业集中在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和军工领域,轻工业的滞后是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不选之选(冷战环境下的无奈取舍);

  改革开放的40多年,中国茶叶作为粮食安全战略之外的富民产业,虽然市场化改革广泛展开,全国各地茶企的主体是解决农民增收茶农就业的民营小企业,工商业发展一直缺少动力和能力,因此农业形态成为中国茶企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状态,小、散、弱就成为必然。

  有识之士已经看到了问题的症结,呼吁国家在茶产业的发展扶植政策上,要改变以往重农业轻流通、农业强商业弱的现状,把终端企业的引导培育提上日程。

  今年2月份,江西省政协委员张卫华就向江西省政府提出建议,希望政府改变对上游本已过剩的茶叶生产的“普惠”扶植,把重点放在流通消费领域,通过下游扩容、理顺产业发展环境,为茶产业在从农业向工商业迈进,助一臂之力。

  在产业观念方面,上千年的重农轻商文化氛围,以及长期深处农业模式而不觉,中国茶产业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农业思维”和“农业价值观”。典型的表现就是讲究手工排斥工业化、讲究个性排斥标准化、讲究农业内核排斥商业包装设计、讲究历史文化韵味排斥消费品属性。

  这些农业思维上升到价值观以后,还带来一个严重后果:把“农业的茶”不仅视作正统正宗正确正理,还获得了一种“天生正确”的认知,这种认知在道德优越感的伴随下“升堂办案”,动不动就把工商业的茶视作异端邪说,把异见异为打成被告,发出偏执躁狂的攻击。最典型的事件就是去年开始的对小罐茶的“道德审判”和“无差别攻击”(用对人的好恶代替对商业模式的探讨)。

  我们能不能理性观察一下小罐茶?

  疫情暴发以来,我更深感小罐茶此前努力的方向和进行的探索,对推动中国茶业工业化的转型升级极富建设意义。

  所谓茶产业工业化转型升级是中国茶叶从传统的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方式向现代化工业制造转型的革新。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以农产品视角看待中国茶叶,从育种栽培、茶园管理,到茶叶初制和精制,再到分装、仓储及物流,参照的都是传统模式。因此买茶时“无标准”,喝茶时“不科学”,整个茶叶产业链的科学化和工业化的水平很低。与当前中国其他行业的工业化商业化比,全产业都严重落伍;与消费者日新月异的需求相比,也落后于整个时代。

  而小罐茶是怎么做的呢?

  小罐茶在成立不久就组建“茶叶工业装备中心”和“茶叶研发中心”,在现代工业化思维的主导下,为企业引入高科技,全面推动自身的工业化。

  “中国茶叶工业化研究中心”主要是通过科学育种栽培、现代化的茶园管理手段、全智能化的初制加工(鲜叶进去,干茶出来)和全智能化的精制生产(毛茶进去,净茶出来),一直到全自动化茶叶分装、智能仓储和现代物流等全产业链的提升和革命,让中国茶叶从农业、半工业,跨越进入工业化4.0时代,大幅提升茶业的现代化工业水平。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证茶叶产品科学化、标准化的大生产和茶叶品质稳定的大跨越。

  目前,小罐茶联合全球顶尖AI机构、智慧工厂设计机构、高校和第三方科研院所从茶园管理、全智能加工、中央智能工厂到产品研发,已经实现了全产业链的科学布局。

  而这个科学布局,在今年的疫情下凸显出“五大价值”。

  小罐茶管理和采茶的价值

  中国茶叶品种众多,千百年来当地群体种已经适应了制作当地的历史名优茶,所以茶叶有较强的适制性。

  小罐茶认为,优秀的茶叶品质要从选种育种开始,他们联合高校和茶叶科学院所,共同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创新茶树育种资源,培育高产优质、多抗低耗茶树新品种。

  在近4年的调研和三年多的探索生产中,小罐茶认识到一杯好茶一半是种出来的,一半是做出来的。他们致力于通过恢复茶园生态、肥力培育、安全控制及水土保持等途径,运用卫星遥感、物联网、现代农业机械等科学技术,借助生物技术手段探明茶树遗传基因组及其对生长发育的调控,探索生态有机、低碳高效、可持续发展的茶园管理新手段和新方法,建立小罐茶的科学种植体系和种植管理标准,计划用5-10年实现丰产、有机和合理投入的现代茶园管理目标。

  从进入茶行业,小罐茶就致力于实现全机械化和全智能化的管理和采摘,尤其认为茶叶的智能采摘非常重要。首先是人工短缺。其次,人工采摘随意性强,导致茶叶加工品质不稳定。第三,中国的茶园全部处于西南、东南、中南部山区,地形复杂,作业环境差,手工效率低。正是基于以上情况,小罐茶致力于通过AI智能技术,研发智能采茶机器人。采茶机器人可通过3D视觉成像,精准识别单芽、一芽一叶等各等级茶叶鲜叶,并使用机械手臂配合机械手指,精确采摘芽叶并进行收集分类,除此之外,还搭配自动导航行走系统、数据记录与反馈系统等,做到自动化、标准化采集茶叶,为后续的高稳定、高品质生产加工打下基础。

  应该说,此次疫情,既加速了小罐茶这方面的工作推进,也显示了小罐茶的前瞻性。

  小罐茶名优茶全智能初制和精制的价值

  中国名优茶的初制和精制加工虽然大部分已经实现了连续化、清洁化和机械化的生产,但离真正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还有很大差距,依然离不开匠人和大师的“看茶制茶”,对人的制茶经验依赖严重。

  目前,小罐茶投入巨资联合富士康上游的智能设备制造商共同研发智能化的初制设备和精制设备,引入探测水分和茶多酚含量的在线检测设备,利用传感器技术将检测结果实时输送到设备的中央处理器;同时将大师的工艺要求数字化,实现大师工艺和智能设备的完美结合,真正做到从鲜叶投入到干茶出来,全过程实现了智能化和自动化。

  在精制阶段,将风选机、X外线去金属设备、色选机、静电毛发机以及除杂机器人连线生产,实现了洁净化加工设备的小型化和自动化,同时将茶叶的拼配、匀堆和提香等精制工艺一并连线实现,有望创造全球第一条全智能的精制加工生产线。他们认为,只有实现了名优茶的全智能的初制和精制加工,才能做到茶叶品质的稳定性,才能将大师的经验工艺转化成高品质的连续生产。

  小罐茶中央智能化工厂的价值

  2017年,小罐茶投入15亿元在黄山开始建设全球首家茶叶智能工厂。目前第一期施工已经接近完成,虽然受疫情影响,但他们还是在争取今年投入使用。

  黄山中央智能工厂是小罐茶面向中国市场、按照100亿产能建立的集茶叶研发、检测检验、智能立体仓储、全自动分装及科学物流为一体的运营总部基地。通过工业4.0标准建设的智能工厂,小罐茶将实现对中国传统茶的科学研发、检测检验、生产方式、仓储方式的智能化升级,并建立小罐茶的科学仓储和生产标准。

  据介绍,该智能化工厂实现了人、生产设备、生产工艺、工厂和经销商、消费者的智能化链接,最大化的做到了无人或少人的操作,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运营效率。小罐茶计划在黄山中央工厂建成中国茶行业第一个智能立体仓储系统。首期建筑面积约22000㎡,其中环形穿梭车在国内尚属罕见。

  而这些不正是行业现在最需要的吗?

  小罐茶科学和标准体系的价值

  工商业的茶离不开科学和标准化。为此小罐茶致力重塑茶叶科学研发体系,建立小罐茶的产品标准,倡导健康饮茶新理念。

  千百年来,几乎所有茶叶品类工艺的形成都是祖先意外的发现,靠偶然所得、靠经验固化下来的;老百姓喝茶的方式和对茶叶的认知也都是靠先人的经验一辈辈传承下来的。虽然近代茶叶学者、专家和科学家已经将茶叶基于现代科学进行了相当充分的探索研究,并建立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科学认知体系,但距离完全被大众认知和接受,还有相当的距离。而工商业的茶就是要在解决这段距离中发掘市场、创造价值。

  小罐茶自觉承担了这个使命。联手国内专业科研院所的顶级专家团队,计划联合成立小罐茶的重点专业实验室或研究中心,从育种、生化成分、滋味成分、营养与健康等基础研究,到加工、拼配、发酵,再到分类、冲泡标准等认知层面,全面研究、研发,让“意外的发现”变成“主动的设计”,用现代科学对茶行业开展一次系统的认知革命。

  小罐茶的“茶叶研发中心”从产区、季节、品种和工艺四个维度,对不同产区、不同季节、不同品种、不同工艺的茶叶进行联结、拼配和创新,致力开发出具有高辨识度、具有小罐茶特色的创新产品。

  最后,才是小罐茶品牌的价值

  前面四方面的努力和进展,消费者和市场并不容易知晓和看到,加上小罐茶的营销和广告不同于“农业的茶”的做派,所以很多人直观地认为:小罐茶的崛起就是广告的结果。本质上,小罐茶的品牌影响是前面四大价值默默支撑的结果。套用一句流行语:小罐茶的品牌知名度哪里是岁月静好浪得虚名,不过是人家默默付出而你不懂得罢了。

  小罐茶以消费者需求为目标,打造现代派的中国茶品牌。他们联手10位制茶大师,在传承传统工艺基础上,以统一等级、统一价格、统一规格的方式,为消费者建立了好茶认知和选择标准;同时小罐茶用科学思维将中国茶的标准化、工业化和品牌化全面升级:产品的标准化升级,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的茶”在种植、采摘、加工、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的革新;生产的工业化升级,是对中国茶叶生产从手工农产品向清洁化、自动化、智能化工业制造转变的革新;从做品类茶到做品牌茶的升级,则是对中国“农业的茶”“有品类、无强品牌”现状的革新。

  小罐茶通过这些创新变革,致力于让中国茶重新走向世界:不是原料,是品牌;不仅仅是产品,还有带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你永远不懂我伤悲,像白天不懂夜的黑……

  “农业的茶”与“工商业的茶”真的如白天和黑夜一样难以理解、难以相融吗?

  全民K歌 - 你其实很会唱歌!

  我之所以有这样的感慨,实在是有些无奈。一个我非常敬重的朋友,提到小罐茶的小铝罐,他表示很不理解很不认同。然而我知道,它与过去所有的茶包装都不同,它是茶行业首个铝罐在线充氮封装工艺是小罐茶的创新集成。或许这就是“农业的茶”和”工商业的茶”的分野吧。

  因为好茶是活的,但空气、光线、水分、外力、手触都会悄无声息地破坏这种活性。所以小罐茶第一个在茶叶生产线上实现了铝罐在线充氮分装工艺,并取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彻底隔绝了来自空气、阳光、水分、外力和手触对茶叶的品质影响,确保茶叶不氧化、不吸味、不受潮、不破碎,实现更长久保鲜。除了岩茶、白茶、普洱茶及少数其它乌龙茶不使用充氮技术,其它小罐茶的产品都做到了充氮保鲜。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铝罐,竟引来如此深的不理解。那一刻,我为小罐茶感到一种悲壮;

  鲁迅先生说“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想起这句话是快一百年前说的,我又感到一种悲凉。

  观念的坚固和利益的冲突,导致整个茶行业无法理智看待自己、无法理智对待他人。

  认识到小罐茶行业价值的一位朋友,又见证了很多对小罐茶的抹黑污名,他跟我说:你可以写一篇文章,标题就叫做《全行业欠小罐茶一个道歉》。但我不想这样写,因为不从理智的角度发声,这样的文章更不会被行业人士公平对待了,还何谈传播和影响?

  全民K歌 - 你其实很会唱歌!

  我从内心深处发出一个真诚的祈祷:

  “农业的茶”与“工商业的茶”不要再相杀!

  “农业的茶”与“工商业的茶”早日相爱吧!

来源:知乎

找到约16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